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午不食并不是用来减肥那么简单,其妙用只有实践过的人才知道,妙用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也。
笔者在实践过午不食和日中一食方面有些经验,在此分享一些心得体会,仅供参考,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们活在一个无比好的时代,同时也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很多同修在修行方面非常勇猛精进,但在实践过午不食时,可能一直无法突破,找不到窍门,以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福报不够还是修行太浅。
其实不然,最主要是我们的福报没前人好,很难实现过午不食,根本原因是由大环境造成的。简单来说,我们没前人所处年代的大环境好,具体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医理是古代读书人的必修课,所谓留神医药是也。一个人无论有意还是无意,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不断的修正修改自己的行为,特别是主动修行的,更加要懂医理,因为身体的变化如何不懂医理,会裹足不前,甚至退缩。医理,其实就是天人合一的自然道理,现代成长生活环境大多远离大自然,加上接受西方教育,缺乏传统国学基础,特别是文言文基础,大脑成了科技科学脑,格局和层次很难突然,智慧也极其有限。因此,前人基本都略懂医理,到了现代,成了基本都不懂医理。
大家都知道气满不思食,中医也作“炁”,那么究竟气是什么,很多人认为是服气,按照我们理解,没有那么深不可测。这个气,主要是指能量,能量来源于阳光、空气、水和食物,还有起居饮食的环境。
现代人基本不晒太阳,不事农耕,不到户外劳作,晒不到太阳,不出汗,气血运行不畅,大家知道晒太阳好处多,能补钙。甚至整天处于空调环境底下,工作居家也是在水泥笼子里面,长期也大自然隔绝。
空气,人口密度大,空气污浊,得不到新鲜的空气,思维混浊昏沉,如果服气也是一种获取能量的方面,我们都在服废气,何来能量。
水,前人大多饮用泉水或井水,纯天然,新鲜采集,属于活水,人体四分之三都由水构成,水的来源极其重要。现代饮用自来水或桶装水,属于人为加工过的水,有中医认为这是死水。
食物,这个最为关键,首先现在的种植方面发生巨大变化,都是用化肥农药,先不说有没有毒。其实宇宙间最大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我们虽然不能像植物那样能吸收利用太阳能,但人是间接通过食用植物获得强大的能量,你看牛羊马等食草动物,力大无穷。这个能量就是一道气,现在的食物是高产量,低能量,前人的食物,种植周期明显比现在长,植物有足够长的生长周期吸收了天地精华灵气,是明显的低产量高能量。一碗饭的能量(气)相当于现在的三碗饭。
其次,食物的存储运输烹饪加工方面发生巨大变化。这个气,一般人很难理解,我们吃食物,其际上就是吸收了它的那道气,这个气到底是什么,这个气可以理解成天地灵气和能量精华,我们知道,植物会把最精华的部分存储在种子里面,人类通过食用植物的种子(大米、小麦、花生、豆类等)获得极高的能量。假如我们吃三碗饭才能获得相当于前人一碗饭的能量,那么吃多了的份量需要额外消耗身体本身的能量去消化吸引,因此我们光是食物能量方面,就远远落后于前人。
第三,植物、食物那道气,是很容易散失的,一般人不知道。气是怎么散失的呢,这个有点玄乎。简单来说,要吃当地的、新鲜的、现做的食物,刚上锅烫嘴的饭菜、热汤热茶等,能量最足,气保持得最好。但是一过了这个时机,气就散失很多了。再加上大多数家庭都使用冰箱,冰箱虽然能保持食物不坏,但锁不住气,经过冰箱保鲜过的食物,基本上没什么气了,因此尽量不要食用冰冻和包装的食物食品。哪怕点快餐外卖,经过路上运输,到达你饭桌时,气也散失不少了。
饭菜凉了,重新加热,其实气已经没多少了,所以一直说吃饭趁热,就是这个道理。植物,哪怕是新鲜采摘,经过长途运输、冷冻保鲜等环节处理,未烹饪前,其实气已经散失很多了,能给我们利用的气少了很多。最近俄乌战争,我才发现原来我们吃的小麦面粉,可能是从乌克兰进口的,真是震惊,小麦收割后从乌克兰再到我们的餐桌,气估计散失得差不多了。
第四,前人都是用泉水井水加木柴、柴草烹饪,虽然没有煤气方面,但是获取到的能量、气完全不同。我们知道,水稻吸收了天地日月精华,米饭为我们数千来的生生不息的主食,其实稻草,也蕴含非常强大的能量和日月精华,如果燃烧稻草煮饭,稻草的能量结合大米饭的能量,绝对是世间最强大的食物能量,可惜现在很少有人有这个福报吃到稻草煮的饭了。中医药的精髓,其实跟柴草也有莫大关系,不同的植物有性不同,用来烧水煮饭煎药,能产生不同的功率,在促进人健康方面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只可惜一般人不懂。现在中药达不到前人应有的效果,除了中药的种植以及中医的水平发生变化之外,跟煎药的燃料发生变化有很大关系。我们燃烧柴草,其实是间隔获取了强大的太阳能,称之为明火煮食,可惜现代人使用电,为阴火煮饭,既然是煤气,也没有柴火蕴含的能量和正气强。
第五,前人饮食天然简单,正所谓食不兼味。现代人饮食过于丰富,调味料、添加剂太多,严重影响了身体正气。使身体变得污浊笨重,而前人所得皆为天地灵气,日月精华,故此身心轻快。
第六,前人起居饮食所用,均为天然制品较多,如陶瓷用品、竹木制品,这些都是来自于大自然,纯天然无害。现代人使用化学物品太多,金属器具太多,我们知道,古人烹饪除了铁锅和陶锅外,很少用其他金属,即使是用不锈钢,也会对人体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我们可以说是被化学毒素所包围,每个人都不同程序的各种化学慢性中毒。人得不到清洁的能量能源,身体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就要额外调集能量来解毒,这样就需要更多的食物,变成了人很容易饿。
上述是自然环境方面,至于人文环境,不用多说,各种信息泛滥,机不离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停地向外散热、消耗能量。再加上生存压力大、工作繁忙,焦虑妄想太多,人没有办法得到足够的休息,也获取不到足够的能量。凡此种种,数不胜数
因此,现代人除了很难实现过午不食之外,身体时刻都在高速消耗能量,一天三餐,甚至四餐都不够饱,何来气满不思食呢?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并不是我们用功不够,实在是福报不够,大环境所致。制心一处,无事不变,在这个滚滚大潮当中,很多人只能随波逐流,极少有人能逆流而上。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我们平时把宠辱不惊视为高姿态、高境界。要摆出这么高的姿态比较容易 真到达到这么高的境界,还是有些困难。所以平时“受宠”时,就会惊喜不已: 一旦失宠或受辱,就会惊恐不安。
南怀瑾大师讲了一个“受宠”而惊喜失态的故事:
清朝时,有一个书生,每次参加县试都不中。那时中了秀才叫“老生”,未 中叫“童生”。这个书生已经过了中年,还是个童生,心里难免不是滋味。有一 年,他正好与儿子同科应考。到了放榜这一天,儿子看榜回来,知道已经录取, 赶快回家报喜。他的父亲正好关在房里洗澡。儿子敲门大叫说:“爸爸,我已考 取了!’
