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狗

不见天(不见天猪肉怎么做好吃)

时间:2024-01-14 23:32:16 作者:若即若离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福州牺牲消防员妻子发文:68天的妹妹,还没看清爸爸的脸

9月5日,福建福州永泰县消防大队一辆消防车5日在暴雨抢险救援途中被洪水冲走,车上2名消防员陈祖严、胡旭东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据福州消防消息,9月7日,陈祖严妻子发文怀念丈夫,全文如下:

很遗憾以这样的方式认识大家,我是祖严的妻子张惠。

时间定格在了2023年9月5日,这一天是我这一生中最煎熬的日子,每一刻都是在煎熬,一小时,两小时……我都没有接到你的报平安电话,我就猜到了,我知道,我已经没有你了,永远没有了。

往后没有你的日子,我要怎么过,怎么笑,为什么你现在要躺在冰柜里?为什么抛弃我的时候这么残忍?为什么你一点温度也不给我?但当我看着你全身的伤,我就一点也不敢责怪你,当时你一定很痛很痛,挣扎,无奈……

上天就这么把你带走了,你丢下了我,丢下了3岁9个月的姐姐,丢下了68天的妹妹,妹妹都还没有看清楚爸爸的脸, 你怎么忍心走?你就不看她们长大了吗?往后,谁牵她们的手入礼堂,谁保护她们长大?

以后,我该怎么说?我自己都无法接受的现实,要两个孩子怎么接受?

你从不对我和孩子食言的,你说休假了要带姐姐去理头发,要带妹妹去拍百天照。这次我知道你没得选,我原谅你。别担心,两个孩子有我,家有我。下辈子,你要等我啊,别又自己一个人先跑了好吗?

9月5日,福州市永泰县消防救援大队2名消防员,在台风抢险救援中被洪水卷走,不幸牺牲。9月6日,牺牲消防员身份确认,均为90后——

陈祖严,福建永泰人,1992年9月出生,2018年7月入职;

胡旭东,湖南邵东人,1997年5月出生,2022年3月入职。

而后,福建消防、福州消防的多平台社交头像已变灰。

一路走好!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猪肉便宜却不香了?土猪被洋货替代 8种已灭绝

猪肉,那曾经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佳肴,如今是否已远离了我们的味蕾?曾经的楼道飘香,是否还会重现于现代人的生活中?岁月荏苒,让我们一同回顾猪肉的历史沿革,探究其中的起伏和变迁。

在我国,猪肉自古以来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消费占比早已超越了禽类和牛羊的总和。从锅包肉、回锅肉到红烧肉,各种令人垂涎的烹饪方式层出不穷。然而,近年来,猪肉的价格持续走低,价格亲民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丝微妙的变化。

究其原因,我们不得不从猪的养殖入手。过去,我国的猪肉市场主要以通体黑色的土猪为主,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土猪供不应求,洋猪开始进入市场。虽然土猪肌内脂肪优势明显,但养殖成本高昂,而且生长速度较慢,远不如洋猪。洋猪从出生到出栏仅需6个月,而土猪需要一年左右,这使得洋猪在养殖户的猪圈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洋猪的盛行并没有带来猪肉的自由。

虽然如此,业界已经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重新保护和繁育土猪。尽管土猪养殖成本高,但在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下,它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然而,这一努力的背后,却有着几十种本土猪种走向濒危的不幸。成华猪就是一个例子,曾经在1985年存栏量近50万,如今却已濒临灭绝。

在食物与文化的交织中,人们对猪肉的热爱从未减少。尽管曲折,但我们始终保持着拯救本土猪种的希望。或许有朝一日,那令人陶醉的香飘四邻的猪肉,将重新回到我们的餐桌上。

胡适与罗尔纲:《师门五年记》出版始末

杨海亮

罗尔纲身上有两个标签,一个是“亲炙胡适的胡门弟子”,一个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两个标签不能说是因果,但关联是明显的。因为这两个标签,胡适与罗尔纲为后人留下了“一幅师友切磋乐趣的图画”。这幅图画,名曰《师门五年记》。

罗尔纲

写作缘起

1930年5月,罗尔纲将从上海中国公学毕业。当时,有两条路子让罗尔纲犹豫:一条是学习创作,一条是研究历史。经反复考虑,罗尔纲决定研究历史。于是,他以书信形式将自己的志愿告诉了胡适,并请胡适给予帮助,“以便在国内的历史研究院或者大图书馆中‘半工半读’”。胡适回信,“此间并无历史研究院,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又远在北京。大图书馆此间亦甚少”。胡适乐于成人之美,但根据实际,罗尔纲的愿望一时不易达成。随后,罗尔纲表示,北京、上海都行,只要是不与学问脱离关系的地方都可以。

不久,胡适与罗尔纲见了一面。胡适告诉罗尔纲:“我知道你,你去年得到学校奖学金,你的文化史论文很好。我读了你的信,很明白你的情形。你毕业后,如果愿意到我家来,我是很欢迎你的。”对此,罗尔纲喜出望外,深表感激:“学生能够到校长的家去,在一个伟大的灵魂庇荫与指导之下去工作念书,实在做梦也没有想到……学生是个志向向上的人,到校长家去,是要竭尽自己的所能,谨谨慎慎地跟着校长走,如果校长以为学生是尚可以栽培的教训的,学生实愿毕生服侍校长,就是到天涯海角也去。”字里行间,似有夸大之辞、溢美之嫌。但站在罗尔纲的角度,“北漂”的他出身卑微、学历有限,能够有胡适这样德高望重的人物为自己开出一条新路,感恩怀德也不是矫情。

1930年6月23日,“狂喜无既”的罗尔纲搬进了位于沪西极司斐尔路49号甲的胡家。当时,罗尔纲主要有两个任务,一个是辅导胡祖望、胡思杜二人读书,一个是抄写胡适父亲胡传遗集。两个主要任务,又以后者为主。5个月后,胡适举家从上海迁往北京,罗尔纲随行。到了北京,罗尔纲继续抄录胡传遗集。之后,协助胡适校勘《聊斋全集》各种版本。

1931年11月10日,罗尔纲回乡省亲。原本盘算早日回京,却因战事与家事影响,一再延误。直到1934年3月25日,罗尔纲才重入胡家,前后两年有余。这次,胡适没有安排罗尔纲固定工作,只是让他读书研究。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罗尔纲走上了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学术道路。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后,罗尔纲南迁。同年9月,胡适临危受命,以北大文学院院长身份前往美国开展外交。至此,两人天各一方,师友情缘告一段落。从1930年6月进入胡家,到1937年7月师友相别,除去广西两年多时间,罗尔纲亲炙胡适差不多五年。

