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不会觉得自己从不会失眠,自己也从来不会有什么心事,好像没有什么能影响自己的情绪,就是这样的没心没肺,让自己快乐的活着,活出自我!
以前学习的时候会觉得咋就这么费劲呢,多想变成大人,感觉自己好累好累!或许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圈,把你圈进生活里让你无法摆脱这个圈,好像什么事情都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操纵着自己!但是我们却乐此不疲!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突然会发现自己会失眠了,心事重重,好像已经忘了怎么笑了!会觉得自己干什么事情有了一套自己的程序,而自己就是把程序走完,一切是那么的毫无感觉,连笑都带着些虚伪!
我们总会遇到很多事情,有些人头一偏就好像啥事情都没有发生就会睡得很好,而有些人总会想着这件事而不能眠!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已经很强大了!到头来才发现:只是自己的脆弱无处释放而让自己忘记了!
【赏必行,罚必信】 行:实行。信:讲信用。奖赏一定要实行,责罚一定要执行。指作为领导者,要讲信用,制定了赏罚制度,就一定要执行。
【赏罚不明,百事不成;赏罚若明,四方可行】 赏罚不严明,任何事都做不成;赏罚严明,诸事皆可行。
【赏先远,罚先近】 奖赏首先要考虑疏远的人,责罚首先要考虑亲近的人。指赏远罚近,才能激励人心,使人信服。
【上八夜不见参星,月半夜不见红灯】 上八:正月初八。参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居西方。红灯:正月十五晚的节灯。如果正月初八夜阴雨不见参星,正月十五夜必定是阴雨天,晚上不能观灯。
也作“上八不见参星,月半不见华灯”。
【上半夜为自己想想,下半夜为别人想想】 见“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
【上边吹口气,下边刮台风】 指上级领导随便说一句话,下一级就立即忙乱起来。
【上边一张嘴,下边跑断腿】 指上级发号施令容易,下级执行起来却要费很多周折。常用来讽刺官僚主义作风。
也作“上头的支支嘴儿,下头跑断了腿儿”。
【上不亏君,下不亏民】 亏:辜负。指为官做事对上不辜负国家、君主,对下不辜负天下百姓。
【上不正,下参差】 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上面不正,下面歪斜。指上层人物不正派,下属就会效仿。
【上差衙役大三辈】 衙役:旧指衙门里的差役,泛指一般办事人员。上级派下来的一般办事人员,倚仗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其地位和权力也会高出本身。
【上船容易下船难】 比喻加入某一帮派团伙时很容易,要想退出不干却很难。
【上床便睡,定是高人;支枕无眠,必非闲客】 高人:指超凡脱俗、不为名利束缚的人。能安心睡眠的人,一定是心胸豁达、开朗的人;难以入睡的人,一定是日间为名利而忙碌的人。指高人心无名利,清闲自在,睡也安稳;贪图名利的人,终日心牵名利,夜不能眠。
【上床萝卜下床姜】 指晚上睡觉前吃萝卜有利于消化,白天吃生姜能帮助开胃。
【上床夫妻,落地君子】 指晚上同床共枕,白天相敬如宾,才是好夫妻。
也作①上床夫妻,下床君子。
②上床夫妻,下床宾客。
【上床脱屣,不知生死】 屣(xǐ):鞋。晚上脱了鞋上床,不知第二天是死是生。指人咽气往往是一刹那的事,谁都难以断定会在什么时辰。
【上得山多终遇虎】 经常上山,总会遇着老虎。比喻坏事做多了总会败露。
【上灯圆子落灯糕】 上灯:正月十三日夜挂灯,叫上灯。圆子:用糯米做的食品,圆形,用水煮了吃。落灯:正月十七日收灯。正月十三晚上挂灯时吃圆子,正月十七收灯时吃糕。
【上等人,自成人;下等人,管成人】 指先天禀赋好的人,用不着多管教,自会成才;禀赋低下的人,要有严格的管教,才有望成才。
【上房搬下屋,失去一石谷】 从上房搬到下屋,即使不动用土木工,人力、酒水及饭钱也要花去一石粮食。指搬家也要有所花费。比喻即使做很小的事情,也要有所损耗。
【上风皇,下风隘,无蓑衣,莫出外】 上风:起风处。皇:大。下风:落风处。隘:急。蓑(suō)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雨披。指上风大,下风急,主雨,出门须备雨具。
【上肩容易下肩难】 比喻凡事开始容易,一旦承担责任,身受干连,中途想要脱身就很难。
【上炕不脱鞋,必是袜子破】 比喻人的行为躲躲闪闪,必定是想掩盖某种不愿让别人知道的缺陷或隐私。
【上梁不正下梁歪】 梁:支撑房顶的大梁。上梁如不端正,下梁必定倾斜。比喻领导或长辈品行不端正,下属或晚辈就会跟着学坏。
也作①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塌下来。
②上梁不正下梁歪,根子不好葫芦赖。
【上门的买卖好做】 买卖:交易,做生意。指对方主动找上门来的生意好做。也指对方送上门来的便宜,不要轻易放过。
也作“上门的好买,上门的好卖”。
【上门是客】 指凡上门来的人,主人都要以客礼相待。
【上面一条令,下面千条命】 上级发布一道命令,关系到许多人的生命。指发布命令要慎重,当官的要体恤民情,爱惜生命。
【上明不知下暗】 即使是贤明的君主,也不一定能了解下层的与黑暗。指贤明的高层领导往往也会被下级官员蒙蔽。
【上命官差,事不由己】 受上级的派遣,完全由不得自己作主。指处理事件按上级指示办理,自己无权更改。也指任务在身,身不由己。
也作①上命所差,概不由己。
②上命差遣,身不由主。
③奉公差遣,盖不由己。
【上命急如火,官差不自由】 旧时驿站官差,接到上级文书的传递任务,就要火速传送到指定地方,不能有半点懈怠。
【上坡骡子下坡马】 驾车上坡时,要靠有耐力的骡子,下坡时要用行动灵便的马。比喻凡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用人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上山八条路,下山路八条】 指上山的路和下山的路一样多。比喻有多少问题,就会有多少相应的解决办法。
【上山气喘,下山腿软】 上山费力,就要喘气,下山时因腿脚已经困乏,此时就会感到腿软。
【上山容易下山难】 上山身子向前倾,好用力,容易攀登;下山时身子重心靠后,脚底易打滑,迈不开大步,容易失足发生危险。比喻人在社会地位或职务得到提升时感觉光彩,降职时就觉得脸面难下。
【上山问樵,下水问渔】 见“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上什么山,打什么柴】 指遇环境变化,就要作出与之相适宜的反应。比喻做事要随机应变。
【上司放个屁,下属演台戏】 上级随便说一句话,下属便认真对待急忙张罗。讥讽旧时官场中的势利之人竭力巴结奉承上司。
【上台容易,下台为难】 指旧时官场好进难退,好上难下。也作“上场容易下场难”。
【上天不负苦心人】 见“皇天不负好心人,皇天不负苦心人”。
