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六壬排盘

经部(经部主要书目)

时间:2024-01-03 07:34:23 作者:依稀久忆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经师、人师:一代通儒顾炎武

作者:周可真(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教授,本文为山东省图书馆顾炎武公开课第一讲的讲稿)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又字石户,度变姓名为蒋山佣,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清之际著名学者。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朝廷批准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从祀文庙,从此,他们被举世公认为清初“三大儒”。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更盛赞顾炎武“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顾炎武画像资料图片

顾炎武出身名门望族,高祖、曾祖、祖父都被载入《明史·列传》。顾炎武刚出生,就被绍芾抱去,做了他的嗣孙。绍芾是炎武亲祖父绍芳之弟,曾参加科举考试,院试成绩差,靠捐纳进了国子监,后来以贡生身份多次参加乡试,但直到50岁也没能中举,最终摒弃科举。他有个独生子同吉,18岁订婚,未到结婚,因病离世。按当时习俗,同吉未婚妻王氏本可另嫁他人,但王氏却认为,既然跟顾家订了婚约,就理应守约,不能毁约,于是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归顾家守贞。就这样,王氏成了炎武的嗣母。

王氏自小受到严格的家教和礼义约束,进入顾家后,对待公婆异常孝顺。抱炎武为嗣子后,教子有方,其“未嫁守节,孝顺公婆,立后训子”的事迹,广为乡人传颂。崇祯九年(1636年),被御赐“贞孝”牌坊,其事迹被载入《明史·列女传》。

于右任书顾炎武名句 资料图片

顾炎武自小受到良好的家教,首先是嗣母的道德教诲。归结起来有三点:第一,王氏信守婚约,未婚归顾,她以这种身教方式,教导炎武做人当守“信”。第二,王氏孝敬公婆,数十年如一日,让炎武懂得了为人当尽“孝”。第三,清顺治元年(1644年),王氏听闻昆山、常熟相继陷于清军,毅然绝食自尽,临终遗命炎武:“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王氏绝命之言行,使炎武牢记为人当尽“忠”。

“信”“孝”“忠”,成为顾炎武道德认知的基本理念。后来他在《日知录》中诠释人性道:“子之孝,臣之忠,夫之贞,妇之信,此天之所命而人受之为性者也。故曰‘天命之谓性’。”

顾炎武所受的良好家教,还有来自嗣祖的知识教诲。绍芾因其本人曾长期困于科举考试的经历,原本无意于让炎武走科举这条路,平时教授炎武的大多是无关科举应试的古代经典,包括《国语》《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之类的史学名著,以及《孙子》《吴子》之类的兵法经典。他谆谆教导炎武:“士当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土,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后来有一位常与其往来的老者向绍芾建议:“此儿颇慧,何不令习帖括,乃为是阔远者乎?”绍芾经不住别人如此善意劝说,才勉强让炎武学习科举文字,但并不指望炎武在科举仕途上有什么发展,所以在炎武十四岁考中秀才后,本该是其一门心思备考举人,绍芾却拿出自己手抄的邸报来给炎武阅读,欲使其知晓国政时事。

顾炎武自己对科举考试也是心不在焉,崇祯年间与同乡同学归庄一起,积极参加复社的活动,常跟四方之士打交道,荒废了科举学业,虽屡次参加乡试,却每试皆败。当时,在农民起义军和清兵双重打击下,明王朝已然摇摇欲坠。炎武常读邸报,对于国内政治和军事形势大体了然,他深为国家命运担忧,又自觉经世乏术,愧疚难当!27岁乡试再次落第,他毅然决然放弃了科举,义无反顾投身到为国分忧的实学兴邦的事业中。

顾炎武著《读史方舆纪要》 资料图片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李自成攻进北京。此后,江南先后出现了多个南明,顾炎武曾效命于其中两个——弘光和隆武,先被弘光聘为兵部司务,后又被隆武聘为兵部职方司主事。隆武覆灭后,顾炎武又写密信给郑成功,试图跟海上抗清武装力量建立联系,未获成功,又尝试从海道投奔南明的另一个小朝廷——鲁王,也没有成功。此后,不再看到顾炎武有明显从事抗清活动的迹象。他开始过起遗民生活。

