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缘起与感想
\r\r● 奖学金与助学金
\r\r● 所谓“经济”
\r\r● 学问 知识 文化
\r\r● 历史的重要性
\r\r● 政治与经济的主辅
\r\r● “管鲍之交”与做领袖的条件
\r\r张维迎院长:南老师、各位光华学院的朋友,今天我们以非常崇敬的心情来到太湖大学堂,聆听南老师给我们讲课。很多人看过南老师的书,能够亲身听南老师讲课是很特殊的体验。光华管理学院这一次活动,是想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管理之道建立起来。南老师是光华教育基金会的理事长,我们这一次来是光华教育基金会的支持,南老师也一直对我们光华管理学院有很多的关心。
\r\r这一次的活动其实已经筹办了一年的时间,赵海英是我们光华管理学院的教授,由她请南老师讲课,南老师很高兴地答应了,我和海英两个月前来过这里拜访南老师,讨论这一次讲课的内容。
\r\r接下来,大家心情放轻松,在这个非常神圣的地方听南老师给我们讲课,我们放掉脑内杂念来听这个课。我希望大家今天和明天这两个半天的时间,在我们人生的学习路上,留下非常难忘的印象,使我们每个人得到升华。下面我们就欢迎南老师来给我们讲课。
\r\r南师:诸位先生,刚才张院长这一讲,天气又热,听得我毛骨悚然。孟子有两句话,“不虞之誉,求全之毁”,八个字。“不虞之誉”,大家同我一样活在这个世界上,想不到有许多的高帽子,被人家恭维你;“求全之毁”,别人对你要求很高,每个人手里有把尺,不量自己,专门量别人,这个人做人对不对,事情做得好不好?都是对别人要求圆满,这是求全之毁。为什么我引用这两句话?刚才张院长讲话对我特别恭维,这个恭维很可怕。这样的大热天,很抱歉让大家从那么远的地方,跑到这里来受罪,不过既然是“光华”,你们光华一到,这个地方就蓬荜生辉了。
\r\r现在,我要向大家报告关于这一次的研讨,我不是讲课,只是我年纪大了一点,跟大家做一个研讨。不晓得你们大家的目的是什么。我常常问年轻出国的同学要学什么,他说企业管理。我说那落伍了,现在企业管理太多了,将来没有地方给你管理了。等于说我们八九十年前讲经济学很热门,可是现在经济学太多了。因此,张院长和赵海英博士来跟我讲时,我随便取一个题目叫“新旧文化的企业家反思”。我对这个题目有很深的感想,尤其是最近我们国家的工商界,二十多年来发展到今天,我觉得是迷路了,长期的迷路,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r\r我现在九十岁了,生命的经历很多,这个国家大革命以后,经过北伐,我亲自参加过抗战,经历过国内的变化,在海内外大波浪之间,直到现在二十一世纪,我觉得有了问题。诸位都是全国企业界的精英,那么谦虚好学,这些问题使我想到中国古代禅宗的两句话:“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我觉得这个时代,配合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题目,这两句话的意义非常\r 深刻。
\r\r我们的国家社会,今天的发展非常繁荣,好像人人都前途无量,朝气蓬勃。事实上,国家的经济观点与诸位企业家的观点,都有“一片白云横谷口”的现象,不是黑云哦!是很漂亮的白云,可是把自己遮住了,一切都搞不清楚了。所以“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本来是自己的家,鸟要飞回来,可是因为这片白云遮住了,迷巢了。我深深地感到,这个时代有这么一个现象。
\r\r由张院长刚才很客气的这一番话,我先讲了自己的感想。至于这一次讲课的因缘也很奇怪。“光华教育基金会”是我一个老学生尹衍梁办的,我是理事长,这个基金会是一九八九年建立的。到现在为止,这个“光华教育基金会”好像在三十几个大学设立了奖励基金,受奖的人大概有十多万人,尹衍梁告诉我,总共花了几千万美金了。当年他创办的时候没有告诉我,有一次,他在我房间里突然跟我说:“我听懂了你的话,我去做了一件事。”那个时候是一九八九年,时间我记不得了,他从北京回来跟我讲了这个事,成立了这个基金会,他说理事长是我。我就讲他不对,万事要征求我的同意。他说这个是好事,我来不及跟你讲,而且北京那边不是你出面搞不好的。所以到现在我还是理事长,一个大学我也没有去过,可是晓得做了好事,不过到现在我还责怪他。后来他又在北大办了光华学院,好像浙江大学还有光华的法学院,都是他做的事。
\r\r我很抱歉到现在还没有跟光华见面,第一次跟张院长见面也不是尹衍梁带来的,是赵博士,所以我就答应了。关于奖学金,我做的事情常常是错的,这个事情也是“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的一个现象。我反对奖学金,那个是锦上添花;我赞成助学金,这才是雪中送炭。
\r\r大家在这里心情千万要放松下来,不要认为是听我讲课,我平生一无所长,也没有什么真的学问,吹牛可以,倚老卖老罢了。譬如我刚才讲“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国家开放发展二十几年了,这个中间我看得眼花缭乱,也看到没有计划的发展,常常有一种感觉,像《桃花扇》里面有三句话:“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样的故事,个人、公司、企业,我看得太多了。如果拿我这个年龄来看,由北伐到抗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国内外这种现象非常令人感慨,甚至于很悲痛,因此这一次我们要讲“反思”。
\r\r我经常告诉一般国外回来的同学,你们叫“海归”的这些朋友,我说:自己的文化要多了解。譬如研究经济学、研究企业发展,有个前提,我们中国文化几千年来是不用“经济”这个翻译名称的,这个名称是人家的二手货。西方文化先到日本,日本人用中文在日本翻译成“经济”,可是日本本土不大用这个哦!现在用不用我不知道,你看日本讲经济叫“产经”,产业的经营。
\r\r中文“经济”两个字原来的观念很大很大,是大政治,是“经纶天下,济世救人”,这个叫经济。我常常说我们中国人有一副对子,很有意思的,“文章西汉双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这是我们小时候到处看到的,讲文章推崇西汉两个人,一个是写《史记》的司马迁,一个是大文学家司马相如,他跟卓文君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至于经纶天下,济世救人,我们历史上推崇诸葛亮,所以说“经济南阳一卧龙”,就是诸葛亮够得上。
\r\r现在研究经济,刚才提到“几多归鸟尽迷巢”,我觉得我们整个的国家、人民,包括诸位,都迷巢了,归路不知道了。我们现在所讲的经济学,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外国人的经济学。自己的经济学在哪里?同样是人,尤其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没有经济学吗?可惜到现在我没看到有人在研究,大家没有反省。譬如现在我们经济学走的路线,包括我讲经济学这个名称的问题,都在跟着人家走。因为我是在野之身,同政治没有关系,只是顺便看看。我们在政策上这些做法,都没有反观自己的文化。其实今天国际上一切政治的发展,我们中国原来都有,只不过没有那么细密。