【上天讨价,落地还钱】 见“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上天有好生之德】 上天:苍天。苍天3有怜惜众生生灵的德行。指人人都有怜悯之心。
【上头支支嘴儿,下头跑乱了腿儿】 指领导随便发出指令,下属人员就会忙得精疲力竭。
【上午三十一,下午脚无力】 指人过了三十岁以后,体力逐渐下降。
【上有横梁下有槛】 横梁:门框上部的横木。槛:门框下部的横木。比喻人生在世会受到各方面的约束。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苏州、杭州。指苏杭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可与天堂相媲美。
也作①上说天堂,下说苏杭。
②天上天堂,地下苏杭。
【上贼船易,下贼船难】 贼船:比喻干坏事的团伙。比喻加入坏人团伙一起干坏事容易,要想退出不干就难了。
也作“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
【烧的纸多,惹的鬼多】 给鬼烧化的纸钱越多,招惹的野鬼越多。比喻做事照顾迁就得越多,招来的麻烦就越多。
【烧干柴,吃白米】 农历八月二十四,农家称为稻生日,宜晴。这天天晴,能有干柴烧,预兆丰收,可以吃上白米饭。
【烧火剥葱,也算一工】 指做杂务也算是干活。
【烧石灰见不得卖面的】 见不得:看不惯,容不下。有了白面,就显不出石灰白。比喻同行业的人总是互相嫉妒、排斥与拆台。
【烧香烧老庙,救人救至急】 老庙:旧说庙越老,神越灵。求神要求最灵验的神,救人要救处境最危急的人。
【烧香要看菩萨】 菩萨: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比喻送礼要看准能办事的人。
【艄公不摇橹,误了一船人】 艄公:木船上掌舵的人。橹:船桨。掌舵的人不摇橹,就会耽误一船人的事。比喻领头人甩手不干,就会误了大家的事情。
【艄公多了打烂船】 掌舵的人多了,就会把船弄坏。比喻指挥的人过多,主意不一,事情就会搞砸。
【勺子再大也盛不过小盆】 比喻势力、本领再大也有一定的限度。
【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 指美味佳肴,少吃一些感觉有滋有味,吃多了容易引起肠胃消化不良。比喻凡事不可过贪。也作“多吃坏肚皮”。
【少吃咸鱼少口干】 比喻少插手闲事,就会免去许多烦恼。也比喻远离是非,可以少受牵连。
【少吃一口,安定一宿】 晚饭少吃,夜里才能睡得安稳。指晚饭不宜吃得过饱。
【少叫一声哥,多走十里坡】 出门走路向人问路如果不肯恭敬,就得多跑许多冤枉路。也泛指待人态度不谦和,就得不到别人的帮助。
【少收几粒,多收几年】 旧时劝诫地主在收租时适度减少地租数量,以便能长久收租。
【少所见,多所怪,睹橐驼,言马肿背】 橐驼(tuótuó):骆驼。经历和见识不多的人,遇见了新鲜事物就会大惊小怪,把长着驼峰的骆驼当作背部肿高的马。指不认识某些事物只缘见识少。
也作“少见必多怪”。
【少张三不还李四】 见“欠张三不还李四”。
【少不颠狂老不板】 颠狂:轻浮,张狂。板:死板,不灵活。年轻人好动,要忌轻浮张狂;老年人精力不足,要忌呆板不灵活。
【少不舍力,老不舍心】 指青年人有的是力气,往往肯多出力;老年人经历的事多,往往爱多操心。
【少年爱游荡,中年想掘藏,老来做和尚】 掘藏:意外地挖出宝藏。年轻时不务正业,四处游荡;中年时想入非非,想发意外之财;老年时一事无成,无家无业。指少壮不学无术,没有一技之长,到老受穷,无妻无室。
【少年夫妻老来伴】 年轻时期是夫妻,年老时期是伴侣。指夫妻到了老年,在生活与感情上更需要彼此体贴和照料。
也作“少年夫妻老来伴,一日不见问三遍”。
【少年木匠老郎中】 郎中:中医医生。木匠重体力,要年轻;医生重经验,要老年。指木匠年轻的好,医生年老的好。
【少年男子青春女,犹如烈火近干柴】 青年男女情窦初开,若是一见钟情,如同烈火遇干柴。形容青年男女的恋爱非常热烈。
【少年偏信,老年多疑】 年轻人阅历少,容易轻信别人的话;年老的人经验多,对人对事容易产生怀疑。指年轻人和老年人考虑事情各有欠缺。
【少年子弟江湖老】 江湖:泛指四方各地。年轻人在外谋生创业,往往一生奔波,老死江湖。
【少女的心,秋天的云】 指少女的心像秋天的云一样纯洁明媚。也指少女的心像秋天的云一样飘浮不定。
也作“少女的心,天上的云”。
【少丧父母老丧子,中年丧偶悲苦事】 见“人生三不幸:从小丧父母,半路死妻子,临老死子女”。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徒:徒然,白白地。年少时精力充沛而不知努力,到年老体衰时一事无成,就会有不尽的悔恨。劝青少年努力学习,免得老来后悔莫及。
也作①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②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赊得不如现得】 卖货赊账不如当场收现金可靠。指做事只求眼前的实效。
【赊三不敌现二】 不敌:比不上。指做生意宁可少得利润,也要现金交易,实惠可靠。也泛指空口答应得再好,不如马上兑现。
也作“赊三千不如现八百”。
【赊账要利,欠债还钱】 赊账:把买卖货物的钱记在账上,延期收付。赊账的货款要付一定的利息,欠下的债款定要还。告诫人不要赊欠钱财。
【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龙泉:古代宝剑名。指流言飞语或尖酸刻薄的话就像刀剑一样,可以置人于死地,却又不露痕迹。
【舌是斩身刀】 指说话不谨慎会惹来杀身之祸。告诫人说话要谨慎。
也作①舌为斩身刀。
②舌上有刀。
【舌头底下压杀人】 指流言飞语或尖酸刻薄的话能置人于死地。
【舌头是扁的,说话是圆的】 指事情怎么样,全凭人的一张嘴,就看说话人能否把话说得圆满。
也作“舌头扁,说话圆”。
【舌为利害本,口是祸福门】 舌头是利与害的根源,嘴巴是祸与福的通道。指言语的好坏能给人带来幸福与祸殃。告诫人们说话要慎之又慎。
【折本才会赚钱】 折本:亏本。指只有经过赔钱的过程,吸取教训,才能找到赚钱的门道。
【蛇大窟窿大】 比喻家业大,开支也大,收入多,花销也大。
也作①蛇大窟窿粗。
②蛇粗窟窿大。
【蛇见雄黄,鬼见阎王】 雄黄:指雄黄酒。阎王:旧时迷信称管地狱的神。相传民间在端午节时饮用雄黄酒,可避蛇虫。蛇怕雄黄酒,鬼怕见阎王。比喻一物降一物。
【蛇入竹筒,曲性犹在】 蛇钻进竹筒,虽然暂时竖直了身体,但弯曲爬行的本性还在。比喻恶人虽受制裁,暂时老实,但本性难以改变。
也作①蛇入筒中曲性在。
②蛇钻竹筒,曲心还在。
【蛇无头不行】 蛇没头就不能爬行。比喻一个群体没有领头人,就无法统一行动。
也作①蛇无头不行,鸟无翅不飞。
②蛇无头不行,兵无将不动。
③蛇无头不行,军无主则乱。
【蛇咬一口,入骨三分】 见“贼咬一口,烂见骨头”。
【蛇要花子弄,马要相公骑】 花子:叫花子,乞丐。相公:旧时称年轻的读书人。只有乞丐才配耍蛇,只有读书人才配骑马。比喻任何人都能做与之身份相匹配的事。也比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蛇有蛇路,鼠有鼠路】 比喻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门路和途径。
