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请您在阅读本文前点击右上方的“关注”,以后您就可以每天免费收到【农夫也疯狂】分享的关于农村大小事。
进入农历七月份了,马上就要迎来一年一度的农历七月十五了。这是一个在农村里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的地方叫它“中元节”,也有的地方叫它“鬼节”,而农夫的老家这边叫它“七月半”。关于农历七月十五,在北方地区还流传着“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丰收”的说法,您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您认为有道理没有?
七月十五定旱涝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等到了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大的干旱或者是洪涝灾害不再会出现了。也就是说如果之前一直是干旱,或者是常常降暴雨的天气,那么到了七月十五这天也就偃旗息鼓了。在北方的很多地区还流传着“大旱不过六月二十四”的说法。意思是说,无论之前多么严重的旱情,到了六月二十四日也会得到缓解。虽然农民朋友也搞不清楚是为什么,但是“七月十五定旱涝”这句老话的准确率还是很高的。
八月十五定丰收既然在七月十五就能定下旱涝了,为什么要到八月十五才能定丰收呢?这是因为农作物却还没有到收获的季节,这个时候正是水稻、高粱、玉米等生长的旺季,尤其是水稻刚好处于灌浆期。而水稻的这个灌浆期就是指从稻谷扬花结束颖壳闭合开始到籽粒成熟的一段时间,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可以说是直接影响着当年农民的收成。所以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如何将决定着农民的收成。只有等到了八月十五之后,才能知道当年是否大丰收。
从历年的情况来看,“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丰收”的“兑现率”还是很高的。有的人说这句话不太准确,那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区域局限性,普遍适合北方地方。其实,农村里的一些谚语都是过去祖祖辈辈根据自己劳作经验总结来的,是经过多年的经验验证的,有很多的俗语是可以准确预测几个月以后的天气。比如“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这些老话准不准呢?
(农夫也疯狂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雨热同期是中国气候的突出特点,最热的时候雨水也最丰沛。这种气候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中华文明,然而,气候突变带来的旱涝灾害又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
从远古时期,中国人就与旱涝做斗争。经常交替出现的洪涝与旱灾,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主要灾害。
我们搜集、整理了《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等历史资料及气候资料,系统梳理出1470至2018年间的旱涝数据,试图用可视化的形式,展示549年来我国经历的旱涝气候变化规律,挖掘那些重大旱涝灾害事件及社会历史影响,为当代社会应对旱涝灾害提供借鉴。
重庆奉节招待所墙上所刻“同治九年(1870年)季夏洪水至此。光绪九年仲秋立。”,说明当时洪水之大。(来源:《中国历史大洪水》)
1929年香港旱灾,市民在街头轮流取水。(来源: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1931年,武汉发生大洪水。(来源: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1942年夏到1943年春,河南发生大旱灾,夏秋两季大部绝收,饥荒遍及全省110个县。图片为河南灾区逃荒的饥民。(美国记者拍摄)
1954年长江中下游特大洪灾导致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受灾人口1888万人,京广铁路100天不能正常通车。图为加固加高后的汉口沿江防水墙。(来源: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1972年中国发生大旱,全年受旱面积3069.93公顷,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等8省市91座大型水库蓄水量较1971年减少100.43亿立方米。(来源: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1975年8月,河南省南部淮河流域出现特大暴雨,导致60多座水库溃坝,近1万多平方公里受灾。图为京广铁路遂平段被洪水冲毁。(来源: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1981年7月15日洪水中的四川南充城。(来源:《中国历史大洪水》)