老子在房里一听,便大声呵斥说:“考取一个秀才,算得了什么?这样沉不住 气,大声小叫!
儿了一听,吓得不敢大叫,便轻轻地说:“爸爸,你也考取了!”
老子一听,便打开房门,一冲而出,大声呵斥说:“你为什么不先说?”他 忘了自己光着身子,连衣裤都还没穿上呢!
这位老先生大概称得上宠辱若惊了,只是这一惊非同小可,几乎到了忘我的 程度,又有点特别。
至于受辱而惊恐,那就更难以自禁了。电影里,大臣被皇上斥责了几句,便 磕头如捣蒜,甚至于头都碰出血来。
人们为什么宠辱若惊?因为宠辱对事业和生活的影响太大了。一旦失宠,不 仅事业受挫,人们的眼光也全变了,让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世态炎凉的滋味。但 南大师认为,“人际事物的交流,势利是其常态”,原本就是正常现象。
南大师讲了一个战国名将廉颇失宠和受宠的故事:廉颇因事被免职,那些原 先追随他的食客都离开了。后来,廉颇重获重用,那些食客又来找他。廉颇很生 气,对他们说;你们快滚吧!一位食客说:“你怎么这样没见识呢?天下的事,都 是按市场交易的规则办理。你得势时,我就追随你;你失势了,我就离开。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你何必埋怨呢?”
这位食客说的话也并非没有道理。好比员工去一家公司打工,如果公司繁 荣,他会在公司干下去;如果公司倒闭了,老板开不出工资了,员工当然要走。
同样的事也曾发生在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田文身上。田文当相国时,门下 有食客三千人。后来,国王对他起了疑心,将他撤掉,结果那些食客几乎都跑光 了,只有一个名叫冯谖的人仍然跟着他。后来,在冯谖帮助下,田文重新当上了 宰相,尊荣更胜从前。那些当初弃他而去的食客,都向他表示出很懊悔并想继续 追随他的意思。田文很生气,恨恨地对冯谖说:“他们当初弃我而去,现在还有脸 回来?谁好意思走到我面前,我一定要将唾沫吐在他脸上!,
冯谖不以为然地说:“事物有它必然的规律,事情有它本来的道理,您何必生 气呢?’
田文说:“我比较愚蠢,不明白您的意思。”
冯谖说:“活着的人一定会死,这是事物必然的规律。富贵了,宾客自然多; 贫贱了,宾客自然少,这是事情本来的道理。您一定见过菜市场的情景吧?早 上,人们争先恐后地挤进去,因为里面有他们需要的东西;傍晚,人们甩开大步 走过去,不会多看一眼,因为里面没有他们需要的东西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以前,人家争先恐后地来投奔您,是因为您这儿有他们需要的东西;后来他们离 开您,是因为您这儿已经没有他们需要的东西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田文恍然大悟,心里的怨意顿消。后来,那些食客陆续前来投奔,他一如既 往地接待他们,毫无芥蒂
因为得宠和失宠对自身关系是如此之大,难怪人们会绞尽脑汁甚至拼了命去 求宠而免辱。这就有点过头了。正如老子所说:“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等到把 这条小命都拼掉了,即使想担心都不行了。那还不如带着担心好好活着。如果能 进而修炼到宠辱不惊的境界,就更妙了!
随遇而安,不强求结果《道德经》第四章,是对“道”的描述,让后世学道者大伤脑筋。学过西方 哲学的现代人,用“自然规律”来理解“道”,就很简单了。
所谓“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一切都包含在自然规律之中,没有什么能把 它填满。
“似万物之宗”,即一切都在按自然规律产生、发展和消亡,它好像是万物的源头。
“挫其锐,解其纷”,谁也看不见、感受不到自然规律是如何在发挥作用的, 它却把一切安排得很好,几乎是“按需分配”。人长两条腿走路比较方便,所以 长了两腿,而不是三条。两只眼睛看东西比较方便,所以是两只眼睛,而不是三 只或一只。总之, 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自然
“和其光,同其尘”,自然规律存在于万事万物中,无论这个东西多么虚幻、 细微,甚至人的梦境中也有自然规律存在。
“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自然规律好像存在,又没有人见过 它,找也找不到;又好像不存在,它却时刻在发挥作用。万物因自然规律而生, 那么自然规律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个问题,不仅老子不知道,我们现代人也不 知道。老子打了一个比方: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儿子,它好像还是天帝的先人。也 就是说,早在天地诞生之前它就存在,天地也是依自然规律而生。
以上观之,老子对“道”的描述跟我们现代人对自然规律的描述几乎是一样 的,作为一个两千多年前的人,能达到这种认识高度,确实不简单,令人敬佩。 但后世“修道”者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往往有偏差,所以在修炼过程中,也难免有 一些不合道的行为。
对“冲而用之”一语,有的人理解为“无求无欲”,这已偏于佛家的“色即 是空,空即是色”的观点。宋代理学家在借鉴佛、道思想的基础上改进儒学,提 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完全违背了老子的自然之道。因为欲望本来发乎自 然,勉强去灭掉它,就不自然了,但过度的欲望也不自然。好比男女之欲,一夫 一妻非常自然,帝王却占有那么多女人,完全超过自身所需,就违反天之道了!
