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里接触到的用神、忌神、闲神,刚接触八字的朋友,会接触到闲神的概念,闲神是什么意思,他与用神、喜神、忌神有关系与作用,跟包双龙命理网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八字闲神是什么意思。
免费领取八字VIP教学视频>>>
一、闲神什么意思
闲神,即在固定编码区的干支组合结构中,对天干无喜亦无忌之神。也就是说,除用神、喜神、忌神之外,皆可称之为闲神。闲神最好被合化成喜用神,如此则对天干帮助大。若合化成忌凶神,则其危害亦同样较大。切不可认为闲神即是闲置无用之神。
二、八字里闲神起什么作用
闲神就是对命运起着不太重要作用之神。闲神的看法,多取其十神作用中之吉凶而论。运行闲神,主一年之平安。若大运为闲神所掌,则流年的作用倍之。闲神不好不坏,对本命局没有什么帮助也无害,好比看热闹的路人甲乙丙丁,运程走到闲神运大多平平,但流年的影响就会突显,走闲神运的时候,有时候流年太凶也是会死人的。
三、闲神举例讲解
虽然本文主要介绍的是闲神,但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以下会提到用神、喜神、忌神等名词。
八字+大运+流年,是完整的命运。命运各干支的作用,一共有喜、忌、闲三种表现方式。
用神:全称喜用神,是指一切对命运流通有利的五行或干支。(干支为喜,不等于所属的五行为喜。五行为喜,也不等于对应的干支为喜)
忌神:是指一切对命运流通不利的五行或干支。
闲神:是指不支持用神,也不支持忌神,暂时没有发挥出作用的力量。闲神一般出现在地支,因为天干没有其支持的力量,所以暂时不发挥作用。
举例:命理书中说过,一个八字中五行所含力量必须要相对平衡就会使这个人大吉大利。而绝大部分人的八字生来就不是平衡的。于是在预测他(她)的吉凶之前必须找出使其八字五行趋于平衡的那种五行,这种五行即被称之为用神;其中对这种五行也就是用神起好作用的,是生助用神的这种五行叫做喜神;反之某种五行对用神起反作用是克制用神的就叫忌神;最后剩下的那种五行对用神所起的作用不大被称为闲神。例如一个八字中假设火这种五行可以使其八字趋于平衡,那么火即为用神;木是来生助火的,对用神起好的作用则被称为喜神;水是克制火的,对用神正好起了一个相反的作用,即被称为忌神;对命局影响不在可有可无的那种五行就叫闲神。下面就以一八字为例来说明一下:
生年:壬申
生月:壬寅
生日:丙子
生时:乙未
此八字丙火日干生于初春,全靠寅木为根、时干乙木来生;但寅申逢冲,嫩木逢金,申金对寅木的伤害不小,壬水有申金来生,对丙火日干的克制不小。细分析一下丙火就相对比较弱一些,而水的力量不小,前面说过对于弱的五行要生助,所以这个八字我们用未中丁火这种五行来助丙火,来求得八字的平衡。那火即为此八字的用神;而木是生助用神火的,就是喜神;而金水是克制木与火的,即为忌神;而未土在此八字中的关系不甚大,即为闲神。滴天髓中所举八字,原著曰:铁制军命造,壬水杀逞财势,嫩木逢金,最喜寅木,真神当令,时干透出乙木元神,寅申之冲,谓之有病。运至南方火地,去申金之病。官至封疆大吏,声名显赫……
四、八字闲神的查询
闲神顾名思义是用神、喜神、忌神之外的闲散之神。当闲神不伤体用,不碍喜神时,可以任其闲着。
1、用神、忌神与闲神的相互转化关系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但不会有任何两年的运程完全相同。运程是不断变化的,每年都会有旧的力量退出,新的力量上位。“用神”是最利于命运和谐的力量。因为大运、流年在不断变化,所以用神也在变化。命运之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同一种干支或五行,在人的一生中,可以发挥多种作用。喜非永喜,忌非永忌,闲非永闲。
(1)用神、忌神、闲神的转化
按理应当是用神的五行或干支,没有发挥出好作用,则可转变为忌神或闲神;按理应当是忌神,没有发挥出坏作用,则可转变为用神或闲神。
(2)闲神作用
有闲神的岁运,人生或多或少会觉得遗憾。因为闲神没有发挥出作用,处于好运者会觉得完全可以更好,但有些好事莫名其妙的没有来临。处于差运者,则可能抱怨有利的力量在关键时刻不作为,如果不被放鸽子,人生将会是另一种结果。
