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姓名配对

农历来历(农历来历简介)

时间:2023-12-27 22:21:45 作者:几分真心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农历就是阴历?阳历和阴历究竟有啥不同?最全的科普来了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碰到这样的情况,今天明明不是自己的生日,却意外收到了来自朋友的惊喜。

产生这样误会的原因其实都是因为没分清农历和阳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农历和阳历,给你整明白了!

原来,阳历和太阳有关,起源于西方,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大家都知道,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是一年,但是精准一点,就是365天5时48分46秒。这么算下来,为了补上时间差,每四年就会有一个闰年。

而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这都是因为阴历和阳历之间差了十几天,如果按照阴历一年过完了,四季还没过完,这地还怎么种?

所以智慧的古人就想了个办法,把这两种历法融合了一下,在阴历的基础上,把每三年多出来的一个月加到了下一年,这个月就是闰月,这一年就是闰年。

小伙伴们,懂了吗?

如果还没懂,那就再看一遍!

来源:新华号 科普中国

中国农历的起源史

夏历起源于夏朝。何为夏历呢?就是现在中国的农历。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夏朝,世袭制替代了禅让制,由此开创了四千余年世袭的长河。由公天下,变为了家天下。

在夏朝时期,我国已经从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战士也终于穿上了用兽皮做的铠甲。这个时期,创造了语言,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历法《夏小正》。

在漫长的历史中,农历在指导农业生产记事中起着重要作用。夏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一枚奇葩,它涵盖了夏朝地域天文、气象的文化底蕴,它凝聚着炎黄先祖的智慧结晶,彪炳千古史册,万世永存。夏人凭借天文观察日、月交替,万物生长变化,大地冷暖温差,昼夜轮换。

夏历更名农历,是在大约3000多年前,传说为黄帝测天定时授历法。尤其结合对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庄稼的播种,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规律,根据日、地、月三个星球的阴阳变化,编篡出年、月、日、24小时一昼夜、一年12个月、24个节气,365天分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的历法,供人们掌握农时耕种土地,冷暖更衣,生命有序计岁,保障食宿和人体健康安居乐业!

然而,夏历具有典型的区域性,它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历法,它是夏朝特定地理位置,以区域性的气候、物候的气象特征制定的历法,它不适用其他区域,而以后华夏的疆土扩大,也就牵强附会地通用了夏历法计算年、月、日,而24节气很难吻合夏代地域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但只是保持国家政治上统一的局面就行了。

国外是何种历法?对比一下中国历法,农历可谓是博大精深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道德经》的这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农业很早就与历法建立了关系。

其实不仅仅在中国,放眼世界,自打有农业文明存在,总会伴随随着历法的发展。古今中外所有历法无不与太阳和月亮有关,因为这两个天体最容易观测且规律性最强。

依据太阳变化规律制定的历法称之为"阳历",而根据月亮变化规律制定的历法称之为"阴历",结合此二者所制定的历法即为"阴阳历"。我国特有的历法"农历"就是属于阴阳历。

国外是何种历法?

著名作家王蒙曾盛赞农历,认为除却农历,世界上没有任何历法同时知道太阳和月亮。那么国外的历法是怎样的呢?

首先从埃及说起。与中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埃及,距今有6000多年前就制定了有史以来最早的历法。埃及历最初是太阴历,后逐渐被太阳历所取代。埃及历测算回归年是以天狼星为基准,并参考尼罗河水情变化,将一年分为三个季节12个月,是最早提出黄道12宫的历法。

接着说说儒略历。儒略历产生于公元前45年的古罗马,正值帝国的鼎盛时期,因此在欧洲广为流传。该历法建立在古埃及历法的基础上,是纯粹的阳历。一年分12个月而且有了大小月之分,并且设置了闰日。

西方人经过一千多年的观测,修正回归年的偏差,制定了精度更高的格里高利历。其计算回归年的精度提升至每3300年相差一日。格里高利历就是现在的公历,也叫阳历、西历或新历。我国在中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都采用了此历纪年。

太阳历的设置是将回归年的长度分成12等份,即12个月份,由于不能均分所以会出现大小月,并采用闰日作为微调。这种设置能够准确反映太阳的相对地球的运动轨迹,通俗的说法就是黄道十二宫,在每年的固定时间太阳都会出现在相应的位置。

