很多人都看过《西游记》,在西行路上唐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除怪,经过很多国家。在一些国家中,国王称呼王后为"梓童",这个称呼显得有点奇怪。
首先要明确一点,皇后的名字绝对不叫梓童,这是一种尊称。在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也出现过这个称呼,殷纣王称呼姜皇后为"梓童"。这种称呼有什么典故,或者有什么理由在这些古代小说中并没有介绍,现代人读起来会有些费解,所以还需要解释一下。
梓童是皇帝对皇后的称呼,有时皇后也可以用这个词自称。这个称呼最早出现在元代的戏曲小说中,一开始写作"子童"。子是小孩子、子孙后代的意思,童是孩童、儿童的意思,于是有学者认为这样的称呼表达皇帝和皇后从小恩爱,白头到老的意思。
在古代,结婚的年纪都很小,十几岁就能大婚,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称呼,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意思。
子童后来演化成梓潼,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这个称呼起源于民间,在流传过程中以讹传讹,慢慢衍化转变而成。
第二种可能,有文人参与到民间文学创作,觉得"子"和"童"二字字义重复,用起来欠缺文采,于是就故意写成了梓童。这样写也有道理,梓是一种大树与桑树共同生长,于是经常用桑梓泛指家乡。梓童表明皇帝和皇后好的就像同乡人,从小熟识。
这样的解释带有一厢情愿的色彩,毕竟谁都知道古代婚嫁讲究门第,皇帝大婚更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马虎。这样的用词体现了民间文艺工作者对皇权贵族的陌生,带有美化臆想色彩。
就像相声里面讲的,宫中娘娘吃什么——烙饼卷大葱!谁都知道是个笑话,不过也反映出普通人对权贵阶层的陌生与隔阂。在封建社会有严格的等级制度,造成这种隔阂十分正常。
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百姓对贵族生活不了解,同样贵族对百姓的艰辛也毫不体恤。在晋代就有一个"何不食肉糜"的典故。
晋朝的皇帝晋惠帝骄奢糊涂,当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哀鸿遍野,饿殍千里。朝臣把情况反映给晋惠帝的时候,这位皇帝竟然说,"怎么可能会吃不饱,难道他们不知道吃肉沫粥吗?"由古代白话小说中的称呼,以小见大,反映出一些真实的社会现象。这就需要多学、多看、多想,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做更好的自己,不犯那些贻笑大方的错误。
名字会伴随人的一生,因此可以说在取名上自然也就十分重要了。而许多的父母为了自己宝宝的名字也算是煞费苦心,那么宝宝取名、起名有哪些?下面让本期200个时尚吉祥、意蕴深远的宝宝名字大全集为你解析。
凡舒、姿曼、雨彤、
夏冬、琴安、千雅、
知睿、奕阳、书涵、
南溪、诗云、筱涵、
菡灵、书芹、佳瑜、
伊澜、雨轩、怡晴、
凡伊、芷月、梦霏、
映之、惠婕、幻莲、
颖彤、芷卉、向彤、
悦宁、幼南、凡梦、
尔曼、念波、迎松、
晴语、笑天、涵蕾、
碧菡、映秋、盼烟、
雪岚、楠楠、琪慧、
枫艳、雨颜、恬汐、
语颖、馨蕊、云晓、
盈滢、语嫣、南熙、
婉盈、书涵、晓荣、
子衿、语彤、馨儿、
馨毓、若漪、筱蓉、
睛艳、乐姗、维娜、
淇诗、静好、嘉悦、
