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六壬排盘

hong的汉字(hong的汉字有哪些字)

时间:2024-01-23 20:25:39 作者:龙行天下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品字形结构汉字三十个

刘振营

1、灥xun

2、飍xiu

3、叒ruo

4、惢suo

5、淼miao

6、鑫xin

7、焱yan

8、垚yao

9、壵zhuang

10、姦jian

11、掱pa

12、犇ben

13、羴shan

14、轟hong

15、毳cui

16、骉biao

17、尛ma

18、猋biao

19、刕li

20、厽lei

21、赑bi

22、皛xiao

23、孨ni

24、嚞zhe

25、瞐mo

26、麤cu

27、雥za

28、舙hua

29、鱻xian

30、蟲chong

粤语扫盲帖|这30个粤语常用字词,你都会读吗?

唔知各位自己友会唔会喺平时嘅交流入面,明明知道个字点读,但系谂唔起个字点写,最后只能够搵啲相似嘅字嚟代替?

如今,输入法早已代替手写,所以揸笔忘字成为咗当代人嘅通病。日常交流中,有人嫌麻烦用形似字或者近音字代替,亦有人遇到唔识打嘅粤语字词就干脆直接用普通话或者书面语嚟表达。

为此,建六编辑部特登整理咗30个难写嘅粤语常用词,唔知你平时又有冇写过呢啲错误表达?呢啲粤语正字你仲记得几多?

01

建议用字

输入法:lan shi ke lu

02

建议用字

补充说明:最后一个字是没有的,所以依家大部分人都系使用“骑呢怪”。

03

建议用字

04

建议用字

输入法:yi huo shui

05

建议用字

输入法:xia

06

建议用字

输入法:luo

补充说明:用于“吐”时,则读音为:loe1,例如:~饭应。

07

建议用字

输入法:guan

08

建议用字

输入法:ti / yue

09

建议用字

输入法:sai

10

建议用字

输入法:jian dui

补充说明:不过呢个字确实系非常生僻,其实写成“尖”都唔影响理解嘅。

11

建议用字

输入法:dong qi chuang ban

12

建议用字

13

建议用字

输入法:ya zha

补充说明:呢两个词其实都系啱嘅,写边个都可以。

14

建议用字

▲《家有喜事1992》,舒娜打扫卫生嘅场景

15

建议用字

补充说明:依家都有用“发烂渣”。

16

建议用字

输入法:kai bian

▲喺《古惑仔》入面会经常出现

17

建议用字

18

建议用字

输入法:fei xun xun

补充说明:除咗“揗”,仲可以用“腯”嚟形容。

19

建议用字

输入法:(未查到相关记载)

20

建议用字

输入法:qiong dao nong

补充说明:如果你讲“穷到裤穿窿”,咁就冇错啦~

21

建议用字

22

建议用字

输入法:hong / hou / ou pou

23

建议用字

输入法:lang li

24

建议用字

输入法:nao xin wei sheng mai

▲家有喜事1992,常欢嘅经典场面!

25

建议用字

输入法:yan xian

26

建议用字

输入法:yan yun

27

建议用字

输入法:xun ji

28

建议用字

输入法:dian che

29

建议用字

输入法:dou mou

30

建议用字

输入法:ai / yi sha

最后,都系要讲返嗰句:我哋并唔系要求所有学习粤语嘅人都要写啱晒呢啲字,只系想分享出嚟畀有兴趣嘅人了解。

我哋喺查阅字典搵资料嘅时候,发现粤语嘅表达都非常得戚有趣。正系因为呢啲有趣嘅表达,丰富咗粤语嘅趣味性,希望可以有更多嘅人可以同我哋一样发现粤语嘅趣味同魅力!

虽然保护粤语道长且阻,但我哋建六编辑部会继续坚持落去,希望各位自己友继续支持我哋啊!

各位自己友

呢啲字你哋写啱几多个?

你哋平时仲会遇到边啲

觉得好难写嘅粤语字?

快啲留言同我哋分享一下啦!