\r\r中国文化有套书叫“三礼”,大家都知道,这个“三礼”不是光讲行礼、客气的。“三礼”是三部书,一部是《周礼》,记载周朝统一天下以后所建立的一个政治体制。其实我们推翻清朝到现在只有九十六年,九十六年以前我们历代的体制,都没有跳出过《周礼》这个范围,当然中间有很多变化。它的体制里头就有经济,工商业都有,不过很简单几个字。周朝的维持了八百年,可是我们现代人不懂,叫它“封建”。“封建”两个字有问题,因为中国的封建是分封建立诸侯,是联邦政府一样的,每个诸侯一省或一县。相传周朝一开始就分封八百、一千多个诸侯,一个县里的县长就是侯,地方分治,联邦的,由中央统治。它的制度、经济为什么安定了八百年?你可以讲人口少、地方大,没有错,这是一个理由;可是古今是一样的人,为什么周朝可以安定那么久?我们现在讲经济,讲商业,讲工商都没有反思,都没有去反思自己古老的历史经验。
\r\r我们现在先讲广义的,讲完了再把范围缩小。这些都是大题目,可以做三十个博士论文的题目了。这是讲《周礼》。另一部《仪礼》是社会制度,这个制度包括范围很多。还有《礼记》,内容包括很多风俗习惯、做人做事的学问,等等。
\r\r一个星期以前,我们这里办了一个儿童田园教育活动,办了三个梯次,刚刚结束。所以昨天我还讲这个心情,刚刚一块石头放下来。每一次来了七八十个小孩,还不准家长在旁边陪,我也给孩子们讲礼仪。这些孩子们十三四岁,能够读《资治通鉴》,能够背很多古文,而且我们请的外国老师有十几个,美国、南非、新西兰、日本的,各地都有,还可以同步翻译。这些孩子从六岁到十三四岁,可以跟外国人对话。可是我们心里头负担很重,这样热的天气,一个孩子出了问题怎么办?他们在家里都是皇上啊!所以我叫这些孩子小祖宗,是中国未来的老祖宗,一个个都不能生病。还有给孩子们讲《礼记》,他们看了前面一段就会背了。可是我发现一个毛病,这个毛病同老师、家长有关系,我发现孩子们学问好,读书多,但却傲慢了。这个很严重啊!本来我们十多年的推广不只是读经,大家都说我在推广读经,读古书,不是的,是中、英、算一起来(中英文经典、珠心算)。最后我跟小祖宗们讲,学问是学问,知识是知识,要学会文化。什么叫做礼?这是文化,第一不要傲慢,不要看不起人;第二你们每个人要学会谋生的技术,做个水电工,乃至做个劳动的建筑工人都可以。学问归学问,职业归职业,人品归人品,千万不要傲慢。还有孩子当场问我,他说书读那么多,可是有时候会忘记怎么办?我就告诉他,譬如你赚钱,赚来放在口袋不怕没有用,要用的时候摸出来就是了。他说那我懂了。
\r\r现在我们回到“三礼”,“三礼”如果研究完,再加上《逸周书》《管子》等,就基本晓得中国过去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乃至做人做事。可是这一切体制经验我们已经忘了。假使没有忘记的话,自己晓得有几千年文化,这些东西拿出来,根据历史的经验,配合现在接受西方的经济学、工商管理等,那就很了不起,很伟大了。可是我们“几多归鸟尽迷巢”啊!找不到自己的路子走,这是一点。
\r\r第二,我们有五千年历史,譬如我们经常提到二十六史。全世界的民族,保存自己国家民族的历史最完整的只有中国人。譬如印度,历史都没有了,靠十七世纪以后的外国人帮他们整理。印度这样大的国家,这样大的民族,这样深厚的文化,就是没有历史。你们不能拿美国来讲,我在美国的时候给他们讲笑话,你们的历史两百多年,我们有五千年,我说你们要给我们做文化的学生,做徒孙我都不要。讲科技的话,我们叫你师父还可以。
\r\r我们小的时候是讲二十五史,加上清朝三百年的历史是二十六史,如果再加我们这一百年,就是二十七史。任何一个国民,如果自己不懂历史,就不要谈文化了,因为新旧观点无法对照。所以我也常提这个话:“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我们要想了解现在,了解未来,必须读历史,回头去看过去的经验。没有古代哪有现代,没有父母哪有儿女呢?没有祖先哪有我们呢?可是我们现在迷了路。
\r\r张院长要我来讨论“新旧文化的企业家反思”,你们诸位有没有反思我不知道,张院长逼着我反思了。大家要做企业家,就要研究历史的经验。举个例子,姜太公如何把周朝建立并使之享国八百年,而且他封在齐国,现在所谓的胶东,那时是最落后、最贫穷的地方。他八九十岁快要一百岁了,到这个地方来做诸侯,怎么把一个国家变成那么富有?我也常告诉人,现在讲经济就谈到香港、上海,我说上海过去了,未来的港口繁荣在舟山、洋山那一带了。中国文化经济商业的中心,春秋战国时是在齐国的临淄,就是现在的山东临淄,比现在的上海、纽约还热闹哦!唐朝的时候在扬州,所以你们看古人的诗句,“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唐朝经济的中心在扬州。宋朝就不是了,宋朝的经济中心在漳州、泉州。上海发达到现在最多一百年,以前是小镇,原来归吴淞道管的。今天的经济中心是上海,未来就不是上海了。这是经济商业的必然趋势,也是历史。
\r\r再回过来讲管仲的资料。在那个时候的临淄,管仲辅佐春秋战国最了不起的一个霸主齐桓公,管仲政策的一个关键,就是发展经济。
\r\r这里我要插过来,谈到西方的文化思想,十七世纪以后人们认为要解决一个国家乃至人类的问题,非靠经济不可,以经济来解决政治。中国几千年文化刚好相反,经济摆在第二位,有好的政治,经济自然会好。
\r\r我们要真的研究工商企业的发展,要好好去研究管仲。管仲的历史故事很多,我提醒大家注意他的两句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认为经济非常重要,一个国家社会经济不发展,人民不富有,文化就谈不上。这两句名言的内容很多,大家都知道这个名言,可是大家忘记管仲提倡的是什么,不是经济领先,而是政治文化领先。“仓廪实、衣食足”只是手段,好的政治可以自然达到仓廪实、衣食足。再譬如他的名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所谓四维,譬如房子的四个栋梁;“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四个柱子没有搭好,文化没有建立好,国家很危险了。礼义廉耻这四个内容太大了!你们做工商业发展,管仲也是做工商业出身的啊。
\r\r我们晓得历史上有名的故事“管鲍之交”,管仲跟鲍叔牙两个是好朋友,知己之交。你们要注意,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人生得一知己很难。譬如说父子、兄弟、夫妻关系,那只是这个关系;是不是我的知己,或了解自己的人?不一定。所以古人有句俗话:“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历史上讲知己朋友,常提到管仲跟鲍叔牙,这个故事我想你们知道,不过我稍稍补充一下。
\r\r管仲跟鲍叔牙年轻时一起做生意,鲍叔牙有钱,管仲没有钱,鲍叔牙出钱,管仲来做。分账时,管仲自己拿的多,分给鲍叔牙很少,鲍叔牙没有怨言。人家告诉他这个管仲乱来,是个流氓,你怎么听他的呢?你看他每样都占你便宜。鲍叔牙说他比我穷嘛!没有关系。
