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铭旌,是代表死者的名义,分为高寿、低寿。女婿、孙婿和死者的名份。皇帝有九尺长,宦官八尺,宰相及以下七尺,庶民六尺。
书写铭旌与区域划分有关:同安(晋江、南安、惠安、同安)以四字即兴、旺、衰、微。漳州(龙溪、长泰、漳浦、海澄)以五字即生、老、平、死、苦。
头字显页 字表示五十岁以上,头字故字表示不满五十岁,若上五代头字则是祖考或祖妣,考表示男,妣表示女
铭旌由女婿或孙女婿出资,以报答丈人丈母的恩情,铭旌一般控制在二十二字,男称公、府,女称门,如“显页 考蔡府四代大父讠韋 ××享受(有)八十五岁芳苑之铭旌”。
站桌头为招待亲家门方、外家。孝男、女婿属半子,拜时不得用毛毯,即落地拜,要拜二十四拜,丈人丈母死后的第二天,女婿要来掀头盖,表示看最后一面,还要大哭。还有死爸扛去埋,死母外家来,无外家来,不得下棺材之说。
外家来到时,必须到路上去接,必须扌举 椅供亻因 坐,亲家门方属平起平坐,是因婚姻关系而拜,要设陪拜,以示还礼之意。
大鼓吹要有显页 字才能用,有显页 字才能绞龙和关罩,并用八人扛。
故字不能用绞龙和关罩,只能四人抬来着走,三人打叮口当 醒之声。
拨龙须的条件比较高,要有孙、孙媳妇、曾孙媳妇玄孙都齐全,做祖以上的人。
送上山头只有孝男,人影不得留入葬穴,不能说话,每个孝男掀三下土(即头、中、尾)落棺材(棺材上覆盖灵旌并雾酒),风水先生将死者的大儿子叫到葬穴,影不入内跪下,背手拿着死者神主,风水先生手拿毛笔指向太阳,然后蘸红珠酒点主念“点天天清,点地地灵,点耳耳聪,点目目明,点子孙兴旺”,扔毛笔后完毕。
孝男每人都着二支孝汤上山头放在墓前,甲烘炉放在墓中央,换两块瓦片爽着已燃粗纸回家后放在各人床底下叫做看烟火兴旺。
风水先生分给各人的麻、早谷、黄豆代表子孙不断,铁丁代表有男丁。
一、铭旌,是代表死者的名义,分为高寿、低寿。女婿、孙婿和死者的名份。皇帝有九尺长,宦官八尺,宰相及以下七尺,庶民六尺。
书写铭旌与区域划分有关:同安(晋江、南安、惠安、同安)以四字即兴、旺、衰、微。漳州(龙溪、长泰、漳浦、海澄)以五字即生、老、平、死、苦。
头字显页 字表示五十岁以上,头字故字表示不满五十岁,若上五代头字则是祖考或祖妣,考表示男,妣表示女
铭旌由女婿或孙女婿出资,以报答丈人丈母的恩情,铭旌一般控制在二十二字,男称公、府,女称门,如“显页 考蔡府四代大父讠韋 ××享受(有)八十五岁芳苑之铭旌”。
站桌头为招待亲家门方、外家。孝男、女婿属半子,拜时不得用毛毯,即落地拜,要拜二十四拜,丈人丈母死后的第二天,女婿要来掀头盖,表示看最后一面,还要大哭。还有死爸扛去埋,死母外家来,无外家来,不得下棺材之说。
外家来到时,必须到路上去接,必须扌举 椅供亻因 坐,亲家门方属平起平坐,是因婚姻关系而拜,要设陪拜,以示还礼之意。
大鼓吹要有显页 字才能用,有显页 字才能绞龙和关罩,并用八人扛。
故字不能用绞龙和关罩,只能四人抬来着走,三人打叮口当 醒之声。
拨龙须的条件比较高,要有孙、孙媳妇、曾孙媳妇玄孙都齐全,做祖以上的人。
送上山头只有孝男,人影不得留入葬穴,不能说话,每个孝男掀三下土(即头、中、尾)落棺材(棺材上覆盖灵旌并雾酒),风水先生将死者的大儿子叫到葬穴,影不入内跪下,背手拿着死者神主,风水先生手拿毛笔指向太阳,然后蘸红珠酒点主念“点天天清,点地地灵,点耳耳聪,点目目明,点子孙兴旺”,扔毛笔后完毕。
孝男每人都着二支孝汤上山头放在墓前,甲烘炉放在墓中央,换两块瓦片爽着已燃粗纸回家后放在各人床底下叫做看烟火兴旺。
风水先生分给各人的麻、早谷、黄豆代表子孙不断,铁丁代表有男丁。