如何运用“冲而用之”的规律呢?虚心而已。对人、对事物不存偏见,就为 智慧留出了空间,使你能随时获得新知;不满足现状,不固守一隅,就为事业留 出了空间,使你随时能从事感兴趣的工作。
对“挫其锐,解其纷”一语,有的人理解为隐藏自己的锋芒,不与人争斗。 这就像只要黑夜不要白天一样。老子强调的只是顺其自然,根据目前的状况和自 身拥有的条件,该怎样做就怎样去做,不勉强为之而已。假如形势有利,因为害 怕出头而退避不前,等于勉强不为,也不符合自然之道。
对“和其光,同其尘”,有的人理解为隐藏光芒、混同于世俗。所以历史上 不少能人异士放弃表现机会,退而为隐士,甚至混迹于市井之间,与普通人无 异。这就像用紫檀木做猪栏,有点浪费材料。
如何运用“和其光,同其尘”呢?依自己的努力和机缘,随遇而安,能上能 下,能进能退,不强求结果。身份显赫时,不得意忘形;身份卑微时,不自轻自 贱,把任何境遇都看成一种正常状态,因为它本来就是一种正常状态。没有谁天生注定应该显赫,也没有谁天生注定应该卑微。为什么显赫的一定是自己呢?为 什么卑微的一定是别人呢?没有这个道理。
总之,老子的道是鲜灵活泼的。用一些晦涩的概念解释道,就违反了自然之 道;用一些僵化的观点限定道,也违反了自己之道;用一些神秘的理论演绎道, 更是违反了自然之道。如果做人能做到无滞无碍,无可无不可,无求无不求,也 就称得上顺其自然、与道相合了!
花开花落任自然人们习惯于根据自己的喜恶评价人和事 -有的人好,有的人坏;有的人招 人喜欢,有的人真讨厌;有的事好,有的事坏;有的事让人开心,有的事让人难 过。到了菩萨境界的人,看世界、看世人、看世事,都没有偏见,一切都如风过 水流、花开花落,自然而然。具体而言,有以下四种心态:
一是“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法”有方法、规律的意思,按佛家的说法, 包括世法和出世法。“世法”是凡世总结出来的规律或所采用的方法。“出世法” 是指佛法。两者可能有共通之处,但有时又截然相反。比如,“世法”提倡持之 以恒,佛法提倡“勇猛精进”,两者都差不多。“世法”曾经认为: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但佛法却认为“众生平等”,两者的说法又不一样。
有菩萨境界的人,无论对世法还是出世法,都不认为一定是对的或错的,既 不会固执地坚持某种法,也不会刻意抛弃某种法。如果固执地坚持,就会为法所 束缚;如果执意要抛弃,同样会为法所困。打个比方,中国古代讲仁义道德,讲 忠孝节义,讲三纲五常,讲来讲去,讲得人人变态,这就是为法所缚。现代人刻 意抛弃过去的老古董,什么都不讲,结果价值观发生了紊乱,社会道德水准严重 滑坡,这就是为法所困。
如果人们知道自己为法所缚、为法所困,那么就会努力寻求解脱而求得自 由。问题在于人们成了法的奴隶而不自知,蒙昧无知地生活。
那么我们也可能正在为法所缚而自己一无所知。打个比方,有人认为“好人 无好报”而不敢做好人。这也许只是根据某些特殊事例得出的结论,那么好人究 竟有没有好报呢?在什么情况下有好报而什么情况下无好报呢?可能持有这种观 点的人根本不清楚。
二是“不厌生死,不爱涅繁”。何谓涅繁?南大师说:“涅檠很难解释,有翻 译成寂灭,不很恰当,有翻译为圆寂,也不很适宜。佛在‘涅繁经’说是:“常、 乐、我、净。’这还是一面,再加上‘清净圆明’,这便是涅擊的境界,也是悟道成佛的境界,也就是一切众生自性的境界。”由于是一种境界,一种自我心灵像 验,就很难解释究竟是什么东西。前面提到,大清名臣曾国藩老年时说自己已话 到“可生可死",大概正是所谓“不厌生死”的境界。曾国藩是因为功成名就,人 生价值已经充分实现,才达到这种境界。接下来的平凡日子,多几天还不至于不 习惯,少几天也不至于有遗憾。但他“不爱生死”,却爱“涅粲”,心里有所执 念,还没修到菩萨的高度。
庄子却从另外的角度来探讨生死的问题。他打了一个比方说:以前郑国有一 位美女,被国君选为妃子。美女听说要离开家乡去王宫,心里很痛苦,很害怕, 不知王宫里面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进了国都,当了妃子后,她的日子过得十分 舒畅,想起当初的担心害怕,实在没有道理。最后庄子说:同样的道理,我们今 天害怕死亡,万一死后比现在更舒畅,那么,现在的害怕不是多余吗?
庄子的比喻很有趣,但不一定能让每个人信服。怕死或不怕死,都是一种自 我感受,不见得听了一番道理,就从胆小鬼变成勇士
三是“不敬持戒,不憎毁禁”。南怀瑾大师说:“我们学佛的人特别‘敬持戒, 憎毁禁',每人都拿一把尺去衡量别人,都拿道德标准去要求别人,从来不反省 自己,从不要求自己,是不是怎样?然后,听到某人学佛吃素,好!有善根!好 像不信佛就是坏人、魔鬼、不屑与之为伍。这些都不是学佛者所持的态度,真正 的学佛是‘不敬持戒,不憎要禁’。做人本来就应该道德好,道德不好的人更值 得同情,更应该帮助他,这才是慈悲的精神。”
其实不仅学佛的人有门户之见,各行各业都有。用自己的道德准则衡量别人 的现象更是普遍一一我觉得这样对,我觉得那样好;我觉得应该这样,我觉得应 该那样,总之“我”字当头。学佛就是要学掉这个“我”字,承认世界上有跟自 己不一样的人,承认每个人有跟自己不一样的想法。
据说,在罗阅祗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常听说舍卫国的人孝养父母、信仰佛 法,心中十分向往,想去舍卫国观光并学修佛法。
他来到舍卫国,看见农夫父子二人在田中耕地、播种。忽然,一条毒蛇爬到 那儿子跟前,将他咬死。那父亲不但不管儿子,仍然接着干活,连头也没抬。
这个婆罗门大为惊奇,便上前问他原因。农夫说:“人的生老病死及世间万物 的成、好、坏、失,都是自然规律,忧愁啼哭有什么用呢?如果伤心得饭也不吃 水也不喝,不是跟死人一样吗?你要进城,路过我家时,请替我捎个话:儿子已 死,不必准备两人的饭菜了。”
这个婆罗门心里暗想:“这个人真没有人情味啊!’