但是月亮的活动轨迹就不能反映在太阳历上,由于朔望月长度比十二分之一回归年长度要短,因此月圆之夜有可能出现在月头、月尾或是月中的任意一天。

与太阳历相对的是太阴历,现行的太阴历有伊斯兰历,在中国叫做回历。伊斯兰历是纯粹的阴历,一年十二个月,每月29~30天。

如此一来,阴历每月就只能看到月亮的变化规律而不遵循太阳运行所带来的四季变化的规律。举个例子伊斯兰的节日就没有固定的季节,他们的斋戒月一年四季都有可能举行。

上述这些历法,要么是阳历,要么是阴历。通过这些历法人们只能了解到太阳的位置或者是月亮的位置。而我国的历法则不一样,能够做到阴阳相济、日月齐观。

中国历法的发展

中国也是世界上很早就进入农业文明的国度之一,历法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有着至关的作用,也就促成我国历法不断发展。据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国就制定了黄帝历,它和后续的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和颛顼历(秦历)合称为上古六历。

出于政治的需要,在中国几乎每个王朝都会颁布本朝的历法。在诸多历法之中西汉颁布的太初历首次加入了二十四节气,将近日点、远日点准确地描述出来,一直沿用至今。

从宋代制定了统天历到元代的授时历,中国的历法无论在月度还是年度,其精度都领先全球的,授时历与现行公历的回归年长度几乎一样,但比西方早了300多年。

发展到清初,朝廷任命西洋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相继对历法进行修编,并融入了西方天文学的理念,同时使用西洋天文仪器辅助观测,为中国历法开创了中西结合的先河。其成果就是时宪历,又叫做夏历,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农历。

虽然和新中国成立时为了与国际接轨都采用公历纪年,但农历却一直保留作为传统节日计算以及指导农业生产的工具。

这些古代和近代的历法共同的特点都是按照日回归年的长度定义年,按照朔望月长度定义月,并且都采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组成六十甲子一轮回的天干地支纪年法。也就是说自中国有历法开始,便采用了阴阳相生的理念。

采用朔望日来定义月,月亮的变化就和日子联系在一起了。初一看不到月亮,十五月圆,加上上下弦,老百姓就是不用历书也知道大概是什么日子。

为了调和月与年之间的时间差,农历采用了闰月制,闰月出现的年份为十三个月,用以弥补回归年与朔望月之间的差距。通过对日影观测而划分二十四节气更是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准确记录。一部农历看下来,太阳、月亮全都在里面。

博大精深的农历

农历之所以能够包容阴阳与中国人阴阳平衡的宇宙观是密不可分的,这一点在传统农业、科技、文学、艺术、哲学和医学中都得到体现。

农历在创立之初就是为农业服务。在科技欠发达的古代,从事农业生产,可以说是靠天吃饭,如果不能把握天时就会导致误了农时,结果可能会颗粒无收,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

我们的祖先一边在制定历法的同时,一边总结农作物生长的经验,并将其编成各种各样的农谚,代代相传。如"芒种芒种,样样要种;芒种不种,再种收空。”说的是像芝麻、黄豆、高粱、棉花等秋季作物,应该赶在芒种前栽种,过了芒种再来种,便不会有好的收成。

因为农历中阴阳平衡的理念与我国现在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非常吻合。所以现在我们研究农历,尤其是在发展绿色农业与原生态农业方面非常有必要,深度发掘农历中对农业生产有帮助的元素大有可为。

我国历代对农历修编都非常重视,设立专门的官方机构来进行运作。这对我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尤其是天文学、数学以及仪器制造技术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东吴的乾象历提出定朔算法;南北朝宋元嘉历使用分数计算概念的调日法;南北朝齐的大明历中祖冲之提出了岁差的概念;元郭守敬发明了招差法(即三次差内插法)等等创造性的方法和思维,无不体现出中国人的高超智慧。

在仪器方面,圭表、日晷、浑仪、天体仪、水运仪等等一系列测量仪器的制造和应用,标志着我国的科技水平长期处于世界前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阴阳割昏晓"。从这些脍炙人口的字里行间看出,农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华文化深深地联结在一起。

早在先秦诸子百家中的农家认为,季节节律是取决于天体运行规律,提倡人们要通过制定历法来知天时,只有把握天时才能把握农时。

另一流派阴阳家则是将历法的研究成果理论化,结合道家学说形成阴阳五行学说,该学说在中华民族的哲学思维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阴阳互化,五行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是中国人特有的世界观。通过阴阳五行学说,衍生出了中医的基础理论。中医认为人体得病是因为体内阴阳失衡,通过对症状和中药进行阴阳五行的划分,有效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现在很多中医的疗法以及养生方法都与农历的历法有关联,例如现在很流行的天灸就是依照"三伏"、"三九"时节阴阳互补的特点,有效地祛除疾病。

