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三年级上册生字“院”:左窄右宽。""横撇弯钩短小,竖画正直。“完”三个横向笔画大致均匀,下撇稍短,竖弯钩圆转自然,钩底要平,出钩向上。
视频加载中...
时间转至6月,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正所谓“绿树阴浓夏日长”,值此时节,烈日炎炎,树阴匝地。关于“夏至”这一名称的由来,清代陈希龄所著《恪遵宪度》一书抄本中作如是解释:“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可见,夏至这个节气跟“日”关系密切。
“日”在甲骨文中写成
等形状,描摹的是太阳的形象。然而,对于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字形,学者也不乏异议。争议主要集中在对其内部或作一点、或作一短横的笔画的解释上。有的文字学家认为,这一笔并不具有实质含义,而仅作为区别于其他字形的符号;以许慎为代表的文字学家则认为,这一笔表现的是太阳的光,即所谓“太阳之精”。
甚至还有人对这一简单的笔画作出了大胆的推断。这个推断涉及到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天文学观测。《淮南子·精神训》有“日中有踆乌”的说法。“踆乌”是古代传说中太阳里的三足乌。我国古代天文学著作《开元占经》中则记载了战国天文学家石申观察到的现象:“日中有立人之像。”“踆乌”也好,“立人之像”也罢,据今人推测,指的都是太阳黑子。《汉书·五行志》中有一段文字描写了公元前28年5月10日这一天的天象:“(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其中,对太阳黑子出现的时间、形状、大小及位置都作了明确的记述,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日”字的字形演变
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古人对太阳黑子现象的观察和认识由来已久,难怪有人据此认为甲骨文“日”字里面的一点或一短横代表太阳黑子。然而,迄今为止尚没有确凿的证据证实这一说法,我们权且把它当作一种有趣的假设吧。
不过,由于“日中有踆乌”这一传说,以“踆乌”借指太阳这一用法被沿袭下来。例如唐代黄滔《秋色赋》:“踆乌减赫,顾兔添明。”句中的“踆乌”和“顾兔”,一指太阳,一指月亮。鲁迅的《集外集·斯巴达之魂》中也有:“壮哉劲气亘天,踆乌退舍。”
“日”最初指太阳,关于这一点是没有疑义的。《诗经·卫风·伯兮》中有“杲杲出日”一句,形容太阳出来以后明亮的样子,用的正是“日”本来的含义。其他如“日上三竿”“锄禾日当午”等,其中的“日”同此用法。
“日”从“太阳”的意思发展出“白天”之义,也就是从太阳升起到落下的一段时间,与“夜”相对,例如“日夜兼程”“夜以继日”等。再进一步,“日”又从“白天”发展出表示“一天”,即“一昼夜”这样的时间单位的用法。例如《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般认为,这句诗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殷切的思念之情。后来,还由此产生了“一日三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等说法。
除此之外,“日”还可以表示每天、一段时间、特定的某一天等意思,都是在前述意思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来的。
太阳的出没是可以凭借肉眼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因此,古人根据太阳的起落来判断时间的做法也就顺理成章了。一方面,古人发明了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测定时间的工具——日晷。另一方面,他们还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并用特定的字词来表示。比如说,日出时分叫作“旦、早、朝、晨”等,日落时分叫作“夕、暮、昏、晚”等,是以古文中常有“朝夕”并举、“旦夕”并举、“旦暮”并举、“晨昏”并举等用法。例如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史记·魏公子列传》“吾攻赵,旦暮且下”,清代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等等。仔细观察这些字,它们的字形中大多包含“日”。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汉字作为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凝聚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认识。
“日”现在还作为部首使用。以“日”为部首的字大多跟太阳或时间有关,只不过有的字经过语义的发展演变已经不容易看出它们跟“日”的关联了。例如:“普”现在主要表示广泛、全面等意思,而它最初的含义是“日无光”;“景”现在多表示风景、情况等意思,而它本来是指“日光”;等等。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我们祖先简单朴实的生活方式。如今,凭借现代科学技术,人类不必时时事事都受自然所限,而且拥有了利用自然甚至改造自然的能力。即便如此,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无论何时都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
◎本文原载于《月读》(作者富丽),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