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白羊座

天中市(天中市是哪个省的)

时间:2024-01-16 16:39:13 作者:万物皆甜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驻马店为什么叫“天中”?驻马店与天中的历史渊源

“天中”的由来和涵义

“天中”一词源于中国古老的宇宙观,即认为天是宇宙的边沿,地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说法,最著名的就是我们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三国时吴国人徐整的《三五历纪》说:“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宋朝人俞琰撰《周易集说》对这一宇宙观有一个更为形象表述:“浑天之说,天包地,地在天中,犹鸡卵中黄。”相对于天(古人认为的宇宙),地是天的正中即“天中”。这里的“天中”与西方的“地球中心说”颇为相似。

在古代天文星相学里,“天中”则是一个与“土中”相对的概念。明代黄道周撰《洪范明义·洪范敛福锡极图》说:“凡论去极皆以土中为准。土中北极,出地三十六度则北极,而南五十五度至于天中。”“土中” 指的是“四方的中心”(见《辞源》),最早来源于《尚书·召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洪范明义》中的“土中”为洛阳,为周公所测定。《汉书·地理志》说:“昔周公营雒邑,以为在于土中,诸侯蕃屏四方。”与“土中”相应,“天中”则指“天的正中”。其测定标准是以洛阳为站立点,沿北方地平线往上,36度的地方是北极星所在的位置,91度的地方就是“天中”。古人也认为北斗所在区域就是“天中”。惠栋在《易汉学》中引用孟康的说法:“斗在天中。周制,四方犹宫声处,中为四声纲也。”《晋书·天文志上》也说:“北斗七星在太微北,七政之枢机,阴阳之元本也。故运乎天中,而临制四方,以建四时,而均五行也。”

这一“天中”的概念也常用于易学和八卦中,如《易经》揲蓍法就有“五居天中,为生数之主;六居地中,为成数之主”的说法。

在古代相书里,“天中”也指鼻子。《三国志·魏·管辂传》说:“又鼻者艮,此天中之山。”裴松之在其下注释:“相书谓鼻之所在为天中。鼻有山象,故曰天中之山也。”

古代中国是一个皇权社会,皇帝自称天子,国都亦称天都。“天中”一词有时也会被皇家赋予特殊含义,被政治化。如《周书》记载北周宣帝时,五后并立,其中陈月仪就被封为天中大皇后,其他则分别称天元大皇后、天大皇后、天左大皇后、天右大皇后。另据《旧唐书》记载:“则天垂拱四年(688年),将有事于嵩山。先遣使致祭,以祈福助。下制号嵩山为神岳,尊嵩山神为天中王,夫人为灵妃。”万岁登封元年(696年)“则天以封禅日为嵩岳神祗所祐,遂尊神岳天中王为神岳天中皇帝,灵妃为天中皇后。”(《新唐书》称神岳天中黄帝,灵妃为天中黄后)。因为嵩山在今天登封县境内,所以现在也有人称登封为“天中”。

古时候人们认为夏至日这天太阳所处的位置就是“天中”,因为这天是中国北方地区一年中人影子最短的时候,处在天中位置的人和物,除了脚下,几乎没有影子。据说,这种测影方法最早源于周公,之后的《汉书》《后汉书》《晋书》等天文志中也结合星辰测定全国不同地方的分野,由星辰变化预测各地丰馑灾异。汝南称“天中”,即与此有关,其地标建筑就是位于汝南县城北1.5公里的天中山,唐代还建有“无影塔”。宋朝刘敞在《天台山记》说:“自古考日景,测分至者,皆莫正于此,以是名之。”明代何麟在《真阳县志》中也说:“历考天文诸说,皆以豫州为房心之分野,汝宁为豫州之中。”

天中与天中山

现在市管理的区县在历史上除泌阳县属南阳外,其他都属于现在汝南县为府治的汝宁府(汉至隋称汝南郡,隋唐称豫州,唐朝为避代宗李豫讳改蔡州,元朝升州为府称汝宁府),驻马店称“天中”就与汝南县城西北的天中山有关。

宋代刘敞《天台山记》记载:“汝阳有天台山,在今县北三里所,其高尺余。传自古至今,莫有能损者。其上土,其下石也。亦曰天中山,以为豫州于四方最中,汝南故刺史治,于豫州亦最中,是山于汝南又最中,盖处天地三万里之极。自古考日景,测分至者,皆莫正于此,以是名之。”