也作“鼠有鼠洞,蛇有蛇路”。
【蛇自过,犬自行】 比喻各走各的道,互不干扰。
【蛇钻窟窿蛇知道】 窟窿(kūlonɡ):小洞。知道:动宾结构,认识道路。蛇钻的窟窿,蛇自己明白能不能走。比喻各人自己做的事,自己心里最清楚。
也作“蛇钻洞儿蛇晓得”。
【舍不得白米抓不着鸡】 指不付出代价,就不会有收获。
也作“舍不得米,捉不来鸡”。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孩子:有学者认为,“孩子”是“鞋子”的谐音,“鞋”在许多方言中读“hái”。狼靠近人时,人弯腰脱鞋,用鞋打狼。比喻不冒风险,不付出大的代价,就达不到目的。
也作①舍不得孩子就骗不住狼。
②舍不了孩子打不了狼。
【舍不得金弹子,打不下凤凰来】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比喻不冒大风险,不付出大代价,就实现不了更大的目标。
也作“舍不得金弹子,打不住银凤凰”。
【舍不得牛犊,套不住老虎】 牛犊:小牛。比喻不作出一点小的牺牲,就换不来大的胜利。
【舍不得牛皮,熬不出膏药】 比喻不付出一定的代价,就不会有更大的收获。
【舍不得香饵,钓不来金蟾】 饵:钓鱼时引鱼上钩的食物。金蟾(chán):俗称金蛤蟆。比喻不下大本钱,就得不到更大的利益。
也作①舍不得下金钩,哪能钓大鱼。
②舍不得鱼饵,钓不了鱼来。
【舍得三季种,必有一季收】 种:种子。舍得撒三季种子,总有一季会有收成的。比喻多次失败不气馁,坚持不懈下工夫,总会有成功的希望。
【舍得一根针,牵得一头牛】 比喻平时付出极小的代价,以后会获得极大的利益。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见“破着一命剐,便把皇帝打”。
【舍羊不舍草】 指春天牧羊时,在草地上要赶羊快走,以保草苗不被连根吃掉。
【设摊子容易请客难】 见“治席容易请客难”。
【社公社母,不食旧水】 社母:旧称土地奶奶。指社日(即立春或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这天必定有雨。
【社鼷不灌,屋鼠不熏】 社鼷(xī):居于社庙中的小鼠。语本《晏子春秋·问上九》:“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旧时庙中的神像用木头束扎,上面用泥涂抹而成,所以庙中的老鼠不能用水来灌,若用水灌,神像就会倒塌;家中的老鼠不能用火来熏,用火熏有可能引起火灾。指社鼷、屋鼠凭借特殊环境生存,难以清除。比喻有所依恃的小人难以清除。也作“社鼠不可熏”。
【涉浅水者得鱼虾,入大海者擒蛟龙】 比喻冒小风险得小利益,冒大风险得大利益。也比喻下小功夫就有小收获;下苦功就有大收获。
也作①涉浅水者收蛤蜊,涉深水者得珍珠。
②涉浅水,得鱼虾;涉深水,采珍珠。
【谁打罗,谁吃饭】 打罗:指罗面粉。谁罗面谁就有面做饭吃。比喻谁做的事情,谁承担其后果。
【谁的孩子谁来抱】 比喻谁做的事,谁来承担后果。
也作“谁的孩儿谁抱”。
【谁家的锅碗不厮碰】 比喻每家每户都会发生争吵。
也作“谁家的菜勺不碰锅帮”。
【谁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见“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谁家都有一个难唱的曲】 比喻每家都有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
【谁家锅底没有黑】 比喻每家都会有一些不光彩或受人议论的事情。也作“谁家锅底都有黑”。
【谁家老坟里没有弯腰树】 比喻每家都曾有过被人笑话的丑事。
【谁家灶筒不冒烟】 比喻人人都有发火生气、指责骂人的时候。也比喻每家都有一些麻烦或受人议论的不光彩事情。
也作“谁家灶房不冒烟”。
【谁拿锄,谁留苗】 比喻谁当领导,谁掌权,谁就有责任和义务出主意、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 指背后被人议论,在人前议论别人,是生活中常有的事。
也作“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
【谁人常把铁箍子戴,哪个长将席篾儿支着眼】 铁箍(ɡū)子:戴在头上保安全的铁圆箍。席篾(miè)儿:用来编席子的竹片或苇片条。谁的头上也不会经常戴着保险的铁箍子;谁也不可能用席篾儿支着眼皮不闭眼打瞌睡。比喻谁也保证不了自己不出事,人人都有疏忽大意的时候。
【谁是常贫久富家】 见“见贫休笑富休夸,谁是常贫久富家”。
【谁养的孩子谁操心】 比喻谁亲手开创事业,谁就格外关心事业的兴衰。
【谁养孩子谁当娘,谁种土地谁收粮】 指谁付出辛苦劳动,劳动成果就该归谁所有。
【谁有闲钱补笊篱】 笊篱(zhào lí):编成网状可捞东西的工具。笊篱不值钱,破了就扔掉,一般不花钱去修补。指家境贫寒,没有多余的钱花在无关紧要的地方。也比喻用不着花多余的钱做不急需的事。
也作“哪得闲钱补笊篱”。
【谁种的麦苗儿谁打麦】 谁播种,谁收获。比喻谁惹的事,就由谁来承担责任。
【谁走的路长远,谁能到西天佛地】 比喻谁有恒心、有毅力,谁就能达到目的。也比喻谁能永存善心、行善事,谁就能得到善果。
【伸手不打垂尾狗】 垂尾狗:狗垂下尾巴,就表示它恐惧、服输。狗服输了就不要再打。比喻对于失去势力表示屈服的人,应该同情怜悯。
【身安抵万金】 身体健康抵得上黄金万两。指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
【身病好医,心病难治】 指身体上的疾病容易医治,精神上的创伤却难以愈合。
【身长六尺,天下难藏】 见“人长六尺,天下难藏”。
【身大力不亏】 亏:虚亏。指身材高大壮实的人,相应力气也大。
【身动不如心动】 表面的行动,不如真正从心底发出来的自觉自愿的行动更有效。
【身静养指甲,心静养头发】 身体安闲的人,指甲养得长;心神清净的人,头发长得长。指“静”是修身养性之道。
【身面有汗莫当风】 指身上、头部出汗时不要对着风站立,否则会受风感冒。
【身热怕加衣】 身上发热最不愿加穿衣服。比喻已自顾不暇,就很怕再添麻烦。
【身弱鬼来缠】 指人的身体衰弱时,病魔就会乘虚缠身。比喻主事人软弱无能,坏人就会乘虚而入。
【身上有屎狗跟踪】 比喻自身行为不端正,就会招引坏人来纠缠。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指健康的身体是做一切事情的资本。
【身闲为富,心闲为贵】 身体安闲体现的是富裕,心态安闲才能体现出尊贵。指能摆脱世俗烦扰,做到身体安闲,心如止水,才是真正的富贵。
【身有一技之长,不怕家中断粮】 见“人有一技之长,不愁家里无米粮”。
【身有一技之长,能端百家饭碗】 指精通一门技术,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维持生活的活计。
【身在福中不知福】 指生活在幸福之中的人,往往感觉不到幸福。
【深山出好茶,东海出龙虾】 在偏远的大山里,出产优质的茶叶;在宽阔的海域,出产龙虾。指好环境为好产品提供条件。也指偏远的地方常出优质产品。