\r\r后来他们各辅佐一个王子,国家乱了,两个王子往两边跑。管仲帮公子纠,鲍叔牙帮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这个公子小白也是个小流氓。后来两个王子为了回国接受发生了战争,结果管仲他们失败了,被抓起来。后来齐桓公上台,鲍叔牙说要使我们国家强起来,非找管仲不可。齐桓公说:他在作战的时候差一点打死我啊,他一箭射过来,刚好射到带钩(皮带前面的铜圈),我没有死。这个家伙!我恨不得杀了他。鲍叔牙说,你错了,作战在战场上“各为其主”,你要治国家天下非找他不可。齐桓公这个人很特别,度量非常大,所以就把管仲弄回来了。因此人生要想成功,度量要大。后来管仲帮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这个内容我不跟你们介绍了。他统一了整个中国,拥护中央政府,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
\r\r那么,齐桓公把管仲接回来时,齐桓公问他,我这个人好色,喜欢女人,我可以做领袖吗?管仲说没有关系,你不要跟我说私人的问题。齐桓公说我还好货,很爱钱,也喜欢玩古董字画等东西。管仲说没有关系。齐桓公又说我好吃,他出名的好吃,他开玩笑说天下异味我皆尝尽,天下好吃的东西我都吃过,唯一没有吃过的是人肉。最爱拍马屁的易牙听见了,到了晚上一盘肉拿出来,齐桓公吃得非常有味道,问易牙:“这是什么肉啊?”“人肉,你说没有吃过人肉。”“你乱来,哪里来的人肉?”易牙说:“我杀了我的儿子。”这个在历史上都是非常有名的,马屁拍到这个程度,可是管仲在的时候他不敢乱来。所以齐桓公说自己好吃、好色、贪钱财、还好玩,高尔夫球啊,骑马啊,打牌啊,一切乱玩,管仲说没有关系。
\r\r齐桓公一听,做领袖这些都没有关系啊!我可以吗?管仲说,绝对可以。那么做领袖有什么条件?管仲说,两个条件:反应得快,决定得快,你可以。齐桓公一听,这一点我倒会哦!做事反应非常快,决定也非常快。管仲说你讲的这四样,个人的行为乱七八糟,这个不要谈,可是真领导一个事业,要反应得快、决定得快才可以。那么齐桓公一听,好了,一切拜托你了。所以齐桓公称管仲为“仲父”,跟叫老大哥或干爹一样。一切拜托你了,自己什么都不管。
\r\r那么他帮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到了管仲要死的时候,齐桓公问他,谁接你的位置做宰相啊?鲍叔牙好不好?管仲说:不行。你看他们两个人那么好的知己,那么好的朋友,他这一辈子用鲍叔牙的钱,吃他的,用他的,最后自己要死了,国家总理这个位置,齐桓公说给他,管仲说不行,这是什么知己啊!齐桓公问为什么?管仲说,鲍叔牙是个正人君子,对于坏人坏事,他心里容纳不下,对于坏人坏事容纳不下,就不能做宰相啊!宰相肚里好撑船,他这个度量是绝对不可以的,会害了他。鲍叔牙因此更感激管仲,他是不能干这个的。
\r\r我刚才啰嗦了半天,浪费了多少时间,就是解释一句话“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那么这个还不是主题,我绕了一大圈,叫你研究企业家,研究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经济,社会的经济,乃至建立国家的体制,以及你们企业家的做法,你要研究《管子》。
\r\r\r
根据一九九五年三月十五日录音磁带记录
南老师怀瑾(以下简称南师):我们今天聚会在一起研究完了《大安般守意经》,安般这是古代的梵语翻音,详细讲是安哪般那,出入息。这是释迦牟尼亲口传授的。实际上很多经典里头都包含,内容都有放进来的,佛教我们怎么修持的一种很实际的方法。拿现在的话讲是很科学的,很平淡的,很规矩的,一步一步都告诉我们,大家看不懂。而且后来佛学昌明了以后,反而把这些修证做功夫之路不重视,大家犯了一个错误——好高骛远。大家一来都想走高路子,都想一来就马上开悟成佛。好高鹜远,对佛法没有实际修持。现在世界上还在流传安那般那——利用呼吸修行的方法,印度也好,中国也好,几千年都在流传,都变了。中国后来就变成乱七八糟的气功,也不懂得真正的气。印度也一样。那么,流传到西方去呢,把这种数息的方法用到医学上去,所以西医治失眠,治心理障碍,就叫人注意自己的呼吸计数字。这个在其他经典里还很多,讲到如何翻译的这部经典,文字古老一点,它意思讲得最清楚了。中国后来天台宗传到日本以后,用这种方法的很多,可是几乎十个人修行、一百个人修行,没有一个成功。道理在哪里呢?道理都晓得这个法门叫作数息观,问题也就是我们去年讲了一年,什么叫息,这个理解,这个思想,观念上搞清楚没有?现在我们这一次参与了《大安般守意经》的研究,我现在问几个问题,希望大家自由地答,不要不答。我也不单独问哪一个。什么叫安那般那这个问题,请大家自由答复。(久久顾视大众,无人回答)又不讲话了,又是中国人,同西方人谈话就比较痛快,有问必答。
女答:出入息。
南师:大家讲话,不要一个人讲。(众齐答:出入息)
南师:好,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要你自己讲出来,你的脑子记忆就会深刻。不要不肯讲话。安那般那是梵文,刚才讲了出入息,那么安那是什么?般那是什么?
某女:安那是入息,般那是出息。
南师:大家搞清楚了没有?都清楚了吗?希望讲话。佛的教育里头有两句话“学人不开口,那是没有办法的。都晓得了,出息入息。再问第二个,什么叫做息?请大家答复。
某男答:不呼不息叫息。
某女答:呼吸之间停着的那一刹那叫息。
南师:一个说不呼吸叫息,一个讲呼吸停着那一个叫做息,那是你过去听来的,这八个课你不在,不怪你。这次课有没有听?(学员答:有)有就好好听。
某男答:自心叫息。
南师:自心叫息,怎么叫自心叫息呢?进一步。
男婿答:不可解释。
南师:不可解释,这个是佛学院的答复。(南师对某一个女学员说)你说他这个话对不对?
某女答:自心叫息?
南师:不是,你说他这个话那一个对,哪一个不对?
女续答:一呼一吸叫息不对。
南师:什么是对?
女续答:刚才X先生讲的不呼不息叫息那位又讲一呼一吸之间停顿的那也叫息,是一样的。
南师:为什么是一样?
女续答:因为不呼不吸已经包括一呼一吸之间的停顿,这是就小范围讲的,乃至于不用鼻孔呼吸,还会出现不呼不吸这种情况,范围比较广。
南师:你简单地说,你这样越说越复杂了,什么叫息?
女续答:就是不呼不吸叫息。
南师:包括那个自心叫息呢?
女续答:它这个面更大,又更深一层了。
南师:就是说我们的生命自然呼吸静止了,不呼不吸中间停留这个阶段。我们讲过弥勒菩萨在《瑜珈师地论》上讲叫中间息,息,不但气止,呼吸宁静、停止,不是用意压下去的,心念要完全放下,清净休息,那个叫息。认识清楚了啊!我们刚才研究了《大安般守意经》这个息,现在我们问一下,大家都听过课文的,息是怎么来到?在生理跟物理世界是属于什么方面的,请大家答复。
某男答:(听不清)
南师:你是答的哲学理论。还有谁?
某女答:风大来的。
南师:你们怎么都不讲话!你们是来学还是来听的?是不是想学呢?唉,如果不答话,我就请你出去哟。真的!跟我当学生,真教起来,我是非常严格的,谁都不容情,这是出了名的。不管你什么地位,什么年龄,有时我就要骂人,这种味道你们没有尝过。我在这里很客气,在这里我为什么客气,(因为我)没有把你们当真的学生看!当学生看,非常严格!注意哟,现在我再请问大家,息,刚才问大家以生理、物理来讲属于那一个东西来的?
众答:风大来的。
南师:风大!风大在佛学里头属于哪一方面呢?
众答:四大,色法。
南师:四大!色法。对!风大变成息,刚刚我们研究过有几种现像的分析?