刘敞(1019年~1068年),字原父,临江新喻人,是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庆历六年(1046年)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州治即今汝南县城),庆历八年(1048年)十一月,因父亲去世,请假回家守丧离开蔡州。刘敞作《天台山记》时,宋朝建立不足百年,他在文章中说的“自古及今”的“古”显然不是宋代,而是在此之前,其具体年代无考。但在民间和《汝阳县志》中称唐朝颜真卿留有天中山碑,顺治五年(1648年)罗山知县、江南武进人薛耳写有《天中山颜鲁公碑》。陈伯嘉《重修汝南县志》称:“原碑已浸漶,清中叶重为。”如果所记属实,天中山所立至少在唐代。

此外,从刘敞的这段记述中,我们知道,天中山除了与“考日景,测分至”有关外,还与“豫州为九州之中”朴素的地理概念有关。

豫州作为一个地理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当时,禹分九州,豫州为其一。也有学者认为九州之说可能更早,可以追溯到尧时。“豫州为九州之中”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周礼·职方氏》,虽然文中没有明说豫为九州之中,但所记九州除豫州外,其他均以东西南北方位记述,后世注家由此而称“豫州为天下之中”。而文中的“河南为豫州”,也是河南为天之中的滥觞。“豫州为天下之中”的概念在唐以后得到进一步普及和认同,《河南通志》引用河南“大河蜿蜒,嵩高耸峙,锁天中区,控地四鄙。”宋代朱熹《朱子语类》有“周公定豫州为天地之中”的问答。清代田文镜在给雍正的奏章中亦称“豫省地居天中,北通直隶。”

作为行政单位区划的豫州创置于西汉,为豫州刺史部。东汉开始有固定的办公地和编制,成为一级行政单位,管理着颖川、汝南两郡和陈、梁、沛、鲁4个侯国。隋朝废郡置州,州域相当于过去的郡,有的直隶州甚至只管一县。隋唐开始的汝南豫州(后为避代宗李豫讳改称蔡州)管理的区域已大体与元朝改设的汝宁府相同,管理汝南、信阳、光州等地区。豫州由大到小,“豫州为天之中”的地域概念则沿袭下来,成为《天台山记》说的“以为豫州于四方最中,汝南故刺史治,于豫州亦最中,是汝南“天中”的源头。并且,在宋代被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同。成书于宋嘉定二年(1209年),由潘自牧撰写的《记纂渊海》即有:“天中山在汝阳县北,以在天地之中,故名。”汝南“天中”之说在此后历代沿袭,元明清更为朝廷和民间接受。作为官方修订的地理志书,元朝《元一统志》说:“豫州于四方最中,汝南于豫州又最中。”明清《一统志》也继承了这一说法,在民间和朝廷的其他著述,汝南“天中”也成为共识。不仅明朝彭大翼的《山堂肆考》、方以智的《通雅》有“天中山,天之中也”的类似表述,清廷主编的《四库全书》中,由康熙审定的类书《御定渊鉴类函》、《御定佩文韵府》也明确记载有天中山和天中无影塔,明朝确山人陈耀文将他编写的著名类书也命名为《天中记》。同时,从宋代刘敞《天中山》、《天台山记》开始,元明清三代也有不少与汝南天中有关文学作品,其中著名的明朝李攀龙《天中书院碑颂》、清代彭而述的《过天中山》、金镇的《天中山》等。

天中与天中书院

历史上以“天中”命名的书院有4座,除一座在安徽黟县外,其他3座均在河南。中原各书院因为“河南为天下之中”而得名不同,黟县天中书院的命名“天中”,只是一个偶然。据明朝邹元标撰写的《黟县天中书院记》(见《愿学集》)记载:“给谏德兴祝石林至而颜之曰天中书院,时为阳月节,届天中又南当午。午文明象,祝子意在此。”

据《河南通志》记载,河南3座天中书院分别为汝阳县(今汝南县,从隋朝将汝南迁至悬瓠城到1913年汝南县一直称汝阳县)天中书院、洛阳县天中书院和郑州天中书院。其中,汝南天中书院创立最早,由汝宁知府廖自显创建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知府徐中行重建。当时,文坛领袖“后七子”领袖人物李攀龙还专门为此撰写《天中书院碑颂》。

