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是一个激烈斗争的领域,也是一个高度敏感的领域。
哪个领域?
!
我们也不用回避,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西方指手画脚的抓手,很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比较被动,有一种挨骂难还手的尴尬。
但形势也在发生变化,9月20日,中国就干了一件漂亮事。
这一天,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开了一场名为“中欧研讨会”,探讨的主题就是“现代化与文明多样性”。
我很荣幸也到现场参加,线上线下,有来自中国等16个国家的130多名代表。很多是国内法学领域的权威学者,还有不少外国的知名专家。
你没看错,研讨会,在罗马召开。
现场的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不少人只能站着。
而且,在脸谱、抖音等国内外社交平台,研讨会全程直播。
西方认为我们会回避不谈,但我们偏偏大声谈,到罗马来谈,公开来谈,讨论讨论现代化和文明的多样性。
这样的开放,这样的自信,坦率地说,感觉还是很不寻常的。
在现场,中国研究会会长白玛赤林就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事业的发展完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日日精进、久久为功,在此,我也向各位嘉宾真诚发出邀请,欢迎大家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中国发展的日新月异和保障的实践。
说我们不行?
你们实地来走一走、看一看嘛。
肯定,百闻不如一见。
什么是斗争艺术?
这就是斗争艺术。
研讨很热烈,印象很深刻的,是意大利前司法部长、罗马大学法学院迪利贝托先生的出场。
虽然就在罗马,老先生却没有到现场,视频参加了。
为什么?
当他出现在屏幕上,全场都笑了,因为他左眼还贴着两条膏药,没有像朔尔茨一样戴黑眼罩,但左眼同样挂了彩。
但即便这样抱病在身,为什么迪院长还要出席?
就是对这个研讨会的特别看重。按照迪利贝托的说法,因为这样的学术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沟通形式,为中国和欧洲构建了很好的桥梁。
用他的话说,我们之间不能筑墙,要多沟通,中国和意大利其实都承认文明的不同,我们需要求同存异,寻找共同合作的目标。
不得不说,他眼睛有恙,但眼光却很独到。
这样的研讨,确实引发强烈的共鸣。
什么是?
相信100个人眼中,可能有100个概念。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对很多国家来说,首先是生存权和发展权。
没有生存,何在?
没有发展,有啥?
没有对比,就更看不到进步。没有公正,又何谈?
在罗马举行的论坛,中国在脱贫攻坚上的巨大成就,世界领域存在的双标,让与会的外国嘉宾感慨不已。
(二)
这次论坛,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还有来自英国上议院议员戴维逊勋爵的发言。
他就坦陈,英国一些政党派别,特别喜欢用的字眼,来攻击其他国家的政党,他们总是发号施令其他国家遵守,但自己却又拒绝遵守其中的观念,这是怎样的讽刺?
还有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先生,他讲了自己这次在罗马观察到的三个现象。
1,欧洲很脏,罗马很脏,按照王文的说法,以中国的评选标准,罗马是评不到文明城市的;2,欧洲很贵,普遍物价比北京至少贵了二三倍,但意大利人收入也不算很高;3,欧洲很多设备老化了,大街上几乎看不到新能源车,但在中国,新能源车随处可见。
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他现在更担心欧洲人的,所以,我们都要避免无知,避免傲慢,要相互尊重的发展。
他的“批评”,多少有些调侃的成分,也算是诤友的一种告诫吧。
最后,三点我个人的看法吧。
第一,还是要正视。
真的,不是西方的专利,应是我们全人类的共同权利。坦率地说,每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在上都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其他国家不管,但对我们来说,还是要正视,要取长补短,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这个问题上,越是回避,西方越会妖魔化,我们就会越被动。
在问题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断取得进步,我们就会更主动,我们应该也有这个充分的自信。
第二,还是要善于斗争。
说实话,在当前这个复杂的世界,敢于斗争,很难,善于斗争,更难。
但这更是考验水平和能力的时候。
领域很敏感,是西方抹黑我们的一个重要抓手,但恰恰是我们,取得了让世界惊艳的进步,尤其是脱贫的历史性成就。这让全世界都赞叹不已。
什么是德政?
我总觉得,这就是最大的德政!
我们就应该坦坦荡荡地说出来,通过各种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看到我们的进步,反击某些人的不实指控。
所以,我看到,在现场,很多外国专家对中国的脱贫赞不绝口。
世界人民的眼睛,毕竟是雪亮的。
第三,还是要自信坦然。
我看到,这次会议的组织方就很用心,基本都是一个中国嘉宾,然后一个欧洲嘉宾,现场有交锋,有观点的碰撞,但更有共识和共鸣。
就要这样主动出击,设计好话题,让全世界想一想,到底怎么样?世界还需要怎样做?