柳子言说:“今日暖和没风,遮那么严干吗?”妇人说:”不遮,难看呢。“柳子言端详她,脸上那四条伤痕虽是发红,他却看到了往昔的美艳,说:“你一点不难看。你是天人,你原本是在天上,但你到了人间,桃花恨你,春风恨你,所以你尽受磨难,你只有了这四道疤你才活得安生了!”——《地》
贾平凹的中篇小说《地》,讲述在匪患横生的乱世,风水先生柳子言,和老财东家年轻风情的四姨太一见钟情。一个罗敷有夫,一个家穷人微,在现实面前,他们唯有将耐心蛰伏进漫长的时间里。
柳子言眼见四姨太在荒芜的寂寞中熬过十年,又被做了土匪的管家苟百都抢了去,三年后苟百都身亡,怀了孕的四姨太被老财东接回后关进古堡,孩子出生就被老财东当着面摔死,烈性的四姨太愤然用石片划毁了脸。
因为美丽,女人像猎物一样被狼叼来叼去,柳子言与她每次短暂的相会,除了徒增对自己软弱的痛恨,留下的尽是绵长的悲伤和凄凉。
李碧华的小说《霸王别姬》里,有这么一句:“在无产阶级之中,有没有一个方寸之地,容得一双平凡的男女?平凡的男人、平凡的女人,就是理想。”
女人毁了容,才给了柳子言峰回路转的希望。他以踏“吉穴”为条件,换回了已经不复美貌的女人,怜爱如初。
那个容纳他们爱情的方寸之地,就是等待,等待被命运之手揉搓得厌了、烦了,再把别人扔在地上的幸福捡起来,即便是在乱世做一对最平凡的男女,也要拼尽所有的耐力与勇气。
矛盾的人物性格之后,是整个社会语境下,对人性的压抑与蚕食柳子言的几次“落荒而逃”贯穿小说,他身上那种底层小人物的窝囊与软弱,读罢令人如梗在喉。
第一次初见后,四姨太唤柳子言进屋,百般风情、静伏欲扑。柳子言又喜又惊,喜的是这美艳不可方物的四姨太当真喜欢自己,惊的是自己不过姚家雇请来的贫贱之人,如何能做出越礼违常之事!在疑虑、自卑与恐慌之中,柳子言最终“还是不能成功”,在羞愧中夺门而出。
第二次是苟百都抢走四姨太,四姨太在河边清洗,柳子言从山坡上下来撞个正面。从前女人是财东家的姨太,他不敢想,可做了丑陋粗鄙的土匪老婆,他实在气得慌!但看着苟百都的高头大马和乌黑的枪管,只得在愤恨痛苦中无能地踉跄而去。
第三次,柳子言再给姚家踏坟,听闻苟百都死讯的老财东要把四姨太接回来。“一个逃离了老朽去当了三年压寨夫人的四姨太,到头来又回到朽而又朽的老头的炕上”,柳子言为自己和女人的命运悲哀,为了不让女人再见到他而燃起希望,曾被苟百都打断一条腿的他,落寞地扶杖而走。
四姨太是一个笔墨不多却立体鲜明的形象,她有着封建社会的妇人少有的大胆与反叛。比起《白鹿原》里的田小娥,她更勇敢更无畏。她对爱与欲的主动追寻,才促成了她与柳子言一次又一次地交集。在这段旷日持久的情感纠缠里,她才是缔造者与推进者。
四姨太的性格也是极端矛盾的,一方面她无视自己已婚的身份和地位,有些轻佻甚至放浪地诱惑柳子言,她的泼悍与尖锐,其实是多年以来对爱的欲求不得中经年累月积压的,年轻英俊的柳子言是她所能抓住的唯一情欲的出口。
另一方面,四姨太又是极端恪守的。她对柳子言的爱,经过岁月长久的酝酿,发酵得愈发纯粹。第一次柳子言从房中逃跑,她气得将红裹兜扔进院子。柳子言小心问老财东要来,贴身穿着,这点隐秘的温存,够他一生回味。
第二次她叫回勾头就走的柳子言,强硬地让他背,以替苟百都家踏坟的借口,留得柳子言与她相处了一些时日。第三次,她的抗争带着毁灭式的惨烈,划破自己美丽的脸。她容忍柳子言一次次的逃离与孱弱,并坚定地、从容地等待着自己唯一且最终的爱情。
在女人毁容后,柳子言却有了一股空前的勇气,不再是那个小声叫着“四姨太”,说着“恭喜你做压寨夫人”的穷算命先生,而是要做拯救女人英雄,直言不讳地对他畏惧的老财东说:“是的,我爱上四姨太了。我第一次来姚家就爱上她了,掌柜你杀了我吧!”