汝南天中书院等推动了当地人才的培养。据不完全统计,在明嘉靖、万历朝,汝宁府考取进士的就有79人。其中,著名的有南京吏部尚书赵贤、吏部尚书李宗延、兵部尚书傅振商、太常寺卿桂有根、礼部给事中费必兴、大理寺卿羊可立、李本固等,汝南再现两汉之际“汝半朝”盛况。清朝人孙奇逢撰写的《中州人物考》也记载:“秦镐字子京,汝阳人,有诗名。与张民表、阮汉闻友善,并以旷达称,时号天中三君子云。”

郑州天中书院由郑州知州、垣曲人鲁士任(《明史》为鲁世任)创建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洛阳县天中书院由洛阳巡道赵文蔚创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其创建时间较晚,存续时间也不长,影响也远没有汝南天中书院大。

天中书院之前,明朝时汝南还建有汝南书院、正学书院,清朝也相继建有新建书院、南湖书院、淮西书院、南陔书院、寒溪书院,但其存续都没有天中书院长,影响深远。

汝南天中书院创立后,先后历经多次扩建和整修,成为当时著名的学府。顺治年间汝宁知府金镇《条议汝南利弊十事》说:“当是时,教养兼施,英贤辈出。长养人才,殆与黉学相为表里,猗欤盛矣!”陈伯嘉《重修汝南县志》称:“天中山因地处通衢且有天中书院,为全县著名之胜迹。”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天中书院改为汝南高等小学堂,为县里第一高级小学,再后来成为汝南农校、汝南园艺学校的圃田。

天中书院作为汝南“天中”的标志性,也代表了天中精神,即叶秉敬《天中较士馆碑记》中说:“但时时提父母之心,全照太虚,还观一世,皆吾孕育料理,未有不均平曲处,未有不曲当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凡事要持正用中,契合天中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为官为事要光明磊落,堂堂正正。表现在社会性格上即《舆地志》说的汝南“人性清和,乡闾孝友,男务耕辟,女修织纴,士风习尚文质彬彬”。

天中山代表的是天中历史的传承,天中书院承寄的是天中文化的精髓,而这也构织成当代驻马店精神的一部分。我们今天称驻马店为“天中”,承载和需要弘扬的正是这种历史与文化的精髓。

赵新春 韩学锦/文

老家~天中

驻马店市又称天中,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盘古创世纪活动的核心区域,是轩辕黄帝夫人嫘祖的故乡,是战国时代的兵器制造中心和蔡氏、金氏、家族的故里;全市共有森林公园7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自然人文景观较多;驻马店还拥有梁祝故里、秦丞相李斯墓、伏羲画卦亭和战国冶铁遗址、西周蔡国故城、天中山、悟颖塔等人文资源,还有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的南海禅寺。

皇家驿站

建制沿革

夏禹时期,境内为蔡地(今上蔡县)、吕地(今新蔡县)、挚地(今平舆县)和柏皇氏活动地(今西平县)。后,《尚书·禹贡》中夏禹分天下为九州,地属豫州。西周地域分属蔡国(今上蔡县、新蔡县,治今上蔡县城)、沈国(今平舆县及汝南县东部、正阳县北部,治今平舆射桥)、江国(今正阳及确山南部,治今正阳县大林镇涂店村)、道国(今确山县北、驿城区南,治今驿城区古城)、房国(今遂平县,治今遂平县文城)、柏子国(今西平县,治今西平县西)、申国(今泌阳县属之,治今南阳)。

“天中”的由来

在自己的内心里只有一个地方配的上天中的称号,那就是我的家乡大驻马。

可是某天心血来潮用百度一搜竟然发现还有几个地方要称天中了,心里怒了。驻马店称为天中可是证据确凿的,那个谁谁谁你们有什么根据敢称自己的地盘为天中呢?