思娜、依雅、彤琪、
梓童、雅柏、思莹、
梓芹、欣蓝、雯静、
晨佳、婉懿、思敏、
萧艳、梓柔、杨柳、
思宸、清婉、婧琪、
静枫、思萌、欣宁、
禾悦、思聪、语玫、
璟雯、馨果、思涵、
婷玲、婉妙、玥霖、
桐华、雯彤、向微、
子佩、静宸、影冉、
悠蕾、艳妮、畅青、
雅桐、芝涵、艳玖、
静溪、桃红、梓萱、
馥璇、萌彩、痴语、
玑灵、真艳、思琴、
桂帆、思莲、梓璐、
书艳、佳菱、丹婷、
悠思、馨妙、静彤、
馨念、虞昕、思语、
安帆、妮颖、莎灵、
雨念、桂枝、梓馨、
思智、晓枫、思嘉、
馨绵、苏篮、艳沙、
语波、熙萱、梓瑶、
思佳、雅楠、聪艳、
瑶语、紫涵、思懿、
槿华、梦淇、思琳、
津安、芝妍、曼姗、
茹彤、娅楠、梦瑶、
馨溶、清溪、霁妃、
丽燕、嘉熙、雪柳、
思嫒、思雨、艳竺、
瑞萱、钗鳞、悦瑾、
若萱、双霓、碧绮、
问梅、依楠、采苓、
菱槐、玫颖、梅枝
家艳、简蓉、婧芙、
沛玲、亦雅、慧琼、
苑显、白韵、彤蝶、
芳朵、思洁、思怡、
海桃、思茵、春桃、
觅波、代桃、思慧、
湘月、天玥、奇漫、
琴露、安莲、梓婷
子晴、月桃、函栀、
静芙、馨瑞、思雅、
雯菱、薇懿、馥霓、
菀青、沛菡、书昀、
欢桐、玑鹭、恩艳、
思若、欣畅、梓逸、
静欣、青涟、采依、
丰蓉、姹瑗、慕梅、
歆瑶、月泓、姝雯、
凌薇、田然、佳琳、
萱梓、诗冉、云兮、
雅曼、洁媛、滨霓、
紫畅、雅芙、艳松、
黛蓝、素绣、筱秋、
绮梅、熙妍、晨曦、
万畅、予心、祉蓉、
颖倪、梓洁、英楠、
诗柳、思媛、娴瑜、
琪婧、菡梅、馨宁、
艺珊、思迪、梦汐、
静秋、雪枫、怡静、
琼英、梓珊、思琪、
兰溪、雯青、晓歆、
敏婷、滢美、馨连、
悠悠、馨宜、寒梅、
惠涵、希荣、佳悦、
娇语、艳京、羽含、
彤曼、语汐、梓涵、
新梅、冰枫、梓玥、
梓欣、丹影、姿蓉、
馨竺、馥颖、晓楠、
若蕾、馨尔、芳艳、
乐然、彦妮、梓露、
妙之、韵寒、雨林、
思溪、之桃、慕语、
新艳、妮妤、筱蕾、
颖莉、君容、钰彤、
欣曼、秀梅、语艺、
欣怡、云晴、柔嘉、
梓楠、楚暮、城峻、
逸栋、恺南、鸿拓、
子言、修韬、誉宥、
武清、旻召、尉棋、
韶光、宇英、家杨、
安晏、厉畅、林季、
子博、英叡、卓霖、
敬宇、佑聪、睿范、
皓元、伟羽、鸿畅、
远信、佑俊、鸿蒙、
辉城、锐彰、宇邦、
文志、翔吉、德运、
艺吉、子弘、源钊、
思远、砾邦、昊宣、
宇澄、浩皛、邵逸、
泽鸿、腾骏、修鸿、
定恒、浩晨、心树、
艺航、同智、瑾超、
永嘉、宇纶、怡寅、
晨辉、靖博、荣轩、
辰柯、荣远、瀚崇、
宇洪、博涛、明敬、
颢兴、浩韬、奕昊、
琪浩、儒轩、 锐佑、
文瑾、同宏、嘉北、
家岂、应杰、宸维、
安岩、晨纪、立旭、
从玮、夜笙、宸瑜、
黎菲、俊尚、城兴、
月鹏、齐景、杰宁、
雪莱、群琦、昆宣、
博越、盛伟、鸿博、
居安、元基、燊宏、
睿好、柯玮、高运、
琪宗、昊琪、厚锋、
睿淇、颜皓、桦秀、
雨乾、乐和、旻滨、
佳奕、道梓、俊洲、
宏宥、伟圣、彬瑞、
润超、庆元、茂才、
英彦、蕴轩、昌睿、
然旭、睿松、英哲、
丹盛、哲毅、翰彦、
彬曜、雨信、亮宏、
玉柯、天容、家生、
懿浩、俊英、宇信、
宇龙、灿景、弘深、
增宗、泽萱、宇潇、
英毅、言昊、瑾泽、
深琦、祥嘉、宇尉、
英杰、梓祥、晋琦、
宇桐、明博、玮瑞、
俊元、英悟、存普、
墨夜、浩哲、天深、
余瑜、苍何、康峻、
冠翰、文茂、欣怡、
弘杰、恒思、学裕、
宇新、哲辉、伦凌、
维鹏、新伟、轩昂、
棋林、依曜、戈辉、
胜德、乐凡、轩召、
清佑、超鸿、浩轩、
悦丰、博旭、翰俊、
宥昊、晓文、清颜、
曾笑、远涛、旭容、
潮弘、译鸣、涵展、
元武、宜文、哲溪、
科瑜、英光、定嘉、
致壮、惟光、菖赫、
弦瑟、茂会、南栋、
莫楠、睿立、承颜、
擎苍、琦朔、瑜绍、
暮涵、梓茂、豪轩、