【深山出俊鸟】 深山野林往往生出俊美的鸟。比喻穷乡僻壤常出俊秀女子或美好的事物。
也作“深山出俊鸟,大海出珍奇”。
【深山藏虎豹,乱世出英雄】 凶猛的虎豹往往隐藏在深山老林之中,英雄人物往往出现在的年代。也作“乱世出英雄”。
【深山沟里出凤凰】 见“山窝窝里出凤凰”。
【什么病吃什么药】 指治病要对症下药。比喻解决问题要根据不同的人或事采取不同的方法。
也作“哪种病就得吃哪种药”。
【什么虫啃什么木头】 比喻一物降一物。也比喻哪一行的人就吃哪一行的饭。
也作“什么虫儿凿什么木头”。
【什么人会办什么事】 指有不同能力的人,能办不同的事。
【什么人说什么话】 指不同身份的人所说的话,与自身的品格和水平相符。
【什么人喜欢什么鸟】 比喻品位、性格和志趣相投的人,会聚在一起。
也作“什么人玩什么鸟”。
【什么事都搁不住日子长】 指事情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其中一些难懂的道理就会被理解。
【什么仙家配什么果供】 果供:供奉在神像前的果品。什么等级的神仙,就配备什么等级的果供。比喻要根据不同的人,来确定不同的对策。
【什么样的老母下什么样的儿】 指有什么样的母亲,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儿女。
【什么样钥匙开什么锁】 比喻解决问题应从引起问题的根源着手,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也作“什么钥匙开什么锁”。
【什么种子出什么苗】 选什么样的种子,就会长出什么样的苗。比喻有什么样的父辈,就会教养出什么样的后代。
【神丹不如药对症】 指治病有无疗效,关键在于用药对症。
【神得一,鬼得七】 人孝敬神仙的供品,神仙得一份,小鬼却得七份。比喻送给官府的好处,官得一份,下属衙役得七份。多指官员的下属奸诈贪婪,往往瞒着上司多捞好处。
【神鬼怕恶人】 即使是神鬼也惧怕凶恶之人。指凶恶之人谁都害怕。
【神龙不贪香饵,彩凤不入雕笼】 香饵:有香味的饵料。雕笼:雕着美丽花纹的鸟笼。比喻真正的高人不为高官、美色所诱惑,不贪图虚名。
【神怕敬,鬼怕送】 旧指神受到敬奉便不降灾,鬼受到祝送便不作祟。比喻对恶人要敬而远之。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为凡人不肯修】 神仙本来就是普通人修炼而成的,只是普通人不肯下苦功夫修炼罢了。指人只要下功夫修身养性,就能超凡脱俗。
【神仙不识丸散】 丸、散:中医的丸药与粉末状的药末儿。指中药的各种药丸和药末儿品种虽不同,但形、色相似,连神仙也很难从表面上识别。
也作“神仙难识丸散”。
【神仙打仗,凡人遭殃】 凡人:尘世间的普通老百姓。比喻上层人物争权夺利,互相争斗,遭殃的是平民百姓。
也作“神仙打仗,百姓遭殃”。
【神仙久赌也要输】 见“久赌无胜家”。
【神仙下凡,先问土地】 下凡:神仙下到人世间。土地:土地爷,掌管一方土地的神。比喻权势很大的人,到达一个新地方,也得先请教、求助于当地的实权人物。
【神仙眼睛看得宽,看不到自家鼻子尖】 比喻即使是很有本事的人,也常常不易发现自身的缺陷。
【神仙也有打盹时】 比喻任何人都有疏忽大意的时候。
【甚么客甚么待,弯刀对着瓢切菜】 就像在凹下去的瓢里切菜用弯刀最合适一样,对不同身份的客人,应分别给予不同规格的接待。多用来讽刺势利待人者。
【升里能转,斗里能量】 升、斗:旧时量粮食的容器,十升等于一斗。比喻做事无论大小,都要留有余地。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指人生来赤手空拳,死时一钱一物也带不去。告诫世人看淡钱财,珍惜生命。
【生成的豆芽长不成树】 比喻人天资不足,做不成大事。
【生成的相,晒成的酱】 人的长相是与生俱来的,食用的酱是晒出来的。指人的长相与酱的颜色一样,与生俱来,无法改变。比喻人的品行形成以后很难改变。
【生成的野性难改】 指天生无拘无束的性格是难以改变的。
【生处好寻钱,熟处好过年】 过年:旧时穷人过年是一难关。在人生的地方,容易赚钱;在人熟的地方,容易得到援助,渡过难关。
【生儿方知父母恩】 见“养子方知父母”。
【生儿育女鬼门关】 指怀孕的妇女在生产时要面临生命危险。
【生根的要肥,生嘴的要吃】 见“长根的要肥,长嘴的要吃”。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旧时认为,人在活着的时候是英雄豪杰,死后便是神灵。
【生姜还是老的辣,八角还是老的香】 见“姜是老的辣”。
【生看衣衫熟看人】 指对素不相识的生人只能以衣着外表来判断,熟识之后才能了解其品格和为人。
【生口不如熟口,清客强似教手】 生口:在演唱方面不熟练的人。清客:教授吹弹歌唱的艺人。教手:教授戏剧的艺人。指排演新戏,熟手比生手好,清客比教手强。
【生来的秀气,教来的臭气】 秀气:灵气。臭气:令人厌恶之态。指灵巧是天生的,教来的灵巧,难免矫揉造作不自然。
【生气催人老,笑笑变年少】 指生气发怒对人的健康有害,心情舒畅能延缓生命老化。
【生前正直,死后为神】 生前为人正直,死后就能成为天堂里的神灵。劝世人与人为善。
【生死不由人】 指人的生与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生死道上无老少】 见“黄泉无老少”。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见“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生铁必难成金,化龙定是鳅鳝】 化:变化,变成。化龙:变化成龙,比喻取得功名。鳅鳝(qiūshàn):泥鳅和黄鳝,泛指小鱼群。是生铁难炼成金子,能变化成龙的一定得是水族里的泥鳅黄鳝。比喻不成器的人,即使请名师教也难成才;能成才的人,必是具有某种天赋和灵性的人。
【生铁下炉也软】 再硬的生铁投进火炉中也会变软。比喻再坚强的人也经不住严刑拷打和监狱的折磨。
【生意不成仁义在】 见“交易不成仁义在”。
【生意不怕折,只怕歇】 折:亏本。歇:歇业,停业。指做生意不怕一时亏本,就怕亏本后歇业。
【生意场上无父子】 指生意场中讲究的是商业规则,追求的是利润,不会因亲缘关系而放弃规则。
【生意头上有火】 比喻能赚钱的生意到手,让人眼红心热,不舍得让人。
【生有时,死有地】 旧指人的生时与死处,都是天定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语本《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忧患能使人奋发图强,生机勃勃;安乐使人颓废,以致死亡。
也作“死于安乐,生于忧患”。
【生在江湖内,都是薄命人】 见“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
【生在铁匠家能擂锤,长在木匠家会使锛】 锛(bēn):木匠用于削平木料的工具。指家庭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衾(qīn):被。穴:墓穴。生时同盖一床被,死后共处一坟墓。指夫妇间应恩爱,生死不离。
也作①生则同室,死则同穴。
②生同衾,死同穴。
