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的编排很有意思,春季开学以描绘春景的文章开篇,秋季开学又以描绘秋景的文章开头,然而从一年级学到六年级,孩子们背过多篇写不同季节美景的文章,但却很难将不同季节的美用细腻、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写景作文往往写得干干巴巴,毫无色彩和动感,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孩子们一来没有细腻的情感,对周围的景物视若无睹;二来呢又不知道如何将句子写得生动形象一些。其实任何知识的获得都需要老师千百次的启发,而二年级实则是写好作文真正的启蒙期,今天小徐老师一边给大家讲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找春天》的知识点,一边启发孩子们调动感官,融入情感,如何遣词造句,写出优美的小文章来。
一、易读错字:“羞”的韵母“iu”,区别于“ui”,区分复韵母的不同,要教会孩子注意口型的变化,比如“iu”的口型是先从“i”的口形向“u”的口形快速滑动,而“ui”正好相反。
“掩、探、嫩”的韵母“an\en”要和“ang\eng”区分开。
“遮、触”的声母是翘舌音。
另外”脱、袄、羞、遮掩、探、符、解、触、杜鹃“等字对孩子们来说都很陌生,要多组词多记忆方可会认。
二、易写错字:”冲“两点水,区别于三点水。
”寻“第四笔的”横“一定要写长一点,字的结构才好看。
”娘“的最后一笔是”捺“,注意不要写成”长点“。
”荡“一定要注意是上下结构,共9笔,第七笔是”横折折折钩“。
”柳“共9笔,第六笔是”竖提“。
”桃“的笔顺一定要注意,共10笔,”横、竖、撇、点、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三、形近字和同音字:中和冲、土和吐、桃和逃、良和娘、汤和荡等。四、多音字:”吐“和”冲“五、词语积累1、AABB式词语: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叮叮咚咚(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干干净净、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红红火火、叽叽喳喳、滴滴答答、哗哗啦啦、丁丁当当)等。
2、描写声音的词语:沙沙沙、轰隆隆、叮叮咚咚、叽叽喳喳、滴答滴答、哗啦哗啦。
六、课文解析:本文把我们带进春天的田野,引导孩子们通过”看、听、闻、触“调动多个感官去感受春天的变化,春天的美好。
第一段,连用两句”春天来了“,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再加两个感叹号,表达了春天来临时人们激动的心情。
第二段,”脱掉、冲出、奔向、寻找“四个动词连用,写出小朋友们发现春天来临时,迫不及待地想出去寻找春天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同时点题。
第三段,”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春天悄悄来临的特点。
第四至七段,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春天的变化,将”小草发芽、野花盛开、树木吐芽、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以人的形态和行为表现出来,把”春天“描绘得有声有色,这就是我们写作文需要学会的遣词造句的能力。
同学们之所以把句子写得干干巴巴,就是因为不会给句子润色,要学会给句子润色,就会学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来将事物表现得生动形象,富有情感才行。
第八段,总写通过我们的”看、听、闻、触“,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无处不在,感受到春天的美好,特别是最后用一组拟人句——”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写出了春天的活泼可爱、生机勃勃。
总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花草树木,花鸟虫鱼,处处萌发着生机,而孩子们只有怀着细腻的情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对聪敏的耳朵,有着灵敏的鼻子,去仔细地看一看、认真地听一听、深情地嗅一嗅,摸一摸,才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春天的美好,而这些美好要用语言表达出来,还需要小朋友们有意识地对语言千锤百练,才能让春天的美好从文字中焕发出来无限生机。这才是写好作文的第一要诀。
小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快来试着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一下春天,再用自己的语言来写一写春天吧,别忘了将你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摸到的,想到的都要写出来哟。
一、内容概述
《三峡》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也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书写三峡风光的游记散文。全文仅150余字,然而作者却以简洁明面、富有概括力的语言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在这极短的篇幅之内,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浓缩了万千气象,展现了三峡风光。写山连绵不绝,遮天蔽日;写水婉约豪放,清荣峻茂。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动静相生,摇曳多姿。本文在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它章法严谨,浑然一体,自成一格。纵观全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音韵和谐,抑扬顿挫,适合朗读。首先,它具有南北朝写景散文韵律和谐的特点。课文句式骈散结合,多用四字句,既有五六七言,灵活多变。整饬华美,韵律和谐,读起来有抑扬顿挫之感。