顾炎武最初的遗民生活是“隐于商贾”,即以经商方式逃避与清朝的政治合作。从清顺治七年(1650年)开始,其断断续续经商,持续六七年,曾贩卖过布匹,可能还做药材生意。这期间,顾炎武还参加了苏州吴江的遗民诗社——惊隐诗社(又称“逃社”,也称“逃之盟”)。康熙二年(1663年),社中骨干人物潘柽章、吴炎,因受“文字狱”牵连,被当局所杀。此后,惊隐诗社逐渐停止活动。潘、吴遇难时,顾炎武已游学北方,他在太原听到潘、吴遇难消息,写下了《祭吴潘二节士诗》,对这两位遗民同道有“一代文章亡左马,千秋仁义在吴潘”的极高评价。顾炎武还将孤苦无依的潘耒(柽章之弟)收为弟子,加以多方照料和精心培养。

顺治十四年(1657年)秋,在其名著《天下郡国利病书》初稿已成情况下,顾炎武开始了后半生“北学于中国”的历程。

顾炎武在北方游历甚广,先后到过山东、北京、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份,但他在山东停留的时间最长,特别是在他获得了章丘土豪谢长吉抵押给他的庄田之后,章丘俨然成了其游历活动的根据地。

顾炎武当年经商积累了一笔财富,到了山东以后,以抵押借贷形式放款“千金”于谢长吉。谢氏原本想用这笔贷款大赚一笔,却不料“千金被坑”。这样一来,他先前作为抵押的千亩庄田便归顾炎武所有了。这本是理所当然,但谢氏却是个愿赌不服输的人,老是盘算怎样才能使那庄田回到自己手中,于是阴谋设局,致使顾炎武陷入了“黄培诗案”。

顾炎武著《日知录》 资料图片

受“黄培诗案”牵连,顾炎武在济南府狱里被折腾了一年有余,最终得到亲友们的合力营救。随着危机的化解,一度被谢氏强行夺占的那千亩庄田,也被当局重新判归顾炎武。“食力终全节,依人尚厚颜”,顾炎武十分看重这份产业,因为这是他赖以维持生活独立和保全其遗民气节的经济基础。康熙十六年(1677年)以前,他一直都是亲力亲为地管理其田庄,直到离开山东,才委托他人代为管理。

在客居山东时,顾炎武也常出入于北京,这主要是因为康熙年间他有三个外甥(徐乾学、徐元文、徐彦和)先后进京做了高官。尽管甥舅关系比较密切,但顾炎武在政治上始终不肯与清朝当局合作。清廷曾屡次尝试聘请他参加由官方主持的《明史》编纂工作,都被他断然拒绝。后来他干脆远离京城,到陕西华山之麓隐居起来。

顾炎武在关中有三位挚友:华阴王宏撰、富平李因笃、盩厔李颙。顾炎武以他们为“秦人”的代表,认为“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与他省不同”,这是其所以愿意终老于关中最重要的原因。

自定居华阴后,顾炎武再也没有回过山东,更没有再入京师,只是往来于秦、晋之间,直到康熙十八年(1679年),才做了一次长途旅行,目的地是嵩山少林寺。当年十一月返回华阴,他写下《五岳》诗,自我表白了二十余年来之所以“行游”北国是因为不肯做异国臣子。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顾炎武自华阴出游山西曲沃,翌年正月在曲沃病逝。

顾炎武作为清初的明遗民,不像一般遗民人物那样独善其身地自绝于当朝,拒绝同当朝官员的往来联系,而是坚持既“耿介”又“知权”的处世哲学,由此形成了其独特的遗民人格:不臣二姓,不跟清朝合作,是为“耿介”;不公开对抗清朝,为成就自己的学问事业,有选择地结交一些仕清学者,是为“知权”。

顾炎武曾自述其为学经历曰:“自少为帖括之学者二十年,已而学为诗古文,以其间纂记故事,年至四十,斐然欲有所作”;“五十以后,笃志经史”。在这过程中,顾炎武的学术思想日臻成熟,到康熙六年(1667年)他在《与友人论学书》中提出了“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学术纲领,强调学者必须先立其为人之本,做到“行己有耻”,且“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乃至于出入、往来、辞受、取予之间时刻挂怀天下,念念不忘为百姓做贡献,然后方可入“圣人之道”。