他踏勘了六天,帮姚家踏出一处地,女人在那一刻,终于归了他。那几千个日日夜夜的痴缠思念终于有了归处。
柳子言作为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底层小人物,有着人性中惯有的缺点,他敬畏权贵,又贪生怕死,靠空想去愤世嫉俗,在幻想中满足自己在现实生活里无以实现的个人英雄主义。柳子言最后冲破十多年来的精神软弱,可喜之余又有一层可悲,因为毁容的女人,意味着她失去了争夺的价值意义,柳子言毋须再去挑战权势与威胁,他的勇气,是安全的。
贾平凹模糊了时代背景,将故事设定在一个奉行礼教的乱世:尊卑有别、贫富分化、悍匪辈出。财富决定了上层的话语权,决定了老财东这么个鹤发鸡皮的老朽,可以强占如四姨太一般年轻美貌的女子,可以无视她正常的情感与欲望诉求,还要求她以守贞来自证价值。
同样出身底层的苟百都,靠作恶来满足自己曾经垂涎不得的东西,抛弃了做人的基本良知,他抢来了曾卑贱向往的一切。四姨太只不过是他荣誉的又一枚勋章,他和老财东一样,需要一个极美的女人来佐证自身的能力。
如柳子言这样“无能”的老实人呢?他们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在社会语境所框定给他们的价值意义中小心生存,自我压抑着人性的欲求,并在阶层意识的蚕食中屈服。四姨太跟了柳子言后,性情温驯得如四月的风,她曾经的那些张牙舞爪,不过是一个受到威胁的小兽,摆出个吡毛的凶态,对现实无力反抗的愤怒罢了。
正因为如此,柳子言与四姨太最终的相守,才有了悲壮的美感。
结尾猝不及防地反转,照见乡土社会原始而贫瘠的精神承袭《地》最精彩的部分是最后几百字的结局,猝不及防的反转。尼采有言:“现实是痛苦的,但它的外表又是迷人的,不要在现实世界里去寻找正义和幸福,因为你永远也找不到。”
历尽千难万阻最终长相厮守的柳子言与四姨太,本应是幸福地携手余生。但儿子的到来,让他们无法再满足于安贫乐道。长期以来,浸淫于乡土社会传统的宗族观念中,对于继嗣的重视,对男性后代光宗耀祖的期望,使他们像所有甘于为儿子前程自我牺牲的父母一样,尽己所能想提供一个阶层跃迁的基础。
柳子言地无半垄、宅无一间,他有的,只剩禳治祖坟的手艺。柳子言和女人踏遍山山水水,终于觅到个儿孙至贵的地,拱好了双人大墓。他无父无母,更不知先人何在,这是为他夫妻二人准备的“龙穴”。
男长十二接父志,二人倍感安心:“儿呀,我们可以助你去当官。从今往后,你可以外去干你的事了!你会有许多大事要干的。”
柳子言和女人满足地躺进墓坑里,将那块旧到薄脆的红裹兜盖平在两个人的脸上,上边的斑驳血迹静静陈述着两人长到叹息的故事,像一块爱情的铭旌。
“咱们的儿子会当了官吗?”妇人悄声问。
“会的,这是一个好穴哩!”
“能做了什么官呢?”
“很大的官,真的,大官哩!”