他进入舍卫城,来到农夫的家,见到他的妻子,便说:“你儿子已经死了,他的父亲让我捎话说,准备一个人的饭就行了。”
他以为那妇人会号啕大哭,谁知她却说:“人生如住店,随缘而来,随缘而 去,我儿子也一样啊!
这个婆罗门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国家,他心里暗道:我听说这个国家的人民 如何慈爱、如何孝顺,才想来这儿学佛修道,没想到,如今碰上这种没有人情味 的人。这种人怎配信佛修道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决定去请教伟大的佛陀。佛陀已明白他的来意,故意问他 为什么忧愁。他说:“遇事不合我的想法,故而忧愁。”
佛陀又问:“遇上何事不合你的想法呢?”
他如实向佛禀告了他路上所见之事
佛陀说道:“善男子,这些人是真正明白人生事理的啊!他们知道人生无常,伤 心悲哀无济于事,故能正视世间及人生的自然规律,也就无有忧愁!尘世之人不明 白生死无常的道理,互相贪着爱恋,等到突发事件一来,就懊恼、痛苦得难以自制。”
佛陀又说:“世间俗人长时间被贪、睛、痴三种烦恼侵扰,不能自拔。如果能 明白无常之道理,能明白佛法苦、集、灭、道的道理,那么自然烦恼尽除,都能 成就佛道啊!’
这个婆罗门恍然大悟!于是他决定皈依佛法,精修出世法。
在这个故事中,农夫夫妇的儿子死了,他们却表现得平静如水,毫无悲哀, 这种反常的举动确实让人想不通。即使经佛解说,仍然难以想通。其实,我们用 不着把所有的问题都想通,也不可能办到。既然如此,就用不着多想。遇到自己 不理解的人和事,用不着按自己标准批评或肯定,只需知道,世界上有这样的 人,有这样的想法,仅此而已!
四是“不重久习,不轻初学”。这个道理很好理解,有的人一辈子从事某项 工作,技艺平庸无奇;有的人学习三年两载,即成高手。按资历论人,当然没有 道理。即使你是这一行的高手,也没有必要轻视新手,因为他目前达到的水准, 不过是跟你过去某个时候的水准一样而已,轻视他不等于轻视自己吗?
生活就是禅,禅就是生活佛家的修行,并不总是盘腿坐在那里,敲着木鱼念经,闭着眼睛默想。吃饭 穿衣也是修行,乃至一言一行都是修行。对佛教徒来说,生活就是禅,禅就是生 话。我们不妨看看南怀瑾大师介绍佛教徒是如何在生活中修行的。
“佛的戒律,规定弟子们喝一杯水,必须先用一块布滤了以后,才可以喝。 为什么呢?‘佛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佛的眼睛,看这一碗水,有八万四千 个生命。几千年前他这样说,也没有人相信,觉得他很琐碎,现在科学进步了, 都相信了。还有佛的戒律,规定弟子们每餐饭后都要刷牙,没有牙刷,用杨柳 枝。所以观世音菩萨净瓶里泡的有杨柳枝,大概一方面洒水用,一方面刷牙用。 把杨柳枝剪下,放在水里泡,然后拿石头把根根这一节一敲就散开了,用来刷牙 齿。这些生活的规律,都属于佛戒律的范围,礼仪都是非常严格的。拿现在的观 念来讲,各种的卫生常识,早就有了
“佛的戒律是日中一食,每天中午吃一餐...早晨是天人吃饭的时间,中午 人道吃饭,晚上鬼道吃饭。佛采用的制度,以人道为中心,日中一食;后世弟子 们,过了中午一点钟就不吃饭了,这个是佛的制度。”
其实佛的衣服就是那件袈裟,我们现在出家人所穿的这个衣服,是明朝老百姓的便服,所不同的是出家人的颜色朴素而已。分别身份就在头发,出家 人是光头,在家人有头发,衣服都是一样的。佛的衣服是一件袈裟,又称福田 衣,袈裟的横条、直条,依照受戒的情形都有规定。条纹像一块田一样,是为众 生培福的标记,所以叫作福田衣。”
“化缘,规定弟子们不要起分别心,穷人富人一样,挨次去化,不可以专向 穷人化缘,或专向富人化。譬如迦叶尊者,是印度的首富出身,但是他特别同情 下层的贫苦社会,所以他都到贫民区去化缘,同时收些弟子也都是穷苦的人。另 外一个弟子须菩提尊者则相反,喜欢到富贵人家乞食化缘,佛曾把他们两人叫来 说:你们这个心不平,不管有钱没钱,有地位没地位,化缘的时候,平等而去, 此心无分别,而且人家给你多少就是多少,这一家不够,再走一家。我们现在看 到出家人站在门口拿个引磬叮叮,那个就是释迦牟尼佛留下来的风范。”
在《金刚经》的起首的这段文字,讲的就是佛祖释迦牟尼日常生活中的一个 片断,对此,南大师赞不绝口。他说;“所以我说这一本经是最平实的经典,佛像 普通印度人一样,光脚走路,踩了泥巴还要洗脚,非常平凡,也非常平淡,老老 实实的就是一个人...冼完了脚把自己打坐的位置铺一铺,抖一抖,弄得整整齐 齐,也没有叫学生服侍他,更没有叫个佣人来打扫打扫,都是自己做。生活是那 么严谨,那么平淡,而且那么有次序。由这一段看来,金刚经会使人觉得学佛要 设法做到佛的样子才好,不像其他经典那样,把佛塑造得高不可攀,只能想象、 膜拜。看了金刚经,佛原来同我们一样的平常,虽是太子出家,但是他过的生活 同平民一样。当时印度的阶级森严,他却指定一个最低贫民出身的弟子优波离尊 者,执法管纪律,任何人犯了法都一样处理。所以在现实的生活里,在最平凡 中,建立了一个非凡神圣的境界,也就是佛的境界。”
毫无疑问,佛祖确实是在平平凡凡的生活中达到了佛的境界。那么一般僧众 是否也能在平平凡凡的生活中提升境界呢?又如何通过生活的修炼提升境界呢?