【生摘的瓜儿不甜】 见“强扭的瓜不甜”。
【生子莫生多,生多换破锅】 生儿女不要生得过多,生多了吃得越来越多,锅越来越大,生活难以维持。
【绳从细处断】 比喻最关键的人或至关重要的环节,最容易出现差错。
【绳解木断,水滴石穿】 解:分开。用麻绳不断地锯木头,木头也会被锯开;水长久滴在石头上的固定部位,石头也会被滴穿。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再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省了钱,无好货】 想省钱图便宜,那所买货物的质量一定不佳。
【省了一把盐,酸了一缸酱】 做酱时要加入一定量的盐。比喻不该节省却硬节省,结果会造成更大损失。
【省钱易饱,吃了还饥】 图省钱吃不耐饥饿的饭食,一会儿就饿了,还得吃。比喻做事只在表面上应付,最终解决不了问题。
【省一时,免百日】 一时:短暂时间。百日:长时间。指省却一时的结怨,日后可避免许多麻烦。
【圣人出,黄河清】 圣人:旧指品格高尚、智慧高超的人物。比喻黄河水一旦变清,预示有圣人出世,天下就会太平。
【圣人也有三分错】 指每个人都难免会犯错误,即使是圣人也不例外。
【圣心即天心】 指一些神圣高深的理论,实际上就是最朴实、最普通的道理。
【胜不骄,败不馁】 胜利了不必骄傲,失败了不必气馁。指对成功与失败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胜负,兵家之常】 兵家:古代对军事家的通称,泛指带兵的人。打仗或胜或败,是带兵的人常遇到的事。语本《旧唐书·裴度传》:“一胜一败,兵家常势。若帝王之兵不合败,则自古何难于用兵?”指做任何事情有成功就有失败,不要因一时失利而灰心丧气。
也作①胜负乃兵家常事。
②胜败,兵家常事。
【胜则为王,败则为贼】 语本明·李梦阳《空同子·事势》:“有开必先秦,其开汉乎?隋其唐乎?五代其宋乎?成则王,败则虏,幸乎?抑道乎?”举事争天下,胜利了就是君王,失败了就沦为贼寇。指旧时多以成败论英雄。
也作①胜者王侯败者寇。
②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盛名之下无虚士】 语本《陈书·姚察传》:“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臻谓所亲曰:‘名下定无虚士。’”指受众人称赞的人,一定有真本事。
【剩饭炒三遍,狗都不吃】 比喻多次重复,会令人生厌。
【失败是成功之母】 指事业的成功往往是在汲取失败的教训之后取得的。
也作①失败者成功之母。
②失败乃成功之母。
【失节事大,饿死事小】 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失意猫儿难学虎,败翎鹦鹉不如鸡】 失意:不得志。败翎(línɡ):失去漂亮羽毛。鹦鹉:一种可笼养的鸟,能学人说话。比喻人在不得志时,即使有很大本事,也难施展。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西方日落处,日落时太阳的余光照在桑树榆树之间,指傍晚。早晨失去,傍晚收回。比喻此时受到了损失,彼时得到了补偿。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毫厘:极微小的长度。指开始时一点细小的失误,结果会造成极严重的后果。
也作①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谬:谬误。
②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师不正,徒乱行】 师傅行为不规,徒弟就会学师傅的样子胡作乱来。比喻上面的人品行不端,下面的人必然胡作非为。
【师访徒,徒访师,各三年】 师傅要花长时间精心挑选称心的徒弟,徒弟要花长时间寻拜高明的师傅。指师访徒、徒访师是非常严肃而认真的大事,不可草率。
【师傅不明弟子浊】 浊:不清楚,脑子糊涂。指师傅技艺不高明,徒弟技艺就更平庸。
【师傅教不了自家儿】 指为师再严,教导再有方,也不一定能管教好自己的孩子。比喻社会地位虽高,在自己家却难以发号施令。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修行:佛家用语,按照佛法要求修身养性,此处指自我钻研学业。原指出家弟子在修炼过程中,师父只是起着启发、引导作用,能否修炼成,还得靠个人下工夫深浅。现多指在学习技能时,师傅只起引导作用,要学到真本领,还得靠自己勤学苦练。
也作①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②师傅带进门,修行靠各人。
【师父是镜子,徒弟是影子】 指师傅所具有的品德和技艺会在徒弟身上反映出来。
【师高弟子强】 师傅技艺高明,教出来的弟子本领就高强。
【师徒如父子】 师徒关系一旦建立,师徒之间就如同父子一般,关系十分亲密。
【诗为酒友,酒是色媒】 指饮酒有助吟诗,酗酒能壮色胆。
【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欠债过多没法偿还,反而不发愁,就像虱子多了,被咬得麻木了,反倒感觉不到痒。多指欠债过多,愁也没用,干脆不管它。也指晦气的事情太多,反而习以为常。
也作①虱子多了不咬,欠账多了不愁。
②虱多了不咬,账多了不愁。
【狮舞三趟无人看,话说三遍没人听】 狮子舞得再精彩,多次重复也没人爱看;话说得再动听,反复唠叨也会使人生烦。指说话做事不要多次重复,要有新意。
【狮子不食雕残,快鹰不打死兔】 狮子不吃雕吃剩的残腐之食;雄鹰不捕猎死去的兔子。比喻真正的英雄好汉不打失去势力的对手。
【狮子老虎也护犊】 即使狮子老虎这样凶猛的野兽,也知道爱护自己的幼崽。比喻人无论怎样凶恶,也会疼爱自己的子女。
【狮子咬人,狂狗逐块】 用土块打狮子,狮子就会咬人;用土块打疯狗,疯狗以为土块是食物,就会追土块。比喻对待不同的人应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法。
【施不在多,要于当厄】 厄(è):受困。给予别人的帮助或恩惠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受助人是否真正处于困难之中。指给予帮助要在受助人急需之时。
【施恩在未遇之前,结交在贫寒之际】 给予别人帮助在未相识之前最真心;结交朋友在患难之时最可靠。
【施药不如施方】 送给别人药物,不如送给人药方。指帮人应从根本上帮助。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 9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百岁杨苡的翻译人生》的报道。
“这真是一种奇妙的文字游戏,它使你夜不能眠,但最后你尝到它的甜味。”刚刚过完103岁生日的杨苡,将翻译称为“游戏”,这足见她的个性,事实上,“这是一种玩法”是她现在的口头禅。
女儿赵蘅有时甚至觉得母亲就像一个小女孩,“并不是她样子有多年轻,而是她仍然思维活跃,活力四射,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什么都好奇”。