某男学员:三种现象:最初是风,其次是气,最后是息。
有人补充说:还有喘。
南师:对!这个都要搞清楚哟!你们真要学的话。这样弄不清楚就是白搞的啊,不要以为(是在)学打坐,不要浪费时间哟。风大是物理作用,在我们人体生命生理作用是属于四大里头的一个重大因素,叫风大!要自己用智慧听了以后研究清楚。在宇宙里头就是气流,叫做风。风!没有声音,也没有颜色,也不是物质,但是也不是精神,可有这个作用,叫风,根本上叫风。风动了以后,听不见声音的,风来时听到的声音是风碰到了其他的东西,风跟物质磨擦发的声音,不是风的声音,是物质受风力的磨擦起来的声音。风碰到金属,碰到铜、铁、它发的声音不同,是铜铁受风力的磨擦所发的声音,碰到水,它发的声音也不同。所以不要认为有声音是风,风是无声、无色、无形、无相的东西。那么它动了以后,这个风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叫它气,气要流动的,所以每天的气象报告,你看气象图上画的气流路线各有不同,要搞清楚哟!现在记着,下次发考卷里要答得出来。这个气静止了,像我们现在房间里也没有开冷气,也没有外面风进来,很静止,是假的静止,闷闷的,这个接近于风跟气宁静的境界,这个叫息,因为风不动。假使手一动,那息的境界就变成气了,再大一点就变成风了。所以佛在《大安般守意经》上说分四种:风、气、息、喘。大家昨天刚刚研究完了,怎么样是喘的现象呢?请诸位答复。我这样是考问你们记得没有。
众答:(听不清)
南师:现在我们呼吸往来不停就叫做喘。至于说伤风了,大家鼻子呼吸,有声音的,那个当然更是喘,喘气。呼吸往来不停,喘气,自己耳朵都听到,吸呀!呼呀!吸进呼出都听得到,这是风,不是气。修安那般那是叫你先认识息的道理,呼吸往来不喘,鼻子呼吸声音也宁静了,有感觉的状态,这个叫气。感觉声音都宁静了,内在的,那个叫息。息是感觉得到的,感觉到自己身体内部内、外都在动,这个叫息。修安那般那出入息,是修这个息,不是修鼻子往来这个哟,搞清楚没有?(众答:搞清楚了)都清楚了,这是很重要的。希望你们这一次认真地研究。这是关系你们自己的事,是为了你们自己,不是为了别人,更不是为了我。我是在牺牲给你们讲话。老实讲我吃饭了自己的饭没有事情做,很愿意给大家讲这一套么?我事情很多哎,很不愿意哎,前些时间我昼夜都在赶,我是牺牲精神、时间抽出来为大家讲的,要知道这个意思哟!并不是我喜欢当老师,想传给你们。我不承认你们是我的学生,我的学生标准是很严格的,真的我是几十年没有承认过一个学生,我的学生必须文的武的、出世入世都要会,甚至说文章、品德好。我到七八十岁还没有找到一个人哟!要搞清楚哟,我这个话那么严格地刺激你们,也使你们知道我是那么慎重。我并不是说吃饱了饭没有事找你们来闲谈。为了你们的修持,为了你们自己要弄好,我愿意牺牲时间、精神来做,是这个意思哟,请大家珍重自己呀。那么了解了这一层,现在先认识息,这个理念先要认识。我再问大家,等一下再告诉你真正用功怎么办,这部《大安般守意经》重点在哪里?
众答:在守意。
南师:好!这个答对了。重点不在安那般那吧?
女答:是。
男答:安那般那是工具,带到守意里面。
南师:好!守意,意是什么东西,了解清楚了没有?意是什么东西?
众答:意念,思想。
南师:好!这是在学理上讲是意念、思想,这是对的。那么,这是第六意识了,对不对?
众答:是,根在七识。
南师:意根在七识,对。现在当我在讲话是不是意在讲呢?
众答:是。
南师:诸位听课的时候是不是意在听呢?
众答:是。
南师:请问大家,意在什么地方?在身体哪里?
众答:在头部。
南师:好!现在都在头部,感觉在脑部,初步这样认识,了解了,其实要认清楚,现在讲话,我们进入情况一点。诸位不一定盘腿,先把眼睛闭起来,心情放清净。刚才答复意识是在脑子里头,现在还没盘腿,要盘也请你自由。我怕等一下正式坐的时候,你们腿吃不住,不要因腿妨碍用功,是这个意思。现在只求宁静,全身、眼耳鼻舌身头脑都要宁静下来。告诉大家,意,它的作用机关在头脑,没有错,诸位答的也没有错。但是要注意哟。我们坐在这里,外面汽车走动的声音听到没有?
众答:听到了。
南师:自己感觉坐在这里,各方面,包括身体外面的环境知道没有?
众答:知道了。
南师:全体示意!它并不在身体以外,并不在身体以内,也并不在中间。不过,刚才为什么讲在脑里头?在我们现有父母生的身体,脑子这部分感到意在这里动,思想在这里动,这个思想动是意的分别作用,在脑里头。把思想分别不动,比如思想都在脑子里想,每个思想来了,你就把它抛开,都不动,没有睡眠,并没有睡着,也并不昏头,都不动,清清爽爽,所有思想来了都扫掉,不要管这个脑,也不要管这个身体,这个意同内外是全体、整个的。这样懂了么?体会一下,要注意这样体会。那么真正的守意就是大乘佛法的观心,观什么心?不是观心脏。每个思想来了,心里一起什么思想或者感觉的或者知觉的,这个就是心意识在动,这个“动”都要把它扫清,谁去扫它呢?你知道自己在思想,那个是真意,那个才是意,第六意识清清明白的意。你的思想是意识上面,等于水上面的一层油,水什么飘的。所以不要给自己这个思想动力骗了。这个油面都把它清了,那个清清明明的就是刚才我所指的。你看,我讲话你们也听到,坐在这里,身体也感觉到,外面的情形,四面八方都知道,这是本意。这样认得这个意没有?
众答:认清了。
南师:不在头脑里头哟!脑里头在思想,这个是妄想。所以人能做到把脑子里头的思想、每个思想都扫清了,都打开了,清清明明在这里,清净得很。大家很清净吧?是不是很清净?
众答:是。
南师:好!我小现在用现代化的讲法,那么清楚一层一层告诉你,你再看看自己脑子里面的思想,过起过去同你没有相干吗?你那个意知道自己在思想,这个是清净的。理论上就叫知,知道那个知,叫知性,性质那个性,明心见性的那个性,这就是知性。这个知不一定是脑子里的作用,它无所不在。这个是意。所以安般守意先不讲安般,教你随时随地,不仅是打坐,平常走路,做人做事,随时保持这个清净。拿现在的话来说,你保持脑子里的清净,这个是意。守意就守这个境界,定也定在这个境界。这样,守着了这个清净,一切杂念都没有了,这就是止,就是定。那么定久了,初禅、二禅、三禅……。所以你看,《大安般守意经》上讲佛入定九十天,九十天在这个定中,为了给我们说法,九十天以后才下决心要告诉大家,再讲这部经。那么安般守意经上告诉你,假如你会入定三天,就入这个定。怎么叫入呢?进入这样一个状况叫入。怎么叫出定呢?你这个状况没有了,脑子乱七八糟又乱想了,就叫出定,离开定了,入定出定这个道理懂了吧?
众答:懂了。
南师:好!现在你进入这种状态,真入定了,不一定盘腿,站着也可以,坐着也可以,有时一定三天都不动,杂念来了就扫,甚至扫到以后不用扫也没有杂念了,也没妄想了,这正是守意。这样懂了没有?