首先可以肯定,如果一个僧人能够自我约束,严格遵守各项戒律,境界就 比一般凡夫高了。普通人贪图生活享乐,是不管什么戒律不戒律的,只要不受惩 罚,什么都敢吃,什么都敢穿,什么都敢做,即使可能受惩罚,也是敢吃、敢 穿、敢做的,要不然违规、违纪、违法的现象就不会这么多了。这种自我放纵的 做法,好像一股浊水,哪儿低就往哪儿流,一点境界也没有。当然这不是说每一 个人,而是说有些人。大部分凡夫还是有一定自我约束力的,只是约束力不够强 罢了,所以叫作凡夫。如果约束力很强,就不是凡夫了。
境界比凡夫高了,又如何更上一层楼呢?生活中处处有禅,能不能领悟,这 要看各人的悟性。
有一天,佛陀刚刚用完午餐,一位商人来请求他除惑解疑。佛陀将商人带入 一间静室,十分耐心地听商人诉说自己对往事的追悔和对将来的担忧。商人讲完 了,佛陀温和问他:“你可吃过午餐?”
商人点头说:“已吃过。
佛陀又问:“炊具和餐具都收拾干净了吗?’
商人忙说:“是啊,都已收拾干净了。”
佛陀默然不语。
商人急切地问:“您怎么问我一些不相关的事呢?请您给我的问题一个正确答 案吧!”
佛陀微微一笑,说:“你的问题你自己已经回答过了。”
商人带着一脸疑惑离开了。过了几天,他终于领悟了佛陀开示的佛理,来向 佛陀致谢。佛陀这才对商人及众弟子说:“谁若对昨天追悔烦恼,对明天忧愁妄想, 他将成为一棵枯草!’
那么,佛陀向商人开示的佛理是什么呢?一些事情的发生,就像饿了要吃饭 一样,自然而然;一些问题的解决,就像吃了饭要洗碗一样,理所当然。只要恬 淡地看待自然而然的事,悠闲地解决理所当然的问题,何必对可能之事、解决不 了的问题想得太多呢?
一天,有源禅师来拜访大珠慧海禅师,问道:“和尚,您也用功修道吗?’ 大珠慧海回答说:“用功!’
“怎样用功呢?’
“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有源禅师不解地问:“如果这样就是用功,岂不是所有人都和禅师一样用 功了?”大珠慧海说:“当然不一样!一般人吃饭时不好好吃饭,有种种思量; 睡觉时不好好睡觉,有千般妄想。我和他们不一样。”
是啊,普通人做任何事总是瞻前顾后,有这样的考虑,那样的担心。打个 比方,路上遇到一个领导,该不该打招呼?如果打招呼的话,人家会不会笑我巴 结领导?如果不打招呼的话,领导会不会埋怨我不懂礼貌?其实,打个招呼是自 然而然的事,想这么多干什么?如果没打招呼,跟领导擦身而过,心里又琢磨开 了:他会不会给我小鞋穿?他会不会炒我鱿鱼?其实,不想打招呼就算了,结果 如何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想这么多干什么?
打个招呼这么小的事都能想上一大堆,一天会遇到多少这样的事呢?心里就 像塞满了乱麻似的,“剪不断,理还乱”。由于心理压力太大,食欲不振、失眠多 梦的毛病也随之附身,也就吃不好睡不香了。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通过在生活中修行,悟到“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吃得饱,睡得香, 境界就比较高了。如何在此基础更上一层楼呢?还是要在生活中修行。
有一天,一个学僧来请赵州从途禅师开示禅的真谛。赵州反问:“你吃粥了 没有?’
“吃了!”学僧老老实实回答
“去食堂洗钵盂去!”第一位学僧听到这些似有开悟。
一个新来的学僧也来请赵州从谂开示禅的真谛,赵州问他:“你来多久了?” “今天刚到!’
“你吃过茶没有?“
“吃过了!
“到客堂报到去!、
一个随赵州从谂修学了十几年的学僧不满地说:“弟子前来参学,十年有余, 不曾蒙受老师开示,今日想辞别下山,到别处去参学!“
赵州故作惊讶地说:“你怎可如此冤枉我,你每天拿茶来,我为你喝,你端饭 来,我为你吃;你合掌,我低眉;你顶礼,我低头,哪里有一处没有教导你?" 学僧听了,若有所悟。
赵州又说:“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这个学僧终于恍然大悟。
赵州从谂禅师开示的禅理,耐人寻味:每个人只需要顺从本心,自然而然地 做自己想做又该做的事就行了。如果不想做或不该做,就不要做好了。如果认为只能对现实屈服,做不想做的事,就自然而然地去做。因为想做不想做的事,等 于想做的事,何必愤愤不平、满腹抱怨呢?总而言之,只要顺众本心,自然而 然,没有多余的想法,心灵自然清净,也就近于佛道了。
是夸是毁,心里有底俗话说: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按人们的一般习惯,在背后说 人,通常是为了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很少说人好话,这是出于竞争的需要。可 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赞美而不希望被人非议,这是正常的心理需求。这一来, 竞争的需要和正常的心理需求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赞美人人需要却又难得,非议 人人厌恶却又无处不在。
怎么调节这一矛盾呢?只能依靠智慧。如果我们不想被别人的议论所左右, 就要克服需要赞美的冲动,理智地评估自己,而不依赖别人的评价
从心情上来说,我们当然希望别人把自己看高一点。但我们要知道,人不是 被别人看高的,也不会被人看低,我们的高度永远等于实际高度,而不是被人丈 量的高度。一个巨人,哪怕全世界都嘲笑他来自“小人国”,他仍然是一个巨人。 相反,如果他是武大郎,哪怕全世界都夸他是一个巨人,他仍然是武大郎。
所以,我们要致力于提升自我高度,而不是跟别人争高论低。如果我们把姿 态放低一点,把态度放谦逊一点,更足以证明人格的高度。
人在社会上行走,往往毁誉随身,经常被拔高或贬低,要想保持自我,就需 要很强的心理素质。南怀瑾大师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毁之而不加沮。 真的大圣人,毁誉不能动摇。全世界的人恭维他,不会动心;称誉对他并没有增 加劝勉鼓励的作用;本来要做好人,再恭维他也还是做好人。全世界要毁谤他, 也绝不因毁谤而沮丧,还是要照样做。这就是毁誉不惊,甚至到全世界的毁誉都 不管的程度,这是圣人境界、大丈夫气概。”
南怀瑾大师特别推崇宋朝的改革家王安石。他说:“据历史上记载,有一个人 就有这股傻劲,王安石就有这种书呆子的气魄。王安石这个人,过去历史上有人 说他不好,也有人说他是大政治家,这都很难定论。但是王安石有几点是了不起 的,意志的坚定,是一般人所不能。他有过“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惧,祖宗不 足法,圣贤不足师”的倔劲。没有把古圣贤放在眼里,自己就是当代的圣贤,可 见这种人的气象,倔强得多厉害。相反的,说他是魔道呢?但也难下断语。他一 辈子穿的都是破旧衣服,乃至他当宰相的时候,皇帝都看到他领口上有虱子。眼 睛又近视,吃菜只看到面前的一盘,生活那么朴素,可是意志之戆,戆得不得了。他对毁誉动都不动,表面上的确不动,实际上内心还是动的。所以这一段可 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能够做到毁誉都不动心,这种修养是很难的。”