本篇文章内容相关资料来源:

《广州话正音字典》、《广州话方言词典》、

《粤语同音字典》等。

从清晨到夜晚-河洛语(闽南话)时辰本字细解

理性专业,致力于服务社会大众,但坚决不做所谓学术,若有专家、学者、作者引用我文中的观点和研究成果,请务必标明出处。

闽南话是古汉语活化石,源自中原河洛地区,所以也称河洛语。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人口等原因,时至今日闽南话特别是日常白话依然很神奇地保存着上古汉语的发音与用字习惯,古音古意体现在闽南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比较为人所熟知的饮食上的“燃火hiaN huei/hei”、用“鼎diaN”炒菜、用“箸di”来“食饭jia beN/buin”等,而在有关季节与时辰的表达上也是处处透着古韵与古味。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到时辰,得先从太阳说起。河洛语一般不说太阳而说“日头”,音lip/zip tao,雨后天晴出太阳了称“出日”或“出日头”,太阳下山了是“日头落lou山了”,晒太阳说的是“曝pak日”,管一天叫“一日”或“一工gang”(在闽南部分和台湾大部,也从干一天活的角度来看待一天的时间)。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年,而因为地球是斜着身子绕太阳转的,因此我们有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变换和冷热寒暑的交替。在河洛语里,除了春天秋天的说法和普通话一样外,冬天和夏天是按人体对环境温度的感受的角度来说的,冬天称“寒天 guaN tiN”,夏天叫“热天 lua/jua tiN”。寒热各有两音,寒的白话音为guaN,如“寒得哭爸”(冷得哭爹喊娘的),文读音为han,如寒假han gak/gah;热的白话音是lua或rua,如“热得挡未着rua gak dong vei/vuei diao”(热得受不了),而文读发lia或ria音,如“闹热nao ria/lia”(闹热即热闹,求顺口而倒装)。以冷热感受来说冬夏,河洛语蛮特别蛮有意思的不是?

每天太阳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有昼有夜。河洛语也是以有没有“日头”来说白天和黑夜的,白天称“日时”或“日间时”,而夜间称“暗时”或“暗暝”。普通话说黑夜,河洛语说暗暝am mi/mah,意思是一样的,不过在文字表达上却还是稍微有些古今味道的差异。暝,本源字为冥,本义为幽暗、昏暗,也指天色晚而暗即夜间之意。暝指夜的用法可以参考唐代诗人王维的【蓝田山石门精舍】一诗: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暝的河洛语白话音为mi或mah,比如说彻夜未眠,河洛语是说“一暝无困 jit mi/mah vo kun”或“规暝困未去 gui mi/mah kun vuei/vei ki”等(规整,规即整,规暝=整夜),暗暝就是发白话音am mi/mah。

说完昼夜,我们再一起来看看河洛语是如何表达一天里的各个时辰的。当然,下面我所要解说的时辰并非完全对应于古代官方定义的按地支命名的从子、丑、寅、卯、辰…到酉、戌、亥以两小时为单位的十二时辰,而只是把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对一天各个时段的大致的笼统的称呼,拿来给大家说道说道。(注:据明末大儒顾炎武的考证,在先秦、西汉时,用十二名与地支配合来记十二时,还没有确定出一个系统,使用上比较紊乱。)

白天在普通话里分为上午和下午,上对下。而河洛语是分为顶晡ding bau和下晡eh bau,顶对下。我们可以发现,在这里河洛语说的是“顶”而不是“上”,顶上,顶即上,河洛语白话基本上把表方位的上都说成顶,如称“山上”为“山顶”,“楼上”为“楼顶”,“上面、上头”则说成“顶面、面顶、顶头、顶悬”等(注:顶悬,音ding guan,为台湾和部分闽南地方的常见说法)。

晡,本义为申时,即每天下午3至5时左右,也就是晡时,文献记载最早见于【淮南子·天文训】篇:(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古时候中国人一日二餐,下午3到5时的晡时就是每天的第二次进食的时间段,在河洛语里也就称之为下晡eh bau,而大概在上午7至9时的这个时间段也就是辰时吃第一餐饭,上午7至9时左右的这个时间段也就被称之为顶晡ding bau。河洛语的顶晡相当于普通话的上午,既泛指整个上午时间,同时也不是十分严格地特指上午吃早饭的这个时间段,而进入近现代,随着一日三餐的习惯养成,顶晡的时间段定义也大概延长到中午饭前,顶晡的吃早食的意思也已逐渐消失而只用来表示时间而已。同样的,河洛语的下晡相当于普通话的下午,既泛指整个下午时间,同时也指古时吃第二顿饭的时间段(下午3至5时),而随着进餐习惯的改变,下晡也逐渐没有了进食第二餐的意思,而是纯粹指下午1至5时左右的这个时间段。

一天之计在于晨,天亮了老百姓的一天的忙活就开始了。河洛语称天亮为“天光 tiN geN/guin”,“天犹未光,伊就出门去做空缺 tiN ya vei/vuei geN/guin,yi jiu coo meN/muin ki zou/zui kan kuei/kei”说的就是“天还未亮,他就出门去干活了”。“天光”的这个说法和接着要说的“透早”直到现在都还是已属于北方官话片区的河南话的习惯说法。光亮是个同义复词,光就是亮,亮就是光,河洛语白话大多数情况下总是使用汉语同义复词的首字,这不是没有来由的,这都是与中华文明发源于中州河洛地区并长时间以中原地区为政治文化中心有极大的关系。