顾炎武逝世后,他的弟子潘耒编纂出版其遗著《日知录》并作序,对顾氏儒学做了总体评价,认为儒学有“通儒之学”与“俗儒之学”之分,而顾氏儒学属于“通儒之学”,具有“明体适用”的实学性质和“匡时”“救世”的社会功用。这个评价与顾炎武所谓“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实学纲领完全一致。

顾炎武一生勤于著述,被收录于《顾炎武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的各类著作共有34种(经部9种、史部17种、子部5种、集部3种)。在所有这些著作中,最能代表其“通儒之学”成就的有3种:《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和《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顾炎武在27岁摒弃科举后开始写作的。据顾炎武《利病书》自序说,他写这本书,事先并没有确定写作框架,只是在博览群书过程中对所接触到的材料加以选择、归类和编辑,由此形成了一部带有资料长编性质的作品,后来有部分书稿被弄丢,也有部分内容变得过时而有待于修订。也就是说,《利病书》是一部“未定稿”。它在清代没有刻本,到才由张元济收入《四部丛刊》,其主要内容涉及兵防、赋役、水利,有学者称此书是“一部明代社会经济资料书”。

作为“经师”,顾炎武的经学向来以“精于考证”著称于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左传杜解补正》称“博极群书,精于考证,国初称学有根柢者,以炎武为最”。清据学者普遍推崇顾炎武,如扬州学者汪中称“古学之兴也,顾氏始开其端”,常州学者洪亮吉称“我国家之兴,而朴学始辈出,顾处士炎武、阎征君若璩首为之倡”,都是看重顾炎武“精于考证”的本领与功绩。初年,扬州学者支伟成著《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将顾炎武置于“清代朴学先导大师列传”之首,视之为清代朴学(考据学)首席先导大师。

顾炎武主张“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故考据是顾氏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顾氏的经学考据,是从音韵训诂入手,旨在准确把握经文字义,进而合理阐发经义。他认为,训诂是经学的基础,而“汉人犹近古”,故汉学训诂最可信赖。他特别看重东汉古文经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论字者必本于《说文》”。但许慎对字义的训释,主要是从字形方向去进行“形训”;顾炎武则认为“考文自知音始”,故其经文字义考证是侧重于从字音方向来进行“音训”,并且是围绕《诗经》来开展“音训”,其成就集中反映在《音学五书》中。

不过,作为“通儒之学”,顾氏做学问并非像清代朴学家那样局限于书斋,仅做博览群书式考证,而是主动走出书斋,直面大千世界,进行类似田野调查的实地考察,广泛求证于学友。这是顾氏儒学区别于清代朴学的一个独特之处。潘耒在《日知录序》中提道:“先生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全祖望《顾亭林先生神道表》说:“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清代乾嘉考据学盛行的时代,最受学者们推重的是顾炎武的经学考据作品《音学五书》,这是奠定顾炎武“经师”地位的一部经学著作。当时,《日知录》并不受待见,如章学诚曾在《与林秀才书》中称,《日知录》只是“存为功力,而不可以为著作”。至晚清,《日知录》方受学者重视,如安徽学者包世臣曾在《读亭林遗书》中评论说:“窃以为近百余年来,言学者必首推亭林,亭林书必首推《日知录》。”清末民初,学界泰斗梁启超研读《日知录》,其看法前后有变化:起先在《清代学术概论》中称《日知录》是“札记之性质,本非著作,不过储著作之资料”,后来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乃称《日知录》是“含有意义”的“一种精制品”。