1983年夏,陕西、四川、山西出现大暴雨,汉江、渠江、嘉陵江水位猛涨。其中,汉江安康河段洪水超过安康城堤1-2米,安康老城区因洪水变为废墟。(来源: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全流域型特大洪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图为8月10日江西九江江洲大堤上灾民抱着女儿寻找“家”。(来源:东方IC)
2006年夏,川渝高温干旱造成农作物受旱面积达320多万公顷,粮食减产500万吨。图为8月13日,旱情严重的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儿童在干涸的池塘里玩耍。(来源:新华网)
2010年,贵州省持续干旱造成黄果树大瀑布大“瘦身”,漂流景区水位也大幅度下降为平时的1/4左右。(来源:人民网)
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疯狂肆虐,雨量历史罕见。全市受灾人口达190万人,其中79人遇难。图为一辆双层公共汽车被积水围困于莲花桥附近。(来源:新华网)
2013年8月,东北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合计受灾103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591亿元。图为中国最东端的抚远气象站被洪水围困。(来源:中国天气网)
2016年5月4日以来,江南、华南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遭受暴雨洪涝危害。图为7月4日,安徽省太湖县新仓镇呜山村村民房屋被洪水淹没。(来源:新华网)
我们发现,在这段距当代社会最接近也是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历史中,不管社会形态经历几度变迁,旱涝总是在或多或少影响着中华文明,例如朝代更替、人口迁移、经济社会发展等。 旱和涝依然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自然灾害。
格局:旱涝交替
中国地貌复杂,范围跨度大,各地年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雨季集中在5到10月,这几个月的降水一般占全年总降水量80%左右,其多寡基本会决定当年旱涝状况。
549年来,中国可谓旱涝频发,几乎每年都有区域性或局地性的旱灾或涝灾。
分布不均的降水造就了多样的旱涝格局。我国旱涝格局通常有6种类型,即全国旱、全国涝、南北方涝长江流域旱、南北方旱长江流域涝、北方涝南方旱、北方旱南方涝等。不同时期旱涝格局的相对比例有变化,但总的来说,全国涝型格局多于全国旱型格局,北旱南涝型格局多于北涝南旱型格局。
我国旱涝格局中最常见的是“北旱南涝”,大约平均每4年就可能出现一次,也就是说大多年份南方易偏涝,北方偏旱。容易发生涝灾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旱灾最易发生在华北平原及西北的陕甘宁地区。
最少见的是“北涝南旱”格局,大约平均每9年一次,17和18世纪就曾出现过。例如,清朝乾隆年间的1756-1757年北方持续多雨,连续2年“北涝南旱”的状况在历史上更为少见。
1950年以来,我国气候总体维持“北旱南涝”格局。不过,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近30年来降水持续增加,日渐呈现“暖湿化”倾向。
旱涝不均跟我国地域辽阔且季风气候年际变率大有密切关系。夏季风的异常变动会直接导致降水的时空差异。当夏季风较弱时,雨带长期在南方徘徊,导致雨季长、雨量大,可能形成涝灾,同时造成北方雨季短、雨量少,可能形成旱灾。这时就会出现北方偏旱、南方偏涝情况。反之,则会造成南方偏旱、北方偏涝。
趋势:旱涝转换
我国的旱涝格局并非一成不变,呈现准周期或者阶段替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转换。东部区域旱涝变化的准周期性更加明显,以2-3年左右的周期为主,还有11年左右、22年左右、50-60 年左右以及80-100年左右的“世纪周期”。
1470年以来,我国的旱涝分布多有变化。1470年至17世纪,偏旱和偏涝的年份都非常多,但以旱型年景为主,自东向西大致呈“东旱-中涝-西旱”带状分布;到了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由旱转涝显著;19世纪期间,年景以涝型为主,出现几次持续时间较长的水灾;20世纪以后,全国逐渐向旱型年景转变,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较为湿润,80年代起再次转旱,其中华南和淮河流域及华北平原偏旱,长江以南和西北东部偏涝。
虽然在过去五百年间有过多次干湿气候突变,但1951-2010年,年降水量总体未出现显著变化趋势。总得来说,最近的六十多年属于气候条件较好、相对稳定的时期,但仍需要警惕未来出现气候突变和重大气候灾害的可能性。
据《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到21世纪末,中国将持续降水变多的趋势。全国降水平均增幅为2%-5%,北方降水可能增加5%-15%,华南地区降水变化不显著。
影响:水旱中国