天光

天亮了,也就意味着大清早的到来。河洛语管大清早叫“透早tao zak”,清 = 通 = 透,透早 = 大清早,很好理解。而理解了“透”的汉字意义,一些相关的困扰大家很久的河洛语词语的本字也就有了答案,解 = 通 = 透,所以北方话的“解一下手” = 河洛语的“透一下 tao jeh” (一与下连读,jit + eh = jeh) ,而河洛语的“透索儿 tao sou ar”就是普通话的“解绳子”,解开 = 透开tao kui,大家有没有茅塞顿开?

大清早之后很自然的就是得起床了,河洛语的“早起zak ki”指的就是大概上午6到8时这个起床的时间段,河洛语“食早起 jia zak ki”说的就是(起床之后)吃早饭的意思,“早起食番薯糜 zak ki jia huan/han ji/zu/zi mai/vei/vuei”的意思就是早饭吃地瓜粥,“今儿早起路顶塞车”说的就是今天早上路上堵车的意思,河洛语的“早起”可以完全等同于普通话的“早上”。

顶晡

早起(zak ki)之后,紧接着就是河洛语狭义上特指的顶晡ding bau,而过了顶晡到了上午11时至下午1时的这段时间,就是河洛语所说的“中昼dion dao”时,中昼(晝)即昼之中,白天的中间,也就是中午之意。昼(晝)的河洛语文读音为diu,白话音为dao,“食中昼 jia dion dao”就是吃中午饭的意思,而中昼也经常说成下昼,二者通用混用,但有时下昼eh dao 也专指中午12时到大概下午1时左右的这一时间段,对中昼有所延续而与中昼有所区分。(昼在【唐韻】里是陡救切,切韵后就是河洛语的文读音diu,宇宙的宙也是此音,我们可以看到近现代的舌上音即zh声母在唐代还大多数是以d声母来发声的)

中昼

过了中午,也就进入了下午,如同前面已经说明的,河洛语的下晡eh bau就相当于普通话的下午,时间段大概就落在在下午1至5时左右,河洛语“汝今儿下晡有冗无 li/lu/lir gin ar eh bau wu yin vo?”说的就是你今天下午有没有空的意思,现代语境中下晡已经没有了专指申时吃第二餐时间的意思了,而是几乎等同于普通话的下午。

下晡

过了下晡,到了太阳逐渐落山也就是黄昏傍晚的这个时间段,天色已经慢慢暗了下来,河洛语管这段时间为“暗晡am bau”或“暗头儿 am tao ar”,从下晡eh bau到暗晡am bau,就是从下午到黄昏,晡字与暗字很是形象地反映了太阳光的变化。河洛语“暗晡落班了侬等凑阵来去拍球 am bau lou ban liao lang dao din lai ki pak giu”的意思就是“傍晚下班后咱们结伴去打球”,在这里河洛语称打球为拍球pak giu,也是从拍打这个同义复词里取首字“拍”而用,而普通话一般是使用后一个字“打”。

暗晡 暗头儿

天色暗下来之后,就到了河洛语的“下黄eh heN/huin”时间段。下黄,其实既不下流也不“黄”色,其指的是黄昏后到应该歇息上床的这一段时间,是黄昏的延续,所以称下黄,下黄就相当与普通话的晚上。黄在【唐韻】里为乎光切,音同荒,切韵后的河洛语文读音为hong,音同皇帝的皇;而白话音为heN/huin,heN为厦泉音,huin为漳音,音也同“荒”的白话音,而另外一个白话音eN/wuin用于称呼姓氏和颜色的黄,这是各地汉语都共有的以音别义的现象,非河洛语所独有。河洛语“下黄来去饮酒 eh heN/huin lai ki lim jiu”就是“晚上一起去喝酒”的意思。而至于有些人所主张的“下昏”的说法,我想他们可能就是看到昏字的h声母而简单联想的,其实昏的河洛语文白音都是hun,和普通话一样,从昏在【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等韵书中的发音为呼昆切也可以看出是不可能发heN/huin的音的。所以下黄才是eh heN/huin的本字,下昏不是。