崇景、英纵、容睿、
烜坤、友健、灏铭、
博泰、毅乐、郅语、
宜煊、林潇、桦冬、
厩罅、宇德、卓颢、
青夜、守煜、苑斌、
飞扬、墨殃、勤业、
家远、骏浩、鑫梓、
同潇、喻文、炫宇、
斯浩、伯康、斌旭、
新宁、泽苛、书宇、
天佑、衍庭、易志、
霖良、柏晗、铭辰、
强明、苑杰、德景、
浩丰、俊铭、博维、
宜安、德博、殷朗、
锐智、冠茂、华辉、
章远、志瀚、欧昌、
翔敬、文怡、唯兴、
鸿浚、沛鑫、彦意、
文瑜、皓轩、永辉、
容峰、艺凡、书睿、
宥岩、宜旲、俊浩、
玉轩、正平、世铠、
泽宏、奕俊、俊程、
中国古人对妻子的叫法有很多,而且含义都稍微有所不同,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多以拙荆或内人来称呼,进入现代后,则出现了书面与口语两种说法。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叫法。口语最常见的有老婆,因人而异,有多种变化,可随场合与心情随意使用。书面用语则仍然保留“内子”、“内人”等对他人称自己妻子的名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关于老婆的不同叫法。
第一 梓童梓为木中之贵者,古人以梓为有子的象征,皇帝立皇后,不仅是为了母仪天下,更重要的是为了建子嗣,承大统,以延续和维持王朝的长久统治,这是历代帝王都极为重视之大事。把建储称作立国本。因而皇后称梓童,也正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的这种心理。
古代君王为什么称皇后是梓童?
说法一
一种源自于《汉武故事》,其中曾讲到卫子夫入宫,岁余不得见,涕泣请出。武帝则因夜梦“梓树”而幸卫子夫,从而得子,并立子夫为皇后。这或许就是帝称后为“梓童”的开始。
说法二
另一种说法是皇帝的印章以玉雕成,称做「玉玺」;皇后的印章以梓木雕成,因此皇帝以「梓童」来称呼皇后。有学者指出,在元杂剧或明代小说中,“子童”或“梓童”不仅用于皇后之称,还用于女仙和女王的自称。 例如《金安寿》中“(老旦扮王母)子童乃九灵大妙金母是也”。《误入桃源》中“(二旦扮仙子)子童二人,乃上界紫霄玉女”。《西游记》中“子童女人国王,俺一国无男子”。这是因为神权原高于,稍高一些级别的神仙均可称“帝”、“后”,故仙女称“子童”不足为怪。
第二 娘子在元代以前,称妻子为“娘子”是不对的。宋代之前,“娘子”专指未婚的少女,意同今天的姑娘。到了唐代,唐玄宗宠爱杨贵妃,杨贵妃在后宫中的地位无与伦比,宫中号称为”娘子”。这里的娘子,显然已不是指少女了,但也不能理解为是对妻子的称呼。到了元代,社会上已普遍称呼已婚妇女为“娘子”。到了明代,一般习惯称少妇为“娘子”,而且带有娇爱的味道。
第三 拙荆“荆”为一种灌木,在古代还用来制作妇女的发钗,称为“荆钗”。荆钗布裙,指以荆枝为钗,粗布为裙,形容妇女简陋寒素的服饰。后来还演变成对自己妻子的谦称。该词语出自《太平御览》卷七一八引《列女传》:“东汉隐士梁鸿的妻子孟光生活俭朴,以荆枝作钗,粗布为裙。”后因以“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第四 内人内人,屋内之人的意思。过去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书面语也称内人、内助。尊称别称贤内助。此外,内人也被作为宫女的代称。 李氏朝鲜内命妇中级别最低的一级,为从九品。我们现代如果在介绍自己的老婆的时候也会说:“这是我的内人之类的话。很得体,有礼貌。