顾炎武著《日知录》 资料图片

《日知录》抄录文献占了十分之七八,作者自己的话不过占十分之二三。就此而论,说它是一部“札记”,似乎并不为过。但是深入地看,作者并非随意或机械地抄录别人的话,而是经过了一番“采铜于山”的精心筛选和提炼才录入其书,这些看似“不过储著作之资料”的“札记”,其实是作者“早夜诵读,反复寻究”得来的“采山之铜”。他之所以花这么大功夫,“早夜诵读,反复寻究”,乃是为了在茫茫书海中挑选出切合于己意的别人的话,以便确切地借用他人之言来表达其本人的思想和见解。他之所以要采取这种独特的表述方式,主要是因其看到明末王学泛滥而流于禅释,乃至于“语德性而遗问学”,所以他要特别提倡“道问学”,并亲自以其《日知录》作出表率:其书大量地引用他人之言,恰在于显示其学问之广博,表明其“尊德性”而不离乎“道问学”;而其书不取章句体例,而是萃集他人之言来阐明一个一个貌似互相孤立而实则有内在关联的“含有意义”的问题,且往往在引用别人的话之后附以作者自己的评论以起画龙点睛之作用,抑或先亮出作者自己的观点而后引证他人之言,则在于显示其有“观其会通”的本领而绝非一般“章句之士”所可比。由是观之,《日知录》实是作者为倡导“尊德性”与“道问学”之统一而出示的典范之作。

《日知录》有三方面的价值最值得重视:

第一,科学价值

《日知录》的编纂集中体现了顾炎武著书立说的三个原则:

(1)“毋剿说,毋雷同”的创新原则——顾炎武在《日知录》(八卷本)自序中说:“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日知录》(三十二卷本)第十九卷《文人模仿之病》更明确提出:“毋剿说,毋雷同,此古人立言之本”。

(2)“采铜于山”的归纳原则——顾炎武曾以“采铜于山”来比喻其《日知录》的写作,这表明了《日知录》的编纂是在作者博览群书、详尽占有思想素材的基础上,对这些素材进行提炼抽象,形成作者自己独特思想的研究过程。这个研究过程所运用的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文须有益于天下”的实用原则——《日知录》第十九卷专列《文须有益于天下》一条来论述之。而顾炎武自称“所著《日知录》三十余卷,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而有王者起,得以酌取焉,其亦可以毕区区之愿矣”。又称“别著《日知录》,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共三十余卷。有王者起,将以见诸行事,以跻斯世于治古之隆”。可见,《日知录》是欲为“王者”(顾炎武所期待出现并坚信必将出现的未来华夏王)治国平天下提供思想参考的实用之作。

第二,政治价值

综观顾炎武的有关论著,他认为明朝亡国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王室宗族势力衰弱;其二,君主集权空前强化;其三,伦理道德沦丧。到了其临终绝笔方才定稿的《日知录》中,他则提出了“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浅深,不在乎强与弱;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厚薄,不在乎富与贫”的观点,这表明他最终是将明朝亡国的主因归于伦理道德沦丧了。基于这个思想,《日知录》中又提出了后来被梁启超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著名论断。

在顾炎武“修己治人之实学”思想体系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作为一个“治道”理念提出来的,其思想特质在于:一般儒家王道政治观是基于视天下为君主一人之天下的天下观,由此将天下系于君主一人,使君主独负天下兴亡之责;顾炎武的“治道”理念则是基于视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的天下观,由此将天下系于天下之人,使天下之人共同分担天下兴亡之责。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天下观,突破了传统儒家“君主独治天下”的专制主义王道政治观,具有了近世“天下人共治天下”的治理意识,这是顾炎武作为明清之际的一位伟大启蒙学者最具政治启蒙意义的一个观念。

第三,儒学价值

作为儒家的忠实信徒,顾炎武是以弘扬儒家“仁道”为职志。关于“仁”,孔子有“仁者爱人”之说,《中庸》则有“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之说。顾炎武则兼取其说,将孔子“仁爱”说发展为“耻匹夫匹妇不被其泽”的“行己有耻”说,而将《中庸》“亲亲为大”说发展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的“人必有私”说,使“仁爱”和“私情”得以联系起来,在这种联系中,“私情”被理解为“仁爱”的必然体现,这是顾炎武对儒家“仁学”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其意义在于从儒学理论上达成了“仁”“私”统一。

综上所述,可对一代通儒顾炎武作出如下历史定位:在中国社会从古代向近代转变的特殊历史时期,他是一位杰出的启蒙学者;当祖国处于生死存亡之际,他是一位坚定而有独特思想和情操的爱国者;在学术发展史上,他是从宋明理学到清代朴学历史转变过程中一位继往开来的学术大师。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14日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卷一 ·《周易》名称之含义

