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在家出家,也不论世法出世法,如要学问,便须投师。否则,除非是大根大器,大智大慧的人,才能无师自通,比如佛教的独觉圣者,就是无师自证的。但是,凡人总比圣人多得太多,所以还是要投师问教,就连释尊也是遍学五明的。
出家人有七种师:两种和尚是十戒和尚与具足戒和尚,和尚,译为中国语,便是亲教师,以其由亲近而能教而得名;五种阿阇梨是依止、屏教(教授)、羯磨(受戒)、十戒(出家)、教读(受经)。阿阇梨,译为中国语,便是轨范师,以其轨持型范而得名。
和尚,在一生之中,如果仅仅出家一次,那他最多只有两位,甚至仅有一位(十戒和尚可以兼为具足戒和尚)。阿阇梨则可分两类:依止阿阇梨及教读阿阇梨,可以多也可以少,依止虽仅一夜,即为依止阿阇梨,教读虽仅一偈,亦为教读阿阇梨;屏教阿阇梨、羯磨阿阇梨、十戒阿阇梨,如其出家一次,一生之中,也各各仅有一位,屏教是具足戒时教授受戒仪规的,羯磨是具足戒时白四羯磨的,十戒是沙弥戒时教授威仪的。
中国戒场有尊证阿阇梨七位,此在律中并未规定称之为阿阇梨,唯说五夏同阿阇梨位,十夏同和尚位,那么,尊证只能居于“同”师之位。
在家弟子仅有三师阿阇梨:第一是三皈(五戒)阿阇梨,第二是八戒阿阇梨,第三是教读阿阇梨。三皈师只有一位,八戒师及教读师可多可少。如受菩萨戒,则另外增加二阿阇梨,菩萨戒没有和尚,菩萨戒的和尚是本师佛,而非本师比丘法师。
我们知道了师的种类之后,便可以明白,我们学佛,究竟该有多少位师父了。
现时的佛弟子们,为师为弟子,多半不懂师与师的类别,大家乱拜、乱叫、乱收一阵。致引起许多人的批评,认为大家都在攀缘抢徒弟。
照律制说,有了一位剃度师,不得再有沙弥戒和尚,乃至不得再有具足戒和尚。这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但是,既然已经受了戒,绝不应该再拜其他的人为和尚,亦不得另称他人为亲教师。
离了师父在外参学,如果未满五夏,或已满十夏而仍未知道比丘(尼)律的轻重持犯与开遮者,则应随处请求十夏以上的善知识为依止师,侍奉依止师的礼节,如侍奉亲教师一样,但在亲教师现前时,即离依止师而随亲教师。
如果出外求学,除了依止师通常应以各寺寺主或上座为依止而外,应礼请教读师。
至于在家弟子,既已曾经皈依,不必再三再四的另拜皈依师。亲近善知识,不怕多,皈依师则不得多,否则便是否定先前的皈依师,也否定了先前所行的皈依礼。如果选择善知识而亲近的话,当可礼之为教读师,事教读师,礼同皈依师。
“师父”两字,是中国人的随俗称呼,如果严格要求,那是不合理的。唯在律中,也说弟子事师,应如父想;师护弟子,应如子想。弘一大师称其依止师也是叫师父的。不过上座大德们接受下座比丘的依止之时,应该说明,是依止师父而非亲教师父。另有一点,比丘只可为比丘尼的教读师、羯磨师,而不得为比丘尼的亲教师及依止师,因为比丘不得为尼剃度做和尚,比丘尼也不得依止比丘而住。
本文摘自圣严法师著《律制生活》
“称谓”是一种礼仪,也是身份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代表着职务,也是修持的衡量;不但具有维系佛门纲常伦理的功用,从中更透露出无限的佛法妙谛。
一般人理解:出了家就是“和尚”,这种认为是不对的。其实“和尚”者,要在六和僧团中确实奉行六和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始得成就。一个寺院只有一位和尚,又称“住持”、“方丈”;和尚退位后,如其法弟继任住持,称其“退居和尚”,如其弟子、法子继任,称其“退居老和尚”。
“和尚”是梵语,译为中文乃“亲教师”之义。传授三坛大戒时,须有“得戒和尚”、“羯摩阿阇黎”、“教授阿阇黎”等三师及七尊证登坛证盟,以及“开堂和尚”、“引礼法师”等人共成佛事。
出家者,除了受戒师父之外,还有依止师父、剃度师父。“师父”在丛林中也是职务的通称,例如知客师父、纠察师父、当家师父等,甚至现代信徒通称所有出家众为师父或法师。
“法师”者,“以法为师,以法师人”之谓。在大乘八宗之中,研读修习律藏有成者,称“律师”,例如:道宣律师、僧佑律师等;研究论藏或造论以阐扬佛法者,称“论师”,例如世亲论师、龙树论师、无着论师等;专门修习坐禅者,称“禅师”。开创一宗一派之人,称“开祖”;传承其教法之人,称“列祖”;开山建寺,为寺院第一代住持者,称“开山”,一般称“开山大师”。
“大师”者,在社会上极为通用,凡专家、杰出者即可称之。例如张大千大师、黄君璧大师。大陆上比丘尼也称为大师,大师有“菩萨”之义,菩萨又称“大士”,例如观音大士、普贤大士、文殊大士等。佛教中,大士易称,法师难为;只要发心,即可称“大士”。过去大陆丛林,凡监院、堂主以上即称大士。
在家居士也可以称“上人”,例如《维摩经》中文殊菩萨称维摩居士“彼上人者”,即人上之人、大人物之意。因此,不管僧俗,对于师长或德学兼备者,均可尊称“上人”,或称“大德”、“仁者”、“长者”;惟“长老”仅限于戒德俱尊的出家众始得称之。出家受戒十年以下称“下座”,十年以上称“中座”,二十年以上称“上座”。上座者,即可称为“长老”。
