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史上首次生物大灭绝持续仅二十万年
工作人员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万和剖面开展野外工作。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科技前沿】
在已知地球历史上,共发生过5次全球性的大规模集群灭绝事件,发生在4亿多年前奥陶纪末的生物大灭绝是其中第一次。这次生物大灭绝持续了多长时间?1月6日,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一个由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多国古生物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新近发现,地球史上首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仅发生在短短20万年之间。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固体地球科学》上,在学界引起关注。
八年探索攻克科学难题
奥陶纪末的生物大灭绝重创了海洋生态系统,导致当时85%的海洋生物物种灭绝。科学界普遍认为,此次生物大灭绝与冰川作用有关,但其持续时间、过程和具体发生机制等,一直没有定论。
此次,科研团队历时8年探索,在我国华南考察了百余条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剖面。此次研究的主要组织者之一、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詹仁斌告诉记者,在奥陶纪,如今的华南地区大多数处在深水区,形成了大量黑色页岩,冰川影响的变化并不明显,给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但在云南永善县,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段连续完整的、出露良好的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剖面。“这段剖面黑色页岩和灰岩相互夹层,地质学上一般认为,黑色页岩在深水中形成,而灰岩则在浅水中才能沉积下来。因此,这个地方记录了当时此地水位深浅的变化,完整保留了首次生物大灭绝期间的化石沉积物记录。”詹仁斌说。
更令研究人员欣喜的是,在这段24.3米的夹层剖面内,还保存了23层斑脱岩。詹仁斌介绍,斑脱岩由火山灰沉积而成,包含火山锆石这种特殊矿物,其中的放射性同位素铀会衰变成铅。“通过检测其中的衰变程度,我们就可以推算出具体的时间。”
以这些时间为基础,在详细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人员首次结合不同岩性的沉积速率差异,最终发现,奥陶纪末的这次大灭绝,发生在4.431亿年前到4.429亿年前的20万年间。
冰川作用引发生物灭绝
詹仁斌告诉记者,发生在奥陶纪末的这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和其他时代相比有很大差异。历史上,地球曾经出现过多次大冰期,例如石炭纪冰期、第四纪冰期等,这些时期的冰川规模并不比奥陶纪末的规模小,但均没有出现过生物大灭绝的情况。
国际同行研究认为,奥陶纪末的冰期造成的冰盖规模达到1.5亿立方千米,大约是今天地球南极和北极冰盖总和的6倍以上。如此大规模的冰盖导致全球海平面急速下降100-150米,绝大部分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许多门以内的生物类群灭绝并最终被新的类群取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以来的地球生物遭遇了第一次大劫难。
“20万年在地质史上不过短短一瞬。但这次大灭绝重创了海洋生态系统,当时85%的海洋生物因为来不及迁移或没办法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原有的生物群落结构瓦解。”詹仁斌说。
同时,詹仁斌认为,像这样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在地球上发生过数次,是自然界发展的规律。“虽然灭绝了一部分生物,但另一批新生物又将重新繁盛。地球上出现过5次大灭绝,每一次大灭绝后生物的繁盛度都远超从前。”
为研究大灭绝成因和发生机制提供重要依据
对于这次大灭绝的过程与机制,一直存在比较大的争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大灭绝相关的地层层位虽然有比较精确的生物地层控制,但长期以来一直缺乏高精度年代学限定,从而制约了对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时限和机制的解读。
相较其他时代来说,奥陶纪的沉积比较特殊。在奥陶纪时期,有效的火山灰记录十分有限,因此难以划分其中的具体时代,目前为止,国际上较为公认的参考年龄由数学模型计算得来,并非是根据火山灰测量出来的准确数据。