通常来讲,我们在过高的赞美面前还比较容易保持冷静,在不恰当的批评和 恶意的诋毁面前就很容易失去常态。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社会名流忙于辟谣,忙于 与人争辩,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普通人因为受到不公正评价而垂头丧气、心灰意 冷。这恰恰中了诋毁者的圈套。
其实,我们不妨从反方向来看待他人的诋毁。它至少能证明一件事:你很出 众。没有人会花工夫去诋毁一个叫花子,嫉妒者的矛头只会对准高于自己的人。 中国有句古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 之。”绝大多数成功人士都遭遇过不公正的指责,比如,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乔治, 华盛顿也曾经被人家骂做“伪君子”、“大骗子”,是一个“只比谋杀犯好一点点 的人”。他骑马从街上走过的时候,一大群人围着他又叫又骂。
华盛顿的战友、起草《独立宣言》的杰弗逊,在竞选总统时,得到过这样的 评价:“如果这个人当选了总统的话,我们就会看见妻子和女儿成为合法的牺 牲者。我们会大受羞辱,受到严重的损害。我们的自尊和德行都会消失殆尽,使 人神共愤。”既然这些伟大人物都会被人诋毁,你有同样的遭遇,又有什么可生 气的呢?又何必对不公正的评价耿耿于怀呢?
如果你想表现得比庸人优秀,就要习惯与他人的诋毁为伴。当你遭到诋毁 时,不妨把卡耐基这句话默念三遍:“不公正的批评通常是一种伪装过的恭维。”
患得患失,百事不成孔子把患得患失的人说得很可怕:无所不用其极。生活中确实有这种人,为 了一己之私,什么卑鄙下流、凶狠残暴的手段都用得出来。但这种人通常成不了 气候,即使侥幸做成大事,也不能持久,后果往往很悲惨。
但有一个人似乎例外,那就是《三国演义》里的曹操。他误杀吕伯奢的家人 并吕伯奢本人后,竟然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一个人为 了一己得失,不惜与天下人为敌,可他却做成了大事业,结局也不坏。这是什么 原因呢?因为这是罗贯中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并不完全是真正的史实。据《三 国志》记载,曹操当时说的是:“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这个“人”字,是 “他”的意思,主要针对吕伯奢而言,打击范围小多了。何况,即使曹操真的有 “宁负天下人”的想法,他也并没有这样做。相反,他还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兴利 除害的事,当他的马践踏麦田时,还“割发代首”以自罚,并没有无视他人利益的举动。当他诚心聘请祢衡时,祢衡竟脱掉裤子骂他,搞得他下不了台,明显有 负于他,他却没有因此杀掉祢衡。可见偶尔“人负我”,他也是能容忍的。所以, 曹操的例子,并不能说明患得患失而无所不用其极的人能有好结果。
但是,患得患失的人也并不都像孔子所说的那样会无所不用其极。我们每个 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患得患失的毛病,绝大多数人不会采用不正当手段,这种毛病 的直接伤害对象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为什么呢?这种毛病使我们该下决断 时迟疑不定,因而错过机会;使我们做事时因紧张不安而出现不该有的失误,遭 致意外的失败。
兵法说:“三军之灾,起于狐疑。”既担心这个,又担心那个,进攻怕敌人抄 了后路,防守怕敌人断了粮路,后退又怕中了埋伏,既想这样,又想那样,迟疑 不定,即使能打赢的仗也会打成败仗的。
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很多事情之所以失败,并不是能力不足、条件不够、机 遇不好,而是患得患失,以至心态失常、行动走样,正常的能力发挥不出来。
夏朝的后羿,是天下闻名的神箭手 这个后羿不是神话中射掉九个太阳 的人,而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他有着百步穿杨的好本领,无论立射、跪射、骑 射,百发百中,从不失手。
夏王听说他的名声后,想一睹神技,就把他召来,命人在御花园立起一个兽 皮箭靶,靶心约一寸见方,然后说:“请先生展示一下精湛的本领。为了使这次表 演不至于因为没有彩头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我就赏 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就要削减你一千户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后,面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 势,谨慎地瞄准起来。如果是平时,他信手一箭,也能射中靶心,可是,想到这 一箭射出,要么得到黄金万两,要么失去千户封地,关系何等重大,心情顿时紧 张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他瞄了很久,几次想把箭射出去,又收回来,继 续瞄准。后来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却射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 的地方。如是者数箭,竟没有一箭射中靶心。
后羿无奈,满面羞愧地收拾起弓箭,勉强赔笑着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 王宫。对这一结果,夏王既感失望,又心存疑惑,就问手下:“听说此人箭技通 神,每发必中的,今天看来,也平常得很,难道是浪得虚名?
一位大臣解释说:“后羿平日射箭,因为没有赌注的压力,心情放松,水平 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箭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 能静下心来呢?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把得失置之度外,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神 箭手啊!’
