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是全球仅存的八件元青花人物故事瓷之一,瓷罐高27.5cm,口径21.5cm,腹径34.5cm,足径20.6cm,素底宽圈足,直口短颈,唇口稍厚,溜肩圆腹,肩以下渐广,至腹部下渐收,至底微撇。绘有“鬼谷下山”图,传神生动,画工细腻,堪称元青花绝世珍品。
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元青花人物故事瓷是中外藏家梦寐以求的无价之宝,千年来无数人尝试仿烧,但从器型、画风、神韵等各方面都无法与原型相比!
此罐使用进口钴料苏泥勃青绘出的青花纹饰共分四层,第一层颈部:饰水波纹;第二层肩部:饰缠枝牡丹;第三层腹部:为“鬼谷子下山”主题纹饰;第四层下部:为变形莲瓣纹内绘琛宝,俗称“八大码”。主题画面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鬼谷子端坐在一虎一豹拉的车中,身体微微前倾,神态自若,超凡如仙,表现出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神态。车前两个步卒手持长矛开道,一位青年将军英姿勃发,纵马而行,手擎战旗,上书“鬼谷”二字,苏代骑马殿后。一行人与山色树石构成了一幅壮观而又优美的山水人物画卷。整个青花纹饰呈色浓艳,画面饱满,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浑然一体。人物刻画流畅自然,神韵十足,山石皴染酣畅淋漓,笔笔精到,十分完美,正如孙瀛洲先生所说的:“元代瓷器‘精者颇精’”。
因此有较高的收藏与增值空间及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
元青花镂空香薰,器型端庄秀丽,让人感觉爱不释手。它采用的是苏麻离青进口料,色泽艳丽,散发出蓝宝石样的光芒四射,青花晕散现象自然,青料深入胎骨,釉料肥厚,白中闪青,由于使用的是单纯的麻仓土,窑炉内的高温会使得瓷器局部有所塌陷变形,受当时的工艺制作水平所限,烧造镂空香薰的成品率很低,记得故宫博物院的专家曾经说过,故宫里的瓷器,许多在展出时候因为歪斜,都要垫上东西调整端正了才行。太过端正无斜,反而可能会是现代仿品。这件元青花香薰,它不同于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具有观赏性,它还是一件流传至今的实用器,你拥有了它,并且用它焚香,香烟缭绕,你就是接续上了700年前的香火,祖先会保佑你大富大贵,升官发财,人丁兴旺!它就是这样的一件
神奇宝贝。
元青花是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品,由于真品较少一直未被陶瓷专家关注,但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波普博士证实了至正型元青花的存在,掀起了元青花瓷器的收藏热潮。尤其是近年一件“鬼谷子下山”的元青花罐在英国拍卖创造上亿的天价,更引起收藏界的青睐。元青花瓷出名在国外,但生产和储藏在国内。元代统治约90年,烧瓷九十载,所以元瓷的存量是不少的。这里强调收藏元青花是有可能的。当下在中国,发现和收藏元青花是十分有希望的。
元青花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更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晶。青花当时主要为对外贸易而生产的外销商品,供应阿拉伯世界国家。很多元青花的图案、画法都是根据对方的需求而定向生产的。元青花异常珍贵与数量稀少有关。在2012年已知的“正牌”元青花不超过400件,大多藏于博物馆里,欧美等国外收藏机构约有200件,中国国内出土的仅有120件左右,每一件都堪称国宝级文物。
