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日6时,普宁市在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中发现1例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人员,蔡某某,男,39岁,已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有序开展流调排查、核酸检测、隔离管控、环境消杀等处置工作。
蔡某某在普宁市的主要活动轨迹情况:
10月25日—10月30日轨迹基本一致
10月30日
6:30 开三轮摩托车前往南径菜市场贩菜后前往汕头市潮南区陈店镇溪南村菜市场门口卖菜;
12:00 收摊,之后在溪南村菜市场阿林饭店吃饭盒,吃完饭,骑三轮摩托前往南径镇北屿村菜市场;
15:00 在南径镇碧屿村菜市场卖菜;
18:00 收摊返回麒麟镇南陇村家中。
10月31日
10:00 由其老婆开电动车载其前往麒麟镇月屿村卫生室拿药丸;
11:00 回到家里;
15:30 从家里出发骑电动摩托车前往麒麟镇卫生院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
15:59 进行核酸采样;
16:05 离开返回家,之后未再外出。
11月1日
7:00 接到防疫人员电话,告知其昨天核酸采样混管有异常,先居家做好防护勿与家人接触,等候防疫人员上门进行核酸。
请与上述轨迹有交集的市民朋友尽快向属地村(社区)、酒店(宾馆)或工作单位报备,进行核酸检测,并落实居家健康管理等有关防控措施。
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请广大市民朋友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关注官方权威信息,自觉配合做好核酸检测,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立即报告属地村(社区)、酒店(宾馆)或工作单位,并戴好口罩,及时到就近发热门诊诊治,就医过程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普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11月1日
【记者】陈婷婷
【作者】 陈婷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闽粤桂四千多位郑氏宗亲——齐聚福建漳浦月屿村。
闽粤桂四千多位郑氏宗亲于2020年12月31日齐聚福建漳浦月屿村,寻根谒祖,共同见证“郑氏家庙尊亲堂”重建落成典礼。陕西省华州郑桓公文史研究会、世界郑氏宗亲联谊会、浙江省郑氏宗亲会会长郑为理发来贺词,陕西省华州郑桓公文史研究会为家庙赠上题为“千年树德,万代隆昌”的牌匾。
“千年树德,万代隆昌”牌匾
PART 01
4000多位闽粤桂宗亲齐谒祖
2020年12月31日,走进福建漳浦县赤湖镇月屿村,一路上张灯结彩,鞭炮声声,热闹非凡。重建落成的郑氏家庙尊亲堂修建一新,青砖红瓦重焕光彩。
来自广东、广西、甘肃、浙江、福建等地的4000多位郑氏宗亲身着盛装,在重建落成的家庙里举行祭祖仪式。庆典仪式中,众人皆遵循礼香、叩首等古法仪式祭祖,追思先祖。
约11时许,当主持人宣布月屿郑氏家庙落成典礼仪式开始后,鞭炮和花炮齐鸣,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在月屿村中回响,冲天而起的七彩烟火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交织在一起,将庆典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庆典仪式期间,月屿郑氏家庙重建理事会将家庙的建设过程和资金的使用情况向宗亲们做了介绍,并将募集资金做了宣读,来自五湖四海的宗亲代表都发自内心地表达了对月屿郑氏家庙落成的感激之情、喜悦之情。理事会还介绍了月屿村前村主任郑国仁不够生意繁忙,以及个别宗亲不顾年事已高,坚守家庙建设工地的感人事迹等,理事会授予他们“厚德载福”等字画。
“重建家庙是我们族人期盼已久的夙愿,今天终于实现了!俗话说:木有本,水有源,不论我们走到哪里,走的再遥远,都不能忘记我们从哪里出发。慎终追远,不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根在月屿村郑氏家庙,我们都真诚地欢迎你到这里寻根问祖,追本溯源。”月屿村郑氏宗亲理亊会会长郑志轩满怀喜悦地说。
PART 02
各地郑氏宗亲会纷纷致辞庆贺