众答:懂了。
南师:好!请大家盘起腿来,这是正式盘腿了。
某男问:老师,每次在坐之前要不要呼一口气呢?
南师:现在没有讲这个,你先认识守意,这个意搞清楚了。刚才讲的理解清楚了没有?认识清楚了没有?赶快!腿一盘,放下。所谓放下,一句话就是脑子里什么都丢开,意念很清楚,有一个思想已经起了浮云作用,已经有了杂乱作用。先把这个意念弄清楚。好!刚才X老板问要不要先呼一口气呢?这是第二个问题,不过连带这个问题,教你们六个字,现在你们在守意当中听,六个字都教过你们的,一个是“呵”,口字旁一个可,国语念“喝”,广东音念“河”,这个字发音,这个嘴形,呼气是管心脏的。这六个字在每次上坐前做一下也好,有时习惯了,功夫到了,也不一定做。有时候感觉到心中闷,里头有浊气,就用这个字,呵呼长气出来,不要出声音,我都能听到就不对了,你自己听到了也不对,心里念这个字,没有声音,嘴唇这样,呵 ,管心脏。第二字是嘘,口字旁虚空的虚,管肝脏。呼完气,你将嘴巴闭上,也不要吸气,自然……(有五个字听不清)闭拢来,自然作用,然后第三个字呼,呼叫的呼,管胃的,第四字吹,管肾的,膀胱、肾、腰以下的,膀胱、小肠,包括腺、包括胰脏的功能属于肾的部分,用吹。第五个字嘻,口字旁欢喜的喜,国语念“洗”,广东话发音读作“喜”,脸拉开像笑起来,整个脸拉开,管三焦,全部身体。第六个字是,管肺的。这六个字,刚才X老板问要不要呼一口气,这六个字是调身体的,随便你。这个问题答复了。回转来注意哟!希望大家认识这个意,诸位,我给你们讲什么叫清净呢?你两腿一收,眼睛一闭,已经清净了嘛,不要另外求一种方法,另外用一种方法练一口气,什么叫打通气脉,那已经不清净了,那意就乱了,不叫做止,不叫做定了,所以重点在守意,那么要问佛要教我们安那般那,现在是初步叫你认识意,意就是心的功能,最中心的作用,你整个还没有认识,还要用功,还要入定。入定,我们的障碍是什么?就是肉体,这个肉体要使它转变调整,非利用安那般那出入息不可了,这一方法。你这样意念清净了,不要另外呼吸哟,坐好身体端正,不要太用力,全身放松,从脑起都要放松,从头脑里头放松一直到全身放松,统统放下,不要管呼吸,都放下。你这时意念不要妄想。(有学员问,南师回答说)实际上你不要管它,这个意会知道自己在呼吸,就是你们大家自己呼吸,从鼻孔里头一进一出,有这个作用。这个懂了没有?
众答:懂了。
南师:好!
学员问:怎样数息?
南师:你不要去数它,我们不走这个法门,现在我告诉你们的方法,走的是高的方法,认识意以后,不用守了,就是随。什么叫随,不是跟着呼吸,现在我们意念清净,脑子清净,这个呼吸往来随时进来长短,进来``````出去,或进来长````到身体内部,不要跟着它````,到肠子了,有感觉了,你都不理。出去也知道,你知道就叫做随了。随的意思就是意识心念跟气配合为一了。一有杂念就赶快扫掉。
X老板你那里难受不准动身体,你不要打坐起来身体也好腿也好,那里难受就帮忙动一下,做运动可以,真要入定你不要搞习惯,搞习惯了,你的思想、意就跟着感觉走了,没有在安那般那工夫上了,这就散乱了。宁可难受,姿势你开始把身体摆好不动,为什么你感觉到头部难受、脖子难受、身体难受,你那个难受的地方就有浊气有碳气在里头,你慢慢跟着呼吸、意念,把它排出去。慢慢来!
现在这个随这个息,进叫安那,出叫般那,一进一出。都知道了,意念也清净了。慢慢慢慢由风变成气,由气变成息,到息的境界,好象念头也空了,脑子也不想了,气息好象停止了,这个就是息的境界。这是息,这叫止,停在哪里。当然你们初步这个机会,这种境界很少,有时候一刹那之间就过去了。但是没有关系,慢慢练习止在这里,止在这里以后,注意哟!还有呼吸没有呢?有啊!现在我不敢断定你们这样听了就做到,不见得。在座的当中有人可以做到。做到的更好,没有做到的慢慢来。
X老板不要动,你一动你将来这身体转化不过来,非要受这个罪不可了,慢慢来。就是你把那一部分难受的意识,这个守意命令它这个意识放松,这部分神经,慢慢这个息就会通过。
刚才话又给他岔了,现在你气这样停止了叫做止息,所谓数息本来数这个。这个方法我不叫你做了,直接走随息路线达到止。真到了鼻子呼吸,不是《大安般经》教你最好守着鼻孔呼吸,嘴巴上面两个孔——出入气的烟囱么,教你守在这里,守在这里,意同它配合,在这把封闭了封不是忍着气,念也空了,呼吸最后很微弱,甚至微弱到没有,到没有以后,你内在里头的身体内部还是感觉到在动,那个叫内息。那个东西定久了以后,道家讲打奇经八脉、打通任督二脉,密宗讲三脉七轮,你一概不理这些道理。有没有?奇经八脉也真的,三脉七轮也真的,这样在止息境界慢慢都打通。这一部分暂时不讲,讲了会害你们就有欲望去追求这个,不要管,你只管止息境界。念头也清净,清净就叫做空,息也清净。
如果昏沉了呢?脑子没有那么清净了呢?那呼吸一定往来粗的,呆定的。你把握着呼吸,脑子一定清醒。所以你说你坐起来就昏沉,那你就赶快注意在鼻子的呼吸,刚才讲的先不要用守意了,先用数出入息,等出入息把握止息了,脑子清净了,念头也就清净了。
今天晚上初步就讲到这里,做试验,大家最后试验结果要作报告。报告不是我要听,是为了你们,不要浪费时间,真学到东西没有?你看我讲得那么凶那么严厉,是为了你们好啊!不是为了我啊!我就没有那么多空时间要求这个,还想在这里做老师,吹牛,没有这个意思。讲得严厉是为你们好,师不严道不尊哪!特别来历是为你们好。现在我们来坐堂,不讲时间,你们真坐不住可以放腿,不要放掉心理跟呼吸这个境界。坐完了,各个做心得报告,然后回去可以用功了,将来准有办法,也可以真正上路。你将来身体、心理、智慧开发了,人格道德也严谨起来了,身体里头也转化了。不多讲,讲了会打搅大家。
(静坐若干时间后开始作心得报告)
某男:……感到身体内部那个气在各个部分一点一点跑动、跑动、跑动,身体感觉不是特别不正常的感觉,所以不理它,只注意在宁静上面,在风跟思想??。(有两个字听不清)的关系上面自己安定自己,在静的时候就象这个样子。
南师:非常好!恭喜你。不过,我再问问你,在这个时候你的鼻子呼吸往来管理得怎么样?
