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算项目领域中,对于什么是结算、和谁结结什么、什么时间怎么结这几个问题,大家又了解多少呢?或许可以看看下面这篇内容,能够让您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笔者纵横业财融合十余载,最善长领域非结算莫属,今日心血来潮,突发奇思妙想,想写一篇关于结算文章,忆往昔结算项目(薪资结算、物流结算、仓储结算、渠道结算、O2O结算和SAAS结算等),其归属行业顶层设计不同,而底层逻辑相通,通过项目实践、抽象、提炼一套通用方。
书接上回《业务一体化之计费管理》,本文和大家一起来计费后记结算管理。笔者有点逗比,不喜勿喷,做业财我是认真的,数亿结算过,我不错一分,守好老板钱的袋子,是我的底线。
本文旨在说明什么是结算、和谁结结什么、什么时间怎么结的灵魂三问。
一、什么是结算结算:由结和算二字组成,先算后结,就像笔者老家的肉夹馍一样,其实是馍夹肉。就是将计费系统计算结果(费用),按照合同约定(交易约定)的周期和付款方式,由产品或服务所有者向使用者提供待结算金额,使用者确认无误后,清偿款项。
二、结算系统边界和范围三、结算流程四、结算的价值连接业务和财务,促进业财融合,为业务拓展支撑,为财务处理提供依据。及时分析业务运营情况,收入和成本构成、评估盈利能力,评价经营效果。提升处理出账和结款的效率,把业务、财务人工从基础事务工作解放出来。合规经营,规范业务操作,所有操作系统留痕、支持内外部审计,收款有依据、付款有根据。五、和谁结,结什么企业通常向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商品,进行加工(自己加工或委外加工),包装后,对外通过销售渠道对外销售,整个供应链流程中会涉及到与供应商结算、客户结算和内部结算。这样描述比较抽象,笔者通过仓储物流行业来介绍三类结算的结算内容。
1. 客户结算2. 供应商结算3. 内部结算六、什么时间结,怎么结1. 即时结算交易订单即时计费,计算出待结算金额,由客户确认无误后,主动买方支付/账户自动扣款/预充扣款/预收金扣款,扣费成功交易完成。
2. 定期结算按照账期自动或手动生成账单,由买方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进行结算线下汇款客户主动支付/账户自动扣款/预充扣款/预收金扣款,扣费成功交易完成。
即时结算适用低频交易,优点卖方收到货款,没有资金压力,缺点出现问题买方权益较难保障,存在维权成本,
3. 定期结算适合有长期合作关系,彼此都比较了解,建立信用管理基础上,或一方有比较高话语权,另外一方又想迫切期望合作关系。优点:批量结算,效率高,省去频繁支付。缺点:资金回收周期长,有无法收回坏账的风险。
定期结算相比即时结算要复杂的多,首先,要计费费用单账期,其次,按照账期生成账单,最后,基于核对无误账单结算。
笔者在上篇《业财融合—计费管理》中有提到账期管理,并没有过多展开来讲。不同行业不同业务账期类型差异比较大,其中,月结采用最多。笔者提炼一套通用账期模型来支持各种按照账期结算的诉求。
4. 账期账期类型
每日/周/10天/双周/20天/月/双月/季度/半年/年。
账期范围
当期开始到结束/下期结束.某个特定日到另外一个特定日。
其中几个比较代表性做一下说明
5. 账期类型变更当前正在生效的账期结束后再生效,下一账期类型。
例如:8月15日,月结调整周结,当8结束后9月1才生效为周结,下一个账期开始账期可能不完整,仅3天。
6. 日期类型出账日
账期结束,账单生成的日期,通常使用自然日,不建议工作日,工作日相对比较复杂维护日历表工作日数据,未维护则会出错。
确认日/日/结算日
支持工作日对B端企业用户来说比较常见和友好。
7. 账单结构8. 对账管理主要功能账单生成按照账期生成账单或人工制作账单,根据账期对详情范围内需要结算计费明细数据进行汇总,轧差加上往期未结算金额,生成本期账单总额和结算方向。
账单重新生成
账单生成后未开始和客户或供应商核实时发现账单数据有问题(不准、遗漏)时,重新生成账单。
账单下载
下载账单数据,支持Excel文件,CSV,数据库表文件根据数据量确认适合的格式,数据量大时先后台执行,生成好了在消息提醒用户。
对账记录
客户或供应商将自己账单与系统生成账单数据按照费用项逐类导入核对,或线下导出核对后将有差异上传系统,双方沟通确认差异原因,沟通解决方案,如果认可则进行账单调整。便
账单调整
与客户或供应商核对发现账单费用有问题(不准、遗漏),确认达成共识方案后,可对账单数据进行调整,并记录具体原因,为内控或审计留下线索。
账单确认
账单确认疑问这对账账单数据无异议,确认后金额作为结算依据。
账单
如果有需求可以基于已确认账单金额,确认专票或普票,如果超过最大金额限制,则需要系统或手工拆分,电子则邮件或短信交付,纸质线下邮寄交付。