2.结构严谨,文脉贯通。三峡构思巧妙,结构严谨,先总说三峡的概貌,强调三峡之雄伟,再抓住季节的特点,分别描写山、水的特点。写四季景象的时候,并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而是借着文脉之势,先写夏水,再写春冬与秋天。虽氛围特点不同,但文脉转换,其势相同。起首写山,夏秋写水,末段写秋,又以山为主,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3.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全文写出四个层次,作者仅用了五个字就把全文天衣无缝的笋接在一起。用“至于”自然导出夏水,一个“则”字暗示对比,巧妙地过渡到春冬,用“每至”引出肃杀之秋。作者在布局、节奏、过渡、照应等方面精心策划,使文章的结构形散神聚,浑然一体,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
二、学习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学习的目标要求,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文特点,本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
1.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培养的文言语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多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通过朗读,品味三峡壮美的风光;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品味写法之妙。作者常常只用寥寥数笔就将景物特征表现出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把握不同季节景物特点的基础上,对一些典型字句进行细致的品味。3.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粗浅的文言文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方法,有了一定的美鉴赏能力。八年级学生有较为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好奇心,但想象力的发掘与审美能力的提升仍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与训练。本单元要求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借助联想和想象,深入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所以本文教学重点为理解课文内容,品味写法之妙,体会三峡之美。同时,作者在凝练生动的笔墨中尽显山水的特色。文章中并没有明确的抒感,但作者的情感却在文章之中处处可见,学生可能不好理解。因此,我把理解作者情感作为本文的难点。
三、学习方法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采用了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品味语言、赏析感情、背诵积累、拓展写作等方法进行教学。学习本篇文言文需注重知识的内引外延,因此课堂上安排了寻三峡、读三峡、品三峡、写三峡、游三峡等环节,重点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合作探究学习。
教师上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峡的美丽风光,配上舒缓优美的音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和直观形象的板书等等,以此帮助学生理解,使之进入情境,进而领会文章的美。因此,教读这篇文章,除了创设情景外,还要通过指导朗读、合作探究,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使文章所描写的景和物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
四、学习过程
基于学习目标,结合本文特点、课型特点等,本课的学习过程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1.情景导入播放视频《三峡归来》宣传片,欣赏三峡雄起的风光,由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引出本文。设计意图:互动式的导入,意在调动学生的全体感官,激发出作为宜昌三峡孩子的自豪感,增加学习课文的原动力和兴趣。
2.溯本求源寻三峡,理清脉络。从狭的源头说起,,请学生找找文中含有三点水和山字旁的字,找出来认一认,并结合注释理解字的意思,思考文章主要写了分享了哪些景?学生明确主要写了三峡的山山水水,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到第四段写水。设计意图:检查预习情况,准确掌握生僻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大致了解词义,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写了三峡的什么景色。