此次研究,团队总共测量了23层斑脱岩,最终得出4层有效数据,为奥陶纪具体时代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撑。
同时,此次的测量数据与奥陶纪和志留纪的时间界限非常接近,在野外地层仅相差1米左右的距离,给出了这两个时代界限迄今为止最准确的一个估算值,即距今约442.67�0.24百万年。
这一成果,为人类精确研究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成因和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相关地质年代的划分提供了新的标尺。
(本报南京1月6日电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纪清钊)
责编:秦璐敏
科学家提出奥陶纪末生命大灭绝新机制
火山喷发导致气候变化与物种灭绝
科技日报柏林12月5日电 (记者李山)近日,德国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团队在研究大规模火山喷发对海洋化学的影响后认为,造成奥陶纪末生命大灭绝的原因可能是这个时期的强烈火山活动,其中火山灰带来的营养物质磷起到了关键作用。相关成果发表在12月2日刊发的《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
大约4.5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地球急剧变冷,包括三叶虫在内的大约85%的海洋动物物种灭绝,这是地球过去5.4亿年中第二大生命灭绝事件。这次生命灭绝事件的驱动机制一直是地球科学领域的未解之谜。学界普遍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但关于地球如何变冷,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假说,例如小行星撞地球;或者火山物质喷发至平流层,触发和驱动了当时的生命灭绝事件等。
此次,德国奥尔登堡大学地球化学家杰克·朗曼博士领导的团队,联合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利兹大学和普利茅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研究了大规模火山喷发对海洋化学的影响。他们提出了新的理论,即火山喷发物质在海洋中释放磷等营养物质,促进了藻类生物的生长,而海藻的繁殖和沉淀减少了大气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地球的温度。
朗曼博士说:“一种理论表明,海洋中磷的增加引发了全球变冷。磷是生命中的关键元素之一。它促进了藻类等小型海洋生物的生长。当这些生物死亡时,它们会沉积在海底。这样,藻类在其一生中摄取的碳逐渐被埋在沉积物中。海藻可帮助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从而降低地球的温度。”
通常,剧烈的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CO2并使地球变暖,因此,地球冷却必然是另一种机制。研究团队认为,火山喷发后的过程,例如火山岩的自然风化,以及火山岩在海中经历的快速化学变化,都会释放磷。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小组检查了海洋沉积物中更年轻的灰层,比较了岩石在与海水接触发生变化之前和之后的磷含量。
利用这些信息,朗曼博士的团队开发了一个模型,模拟了最重要的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研究人员随后确定了奥陶纪末期沉积在地球上的巨大灰烬层如何影响海洋化学、藻类生长和CO2吸收。根据研究结果,沉积的火山岩释放的磷足以引发一系列事件——从海洋肥沃、藻类生长增加、全球变冷和随后的结冰、海洋大部分地区的低氧水平到最终的大规模灭绝开始。
科学家们得出结论,大型火山喷发可在短时间内通过CO2排放使气候变暖,但它们也可以在数百万年的更长时期内引发全球变冷。由于巨大的火山爆发与地球历史上5个最大的灭绝事件中的3个同时发生,包括白垩纪末恐龙从地球上消失等。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研究可能会导致重新审查关于其他大规模灭绝原因的理论。
来源: 科技日报
在数十亿年的时间长河里,经过很多种“巧合”的叠加,地球才拥有了宇宙中最让人惊叹的奇迹——生命。现在的地球气候适宜,万物生长,可谓是生命的天堂,因此可以说地球能走到今天是非常幸运的。然而在过去的日子里,地球并非一直都是好运气,有的时候,它也会走一些霉运。
比如说4.5亿年前的奥陶纪,地球就走了霉运,它被一束伽马射线暴正面击中,该事件在当时的地球上造成了巨变,致使大量的生物都因此而灭绝。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
伽马射线即γ射线,它是原子核退激时所释放出的一种高能射线,其本质就是一种电磁波。伽马射线的能量有多高呢?这样说吧,同样是电磁波,一个伽马光子所蕴含的能量,比一个太阳所发出的可见光的光子要高出几十万到上百万倍。
顾名思义,所谓的伽马射线暴就是宇宙中的伽马射线的集中暴发,科学家推测,它们一般产生于宇宙中的一些高能现象,例如超新星爆发,或者中子星、黑洞合并等。根据已观测到的相关数据,这些伽马射线暴的持续时间在0.1-1000秒之间,在短短的1秒钟之内,它们所释放出能量,通常就可以高达太阳一生(100亿年)所释放的能量总和。