杨苡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是著名翻译家,代表译著《呼啸山庄》畅销数十年。近日,她和兄长杨宪益合译的新书《杨宪益杨苡兄妹译诗》由中译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是妈妈的创意,也是她定的书名。舅舅生前,妈妈与他商量过这件事,她很重视这本与哥哥共同的译著。”赵蘅介绍。
一同出版的还有赵蘅的《我的舅舅杨宪益》,“妈妈和舅舅翻译了很多经典著作。但他们从来不觉得自己了不起,用我妈妈的话说,‘我哥总说自己是翻译匠,那我就是练笔吧’。”
如今,杨苡仍生活在南京那套住了半个多世纪的老房子里,屋子里摆着很多老照片,记录着她生命中重要的人和重要的时刻。
常跟着哥哥杨宪益去书店
“我的命不好,因为我没有爸爸。”2021年5月,一部讲述西南联大的纪录片《九零后》上映,影片最开头响起的是百岁杨苡的声音,将她的身世娓娓道来。
赵蘅告诉记者,杨苡出生两个月时,她的父亲就去世了。“我外公是当时天津中国银行的行长,我外婆很要强,也重视教育,对自己的三个孩子,她不分男女都要求他们好好读书。”
三个孩子后来都学有所成,杨苡的哥哥杨宪益,和妻子戴乃迭英译了百余种经典名著,被誉为“翻译了整个中国的人”。杨苡的姐姐杨敏如,毕业于燕京大学,师从顾随,是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
杨苡小学和中学上的天津中西女校,“在那里,妈妈打下了比较坚实的中英文基础。”赵蘅介绍。
杨宪益是杨苡一生最崇拜的人。《九零后》纪录片中,百岁杨苡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最欣赏的男的当然是我哥哥。”
“哥哥爱护两个妹妹,妹妹佩服哥哥,他们的感情一直特别好。”赵蘅说。
小时候,杨苡总拽着哥哥的衣袖跟来跟去,到书店买书、看电影、逛市场都要跟着,以至于杨宪益的同学开玩笑说杨苡是“小巴儿狗”。
杨苡曾跟赵蘅说起与哥哥一起买书的经历:“妈妈受舅舅的影响很大。小时候她常跟着哥哥去书店,哥哥说这个书好,她就拿着,都听哥哥的。”
而在杨苡的回忆中,哥哥总能满足她各种心愿。杨宪益是家中独子,待遇远在妹妹之上。“我要这要那的,母亲不允许,但跟在我哥后面,就是另一回事了。每逢我想要书、玩具或别的什么,我就拉拉他的衣服,他问一句,想要?我点个头,他吩咐一句‘要这个’,就解决了。”
1937年,杨苡中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保送南开大学。没想到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的轰炸让南开大学沦为一片焦土,师生被迫南迁,杨苡也希望能南下继续学业。“在英国留学的舅舅也写信回来,劝外婆允许妈妈离开天津,说妈妈的性格不适合留在沦陷区。”赵蘅说。
于是,杨苡和几个同学一起坐船从天津到香港,再绕道越南,最终抵达昆明。
“让生命的花开在事业上面”
“妈妈兴趣非常广,她喜欢文学、电影、戏剧,还学过跳舞。”在赵蘅看来,母亲杨苡走上翻译之路,除了杨宪益的影响,还有沈从文与巴金的推动。
杨苡到了昆明后,与同住在青云街的沈从文相识。她本来想上中文系,但沈从文了解她的情况后,力劝她进外文系。“他说我妈妈英文底子那么好,不适合去读线装书。他很有预见性,是我妈妈人生大方向的指路人。”赵蘅告诉记者。
沈从文常常鼓励杨苡多读书,不要荒废时间。晚年杨苡仍然记得,夜里自己要睡觉了,对面楼上沈从文的房间里还亮着灯。
巴金一直通过书信影响着杨苡。在天津读中学时,杨苡就开始与巴金通信。“我哥去留学后,我觉得特别寂寞,巴金像兄长一样,代替了我哥”。这样的通信伴随着两人境遇的起起伏伏,持续了一生。
杨苡曾向巴金表示想做《家》中觉慧,巴金不赞成,回信劝她先把书念好。大二那年暑假,杨苡与赵瑞蕻结婚,生下大女儿。之后,她应在重庆避难的母亲要求,到重庆中央大学继续学业。
1942年6月,巴金写信鼓励杨苡:“人不该单靠情感生活,女人自然也不是例外。把精神一半寄托在工作上,让生命的花开在事业上面,也是美丽的。”
1943年底,巴金在信中谈到了翻译:“你有空,我还是劝你好好翻译一本书……不要急,一星期译几百、几千字都行,再长的书也有译完的时候。慢是好的,唯其慢才可细心去了解,去传达原意。”
巴金是直言不讳的。1950年代初,他看了杨苡翻译的苏联短篇小说集《俄罗斯性格》后也曾说:“我觉得你译得有点草率,你本来可以译得更好一点。”从那时起,杨苡“下决心让我的译文或译诗必须要为读者着想,要经得起行家对照原文推敲”。
英美文学专家陈嘉对杨苡的翻译生涯也有影响。2002年,杨苡在《天真与经验之歌》的译后记中,回忆半个多世纪前在重庆中央大学外文系借读的日子,陈嘉教授“朗读英诗时那种柔和委婉的音色和铿锵有力的吐字永存在我的记忆里”。她还记得黯淡的灯光下,陈嘉一字一句对照修改她翻译的诗,连押韵和节奏也要推敲。《杨宪益杨苡兄妹译诗》中,杨苡所译诗歌很多都是在重庆做学生时完成的。
杨苡第一次接触《呼啸山庄》的故事,是在天津读中学时,她看了由小说改编的电影《魂归离恨天》,就被深深吸引。上世纪40年代,在重庆借读时,她在图书馆读到《呼啸山庄》的英文原著《Wuthering Heights》,萌发了翻译这本书的念头,还写信告诉了巴金。
听说杨苡打算翻译《呼啸山庄》,巴金很高兴,他回信鼓励杨苡,并提出要帮她出版。“你要译W.H.(《呼啸山庄》英文书名缩写),我很高兴,这书你译出后,一定要寄给我看。我会设法给你印。你可以驾驭中国文字,你的译笔不会差。你慢慢吧,我不会使你的努力白费。”
在杨苡之前,梁实秋曾翻译过这本书,他的英文很好,却把书名译为《咆哮山庄》。“妈妈对这个书名不以为然。”赵蘅告诉记者。
1954年春,杨苡翻译这本书期间,恰逢丈夫赵瑞蕻被外派到德国教书。一天晚上,窗外狂风呼啸,雨点打在窗户上,此情此景,犹如亲临《呼啸山庄》的故事中。“就这样,妈妈的灵感突然来了”,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杨苡确定了“呼啸山庄”这一书名。
巴金也没有忘记10年前的承诺。1956年,杨苡翻译的《呼啸山庄》由巴金主持的平明出版社出版。1980年,这本书再次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之后的40多年里,这一译本多次再版,至今仍然畅销。
“等待与希望”
在南京定居的杨苡,晚年总惦记着要去北京看哥哥。“妈妈一般年末来北京,因为舅舅的生日是在冬天,她要陪舅舅过生日。”
赵蘅还记得,2009年春天,杨苡离开北京前在杨宪益家聚会的情景,“我妈妈还像小妹妹一样倚着舅舅,有一种撒娇的感觉。分别时,舅舅笑着,妈妈已经哽咽了。”
这是杨宪益和杨苡最后一次见面,半年后杨宪益去世。哥哥不在了,杨苡再也没有去过北京。
今年8月之前,杨苡生活仍都基本自理。“她自己洗漱,保姆只是在旁边看着避免她摔跤。她在家里都是用助步器自己走。8月时,妈妈生了一场病,最近渐渐恢复走路,精神也越来越好。”赵蘅介绍,杨苡喜欢靠在床头看报看书,还是电影电视剧的热心观众,“有喜欢的电影,她还会让保姆打电话叫我看,常常我在北京,妈妈在南京,我们看同一部电影”。
“她还有微信呢,虽然不会发消息,但天天都要看朋友圈。”赵蘅笑着说。