旱灾和涝灾历来是影响中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以“靠天吃饭”为主的农业社会影响极大,往往直接导致农业减产或绝收,进而出现蝗灾、河道变迁等次生问题。如果灾害连年,则灾荒会进一步加重,甚至影响社会变迁或朝代更替。中国历史上多次发生的农民起义,很多是以旱涝导致的灾荒为背景。
旱涝对人类社会的伤害各有不同。
旱灾的致命性在于破坏力强、时间长且范围广泛,经常会造成大片绝产绝收,特大型灾荒往往是由持续干旱制造的。
明清时期旱灾多发且致灾重,多次出现连续3年以上、干旱区域超过4个省份以上的重大干旱事件。
尤为显著的是明朝万历年间(1585—1590)6年大旱、明朝崇祯年间(1637—1643)7年全国大旱、清朝乾隆年间(1784—1788)5年旱灾和清朝光绪初年(1875—1878)的“丁戊奇荒”大旱灾。
这些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剧烈的社会动荡,以1637—1643年发生的长达7年的全国大旱为例,这场波及南北23个省份的苦旱导致赤地千里,江河断流,泉井涸竭,禾苗干枯,颗粒无收,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灾荒成为农民起义的导火索,内忧外患之下明王朝走向灭亡。历史气候学家认为,这可能是中国东部地区过去2000年最严重的一次持续性旱灾。
同样,“丁戊奇荒”也引发了社会变革,迫使大批山西百姓背井离乡北上至内蒙古,河北、山东饥民大量逃荒到产粮较丰的东北,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大规模的灾民迁徙潮“走西口”和“闯关东”,并持续至20世纪初。
与大范围、持续性强的旱灾相比,水灾的特点在于其频繁。549年来,全国没有一年未出现大涝,有的范围大,有的局地性明显。
虽然洪灾几乎年年都有,但影响严重的主要集中在几个特大水涝年,较典型的年份有1730、1755、1823、1931、1935、1954、1975、1998、2016年等。
1998年爆发的百年不遇特大洪水就对经济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当时,长江、嫩江、松花江等江河同时洪水泛滥,长江上游出现8次洪峰,与中下游洪水遭遇,形成全流域型大洪水;嫩江、松花江出现150年来最严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洪灾造成29个省份的415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灾害之严重,至今令人不寒而栗。
总的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进步、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气象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各部门防灾减灾水平提升,我们应对和防治旱涝等气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因旱涝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断下降,且当代社会并未引发像古代那样的社会动荡和人口迁移。据统计,旱涝等气象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从20世纪80和90年代平均每年5000人降至21世纪的2000人左右。
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工业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推进,旱涝灾害造成的经济影响更严重。1965-1989年,旱涝等气象灾害导致的平均直接经济损失(2013年价格)为1192亿元,而1990-2013年,这一数字蹿升至3079亿元,翻了2.6倍。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绝对值呈上升趋势。其中,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气象灾害经济总损失的比重最大。
成因:季风和地形
旱涝频发与复杂而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
我国东部地区是全球最典型的的季风区之一,其中夏季风对旱涝有显著的影响。夏季风有明显的季节性北进和南退,在5月中旬和6月上旬影响华南地区,6月中旬北跳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在那里维持至7月中旬,然后再次北跳,影响华北和东北地区。8月下旬开始,夏季风开始从北方迅速撤退至长江流域,在9月上旬回到南海北部地区,完成一次夏季风南北向的季节进退过程。
夏季风的进退推动季节性大雨带的移动。一般来说,夏季风强,大雨带能推至较北位置,使北方地区发生洪涝灾害而南方发生旱灾,若夏季风弱,则北方易旱南方易涝。
此外,我国地形十分复杂,高原盆地错落,高山河川纵横,气候类型多样,旱涝的地区间差异极大。高大的山脉往往成为气候的分界线,山地以及四川盆地四周和太行山等地的迎风坡一侧都是多暴雨的地带。同时,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腹地,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这一地区,因而降水偏少。