1943年2月,广西桂林文化供应社总编辑钱实甫拜访人在桂林的罗尔纲。当时,钱实甫正约马君武、梁漱溟等广西名人写自传为学记。这时的罗尔纲在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专门研究清代军制与太平天国史已有数年,且成果累累。但罗尔纲十分谦虚,认为自己是一个“后生末学”,不能与马、梁二人并提,故而一再婉拒。钱实甫再三邀约,罗尔纲想起胡适以“不苟且”三个字教自己,觉得这一段故事“或许可以使青年人领会得到一位当代大师那一条教人不苟且的教训,去做自学任事的信条”,最终允诺。

从1943年2月底动笔,到1943年3月初脱稿,罗尔纲花了不到半月时间完成书稿。这个小书名为《师门辱教记》,也就是后来的《师门五年记》。

师友切磋

《师门辱教记》只有四万余字,六节分别是《初入师门》《〈蒲松龄的生年考〉与〈醒世姻缘传考证〉的启示》《回乡省亲走上研究太平天国史的路》《重入师门》《史学研究会与北京大学考古室》《煦煦春阳的师教》。全书内容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罗尔纲随胡适求学问道,一方面是胡适对罗尔纲嘘寒问暖。

关于为什么取名《师门辱教记》,罗尔纲的解释是感到有负师教,有负胡适对他的希望。不过,通过书中内容,以及结合罗尔纲日后所得成绩,我们可以说,罗尔纲并没有辜负师教,也没有辜负胡适对他的希望。甚至可以说,罗尔纲是胡适“勤谨和缓”治学“四字诀”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李先富在《论胡适对罗尔纲史学研究的影响》中指出,“文献中虽然没有胡适以此‘四字诀’教育罗尔纲的记载,但他对罗尔纲的教育、要求和批评却是这‘四字诀’的具体体现”。

《师门辱教记》

“四字诀”之一是“勤”。勤,即是“眼勤手勤”。胡适认为,勤是自学成败的第一关头,“凡能勤的,无论识大识小,都可有所成就”。我们通常说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罗尔纲的“勤”,表现之一是抄录胡传遗集。胡传的全部遗集分为年谱、文集、诗集、申禀、书信、日记六类,约有80万字。这份工作要小心、方法和耐性。三者之中,又数耐性最为重要。因为,胡传的遗稿“东涂西改、左添右补”,辨认十分不易,加上又是一部巨著,不能持之以恒是没法完成的。整理艺风堂金石拓片是罗尔纲“勤”的又一表现。罗尔纲花了三年时间,从周、秦整理到了宋代。虽然因为战乱,没有完成这件道远途长的苦工,但罗尔纲乐此不疲,受益匪浅。他说:“我究竟给这件工作训练,使我养成一种更大的忍耐,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去从事我此后所要做的任何一种工作。”古人说,“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耐不住寂寞,受不了清苦,不能做到埋头苦干与坚持不懈,不能摒弃心浮气躁与急功近利,想要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是不大可能的。勤,说到底是一种心劲、韧劲、后劲,是日积月累磨出来的,是寒来暑往熬出来的。

“四字诀”之二是“谨”。所谓“谨”,即是“不苟且”,“一点一笔不放过,一丝一毫不潦草,举一例,立一证,下一结论,都不苟且,即是谨,即是慎”。胡适认为罗尔纲身上有一种狷介的品行,这种狷介就是在行为上不苟且。胡适说:“我深信凡在行为上能够‘一介不苟取,一介不苟与’的人,在学问上也必定可以养成一丝一毫不草率不苟且的工作习惯。”所以,胡适很早就对罗尔纲强调,说他那种一点一划不肯苟且放过的习惯就是他最大的工作资本,这不是别人可以给他的,这是他自己带来的本钱,“有了这种不苟且的精神,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有大进步”。胡适也一再告诫罗尔纲,“偶然一点不留意,偶然松懈一点,就会出漏洞,就会闹笑话”。罗尔纲接受了胡适的教导,将“谨”自觉应用于自己的读书治学。如,关于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中张冠李戴将王涯记作王播,以及袁枚《祭妹文》中“诺已”一词分开读便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罗尔纲写了两段札记。胡适的评价是:“你的两段笔记都很好。读书作文如此矜慎,最可有进步。”胡适还将古人的“子归而求之,有余师”转赠罗尔纲,以示激励。又如,经历胡适写作《蒲松龄的生年考》与《醒世姻缘传考证》,罗尔纲感到“十分荣幸”,表示自己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便是亲承师教读了两篇考证得来的。这里的态度和方法主要就是谨慎,即“不苟且”。

“四字诀”之三是“和”。所谓“和”,指的是心平气和,即是“虚心体察、平心考察一切不中吾意的主张,一切反对我或不利于我的事实和证据”。如果能够抛弃成见,服从证据,舍己从人,则“和之至也”。罗尔纲让胡适十分欣赏的一个方面就是他的虚心。胡适说:“尔纲对于我批评他的话,不但不怪我,还特别感谢我。我的批评,无论是口头,是书面,尔纲都记录下来。有些话是颇严厉的,他也很虚心的接受。”虚心听取意见、建议方面,罗尔纲确实做得很好。如,罗尔纲写《春秋战国民族史》的过程中,根据的史料以《左传》为主,并参考《世本》《竹书纪年》各书。胡适了解了罗尔纲的研究后,就史料问题对罗尔纲作了尖锐批评:“你根据的史料,本身还是有问题的,用有问题的史料来写历史,那是最危险的,就是你的老师也没有办法帮助你。”鉴于中国上古史资料稀缺,胡适建议罗尔纲研究中国近代史,“因为近代史的史料比较丰富,也比较容易鉴别真伪”。又如,关于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纲》,胡适批评罗尔纲:“你写这部书专表扬太平天国,中国近代至今太平天国之乱,几十年来不曾恢复元气,你却没有写。做历史家不应有主观,须要把事实的真相全盘托出来,如果忽略了一边,那便是片面的记载了。这是不对的。”胡适的话,让罗尔纲“毛骨悚然”,但这番话确实引人深思、教人奋发。有的时候、有的问题,胡适作为“外行”提出意见、建议,罗尔纲也是恭敬聆听。如,罗尔纲研究清代军制,将自己的计划寄给胡适。胡适表示“恐不配批评”,但还是谈了一家之言,“鄙意研究制度应当排除主观的见解,尽力去搜求材料来把制度重新构造起来,此与考古学家从一个牙齿构造起一个原人一样,这可称为再造Reconstrud工作”。此外,胡适还提了研究的方法、步骤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让罗尔纲颇受启发。可见,即使是“外行”的话,也未必全无道理、全不管用。