2、闲神突然发挥的作用
强旺的闲神突然发挥出作用,则可突然增强用神或忌神的力量,谨防大灾大祸。天干的力量,不论强弱,都可以独立发挥作用。地支,则要在天干的带头下才可以发挥实质性的作用。闲神,一般出现在地支,特殊情况下也可出现在天干。
进入丁未大运后,命运的矛盾就成了一个壬水与三个丁火的矛盾。此运丁壬争合不合,以壬水克丁火论之。丁壬双双被缠住,丁火不生戊、己土,壬水也不生甲、乙木。若出现了丙火,壬水也不能克之。同理,出现了庚、辛金,丁火也不能克之。
2010年岁末“日本春晚”上走红的一首歌曲《トイレの神様》(厕所之神),描述了作者的奶奶如何用“厕所之神”的故事,教育孙女从打扫厕所开始去塑造自己完美人格,此歌也因为其故事的真实性激发了有着相似生活体验的普通日本人的共情,红极一时。歌词中的“厕所之神”指的是日本的守厕神,也被叫作厕神、雪隐神、闲所神、扫把神等,它是日本众多的家神之一。关于厕神的形态,大部分地区认为其为女神,也有一些地区认为是男女一对的神。但是无论性别如何,厕神都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体系中被赋予了多功能的神格,掌管家庭的生育、疾病与健康、财富、运势等,因此直到现在,在日本的很多地域和家庭中还延续着与厕神相关的民俗信仰传统。
厕神与生育联系紧密。近世(1568年开始)以后,民间传说和信仰结合在一起,融入了祖先灵魂信仰体系(日本风俗认为经过33年祭乃至50年祭后,亡者的灵魂会失去其个性而与祖先的灵魂融合),厕神开始被当作是守护生育的神。人们普遍相信:没有产神的帮助就不能顺利生下孩子。因此,在武州的芳野村,他们做红豆饭献给守厕神和扫把神以求顺产。扫把神与守厕神的关系也很密切,于是武州的入间和比企两郡,把厕所的扫把当作产神供奉,在3月19日和11月19日献上祭礼。还有些地方认为,女性如果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就能受到厕神的恩惠,不仅自己美丽,生出的小孩也会清秀、漂亮。
厕神也与健康相关。在日本的奥多摩地区,每年的1月16日,日本人家里都要把厕所擦得干干净净,并在厕所里燃一炷香。据说若不清扫的话,会使眼睛不好的厕神发怒,家人易因此患结膜炎。在福岛地区,女性长辈将带着出生21天的婴儿去附近串门,并把婴儿带到厕所中放上硬币请厕神保佑,让婴儿健康成长。
厕神也掌管财富和平安。有的地方传说厕神和黄金神是弟兄,例如日本东北地区,至今流行着每年1月15日晚,以蜡烛和年糕在厕所祭祀厕神的习俗。日本平安时代中期的《延喜式》一书中还记载了大量有关侍奉厕神的祭祀仪礼。
可见,在日本,厕神和当下日常生活依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文化中也有关于厕所的信俗,守厕神在中国一般名作紫姑。由于地方和年代的不同,也有不同叫法,比如鬼篱姑姑、厕姑神、瓢姑娘神、七姑娘、仙姑、如愿、三姑金斗夫人等。中国厕神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刘敬叔所著的《异苑》。与日本相比,中国厕神信仰对当下的影响已有些式微。
厕所是一个与死亡紧密联系的空间。旧时的日本民间信仰认为,在厕所摔倒或受伤就会有死亡的可能性。与死亡有关的鬼魂也顺势进入了厕所空间。因此有了在厕所不能叫人的禁忌:要是叫进了厕所的人,他就会变成鬼奶奶出来。为何厕所空间会与死亡和鬼魂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厕所是一个比较隐私、黑暗、偏僻的地方,其空间有一种混沌和边界不清楚的特性;另一方面,厕所是一个充满污秽的空间,而据近藤直也的《祓いの構造》中介绍,日本民俗中一般认为人的出生和死去就是“秽”,人生的起止点看作分别是“产秽”和“死秽”,因此厕所与死亡和鬼魂产生了联系。
厕所也是一个“治愈”和“再生”的空间,象征着生命和繁盛。在生产的时候,厕神作为“产神”履行责任的同时,厕所的屋檐下也作为胎盘的埋葬地而存在。在生产后约七天的时间里,小宝宝的第一次外出地点也是厕所。这一习俗一直在日本流传并且被称作为“参拜厕神”。人们认为厕所之神能够提供给孩子能量,帮助孩子的灵魂安定,从而停留在生的空间。