杨苡家中充满怀旧、艺术和童真的气息。沙发靠背上和柜子里摆着可爱的玩偶,大多是亲朋好友送的,还有一个玻璃柜专门放各种各样的猫头鹰,有布的,有瓷的,有金属的,“妈妈视猫头鹰为智者。”赵蘅告诉记者。
对于布置房间,杨苡至今都兴致勃勃。最近她刚出院,身体还在恢复中,便又想要挪动家具。“我很佩服妈妈,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热情吧。活着的每一天,都要活在美中间。”赵蘅说。
杨苡一直记得1997年最后一次见到巴金时的情景,那时巴金的身体已经不大好了,他坐在轮椅上,仍使劲对杨苡说:“多写,多……写!”1998年,杨苡与人合译完成《我裸地来——罗丹的故事》后就停止了翻译,但这些年来,写作一直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到现在,妈妈都喜欢给自己列创作计划,大量的文章题目,基本上是忆旧,虽然她已经很难完成了。”赵蘅说。
对笔下的每一个字,杨苡一如既往地认真,用她的话就是文章写出来要“摆一摆”,放上几天,再反复修改好几遍,直到满意为止。她偶尔还会写打油诗,或者写字条让保姆拍下发给赵蘅,“妈妈日常交流也喜欢用文字表达”。《杨宪益杨苡兄妹译诗》出版后,她在给赵蘅的字条上这样写道:“书印得好,我相当满意,感动得眼眶发湿。”
“妈妈很喜欢念稿子给我听,念完会问,‘这样写行吗?’那样子真的非常可爱。”赵蘅说,她总觉得母亲身上有一种时间凝固了的感觉。
1937年冬天,18岁的杨苡在读完《山伯爵》的英译本后,非常喜欢故事的结局,“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当中,等待和希望”。当时,南开大学被日本侵略者炸毁,她只能待在家中。在给同样身处沦陷区的巴金的信中,她写道:“我记得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书里的末一句话:Wait and hope,我愿意如此。”巴金在公开发表的《感想》中引用了这段话,并说“这wait自然不是袖手等待的意思”。
40多年后,1980年底,听说巴金腿受伤后,61岁的杨苡在给巴金的贺年片中又写上“Wait and hope”。巴金回信中聊到了1937年的那封信,又说,“我相信我能完成自己的工作”。
又是40多年过去,“等待和希望”仍是杨苡最爱的句子,不断出现在她的题词、文章和采访中。
参考资料:
《杨苡百年回忆录》,杨苡口述,余斌整理,名人传记月刊
《雪泥集》,巴金著,杨苡编注,三联书店
《青春者忆》,杨苡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文丨汪鲁兵
3月13日,我撰写的《我心爱的姑娘,你为何离我而去》在《京都闻道阁》刊发后,又有同学、朋友和读者关心和问起我在高中感情一发不可收拾的女同学是谁,后来有没有表白和发展,以飨同学、朋友和读者,继续讲述我高中时代的青涩往事。
高中时代是梦幻的,总是对未来充满懵懂的想象和无限的期待,怀揣着这份独有的美好和向往,走进那难忘的青葱岁月……
当年,勤奋好学的我考上了县城最好的高中。高一开学季,我们拿着入学通知书先到县一中新生接待处履行报到手续,然后按照教学楼楼层标示找到所在教室,进教室后按照班主任老师吩咐找到有姓名标签的座位。我们班男生多、女生少,女生都分开与男生同桌坐,我有幸和一位名叫云的女生同桌,于是我和云的故事就开始了。
也许是班主任见我劳动比较积极,有点“能说会道”,开学不久就推荐我当上了班团委组织委员。云呢,会唱歌,有一定文艺特长,班主任推荐她当上了班团委宣传委员。于是我们俩既是同桌,又同是班团委干部,关键是我们两人还那么趣味相投。
我来自农村,离县城也就十多里地,经常骑着自行车到城里玩。我父亲高小毕业,在学校时是文艺骨干,吹拉弹唱都会点,但他很少教我。我父亲爱看武侠小说,还很健谈,经常听他跟大家讲一些传奇人物故事,偶尔还写一些反映农村生活的打油诗。可能是从小受我父亲的影响,我也特别喜欢看金庸、梁羽生写的《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七剑下天山》等武侠小说,有时还做做“作家梦”。我还喜欢看琼瑶、三毛写的《窗外》《在水一方》《梦里花落知多少》等言情小说,读徐志摩、北岛、顾城、舒婷、海子以及汪国真写的散文诗等。多愁善感的我偶感“少年维特之烦恼”,有时也信手拈来,有感而发,写点散文诗和感想,有些“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感觉。我不擅唱歌,但喜欢唱歌、听歌,对流行歌手像张国荣、梅艳芳、齐秦、王杰、陈百强、费翔、邓丽君、谭咏鳞、范琳琳、陈方圆、殷秀梅,还有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四大天王”等情有独钟,都能如数家珍,算得上是当年的“弄潮儿”。
同桌的云来自县城,文艺细胞自小天成,爱好广泛的她,会唱歌、画画、诗歌、跳舞,似乎无所不通,尤其喜欢唱歌和文学。
趣味相投的我与云经常在课后或自习时谈天说地,海阔天空,无所不谈,也无所不及,有时一起谈谈文学,动手写写诗歌散文,将其刊发在班级的黑板报上;有时一起交流看琼瑶、三毛言情小说的体会,探讨她们追求的理想爱情,以美的情感追求爱的真谛,享受人生美好的爱情;有时边上课边玩猜字谜游戏,传传小纸条;有时她还会教我唱歌和一些乐谱知识,一起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云家有姐妹三人,两个姐姐都考上了大学,她说她怎么也要考个大学。我当时心里想,我也要考上大学,这样我才有资格追求她,最好的结果是两个人一同考上大学,然后我再向她表白成功,携手走向未来。这些想法,我只能默默藏在心底,从不敢有半点表露,唯有把年少的心动化作学习的动力,专心致志,一往无前。也许就是这种动力和斗志,我在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中成绩居然由入校时班级排名的40多名冲进入到了全班的第10名。班主任看到我成绩进步如此之快,在高二开学后找到我,还让我作为学习进步较大的代表发言。要知道,在我所读的县一中,只要在班级学习成绩保持在前15名内,考上大学基本是没有问题的。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来到了高中生活的第二年。高二后,我和云不再是同桌了,我跟一位名叫风的男生同桌。风流倜傥的风有点“花花公子”的味道,他长得英俊,戴一副文质彬彬的眼镜;他是城市户口,家庭条件优渥,人非常聪明,学习成绩也好,是招女孩子喜欢的类型。如是,风成为了班级女同学的“追求对象”。没想到的是,云竟然也喜欢这个“花花公子”,而且对风还很上心。
我与风同桌后,两人相处也很融洽,风有什么想毫不保留地告诉我。有一次,风竟然跟我说,他与云的感情不过是逢场作戏,玩玩罢了。听闻这个消息的我顿感心痛,云可是我心中的女神啊。于是在我的心底油然生起诸多要保护云的想法,但我又没有办法原原本本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云,久而久之,我竟然坠入单相思的怪圈了,白天一到教室就找寻云的身影,晚上一闭眼就浮现出与云相处时的点点滴滴,到了“夜不能寐,食不知味,辗转反侧,进退维谷”“不可自拔”的地步,当时还专门为云写了《我爱你那如丝秀发》散文诗:
当微风拂过,你的丝发成了涟漪,荡漾着我的心房。一阵轻快的歌儿,似春风抚慰着我的心窗。一句亲切的话语或是问候,能久久地停留在我的耳旁。几经风雨几经沧桑,你的丝发缠绕在我的心上。千丝万缕丝丝入扣,你的丝发让我发狂。我爱你那如丝的秀发,如痴如醉让我口儿难张。多想有一天,我能抚摸上你的秀发,让它慰平我内心的慌张。
高二时,云经常教同学们唱齐秦的歌曲,比如《来自北方的狼》《大约在冬季》《不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往事随风》《外面的世界》等,我总觉得云是在唱给我听,我会细心聆听每一段旋律、每一句歌词,在歌声中寻找一种单纯美好和青春不羁的爱情。尤其是当听到她教给大家唱的《燃烧爱情》:走过回忆,冰雪和风雨;冷暖的痕迹,我都忘记,却无法遗忘过去,才发觉才发觉,我不能,我不能够不想你,你的倩影和所有你的回忆……让我的心几乎要爆炸,让我的情难以自控。就这样,少年的我挣扎、徘徊,随之而来的是学习成绩的急剧下降,到高二期末考试,我与云都没考好,令人意外的是,两人考的总分是一样多,排在全班的第34名。这样的成绩,我觉得自己肯定考不上大学,那么我的理想、我的前途,还有我的爱情就全部要泡汤了。痛苦绝望时,我有时找个地方呐喊崔健的《一无所有》以解忧愁: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我要给你我的追求,还有我的自由,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噢……你何时跟我走,噢……你何时跟我走。
我的父亲知道他的情况后,就找到当时在湖北公安大学的一个本家叔叔,问有什么好办法让我能上大学,那位叔叔告诉我的父亲说,如果报考他们学校,可走“体育生考大学”这条道。经过一番考虑后,经班主任老师推荐,体育组李老师对我进行了综合测试和考察,同意我加入他所在体育组,跟着他训练。我能顺利通过老师体育综合考核,得益于我从初中开始养成每天早晨坚持跑步锻炼的好习惯。
于是,我在高三时加入到了学校体育专项生的行列,原本我想通过体育锻炼,将心中压抑的感情发泄出来一些,没想到效果还是不佳。临近高三体育考试前一个月多时间,有一天早晨,我起床起错点了,大概凌晨一二点就起来开始自己训练,先在操场跑了二三十圈,觉得不对劲,回来洗漱完后,又参加第二天大强度的体育训练。没曾想,我可能是在当天早晨体力透支,跑步用力过猛,突然一下子感觉左腹上部有一阵阵如刀割的痛楚感。于是,我到县医院对身体进行了全面检查,各项检验结果出来竟然查不出任何问题。因为身体原因,临近考试前我只好将报考体育专项中长跑1500米改为短跑200米了。考试成绩最后揭晓,我的100米、立定跳等基础成绩都还不错,但专项短跑200米成绩不是很理想,综合成绩总分是55分,差5分过线。从时间来看,就是专项200米成绩差1秒的事。因为每天的体育训练,我的学习成绩自然一落千丈。体育成绩没过,对我打击非常大,我也没有心思和时间备战文化高考了,高考文化成绩自然也不理想,当年的大学就与我无缘了。
名落孙山的我,在暑假寂寞难耐、失落难过。眼看新学期就要开学了,心急如焚的我主动找到当时的班主任商量自己下一步应该怎么办,班主任让我再复读一年,第二年再考。班主任新学期仍带高三,于是我听从了班主任的意见,继续在班主任班级复读。可未曾想到的是,同桌的云当年也没考取大学,我和云又一起复读了。可是,我还是未曾从对云的情感中跳出来啊。我着急上火,焦头烂额,这样下去我还是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走体育这条道路因为身体原因还是没有把握。这时,我想到了入伍参军这条出路。离开她,离开学校这个环境,感情就会慢慢淡下来,也许我就会从“单相思”中走出来。况且,我到部队还可以考军校,也能“曲线救国”。思来想去后,我决定报效祖国、参军入伍,准备到部队大学校锻炼,也争取考上军校。很快,在我的努力争取下,我如愿以偿地入伍当兵了。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我参军入伍满一年了,我第一次享受回家探亲假期。这时,我得知云考进湖北武汉的一所医科大学了。我经过湖北武汉转车时,还专门跑到同在湖北上学的同窗好友那里去,关心和了解了云的近况。当时的我想,她都上大学了,而我还是小兵一个,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追求她了,最好的做法是默默地离开她、不打扰她,让这段感情随时间而去,随风而去吧。
和所有的青春故事一样,后来的云大学毕业分配到了上海,在上海成了家。我也考上了军校,从“单相思”情感中走了出来,在北方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后来,有一次我探亲回家乡,班主任知道后,召集我们高中同班几个同学一起聚会。云刚好也在家乡,一起参加了聚会活动。酒过三巡后,同学们谈起班级恋爱话题,问到我,我才向同学们袒露了这段心路历程和感情经历。云感谢我对她的钟爱,真没想到我对她那么“有意思”。班主任和同学们祝福我们都找到自己的所爱,过着自己的美好生活。
在校同窗共读虽短暂而梦幻的高中三年,在人生的长河中只是大海一滴,但结下的同窗情谊、留下的美好回忆,让人难以忘怀!有人说,同学友谊是想念时一个电话,相聚时一次拥抱。而我要说,同学友谊就像是醇酒,岁月越久愈加芬芳,让人回味无穷。对我“同桌的她”来说,而是一首我心中的歌——《同桌的你》,风儿让我唱给你听:
从前的日子都远去
我也将有我的妻
我也会给她看相片
给她讲同桌的你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
谁安慰爱哭的你
谁把你的长发盘起
谁给你做的嫁衣
……
☆作者简介:汪鲁兵,曾学名汪鲁斌,70年代出生,湖北省麻城市人,曾在北京军区某部服役和任职,曾任《建筑》杂志社编辑、记者,现就职于北京市丰台区政府某局。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易书生
文/生活如诗如画
相思入骨守空房
夜半失眠愁断肠
一片真心无处寄
枕边泪水湿衣裳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删除。
2023.1.2
诗意:自从你离开以后,整日以泪洗面,夜不能眠,常常半夜醒来,看到身边空无一人,心灵的空虚更加寂寞,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不觉悲从中来,泪水自然流淌,湿了枕边的衣裳,更加悲凉,又知何时才能摆脱相思苦,更不知寄往何方。
作者简介:占小红,湖北孝感人,诗歌爱好者,网名:生活如诗如画。代表作:《最美的错爱》《相思十首(三)》《离别的雨季》《相思入梦寄诗行,在外漂泊念娇娘》,《手握胸前笑脸多,情书写尽唱支歌》,《春风十里爬山坡,寄去相思我来过》《三月樱花为谁留,采只蝴蝶驻心头》《路断人稀门店关,寒风刺骨惹心酸》《相思卧床守情郎,别墅空空独守房》。原创不易,且行且珍惜。转载请注明出处。仅在头条号首发原创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