“四字诀”之四是“缓”。胡适认为,“缓”字在治学方法上十分重要,“其意义只是从容研究,莫匆遽下结论。凡证据不充分时,姑且‘悬儿不断’”。年轻时的罗尔纲,在这个方面也得到了良好的教训。如,罗尔纲写了书评《聊斋文集的稿本及其价值》,这是一个急救章。胡适读后,对罗尔纲的草率、武断作了批评,指出“判断的不易,正如考证不易下结论一样”,做文章要站得住,就“不要有罅隙给人家推翻”。同样,就罗尔纲写的《清代士大夫好利风气的由来》,胡适通过书信的形式加以告诫,“这样的文章是做不得的”,因为“这个题目根本就不成立”。胡适认为,做新式史学的人切不可胡乱做概括论断,“常作文字,固然是好训练,但文字不可轻作,大轻易了就流为‘滑’,流为‘苟且’”。再如,《上太平军书的黄畹考》经历三稿,胡适才认为证据充分、结论可靠,才帮罗尔纲拿去北京大学《国学季刊》发表,成为罗尔纲第一篇在国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考证文章。这次写作经历,让罗尔纲深刻明白,做文章不能急,“应该一改、再改、三改,方才少免错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不管王国维原意如何,也不管世人如何解读,都不可否认的是,做学问不可急,也急不来。这也是胡适所倡导的“缓”。

当然,胡适所说的“四字诀”,勤、谨、和、缓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各自独立,而是彼此关联、融为一体。胡适说,罗尔纲“有他那样一点一划不敢苟且的精神,加上虚心,加上他那无比的勤奋,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会有良好的学术成绩”。胡适作出这个“预言”是在1948年8月,虽然上天并没有给他时间看到这个“预言”能否兑现,但罗尔纲后来近半个世纪的勤、谨、和、缓,以及他所取得的学术成绩,确实证明了胡适所言极是。

《师门辱教记》中,关于罗尔纲在胡适家中的日常所占篇幅虽然甚少,却十分出彩,细细读来,令人动容。换言之,胡适对于罗尔纲,学术上是耳提面命的严师,生活上是情真意切的益友。

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家在广西人在上海的罗尔纲能够到胡适家中做家教、做学问,这是何其有幸,何其难得!在胡适众多的弟子门生中,也只有罗尔纲有这份福气。而且,罗尔纲在胡适家中,衣食住行基本上没受委屈。罗尔纲自己也坦言:“我还不曾见过如此的一个厚德君子之风,抱热诚以鼓舞人,怀谦虚以礼下人,存慈爱以体恤人;使我置身其中,感觉到一种奋发的、淳厚的有如融融的春日般的安慰。”

罗尔纲年轻时体弱多病,常怀着一个“死亡的恐怖”。胡适以张元济为例,开导他“一个人要有生命的信心,千万莫要存着怕死的念头。怕死的人,常常不免短命,有生命自信的人,精神才会康健的”。罗尔纲听了这番劝诫,渐渐学会了自我鼓舞。胡适自己也是抱着“生吾顺事,殁吾宁也”的心态应对“归去”之可能。胡适说:“我是不把病当作病看的。一个人到了要死的时候,就让他死去好了,就是我不当作有病看待,所以我能很快的恢复。”可以说,这方面,胡适自己也是罗尔纲一个很好的榜样。

胡适对罗尔纲的关怀,于细节最可见。如,罗尔纲重返胡家时,胡适亲自到车站去接。因兖州一带战乱,列车误点。胡适回家后,又电话车站,询问消息。又如,当收到罗尔纲的清代军制研究计划时,胡适正在协和医院检查身体。但他不顾病体,冒着酷暑给罗尔纲回信,且一回就是两函,既教训,又鼓励,苦口婆心,纸短情长。

胡适

胡适与罗尔纲之间还有一段交往不能不提:1936年春,罗尔纲已在北大考古室做了两年助理,可职务和待遇都不曾上升。因蒋廷黻出任驻苏大使,罗尔纲的朋友吴晗、谷霁光等就推荐他去清华接任,清华文学院院长冯友兰也表示接纳。但胡适却作了辞谢。胡适的意思是,中国近代史包括的部分很广,而罗尔纲当时还只是研究了太平天国一部分;加上蒋廷黻是个名教授,不是谁都能轻易顶替。胡适对罗尔纲说:“如果你在清华站不住,你还回得北大来吗?”胡适说这话时,想必是有所考虑的。当初,二十几岁的他能够在北大站稳脚跟,固然与自身学历学识有关,但“面对着一般思想成熟的学生”没有引起风波,也多亏傅斯年等人的“保护”。如今,罗尔纲贸然进入清华,能有自己一般幸运吗?听了胡适的解释,罗尔纲幡然醒悟,明白了胡适对自己的爱护。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与其日后招架不住落荒而逃,不如眼下安分守己蓄势待发。不得不说,胡适是睿智的,也是周全的。不久,鉴于罗尔纲的生活实际,胡适为他争取了地位的提高和待遇的改善,并为他配备了助手,使他更有心思读书治学。

总的来说,罗尔纲跟随胡适五年,胡适给的明显不是一个工作机会,而是一个学习机会。虽然,这只是胡适与青年交往的一个特例,但对于青年人才的教育,胡适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发掘、提携、帮助、指导或者建议。可以说,“教育固然只是胡适先生丰富人生阅历中的一部分,但它已经内化为胡适先生的一种自觉的人生责任与本能”。(王贺元语)

出版风波

《师门辱教记》完成以后,罗尔纲并没有马上把书稿寄给钱实甫,而是把书稿留在手中,主要是担心里面有“不得体的话”。罗尔纲的谨慎,也由此可见一斑。罗尔纲妻子陈婉芬也建议让胡适看过再做安排。但这时的胡适“持节海外,为国宣忧”,一时不便联系。1943年11月,钱实甫电催书稿,罗尔纲感于对方的盼望,遂将书稿寄出。1944年6月,书稿由桂林建设书店印出。可惜,战乱不断,《师门辱教记》甫一问世,便成绝版。

1945年初,罗尔纲对《师门辱教记》做了修改,并请卢吉忱重印。卢吉忱时任重庆独立出版社总经理,曾任北京大学文学院秘书兼文科研究所秘书,与罗尔纲有过交谊。同时,卢吉忱与胡适也有交往,想约胡适为书稿作序。不巧,胡适人在美国,俗务缠身,不能及时作序,导致书稿滞留社内。

1946年11月15日,罗尔纲在给胡适的信中写道:“学生于去年寄上两函,一寄赵元任先生转,一寄纽约吾师寓所,后寄呈所撰《师门辱教记》一册。今秋7月底,在李庄航空挂号寄呈所撰《太平天国史丛考》、《绿营兵志》、《师门辱教记》三书至北京大学,未审都一一蒙赐阅否?”从中可知,罗尔纲已两度将《师门辱教记》寄呈胡适。但胡适是年7月回国,9月正式接任北大校长,千头万绪,焦头烂额,书稿未曾收悉或无暇顾及,也不足为怪。罗尔纲对书稿挂肚牵心,也完全可以理解。