后羿不是常人,他在得失面前也难免发挥失常,何说一般人呢?要想避免患 得患失的危害,就要努力培养平常心,使自己达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境 界,就能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了。韩国围棋天才李昌镐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无论多么重要的对局,他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好像没有什么事能扰乱他的心神 一样,因而被誉为“石佛”。有此定力,难怪他成为世界围棋第一人。
如何保持平常心呢?最好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但这很难做到。有没有比较容 易做到的呢?以下四个方法值得一试:
第一,身体调节法。当你感到紧张时,进行深呼吸,直至心情平静下来。人 在紧张时,大脑缺氧,指挥失灵,很容易失误,进行深呼吸,可给大脑充氧,有 利于保持冷静。还可以用手掐自己的皮肉,疼痛感能分散注意力,可以暂时摆脱 担心或渴望的事,有利于恢复平静。
第二,坦陈恐惧法。如果在他人面前感到紧张,不妨主动说出来:“我现在感 到很紧张,我怕会说不好。”或者“我很紧张,做得不好请别见笑。”当你说出自 己的紧张时,你会发现,紧张感很快就消失无踪了。
第三,自我鼓劲法。当你担心做不好或说不好时,就在心里暗暗给自己打 气:“怕什么,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一定能行。”等等。当你这样说时,勇气会 渐渐充满全身。
第四,破罐破摔法。先设想最坏结果,然后对它表示轻视。比如电影里经常 有人说:“怕什么!大不了一死。”“怕什么!掉了脑袋不过碗大的疤,二十年后又 是一条好汉。”说这种话的人,并非真的无所畏惧,更不是对生死无所谓,其目 的是平息紧张心情。
我们平时一般不会面临生死考验,大不了丢人、赔钱或输比赛之类。运用此 法时,就可以说:“怕什么!大不了让大家笑我,反正不会笑死我。”“怕什么!大 不了赔个精光,重新再来。”“怕什么!大不了这次输了,我下次再赢他。”当你 对最坏结果表示轻视时,勇气就滋生了。丘吉尔说:“勇气使危险减半。”当一个 人滋生出勇气时,最坏的结果通常不会发生。
贫穷不潦倒,富贵不骄狂中国自从有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后,看人的眼光就走样了, 好像只有当官做学问才是高尚职业,其他的都属“贱役”。不过,也许中国人的眼 光在此之前就走样了。起码在汉朝时就有职业歧视,比如商人不得骑马,不得穿 绸缎衣服,为的是“重农抑商”。后来的职业歧视就更严重了,几乎无处不在。中国人也总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活在别人的比较里,活得没了个性,没了自我。
我们原本是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工作,何不学学佛的平常心呢?平静地做自 己的事情,平静地修炼自己的内心,平静地追求自己的快乐,这样不是更好吗?
第一,无论穷达都不失本色。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心,他的思想。心没 变,人就没变;心变了,人也变了。至于名声、职位、穷富、年龄等,都不过是 外在的形式而已。好比一颗宝珠,放在名贵的檀木匣里,它本身的价值不会增多 一分;放在普通的纸盒里,它的价值也不会降低一分,又何必因为外在的形式而 忽略自己的内心呢?
有一次,卫国将军文子向子贡请教:“季文子三次穷窘,三次发达。这是为 什么?”
子贡说:“他穷窘时侍奉贤德的人,他发达时举荐穷窘的人,他富有时救济贫 穷的人,他显贵时礼待卑贱的人。穷窘时侍奉贤德的人,就不会自暴自弃;得志 时举荐穷窘的人,就能得到忠实的朋友;富有时救济贫穷的人,父老乡亲就乐意 亲近他;显贵时礼待卑贱的人,百姓就会拥护他。他得志是必然如此,失意是时 运不济。’
文子说:“必然失意而不能得志的原因是什么呢?”
子贡说:“穷窘时不侍奉贤德的人,发达时不举荐穷窘的人,富有时不救济 贫穷的人,显贵时不礼待卑贱的人,这样的人,他得志是时运好,他失意是必然 如此。”
这个季文子,他始终持有一颗善良的心,无论得意失意都不改此心,并在力 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别人,可谓善于保持本色了。那么,命运让他三起三落,又 怎么能降低他人生的价值呢?
第二,尊重普通劳动者,不轻视任何劳动。工作没有贵贱,任何一项有益于 人的工作,都值得我们去做;任何一个忠于职守的人,都值得我们尊敬。
美国的孟菲斯大学,最近为一名工作了三十一年的黑人妇女的退休举行了 隆重的庆典,并把她的名字刻在校内一座纪念碑下面的大理石上。难道她是一 个知名教授或杰出学者吗?不是。她只是一名清洁工,在这里任劳任怨地干了 三十一年,她的敬业精神值得任何人尊敬,所以学校把她的名字庄重地刻在最 显眼的地方。
这就是孟菲斯大学对普通劳动者的态度,在这里,只有人而没有权力和资 历,这种平等的态度不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吗?
在我们眼里,做清洁是最“低贱”的工作,可是,美国一些百万富翁的儿丁,吊仕仪四里指垃圾,把早年和人们避上的做纸、伶以雌收集起来,学校 便给他们一些报酬。他们一点儿也不觉得难为情,反而为自己能挣钱而感到 自豪。这种不轻视任何劳动的心态,不是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吗?
第三,富贵而不骄狂。一个人富贵了,如果缺乏涵养,自我评价就急剧升 高,难免意气飞扬、脚不沽地,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 一个有修养的人,却能保 持平常心,不骄不躁。
吴起在魏国任主将时,有一天,他骑马出门办事,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人很面 熟,像他儿时的好友韩熊。他试探着叫了一声:“韩大哥!’
那人果然是韩熊,听到叫唤,转过头来,看了半天,才认出吴起来。吴起非 常高兴,紧紧握着韩熊的手,久久地不肯松开,显得十分亲热。闲谈中,吴起得 知韩熊就在这一带做皮货生意,便热情地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做客。韩熊说,他有 急事处理。吴起就请他办完事后,到自己家里吃饭。韩熊答应了。
吴起回家后,吩咐厨师准备好酒好菜,然后一边看书,一边等待韩熊。可 是,一直等到天黑,韩熊还没有来。吴起早就饿了,但他还是耐心等着。夜深 了,他估计韩熊不会来了,只好上床睡觉,但始终没有吃饭。
原来,韩熊认为吴起现在地位崇高,不会把他这个小商人放在心上,请他吃 饭不过是客套话而已,因此他没有赴约。
第二天一早,吴起就派人去将韩熊请来。当韩熊得知吴起为了等自己,一夜 没有吃饭,感动地说:“您的地位变了,您的心一点儿没变啊!”