男婿答:我没有管它,它快就是快,慢就是慢。但是在中间有一段时间,有一两次来的时候,当我马上反应到,我就把注意力特别注意在鼻孔一出一入的呼吸上,那个思想上好象慢慢的没有了。
南师:好!非常好。你报告地非常满意,就这样一路下去。你有进步。
男答:谢谢老师。
……
某女学员;我没有特别注意到呼吸这边,有些时候我呼吸比较停止一点,但是我一想到停了多少时间的话,我马上就要呼吸了。所以我没有特别注意到多少时间,停在哪里。
南师:你注意呼吸的时候,那个意就乱了。
女继续说:对,这样就容易乱,不注意它的时候,我就知道比较平静,比较舒服。这个时候呼吸很慢很慢,但是一注意到多少时间,我的呼吸就乱了,但是大部分时间很平静,很平静,都很平静的。
南师:对,又错了。对,你这功夫,因为你没有参加听这个课,但是你也懂了一点,所以就你对。为什么说你又错了呢?当你讲很平静、很安祥,也没有管它呼吸的时候,你这个呼吸非常柔和,其实那个清净知道柔和,那个意已经在和呼吸配合。你后来特别加一个注意就不对了,所以守意就守那个清净念,配合呼吸,第一下对了,第二下不对了,以后必过来。知道了?要认识这个道理,搞清楚。后面还有没有?
……
某女问:老师,开头感到很平静,很……。
南师: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女继续:对,想问。自己怎么样都没有感觉,整个人很放松,但是当中好象昏沉过去了,好象有梦境来了似的,有梦境后又赶快又拉回来,拉回来又把自己放下来,这当中怎么控制?
南师:你静下来以后有没有管出入息?
女续答:没有管。
南师:没有管出入息,对!教你静下来以后仍要带着好象有好象没有一样带着出入息配合,这种情形就不会发生了。不过出会发生,你说梦境一样,初步是这样,而梦境一样的中间出入息也看管到,很清楚甚至会自然地停止了,不是有意的,那你就进步了。有问题就问完。
女:想到了再问。
南师:就是说这个没问题了。
某男学员:老师,我还有个问题忘记问你,当我开始感觉很安静的时候呢,我没有特地提出来,当时我好象有一种感觉,有一个主跟客人分别一样,好象我知道是宁静的感觉,好象自己我在作主位,但是我知道没有特地用意去控制这个主,有一种感觉,好象我现在就是主位了,你们思想好象是客位。这样的状况,这是什么原因呢?
南师:这是对的,你这个问题非常好!那一天你听到我答复美国讲宾主问题你在这里么?
南师:那就更好,对!这个就是你刚才比方的那个,宁静知道的那个是主,然后知道其他的杂念、轻微的 感觉、思想来了是宾客人。客人就是客人,它来去自由你不要管它。你那个主人作主的作用,清净在这里就对了。
男答:知道了。
南师;你的意思在问,就是说我清净当中,怎么有一个作主的好象看到一个来往的客人一样呢?那个来往思想是我们后天生出来的,佛学叫妄想,虚妄是靠不住的。如果不经过修持,我们一辈子随时随地都被客人做了主人了,我们都被这个妄想做了奴隶了,你懂了么?
男答:懂了。
南师:所以你现在修持,就是以主人回到本位做主人。这个客人,这个妄想,就当成虚空中飘来飘去的灰尘一样,不去理它,慢慢这灰尘就会澄清下来,就是这个意思。你进步很快,了解得很深,很了不起。还有问题么?
男答:没有了。
某男学员:我一开始就什么都放下,让呼吸自己随便发动,我打座时,不去找什么,不去达到什么,坐了一阵子,感到比较宁静。后来觉得自己还没有达到那种止的境界。当呼吸非常微细的时候,发现自己心在喘动,好象看到眼前很亮,看到一点影象,一些东西。当然我也没跟随它,后来好象很宁静,好象昏沉的那种状态。我想问,突然一个很深呼吸,好象我们在打阿叱一样,自己也没在意,他很深从里面吸进去,我不晓得是什么现象。
南师:这个还是气,你气还不通顺。第二点,你这个意念知觉,这个灵敏觉性没有跟呼吸真正配合。不过你总算学佛十几年二十年,现在懂一点做功夫。我要处罚你,因为你搞了一二十年,换句话说你现在还是连气都没有认识清楚,更谈不到息。可是今天你报告出问题,比过去你进步一点了,昏沉中一定有境界,所以作梦一样会看到东西,有许多特异能都在这个昏沉里头发生。换句话说,这个昏沉久了,脑子慢慢就起变化了。这个问题是医学道理。这样答复清楚了没有?你满意了么?还有问题没有?有问题再问?
男学员:……老师提到喘的问题,我感到这个喘比较接近心理上的东西,心不安,静下来……(听不清)
南师:因为你息本来是管呼吸的,对不对?你后来意跟息分离开,你意又在动,妄念要想看个东西了,息有没有管着了?所以禅宗常常作比方,说我们的心像猴子,又像一条牛,这头野牛乱跑,要用什么把它栓住呢?就拿呼吸作绳子把它栓回来,慢慢把这头牛带领,把它调教培训,慢慢归服顺了,这牛不乱跑、跪在这里了。这样懂了没有?还是你意动心动,所以气也动了,就发喘的现象,由脑影响到心脏,突然静止下来,意一动气也散乱,心就有喘的现象,心的感觉,心脏的感觉。这样懂了吗?好!哪一位,后面,你有问题没有?
某男:老师,好象听清楚了老师所讲的每一句话。可是练习的时候,最大的缺点,好象坐的时候,把握不着老师所讲的话,听的时候听得很清楚,每一句话每一做法都听得很清楚。因为以前把握不住,自己坐了差不多一年了,也没什么进步的地方。听了老师所讲,今天坐的时候,开头时候什么都放下,好像以前一样,坐的时候很宁静,有的时候守意有妄想来了,自己晓得不让它进来,后来发现自己呼吸有一点紧,紧张的紧,就控制自己不理它,不一会肚子有一点痛,就按照老师所讲的用意将它带出来,然后闭住不让它进来,马上肚子没有事了。再坐下去的时候,不一会,就好象自己呼吸比刚才好了,呼吸好象停下来一样。
南师:静下来,和平的多了。
男答:是。
南师:还有没有?
男答:没有了,老师。
南师:就是说这一堂实练下来,比较深入了,把握着入门的方法了。我们这样很好!那么,我们过几天大家集中的时候,再来考验。我是恨铁不成钢,恨水不成冰,希望大家快点成功,那样我就高兴了。好,后面还有吗?男问
男问:老师,我想到一个问题,我想了解一下是不是这个意思,老师,请教你。你教我们打坐的时候,可以用念咒子,念经的方法,是不是这个意思呢,达到的目的:一、就是把思念意念集中一点,容易不散念不昏沉;第二、就是一口气念下去的时候,把体内的碳气尽量吐出来,所以分解的物理,舒服一点以后容易达定的境界,是不是这个意思呢?
南师:教你念经念咒子,像你所讲的意思四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关系,念经念咒子也是达到专一。你刚才讲念咒子念完了,出气把碳气吐掉,也对。不过念经念咒子同这个方法不同,它借助他力,借助佛菩萨的力量帮助你,现在修安那波罗是不借助佛菩萨的力量帮助,完全靠自己进入那个情况,靠自己的力量,靠自己的本钱。那么,真正的佛菩萨虽然你不借助它,如果修这个法门,它无形中也在帮助你。所以每一个法门不同,但是有一点你讲对了,初步都是教你专一下来,先把心宁静下来,这个是对的。念咒呀,唱、念也是安那波那的法门,不过不告诉你是安那波那。你唱、念比如念:呵……把你的碳气、身子的病气、烦恼都给它除了,也是这个法门,不过诸佛菩萨把这个安那波那秘密放到那个法子里去,不告诉你,等于我们做香肠一样,把肉装进肠子里,不告诉这是什么肉。就是这个道理。
男答:知道了。
某男学员:老师,刚才打坐时那个气好象是外面的,跳来跳去在外面的!
