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可以读“霞”吗?那不妨先看一下为什么小鸡三只脚。
小明高兴地回家,告诉妈妈:“我上数学课,回答问题得奖了!”妈妈也很高兴,问:“你回答了什么问题呢?”小明说:“老师问,小鸡几只脚,我回答三只!”妈妈说:“小鸡应该是两只脚,你回答错了,老师为什么还奖励你?”小明说:“同学们回答的都是四只,只有我的答案最接近!”
最接近就是对的吗?
网上看,许多人对语文教材“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字的读音的改动,争论很激烈!一方认为,我们上小学时候就读“霞”,多少年后让我们怀疑,难道我们上了个“假小学”?难道我们学错了?为什么要改?改过来一点也不押韵,古典文化的气息荡然无存!另一方认为,我们现在是普通话教学,小学语文讲的是现代汉语,说的是普通话,学的是规范字,读的是标准音,“斜”字,除了押韵的意义,普通话里没有“霞”这个读音,它根本不是个多音字,有的只是古今读音的不同!既然不是多音字,为什么要让孩子在现代汉语的学习中发古音呢?古今读音不同的字多了,难道押韵就要改,不押韵就不改吗?莫非我们的孩子,要把古代的读音都学一遍吗?
似乎都有道理,那谁的观点对呢?
我认为,两种观点都不足取,没有大家都能接受的做法了吗?有,那就是搁置争议,注意,搁置不是压制,搁置是暂时的放下,等时机成熟了再拿出来,在这里,搁置争议就是等时机到了再拿出来讨论。那,这样的时机是什么时候啊?我认为,这样的时机应该是在大学阶段。
我们成年人之间有争议的问题少吗?一定要让孩子从有争议的地方学起吗?除了《山行》这首诗,难道我们就没有可选的古诗让孩子们学习了吗?或者说,我们选这首诗,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孩子了解古今文字的读音差异吗?显然不是!等孩子大了,不缠着爸爸妈妈要正确答案的时候,让他们自己去判断不好吗?
我们再讨论一下这个“斜”字该如何读。
不少人之所以认为这个字应该读“霞”,一方面是先入为主,自己小时候就这么学的;第二是押韵。读“霞”,和“家”、“花”押韵!押韵应该是没错的,但押韵就应该读“霞”吗?古今的读音,难道只有韵母发生了变化?声母和音调也会变化的!比如“白”字,有人考证出古代读[bə],这应该是入声吧?但 现在我们的“白”字有几个读音?是多音字吗?但在戏剧或传统评书里面,把“白”读作“脖”的现象,存在吧?你让小学生读[bə],读“脖”,还是读“白”呢?有人拿《说文解字》的读音作为古人读音的标准,那我们看看说文解字的读音就没有争议了吗?
《说文解字》中的“斜”字
我们大致说一下《说文解字》的背景。许慎是东汉人,他编写这部书应该用的都是篆书字体,之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正文是篆体,释文是楷体,是这部书散佚之后,后人(宋代徐铉等)重编整理过的。古人治学很严谨的,和原作不一致的地方,一般也会标注,比如上图左数第三栏,就注有“臣徐铉等曰”等字样,一般尊重原著,但也有明显的和原著不一致而不标注的,比如读音,从汉到宋,读音是有变化的。古人标音,大致有三种方法:直音法、读若法、和反切法。从宋代到现在,读音变化更是巨大,如果不了解整个的宋代读音,虽然了解了反切的取音方法,但用现在的普通话读音去反切古代的读音,出现“断章取音”的现象,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我们就以这个“斜”字为例,看看从汉代到宋代,从宋代到现在的读音变化。
《说文解字》标注,斜,余声,读若“荼”,似嗟切。翻译一下:斜,余是声旁,读起来像“荼(途)”的发音,似的声母,嗟的韵母和声调进行组合读音。
余,这个字和“斜”的现在读音,有一点类似吗?斜,读起来和“荼”很接近吗?这个“斜”字,反切出来应该是“sia”的读音,而不应该是“霞”呀!宋代,相对汉代。离我们稍近一点,所以这个反切的读音,应该是宋代的读音,图中读若的读音应该是汉代的读音,徐铉编纂的时候应该尊重了原著,没动,才出现了读音的很大差异(这是我琢磨的),那,“荼”在宋代读什么呢?