厕所不仅有超越空间的限制,也有超越时间的能力。比如说在长野县,当有和自己同龄的人去世时,人们就会在厕所吃鱼来过年。每当除夕的傍晚和正月十五的早晨,人们都会将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并且在厕所里铺上凉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供奉“年神”和去世的人,在厕所里过年。因为他们认为在特定的时间里,自己可以和去世的人在这个空间中进行沟通,共享同一时空。可见,厕所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功能,成为阴阳交汇的场所。
在厕所里还有一些禁忌,比如在厕所里不能咳嗽或挠头。洗了头去厕所时,要把头发梳理好;光脚去厕所,会被斩掉手指;在厕所吃饭,腿会僵直等。因此,这些禁忌寓意:只要不做不平常的事情,就不会有危险。此外,还有另外一些厕所禁忌:过了夜里12点,不要去厕所;虽然半夜去厕所不好,但如果吐痰三次,就没有问题;若是偷窥厕所,不是变成鸟,就是要伤父母的眼睛。这几个禁忌所反映的相同逻辑是:如果违背了日常,做了不寻常的事情,就会处于危险境地。
厕所空间中信仰和禁忌的关系,反映了其文化系统中危险—污秽—禁忌—神圣之间复杂的逻辑结构。通过对这一逻辑结构的梳理可以解释:为何在厕所空间中,多个二元对立的关系(比如鬼与神、死与生等)能消解其矛盾并合力作用于人的日常生活;厕所作为一个污秽、排泄的空间,如何被赋予神圣性等看似矛盾的问题。
厕所的禁忌信仰还有一个独特性,一般污秽或者危险的地方我们不去就行了。但是厕所不行,厕所是充满污秽而人每天又不得不去的地方,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此进行洁净仪式,一方面保证神圣性不受污染,另一方面保证我们自己不招致危险。
综上,在传统意识中厕所是一个污秽的空间,污秽所象征的无序也赋予了它危险的力量,使它可以亵渎神圣。而神圣性是与主家人的利益紧密联系的,为了避免这种污秽危害到自身利益,主家人就必须遵从一定的禁忌。通过洁净的方式在这个污秽的、充满危险的空间把污秽和神圣性分离开。所以厕所的洁净不仅仅是一个日常的“打扫卫生”的行为,而是一个与信仰相关的仪式。但是,一个信仰性的行为并不等于宗教性的修行。“打扫厕所”可以被视为修行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在日本,受原始宗教古神道影响,“秽”有不同维度的内涵,同样,清洁或者洁净也相对应有不同层面的寓意。
中国不养闲神,干得好让你香火不断,干不好让你家破人亡。1927年山东大旱粮食绝产,当时的军阀张宗昌为了逼龙王下雨,炮轰龙王庙。这或许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人工降雨吧。
过去封建迷信,人们求雨都会上香上贡品,要求一定期限内能来场大雨,如果时间到了还没动静,就把龙王拉出来搁太阳底下暴晒,甚至鞭抽锤砸。龙王虽然贵为神仙,但是你不干正事就得受处罚。
比如淮河水神巫支祁,在大禹治水时,不仅不干活还到处捣乱,甚至率领着各路妖魔鬼怪和大禹干仗,最后被大禹吊起来打,镇压在桐柏山下。
其实在中国,人神之间相处,就和我们平常消费差不多,你办事之前给神像上香祈求保佑,这叫预付定金,事办完后再去烧香还愿,这叫结清尾款,事情如果办砸了你去追究责任,这叫劳务纠纷。不得不说在中国当神仙可真难啊。
男子偷功德箱钱,还说菩萨同意了,比了个“OK”手势,
今年7月,江西一男子庙内功德箱里的钱财,被警方抓个正着,他反复称自己是借不是偷,因为在拿钱之前,男子跪在地上拜菩萨,问能不能借点钱,以后富裕了肯定还回来,然后抬头一看,菩萨比了个OK的手势,还以为这是同意了,就三番五次的从功德箱偷钱,后来男子在看守所里终于明白,这不是OK手势,而是在说“3年起步”。
还有浙江一男子就因为彩票没中奖,对佛像展开了连环追杀。2021年9月,59岁的蒋某烧香拜佛,希望自己买彩票可以中大奖,为了增加几率,他同时供奉7座寺庙,每次祈祷完就去买彩票