南师:因为你心没有归一,没有进来,心念还没有静下来,气没有回来,慢慢慢慢你进一步再做下去,气就回转了,那你身体就不同了。感觉在外,换句话说,就是精神外溢,不要害怕,身体有些虚弱,气当真回到里头了,比什么补药、比用什么药都好。慢慢来,你不要听到就头痛。再回去再体会。
男学员:报告老师,这一次坐呢,这一次因为听过这几天讲大安般的原故,我是好象掌握了一种情形,这是以前没有的。就是这个意念以前都是有点太过分。这一次因为刚才一开始的时候,老师教我们怎么样放松,怎么样好好把握这个意,那么,我好象有点感觉就是没有……
南师对另一学员说:你不要低头,千万练习仰起来,不然你身体给气压住了,对身体健康有妨碍。
南师对男学员说:我刚才对他讲,我插一句。你继续讲。
男继续:因为把握得比较稳定的缘故,所以坐这几个月了我自己感觉这一次坐得最好。
南师:我也相信,看得出来。
男继续:呼吸停止的时间最长了,非常地清宁、清净。
南师:那你安那般那的修持初步理解起清楚一点了,认识到了,恭喜。一路这样下去,杂念也少了。
男:都没有了。
南师:还要放松,身体还要放松下去,只管气,没管肉体了。你再试试看,你只管放下,眼睛合上,意念就这样不加也不减,自然清净,意就在这里了,带到呼吸,自然……对了,好!静一下……不要用心,因为意念已经感觉到这个就是意,这个心是清净,呼吸回来了……静下来,急性子,这条绳子要解开放掉,你能做到这一下就回去再坐。你看,你看,没有事。没有事你又动了意了嘛,就是不动,不动就是清净。再回来……不要用力,不加也不减,很自然,然后忘掉身体,不管身体,你不是知道么,你现在不求什么,不增不减,只个知性跟自然的呼吸、父母生来本来自然的往来配合这个,然后注意出去也不管,停住……在鼻子这关守住,不要用力,慢慢练习,它呼吸归元凝止,你身体就不同了。要坐着要放腿也可以,随便你。你急性子要改,你这条腿一来就动,你急性子,就是说清净境界,随时一动就给你搞乱了。
男:静下来,就好象很深了。
南师:对了,但是你又动了。你还是动念,你知道我讲完了,你还在讲,这个习惯你改变了,你的事业前途就会不同。你知道了,不要讲了,意念清净守那个,不管这个动的,不要管它热,热也不要管,你管热,管这个感觉,你没有管出入息了,你只管出入息。它热也好,舒服也好,快感也好,你都不理,然后渐渐出入息止息了,这个清净与这个止息定的境界配合为一,这样就对了。千万改变你这个急性子,要不就不能守意,意就动了,就是这个道理。
男学员:老师今天打坐的时候很清净,我发现再清净的时候就用守意的方法,但守意这两个字本身并不是很正确的一种形容,事实上守意应该是守而不守。(南老师插话:对,很对!)如果有个守的话已经有一个分别心帮忙来处理,如果自己陷入到昏沉跟散念过程当中,就稍稍用一点分别心守着自己的呼吸,把自己的呼吸调整过来,然后再退回到守意,守而不守的状况,以此为报告。
南师:好!那么出入息呢?你只报告守意这一面,安那般那出入息呢?
男继续:安那般那出入息嘛,开始的时候,先用粗的呼吸,然后慢慢心情放松下来,呼吸变得细微,这时没有所谓的风,也没有所谓的气,慢慢进入随息状况,守在那个地方。
南师:什么地方?
男继续:息的那种情况,也不管出去和进来的问题,内部在运作,那时候就用守意的方式来处理。
南师:将来你内部还会有变化的。
某女学员:老师,我前两天晚上听了《大安般守意经》,前天晚上我回家,大前天是第一天讲课,我看见老师很辛苦,四点半一直到晚上十点钟都没有停过,好象拼了命一样,我回想老师那么辛苦,我自己也试试看。整个晚上都在看书,看完以后就坐。从来很少做安那般那,因为我数息,数息以后比平常打坐还要乱,所以一般试一两次就很少再去研究。那天回去把整个经看,看得好辛苦,我全部看了,看过以后,把所有东西,明白多少就多少,不是字面上明白,而是尝试静坐的时候,把经里所讲的东西一步一步去求证。我没从数息开始,就从随息开始,而且先注意出息,先把出息调好,出气的时候,先把呼吸慢慢放出来,放的时间很长,慢慢慢慢,那个呼吸很细很细,经里有几句话,它说意动念动,念动以后呼吸再动。听了好久,但是没有真正信进去,相信它,正正经经做它,那天晚上,我就把经里那两句话好好去体会,那天老师也讲过,不要把那个意压下去,一定要很自然很自然地让它自然地来,压下去反过来的反效果更不好。那天晚上慢慢呼吸,意念静下来的时候,那个呼吸可以完全停止。我的停下来时,我自己自己感觉几乎很微很微,然后我就发觉老师说有一个知觉在,那个知觉,我以前打坐知道自己在打坐,知道自己身体的变化,也知道时间有多长久。但最近从那天晚上到现在,我觉得那个时间,知性没办法知道时间是怎么过去的,而且那个空间的感觉也没办法知道。譬如说我自己的身体跟外界之间是怎样分别,有没有界限,我的知觉也没办法知道了。这个问题是为什么连时间空间忽然好象断掉了知觉?因为我以前在厦门还有好多时间老师过去你听到外头车的声音没有?听到外面小鸟叫的声音没有?听见了以后也不要注意它,让它就这样静下去。以前听了以后,一直记着这些话,现在就一次把所有的话都把它忘掉,经上面的看完就算了。不要守着它,所有东西我都不要了。慢慢自己去体会。因为我一直以为你想那些话和经上的话一直都是脑子上面还有东西在,没办法清净下来,所以我从前天晚上所有这些东西你讲过以后,明白以后,我就把它忘掉。
南师:好。
女继续:连你讲的声音都从印象里把他放出去了。
南师:你这个情况,接近佛说《大安般守意经》里所讲的初禅,接近了。真正到了这种境界,换句话说,六步法中接近于止,已经超过随了。这样慢慢可到离生喜乐。恭喜你!这一次上路的更好了。
女继续:逼出来的。
南师:什么?