结语
中国天灾之多,当属世界之最。未来,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灾害性天气将更频发,中国人将面对更凶悍更频繁往复的旱涝天灾,势必需要以更科学有效手段应对大自然的挑战。
《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应对重、特大旱涝等气象灾害的能力仍十分有限,应对大灾的防灾减灾效果不明显。因此,我们应把重、特大气象灾害尤其是旱涝的防御,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内容。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应对旱涝灾害的挑战,除了要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我们还可以充分研究历史气候变化资料,认识气候的过去、现代和未来,深入探索历史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弥补现代观测记录的不足,同时为气候预测提供更多依据,以便于更好地探索未来的前景,从而促进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
在中国民间有一句古老的俗语:“涝不涝,就看八月八。”这句话意味深长,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经验和生活智慧。随着岁月的流转,这句话仍然在农村乡间传颂,成为了农民们对未来水情的一种预测。如今,八月初八已经到来,大家开始担心明年春天是旱是涝。那么,这句古老的谚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科学道理呢?我们将从气象学、农业学等角度来解析这个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句俗语的内涵。它告诉我们,农历八月八这一天的天气状况,会对明年春季的水情产生一定的影响。这里的“涝不涝”指的是水涝情况,也就是指田地中是否会出现积水。而“八月八”则是特指农历八月八日这一天,它被认为是一个具有特殊气象意义的时间节点。
气象学家通过长期的观测和研究发现,农历八月八日附近的天气状况确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对于明年春季的水情预测。这是因为,八月初八正处于夏季末期,是一个气候过渡的时段。在这个时期,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会发生一些显著的变化,这也会影响到接下来的季节。
其次,我们来解析为什么八月初八的天气会影响到明年春季的水情。首先,夏季末期的天气状况会对土壤的湿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在八月初八附近出现持续的降雨,会导致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增加,形成了一定的地下水储备。而如果这个时期出现干旱的天气,土壤中的水分会相对较少,地下水储备会偏低。
这种土壤中的水分状况,将会对明年春季的水情产生直接影响。如果土壤中储存了足够的水分,将会为作物的生长提供保障,从而减轻春季旱情的影响。相反,如果土壤中的水分偏少,可能会导致春季旱情的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此外,八月初八的天气也会对水域的水位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在这个时期降雨充沛,河流湖泊的水位可能会相对较高,形成了一定的水资源储备。而如果干旱天气持续,水域的水位可能会偏低,水资源供给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综上所述,农民们用“涝不涝,就看八月八”来预测明年春季的水情,其实是基于一定的科学道理的。通过对八月初八附近的天气情况进行观测和分析,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帮助农民们做好农业生产计划。
然而,也需要强调的是,气象变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单一的天气现象很难完全决定未来的水情走势。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我们还是需要依赖现代科技手段,比如气象预报、灌溉技术等,来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率。
总的来说,古话虽然带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它来确定未来的水情。我们应该借助现代科技,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农业生产计划,以应对不同的气象情况,保障农民们的丰收和生活需求。
前脚台风“泰利”刚走
北方强降雨又“上线”了
进入七月下旬
北方“七下八上”主汛期
也正式拉开帷幕
中央气象台预计
21日至23日
华北东部、黄淮、东北地区等地
有中到大雨
部分地区有暴雨
“七下八上”究竟是啥?
为啥这个时期总下暴雨?
今年“七下八上”
我国的天气气候都有什么特点?
↓↓↓
“七下八上”还是“七上八下”?