据《禹贡》载:禹分九州,豫州为九州之中,汝宁又为豫州之中,故为天下之中。

又据《周礼·地官·司徒》载: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夏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汝宁天中山土圭测景,惟此地为天中。

天中山

故天下之中以汝宁(今汝南县)为中心,地域涵盖汝、道、房、蔡、朗等诸侯国,即今整个驻马店地区。

从气候来讲,驻马店是南北气候的分水岭,以淮河为界,“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淮南多产稻米,淮北以小麦、大豆为主,往南去则多梅雨,往北去则多干旱,唯天下之中的驻马店地区,空气湿润,气候宜人。

伏牛山到这里戛然而止,桐柏山在这里收住了脚步,往东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西部地区泌水倒流向西,东部洪、汝河水入淮河奔长江,形成了典型的山区与平原的分水岭。

天下之中大驻马—天中柱

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特殊的民风民俗。驻马店以南人们习惯称“南蛮子”,以北的人则习惯称“北侉子”。

饮食呢,也有大的区别,驻马店以南的人们以大米为主,以北以蒸馍、面条为主。

文化方面的另一个佐证,在驻马店关于天下之中的古老传说很多,如盘古开天中,周公定天中,大禹治水天中……在驻马店地区流传很广自古以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得天中者得中原”的说法。

我们再看一看洛阳,洛阳的同学们因为洛阳在古代有“中国”、“土中”、“地中”等名称就认为洛阳乃为天中;而有的同学认为登封的嵩山历来称为中岳,是中国的中心,所以应该称为天中。

文物古迹

苏氏节孝坊

苏氏节孝坊,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位于上蔡县城东北30公里的东岸乡牌坊刘村,北临小商河,东距东岸村委约5公里。整个牌坊由青石雕成构件,组成高大的牌坊结构。额坊上雕刻有丹凤朝阳的浮雕,下方雕刻为楷书“旌表处士刘自然之妻苏氏节孝”文字,下面花板雕刻“二龙戏珠”浮雕。东石柱上联:“妇德代夫功孝逾金石”,西石柱下联“母仪为父教节凛冰霜”。东西侧对称分别雕有麒麟、鹿、神兽等浮雕。两外侧边柱上各为一阴刻人物,头戴官帽,手持朝笏,身着蟒袍,为福禄二星。石柱上侧构件为莲花图案。2008年6月,苏氏节孝坊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吴房故城

吴房故城位于遂平县城关,遗址呈长方形,有东、西、南、北四门,周长3774米,总面积约879000平方米。吴房故城城墙历经毁坏,东、南面已夷为平地,北墙残存3段,共长500米,高3米—7米不等。城墙西北拐角保存尚好。1982年6月,遂平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俗习惯

西平婚俗

西平县古为西陵国,是先蚕嫘祖的故里。千百年后,形成一整套的西平婚俗。2011年7月,西平婚礼被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泌阳县民舞红灯舞

过去《红灯舞》多在春节、灯节期间,随其他民间舞蹈演出于泌阳县城大街小巷,演出目的为自娱,多是一些爱好者自愿参加,由世代相传的老艺人组织排演。新中国成立后,经文化工作者挖掘整理后搬上了舞台,1985年,录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河南卷》,曾多次在泌阳县、河南省会演中获奖。2008年5月,《红灯舞》被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全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舞蹈八美图

《八美图》演出时,由8个身着宫装的“仙女”,每人手持两束鲜花,按春桃、夏荷、秋菊、冬梅分为4对,演唱8段歌曲,故名《八美图》。演出形式主要是八仙走场,变队形,摆画面,唱民歌。表演者虽作仙女装束,但所表现的却是农家的四季劳动生活。2008年5月,被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全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莉被公布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泌阳王店大装

泌阳王店大装属抬阁类大型民间艺术,是一种融戏剧造型和杂技娱乐表演为一体的大型民俗活动,是泌阳县域内流传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艺术瑰宝之一,是地域文化的一大景观。王店大装系高架大型彩装,兴办于明末清初,盛于清末民初,已有400余年历史。

西平大喇叭

大喇叭是曾流行于西平、上蔡一带的吹奏乐器。20世纪50年代前后,西平80%的自然村都有民间艺术表演队,其中近半数都配有大喇叭,尤其是县城以东各乡镇,几乎每支民间艺术表演队都有大喇叭。2010年4月,西平大喇叭被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扁担戏

扁担戏是一种小型的木偶戏。一根扁担可以挑起全部家当:乐器、影人、道具、小型舞台等。演出时,小型舞台也是依靠一根扁担支撑,所以被称为扁担戏。2009年4月24日,扁担戏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河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民间技艺