下黄

下黄eh heN/huin过后,一般到了22时左右,人们就得准备“歇困hah/hio kun、上眠床困 jioN/jiun min ceN kun”了(河洛语称歇息为歇困,睡床为眠床,称睡觉为困,古意十足)。从入睡到第二天醒来的这段天色已全黑的夜间河洛语就叫做“暗暝am mi/miah”,相当于普通话的“夜里头”,暗暝没有太多的分段,一般就分为顶半暝和下半暝,相当于普通话的上半夜和下半夜。河洛语“茶饮相济dah lim xiuN/xion juei/jei,顶半暝困未去ding buaN mi/miah kun vuei/vei ki,下半暝得落眠 eh buaN mi/miah gak/zak lou min”说的就是“茶喝太多,上半夜睡不着,下半夜才得以入眠”的意思。落入是个同义复词,河洛语取首字“落”,普通话取后字“入”,落眠 = 入眠,很容易理解。

暗暝

以上就是我对河洛语(闽南话)时令与时辰的说法与汉字本字的详细解说,希望各位朋友能够喜欢,并一同努力做好闽南河洛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广大。谢谢大家!

注音解释:

文中的河洛语(闽南话)拼音系本人自创,坚持简单、通俗易懂的原则,就是优先使用通行的汉语普通话拼音(去掉卷舌声母和忽略一些不明确的前后鼻音的差异),而无法用普通话拼音来正确拼写的,就使用大家相对熟悉的英语的习惯拼写方式来标注,再没有,就采用文字注释方式加以解释,而所有的音调值都不加以标注,因为厦漳泉台间存在一些调值差异,以及无论地域差异整个河洛语本身都存在从单字到短句再到长句的变调现象(类似英语)。

所有注音一般只标注闽南三地主流腔调,请恕无法将各地差异一一标出。而这些注音只是起辅助阅读的作用,并没有强调哪个地方的口音为标准音或我标注的就是标准的意思,闽南话母语者可作为参考并按自己熟悉的腔调来朗读即可。

古代汉语|汉语声韵结构

“声韵调”部分

本章内容是根据老师讲解做的笔记哈~

概念很多,需要认真理解记忆哦~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一起加油 ![加油]

第二节

汉语的声韵结构

汉语语音是以【音节】为单位的,一般情况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音节: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音韵学将汉语音节分析为声、韵、调三个部分。

一、声 =“声纽”或“母”“纽”=声母

(一)声、纽、字母

汉语音节开头的部分是声母。音韵学上将声母简称为“声”,又叫做“声纽”或“母”“纽”=声母

声母分为两类:【辅音声母21】和【零声母1】

字母:古代【没有音素】文字(最小的语音单位),因而要表示声母,就选用一些汉字来标示,这些标示声母的汉字就称为“字母”。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如:三十六字母(唐末宋初的声母系统)帮(b)“帮母/纽字”

#声母、字母、三十六字母

(二)声类

对同类反切上字的称呼。古人创制反切,同一个声母使用了多个反切上字,后人根据反切上字研究当时有多少个声母,用一定的方法将那些代表同一声母的反切上字归纳在一起,总共看有多少个类,其中每一类就叫做 一个声类。

* 反切: 产生于东汉末年,是古代最重要的往音方法。

* 反切基本原理: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汉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 (例:都,当孤切;田,徒年切;孔,康董切;红,胡笼切;劝,去原切;唐,徒朗切)

例:多德得丁都当动(都声类)

与声母的异同:有时候一个声类代表一个声母,有时候两个声类实际上只代表一个声母。陈灃[li三]《切韵考》将《广韵》的452个切上字归纳为40类(但一般公认《广韵》有37个声母)

(三)三十六字母

现代汉语中,人们将声母系统归类为21个音素来表示。唐末和尚守温,借鉴佛经当中的梵文的拼读原理,最早创立了【三十字母】——宋人增改为【三十六字母】,大致反映出了中古 (唐末宋初)的声母系统

1057

三十六字母表(唐末宋初)

(四)五音、七音

音韵学上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将三十六字母分为唇舌齿牙喉五类,叫做“五音”。

后来又从舌音中分出“半舌音”,齿音中分出“半齿音”,连同“五音”,称为“七音”。

(五)清浊

1.根据发音方法的不同,将三十六字母分为清音浊音两类。

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辅音,又称为“不带音”。

浊音:发音时声带颤动的辅音,又称为“带音”。

2.根据发音时气流的强弱或浊化程度:

全清:发音时不送气,声带也不颤动的塞音、塞擦音以及声带不颤动的擦音。

次清:发音时送气,声带不颤动的塞音、塞擦音。

全浊: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塞音、擦音、塞擦音。

次浊:发音时声带颤动的鼻音、边音、半元音。

(六)双声

两个字的声母租同,以古音为据。

二、韵 = 韵部 (腹<同或近>+尾+调)