账单收款
基于确认账单进行收款,在线支付,线下打款,预充值金额抵扣,组合支付、账单供应链金融贷款等,线上支付直接和账单关联,支付成功后可更新账单状态,线下打款需要系统自动或人工认领关联。
最low的方法是给一个收款账户,让付款人打款,出纳登记网银、三方支付账户收款后,由结算负责人员去认领关联。其次,付款时备注账单编号或唯一编号,方便系统关联,最后,使用智能清分类产品针对账单生成一个唯一需求账户打款后自动关联。比较推荐最后一种。
具体这些收或付款能力数据支付系统范畴,后续笔者在支付篇中进行详细说明。
账单付款
基于确认账单进行付款,先进行付款申请,如果账单财务参与审核,付款过程可根据金额大小简化审批流程,付款申请审批通过后出纳,安排付款计划,同步三方支付批量打款到账户类产品或银企直连批量付款能力来完成付款。
核销
客户或供应商结算是对应往来待结算,在已结算时清账,表示业务完结,钱货两清。
核销已有以下几种类型:
应收冲应付:双方互有应收,相互抵扣,预收冲应付:预收款核销应收款预付冲应付:预付款核销应付款还款冲应收:还款核销应收款付款冲应付:付款核销应付款坏账冲应收:钱收不回来了记坏账核销应收款,坏账比较谨慎需要走财务流程确认后才可定为坏账。简单讲一下核销规则:
首先核销没有异议应收款,定义好核销规则,按照业务日期从前到后逐笔核销。用3600元取核销应收明细1和应收2,生成两条核销记录,具体如下:
9. 催收管理当款超过最后收款日期,就需要触发催收生成催收工单安排人员根据,定义对应场景和规则,选择合适方式催收不限于人工短信,电话,催收函,线下催收或司法手段催收,金额不大评估投产产出不成比例可以走坏账流程,放弃催收。
七、结束语笔者做结算多年感触是结算并不复杂,复杂是计费,计费需要对业务有足够了解,了解业务流程和操作,清楚计费规则,计费准确与否和结算紧密相关。
结算基于计费结果数据单笔或汇总结算,对账时需要提供计费明细和业务单据计量依据,合同报价等信息,逐条核对明细和总额。
很多时候,由于业务操作对应计量没有留痕,对方提出异议,自己拿不出证据,导致款项收不上来;另外,没有按照运营SOP操作,服务质量不达标,款项收不到还要补偿对方损失;所以,财务、销售、运营和技术需要定期复盘对账问题,不断推动规范销售报价和业务操作,提升结算效率和效果,不多收合作伙伴一分钱,每一分钱收的都有理有据,成就客户同时也成就自己。
本文由 @产品狗随笔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大多数人都把一个盛大的结婚仪式当作是自己婚姻生活的开始,但是只举行结婚仪式而没有领结婚证,却不能算法律意义上的结婚。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数千年来,无论是皇室还是普通百姓,都坚信着黄历中所记录的“吉凶宜忌”,并将其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指南。这一古老传统一直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那么其中究竟隐藏了什么奥秘呢?要理解这一切,我们需要从古代人仰望天空的角度出发……寻觅吉日,开启新篇在北京东城区雍和宫附近的一条小街上,有一扇不太引人注目的小门,门上挂着一块简单的牌匾,上书:“择日、起名”。这是老北京胡同区的一处,充斥着古老的青砖灰瓦房屋,门前保留着古老的青石台阶。进入这扇门,你会发现一个仅有七八平方米大小的狭小空间。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五行择吉图,密密麻麻标注了每日诸事的吉凶宜忌。柜台后坐着一位胖胖的老者,他就是能为人们择吉日和起好名字的丁先生。
如今,无论是结婚选择吉日,还是公司开张寻找吉时,甚至团体活动的安排,或者个人搬家迁居,按照黄历来择日已经变得非常普遍。然而,有一次,一位年轻人咨询丁先生关于出门远行的吉日,虽然得到了建议,但这位年轻人并没有按照建议行事。结果,丁先生摇了摇头,暗示着不太好的结局。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日期被视为客观的“时间”,似乎不应该和吉凶有关。然而,我的摄影师朋友曾对择日师的观点表示怀疑,认为这些活动纯粹是为了骗钱。然而,当我们走出胡同后,我发现他突然多了一本香港出版的黄历,他解释说这是为了好玩。我问他是否认为上面的信息准确,他摇摇头说不知道。这让我想起一位同事的婚礼,他们特意选择了6月28日,因为这一天被认为是吉日。当我开玩笑地问他是否真的相信这一点时,他回答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对于那些缺乏坚定信仰的人来说,如果他们不得不在不吉利的日子举行喜事,内心可能总会感到不安。因此,人们倾向于相信,如果有选择的余地,就选择相信吉日的力量。