人格杰出的人,不会因地位变化改变自己的习性。吴起地位变了,待人接物 的心态却一如既往,可谓善于保持本色啊!
第四,贫穷而不潦倒。一个人富有了,还比较容易保持平常心,一旦贫穷 了,就容易心态失常,自信心没有了,进取心没有了,甚至善良之心也跟着没有 了。其实贫穷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才能、美德,才是我们永久的财富。只要这 些东西没有失去,又何必受那些暂时的不利情况困扰呢?
有一次,庄子去拜访魏王。他穿着一身补了又补的破衣裳,鞋子也破得套不 住脚了,只好用麻草将鞋子绑在脚上。魏王看到他这副打扮,吃了一惊,问:“先 生为什么会潦倒如此呢?’
庄子正色道:“是贫穷而不是潦倒。读书人有事业,有德行,却实行不了, 这就是潦倒。衣服破了,鞋子破了,是贫穷而不是潦倒。这就是常说的不遇时啊! 大王难道没见过那些会爬树又会跳高的猴子吗?当它找到了楸树、樟树等高大乔 木时,便能攀着树枝,荡来荡去,既惬意又自如,即便后羿和逢蒙这样的古代射手,也不能斜眼看它。这是它遇到适合环境时的情景。当它来到黄桑林、小枣树, 乃至积壳、枸杞这类低矮的林木中时,那它就只有小心翼翼地步行,连眼睛也不 敢斜视。这并不是它的筋骨变得僵硬,不柔韧灵活了,而是环境不利,不能施展 它的技能了。’
庄子的话固然有道理,但他穿得那么狼狈,居然敢去见大国国王,何等洒 脱,何等自信,实在令人敬佩啊!
何妨得意,不可忘形孟子一生,他的思想不为当世君主所接受,还受到各种中伤。但他为人豁 达,说“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意思是我的思想如果可行, 那么自然会被推行。如果行不通,我自己也会见势而止。而行得通或行不通则不 是人力可以决定的,需要靠天意。
南怀瑾先生认为,这句话正体现了孟子的人格魅力,即“达则兼济天下,穷 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得机会,救天下,救国家,救社会;不得机会,则自己修 身养性。一切处之泰然,正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 天外云卷云舒。
沈万三,明初江南首富,原籍为浙江湖州南浔。洪武三年(1370年),输粮 京师,明太祖亲自召见,故其名噪一时。为明太祖修建南京城,他捐了大量资财。
《明史。马皇后传》记载:“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又请搞军。 帝怒日:‘匹夫犒天子之军,此乱民也,宜诛之。’后日:‘其富敌国,民自不详。 不详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沈万三终因其富可敌国,成为皇家的心 腹大患,家产被抄,全家被发配到云南。
俗话说:“何妨得意,不可忘形。”沈万三虽富可敌国,却不知隐其锋芒,得 意忘形,终落得家破人亡的悲惨境地。
据史书记载:唐朝的一个督运官在监督运粮船队时,不幸遇大风,船被打翻, 粮食受到损失,时任巡抚的卢承庆在考核他的时候说:“监运损失粮食,成绩中下。” 督运官听到评价,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从容地笑了笑便退了出来。卢承庆对他的 气度和修养颇为欣赏,就把他叫回来重新评估道:“损失粮食非人力所能及,成 绩中中。”督运官仍然没说什么惭愧的话,只是笑笑而已。卢承庆深为他的坦荡 胸怀所感动,最后评价他:“宠辱不惊,遇事从容,成绩中上。”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人物中, 一个小小的督运官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在唐书 中专门为他记上这么一笔,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人们推崇他“宠辱不惊,遇 事从容”的心态和修养。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顺心的事,最难得的是能 够保持宠辱不惊的平常心。
林语堂先生说过:“一个强烈的决心,以摄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热的欲 望,以享乐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该无福可享,则也不怨天尤人。”这是对平常 心精辟的解释。
三伏天,寺院里草地枯黄,很是难看。小和尚看不过去,对师父说:“师父, 快撒点种子吧!”师父说:“不着急,随时。’
种子到手了,师父对小和尚说:“去种吧。”不料,一阵风起,种子撒下去不 少,也吹走不少。小和尚着急地对师父说:“师父,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可惜。” 师父说:“无妨,吹走的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
种子入地,飞来几只麻雀,在土里一阵刨食。小和尚急得连轰带赶,然后向 师父报告说:“种子都被麻雀吃了,如何是好?”师父说:“何必如此着急,种子 多着呢,吃不完,随遇。”
半夜,一阵狂风暴雨。小和尚来到师父的房间带着哭腔对师父说:“这下全完 了,种子都被雨水冲走了。”师父答:“冲就冲吧,冲到哪儿都是发芽,随缘。”
几天过去了,昔日光秃秃的地上长出了许多新绿,连没有播种到的地方也有 小苗探出了头。小和尚欣喜地说:“师父,快来看哪,小草都长出来了。’
师父依然平静如昔地说:“应该是这样,随喜。”
平常心就是这种“随”的精神,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顺其自然,不患得 患失。平常心就是对生命透彻的领悟,古人日:生命薄如蝉翼,存在就该满足: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真的能够理解这句话,那一切烦恼困顿,均可弃之风 中,不必挂怀。只要领悟生命的真谛,知晓生之弥足珍贵,就会以一种平和的心 态善待一切。
拥有一颗平常心是一种境界,在达到这种境界之前,我们需要走过极为坎坷 的心路历程,经历险峰、幽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世事沧桑,才能淡然面 对人间的是是非非,保持心灵的宁静。
平常心是尘世中的微笑,是对物欲的淡泊,是风浪中的平静,是困厄中的坦 然,是平常事物中的朴素哲学。拥有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明心见性。
声明:尊重经典原义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对一些古文进行了通俗白话转化,不妥处敬请批评指正。笔者只是把好文章分享给需要的人,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本文笔者,会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