然而3个月过后还是一分没中,蒋某认为佛像不灵验,便一气之下,带着儿子拿着铁锤,半夜三更月黑风高之时,把供奉过的佛像全都砸了个遍,甚至还顺走了香油和蜡烛。
看来中国人不是不信谁,而是谁有用就信谁,左眼皮一跳,今天肯定发财,右眼皮一跳,昨晚肯定没睡好。
在中国当神仙有多难?平时不烧香,有事让神刚,许多学生不烧香不拜像,临近考试的时候,疯狂祈愿考个好成绩,不管是神还是人,不管国内还是国外,就算是二次元,也能点根香拜上一拜,最后结果出来了,考得好都是我自己努力,考不好都怪你不灵。
这次台风来了以后,镇海楼彻夜点灯,定风珠熄火避风,就连快要散架的镇海吼,都要拉出来营业。神如同手机权限一样,需要时打开,不需要时关闭。特别是龙王庙,干旱时上贡求雨,风调雨顺时也没怎么照顾,所以中国的神不是什么好工作,而是类似于“服务性行业”,比如四川的乐山大佛,常年在网上被圣母要求让座。
正所谓神到用时方恨少,为了应对不同的事物,每个神都有一技之长,管钱的叫财神,说媒的叫月老,下雨的叫龙王,他们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如果不好好干,没点本事的话,早就溺死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八字里接触到的用神、忌神、闲神,刚接触八字的朋友,会接触到闲神的概念,闲神是什么意思,他与用神、喜神、忌神有关系与作用,跟包双龙命理网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八字闲神是什么意思。
免费领取八字VIP教学视频>>>
一、闲神什么意思
闲神,即在固定编码区的干支组合结构中,对天干无喜亦无忌之神。也就是说,除用神、喜神、忌神之外,皆可称之为闲神。闲神最好被合化成喜用神,如此则对天干帮助大。若合化成忌凶神,则其危害亦同样较大。切不可认为闲神即是闲置无用之神。
二、八字里闲神起什么作用
闲神就是对命运起着不太重要作用之神。闲神的看法,多取其十神作用中之吉凶而论。运行闲神,主一年之平安。若大运为闲神所掌,则流年的作用倍之。闲神不好不坏,对本命局没有什么帮助也无害,好比看热闹的路人甲乙丙丁,运程走到闲神运大多平平,但流年的影响就会突显,走闲神运的时候,有时候流年太凶也是会死人的。
三、闲神举例讲解
虽然本文主要介绍的是闲神,但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以下会提到用神、喜神、忌神等名词。
八字+大运+流年,是完整的命运。命运各干支的作用,一共有喜、忌、闲三种表现方式。
用神:全称喜用神,是指一切对命运流通有利的五行或干支。(干支为喜,不等于所属的五行为喜。五行为喜,也不等于对应的干支为喜)
忌神:是指一切对命运流通不利的五行或干支。
闲神:是指不支持用神,也不支持忌神,暂时没有发挥出作用的力量。闲神一般出现在地支,因为天干没有其支持的力量,所以暂时不发挥作用。
举例:命理书中说过,一个八字中五行所含力量必须要相对平衡就会使这个人大吉大利。而绝大部分人的八字生来就不是平衡的。于是在预测他(她)的吉凶之前必须找出使其八字五行趋于平衡的那种五行,这种五行即被称之为用神;其中对这种五行也就是用神起好作用的,是生助用神的这种五行叫做喜神;反之某种五行对用神起反作用是克制用神的就叫忌神;最后剩下的那种五行对用神所起的作用不大被称为闲神。例如一个八字中假设火这种五行可以使其八字趋于平衡,那么火即为用神;木是来生助火的,对用神起好的作用则被称为喜神;水是克制火的,对用神正好起了一个相反的作用,即被称为忌神;对命局影响不在可有可无的那种五行就叫闲神。下面就以一八字为例来说明一下:
生年:壬申
生月:壬寅
生日:丙子
生时:乙未
此八字丙火日干生于初春,全靠寅木为根、时干乙木来生;但寅申逢冲,嫩木逢金,申金对寅木的伤害不小,壬水有申金来生,对丙火日干的克制不小。细分析一下丙火就相对比较弱一些,而水的力量不小,前面说过对于弱的五行要生助,所以这个八字我们用未中丁火这种五行来助丙火,来求得八字的平衡。那火即为此八字的用神;而木是生助用神火的,就是喜神;而金水是克制木与火的,即为忌神;而未土在此八字中的关系不甚大,即为闲神。滴天髓中所举八字,原著曰:铁制军命造,壬水杀逞财势,嫩木逢金,最喜寅木,真神当令,时干透出乙木元神,寅申之冲,谓之有病。运至南方火地,去申金之病。官至封疆大吏,声名显赫……