来自广西的郑恒受、郑富元等二十多人专程回乡见证这一庆典。据郑富元介绍,在广西平南郑氏族亲有几万人,近年来专门成立了郑氏宗亲会,每年的中秋节、春节、清明节等节日都会举行联谊活动。2020年初,当得知家乡的家庙要重建,大家都很高兴。
今年76岁的郑恒受已不是第1次回到家乡参加祭祖了。他的先祖郑启勤公是月屿开基祖元用公的十世孙,上世纪九十年代,郑恒受不远千里怀着一颗寻根问祖的虔诚,通过多方资料见证确认了祖籍地就是赤湖镇月屿村。他先后组织了贵港、平南、桂平族亲回祖地漳浦月屿村谒祖三次。他表示,这次能亲眼见证家庙重建落成,也算是寻根之旅的一大收获。生于1944年8月的郑恒受,曾为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1978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6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8年参加杂交水稻三系选育获得成功,荣获国家发明特等奖。
来自广东省普宁市麒麟镇水寨村的郑氏宗亲,是月屿开基元用公的五世孙郑利宣公衍下的后裔,利宣公于明嘉靖年间迁居于此,迄今已有五百年历史。九十年代,由老法官郑祖花等一行人历尽艰辛,搌转多地寻根认祖,在他们的努力下,,经多方史料真实依据确认了祖籍地为漳浦县月屿村。此后,非常频繁与月屿族亲联谊沟通,还制定每隔三年回祖地谒拜老祖一次的规矩。
据悉,应邀参加月屿郑氏家庙落成庆典的重要宗亲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原副厅长郑恒受,世界郑氏宗亲总会常务主席郑秋群、名誉主席郑焕清、秘书长郑跃宗,世界郑氏宗亲联谊会名誉主席郑陈俊英,陕西华州文史研究会副主席、兰州郑桓公文史研究会副主席郑顺天,广东郑氏宗亲总会龙冈分会会长郑延皆,厦门郑成功研究会、厦门郑氏宗亲会会长郑希远,广西平南郑氏宗亲会会长郑富元,漳州市郑氏宗亲会会长郑惠聪,漳浦县郑氏宗亲会会长郑启茂,以及来自广东普宁市水寨村老人会,漳州龙海市、漳浦县、东山县、诏安县、平和县、长泰县、南靖县、华安县、芗城区、龙文区等郑氏宗亲会会长,他们纷纷前来月屿郑氏家庙庆典现场致辞庆贺。
郑恒受在致辞中说,“参加家庙落成并不在于庆典的盛大,而是要慎终追远,进一步凝聚郑氏宗亲间的情感交流。”
郑秋群称,郑氏家庙的落成将进一步促进郑氏宗亲交流交往和精诚团结合作,这非常有意义。
“自古以来,建家庙均旨在缅怀先人之伟业,激励后人之志气,我们深信,随着月屿郑氏家庙的竣工,郑氏家庭的明天会更加辉煌灿烂。”郑顺天说。
郑启茂表示,建设月屿郑氏家庙是希望能为浙江、广东、广西等地的郑氏宗亲间的交流提供方便。他说,“郑氏宗亲在海内外有许多都是企业家,通过此次宗亲交流,希望能让年轻后代学习长辈们的成功经验,为自己更好地发展。”
PART 03
月屿郑氏家庙始建于清朝
郑氏家庙尊敬亲堂位于漳州市漳浦县赤湖镇月屿村。开基祖元用公是2800多年前周朝宰相郑桓公后裔,经衣冠南渡入闽,先居莆田,后迁居海汀县(今龙海市)白水镇山美村,是山美村一世祖郑谙的五世孙,也是东园镇邹岱村开基祖贵成公的四世孙。公元1402年,元用公由邹岱村先后迁居白石、锦湖,后定居月屿村,乃为月屿一世开基祖。
郑志轩介绍,漳浦月屿郑氏历史上是名门望族,始祖元用公是周朝宰相郑桓公后代,公元1402年迁居到月屿村后繁衍生息,现在月屿村的郑姓后人有4000多人,分居在漳浦县的有近6000人,远居在广西贵港市平南县、桂平县就有八万多人,在广东普宁市也有一万多人,在东南亚各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也不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从月屿村分居出去的有十多万人,近几年,陆陆续续有海外和省外的月屿郑氏后人回乡寻根。
月屿郑氏家庙重建理事会会长郑国仁透露,这座郑氏家庙始建于清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公历2020年初,在宗亲乡贤的倡议下,一呼百应成立郑氏家庙重建理事会,于农历庚子年正月廿六兴工重建,历尽一年修建而成。全族成员纷纷解囊,除月屿村本地宗亲外,广东、广西、甘肃、厦门等地的郑氏宗亲也纷纷慷慨捐资。此次重建,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把一些历时300多年的建筑物保留下来,以供族人缅怀先祖的开拓精神。
月屿郑氏家庙的落成,这是郑氏家族的喜事、大事、盛事,是几百年以来的一个辉煌标志,它将激励郑氏族人传承先人的优良传统,耕读并举,勤学励志,弘扬先祖忠孝仁义礼智德精神,与时俱进,并在中国正确的领导下,谱写历史新篇章,再创更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