1948年5月30日,罗尔纲写信给胡适,谈及近期几个设想,其中第三个要做的事是要把《太平天国史》及《师门辱教记》付印。信中,罗尔纲想让胡适写一封介绍信给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朱经农,以便书稿能够印行。罗尔纲还向胡适简要交代了书稿的遭遇——“《师门辱教记》三十三年秋出版于桂林,时已紧急疏散,建设书店送了十册样本给学生,大家都走了,外间不曾有流传。战后,该书店已停办。学生当日不曾与该书店订有什么契约,也没有领过分文报酬,所以今天可以把它再印。”同时,罗尔纲曲线“讨好”胡适,说“这本小册子同事和朋友都说好”,并引了社图书馆主任宗井滔的话——“我曾经看过一本胡适之的传,看过几篇写胡适之的文章,到今天我看了你的这本小册子,才见到胡适之的伟大!”罗尔纲还告诉胡适,他曾将《太平天国史辨伪集》与《师门辱教记》一同寄给商务,但商务接受了前者,拒绝了后者。

一个星期后,也就是1948年6月6日,罗尔纲又给胡适写信:“《师门辱教记》改稿蒙师拟赐阅一遍,闻讯欢忻莫已!当遵命改为《胡适先生的教学方法》于昨日航空双挂号(凡无信件夹于内的文稿可作印刷品)寄呈,想已收到,敬乞师斧正错误,并乞师荣赐序文一篇于卷端(卷端订定有八页空白道林纸,乞师赐序其上)。”可见,胡适已经向罗尔纲释放相关信号,罗尔纲也是做了精心准备。而一向谨慎且胆小的罗尔纲这次敢于主动向胡适索序,缘由是“前十天王之屏(崇武)兄就提议叫学生请师赐序了,学生心里很想,但不敢乞求。今敬悉吾师如此过爱逾恒,所以学生就斗胆敢乞师赐序了。学生想就是其他的著作都湮没而这一册小书若幸得师赐序文,则学生微名亦将附师盖世大名而长垂不朽了”。数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读罗尔纲的这话,依然可以感受到他的欣幸之情,感受到《师门辱教记》在他心中的分量。可想而知,有了胡适的序文,有了胡适的推荐,再加上胡适与朱经农的交谊,“商务乐于接受印行那是不待说的”。在此之前,罗尔纲曾让顾颉刚介绍印行,顾颉刚介绍的是文通书局。两相比较,罗尔纲更加有意商务。

谁料,没过多久,罗尔纲要到岭南教书的计划夭折,而手头又十分拮据。恰好一个同乡李君在《学原》做编辑,想将《师门辱教记》列为他们的丛书之一,并且也是在商务或中华这样的品牌书店印行,还答应先付两千万的稿酬。罗尔纲左思右想,最后同意。自然,他要向胡适做个说明,“此稿学生目的是要在商务或中华大书店印,现既有人即送稿费以济急需,又可在商务或中华印,所以就不致再劳烦吾师麻烦朱经农先生了”。

稿酬已经收了,可胡适的序文还没影子,罗尔纲不免着急。1948年6月28日,罗尔纲致信胡适:“《胡适先生的教学方法》稿,乞师有闲时赐改及赐短序后,敬乞航空双挂号赐寄回来,俾得将该稿交与李君(此事学生于14日函中已禀过),因学生已领了稿费了。惟恐吾师没有时间没有工夫时千万莫要抽工夫来改,待得闲时再请赐教。学生因为恐怕14日信没有收到,故在这里再奉禀而已。”明里是体谅,其实是心切。胡适大概也体察了罗尔纲的不易,故而再忙,也要为这位“不苟且”的弟子上心了。

很快,胡适了却了罗尔纲梦寐以求的心愿——斧正《师门辱教记》。这让罗尔纲感激涕零。1948年7月20日,在给胡适的信中,罗尔纲写道:“樊逵羽先生带来自传稿经于前日奉到,蒙师在百忙时候给学生细致改一遍,尤其是其中蒲松龄生卒考一段,似乎是师新做的,不是旧日原文,尤为可宝。这份稿子,学生要保存吾师手稿,打算另抄一份送学原社。”

在审阅了《师门辱教记》之后,胡适又很快为书稿作了序文。1948年8月3日,胡适完成序文并及时寄给罗尔纲。序文中,胡适表示,罗尔纲的这本自传是一口气读完的,“很使我怀念那几年的朋友乐趣”。胡适一贯提倡传记文学,并常常劝人写自传。他认为,罗尔纲这本自传“好像是自传里没有见过的创体”。胡适最后指出,“从来没有人这样坦白详细的描写他做学问的经验,从来也没有人留下这样亲切的一幅师友切磋乐趣的图画”。据罗尔纲回忆,胡适给罗尔纲的信中,称这本书“给他的光荣比他得到35个荣誉博士还要光荣”。罗尔纲收到胡适的序文后,不胜欢忻,“蒙师在百忙之中,赐给学生这篇师恩洋溢的垂爱之序,微名将籍赐序得列为一代大师的门徒,这是一生最大的光荣,梦想不到的光荣”。

可惜,时局动荡,新旧交替,即便《师门辱教记》已经胡适审阅,即便《师门辱教记》添了胡适序文,也未能及时出版。随后,胡适从“神坛”坠入“地狱”,罗尔纲心心念念的《师门辱教记》还是让他心心念念。不同的是,从前希望这本小书能够广为流传、广为人知,而今是希望这本小书不为人知、不见天日了。

《师门五年记》

1948年底,胡适无可奈何,去国离乡。1952年,人在台北的胡适向卢吉忱取得《师门辱教记》的修改稿本。1953年,胡适去美国时将书稿带去,后又带回台湾。1958年12月17日,胡适将《师门辱教记》改为《师门五年记》,题写书名,并作后记,自费付印,为的是用作自己68岁诞辰及北大成立60周年校庆纪念日的回礼。胡适在“后记”中写道:“我现在自己出钱把这个小册子印出来,不作卖品,只作赠送朋友之用。”大概一月有余,胡适将书稿重印,《师门五年记》始在圈内较广流传。

1962年2月24日,胡适生命的最后一日。当天中午,胡适与吴健雄等人谈及《师门五年记》。返回家后,胡适嘱咐秘书胡颂平,将《师门五年记》给吴健雄、吴大猷、袁家骝、刘大中等院士每人送一本。当晚,在欢迎“中研院”新院士酒会席散时,胡适因心脏病猝发不幸辞世。据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台湾,《师门五年记》如同教科书一样销行。