在印度佛教律仪中,男众比丘称“大德僧”;女众比丘尼称“大姐僧”。中国则于历代各朝中均有帝王加封德学兼备,可为一国师表的高僧为“国师”,含有一国民众之师、帝王之师等意,如玉琳国师、悟达国师等。在寺院中,全心为佛教奉献而未婚的在家女众,称为“师姑”;未行剃染而服种种净业作务的在家男众,称为“净人”,或称“道人”、“教士”。在家信徒彼此之间可互称“居士”、“师兄”、“师姐”;出家众亦可互称“师兄”,或称“道兄”、“戒兄”、“学兄”、“法兄”等。对别人称呼自己的师父为“家师”,尊称他人之师为“令师”,自己则谦称“学僧”、“学人”、“末学”,或“弟子”等。
此外,与称谓有关的佛教名相,如:僧伽、僧侣、僧俗、僧信、缁素、同参、善知识、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弘讲师、弘教师、檀讲师、檀教师、檀那、施主、功德主等。称谓也是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在丛林四十八单职事中,其职称非“主”即“头”,例如管理藏经者称“藏主”,管理寺地田产者称“庄主”,管理库房者称“库头”,负责煮饭者为“饭头”,负责烧水的是“水头”,负责田园种菜者称“菜头”,管理园圃的称“园头”,甚至连打扫厕所也称“净头”,可见佛教对僧众人格的尊重。佛教讲“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如法合宜的称呼,其实也是学佛行仪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课。
(北暮讲佛教故事第29期)
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但是在他之前其实就有佛教的存在,只不过那时的佛教叫沙门而已。然而在佛教之中,却有着这几个名词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呢?最早被冠有这些名字的人又是谁呢?就让北暮给大家来说说吧。
比丘,佛教对于受过具足戒且年满20岁的出家人的称呼。比丘是佛教语,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和尚。为什么说一定是年满20岁的出家人呢?其实这和当初释迦牟尼的出家经历有关。
当时释迦牟尼出“三门”见“老、病、死”,从第四门出游时看到了一个佛教的比丘,听他一番言语之后坚定了出家的道路,最后终于成佛。释迦牟尼成佛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并且在全国之内宣扬佛法,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很多人听了他的佛法后都想加入佛教团,释迦牟尼也借此机会让很多人都加入了进来。佛陀的异母弟难陀、堂兄弟阿难、提婆达多等以及释迦牟尼的儿子,也都跟随佛陀出家。
释迦牟尼和他的儿子相继出家,这就造成了王位无人继承的尴尬局面。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找到他商量此事,最后释迦牟尼只好规定:倘若以后有人要出家,必须经过父母的同意。后来又加入了一些其他的规定。比如说,被称为比丘的人,必须是年满20岁且受过具足戒的出家人。
比丘尼,佛教中对于年满二十岁且受过具足戒的出家女性的称呼。而第一个比丘尼是释迦牟尼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大爱道),她的出家经历也和释迦牟尼回国讲法有关。
释迦牟尼回到自己的国家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宣讲佛法,而他的姨母听了后大受裨益,于是也决定出家。可在当时,佛教还没有女性出家的先例,她的请求被释迦牟尼拒绝了。最后经过她和阿难再三请求,释迦牟尼才勉强答应,她因此成了佛教第一个比丘尼。
中国佛教的历史上,第一个比丘尼叫做净检。西晋建兴年间(313~317),尼僧净检从西域沙门智山剃发、受十戒。在升平元年二月(357),请昙摩羯多立比丘尼戒坛,净检等三人共于坛上受具足戒,这是我国比丘尼的开始。
沙弥,在佛教僧指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时出家的男子,同时把满足以上条件的女子叫做沙弥尼。
我们前面说过,释迦牟尼宣扬佛法以后,他的儿子也想要加入佛教。可在当时,他的儿子只有15岁不满足出家的年龄,只好先做沙弥,等到年龄满之后再受具足戒。其实在佛教中还有这样一项规定,凡是满70岁的人便不再被允许受具足戒,也就是说,在他们以后的日子里只能做沙弥。
释迦牟尼的出家和成佛是佛教比丘的开端,他儿子的出家也是佛教有沙弥的开始。最终,父子二人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佛门,可自己的国家却遭受了邻国的侵犯,毁于一旦。这不得不说是另一方面的遗憾。
对于这件事情,您是怎么看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是北暮,喜欢我的文章,就点赞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