《说文解字》中的“荼”字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荼”在宋代读“突”,一声,和现在的二声“图”比较,音调变了。
我们再回到“斜”字的反切读音“似嗟切”的这个“似”的读音,看看汉代读什么?
《说文解字》中的“似”字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字汉代应该是读作“㠯(同“以”)”,宋代读作“喜”。
如果“似”读作“喜”的话,“似嗟切”就应该切出“歇”的读音,这样,这个字的读音就和“霞”接近了,因为“嗟”字也应该考虑它的音变,毕竟,它是一个从“口”“差”声的字。
“斜”读作“霞”,应该由来已久,我估计应该在王力先生之前,因为这都是传承的,不是空穴来风,有人说,王力先生考证出(《诗词格律》)这个字应该读(sia,二声),其中s是浊音,这个清浊音的提法,应该是近代以来的事情吧?古人应该没有这个说法,或者有,我没留意过?和s相对应的浊音,应该是z吧?那么这个“斜”字应该读“zia(二声)”?王力先生也是一位值得尊重的严谨治学的学者,他是怎么考证出来的,我不知道,老师们教(四声)我!我更倾向于读“霞”,因为宋离唐很近,宋音应该跟唐音,而不是汉音,我们读唐诗,也应该跟随宋音才更接近唐音。
考证这个字的读音,还有一个直接的办法,就是去方言里找,有人说,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是有一定道理的。也许,王力先生实地考察过这个字的读音。中原河洛地区和关中地区的朋友,你们那里的方言怎么读这个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今天要讲的是:“差”字。
差,多音字,读作chā,chāi,cī,chà。chā,指两者之间的不同或错误,如差别、差错;chāi,旧时称被派遣的人或派遣去做事,如差人、差遣、出差等;cī,指参差;chà,指不相当或欠缺,如差不多。
上部两个点笔左低右高,笔断意连,互相呼应。注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左点稍立,收笔略作出锋呼应右点;右边撇点略取平势,短促有力;横画起笔稍偏左,大抗肩,右部不宜过长,过右点即收;下横起笔与首横平齐,略轻,抗肩角度与上横一致,收笔略短;竖画起笔略微偏右,从首横里面实接起笔,竖身稍重,勿长;下横起笔左探,抗肩,压竖画的收笔而过,右部略平,且与上面两个横画间距相等;撇笔舒展细长,位于竖画的左侧从底横里面实接起笔,上部稍直,过撇肚后再向左略弯撇出,力达撇尖。
下面“工”字扁宽,上靠,首横与撇画虚接,抗肩圆收;竖笔宜短,勿重,收笔略向左稍带;下横起笔与上部首横平齐,左边抗肩,右部略平,收笔稍下压,使其略呈拱形,稳住整字。
“差”字的行书写法:
今天要讲的是:“差”字。
差,多音字,读作chā,chāi,cī,chà。chā,指两者之间的不同或错误,如差别、差错;chāi,旧时称被派遣的人或派遣去做事,如差人、差遣、出差等;cī,指参差;chà,指不相当或欠缺,如差不多。
上部两个点笔左低右高,笔断意连,互相呼应。注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左点稍立,收笔略作出锋呼应右点;右边撇点略取平势,短促有力;横画起笔稍偏左,大抗肩,右部不宜过长,过右点即收;下横起笔与首横平齐,略轻,抗肩角度与上横一致,收笔略短;竖画起笔略微偏右,从首横里面实接起笔,竖身稍重,勿长;下横起笔左探,抗肩,压竖画的收笔而过,右部略平,且与上面两个横画间距相等;撇笔舒展细长,位于竖画的左侧从底横里面实接起笔,上部稍直,过撇肚后再向左略弯撇出,力达撇尖。
下面“工”字扁宽,上靠,首横与撇画虚接,抗肩圆收;竖笔宜短,勿重,收笔略向左稍带;下横起笔与上部首横平齐,左边抗肩,右部略平,收笔稍下压,使其略呈拱形,稳住整字。
“差”字的行书写法:
今天要讲的是:“差”字。
差,多音字,读作chā,chāi,cī,chà。chā,指两者之间的不同或错误,如差别、差错;chāi,旧时称被派遣的人或派遣去做事,如差人、差遣、出差等;cī,指参差;chà,指不相当或欠缺,如差不多。
上部两个点笔左低右高,笔断意连,互相呼应。注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左点稍立,收笔略作出锋呼应右点;右边撇点略取平势,短促有力;横画起笔稍偏左,大抗肩,右部不宜过长,过右点即收;下横起笔与首横平齐,略轻,抗肩角度与上横一致,收笔略短;竖画起笔略微偏右,从首横里面实接起笔,竖身稍重,勿长;下横起笔左探,抗肩,压竖画的收笔而过,右部略平,且与上面两个横画间距相等;撇笔舒展细长,位于竖画的左侧从底横里面实接起笔,上部稍直,过撇肚后再向左略弯撇出,力达撇尖。