社会影响

《师门五年记》在没有大量流传时,已得到了不少人的好评。罗尔纲在致胡适的信中,先后提及宗井滔、顾颉刚等人给予的好评。《师门五年记》印行后,收获更多反响。如,金承艺读了《师门五年记》后表示:“我得承认这本小书使我很受感动。如果这本书仅只是叙述罗尔纲自己与胡适之先生间师生相处五年,对师恩称颂的报道,那我以为它就不会很感动人了。我所以受这本书感动,是因为这本小书中有‘从来没有人这样坦白详细的描写他做学问的经验’(胡先生在序中的话)。它不单是介绍出一位对学生的态度如煦煦春阳,而对学生求学问的态度却又要求一丝不苟,一点也不能马虎的先生,并且叙述出一个极难得的虚心、笃实、肯接受教训的学生。做学问,而且一点不苟且、永远说实话,这大概是在任何时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可是在这本书里,有一个不苟且、说实话的学生,这真不能不使人感动了。”又如,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读了《师门五年记》后给胡适写信:“前天在友人处见到罗尔纲先生所写《师门五年记》,假归一口气读完,深感罗先生真璞可尚,而先生之遇青年学生亲切、体贴、殷殷督教,无所不到至极,读之令人神往,深感此书不但示人何以为学,亦且示人何以为师,实为近数十年来之一奇书……”再如,香港《明报》刊登江荼的《两位史学家》,文中提到罗尔纲的《师门五年记》,认为“胡适不只顾到成全后辈,更重‘自教’,对学生亦无微不至,处处为罗氏设想……读这本书我们深叹今日教育界何等缺乏适之先生一般的好老师,而像罗尔纲一样的好学尊师的学生更凤毛麟角了”。

1994年7月,罗尔纲将《师门辱教记》从胡适之意改名《师门五年记》,外加《胡适琐记》交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发行。1995年5月,北京三联书店也印了名曰《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简体字版,后又有多种版本问世。国内读者读了《师门辱教记》后,感想、评论大同小异。如,文喆在《模范的师友关系——读罗尔纲的〈师门五年记〉》中指出,“从这对师生的事迹看,‘师道’的核心,其实是人格影响与态度、方法的引导”。万波在《取耶?与耶?不苟且!——从〈师门五年记〉看现代师生关系》中指出,“当前,在现代性的僭越下,师生关系已然受到强烈冲击,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异化’。《师门五年记》一书不仅示人何以为学,亦且示人何以为师,它所体现的师生之间在学术、在为人方面不苟且的精神和态度,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启发意义”。许国蕊在《〈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读后感想》中表示,胡适与罗尔纲的师徒故事是师道尊严的一个典范,“有这样的老师才有这样的学生,有这样的学生才能写出这样感人的文字”。

应该说,《师门五年记》确确实实给了被罗尔纲一贯尊称为“适之师”的胡适“比他得到35个荣誉博士还要光荣”的光荣;而被胡适亲密称之为“我的朋友”的罗尔纲也确确实实享受到了他作为“一代大师的门徒”一生中“最大的光荣,梦想不到的光荣”。

遗憾的是,“师友切磋乐趣的图画”固然美好,可惜这图画并不是风雨不蚀。白纸黑字写过《师门辱教记》的罗尔纲,在推倒胡适的年代也从幕后走上前台,向他的恩师胡适——确切地说是胡适的影子开起了“火”。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主要参考文献

1.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2.郭存孝编写.胡适与罗尔纲经纬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

3.李又宁主编.胡适与他的学生[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王贺元.胡适论青年拔尖学术人才培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6(06):19-24.

6.万波.取耶?与耶?不苟且!——从《师门五年记》看现代师生关系[J].当代青年研究,2010(02):77-80.

7.李先富.论胡适对罗尔纲史学研究的影响[J].江海学刊,1999(06):142-147.

8.文喆.模范的师生关系——读罗尔纲的《师门五年记》[J]德育,2010,5(04):64-65.

9.许国蕊.《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读后感想[J].大众文艺(理论),2008(08):25.

责任编辑:钟源

校对:张艳

没有菜单没有门面,但是购买这家的烧猪肉却要排队。#街头美食

老板一刀刀利落砍下,烧猪脚的外皮酥脆,肉质紧实有嚼头,瞬间吸引了顾客的目光。大块烤猪脚让喜欢吃肉的人爱不释手,不到10分钟又要补货了。

来到了越南胡志明市的一家烤猪肉摊,老板是一位年轻的女性,这家烧腊店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老板一家人都在这个摊位工作。老板负责砍烧猪肉,家人负责打下手,摊位后面不断地将烤好的脆皮烤肉放上。店铺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负责销售,后面负责烤制烧猪肉。

随着顾客越来越多,老板忙着帮顾客砍烤肉。这家店铺主打脆皮烤猪肉,包括烤猪脚、扣肉、烧腊、排骨和叉烧。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每一块脆皮烤肉几乎没有肥肉,都是瘦肉,皮脆肉嫩,适合不喜欢吃肥肉的人。这家店铺的每一块脆皮烤肉几乎没有肥肉,都是瘦肉,皮脆肉嫩,不喜欢吃肥肉的人应该会非常喜欢这家的烤猪肉。

其实,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脆皮烧肉都具有外表色泽金黄诱人、外皮酥脆、肥而不腻的特点。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广式的烤肉和越南的一样吗?其实完全不同。越南的脆皮烤猪肉比较干瘦,没有太多肥肉,而广式的烤肉肥瘦均匀,汁水较多,口感更加香酥爽口。广式烤肉比较注重肉的处理和火候。

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一种烤肉呢?在评论区留言吧。这家店铺除了销售烤猪肉,还提供特色小吃——特色三明治。

老板先将烤好的烤猪肉切成小块,然后拿起一块酥脆的面包,从中间切开,分别放入已经切好的青瓜、香菜和烤猪肉,最后淋上特制的酱料,一个简单美味的三明治就做好了。

本期视频到这里,喜欢的请关注我,下期更精彩!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古诗词,曹操《短歌行》

《短歌行》

曹操〔两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唐诗宋词古诗词,14分钟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

译文

对酒当高歌,人生能几多。

正如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

拿什么来排忧解闷?唯有杜康酿造的美酒才可以。

青青子衿,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思慕你们的缘故,让“我”一直不说话到今天。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

贤才一旦来“我”这里,“我”将奏瑟吹笙,欢迎你们的到来。

当空悬挂的皓月,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心中深深的忧思,喷涌而出,不能停止。

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新朋友我也欢迎,“我”当然也是不会忘记老朋友的。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几圈,却没栖息枝头,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地呢?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

注释

去日:过去的日子;苦:患,苦于。已经过去的日子太多了。用于感叹光阴易逝之语。

子,对对方的尊称。衿,衣服的交领。

呦呦:鹿叫的声音。苹:艾蒿。

何时可掇(duō):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另解:掇读chuò,为通假字,掇,通“辍” ,即停止的意思。

讌(yàn):通“宴”。

三匝(zā):指三周,形容反复盘旋。匝,周,圈。

赏析

这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的一首劝酒词。

一般人请人喝酒,就会说,今天要敞开喝,一醉方休,不醉不归。高级劝酒词,那还得看曹操、李白。

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人生苦短,生命过半,功名未立,只有饮酒,才能解千愁啊!不如,举起酒杯,痛饮一场,以解心忧。

李白劝酒词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这劝酒词就太有文化了。连黄河、高堂都搬出来了。李白认为,人生是一场单程票,开弓没有回头箭,要珍惜当下每分每秒。人生苦短,转眼就老了,得意了更需要喝一杯酒啊!不要吝啬口袋里的钱财,让酒杯空着啊!