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读书著书,其理亦无不同。故古代人凡著一部书,必重于立其名义。那么,《周易》一书的取名,又寓有何义呢?这一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分析。尽:

一、“周”字的含义

“周”字之义,历来有两种说法。

(一)认为“周”指周代,即谓《周易》是西周时代的书。这里必须联系到古代文献中叙及的三部均以六十四卦为占筮(s)之用的书:《连山》《归藏》《周易》。此说认为,《连山》是神农时代的筮书,神农一称“连山氏”;《归藏》是黄帝时代的筮书,黄帝一称“归藏氏”。后来,《连山》为夏代所用,《归藏》为商代所用。既然《连山》《归藏》两书均以时代名书,则《周易》之“周”字亦因其为西周之书而题“周”。故《周礼》合《连山》《归藏》《周易》三书称之为“三易”。

(二)认为“周”字义取“周普”。这一说法,对“三易”别有一种解释:谓《连山》以《良》卦居六十四卦之首(良为山),象征“山之出云,连连不绝”,故取“连山”为名;《归藏》以《坤》卦居六十四卦之首(坤为地),象征“万物皆归藏于地中”,故取“归藏”为名;《周易》以《乾》《坤》两卦居六十四卦之首(乾坤为天地),象征“《易》道周普,犹天地之无所不备”。故《周易》之“周”字,义为“周普”。

唐代孔颗达撰(周易正义),认为“因代以称周”较为合理。自孔氏以来,注(易》之家专主“周”为代名者至为众多,今当从之。

二、“易”字的含义

“易”字之义,古今歧异之说尤多。择其主要者,约有七种:

(一)许慎在《说文解字)认为,“易”是壁虎类动物“蜥易”的名称,是个象形字。

篆文“易”字写作:

“易”的象形文字

此字把它横过来看,正像一只壁虎,头、身、足、尾俱全。这种“蜥易”,旧说能在一天12个时辰中改变12种颜色、以作掩护而免遭外物侵害,故假借为“变易”之“易”。《周易》之书,言阴阳运行、万物变化之理,遂取“易”字为名。

(二)《周易乾凿度》认为,“易”字含有“简易”“变易”“不易”三层意义。简易,指《周易》的阴阳之理在人类社会、大自然之间处处可见,无所隐奥,毫不繁杂;变易,指《周易》之道,尽在于“变”,如四季更替周转,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之类均是;不易,指《周易》又把某些事理看成是不可变易的,如天在上、地在下,父尊子卑之类均是。

(三)《说文解字》又引“秘书说”认为,“易”字的部首由上“日”下“月”构成,谓“日月为易”,即取日月更迭、交相变易为说。

(四)毛奇龄撰《仲氏易》,略总前人之说,认为“易”兼有“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五义。所谓“反易”,即三国虞翻所言两卦“反对”(卦体相互巅倒);所谓“移易”,即东汉荀爽所言阴阳“升降"(阳爻上升,阴爻下降);所谓“对易”,亦即虞翻所言两卦“旁通”(两卦六爻相互交变)。可见,毛氏多取汉魏《易》家说《易》条例以释“易”名。

(五)吴汝纶《易说》认为,“易”字本指“占卜”,古代掌占卜之官亦称为“易”。《周易》为占卜之书,遂取以为书名。

(六)余永梁著《易卦爻辞的时代及其作者》一文(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1年出版),认为筮法是周人所创,以代替或辅助卜法,较龟卜为简易,以其简易,故名其书曰《易》。此说与上举《周易乾凿度》所云“简易”之义,名同而实异。

(七)黄振华著《论日出为易》一文(载《哲学年刊》第五辑,1968年11月台湾商务印书馆印行),认为殷代甲骨文“易”字写作:

殷代甲骨文“易”

这一字形象征“日出”,上半部尖顶表示初出的太阳,中间弧线表示海的水平线或山的轮廓线,下半部三斜撇线表示太阳的光彩。并谓“日出”体现阴阳变化,故取“易”字为书名,大义亦主于“变易”。