3.经典吟咏读三峡,培养语感。老师泛读,学生跟读,学生分小组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课堂上展示读,教师指导。要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读出四字词语的节拍,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设计意图:这篇课文带有平文的特点,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节拍多为二二式,读起来朗朗上口。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课堂上,书生朗朗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能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的基本语感,有助于后一部文意的理解,给学生创造会意的条件。结合课下注释,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互助质疑,提问,批注等方式读通读懂课文。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读通读懂文言文,并能用通顺的现代汉语翻译文章,体现了新课标对初中文言文的教学要求。
4.细致揣摩品三峡,提升审美。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刚刚的反复诵读,你读出了三峡怎样的美?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小组合作探究,每组推荐一位同学朗读,一个同学概括,写在黑板上。一山一水总关情,文章并没有明确的写情感,作者的情感却在文章之中,你能体会出来吗?自豪、赞美、良多趣味、泪沾裳,带着这些情感,我们再来把文章读一遍。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对文章的美点鉴赏。学生需要通过直观的认识,词语的揣摩,将这些鉴赏变为自己的理解,进而真正了解《水经注》的文学特色,真正读懂文章的美。这一环节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5.精巧技法写三峡,掌握方法。刚刚我们品味的是文章语言的美,除此之外,文章运用了精巧的技法来写三峡。下面我们用三峡很妙,妙在什么地方来说话,从写作技巧上来品析《三峡》。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能够总结文章的写作技法,对学生写游记类散文有了切实的指导和帮助。教学中不求面面俱到,只要是学有所悟,都是收获。
6.匠心独运游三峡,放飞想象。郦道元不愧是北魏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他用丰富的游历和优美的文字,把《水经》一条注释写得如此优美,真是慧眼独具,匠心独韵。小组活动:仿照事例,根据三峡的内容,为三峡设计一处景点,并展开合理想象,描绘这一景色。
五、总结评价
总结梳理本节课的重点: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总结本文描绘景物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
3.体会作者寄情于山水的高雅审美情趣。
林兰兰拉着母亲的手诉说离别之苦和重逢后的喜悦。 图片由宝贝回家志愿者提供
从1996年与女儿失散到今年8月3日,整整23年的时光,开州人林作喜和妻子走进了一个死循环:挣钱、寻女,钱花完了接着挣,挣到了钱,接着寻找……
为了找到女儿林兰兰,这23年,林作喜夫妻俩倾尽所有,他们没有再要一个孩子,打工所得都用来寻女。寻女不得,妻子不堪打击,几年前得了疯病,付出了沉重代价。林作喜说,随着女儿被偷走,他们的心也被偷走了23年。
8月3日,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女儿林兰兰终于回家了。
林兰兰与亲生父母一家合影。
回家
等女儿回家的石屋已家徒四壁
林作喜今年65岁,妻子70岁,都偏瘦。亲戚感慨,他们“是让命运磨(成这样)的”。
林作喜夫妇的家在开州区和谦镇的一个小山村里。开州北部连着大巴山脉,林家的小屋是一座有雨棚的石屋,在半山腰上。
现在,林家石屋门口正在修路,一路全是石块,从路口下去,还要下一个小沟坎,走一段小路,才能到家门口。
8月3日,这座石屋前挂起了“欢迎林兰兰回家”的红色横幅,23年来,这个家徒四壁的小屋还是第一次出现喜庆的场面。
这间石屋里住着林作喜和妻子。夫妻俩没什么技能,只能在地里伺弄庄稼,林作喜有点力气,经常到工地上做小工,“别人喊我做啥我做啥。”
除了种地、打工,夫妻俩还去了很多的地方,目的只有一个——寻找女儿。由于多年寻找无果,妻子不堪打击得了疯病,用林作喜的话说就是“怄成狂”。
失散
6岁独女放学没回来,一走23年
1990年,林作喜夫妻高龄得女,取名“林小兰”,后来改为“林兰兰”。
1996年的一天,林兰兰6岁,上学走后一直没有回来。“上学有5公里左右的路程,大人走二十几分钟,娃儿要走个把小时。”林作喜做梦也没想到,这段上学路,竟然成了他与女儿分别23年之路。
到了放学时间,女儿一直没有回来,林作喜连忙沿路去找。路上遇到村里的一个哑巴对他比划,大意是女儿被人抱走了。
等到女儿再回来,却是23年之后的事了。
林兰兰(红衣白短裤者)扶着母亲回家。
寻找
夫妻俩四处“挣钱”“寻女”
女儿走丢的当天,林作喜得到“线索”:女儿上了到万县(现在的万州)的大车。
林家派出四个人,沿着万州一线寻找。担心“线索”有误,其余人还往四川茂县、云阳等方向沿路搜索。林家还报了警,尽管有民警的协助,找寻却始终无果。
“能去找的地方都找遍了,能想的办法也都想了。”第一次的寻找持续了一段时间,回到家中,夫妻俩也无心干其他事,不停地到处打听,听到哪里有孩子走失,都想方设法去看。
渐渐地,家里的积蓄耗光了,夫妻俩就到地里、工地上忙活,挣到了钱,就揣着去寻女。“最开先的时候,主要靠种地,要到冬天才有钱出去。后来,基本上是在工地工作一段时间就去(寻女)。”林作喜说。
如果女儿还是没找到,接下来怎么办呢?林作喜的回答是:“找点钱,接着找!”