中国最畅销的书籍如今,我们使用的日历主要用于标记时间,大字是公历日期,小字是农历日期,还用红色标出了节假日。然而,古代的日历内容远比现代的日历复杂。在20世纪初,从疏勒河流域出土的汉简中发现了东汉帝永元六年(公元94年)的历谱,即当时的日历。科学史专家江晓原教授认为,大约在六朝隋唐之际,大量有关吉凶宜忌的佛经在中国广泛传播,这些异域文化的启发影响了中国历法的形成。历书,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通书”、“通胜”、“黄历”,实际上是古老的历忌学与历谱相结合的产物,大约在5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形成。这种具有指导日常生活的功能的指南在唐代大为兴盛,成为朝廷和民间都使用的“生活宝典”。唐代名臣杜佑曾写过《谢历日面脂口脂表》,其中感谢皇帝赐予的新年历书,显示历书已经成为皇帝赐予大臣以示恩宠的珍宝。
虽然历书被视为珍贵物品,但它并不罕见,而是实用的工具。唐代的历书在市场上非常畅销。尽管历谱没有标注吉凶,但有详细历注的历书需要由皇家天文学机构制定,由皇帝颁发,其他人不得擅自制定。然而,在唐代,出现了大量民间私印的历书,商家为了赚钱,抢在官方历书之前,自行编写并出售,占领市场。这引发了一些官员的抱怨,称这种行为“有乖敬授之道”,可见唐代历书的市场需求之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历忌之学也得到了广泛发展。在明清时期的历书中,关于用事宜忌的历注已经多达四十多项,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生活,从会见亲友到扫屋子,都需要参考黄历。历算的理论流派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导致众说纷纭。因此,清乾隆时颁布了《钦定协纪辨方书》,以统一历忌术。
时期,宣布改用公历,年号废除,干支不再使用,政府不再管理历忌的事务。然而,历忌和择日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民间。道家术师和择日师继续编写“通书”,各地的命相师也可以挂上自己的堂号出版,或者卖出版权,由公私机关出版并作为礼品赠送。后,中国大陆的民间也逐渐恢复了对黄历的使用和排算,择日的民俗重新复苏。1985年,台湾进行了一项关于黄历使用行为的调查。结果发现,83.6%的家庭都使用黄历,而且每100个家庭里,竟然有120本黄历书。有人说,自从唐代以来,黄历一直是中国民间最畅销的书籍之一。
古代的择日传统古代的择日传统源远流长,即使在现代,依然有许多人将其视为行事,尤其是在重要场合的依据。要了解这一传统的奥秘,我们需要追溯到古代中国人对时间概念的形成,以及古老的天文历法。
历书的制定是由皇家天学机构的专职官员进行的,由皇帝亲自审查和颁布。这代表着皇帝统治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是受到天命和天理的支持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时间的呢?他们从月亮的不断变化开始,一天一天地观察着月相的变化,从渐圆到渐满,再到渐次减小,直至消失。这个过程大约需要30天,形成了一个月一个轮回。有人总结了这一现象,形成了月亮的时间概念,并将月亮圆满时称为“望”,缺少时称为“朔”,一个朔望就是“一个月”。这种根据月亮运行规律计时的方法就是阴历。
阴历的一个月包括望日(月圆日)和朔日(月缺日)。然而,在古代,有一次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在一个朔日的夜晚,人们惊奇地发现天空中竟然挂着一弯月亮!这并不是月亮出错了,而是历法出错了。这件事发生在距今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年至公元前105年)。当时,皇家采用的是古老的历法顼历,但显然它已经不准确了。这对当时的皇家天文学家太史官来说是一个机会,他们可以将多年观察天象的数据和理论用于实践。
太史令司马迁建议汉武帝大规模改革历法,甚至征聘了民间的天文学家。汉武帝颁布了新历法,将元封七年改为太初元年,并称其为《太初历》。这部历法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历法,奠定了后世历法的基础,包括二十四节气、以朔晦定月历和闰年制度等重要要素。此外,它还引入了金木水火土五星会合、交食周期等概念。《太初历》还改变了以前的历法制度,将年度的起始日期从冬月移至了春正月,从而统一了中国古代历法的时历。为了纪念《太初历》的创立者,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于2004年正式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小行星”。