综观以上诸说,立言纷纭。笔者认为,“易”字之义,当就其本义与后起义分别观之。《系辞上传》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下传》也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于此可见,“易”之名书本义为“变易”,《说文解字》所释因“蜥易”之名而取“变化”之义可从。“易简”“不变”等义,当为后起之说;而所谓“易”兼有“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五义,实皆不出“变易”一义之范围,举“变易”而五义可尽赅。至如以“日月”“日出”释字形者,其旨不离“变易”,并可备为参考。当前,欧美诸国汉学界对《周易》书名的西语意译,多作《变化的书》(the Book of Changes),即是立足于“易”字本义,颇见确切。

要言之,《周易》的命名之义,“周”为代名,“易”为变易。古代文献中引及《周易》,常简称《易》,亦可见“易”字为名书大旨所在。

“六经”之名,起于孔门弟子(本章学诚《文史通义》说),然当时单称某部典籍为“某经”者谅未通行;至西汉初,《周易》被列为学官的“经”书之一,学者遂普遍尊称为《易经》。

四库全书主要书籍——集部大全

别集

《嵇康诗全集》《阮籍诗全集》《双江聂先生文集》《刘桢诗全集》《王心斋全集》《陈琳诗全集》《王文成全书》《王粲诗全集》《竹斋集》《曹丕诗全集》《铁崖乐府》《苏轼词选(48首)》《谢朓全集》《陆游诗全集》《己亥杂诗》《谢灵运诗全集》《栾城集》《曾国藩家书》《陶渊明诗全集》《周子全书》《曾国藩文集》《罗昭谏集》《孟郊集》《陶庵梦忆》《李义山诗集》《寒山子诗集》《明圣二湖》《曹操诗集》《苏洵集》《叙陈正甫会心集》《西湖梦寻》《前赤壁赋》《借竹楼记》《陈情表》《醉翁亭记》《童心说》《归去来辞》《爱莲说》《养兰说》《秋兴赋并序》《读孟尝君传》《高洁说》《长门赋》《藤王阁序》《杂说》《归田赋》《吊古战场文》《与袁石浦》《徐霞客游记》《小石潭记》《寒花葬志》《送董生邵南序》《诫子篇》《林纾作品集》《师说》《与山巨源绝交书》《登楼赋》《李斯谏逐客书》《思旧赋并序》《崔颢诗全集》《愚公移山》《酒德颂》《陈子昂诗集》《后出师表》《崔护诗选》《李贺诗全集》《前出师表》《白居易诗全集》《岑参诗选》《桃花源记》《薛涛诗全集》《杜甫诗全集》《兰亭集序》《李白诗全集》《王维诗集》《洛神赋》《九歌》《李商隐诗选》《闲情赋并序》《曹操诗全集》《杜审言诗全集》《古诗十九首》《离骚》《苏武李陵诗》《晋王右军集》《孔雀东南飞》《岑参集》《鲍明远集》《郴江百咏》《粤词雅》《范德机诗集》《陶渊明集》《宋袁阳源集》《林和靖集》《玉台新咏》《晋荀公曾集》《真山民集》《临川先生文集》《晋孙子荆集》《侨吴集》

楚辞 《楚辞补注》《楚辞》《文心雕龙译注》

《曹组词集》《饮水词》《范成大词集》《茶联集锦》《断肠词》《平水韵部》《梅溪词》《词韵简编》《竹斋诗余》《词格律》《竹屋痴语》《婉约词》《龙洲词》《白朴集》《姜夔词选》《蒲江词》《白石道人歌曲》《漱玉词》《知稼翁词》《平斋词》《无住词》《樵隐词》《酒边词》《片玉词》《稼轩词》《坦菴词》《溪堂词》《归愚词》《东堂词》《审斋词》《筠豀乐府》《姑溪词》《丹阳词》《海野词》《小山词》《逃禅词》《石林词》《淮海词》《东浦词》《山谷词》《圣求词》《芦川词》《东坡词》《和清真词》《六一词》《友古词》《柳永词全集》《安陆集》《乐章集》《珠玉词》《全宋词》《李煜词全集》《听秋声馆词话》《白香词谱》《唐宋名家词选》