众:逼出来的。
南师:逼出来的,对对对,所以有时我骂人用的。
某男学员:我跟XXX、XXX感觉一样,觉得这个意加上去更麻烦,对守意觉得不管它更好,开始的时候,有一点硬加上去,越守越觉得麻烦。
南师:就是说你加上一个守字,把意这个守意用文字语言,只好这样表达。但是你死死抓着一个守就错了,说不守意比较更好,那就是守意,就是说守的意思,这个更好,这个念清净叫你不要忘记了这个,怎么文字表达呢?所以叫做守意。并不是要另外加一个守,再加个守就是头上加头了。
某男:关于这个问题,我这个息呼出去的时候,就会很舒服,身体里面可以放松下来,气出的时候,里面那个气动得更厉害,我想就把身体不好的地方,那个气发就动得越好,我就喜欢这个。但是呼吸要动的时候,就比较麻烦,呼吸一动那个气机就不动。
南师:对,所以里面讲气机动,这就是息的境界,息起的作用,这是不要跑来跑去。
……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夏和顺
△南怀瑾曾孙女南系如作客“家·风”公益文化讲堂
9月10日下午,由深圳市妇联主办、深圳市文化和健康发展促进会承办的“家·风”公益文化讲堂在妇儿大厦小剧场举行,已故国学大师南怀瑾的曾孙女南系如应邀作题为“我的曾祖父南怀瑾”的演讲,现场数百名听众沐浴南先生家风,如坐春风,受益良多。
据了解,“家·风”是深圳市妇联围绕家庭建设打造的公益文化活动品牌,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家风好、民风纯、党风正、政风清的良好社会氛围。本场讲堂为首场“家·风”主题公益活动,接下来市妇联还将围绕“家风正·政风清”这一主题开展专题公益讲座。
南系如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现任教于杭州师范大学,亦是南怀瑾文教基金会理事,她是南先生第四代传人,称南先生为太公。因为南怀瑾是大家熟知的南老师,故人们亲切地称她为小南老师。
△“家·风”公益文化讲堂现场
她第一次见南怀瑾先生时只有十三四岁,那时只知道太公很“厉害”,但怎么“厉害”却没有概念。随着年龄增长,她对太公了解更加深入。有一次,她给太公行跪拜之礼,然后与太公及家人朋友合影。太公送她一本《论语别裁》并题词:“系如研读,太公怀瑾。”上大学之前,她曾陪侍太公一个暑假,开始研讨太公的书籍。
她说,世人给太公很多头衔:一代宗师、佛学大师、禅宗大师、国学大师,而太公仅称自己为“学人”,更自谦地评价自己一生“一无所长、一无是处”。太公始终警示大家,放下偶像崇拜,要靠自己,自立自强,鼓励后辈独立思考。太公著述《论语别裁》《庄子諵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其中“别裁、諵譁、旁通,他说”都是自谦,意即仅为个人兴趣,启发读者不断探索。
△南系如说,太公仅称自己为“学人”
南怀瑾常说“视天下人为子女,视子女为天下人”,南系如理解这句话并非疏远家人的意思。她展示了一段自己为太公表演舞蹈的视频,太公看过大为赞赏,曾鼓励她远赴云南向杨丽萍老师学习。
南怀瑾的家庭教育,并不期望后代成龙、成凤,他常给家人题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规规矩矩谋生,老老实实做人”。他总劝人脚踏实地,老实读书。南系如总结,太公在《金刚经说什么》中有几句重要的话:一、有成就者是平凡的;二、圣人是平凡的;三、真理是平凡的;四、幸福的人生是平凡的。
《周易·系辞》说“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比如大禹治水,就是功德无量的事业。南怀瑾说:“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事情,对社会大众有贡献,对国家民族、对整个社会都是一种贡献,这才算是事业。”
南系如回忆,太公晚年已经预见精神焦虑会成为21世纪困扰人类的社会问题,因此他反复说几句话:任何东西要放轻松,所有的得意、痛苦、烦恼和悲伤统统都丢出去,要做到“不迁怒,不贰过”。他在《金刚经说什么》中还提到“善护念”,就是照顾好自己的心念。
南怀瑾还教育家人:人生没有一件事比打坐更重要。南系如尊崇太公教导,如今除打坐外,练习舞蹈、瑜珈、八段锦、武术都是她的日常,这些都是修身养性、放松自我的良好方法。
关于为什么要读书,南怀瑾告诫人们“读书明理”。传统经典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遗产,蕴含了生生不息的大智慧。南系如说,如果现在年轻人觉得读经典很困难,南怀瑾的解读就是一把金钥匙,可以帮助我们打开传统文化宝库,因为他的解读结合了自己人生经验与历史典故,活泼灵动深入浅出。
△南系如演讲后与现场观众合影
南怀瑾一生致力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担心中国文化因传承不力出现断层,晚年常为此伤心落泪。南系如作为南怀瑾的后人,呼吁大家行动起来,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荣誉感,为文化强国、民族强盛贡献力量。
记者获悉,深圳市文化和健康发展促进会在深圳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文明传承工作委员会指导和帮助下,从2018年开始,组织深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讲堂,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筑伟大民族中国梦”,邀请多位名家名师现场开讲,内容涉及国学、教育、时政、书法、艺术、音乐等多个优秀传统文化模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宣导“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传播优秀传统美德,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深圳的学习践行。2019年至2022年期间,深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讲堂连续举办逾80场,走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司法系统、武警部队、社区、中小学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审读:谭录岗
父亲在太湖的讲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莫不如此。
父亲的言传身教不仅表现在大学紫的讲座以及平日与朋友或来访者的言谈之间,他还经常身体力行,带领学生为全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和人才,并积极建言献策,以此来表达自已对民族文化发展命运的深切关怀,从而引起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担忧与关注。例如,父亲长期支持希望工程;支持设立光华教育基金会,并帮助改进了大陆三十多所大学的教育;资助在北京成立的桂馨慈善基金会,成立“桂馨·南怀强乡村教师奖”来鼓励乡村教师;支持厦门大学培养中医人才;支持复且大学新闻学院培养新闻人才;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培养秘书人才;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建立国学院;支持江西宜丰“东方禅文化园”建设,捐建八十余尊罗汉雕塑;支持上海道生医疗科技公司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发中医数字化“四诊仪”的研发与应用。此外,父亲还派古道法师支持禅宗曹洞宗的传承,帮助他们培养本宗人才,重建洞山祖庭。父亲的这些行动影响的不仅是大学堂中的一小部分人,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父亲身体力行,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倾注了无尽的心血,也培养教化并影响了无数的人。
曾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的朱清时先生,是国际知名的化学、物理学家,在分子局域模振动、单分子化学等国际科学前沿领域都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果。他主持的南方科技大学被称为“中国高教改革试验田”,他本人也被誉为“教育改革路上的独舞者”“中国高校改革第一人”“一位走在中国教育改革最前沿的教育家”。乍看来,朱清时先生和父亲研究的领域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之处,但是机缘巧合,与父亲的一次会谈,竟然让朱先生的研究领域得到突破性的扩展。
二00四年,朱清时校长来访。见面时,朱先生自报家门。父亲当时马上念出了唐代杜牧的诗:“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朱先生十分佩服,说:“我见了那么多人,极少有人能把我名字的出处讲出来的。”两人相见恨晚,当下即结为挚友,引为忘年至交。
是年七月,太湖大学堂尚未建成,朱清时先生当时还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长,他代表中国科技大学和父亲合作,举办了一个以生命科学和认知科学为主题的研讨会,历时十天,主要讨论佛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其间父亲讲了许多唯识学的理论,这对朱先生触动很大。会议结束后,朱先生十分认真地说:“我现在发现人生的目标就是要把自然科学和佛学加以比较,吸收佛学等传统文化,来开辟自然科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时用自然科学来解释佛学道理,来启迪新的思维。”朱先生通过探索科学和禅学的关系,认为现代物理主流学说与佛家思想存在密切的关联。二OO九年,朱清时先生在世界佛学论坛上发表了《物理学步入禅境》的演讲。
朱清时先生还从自己的亲身体验出发,提出禅定十分有利于科学家突破创新。他说:“一个彻底的科学家,到了一定程度,都会发现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人类只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阶段。科学家要想办法突破这个局限,首先必须提高大脑的感知和认识的能力,而佛法能够让人在禅定的状态下安静地思考,这个状态下大脑就成了超导体,能够感知很多新的东西。这种时候,最有可能产生突破性的思想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