下面“工”字扁宽,上靠,首横与撇画虚接,抗肩圆收;竖笔宜短,勿重,收笔略向左稍带;下横起笔与上部首横平齐,左边抗肩,右部略平,收笔稍下压,使其略呈拱形,稳住整字。
“差”字的行书写法: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这四大喜事是人生中最欢喜的事,
也是古代人常说的四大喜事,
但对于这“四大喜事”出自哪里,
很少有人知道。
今天就来说一说离读书时代的我们最近的一件事
“金榜题名”时
“金榜题名” 出自唐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金榜题名墨尚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要了解古人所说的金榜,
首先要知道古代科举考试的相关知识。
古人间交往,
常对某官员或者某位才子介绍时,
经常带有“某某是两榜进士”出身。
古装剧中,
科举考试后有“放榜日”之说,
放榜日时一帮学子就涌向衙门,
在衙门张贴的大榜中查看自己考试取得的名次。
这个习俗也一直延续到现在的高考。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
“童生之考试”
“举人之考试”
“进士之考试”
【童生之考试】要举行县试、府试、院试三个环节。
是读书人的入门考试,
考上的称为生员,优秀者称为秀才。
【举人之考试】即“乡试”,优秀的生员可参加,
考上的称为举人,可以授官。
“范进中举”就出自这里,
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进士之考试】考上举人的都要到北京参加“会试”,
通过“会试”者称为贡士,
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
继续参加“殿试”,
由皇帝监考。
考取一甲(3人)的称为进士,
二甲(不定)为同进士,
三甲(不定)为赐同进士。
一甲中的第一名称为“状元”,
次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朝廷公布每个举人的榜被称为“乙榜”,
也叫“乙科”、“一榜”,
公布进士的榜叫“甲榜”,
也称为“甲科”和“金榜”,
这就是古人关于金榜的由来,
也是“两榜进士”、“连中三元”的出处。
因此,金榜题名作为成语被沿用至今,
祝福参加考试的考生取得好成绩。
许多人会将成语金榜题名误用为词语金榜提名,
“题名”和“提名”差的不只是偏旁哦!
“提名”出自《宋书·良吏传·陆徽》:
(朱万嗣)如得提名礼闱,抗迹朝省,抟岭表之清风,负冰宇之洁望,则恩融一臣,而施光万物。
意思是,在决定人选之前提出候选人的姓名。
“提名”虽然也有榜上有名的含义,
但此榜非彼榜,指的是候选者名单,
提就是“提出”,对于最终人选来说具有不确定性。
我们现在常常听到的“奥斯卡提名”、“金鸡奖提名”等
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获得“提名奖”也是值得骄傲的。
而“题名”顾名思义就是把名字写上,
是确定最终人选的意思。
元代张籍 《送远曲》:
“愿君到处自题名,他日知君从此去。”
其中“题名”的意思就是纪念旅游行程,
在石碑或壁柱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很多同学们的高考成绩已经超过分数线,
意味着“金榜提名”,
但填志愿也十分重要,
只有收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榜题名”,
如何让“金榜提名”变成“金榜题名”,
填报志愿就很重要了!
填志愿有三个要点:
1、看学校 2、看专业 3、看城市
同学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分数比对学校往年的分数线,
谨慎填写志愿,
千万不要让本该“金榜题名”的时刻停留在“金榜提名”。
随着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启动,
6月23日,教育部发文强调,
严禁相关媒体、培训机构、中学、个人炒作
“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
“高分考生”“复读生”等信息。
那么,
“金榜题名”真的会演化成为“金榜提名”。
多位学者也提到,如果不涉及成语,
“金榜提名”作为词语单独使用的话,
是可以的。
其实很多官博已经在使用“金榜提名”这个词语。
(成语:是古代汉语词汇有的一种长期沿用的固定短语。
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
友情提示:“金榜提名”若用在成语和试卷上,
那就要被扣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