李白写酒,没有人能超过,杜甫说他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是一点不假的。不必说他的名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也不必说他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更不必说他的“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单单在《月下独酌·其二》中,他更是一口气连续写出六个带“酒”的诗句,“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又在《月下独酌·其四》中一口气连续写出五个带“酒”的诗句,“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如此劝酒词,足可让人浮一大白。中国的酒文化,由此可见一斑。若是以“酒”字行飞花令,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几句来。诸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人间路窄酒杯宽”“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酒不醉人人自醉,花(色)不迷人人自迷”“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其中酒文化与药文化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劝酒词,更是多的数不胜数。这些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在理想世界得不到实现的一种逃避与麻醉行为。

回归曹操这首诗,其理想世界是统一天下。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说,“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这里一世之雄即指曹孟德、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赋的正是这首《短歌行》。“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则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赤壁之战前夕,他想统一天下。这就是曹操的理想世界。手下精兵强将无数,可是曹操还嫌不够,颁布“求贤令”。这是对于“察举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打通了自下往上的寒门学子通道。当时的“察举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举孝廉”。这导致了豪门大户厚葬成风,更多表演也开始了,真正的寒门反而没有出路。曹操鼓励薄葬,他自己的陵寝就没有什么值钱的陪葬物。他的“唯才是举”的制度,让更多的人才聚拢在他的身边。

所以,这篇劝酒词背后,其实是理想世界——统一天下,没有实现之下的一种求贤令。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因为人才不至,所以沉吟至今,可是我真诚邀请你们加入,并为此准备了好了一切,一起共图大业,实现各自的理想抱负。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求贤之心,如明月一般,从来没有停止过。不管是新来的贤才,还是老朋友,我都会一样用心对待。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不要纠结啦,快来“我”这里,“我”会像周公一样,用心对待每一个人才。

这就是曹操高级劝酒词背后的真实目的。一代枭雄曹操尚如此渴望人才,那么一些平庸的君王更应该像曹操学习,虚怀若谷,海纳百川,求贤若渴,如此才能让国家变得强大。

没有一个理想世界,也就没有了这首绝妙无双、大气磅礴的劝酒词。人生有理想,该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它会激发起无限潜能,助力我们乘风破浪,直挂云帆。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

回瞻:离开南昌劳荣枝没有回家,只是给她无法割舍的人打了个电话

这一天的凌晨,法子英与劳荣枝在南昌第一人民医院门口会齐之后,便直接奔回了九江。

九江,是她的老家,是她在这一年春节过后,离开的地方。

她出生在哪里,也是成长在那里。

她的家,位于那里的浔阳区滨江东路。

她曾是那里的九江石油分公司子弟学校的语文教师。

劳荣枝落网后在法庭上说,他们离开南昌的时间,大概是这天的三四点钟。

而当时正值盛夏。

当时,是这一年的7月29日。

当时,如果是这一天的四点钟,那么,南昌地面上的夜色已是渐隐渐淡,东方的地平线上,则已当开始显露柔亮的天光。

在这一时刻,在这一地方,等了有近4个小时的劳荣枝与法子英四目相对时,她说出的话,只有两个字——

人呢?

法子英的回答,也是同样的简单——

放了。

当时,劳荣枝为什么只说出了这样两个字,我想,她除了当时心,有所悬浮之外,还在于她这个时候已经是疲惫不堪。

她在这一天等于是一宿没睡。

她在这一天的昨日,从中午十一点来钟起,到这个时候,她一直都可谓是处于惊悸、慌恐、六神难安的境地。

她在这期间遇上了她有生以来从未遇到过的事情。

她看到了两个男人激烈的争吵,疯狂的互殴,然后,便是一个男人倒地后的挣扎,然后,便是这个挣扎中的男人被另一个男人捆绑住手脚,随之,又被这另一个男人用绳子勒住脖子,无法再发出喊叫之声,以及这另一个男人对一个年轻又被其除去身上所有遮掩物的女人进行起那种事情。

那让她惊诧。

那让她惶恐。

那让她瞠然相对。

她在这个时候不愿意去做回顾,但是那一幕幕场景,又无法抹去地频频闪现于她的脑海之间。

加上无法睡眠,她在这个时候,真的可以说,是已经心神俱疲。

她这一年的年龄,还不满22岁。

即使是按照她落网后,公诉人指控她事先与法子英有预谋的思路去做推演,当时她,也是首次接触上述的这些事情。

她当说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

她当说她的精神之弦在这一刻已经绷得几乎濒临断折。

因而,当她等待的人终于出现,她既会有一种悬石落地的感觉,又会有一种乱云蔽日的恍惚。

她不知道在这一刻应当做哪些充分的表述。

因而,她的嘴里只吐出了这样的两个字。

而实质上,法子英在这一天,与她在此地会齐之前,并没有放人。

他放的,只是他们的死魂。

是的,是死魂。

而他们是谁呢?也就是说。劳荣枝当时所关心的人,指的是谁呢?

指的是熊先生和熊先生的妻子以及其3岁的女儿。

5个小时之前,法子英带着劳荣枝闯进了熊先生的家中。

当时,法子英用所持尖刀逼住了从梦中惊醒的熊先生的妻子,然后指挥劳荣枝把熊家值钱的东西一掠而空。

熊先生的妻子,当时年龄是28岁,是一个鲜花正处于盛放阶段的女人。

当时,在惊恐之下,她在他们二人面前,表现得很配合。

很配合,这三个字,是劳荣枝在后来的法庭庭审上,对当时的熊先生的这位妻子的表现,所做的一个概述。

又正是因为对方的很配合,法子英当着劳荣枝的面,跟这个女人干完了那种男女之事后,让劳荣枝先走一步,先离开当时的现场,他要自己独自留在那里。

他还要做什么?

当时,他没有向劳荣枝作出解说。

当时劳荣枝当着熊先生的妻子的面,也没有对他法子英做出任何问询。

她劳荣枝在当时,挎上自己的小包,离开了那里,处于什么样的心情?她在后来的法院庭审时,也没有做过描述。

但我们可以想象,在当时,应当说,她在意识上,已经开始出现混乱。

如果按照后来公诉人对她的指控去推演,在法子英绑架熊先生和逼迫熊妻拿出财物这件事上,她与法子英有过预谋,那么,他法子英当着她这个女人的面,与熊妻进行起那种事情,则是一件不可思议也不合乎逻辑的事情了。

试想,一个男人当着已做自己同伙的女人的面,去与另一个女人进行那种事,那他把自己的这个女人摆到了什么位置上了呢?