十年后,四十里外的洪家戏班有个出了名的演员,善演黑头,人称“活包公”,他便是柳子言的儿子。
柳子言和女人赌上性命的赠予,有一种戛然而止的绝望。以死换取儿子美好前程的想法,到底没脱离认知的受限,命运最终走进不可撼动的徒然。柳子言和女人受尽命运摆弄的苦楚,将这些归咎于身份的卑微与弱势,他们有限的认识里,认为活得最顺心适意的人生,就是要有头有脸,必定要当个大官。
书中对于风水有大段的描写,为姚掌柜的老爹踏坟,此后数年当真财源广进、生意兴隆,再为姚掌柜老娘踏坟,收了更多水田、有了更多佃户。为苟百都老娘踏坟,从此他就从匪寨小喽啰,竖杆子坐了山头,有了丝绸绫罗、真金白银、青堂瓦舍。
乡间文化对于祖宗与风水的迷信,才催生了柳子言这样的职业,一切运势的盛衰都有了因与果,人就能心安理得地穷与富。讽刺的是柳子言的儿子最终在戏台上“做了官”,风水先生却没看好自己风水,现实无疑撕碎了书中前段设定的,姚掌柜的兴旺与苟百都的崛起,和这信仰又有什么关系呢?
《马太福音》中有则寓言,国王给三个仆人一锭银子,让他们去赚钱。第一个仆人赚了十锭,国王赏他十座城邑;第二个仆人赚了五锭,国王赏他五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怕银子丢了,一直包在手帕里收着,国王令这仆人将这锭银子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姚掌柜的成功,不过是原始财富积累下的“赢家通吃”,资本给了他抗拒风险的能力、投资的眼界,用他人的劳动价值实现财富增益。至于苟百都,他的翻身是他摒弃了良善,靠得是能够把自己瞎眼老娘推下山沟的狠辣。
阶层从来不是平等的,姚掌柜与苟百都们的成功,是柳子言们想像的“有头有脸”的生活,在思维难突破的天花板下,才蕴酿出对命运的全权信仰,将人生翻盘的希望,寄诸于虚无的构想。这样的精神承袭,却是一代代柳子言们的希望,乡土社会的原始与贫瘠,囿限了他们的格局和人生。
爱与死亡在命运撕扯中形成了巨大的文字张力,将小说的悲剧美学推上了一个极致的巅峰。
结语贾平凹一再强调“我是农民”,文学评论家汪政的解释很贴切:“它表明的不仅是普通意义上的身份认同,而且同时标明了自己的文化谱系、价值传承和审美趣味,它具有创作心理上的意义。”
贾平凹
一直觉得贾平凹的文学,有一种迷恋式的叙述姿态。他笔下的商州大地,充斥着混乱、荒蛮、拙朴,自成一系,有一种奇异而诡秘的色彩,尤为引人入胜。农民的身份,让他的作品像从地里生长出来一般,带着泥土的腥气,原生态的野性中渗透着长长短短的寂寥。
他擅长塑造那些边缘性的小人物,慢慢剥开这些被忽视的群体粗糙的外表之下,层次丰富的感情涌动与精神诉求。
很喜欢他对女性形象的刻画,美和丑都很浓烈。像《黑氏》里的黑氏,《五魁》中的新娘,《地》里的四姨太……不管身份如何,她们都在努力冲破一些无形的禁锢,去追寻向往的未知,而最终无所安放的矛盾与迷茫,无不指向命运的无常与虚空……
相遇一本好书,就是遇到更好的自己。推荐一套贾平凹的系列小说集,《地》是其中一个单篇,收录的还有《黑氏》、《饺子馆》、《鸡窝洼的人家》等十个最为读者所青睐的经典短篇,如果你想了解《废都》之外的贾平凹,那选这本书就对了。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沁说
靖远丧葬文化简述
中国古代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正统,而儒家思想又推崇以“孝”治天下,主张“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百善孝为先”,孝文化遂成为社会伦理的核心,“孝”主要包含“生养、死葬”两个方面,故葬礼的隆重程度遂成为考验子孙是否孝顺的一项重要礼仪。