诗文评

《诗人玉屑》《复雅歌词》《诗学禁脔》《词论》《木天禁语》《沧浪诗话》《山房随笔》《石林诗话》《诗法家数》《白石道人诗说》《后山诗话》《乐府指迷》《二老堂诗话》《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温公续诗话》《拙轩词话》《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唐子西文录》《时贤本事曲子集》《紫微诗话》《彦周诗话》《浩然斋词话》《中山诗话》《诗式》《四溟诗话》《风骚旨格》《诚斋诗话》《国雅品》《续诗品》《观林诗话》《艺苑卮言》《姜斋诗话》《庚溪诗话》《答万季埜诗问》《诗镜总论》《藏海诗话》《钝吟杂录》《麓堂诗话》《优古堂诗话》《南濠诗话》《升庵诗话》《六一诗话》《逸老堂诗话》《诗谱》《文笔要诀》《归田诗话》《吴礼部诗话》《诗人主客图》《梅磵诗话》《乐府古题要解》《诗品》《杜工部草堂诗话》《二十四诗品》《东坡诗话》《人间词话》《文心雕龙》《诗学源流考》《文心雕龙考异》《赌棋山庄词话》《解人颐》

《包待制智勘花》《雷峰塔》《元人小令选》《娇红记》《无名氏28首》《精忠旗》《张可九元曲集》《清忠谱》《窦娥冤》《汉宫秋》《梁山伯与祝英台》《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倩女离魂》《包待制智赚生金阁》《西厢记》《桃花扇》《长生殿》《全元曲》

小说

《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镜花缘》《说唐》《初刻拍案惊奇》《常言道》《二刻拍案惊奇》《唐钟馗平鬼传》《警寤钟》《三刻拍案惊奇》《胡涂世界》《斯文变相》《戏中戏》《梼杌萃编》《廿年繁华梦》《负曝闲谈》《醋葫芦》《医界镜》《杜骗新书》《文明小史》《扫迷帚》《善恶图全传》《姜氏秘史》《无耻奴》《通天乐》《两晋秘史》《冷眼观》《商界现形记》《南朝秘史》《中山狼传》《上古秘史》《斩鬼传》《东汉秘史》《夏商野史》《皇清秘史》《西施艳史演》《贵妃艳史演义》《神魔列国志》《清代宫廷艳史》《洪宪宫闱艳史演义》《仙杂记》《明代宫闱史》《西太后艳史演义》《金瓶梅》《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武瞾传》《杨家将传》《宋代宫闱史》《隋炀帝艳史》《儒林外史》《唐代宫廷艳史》《貂蝉艳史演义》《聊斋志异》《隋代宫闱史》《双凤奇缘》《警世通言》《汉代宫廷艳史》《醒世恒言》《昭君艳史演义》《周朝秘史》《喻世明言》《封神演义》《老残游记续集》《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水浒后传》《西游记传》《好逑传》《飞龙全传》《平山冷燕》《南游记》《儿女英雄传》《北游记》《花月痕》《张文祥刺马案》《禅真逸史》《绿野仙踪》《合锦回文传》《禅真后史》《仙侠五花剑》《三侠五义》《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济公全传》《小五义》《观音菩萨传奇》《山海经》《续小五义》《韩湘子全传》《牛郎织女传》《七剑十三侠》《女仙外史》《东游记》《八仙得道》《绣云阁》《鬼神传》《东周列国志》《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五美缘全传》

经部

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

史部

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子部

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

医家类共收入著录医书97种,存目医书92种,附录兽医书6种,总计195种。若加上其中一些书后所附录的书并把丛书中的书单独计算,再加上子部别家中的医书,则录入的医书总数则更多。所收医籍时代跨度较大,先从秦到乾隆时期的重要医学名著基本都被涵盖。而且内容丰富,涉及医经、针灸、本草、医方、伤寒、金匮、瘟疫、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医案、藏象病机、杂著、诊断、养生等诸多方面。可以说,将医家类提要通读一遍,将对历代医学古籍的版本变迁、源流变革、内容得失有一宏观印象。

集部

包括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国学宝典

经史子集 | 周易 | 论语 | 道德经 | 孟子 | 诗经 | 尚书 | 孝经 | 尔雅 |

礼记 | 春秋左传

国学启蒙

三字经 | 百家姓 | 千字文 | 弟子规 | 论语 | 朱子家训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幼学琼林 | 增广贤文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 | 论语 | 大学 | 中庸 | 孟子 | 诗经 | 礼记 | 尚书 | 周易 | 春秋