结语

农历的发展历程,如同一部活着的历史,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海纳百川,有容为大。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农历应该吸纳和借鉴各方经验,取长补短,衍生出多学科、多渠道的发展模式,努力取得更多的成果。

毕竟人类对宇宙的探知,迄今为止不过沧海一粟,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期待阴阳相济的农历能够有所突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谈谈农历的由来及演变

农历是一种以月相和节气为基础的日历体系,也被称为阴历或旧历。它在中国等东亚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农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其发展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最早的农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的商朝时期。商朝时期的农历称为“夏历”,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以朔(即月初)为始,以晦(即月末)为终,每月的长度约为29或30天。由于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天左右,因此每年的长度不固定,一般在354-384天之间。这种农历的使用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很长时间,甚至一直到明清时期仍然有使用。

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地使用的历法不同,为了统一标准,鲁国大夫郑国提出了一种新的农历——“周历”,它以冬至为年初,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以朔为始,以望(即月中)为终,闰月不定。这种历法得到了当时鲁国君主的支持,被称为“鲁历”,并被广泛使用。

到了汉朝时期,由于历法的混乱和不统一,汉武帝下令成立了太初历法,将鲁历做了一些改进和修正,成为了“太初历”。这种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的长度为29或30天,闰月不定,但规定闰月的方式比较复杂。太初历的使用推广了很长时间,在唐朝时期达到了顶峰。

唐朝时期,农历的修正和改进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唐玄宗时期,魏征和李淳风先后制定了两种新的历法——大衍历和开元历。这两种历法在太初历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学计算和观测天文的方法,使得农历的精度和准确性得到了大幅提高。

我国在农历的基础上还生出了二十四节气,用来指导农作生产,每一个节气都意味着气候的变化,相应的节气都有相应的农作生产,比如惊蛰就是地下冬眠的虫子要从冬眠中醒来了。比如霜降,农村有句老话叫做:“霜降不割禾,一天落一箩”。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霜降到了还没有割禾,那么一天稻谷会掉落一箩筐,所以稻谷一定要在霜降之前收割完成。所以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指导着农民们进行相应的农事活动。

总之,农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从商朝时期的夏历,到周历、鲁历、太初历,再到唐朝时期的大衍历和开元历,不断地修正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农历体系。虽然现代社会已经使用公历为主,但农历在中国等东亚国家仍然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农业、传统节日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想要了解更多农历相关的知识,点击下方链接吧~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中国农历的来历

明朝末年,精通天文历法的德国宣教士汤若望来到中国。他不远万里来华,当然是要把耶稣拯救世人的大好消息(福音)告诉中国人。但当时明朝所用的历法已经暴露出许多弊端,偏差屡现。而对古代中国这样一个农耕帝国来说,准确的历书对国计民生影响极大。所以汤若望凭着精深的天文历法造诣,开始研究制定适合中国社会实际需要的新历,因此受到明朝政府当局的礼遇。

斗转星移,明亡清兴。1644年,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将北京内城划为满人居住区,下令内城居民三日内全部迁到城外去。正在内城工作的汤若望冒死致信多尔衮,阐明制定历法的重要性,以及诸多制历资料、设备搬迁的难度。多尔衮破例允准汤若望继续居于内城工作。

顺治二年(1645年),汤若望所制定的新历法(命名为“时宪历”)被朝廷颁行天下,这就是中国老百姓沿用至今的中国农历。

期间,因着一些清朝爱国人士的反对,农历的颁行也曾遇到一些波折。譬如有个叫杨光先的人,便屡次发难攻击汤若望所制定的农历,甚至说出“宁可使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国有西洋人”这样的话。康熙四年(1665年),在权臣鳌拜、苏克萨哈的支持下,农历新法被废止,取代了汤若望职务的杨光先全面恢复了旧历法。行之数年,误差日大。此时汤若望已经蒙冤去世,其学术继承人——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与杨光先据理力争,康熙七年(1668年),朝廷派人查勘双方实际观测,证实西洋人的新法的确优于杨光先所坚持的旧法。康熙八年(1669年),杨光先被革职。康熙九年(1670年),朝廷复行“时宪历”。

来源:网络整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