第五 夫人夫人之“夫”,字从“二人”,意为一夫(外子)一妻(内子)组成的二人家庭, 用来指“外子”。“夫人”意为“夫之人”,即外子的人,也就是内子。汉代以后王公大臣(即官在“执政”以上人)之妻称夫人,唐、宋、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 诰命夫人,从高官的品级。一品诰命夫人是她的丈夫是一品高官,她是皇封的一品诰命夫人。后来用来尊称一般人的 妻子和下人对主人的妻妾的 称呼。现在多于正式场合用来尊称已婚或年长的女性。
古代用法:
一、 诸侯之妻。周指诸侯国君之妻。
《 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汉指 列侯之妻。
《 汉书·文帝纪》说:“七年冬十月,令列侯太夫人,夫人…………无得擅征捕”。 颜师古注引 如淳曰:“列侯之妻称夫人;列侯死,子复为列侯,乃得称 太夫人。”
二、帝王 嫔妃的名称。
《礼记·曲礼下》:“天子有后,有夫人。”秦与汉初依此例。
《汉书·外戚传序》:“汉兴,因秦之称号,……妾皆称夫人”。汉武帝增加婕妤等号。其后称号益繁。曹魏始以夫人为妃嫔称号之一。王后以下, 妃嫔分五等,以夫人为最高。 魏明帝增为十二等, 贵嫔与夫人位次王后,晋以夫人为 三夫人之一。南朝宋省。
第六 贱内“贱” 是自谦之词,“内” 是指自己的内人,也就是对自己老婆的谦称,“贱” 指的是自己,而不是老婆,贱内的意思是“我这个卑微之人的老婆”。明 孙柚《琴心记·誓志题桥》:“贱内有恙,敢烦一卜。”现在其实某些场合也可以用贱内这样的称呼,不过你要征得你老婆的同意才行啊,要不然...嘿嘿,你懂得
第七 太太太太称呼的起源于周族太王古公亶父有贤妃曰“太姜”,即泰伯、仲雍、季历三兄弟之母。太姜有美色,而且性情贞静柔顺,并且极有智慧。教导诸子,至于成人,从来没有过失。古公谋事,必与太姜互相商量。随便古公要迁徙到什么地方,她都不辞劳怨,顺从追随。
季历即位,又娶有贤妃曰“太任”,史载,称其端庄诚一,德行无缺失。及有身孕,即自开始胎教,所谓“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因此而生文王。
文王又有贤妃,曰“太姒”。《史记·周本纪》说:“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列女传》称其“生十男,亲自教诲。自少及长,未尝见邪僻之事。文王继而教之,卒成武王、周公之德。”
周室由古公亶父到季历、文王三代,都有贤妃良母助兴周室。所以能形成姬周王室七八百年的宗室王朝,都是由其上辈“齐家、治国”的德育教化而来,并非偶然徒然的提三尺剑,一战功成而得的天下。因此,后世尊称别人的妻子叫“太太”,便是从周室有三位“太”字辈贤妻良母,母仪可风的典故而来,并非是随随便便的口头语。
第八 媳妇古人称子女为“息”,子妇故称“息妇”,后写为“媳”,指“儿子的妻子”,中国普通话保留古意,“媳”的含义是儿子的妻子。指儿子的老婆,也叫儿媳。另外,在部分地区的方言口语中媳妇儿指自己的妻子。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妈明儿和老太太说,求了他作媳妇,岂不比外头寻的好?」可见古时候媳妇的叫法已经非常流行了。
第九 爱人爱人指的是爱慕的人、恋爱的对象或婚姻对象。丈夫或妻子——在跟第三者说话时,夫妻一方对另一方的昵称,表现出更加恩爱的感情。 瞿秋白 《乱弹·忏悔》:“落拓的学生青年,常常会做这样甜蜜的幻梦:将来找到相当的职业,不一定太阔,甚至于很清苦的,可是有一个爱人在怀里,有一个温暖的家庭。”爱人一个多么甜蜜的词语,你喜欢你的爱人这么叫你吗?