史书博览

二十四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三国志 | 晋书 | 旧唐书 | 新唐书 |

旧五代史 | 宋史 | 元史 | 明史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 | 老子 | 孔子 | 墨子 | 庄子 | 孟子 | 管子 | 荀子 | 鬼谷子 |

韩非子 | 淮南子 | 列子 | 商子 申子 | 邓子 | 慎子 | 吴子 | 孙子 | 晏子 | 尹子 | 邹子 儒家 | 道家 | 墨家 | 法家 | 纵横家 | 阴阳家 | 名家 | 杂家 | 农家 |

兵家 | 小说家

传统节日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龙抬头 | 上巳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元节 | 中秋节 重阳节 | 寒衣节 | 下元节 | 冬至节 | 小年 | 腊八节 | 除夕

24节气

立春 | 雨水 | 惊蛰 | 春分 | 清明 | 谷雨 | 立夏 | 小满 | 芒种 | 夏至 |

小暑 | 大暑 立秋 | 处暑 | 白露 | 秋分 | 寒露 | 霜降 | 立冬 | 小雪 | 大雪 | 冬至 |

小寒 | 大寒

颈部有包块 千万别大意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肿瘤性疾病的认知得到很大普及,不可避免地也产生了一些担忧。在门诊,经常可以碰到年轻的就诊者,十分焦虑地指着颈部的包块,急切地问医生这是不是肿瘤,甚至会反复询问“我是不是得了癌症” “这是不是淋巴癌”。

这些患者看似在大惊小怪,却恰恰体现了大家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和对疾病的重视。这样的“过分担心”至少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及时发现疾病,避免耽误病情。

1

颈部包块就是肿瘤吗

通常讲的“脖子”包括了颌下、颈前、侧颈部、锁骨上,以及项部的区域,也就是从下巴到锁骨的范围绕一圈。

我们平时最多见的包块主要是淋巴结。淋巴广泛分布于全身。颈部是人体的表浅部位,淋巴系统丰富,是最容易触及淋巴结的部位。颈部的淋巴结肿大时,就可以摸到突起的包块。

这些包块称为炎性肿大的淋巴结,可分布于颌下及两侧颈部,少数也可出现于项部发际线下方。它们的特点是光滑、边界清晰、有弹性、可移动,按压的时候有程度不一的疼痛感。此类情况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比如牙龈炎、口腔溃疡、扁桃体炎、咽喉炎、感冒、咳嗽、发热等。一般表现为双侧颌下、双侧颈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通过抗病毒治疗或抗炎治疗后,肿大的淋巴结基本可以消退。颈部包块约90%为炎症引起的肿大淋巴结,而非肿瘤。

对于小部分免疫力较差、经常发生感染的人,颈部的淋巴结经历多次肿而消、消而肿的变化过程后,会残留个别无法消退的、体积比正常状态偏大的淋巴结,长期停留在颈部某个相对固定的部位,称为增生的淋巴结。对于这样的包块,大家会比较担心是不是肿瘤,临床医生可以通过询问病史,配合影像检查来判断淋巴结的性质。

2

如何区分包块的好坏

生长于颈部的肿瘤,根据其性质,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主要包括血管瘤、脂肪瘤、神经纤维瘤、囊肿等。恶性肿瘤主要包括淋巴瘤和转移瘤。

针对无法明确性质的颈部包块,可以通过B超检查和CT检查做进一步的分析判断。

B超检查是最便捷最无创的检查方法,非常安全,孕妇和儿童都可以进行,而且反复多次检查也不造成身体影响。

螺旋CT检查对于部位较深的病变更有优势,但其具有放射性,对人体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选择。

大多数人无法区分颈部包块的好坏,可以通过以下原则来初步判断:会动的比不动的好,软的比硬的好,光滑的比固定的好,痛的比不痛的好,会大会小的比只大不小的好。

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疾病的最好办法。调整好心态、避免焦虑紧张,对于身心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大可不必谈瘤色变,改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身心愉悦,适当锻炼,定期体检,寻求医生的帮助,可以让身体更健康,生活更美好。

文:浙江省肿瘤医院甲状腺外科 姜琳

编辑:刘洋 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陈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