(一)韵母(头+腹+尾)

一个音节【除去声母和声调】以外的部分就是【韵母】

【韵母】由三部分构成:【韵头+韵腹+韵尾】,其中【韵腹】是必不可少的。在现代汉语中,【韵头】只能由i,u,v三个元音来充当,【韵尾】只能由i、u(o)、n、ng来充当。

(二)韵部=韵(腹<同或近>+尾+调)

* 韵部:音韵学上说的韵部,简称“韵”,不包括韵头(介音)在内,只要求韵腹相同或相近、韵尾和声调相同。

- 例如:东董送( ding dong song)

- 三字韵母相同,但由于声调不同,故是三个不同的韵部(韵)。

- 沙家花(sha jia hua)

- 三个字韵腹、韵尾相同,声调相同,故为精同韵字,但却属于不同的韵母。

* 韵目:从同韵部(韵)的字当中选取一个字作为代表,这个代表字就叫做“韵目”(“韵目”是韵部(韵)的代表字)

* #同“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

- 东dong同tong童tong忠zhong弓gong宫gong等,它们在《广韵》中是同韵的字,音韵学家们选用“东”字作为代表,于是这些同韵部的字称作“东韵”字,共357个,“东”就是韵目。

* 注:韵部对声调的要因时代和文学体裁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

- 格律诗:论声调

- 宋词:不论声调

- 东董送((dong dong song )在格律诗中是三个韵部,在宋炎过中是二个韵部。

(三)韵类(头+腹+尾+调)

一个韵部的字,除了韵腹和韵尾相同外,还有韵头的差别。如果在一个韵部里再【按照韵头的不同进行分类,就成了韵类】。同一韵类的字,韵头、韵腹、韵尾、声调均相同,故一个韵部里往往包含几个韵类。

(四)韵摄(腹<同或近>+尾<同>)

例如:寒旱缓山<四个韵部>

(an an uan aen) <拟音>

同属于“山摄”

(五)开合口和四呼

呼:根据韵头或翻腹发音时唇形的不同给韵母分的类。(根据韵母第一个音素对韵母的分类)

中古时代:

合口呼:韵头是[u]或者整个韵是u的韵母。

开口呼:韵头不是[u]或者整个韵不是u的韵母。

明清时代:

开口呼:没有韵头,韵腹也 不是iuy的

齐齿呼: i,合口呼: u,撮口乎y

(六)洪音、细音、等

宋元的开、合口两呼,各分为洪音和细音两类(开口洪音、开口细音);又根据[i][y]介音的有无,把两呼各分为一二三四等。

“等” 是同时从【韵头】和【韵腹】角度对韵母的分类。

一等韵:韵母中没有介音[i]或[y] 主要原因发音时开口度最大,舌位较后。(声音最响亮!)

二等韵:韵母中没有介音[i]或[y],主要原因发音时开口度次大,舌位较前。

三等韵:韵母中有介音[i]或[y],主要原因发音时开口度较小,舌位在前。

四等韵:韵母中有介音[i]或[y] (隋唐时不带介音[i]或[y]),主要原因发音时开口度最小,舌位最前。(声音最小!)

(七)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阴声韵: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例如: aja阳声韵: 以鼻辅音收尾的: m[m]、n[n]、 ng[n]。m[m]在明代消变为n[n]。例如:am

入声韵:以清塞音收尾的b[p]、d[t]、 g[k]和喉塞音[?]。到元代时在北方话中消失。例如: ab

阴声韵、阳声韵:舒声韵

入声韵:促声韵。

(八)叠韵

两个字的韵相同。

三、调

(一)四声

古代:(平、上、去、入)

现代: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二)平仄、舒促

平声:平

仄声:上声、去声、入声

(三)韵书

是按声韵调关系将汉字编排而成的书,是为写诗文押韵而作的。现存最完整最古的一部韵书是《广韵》。

(四)等韵图

简称“韵图”,是古代音韵学家制定的一种声韵调配合表,它用图表的格式将汉语的语音系统表现出来。今传最早的等韵图是【南宋·张麟之】刊行的《韵镜》

归纳:

l 音节=声母+头+腹+尾+调

l 声=声母=声纽”或“母”“纽”

l 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

l 声类:将代表同一声母的反切上字归纳在一起,总共看有 多少个类,其中每一类就叫做 一个声类。

l 韵母(头+腹+尾)

l 韵类(头+腹+尾+调)

l 韵摄(腹<同或近>+尾<同>)

l 韵部=韵(腹<同或近>+尾+调)

l “韵目”是韵部(韵)的代表字,同“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