四、八字闲神的查询
闲神顾名思义是用神、喜神、忌神之外的闲散之神。当闲神不伤体用,不碍喜神时,可以任其闲着。
1、用神、忌神与闲神的相互转化关系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但不会有任何两年的运程完全相同。运程是不断变化的,每年都会有旧的力量退出,新的力量上位。“用神”是最利于命运和谐的力量。因为大运、流年在不断变化,所以用神也在变化。命运之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同一种干支或五行,在人的一生中,可以发挥多种作用。喜非永喜,忌非永忌,闲非永闲。
(1)用神、忌神、闲神的转化
按理应当是用神的五行或干支,没有发挥出好作用,则可转变为忌神或闲神;按理应当是忌神,没有发挥出坏作用,则可转变为用神或闲神。
(2)闲神作用
有闲神的岁运,人生或多或少会觉得遗憾。因为闲神没有发挥出作用,处于好运者会觉得完全可以更好,但有些好事莫名其妙的没有来临。处于差运者,则可能抱怨有利的力量在关键时刻不作为,如果不被放鸽子,人生将会是另一种结果。
2、闲神突然发挥的作用
强旺的闲神突然发挥出作用,则可突然增强用神或忌神的力量,谨防大灾大祸。天干的力量,不论强弱,都可以独立发挥作用。地支,则要在天干的带头下才可以发挥实质性的作用。闲神,一般出现在地支,特殊情况下也可出现在天干。
进入丁未大运后,命运的矛盾就成了一个壬水与三个丁火的矛盾。此运丁壬争合不合,以壬水克丁火论之。丁壬双双被缠住,丁火不生戊、己土,壬水也不生甲、乙木。若出现了丙火,壬水也不能克之。同理,出现了庚、辛金,丁火也不能克之。
发掘中的石峁遗址金字塔式建筑皇城台(9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石峁古城的墙体发现的菱形石雕眼纹(2015年9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冯国摄
石峁遗址内出土的陶鹰(拼版照片,2018年3月27日摄)。新华社发(张博文摄)
2012年秋天,中国考古界有一个“石破天惊”的发现:一座硕大的史前古城——石峁古城重新被世人认识。2021年初,作为中国唯一上榜者,它入选美国考古学会期刊《考古》“过去十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这座由石头筑成的古城,位于陕西榆林神木高家堡镇,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黄河一级支流秃尾河及其支流洞川沟交汇处被称为“石峁”的台塬梁峁之上。
因为靠近明长城高家堡附近,长期以来,这里被认为是长城的一部分,虽被保护,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直到2012年,考古专家经过系统勘察,结合科学检测手段,确认这是一座兴建于距今约4300年、废弃于距今约3800年的巨大城址;是已知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面积最大的,但是没有任何文字史料记载的遗址。甫一发现,它就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19年,石峁遗址皇城台大台基遗迹再次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石峁也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据研究,石峁古城与黄帝部族活动的区域和年代大体相当,很可能为黄帝部族所居。在石峁古城发现了不少青铜器,有学者提出石峁城当时已进入青铜时代,按年代推断,有可能是夏都。4300年前,这里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开始融合,社会制度开始形成,文明曙光初现。