手工地毯制作技艺

清咸丰九年(1859年),湖北人黄德生、江合顺到泌阳办缫丝作坊,开始制作地毯。后来制作地毯的人越来越多,多为手工作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泌阳地毯除丝毯外,主要产品还有绢丝毯、丝毛合织毯、麻绢毯、人棉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还开发研制出蓄光毯、霓光毯、东方毯等。除地毯外,还有壁毯,也叫挂毯。2010年1月,泌阳手工地毯制作技艺被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全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钩绣技艺

传统钩绣技艺是纯手工钩织刺绣技艺,吸收了传统刺绣技艺的精华,同时也借鉴了欧美抽纱编织技艺,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钩绣作品来源于民间文化,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和生活状况,是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文化进步的一个缩影。2016年6月,钩绣技艺成功入选平舆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乔氏泥塑

乔氏泥塑源于驿城区水屯镇乔庙村。乔家数代均以给庙院制作泥胎神像为生,在安徽临泉、砀山,河南南部,湖北广水、孝感,山东曹县等地,乔氏泥塑流传。2011年,乔氏泥塑技艺被列入驻马店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桃核雕花工艺

遂平县桃核雕花工艺源自中国古代桃符文化,有着明显的宗教色彩和商贸习俗特征。桃核雕花工艺利用弓子、大刀、小刀、磨片、锥子、棉布棒、玛瑙等传统工具,纯手工制作。桃符制品分为两部分,一是古老板符:吉祥符、平安符、祛病符、避邪符、太极符等;二是传统工艺:手链符、念珠符、十二生肖符、官吏符、百姓符、福寿符、断梦符等。2011年12月,桃符制作工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遂平大铜器

遂平大铜器是中国古老打击乐器的典型代表,在遂平最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代初期已相当盛行,时期,铜器会的规模开始扩大。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群众主办铜器会的热情高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铜器表演进入辉煌的鼎盛时期,遍布全县各乡镇,西部乡镇几乎村村都有大铜器会。2014年12月,遂平县传统音乐锣鼓艺术(大铜器)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名录。

传统技艺宝剑铸造技艺

西平县传统技艺宝剑铸造技艺(棠溪宝剑铸造工艺)的简介说,棠溪宝剑铸造工艺是河南省舞阳县北高村高氏家族所传承的手工锻打而制成各种规格宝剑的传统铸造工艺。因位于战国时期重要的冶铁铸剑基地棠溪而得名。2014年12月,西平县传统技艺宝剑铸造技艺(棠溪宝剑铸造工艺)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名录。

旅游景点

驻马店西站

截至2018年底,驻马店市共有旅游景区29处,其中4以上旅游景区6处。

嵖岈山

嵖岈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境内,紧邻京珠高速、京广高铁,距驻马店市区30公里,是国家AAAA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属花岗岩地貌构成的以奇特象形山石为特色的山岳型自然风景旅游区。

嵖岈山—秀蜜湖

铜山

铜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境内,驻马店市向西60公里处,新阳高速、沪陕高速在此交汇。是国家AAA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总面积74平方公里,最高峰铜峰海拔632米。

薄山湖

薄山湖风景区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境,紧临京珠高速、京广高铁,距驻马店市40公里。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旅游区。著名景观有湖心岛、鲸鱼岛、九子沟、龙女潭、卢王寨遗址、水上拓展训练中心等近百处。

乐山

乐山、又名老乐山,位于确山县城西北6公里处,境内,距驻马店市9公里,属伏牛山余脉,由九座山峰相连而成,南北长15公里,宽5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813米,总面积6733公顷。是国家AAA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

竹沟革命纪念馆

竹沟革命纪念馆位于河南省确山县西30公里的竹沟镇延安街,始建于1956年,由周恩来题写馆名。纪念馆占地面积5000平方,馆内有革命旧址31处,文物、文献、图片等近千件。是国家AAA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金顶山

金顶山景区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境内境内,距驻马店市区20公里,是国家AAA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覆盖率高达95%以上。

南海禅寺

南海禅寺位于汝南县城区东南,距驻马店市20公里,是国家AAA旅游区。寺院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1992年台湾高僧明乘法师复建,寺庙占地面积540亩,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大雄宝殿,高36米,为三层重檐歇山琉璃式佛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