可以想象的是,假如一颗拥有生命的星球被如此恐怖的能量正面击中,那绝对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因此伽马射线暴也被称为“宇宙死神”。很不幸的是,4.5亿年前,地球曾被它正面击中。
当时地球正处于气候温暖的奥陶纪,各种海生生物空前的繁荣。就在这个时期的某一天,一束来自6000光年外的伽马射线暴准确地击中了地球,于是一场全球性的灾难就此拉开了序幕。
由于距离遥远,此次伽马射线暴的能量密度已经大大地减小了,基本上不足以对地球上的生命造成直接威胁。事实上,此次伽马射线暴对地球的伤害,其实就是破坏了地球大气层里的大部分空气分子结构,初期表现为臭氧层被大量摧毁。
失去了臭氧层,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就可以长驱直入,首当其冲的就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大量死亡,紧接着那些位于浅海的珊瑚也难逃一劫。这无疑破坏了整个海洋的生态系统,在此之后不久,其他的海洋生物也因为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以及合适的栖息地而数量大减。
而最要命的是在数十年后,那些被伽马射线暴破坏的空气分子生成了大量的氮氧化合物,它们不只是有毒气体,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遮蔽太阳光。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阳光,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开始下降,在随后的15万年时间里,地球海洋的平均水温一度下降到5摄氏度左右,并因此形成了大片的冰川,致使海平面大幅度地降低。
先是致命的紫外线,然后是严重的食物短缺,接着是有毒的空气,最后是陡然下降的温度,在这一轮接一轮的打击之下,当时地球上的生物纷纷灭绝,相关资料显示,此次伽马射线暴所引发的一系列灾难,造成了85%的生物从此退出了地球的舞台,这就是地球上的第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奥陶纪大灭绝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述是科学家根据目前已知的信息,对奥陶纪大灭绝事件起因的一种合理的推测,并不代表这种说法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另外,伽马射线暴虽然厉害,但它们在宇宙中还是比较罕见的,目前我们观测到的伽马射线暴,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银河系之外,因此我们也不必太过担心。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
距今6亿年-2.5亿年是地球起源与演化史的显生宙古生代,其实\"古生代\"可以理解为古老生命的时代。此时的海洋是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上期维达讲述了古生代第一纪—寒武纪时代的地理环境和生物大爆发的产生及原因,但所谓物极必衰,今天维达继续来分享古生代的第二纪—奥陶纪古地质和气候环境,还有生物的演化以及晚期发生的奥陶纪物种大灭绝的过程和原因。
地质年代表(全面版)
奥陶纪(4.9—4.38亿年前)是显生宙古生代的第二个纪(原始的脊椎动物出现),延续了4200万年。奥陶纪(Ordovician)是英国地质学家拉普沃思于1879年以位于寒武纪与志留纪之间的北威尔士岩层所在地的古奥陶部族居住地命名,其中文名称源自日文汉字的音译。
奥陶纪时期的古地理—海侵严重,构造活动活跃
奥陶纪前中期陆地分布图
奥陶纪时,产生许多张裂的海盆使得古大陆劳伦西亚、波罗的、西伯利亚和冈瓦纳大陆分离开来,包括古大西洋(Iapetus Ocean)隔开了波罗的和西伯利亚大陆,后来古大西洋闭合时,形成了加里东山脉以及北阿巴拉契亚山脉。还有古地中海把冈瓦纳大陆从波罗的和西伯利亚大陆分隔了开来,而巨大的泛大洋则覆盖了当时大部分的北半球。
奥陶纪晚期陆地分布图,进入大冰期
奥陶纪是地球地质史上,陆地遭受海侵最广泛的时期之一,海平面比现在高出400米,现今三分之一的陆地都被浅海覆盖,是火山活动和地壳运动比较剧烈的时代,也是气候分异、冰川发育的时代。奥陶纪后期,各古陆上不少地区发生重大的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和热变质作用,使得这些活动区褶皱成为山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壳构造和古地理轮廓。奥陶纪末期也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冰期,其分布范围包括非洲(特别是北非)、南美的阿根廷和玻利维亚以及欧洲的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等地。
石林—奥陶纪喀斯特地貌遗留
奥陶纪时期的气候—从温暖过渡到严寒