石峁古城的重新发现,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它是华夏文明的可信源头之一;它是文字前的中国,制度文明开始的地方;它是我们可以和祖先对话的地方。这也是它的魅力之所在。看着那散落在方圆几平方公里内无以计数的史前石头,自然而然引发我们叩石问史的兴趣。
石破天惊的发现
2011年,石峁遗址系统考古工作正式启动。一年后,40多位中国考古专家联合考察后向社会发布:石峁遗址是已发现的中国史前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不仅如此,这座古石城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部分构成,已经具备有文字记录以来国家都城的基本形制。这一石破天惊的发现,对于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年就有考古专家给石峁古城戴上了“华夏第一城”的桂冠。
石峁古城带给人们许多“惊喜”。这是一座石砌城垣,气势恢宏,构筑精良,为国内同时期遗址所罕见。城内密集分布着宫殿建筑、房址、墓葬、祭坛、手工业作坊等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遗迹。石峁石城内城墙体残长2000米,面积约2.35平方公里;外城墙体残长2840米,面积约4.25平方公里,相当于5至6个故宫。其规模远大于年代相近的良渚遗址、陶寺遗址等城址,成为已知史前城址中最大的一个。
据考古勘探确认,石峁古城遗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3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组成。考古专家做了这样一个形象比喻:如果说石峁古城的外城相当于北京城,内城则相当于紫禁城,皇城台便是故宫中央的太和殿等建筑。
其中,皇城台修建得最早,建于龙山中期或略晚(距今约4300年),其南北两边是深沟,在西端合二为一,只有东北边跟其他山峁相通,主要通道是一条直通东门的缓坡道路,称皇城大道。内城墙以皇城台为中心,向东北方向展开,呈环形带状,远远望去,像斜挂在山坡上。再往外就是外城墙了,以东门为中心向四周合围,依山势、地形蜿蜒而去,将内城紧紧包裹起来。城墙大部分处于山脊之上,高约3米,宽约2.5米,全程长度5700余米,全为石砌城墙。城墙外则是深沟,将石峁城基本闭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空间。这种格局,很像今天北京、西安古都的形制,易守难攻,这也符合都城建设的特征。
石峁古城设计精妙,以整座石城的东门为例,外城东门位于遗址区域内最高处,由“外瓮城”、两座包石夯土墩台、曲尺形“内瓮城”“门塾”等部分组成,朝向4000多年前夏至日出的方向。在上古生产力极低的情况下,能做成这么精确、宏伟的建筑,实在让人惊叹。
城中另外一处建筑“祭祀台”也体现了石峁先民的智慧。它坐落在外城南城墙外的大山顶上,呈层阶结构,共3层,遗物集中。其地势虽没有东门高,视野却比站在东门上还要开阔,这一方面说明当时的祭祀文化已很成熟,另一方面说明先民已具备了城市规划意识。
石峁带给我们的惊奇还有很多,如皇城台上神秘的加工作坊、大型宫殿、宗庙,各种精美的器物等。所以有学者总结出它的五个“第一”:史前第一城、陕西第一都、玉石第一城、河套第一都、丝路第一城。随着考古发现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石峁的“第一”也许会越来越多。
震古烁今的辉煌
作为“华夏第一城”的石峁古城,如果仅仅以其“大”为第一,尚不足以概括它的美名,石峁先民在其中创造的震古烁今的文明成果,才是这一美名的“内核”。
从建筑角度看,石峁的发现再次改写了历史。传统研究认为,城墙的马面结构在商朝后出现,但石峁东城墙就有完整的马面;不只是马面,石峁古城对于瓮城、角台、纴木(让石墙更结实的墙内支撑用木材)等的应用,截至目前在中国城建史上都是第一次。