这里说的不是“七上八下”,而是“七下八上”。北方的小伙伴有没有感觉,每年的“七下八上”这个时期总会下暴雨。
气象上,“七下八上”一般是指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我国华北、东北地区降水最为集中的一段时期,它还有个学名“华北雨季”。按照雨季防汛标准,有时候“七下八上”的“在岗”时间也可以延伸为7月中旬后半段到8月中旬后半段,大约一个月。
“七下八上”期间,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及东北地区降水天气明显增多,容易出现洪涝及次生灾害,如城市内涝、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同时南海和西太平洋的台风活动进入活跃期,沿海地区易受台风、降水和风暴潮影响。
狂刷“KPI”!一个月雨量可达全年的三成
“七下八上”时期,雨水在北方狂刷“KPI”。短短一个月左右,北方地区降雨量则会占到一年雨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华北、黄淮地区、东北,以及位于黄土高原的陕、甘、宁等地都将遭遇一年中最集中的雨。
我国南方地区一年中往往有多个多雨时期,而北方多雨期则集中在“七下八上”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北方对于暴雨的承载能力比南方稍弱,所以这一时期尤其需要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准备。
到底为啥北方一年的雨都下在了这个时候?原来它背后有一个“大BOSS”——副热带高压。每年7月下旬前后,夏季风向北推进到了华北地区,同时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北抬至北纬30°以北区域,副热带高压就像一个水汽“传送带”,把洋面上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为华北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这些暖湿气流与东移南下的冷空气“相爱相杀”,就给北方地区带来了强降水。
当然,暴雨的产生也少不了地形“靠山”的推波助澜:太行山脉呈南北走向横亘于华北中部,是东部地区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对华北天气系统特别是暴雨有着重要影响。比如北京2016年7月19日至21日的暴雨,就与太行山脉对水汽、暖湿气流的强迫抬升有关。
今年“七下八上”期间我国呈旱涝并重格局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七下八上”期间我国呈旱涝并重格局。其中,松花江流域东部、辽河流域东部可能出现较重汛情,华北大部、华东南部、华中南部等地发生高温热浪的可能性较大。
根据预测,今年“七下八上”期间,除东北地区东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5至1℃外,我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华东南部、西北地区西北部、新疆等地气温偏高1至2℃;华北大部、华东南部、华中南部、新疆等地高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的可能性较大。
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时期
建议各地区各部门要紧盯
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库安全度汛等环节
落细落实防范应对措施
公众外出
也应及时关注
最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
防范强降雨
及其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记者:袁晗 张琳皓 李悦 来源:中国气象局官方微信公众号)
有一只青蛙长年住在一口淤塞废弃的井里。有一天,它酒足饭饱后,蹲在井栏上正闲得无聊,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只大海鳖在散步。青蛙赶紧扯开嗓门喊了起来:“喂,海鳖君,请过来,快过来看看我的美妙的天堂!”海鳖爬到井栏上,探出头看到井里有一滩浅浅的绿莹莹的死水。青蛙立刻打开了话匣子,得意地说:“你大概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宽敞的住所吧?你也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快乐生活吧!住在这儿,我舒服极了!傍晚,我可以跳到井栏上乘凉;深夜,我可以钻到那只破坛子里睡觉;早晨,我可以泡在水里,让水浸着两腋,托住我美丽的面颊,可以自由自在地游泳;中午,我就浮在水面上睡个午觉,做个美梦;晚上,我跳到泥里,让泥盖没脚背,埋住四足,可以舒舒服服地打个滚,也可以美滋滋地睡个觉。那些小虫子啊,螃蟹啊,小蝌蚪什么的,哪一个能比得上我呢!”青蛙唾沫星儿四溅,越说越得意:“瞧,这么多水,这么大一口井,都属我一个人所有,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乐趣可以算到顶了吧。海鳖君,你不想进来看看吗?”海鳖感到盛情难却,便爬向井口,可是左腿还没能全部伸进去,右膝就被井栏卡住了。海鳖只能退了回来。
海鳖对青蛙说:“你没有见过大海吗?”青蛙瞪大眼睛,好奇地问:“世上还有大海?大海什么样子呢?”海鳖骄傲地说:“大海水天茫茫,无边无际。它比千里平原还辽阔,比万丈高峰还深邃。传说四千多年以前,大禹做国君的时候,十年九涝,海水没有增加一寸;三千多年以前,商汤统治的年代,八年七旱,海水也不见减少一分。海是这样大,以至时间的长短、旱涝的变化都不能使它的水量发生明显的变化。青蛙君,我就生活在大海中。我在大海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你看,比起你这一眼枯井、一滩浅水来,哪个天地更开阔,哪个乐趣更大呢?”青蛙简直听傻了,眼睛鼓得圆圆的,嘴巴张得大大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