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传统的葬礼已大大简化、改革,新式的追悼会已现普及之势,但在甘肃靖远民间的葬礼上,依然可见古代葬礼的遗风遗俗。
在靖远,葬礼不但要礼节周到,规格还要高,隆重,孝子要哭的悲哀,亲戚朋友都要去祭奠,请来帮忙的人也很多,有看地方选日子的阴阳,有做棺材的木匠,有油漆的画匠,有吹锁呐的鼓乐,有大灶的厨师,这些人需要一个统一的指挥就是大东,还要有一大帮招待服务人员,采购供水烧火掌盘洗碗迎接客人等。丧礼的程序非常复杂繁琐。除了做寿衣、盖老房(做棺材)、修茔(俗称“打墓”)、入殓(又称“殓棺”、“掩棺”)等程序外,还有以下十三项常见程序。
一、报丧及设灵堂
人死之后,子女要随即向亲友报告死讯及丧期、葬期等有关事情。报丧亦称“告丧”、 “赴告”“讣告”。在开吊之前首先要布置灵堂。灵前安放一張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烛台和長明灯等。在沒有收殓之前,这盏長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据说,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尸体和灵柩都忌讳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据说,怕受所謂\"日晶月华\",更怕冲犯上天过往的神灵。因此只要是举行简单的祭奠仪式,就必須要搭灵棚。丧家要请纸匠做丧事中用的各种纸,最重要的是门头纸,俗称大纸。
二、丧礼中的礼制
晚輩給長輩穿孝主要是爲了表示孝意和哀悼。這本來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後來,又被人們引申成爲亡人\"免罪\"。每個家族成員根據自己与死者的血緣關系,和當時社會所公认的形式來穿孝、戴孝,称为\"遵礼成服\"。
三、追悼
进行揭碑追悼仪式时,首先请碑,请遗像,献果南茶奠酒,上香烧纸焚黄。请参加追悼仪式的礼宾就位,给礼宾披红挂花,然后鸣炮奏乐,一请礼宾两人揭碑。二是请一人宣读碑文,一般读碑文者是撰写者,因碑文没有标点,又有点文言成份,普通人有时读不下去。其它的礼宾都身披红被面,或红毛毯。垂手恃立两旁。三是娘家人讲话,请娘家人对死者的一生和子女的奉养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娘家人先评说死者功德,再论子女在死者生前是否孝顺。孝顺者,当众褒奖,可披红挂彩;反之则当众训斥。对死者有虐待行为者,则用丧棒抽打,甚而让其跪地,头顶烧纸盆,以示惩处。此时,不论娘家人如何挑剔责难,孝子们都不敢有丝毫的不恭和不敬。这其实就是一场孝敬和赡养父母的现场教育评审大会。四是来宾代表讲话。五是亲属代表讲话。六孝子泣读祭文。七是孝子代表致答谢辞。最后是礼成,礼宾退位,孝子致哀。这即是丧事中的活动高潮。
四、领羊,也称“领路羊”,是一个略带神秘色彩的民间丧俗。领路羊一般多选白头、白蹄的全纯白大尾肥羯羊来充当。领的羊有娘家人拉来的羊,有东家准备问信的羊,有女儿拉来的羊,也有侄女儿和外甥拉的羊。
在领羊时,羊就成了亡灵的代表了,亡人的灵魂此时就附著在羊的身上,孝子们把羊围定后,主持人大东就开始说话了,问亡人有没有什么说的事,如果没有牵挂的人和事,就开毛大领,意思就是让羊浑身摇摆拌动。如果有说的,不放心的事就让当事人说出来,此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猜测,如有人恰好说准了亡人临终牵挂的人或事,这时羊全身抖动,鼓乐齐鸣,孝子嚎啕大哭。哪声面让人声泪俱下,置身其境,如不堕泪者其为人必不孝也。也有浇水遍地,羊始终不抖者,令敬献之人尴尬,最后只好在围观的众人的起哄圆场声中草草收场。