奥陶纪早、中期继承了寒武纪温暖的气候,海侵广泛,温暖的海水把石灰岩和盐岩沉淀在冈瓦纳大陆的赤道地区(澳洲、印度、华北华南以及南极洲地块);奥陶纪晚期则进入了一个大冰期。冈瓦纳大陆的西部发生了大规模的大陆冰盖和冰海沉积,冰原的厚度可达到3000米,覆盖了非洲北中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南美洲的亚马逊盆地地区。
按古地磁数据,奥陶纪南极应位于今北非的西北部,北极应位于南太平洋,陆地基本都处于南半球。这与非洲冰碛层的分布位于南极圈内的解释是吻合的。冈瓦纳大陆的东部仍处于赤道附近,北美、西伯利亚和中国华北地区有蒸发岩沉积,推测为干热气候环境,属于低纬度地区。由于晚奥陶世末期大冰期的存在,同时影响全球海平面的下降,并引起广泛的海退。
奥陶纪时期的生物演化—最早的鱼类出现
奥陶纪海洋霸主—直壳鹦鹉螺
奥陶纪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真正达到繁盛的时期,其中以笔石、三叶虫、鹦鹉螺类和腕足类最为主要,其中鹦鹉螺进入鼎盛时期,大量食肉类鹦鹉螺出现,如直壳鹦鹉螺,身长可达6米以上,是继奇虾之后的第二个海洋世界霸主;该时期的三叶虫为了防御,在胸、尾部长出许多针刺,以避免食肉动物的袭击或吞食。当然也存在一种有史以来最大的节肢动物,体长达3.6米的板足鲎,板足鲎看上去像是一只巨大且没有尾钩的蝎子,是最古老的节肢动物之一,是直壳鹦鹉螺的竞争对手。
体长达3.6米的板足鲎
奥陶纪时期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发生明显的生态分异的时期。到了奥陶纪中期,北美落基山脉地区出现了原始脊椎动物异甲鱼类—星甲鱼和显褶鱼,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也出现了异甲鱼类,复体珊瑚开始大量出现,虽然较为原始,但已经能够构造小型礁体。
奥陶纪复体珊瑚化石
奥陶纪时期,陆地上没有任何动物和植物,所有动物都生活在海洋中,植物仍以海生藻类为主。
奥陶纪时期的第一次物种大灭绝
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是地球演化史上第三大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主要灭绝动物有:圆月形镰虫、彗星虫、原始生物等。至于为什么会发生奥陶纪生物大灭绝,古生物学家认为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而造成全球气候变冷的罪魁祸首就是伽马射线暴。
来自太空的毁灭—伽马射线暴
在4.49亿年前,距离地球6000光年以外的地方,一颗中子星与黑洞由于不明原因相撞,产生数束伽马射线暴,其中一束恰好击中地球。其实伽马射线击中地球的概率小于亿分之一,但就是这亿分之一,伽马射线穿透地球大气层,击散了气体分子,三分之一的臭氧层被击毁,地球大气变得四分五裂,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直接穿透大气层,杀死了大量浮游生物,破坏了海洋食物链的基础,饥荒四处蔓延。同时伽马射线的辐射还杀死了大量珊瑚,破坏了海洋生物的栖息地。食物链崩溃,导致所有生物无法获得充足食物,死亡率猛增。
珊瑚大量死去无法提供海洋生物栖息地
伽马射线暴发生后的数十年,被击碎的气体分子重新组合,形成一种名为二氧化氮的有毒气体。二氧化氮构成的大气层遮住了太阳50%的阳光,导致地球气温开始迅速下降,海水温度由原来的25℃下降至10℃,一方面低温使得浮游生物的卵无法在低温中发育,加速了食物链的崩溃,导致物种数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低温导致超过10%的海水大量结冰,由于4.4亿年前陆地基本处于南半球,南极就在现撒哈拉所在的北非,陆地出现大量积冰,奥陶纪大冰期开始,引发广泛海退,海平面下降达100米,海洋生物再次失去大量栖息地,同时大范围的冰川使得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原先温暖且富饶的沿海生物圈全部被破坏,85%的生物被灭绝。
现在的卷壳鹦鹉螺
作为奥陶纪海洋霸主的直壳鹦鹉螺,因为气候变化,海水搅动巨大,想去深海避难,但深海的高水压可以将直壳鹦鹉螺不坚固的外壳压碎,而倒是其近亲的卷壳鹦鹉螺因为有坚固的外壳和顽强的生命力,躲过了这次物种大灭绝。
奥陶纪末期,星甲鱼进化为棘鱼
灾难发生20万年后,奥陶纪晚期的冰川时代结束。但地球上的生命迹象几乎全部消失,原先生机勃勃的海洋变得死气沉沉,只剩下的浮游生物不断繁衍,逐渐修复着食物链。在这场席卷全球的浩劫中,直壳鹦鹉螺还是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但发生了不良基因突变,体型缩小至2米,之前的竞争对手板足鲎在灾难之后迅速取代直壳鹦鹉螺的地位,成为志留纪的顶级掠食者。要说获益者还有一个,那就是星甲鱼,属于头甲鱼类,没有颌部,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灾难之后星甲鱼进化成最早长有颌部的脊椎动物:棘鱼。
真可谓是沧海桑田,祸福易变,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进化方长红。下期维达说将为您继续讲解古生代第三纪—发生在志留纪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