石峁是石器时代玉的集大成者。石峁藏玉于城,仅全球公立博物馆展示、收藏的石峁玉器就有五六千件之多。中国古文献中一再讲到的瑶台、玉门等神话建筑,显然和玉石材料有关,由此直接催生中国人有关琼楼玉宇的梦想。但之前的考古鲜有见到玉质建筑。石峁古城墙藏玉再次改写了历史:玉质建筑不是古人的臆造和杜撰,而是以穿插或者装点着玉器的建筑作为原型被神话再造的结果。
石峁玉器品式多样,有祭祀、宗教用的玉圭、玉璧、玉琮、玉刀等,也有生活用品、装饰用品。石峁玉器体现了石峁先民的信仰和精神生活,表现了他们的天地观和以玉通神灵、祖先的传统。可以说,石峁礼玉传统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大地上共同的文化传统——远在政治统一之前,先有了玉文化“统一”的中国。
石峁的制造工艺也已达到相当的水准。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上万根由动物骨头打磨而成的骨针,其中最细的甚至达到了毫米级,并且有相应作坊,证明石峁先民工艺制作之先进。在遗址中发现的纺织品,经初步鉴定,其原料为苎麻类纤维,这说明石峁先民已经懂得人工纺织,并开始有意种植苎麻,证实了“北麻南丝”不虚。通过对石峁遗址已有农作物遗存的分析,揭示出粟占据这个遗址农业生产的主体,而其他同时期小型遗址以黍为主。这暗示石峁先民与邻近小型聚落先民的等级差异,作物也呈现“城乡差异”。
考古发现表明,石峁先民的等级、集权制度已形成。石峁古城的建造和布局,本身就说明当时较高的集权程度。从皇城台等一系列的建筑、设计和出土文物看,石峁人的集权体制已具雏形,而且得到有力贯彻。石峁遗址出土玉器约几千件,五彩斑斓,形态各异,是权力身份的象征。皇城台墙体表面的菱形眼纹装饰图案,两眼齐平,眼眶突出,几千年风吹雨淋,依旧炯炯有神。想必那时的统治者,把威仪感和震慑力看得非常重要。
石峁虽是出土玉器最多的古遗址,但周边并无玉矿。经过考古学家考证,玉石主要来自甘肃、青海的祁连山一带,晚期还有更远的昆仑山,证明石峁时期就有了上古“丝绸之路”的雏形。除了玉器,考古学家还发现了鳄鱼皮的痕迹,它们肯定来自更南边的沼泽地区。这说明,石峁先民的经济活动已非常活跃,以石峁为中心的经济活动已经散播到东西南北各方。
石峁先民的艺术水准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石峁城墙内发现大量石雕,石雕内容大致可分为神面、人面、神兽、动物和符号五类,精巧传神,反映了石峁先民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精湛的雕刻技艺。让人惊叹的是,石峁遗址城墙上雕刻的神面,和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兽面,都有着相似的“大眼咧嘴”的表达。
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数量不菲的壁画,这些壁画以白灰面为底,用红、黄、黑、橙等颜色绘出几何形图案,说明石峁人已经具有相当的绘画艺术修养。从残留的遗迹特征判断,绘制这些壁画的工具应该就是毛笔或毛刷,这意味着,中国“文房四宝”中的毛笔,很可能4300年前就已经被石峁先民发明了。石峁遗址还出土了23件口簧——被称为人类拥有的第一件乐器。这是目前已知世界范围内时间最早,数量最大的一次口簧发现,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
可以说,石峁先民创造的辉煌,改写了不少历史认知,为5000年的中华文明提供了诸多难得的实物佐证。不少专家认为,石峁时期是中国文明的前夜。进一步,那时的技术、社会、经济、文化已经达到相当高度,我们有理由相信,石峁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
石沉大海的寂寥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历经几百年建成的石峁古城繁华过后,一朝灰飞烟灭,从此埋葬于历史尘埃深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石峁古城的衰落,以至不见于史籍记载呢?