他们之间还存有必要的男女之情吗?

男人,如果可以不顾及这一点,那么,追随他的女人,不可能与之有什么共同的意志。

但不管怎么说,她劳荣枝在这一天,是一直顺从了他法子英所做的一切,以及对她的指令。

对于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用女性天然的柔弱来做解释。

她被他指令到这个医院门口等他,她也是一等,便是在他没有到来之前没敢离开。

按照今天许多关注她的人的话说,她在这个时候应该选择离开。

但是,她当时确实没有离开。

她是按照他的指令,在这一天深夜接近12点时钟的时候,来到这南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门前的。

如果按照她后来在法庭上否认在这场南昌案中,她与法子英事先有预谋,则应当说,她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完全失去了自我。

也就是说,她在这一时刻,对于她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失去了精准的认知。

或者说,她在这个时候,大脑对已经发生的一切的反应,已呈一片混乱。

她想不到她和追求她的熊先生要干成那种好事之际,法子英把他们堵在了她住处的卧室之内。

她大概更是不知道她与这个法子英在此处会齐之后,自己到底应该是何去何从?

但法子英在这个时候,却可以说是头脑相当清醒的。

法子英落网后,曾供述:我绑架人,就是想搞钱。

而当时,他持刀将这位已是赤身的熊先生与劳荣枝一起堵在劳荣枝的住处之时,他从这位熊先生的身上,没有获得他期待的那种金钱的数额。

因此,在当时,他没有善罢甘休。

他逼迫这位熊先生让自己的老婆前来送钱。

但这位熊先生当时显然是不肯这样去做,显然是不愿让自己的妻子知道他在外面干了什么事情,并落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由此,法子英改变了他事先设定好的方案。

他让对方交出了家里的钥匙。

他要自己来个亲自上门。

因为这位熊先生遭到法子英的绑架之后,没有否认自己有钱,但是他说他的钱都掌握在他的妻子手里。

由此,法子英把熊先生进行了捆绑之后,带着劳荣枝于这天的下午,来到了熊先生的家门之前。

他当时带着劳荣枝同行,是为了让劳荣枝能在熊先生的妻子面前做一个证人,证明她和熊先生一起干过那种男女之事,证明熊先生确实触犯了一个男人尊严方面的底线,以让熊先生的妻子出钱把这件事情摆平。

他们先是于熊先生的妻子在外边上班还没有到家之际,用那钥匙,试开了一下熊家的房门。

当熊先生的妻子到家后,熟睡于床上了,他们从外面出其不意地捅开其房门,便把熊先生的妻子劫持成了无路可逃。

熊先生的妻子的很配合,使法子英的愿望如愿以偿。

而劳荣枝在这件事之后所得到的,则应当说,是她并不想得到的东西。

根据警方对这二人的讯问和法庭庭审的有关记录,都没有劳荣枝与法子英平分赃物的记录。

有记录的,倒是法子英回到老家九江之后,把他从南昌熊先生身上及其家中所抢劫来的财物都交给了他的母亲。

劳荣枝得到的,是从那一天开始,便是惶惶不可终日。

我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使劳荣枝很快察觉到,她随法子英所做的事情,已经成了她与法子英一起共同犯罪的起始。

在此之前,她从没有干过这样的事。

用她自己在法庭上的话说——拿别人的钱,是不道德的。我不屑于干那种事情。

而她说的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讲,应当是真话。

因为在此起南昌案发生之前,她是应当有这种意识的。

因为当时的她,尽管办理了停薪留职,但她依然还属于人民教师之列。

且她还是个语文教师。

她所受到的教育,以及她所教授的课程,都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她的骨子里不可能天生就存有以抢劫绑架他人而使自己致富的恶念。

可是,她在这一天与法子英的所作所为,显然使她迈出了这第一步。

是的,是第一步。

她从老家九江出来,也就是说,她停薪留职出来,初衷是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不可能一上来,就是想去做这种无法心安理得的事情。

也就是说,她当初之所以能跟他法子英在这一年的春节过后,离开老家九江,决定到外面来闯荡,是因为法子英当时对她说外面的钱好挣,她才与他一起双双结伴去了上海,去了深圳。

她在那个时候,向往的,是美好,而不是邪恶。

但到了上海,到了深圳之后,法子英带着她并没有挣到大钱,反而是她随身携带的现金很快便花得所剩无几,才引发了她自己在法庭上所说的与法子英的分手。

美好的梦想,破灭了。

回归到现实中的她,要重新开始她自己的生活。

从深圳乘车回九江老家,需要经过南昌。

而到了南昌,离她的老家九江就没有多远了,那路程,只有一百二十四公里,用不了两个小时即可到达。

南昌,等于是她回老家的中转站。

而到了南昌之后,她劳荣枝之所以在那里停留下来,我分析,她恐怕是因为犹豫于她回去,怎么去跟她的母亲做出解释,怎么去重见她原先所在的那个小学校的领导。

她到了这一步,当说是没脸回去与他们相见。

她离开老家的时候,她的母亲是坚决反对她跟法子英走到一起的。

她的母亲曾哭着阻拦过她。

但她当时不以为然。

但结局却是这样,却是她花光了自己的积蓄,没有挣到什么大钱,却助力了法子英的绑架和抢劫。

她如果回到老家跟她的母亲见面,就讲这些吗?

又正是由于有着这方面的顾虑,由于她的停薪留职还没有到期,她决定在南昌先找份工作,先挣点小钱,先解决一下自己的基本的生活需求的开支,待来日峰回路转之时,再做打算。

也正是由此,她进入了当地的爱乐音歌舞厅,做开了陪侍小姐。

那是一种最简单的劳动,只需要会笑就行,只需要会喝酒就行,只需要能够陪客人聊聊天就行。

她有胜任这种工作的能力。

她容貌较好,不说在女人当中出类拔萃,也有着回眸一笑,让许多男人心旌摇动的仪容。

又正是因为拥有着这一点,她对自己还不失自信。

又正是因为拥有了这一点,她觉得她摆脱了法子英,她也许会活出一个自己需要的自在。

大概就是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她跟法子英提出了分手。

她提出分手之后,法子英是什么反应?在她后来的供述中没有具体的细节。

但通过庭审时,她否认她与法子英是男女朋友关系,是情人关系,我想,当时法子英的反应,一定是十分强烈。

法子英的拳头肯定是雨点般地又落到了她的头上。

对于这一点,她在离开九江之前,就领教过。

那时,她就是因为不愿跟他法子英这位了她的男人续存已有的关系,而遭到过这位法子英的暴打。

在当时,对方甚至威胁她,不想继续跟他在一起,那他就去杀掉她的全家。

她怕因为她而让她的全家遭遇到他法子英的毒手。

她了解法子英的性情。

法子英当初之所以决定带着她离开九江,就是因为他法子英用一把双股鱼叉给当地一个头面人物的身上捅了12个窟窿。

他法子英是疯狂起来,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的。

因此,她在那个时候才选择了顺从。

而到了南昌之后,她之所以又敢于跟法子英提出分手。

我想,她是因为失望达至了极点。

我想,她一定是绝望地对法子英说:你让我自己独处几天吧。你让我冷静地考虑考虑,我下一步到底应该怎么走?