择日的复杂流程择日师在古代需要完成复杂的流程,以确定一个吉日。首先,他们必须掌握诸神煞的运行规律,这些神煞负责不同的任务,并根据朔日的地支来决定反支日的日期。每个月最多可以有5个反支日,这些日期对于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要求。此外,还有一些历法项目,如“建除十二直”,它们也会影响择日的选择。这些历法的计算非常复杂,需要深入的研究和记忆。
择日师还必须了解神星和神煞的性质和能力,以便做出平衡的决策。此外,还需要考虑阴阳五行、八卦九宫、河图洛书、四时五方等因素。虽然古代历注通常只包含短短的几个字,但它们背后的计算过程非常复杂。今天,许多黄历仍然根据这些理论原则进行计算,一些研究者甚至定制黄历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黄历的文化价值黄历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虽然有人争论黄历是否科学,但从人文角度来看,黄历代表了中国人对时间的特殊看法。它不仅是一本时间指南,更是一张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的时间网。这张时间网反映了中国人对天地和万物的态度,是中国古代自然观的一部分。
黄历的现代应用在现代,虽然许多人质疑黄历的准确性,但仍然有许多人相信并使用黄历来选择吉日。他们认为遵循吉凶宜忌的原则可以趋吉避凶,为自己的生活和活动带来好运。一些人会在选择结婚日期、搬家日期、开业日期等重大决策时特别依赖黄历。尽管现代社会充满了科技和理性,但对于许多人来说,黄历仍然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他们做出重要的决策。
总结黄历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价值。尽管在现代社会,科学和理性的观念占据主导地位,但许多人仍然相信并使用黄历来选择吉日。无论是否科学准确,黄历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国人对时间和自然的独特看法。在当今社会,黄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决策,成为了一种传统的文化遗产。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惊悚夜晚:匿名电话揭开了一场家族的秘密》
这天,本应是一个欢快的周末,阳光明媚,一家人准备迎接一场期待已久的旅行。然而,在机场的等待大厅里,却发生了一场匪夷所思的事件。
手机的震动声打破了等待的宁静,两条紧急语音消息弹了出来。我迫不及待地点开,却意外听到女婿焦急而紧张的声音:“妈妈,你们千万不要走,有误会,我们在路上了!”
一阵莫名的恐慌袭上心头,我连忙拨通了女儿的号码,焦急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妈,别急,我们正在赶往机场的路上,一切都会解释清楚的。”女儿的声音带着急促的呼吸,让我感到异常的不安。
终于,女儿和女婿匆匆赶到了机场。她们脸上的疲惫和焦虑让我心生痛惜,我迫不及待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妈,今天早上我们在收拾行李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一个匿名电话,声称我们的旅行是一场阴谋,劝告我们立刻放弃这次旅行。我们一时糊涂,以为是真的。”女儿说得气急败坏。
女婿补充道:“我们慌乱之际,没有多想,赶紧联系了你。后来,我们冷静下来,觉得这一定是个误会,所以才匆匆赶来机场。”
匿名电话?谁会对我们做出如此卑鄙的恶作剧?我感到愤怒又无奈,这种行为实在是太过分了。
我们决定不被匿名电话左右,勇敢地开始了我们的旅程。在旅途中,我们尽情享受每一个美好的瞬间,也让我更加明白,我们不能因为恶意的误会而放弃我们的计划和幸福。
这次的经历让我深感家人间的信任和团结是多么的重要。在困境面前,我们可以互相扶持,共同克服一切困难。也让我明白,不应该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言语,我们应该相信我们最亲密的人,共同守护我们的幸福和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