是战争所毁、天灾所毁、瘟疫袭来,还是气候变迁、自然迁徙?目前考古专家并未在古城遗址中发现确切的证据和痕迹。
有考古专家在一座贵族墓中发现了一枚鸵鸟蛋壳,由此推断,石峁古城那时或许还是一个适合鸵鸟生存的气候湿润、水草肥美的好地方。也许是气候渐渐从温润变得干燥寒冷,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让石峁古城里的人最终选择弃城而去。但附近没有发现类似的蛋壳,一枚蛋说服力不强。上文提到,当时石峁对外贸易已较为发达,很可能鸵鸟是从南方贸易来的,“气候说”不能令人信服。
根据考古发现,石峁古城在历史上是被突然废弃的。合理的解释是:他们被异族入侵,并在战争中失败。根据《史记》记载,大禹的儿子夏启,起兵杀死伯益,建立了“家天下”的夏朝。西北强大的有扈氏部族不服,与夏朝爆发了战争。夏启经过几年战争,彻底消灭了有扈氏。那么石峁是否因战争而消亡呢?史书记载了夏,却没有关于石峁的只言片语,此说也不能确证。
还有一个关于石峁消失的民间故事。远古时期,有姊妹二人分别驻守两座城池,姐姐驻守离石峁城40余里的东城(考古有发现这样的古城遗址),妹妹驻守石峁城,两城各挂一口金钟,遇有紧急情况只要一敲金钟,必声传另一城堡,另一方马上就会驰援。但那妹妹闲得无聊,有一天便敲响金钟取乐,试探姐姐是否真来救她。姐姐听到钟声,不敢怠慢,带领人马飞奔而来,方知虚惊一场,当下严厉训斥妹妹一顿,又好言开导一番就回去了。不久这边钟声又响,姐姐以为又是妹妹恶作剧,便不当回事,后狼烟四起,方知大事不好,急带人马来援,但城已破人已亡。从此以后石峁成了废城一座。这是狼来了故事的另一个版本,说石峁这样被毁也不足为凭。
不管是何原因,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石峁就这样突然被埋葬在黄土之下,沉寂了,变成了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历史就是这样诡异,曾经的存在突然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又会在遥远的未来重现,带给人们无穷的惊喜与想象。
秋日,站在梁峁之上,看着这大漠古堡,听着这瑟瑟秋风,感受着这无声历史,不由得涌起吟诵:
《秋临石峁》
苍天飞鸟尽,石峁寂无痕。
多少波澜起,共偕岁月沉!
水落石出的期待
石峁先民们耕种过的良田、祭祀过的高台、举办过的仪式都早已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满目苍凉,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和古人对话的热情,因为石峁给了我们更多关于文明的想象空间。
有学者认为,人类文明首先发端于西亚,以城邦为特征,西亚率先进入国家时代和西方史学界定义的文明时代。石峁,正是东亚追赶并领先全球文明的发生地。
石峁的存在,有可能一朝破解中国考古迄今最大的“悬案”——黄帝之后的“夏”在哪里?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文明发生时的区位、地位看,石峁都有可能是夏都。有专家以“世界之石峁,中国之夏都”来概括石峁。随着考古的后续发现,这一结论可能水落石出。
商代、周代青铜器的基本图纹传承于石峁,玉器、礼器的形制也继承了石峁。这不仅有力否定了石峁文明“西来说”,更说明商周文明上接石峁,石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石峁玉文化被商周所全盘继承,商周青铜器上出现最多的饕餮纹也继承于石峁;城市建设方面,最早出现于石峁的城防布局,城市中轴线理念,马面、纴木等技术一直传承到明清。
中华文明5000年来连续不断,石峁是其中重要的节点。石峁之后,虽然再无煌煌石城,但后人们走向平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类似石峁的集中、统一也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和认同,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底色;实体的“中国”也不断扩大,最终成为泱泱大国。“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石峁人也随着民族融合的脚步,融入茫茫九州……
站在石峁之巅俯瞰石峁古城,这个曾经的世界中心,如今已处偏远之地,安详地伫立在台塬梁峁之上,沉寂无声。遥想范仲淹当年巡边经过麟州(即神木),那种“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悲壮豪迈之情,是否也感染了石峁古城,让它紧闭城门,静静地在时空里守候,等待合适的时间,让后来人将几千年的谜底一一揭开。
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上古的石峁人,用他们足够的智慧和有限的工具,留给后世众多的文化和遗存,也留给了我们众多的惊喜和哑谜。在时光的眼里,一瞬可能变成永恒,一事可能变成传奇。石峁留给我们的永恒和传奇,有待一辈一辈接力去挖掘、去探索、去解谜。这不正是石峁的魅力所在吗?
很想穿越时空,同石峁先民对话:
《问石峁》
深藏万载愿,冷眼品河山。
莫道风云远,犹余岁月寒。 (曾德超)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