法子英当时没有坚持她一分一秒也不能离开他的身边,恐怕又是缘于他法子英当时也一定是有些心生愧疚。

他在带她从九江出来前,对她所做的承诺,到了这个时候,都没有落实,他的腰杆自然也会变得不再是那么坚挺。

而且,他尽管时不时地会威胁她要分手就杀了她,但真到了他该动手的时候,也会犹豫。

因为像他自己所具有的那种自身条件,他若真杀了她劳荣枝,他不一定能够再找到劳荣枝第二。

他在容貌上,在男人圈里属于低档。

他在实力方面,更已是一无所有。

他做出退让,尽管有些违心,但他给对方一些时间,实际上,也是在给自己一些时间。

他当时肯定是想到了在让劳荣枝离开自己的日子里,他会尽快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以便重新赢回劳荣枝的芳心。

由此,也就出现了劳荣枝在后来庭审时所说的,在南昌案发生前的三四天,她跟法子英就已经分手。

又正是因为已经分手了,她才接受了那位拥有两家实业的老板熊先生的一见钟情。

与法子英相比,这位熊先生的优势,可以说是高高在上。

而法子英后来之所以会变得那么疯狂,会把熊先生用绳子勒死之后,还进行了肢解,我想,原因,也正是在于此。

他仇恨对方的富有,他仇恨对方在实力上把他比得一无是处。

而在这一天的这个拂晓时分,他跟劳荣枝在这个南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门口会齐,我想他当时的心情,则是兴奋的,是神采飞扬的。

他解决了他的情敌,并把他的情敌的妻子及其女儿全都送到了另一个世界,着实是得到了一种情绪上的彻底宣泄。

而且,他在短瞬之间,也变成了有钱之人。

他从熊先生和熊家所获得那些财物,及现金与存单,总计金额达至95,000余元。

这一数字,若放在今天,可以说突破了百万。

他怎能不会在劳荣枝面前变得又趾高气昂了起来呢?

因此,在当时,他也变得有理由要求劳荣枝不再离开他,而继续跟他往下走。

也正是由此,在这一天太阳终于升起的时候,他带着劳荣枝坐上了返回故里的大巴。

而到了这个时候,我分析,他在态度上也会变得相当强硬。

他会对劳荣枝说:你不要再想着离开我了。我们先回老家去看看。我们到了老家之后,再决定我们下一步去做点什么。

大概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她劳荣枝再一次地选择了对他的顺从。

但是,她又没有关他索要他抢劫来的任何财物。

这个结论,不是我下的,是后来审判她的法院一审和二审的判决书中,都没有出现这一方面的记述。

而在那一天,他法子英带着她劳荣枝离开南昌,返回九江之后,也当说,他腰杆很直,春风满面。

他给他的母亲献上的东西,仅项链就有4条,还有手镯,还有脚链,还有手表,还有钻戒。

他对他的母亲,也绝对不会说这些东西是他敲诈勒索所得。

他一定是对他的母亲说:我这是在上海在深圳挣来的。

而且,让他在他的母亲面前更值得炫耀的是,他的身边,还跟着个劳荣枝,而劳荣枝在当时正处于花季年龄。

但劳荣枝随他法子英回到老家九江之后,却没有他的这种风光。

我从各种到手的资料中,没有查找到她随法子英从南昌回到九江之后又回到了她的母亲面前的记录。

我只是看到她给她的母亲打了一个电话。

她为什么要打这个电话?

我想,这是源于她还是有良知的。

因为那是生她养她长大的人。

即使在她半年前离家出走时,这位母亲曾哭喊着将她拦阻,她在当时也曾想过此一去就不再回头,但那种天然的感情,让她仍是无法将之割舍。

她要打这个电话,又显然不是想告诉她的母亲,她后悔了,她在外面混得不好。她是要告诉她的母亲,她还存活于这个世界之上,她还想着怎么让一切重新开始。

她在这个时候,实质上,正处于一种极端的矛盾之中。

这个矛盾的焦点,就是她是否还继续跟他法子英一起往下走。

她没有向他法子英索要他法子英从熊家抢劫来的任何财物,显然是在做着随时可以脱身的准备。

但她的母亲在电话中对她讲的一句话,却让她突然又放弃了她已是想了多日的计划。

她的母亲跟她说的那句话是:警察来过咱家,拿走了你的相册。

这句话,当时,便让她的心一沉。

紧接而来的,便是一种黑云压顶的感觉。

那最起码,那让她知道了她开始面临了什么。

她当时无言以对。

她当时随即便挂断了电话。

也正是母亲的这句话,使她彻底地改变了她的人生走向。

她在当时,显然意识到她已经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显然已经意识到警方开始追寻她的行踪。

她如果落网,她将面临着牢狱之灾。

她若想躲过这一劫,只有继续远离家乡。

而在这期间,法子英也显然很快嗅到了警方开始对他采取了行动。

在这期间,法子英也恐怕对她讲出了他的决定。

那就是——

你只能继续跟着我往下走。

你不跟着我继续往下走,你就是投案,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实话告诉你,那个姓熊的和那个姓熊的老婆及其他们孩子,我都把他们杀了。

你听清楚,我把他们都杀了。

而杀他们的原因,是起始于你。

你想想吧,你若是去自首,你能获得无罪吗?你就是不被枪毙,你这辈子恐怕在牢狱里,也甭想再出来了。

这对于一个年龄还不到22岁的劳荣枝来讲,其震慑性当说是致命的。

她无家敢回归,她又不愿把牢底坐穿,她能有什么可以保全自己的上上之策呢?

也恐怕正是如此,她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下,跟他法子英开始了亡命天涯。

他们是在这一年的8月15号前后仓皇地离开了老家九江。

这个日子,是法子英的姐姐通过回忆,做出的证言。

而就是从那一天开始,她劳荣枝的命运彻底地改变了走向。

她跟他法子英一下子从老家九江北上横跨几个省来到了石家庄。

到了石家庄之后,他法子英又感觉到当地的情况对他有点不妙,似乎有警察在后边开始跟踪他,于是,他带着她劳荣枝又来了个跨省逃窜,窜至了南方的温州。

好了,今天就先讲到这里。

如果您对此感兴趣,请您明天接着听我讲《梦野艳齐——劳荣枝案细情解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