五、游铭旌,这是女婿外甥为了表彰死者生前美好的品德而进行的一项活动。女婿外甥手持铭旌,沿着街道大路巡游。巡游回来后,女婿外甥把着铭旌,跪在彩门前,不肯进门。这时候,就需要主家代表(一般都是死者的儿子)赎铭旌。女婿外甥一边哭诉对死者的怀念,一边诉说自己的辛劳,说自己为祭奠死者,鞋也跑烂了,钱也花光了等等。主家一边劝慰,一边给女婿外甥塞钱,要是不到要求,女婿外甥就跪地不起,并抱紧铭旌不撒手。尤其死者年龄比较大的,被称为“喜丧”,在某些环节是可以嬉闹的,赎铭旌就是其中一项,为了热闹,双方拉的拉,劝的劝,围观者起哄嬉笑,最终以主家拿出双方可以接受的现金后,连夺带抢,将铭旌赎回,挂在灵堂。
六、念经
靖远北部地区的丧事活动时间长仪式多而隆重,开吊至少为两天,为桥榜大纸,第一天请阴阳先生念经,超度亡灵,在出纸时念招亡经,赞亡经,门口施食经,对灵经是念给亡人的,意在超度亡灵,正式唁吊这一天要为亡人供午,。再长点的有小三元,最长最复杂的是大三元,小三元开吊时间为整三天破五天,大三元开吊时间为整五天破七天,这么长的时间里主要是做法事,扬幡祷幡,白色的是阴幡,黄色的是阳幡,念经请神,供神时也要念经,也有消灾免罪的经,发文送神的经,招亡赞亡的经,大报恩经,救苦难经。唢呐吹的调子一般是悲苦的音调,一般迎客时(也称迎饭)吹老龙王哭皇经,雪梅吊孝,出纸时吹将军令,其余时间念什么经吹什么调,跟着吹,丧礼完后可以吹一些花音。如流行的歌曲之类。
七、燃灯、渡桥
燃灯一般在开吊当天晚上进行,渡桥在下葬前一天晚上进行,其目的是送仙人送亡灵,超度亡灵进入极乐世界。
以下视频请在wifi下观看
渡桥前给亡人梳洗打扮
渡桥
八、守灵,死者安放停当,灵床两边铺上麦草,子孙开始披麻戴孝,子女、儿媳、女婿、长孙戴全孝,然后跪坐在草铺上焚香燃纸,昼夜守灵。
灵前摆放供桌,供献“倒头”饭(一碗黄米饭,插一双筷)、一副“盘”(即10个枣鼻馒头)、燃灯、香炉、供酒、茶、糕点、果品之类,烧纸盆放置在供桌前,供吊唁者焚纸。
整个丧礼期间,由“大东”(总管)全权安排,子女们不再插手,专心一意当孝子。孝子身着孝服,纽扣不整,麻绳束腰,靸拉鞋子,手持丧棒,不梳洗打扮,低头躬身,只在灵堂前烧香化纸,迎来送往。灵前不能离开人,也不能让猫、狗动物近前。男孝子在屋内,女孝子在屋外台阶上,均坐草铺,一切事务均由请来的大东负责安排。
吊丧,吊唁时间从丧礼的当天(正日子)早上开始,死者生前的亲朋好友、亲房当家、左邻右舍等闻讯前来吊唁、焚纸,吊唁者的奠仪礼为现钞、祭羊、盘纸、纸幡、挽幛等,现在多为花圈。
盘丧,是指族中男子和邻居到灵堂陪伴孝子守灵。盘丧的时间是从停丧的头一晚直到葬礼结束。这期间,除去女人,族中人人都可去盘丧。尤其是下葬前一天晚上,盘丧的人灵堂内下棋、打牌、玩麻将,陪伴孝子消磨时间,化解悲伤,俗称“吵灵”。
九、喂马
喂马是死者女儿在下葬前一天,为将送死者上路的大红马及马夫备草备料、准备盘缠、嘱咐叮咛路上注意事项等的一项活动。表达了女儿对死者的牵挂。其过程令人肝肠寸断。
女儿喂马
十、出殡。“起灵”时,鞭炮齐鸣,送葬人帮抬出门,一孝子怀抱纸盆退出大门。出了大门,将灵柩绑好抬杠和牵绳后,由八个强壮的小伙子抬起灵柩(另有若干人分组、随后准备随时替换),孝子们在前方拉纤绳,阴阳、唢呐随后吹吹打打,小跑奔向墓地,一路不得停留。送葬路上,有孝子中专人负责抛洒“路钱”。沿途所经人家都在路旁、家门点燃麦草,为亡者送行。鼓乐齐鸣,爆竹声声,甚是壮观。
十一、下葬,下葬要按阴阳事先选好的时辰进行。大多在日出前下葬。下葬前,孝子们要先“铺堂”,就是往墓坑里抛撒钱币、烟酒,以示祭奠,实则是给打墓人(俗称“扫堂人”)的酬金。“扫堂人”最后按照孝子的要求修整好墓坑,扫净墓底的脚印,退出墓坑。接着众人搭手,把棺材徐徐下到墓坑,摆正灵柩的首尾方向,把铭旌展开放在棺盖上,并在墓坑顶端的小龛里安放长明灯,将装满烧纸纸灰的纸盆放进专门设置的位置。接下来,阴阳念经后先扔三锨土,此后娘家人填土,随后,孝子、孝眷依次填土后,送葬的众人一起上前填土成坟。孝子们在墓前下跪,焚烧纸活、祭品,最后离去。