青花是彩瓷的一种,属釉下彩,它要在1300度以上的高温中才能烧制成功。它的出现可追塑到唐代,从出土的碎片来看,当时就有点彩纹的青花瓷器了,宋金时期青花只是作为线条等辅助纹饰出现在彩瓷当中,最早生产青花瓷器的应是磁州窑,元代磁州窑生产的青花瓷器也是在胎体上涂化妆份,再画青花图案,然后上釉烧制。真正意义上的元青花瓷器应该是元代中期才成熟的。元青花主要产地在景德镇、云南玉溪、建水及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其中景德镇产量最大,质量最好。
元代青花瓷器的器形丰富多样,以梅瓶、玉壶春瓶、高罐、塔盖高罐、盖罐、倭罐、灯台、扁瓶、笔筒、执壶、盘、碗等为主。一般器型较大,有大到70厘米以上的灯台和花瓶,也有小到10厘米的酒壶、杯等。
元青花瓷器胎体厚薄都有,大器通常较厚,较重。使用的是景德镇旁麻仓村的瓷土即麻仓土,由于土中含有较多的铁,所以烧出的瓷器上常有黑褐色的斑纹,底足和器内露胎处常有铁瘤渣,当然也有一些是干净的。
(一)胎足特征:
1、大件胎体厚重,上下分段制作,器外有接胎痕,器里有拼接痕或溢出的泥浆条,接底处更是如此,有的有泥绑条或有用手按压的痕迹。
2、砂底无釉或者有粘砂,部分玉壶春瓶是釉底。
3、圈足外撇或平底,削胎不够规距,底有向心旋削痕并留有乳突和大小不一的釉斑。
4、多数底足有火石红,但也有一部分无火石红。
5、小件器物圈足外有上釉时留下的指抓痕。
6、器形整体规整,局部欠平,留有空泡或修胎痕。
7、少数器胫部削胎过薄,烧制时承受不了器物重量,造成塌陷或歪斜。
8、器里削胎随意,并留下深浅不一的旋纹,多不上釉,仅刷护胎水或薄釉涂得乱七八糟。
9、晚期元青花胎体有的较薄,胎中掺有砂粒,釉较薄。
10、有的胎土可塑性不太好,器物多有窑裂之类的缺陷,盘类尤其突出;相当一些大盘底部向上凸。
(二)元青花瓷器的釉面特征:
1、青绿色釉面,釉层较厚,由于釉面含较多的铁,釉色泛青绿。
2、浅亮青色釉面,釉层较薄,配用进口青花,大多数的元青花瓷器是这种釉色,釉厚的釉面常有桔皮纹。
3、卵白色的釉面,多配用国产口青花,釉层厚薄都有。
4、灰白色釉面,元青花由于玻老化严重,釉层中形成了较多的“玻老化粥样斑”使釉面灰白,纹饰晕散不清。
5、灰黑色釉面,由于烧结温度不高,晚期元青花瓷器有少数这样的釉面。还有些灰黑釉面是在瓷器的下部,也就是局部灰黑。
6、元晚期有些青花瓷器的釉面很薄,有的地方遮盖不住胎体,露胎处为桔红色。
(三) 青花发色特征:
1、发色深浓的苏泥勃青,色泛黑,浓黑处釉面下凹如溃疡,有铁斑,斑有锡光。
2、发色浓艳的苏泥勃青,颜色最美,色浓处也有锡光斑,这样的元青花瓷器不多见,属于珍品。
3、发色浅淡的苏泥勃青,无铁斑,这样的瓷器较常见。
4、进口、国产混合青花料适合画各种题材的图案,美观大方。
5、国产青花,色浅淡发灰。
6、偏窑元青花,多数釉面灰白,青花发黑,器型粗糙。
(四)元青花瓷器的纹饰特征:
元青花纹饰简繁都有,简单的就一条龙,甚至只有几个点,繁密的纹饰多至九到十一层。一般瓷器口沿绘卷草纹或回纹。颈部绘蕉叶纹,叶脉中茎留黑(元末明初中茎留白)。肩部绘八宝纹或扁菊纹,扁菊花瓣和花蕊只有二层(明代为圆菊,有三层)。器腹部为主题纹饰,有龙纹、凤纹、人物纹、缠枝牡丹纹、河塘鸳鸯纹、鱼藻纹等。龙纹有三爪龙、四爪龙。龙鳞画法有两种,一种像鱼鳞,另一种用线条划成斜方格。龙尾也分两种,蛇尾和火焰尾。早期龙嘴有下须,晚期上下有须。凤纹的凤嘴早期是鹦鹉喙,晚期像鸬鹚喙。器胫部多绘仰莲纹,元晚期仰莲纹中出现了团花。
人们无论对元代瓷器相比宋唐瓷器的工艺和艺术内涵有何看法,但我们却无法忽视元代瓷器的历史意义和它应有的艺术内涵。如果把历代陶瓷作为现代时期的陶艺来衡量,他们各有背景,各有内涵,各有不可替代性。后世把元代瓷器归类到高古瓷器领域,充分说明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极其不能忽视的。
(原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