这次论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让外国朋友大胆地讲,讲他们对的理解和认识,讲他们国家的进步和挑战,也讲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和建议。
更重要的,这种第三者的眼光,更让世界看到我们的进步,当然,还有我们的一些不足,以及我们还能为世界做什么贡献?
中国研究会秘书长唐献文,在英文演讲中,更是提到了两句名言。一句是西方的格言: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句是中国的成语:殊途同归。
就应该这样,这个世界,没有唯一的标准,但可以相互借鉴,从而推进世界的进步。
我听了很多嘉宾的发言,感觉最集中的意见,还有一个,就是对西方傲慢和偏见的反感。
这也不仅仅局限于领域。
意大利国家研究院国际法研究所前所长马塞利就说,欧洲一些人总喜欢居高临下,比如,在电动汽车上,他认为中国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欧盟领导人最近却在威胁要制裁。
“这是非常可悲、可怜的威胁,她仿佛自己是世界主人一样。”他调侃。
来源:牛弹琴微信公众号
(一)
这是一个激烈斗争的领域,也是一个高度敏感的领域。
哪个领域?
!
我们也不用回避,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西方指手画脚的抓手,很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比较被动,有一种挨骂难还手的尴尬。
但形势也在发生变化,9月20日,中国就干了一件漂亮事。
这一天,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开了一场名为“中欧研讨会”,探讨的主题就是“现代化与文明多样性”。
我很荣幸也到现场参加,线上线下,有来自中国等16个国家的130多名代表。很多是国内法学领域的权威学者,还有不少外国的知名专家。
你没看错,研讨会,在罗马召开。
现场的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不少人只能站着。
而且,在脸谱、抖音等国内外社交平台,研讨会全程直播。
西方认为我们会回避不谈,但我们偏偏大声谈,到罗马来谈,公开来谈,讨论讨论现代化和文明的多样性。
这样的开放,这样的自信,坦率地说,感觉还是很不寻常的。
在现场,中国研究会会长白玛赤林就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事业的发展完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日日精进、久久为功,在此,我也向各位嘉宾真诚发出邀请,欢迎大家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中国发展的日新月异和保障的实践。
说我们不行?
你们实地来走一走、看一看嘛。
肯定,百闻不如一见。
什么是斗争艺术?
这就是斗争艺术。
研讨很热烈,印象很深刻的,是意大利前司法部长、罗马大学法学院迪利贝托先生的出场。
虽然就在罗马,老先生却没有到现场,视频参加了。
为什么?
当他出现在屏幕上,全场都笑了,因为他左眼还贴着两条膏药,没有像朔尔茨一样戴黑眼罩,但左眼同样挂了彩。
但即便这样抱病在身,为什么迪院长还要出席?
就是对这个研讨会的特别看重。按照迪利贝托的说法,因为这样的学术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沟通形式,为中国和欧洲构建了很好的桥梁。
用他的话说,我们之间不能筑墙,要多沟通,中国和意大利其实都承认文明的不同,我们需要求同存异,寻找共同合作的目标。
不得不说,他眼睛有恙,但眼光却很独到。
这样的研讨,确实引发强烈的共鸣。
什么是?
相信100个人眼中,可能有100个概念。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对很多国家来说,首先是生存权和发展权。
没有生存,何在?
没有发展,有啥?
没有对比,就更看不到进步。没有公正,又何谈?
在罗马举行的论坛,中国在脱贫攻坚上的巨大成就,世界领域存在的双标,让与会的外国嘉宾感慨不已。
(二)
这次论坛,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还有来自英国上议院议员戴维逊勋爵的发言。
他就坦陈,英国一些政党派别,特别喜欢用的字眼,来攻击其他国家的政党,他们总是发号施令其他国家遵守,但自己却又拒绝遵守其中的观念,这是怎样的讽刺?
还有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先生,他讲了自己这次在罗马观察到的三个现象。
1,欧洲很脏,罗马很脏,按照王文的说法,以中国的评选标准,罗马是评不到文明城市的;2,欧洲很贵,普遍物价比北京至少贵了二三倍,但意大利人收入也不算很高;3,欧洲很多设备老化了,大街上几乎看不到新能源车,但在中国,新能源车随处可见。
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他现在更担心欧洲人的,所以,我们都要避免无知,避免傲慢,要相互尊重的发展。
他的“批评”,多少有些调侃的成分,也算是诤友的一种告诫吧。
最后,三点我个人的看法吧。
第一,还是要正视。
真的,不是西方的专利,应是我们全人类的共同权利。坦率地说,每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在上都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其他国家不管,但对我们来说,还是要正视,要取长补短,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这个问题上,越是回避,西方越会妖魔化,我们就会越被动。
在问题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断取得进步,我们就会更主动,我们应该也有这个充分的自信。
第二,还是要善于斗争。
说实话,在当前这个复杂的世界,敢于斗争,很难,善于斗争,更难。
但这更是考验水平和能力的时候。
领域很敏感,是西方抹黑我们的一个重要抓手,但恰恰是我们,取得了让世界惊艳的进步,尤其是脱贫的历史性成就。这让全世界都赞叹不已。
什么是德政?