十二、攒三。下葬第三天,孝子前往新坟祭奠,并将新坟再次仔细修整一番。
十三、做“七”。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即使是靖远同一个县,甚至同一个乡,葬礼程序还有不少差别,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靖远北八乡丧事中游“铭旌”不是必须的活动,只有少部分人举行这种仪式,“铭旌”是女婿敬献的,也有侄女婿、外甥等敬献的。敬献“铭旌”,必须要举行游铭旌仪式,这个仪式比较隆重,花费不少。因为谁敬献,谁负责组织游,一般都看女婿的经济状况来决定。
“铭旌”最初的功能就相当于现在的“牌位”和“引魂幡”。反过来说,“牌位”和“引魂幡”就是从“铭旌”传承演进而来的。
从《仪礼》和《礼记》的记载,铭旌是丧礼的一种,是特定的丧礼仪式,丧事活动不可或缺。铭旌的存在形式是一种旗幡,其意义是一种标志物。一是表示逝者地位,二是标识逝者身份,三是铭旌随棺,是棺柩的组成部分。
在后世丧事活动的运作过程中,铭旌的形式发生了变异,内容也丰富起来。铭旌由原来的简单标注逝者身份、称谓,逐步演变成对逝者的纪念活动。
铭旌和魄匣是一对,由女婿敬献,从纸匠处买来的只是“旌楼”,还需购买六尺红绸子,奉请本庄德高望重的有才华之士或阴阳先生书写旌幡。请的时候,要端上酒盘,放上酬金,一般几十元钱就行。写好之后吊在铭旌楼下面,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铭旌。
开悼后将铭旌挂在彩门或屋檐上。魄匣挂在灵前。游铭旌由女婿组织,外甥、侄女婿等参与,一般在正悼日下午举行。
女婿要提前要准备好零钱、烟和零食(饼干、瓜子、花生、水果糖、饮料等)
游铭旌活动,女婿用一根长木杆将铭旌举起来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乐队,参与人员拿上香、酒、黄钱等用品,安排专人放炮。孝眷拿上票子跟在后面。
游铭旌从形式上来看,有点为了热闹而戏耍的味道。从家里走出,唢呐高奏,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吹吹打打在庄间行走。走上一段不走了,唢呐杆子说吹不动了,其他人员说没有力气了,要抓紧加油!唢呐杆子为了要钱,其他人员为了要烟、饮料。给唢呐给上一二十元,给其他人员发个烟就继续走。再走一段,孝子说走不动了,抓紧给发糖和零食。
就这样走走停停,一般走到本村庄边缘地带就不往前走了,找一个比较宽敞一点的地方蹲下来,上香、奠酒、烧黄钱,孝眷烧些票子准备返回。回来的时候一般都不停,所以要把油加足。唢呐要够心目中的报酬,其他人员看的把拿的东西全部吃喝完,如果碰见商店,让女婿在破费上一些,大家都感觉满意了,径直回家。
回到家门口停下来。女婿外甥跪在彩门前,等待孝子来迎。守灵的孝子看见回来了,就举着魄匣去迎接,说法是:“魄匣挨铭旌,铭旌迎回家”。
礼仪已毕,但女婿、外甥紧紧地抱住铭旌不起来,要让孝子挂红添钱。孝子当然提前准备好被面或者毛毯、现金。挂红添钱后,如果女婿外甥不满意,还是不起来,这时候也有孝子抢夺铭旌的插曲,当然都有所准备,不容易抢来。只好再添钱,直到满意才会松手。孝子举着铭旌和魄匣进门,游铭旌议程完成。
近几年也进行了改革,唢呐酬金提前商量好,一次性付清,坐车出游。找几辆小货车,全部坐在车厢里,开车绕庄出游。当然应有的程序不能少,走到村庄边缘找空地,下车静坐,完成祭奠,将女婿准备的好吃好喝的一次性报销完,坐车回家等待迎接。
游铭旌的说法有两层含义,一是向乡邻展示逝者家族兴旺,子女成才,事业辉煌,同时体现女婿外甥的孝心。二是从道教的角度,孝眷请上亡魂向当地方神、地府阴魂展示逝者儿孙满堂,福寿双全,德高望重,受人敬仰。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