总而言之,没找到女儿之前,这种循环一直在持续。
帮助
感谢所长接力,感谢所有好心人
林作喜说,寻女的事出现转机,要感谢一个叫唐清明的派出所所长。2018年,唐清明所长向他建议“DNA入库、寻亲信息上网”,才有了女儿能被找到的机会。
林作喜的文化水平不高,勉强认识一些字,他还是清晰地记下了这位开州区和谦镇派出所前任所长的名字,“三点水加三横一竖,下面一个月字;明是一个日一个月的明。”
寻亲信息入库入网为后来“宝贝回家”志愿者提供了必要支持。后来,唐清明调离何谦镇派出所,这事就落到了一位涂(音)姓所长的身上。
“涂所长专门来我家找过我,做了笔录调查。”林作喜对此记忆犹新,“女儿能够找到,要感谢党和政府,要感谢所有的好心人。”
团聚
见到女儿过得好,夫妻俩很开心
8月3日,林作喜夫妻和女儿真真正正坐下来好好说话的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
现在,林兰兰住在河北邯郸,已育有一子一女,全家幸福。这次返回开州,是丈夫和另外两位亲戚跟着她一起来的,一行人驾车,夜以继日开了一千多公里。
还没来得及问外孙和外孙女的情况,河北邯郸的亲戚打来电话,外孙、外孙女身体不适,匆匆一面,林兰兰和亲戚就要走了。
这一次相聚,乡邻都很激动。林兰兰刚到和谦镇上,乡亲们都从家里跑出来,见证林兰兰和生父母的团聚,因为人太多,宝贝回家志愿者还拉起人墙,为林家的团聚护航。
林作喜夫妻拉着女儿,从镇上回到半山腰的家中,一路上,群众自发组织了腰鼓队,锣鼓声不断,要将喜庆进行到底。
林作喜没有怪女儿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是为女儿开心。得知女儿现在过得很好,林作喜泪水长流,奔波了23年的寻找终于有了一个结果,而且是好的结果。
这些年,林作喜和妻子有无数的担心,看到林兰兰回来了,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地了。
往事
被一碗米饭骗进麻袋,改变人生
这几天,林兰兰经历了很多,驱车千里来看亲生父母,现在又为孩子的事情忙碌。
在河北亲戚的眼中,林兰兰有车有房,日子过得不错。林兰兰在河北并不叫林兰兰。回忆起自己被改变的人生,她说自己是被一碗米饭骗进麻袋,变成了一个河北人。
在宝贝回家网站上,林兰兰自述:“当年,我是因为一碗大米饭背叛了亲生父母。我当时应该是跟着熟人走的,他们骗我说外面可好了,我想都没想就跟着那对男女走了。”
为了进城,林兰兰就在这对男女家住下了,他们告诉林兰兰,先在这里住几天,我们就进城。几天后,发现林兰兰失踪父母找到这户人家打听。
“这对男女偷偷地告诉我,你不能出声,要是你父母知道了,你就去不了城了,吃不了好吃的,穿不了新衣服。他们还给了我一碗大白米饭,我到现在都能想起来那碗米饭特别的香。”
这户人家有两间房子,林兰兰就在里屋吃大米饭,根本没有想过跟着父母回去,所以没有吭声。吃完饭以后这对男女就把林兰兰装进麻袋背上了火车。林兰兰辗转几天后,就来到了养父家。对于家乡,林兰兰的记忆有限,“我只记得,我家是住在山上的,从山上下来走完石梯就是马路,一边是街上,一边是大河,很宽的河,河上没有桥,要坐船才能过去。”
(来源: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