第十 妻子《说文》[妻]的解释为“从女从工,又持事妻职也”。妻子一词最早见于《易·系辞》:“人于其官,不见其妻。”但妻在古代不是男子 配偶的通称。《礼记·曲礼下》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庶人曰妻。”看来那时的“妻”只是平民百姓的配偶,是没有身份的。后来,“妻”才渐渐成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称”。中国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妻子和姬妾之间的地位天差地别,这种差别就是嫡庶之分。嫡是指正妻及其所生子女,庶指姬妾及其所生子女。嫡庶的差别在唐宋以前比较重要,在清早期一度曾实行过“三妻四妾”制度,几个妻子平起平坐,后来满族逐渐汉化,又实行了一夫一妻多妾制。
十一 老婆“老婆”与“老公”这类叫法,都含有“相濡以沫、恩爱长久”的愿望。在我国民间,夫妻之间常互称“老公”、“老婆”。这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此称呼最早出现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现在一般都叫自己的另一半叫老婆,即使有些场合也叫其他称呼,但是也不常见了。
老婆的叫法据说是在唐朝时,有一位名叫麦爱新的读书人,他考名后,觉得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产生了嫌弃老妻再纳新欢的想法。于是,写了一副上联放在案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恰巧,对联被他的妻子看到了。妻子从联意中觉察到丈夫有了弃老纳新的念头,便提笔续写了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以“禾稻”对“荷莲”,以“新粮(新娘)”对“老藕(老偶)”,不仅对得十分工整贴切,新颖通俗,而且饶有趣味,针锋相对。
麦爱新读了妻子的下联,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爱心所打动,便放弃了弃旧纳新的念头。妻子见丈夫回心转意,不忘旧情,乃挥笔写道:“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也挥笔续写了下联:“老婆一片婆心。”
这个带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很快流传开来,世代传为佳话,从此,汉语中就有了“老公”和“老婆”这两个词,民间也有了夫妻间互称“老公”和“老婆”的习俗。之前有人说,“老公”“老婆”的称呼,是先在港台等地流行起来后,才传进大陆的。其实,老公,老婆的称呼在大陆古已有之。《水浒传》中便有称丈夫为老公的说法。
如《水浒传》第四十五回:潘巧云对裴如海说:“你且不要慌,我已寻思一条计了。我的老公,一个月倒有二十来日当牢上宿。我自买了迎儿,教他每日在后门里伺候。若是夜晚老公不在家时,便掇一个香桌儿出来,烧夜香为号,你便入来不妨。”至于称妻子为老婆的例子,古书中亦不胜枚举,《梦笔生花,杭州俗语》中有:“打老婆,骂老婆,手里无钱买老婆。”《蜃中楼》杂剧:“你就是怕老婆的乌龟了。”《红楼梦》第七十五回:“这个怕老婆的人,从不敢多走一步。”港台地区的流行称呼,也是源于内地的。
其他(包括现代的一些叫法)皇帝称老婆叫梓童;
宰相称老婆叫夫人;
文人称老婆叫拙荆(谦称,非直接对妻子使用);
雅士叫执帚(谦称,非直接对妻子使用);
商贾称贱内;
士人叫妻子;
酸秀才称娘子;
庄稼汉叫婆姨(婆娘);
有修养的人称太太;
没文化的人称老婆叫老婆;
年轻人喊媳妇;
老头子叫老伴儿;
没结婚时称女朋友;结婚后叫对鼻子;
北方人称孩儿他娘;
东北人称老蒯((lao kuai) 老了以后)(称别人老婆也有称对象的);
湖湘人称伢他妈;
大陆上称爱人;
台湾叫内子;
喝过洋墨水的称达令(Darling);
土生土长的叫那口子;
舍不得老婆的人称心肝儿;
阔别老婆的人叫宝贝儿;
对老婆亲热时称亲爱的;对老婆厌恶时叫那娘们儿;
河北人称老婆为家里的;
河南人称老婆为屋里头的;
湖南人称老婆则叫堂客;
湖北江汉地区称老婆为姑娘;
四川人称老婆为婆娘、老妮儿;
安徽安庆人称老婆为烧锅的;
看过《老婆大人》的,称老婆为大人;
新新人类称家里领导或LD;
重庆人叫老婆为婆娘、堂客;
陕西关中人口中的老婆是曾祖母,而媳妇、婆姨等除老婆之外的才是妻子的口头称呼。笑看你把媳妇叫老婆而不言时别在意,因为老婆的辈分比妻子高太多了。对应的,把曾祖父叫老爷;
山西人称老婆为屋里的;
江浙沪一带称“家主婆”;
重庆万州、云阳、开县、奉节、巫山、城口、巫溪以及湖北的利川、恩施一带等地方称老婆为“右客”
看了这么多,你是如何称呼自己的老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