我总觉得,这就是最大的德政!
我们就应该坦坦荡荡地说出来,通过各种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看到我们的进步,反击某些人的不实指控。
所以,我看到,在现场,很多外国专家对中国的脱贫赞不绝口。
世界人民的眼睛,毕竟是雪亮的。
第三,还是要自信坦然。
我看到,这次会议的组织方就很用心,基本都是一个中国嘉宾,然后一个欧洲嘉宾,现场有交锋,有观点的碰撞,但更有共识和共鸣。
就要这样主动出击,设计好话题,让全世界想一想,到底怎么样?世界还需要怎样做?
这次论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让外国朋友大胆地讲,讲他们对的理解和认识,讲他们国家的进步和挑战,也讲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和建议。
更重要的,这种第三者的眼光,更让世界看到我们的进步,当然,还有我们的一些不足,以及我们还能为世界做什么贡献?
中国研究会秘书长唐献文,在英文演讲中,更是提到了两句名言。一句是西方的格言: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句是中国的成语:殊途同归。
就应该这样,这个世界,没有唯一的标准,但可以相互借鉴,从而推进世界的进步。
我听了很多嘉宾的发言,感觉最集中的意见,还有一个,就是对西方傲慢和偏见的反感。
这也不仅仅局限于领域。
意大利国家研究院国际法研究所前所长马塞利就说,欧洲一些人总喜欢居高临下,比如,在电动汽车上,他认为中国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欧盟领导人最近却在威胁要制裁。
“这是非常可悲、可怜的威胁,她仿佛自己是世界主人一样。”他调侃。
来源:牛弹琴微信公众号
#文化历史解析#
太古之时,天地初开,日月星辰,运行不定。
人民生活,艰难困苦,不知农时,饥寒交迫。
有一圣人,名曰尧,号称天子,治理天下。
尧观天象,察地理,度日月之行,分昼夜之中,建立二十四气,以定四时之节。
其名曰: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尧教民众,依气而耕种,顺时而收获,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夫二十节气者,中国古代历法之所以也。其以太阳在黄道上之行度,分为二十四等分,每一等分为一节气或一中气,相间而成。
其名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节气者,其含义如下:立春:春季之始也。农历2月3-5日
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也。农历2月18-20日
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时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蛰伏之虫也。农历3月5-7日
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
春分:昼夜平分也。农历3月20-22日
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为春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也。农历4月4-6日
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
谷雨:雨生百谷也。农历4月19-21日
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为谷雨。
立夏:夏季之始也。农历5月5-7日
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也。农历5月20-22日
太阳到达黄经60度时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也。农历6月5-7日
太阳到达黄经75度时为芒种。
夏至:一年中白昼最长也。农历6月21-22日
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
小暑:气候开始炎热也。农历7月6-8日
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为小暑。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农历7月22日-24日
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为大暑。
立秋:秋季之始也。农历8月7-9日
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为立秋。
处暑:炎热的暑天结束也。农历8月22-24日
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时为处暑。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也。农历9月7-9日
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
秋分:昼夜平分也。农历9月22-24日
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秋分点)时为秋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也。农历10月8-9日
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为寒露。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也。农历10月23-24日
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
立冬:冬季之始也。农历11月7-8日
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为立冬。
小雪:开始下雪也。农历11月22-23日
太阳到达黄经240度时为小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也。农历12月6-8日
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时为大雪。
冬至:一年中白昼最短也。农历12月21-23日
太阳到达黄经270度时为冬至。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也。农历1月5-7日
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为小寒。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也。农历1月20-21日
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为大寒。
尧之后,历代君王,皆沿袭二十四气之制,不敢有所改易。历史学者,称之为“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者,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一种智慧成果也。
其,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且指导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其,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亦深远而广泛。
诗人墨客,多以节气为题材,抒思。如,杜甫有《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李白有《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王维有《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等等。
此外,节气还与民俗风情,密切相关。
如,立春吃春饼,清明踏青扫墓,端午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赏月吃月饼等等。
二十四节气者,中国古代智慧之结晶也。其,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生存力。
其,蕴含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其,值得我们今人,敬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