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文·段宏刚
不论在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如果询问女性的年龄,会被认为是非常失礼的行为,即使问了,被问者也会守口如瓶,让询问者自讨没趣。
不过,在博大精深的汉语语境里,只要稍微动动脑筋,就完全能化解这个尴尬。当一个小伙子偶遇一名心仪的姑娘,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小伙子想了解对方年龄时,完全可以问:你的属相是什么?
然后,按照民俗文化里12生肖的排序进行推算,就完全能打探清楚对方的年龄,毕竟,人的面部总会带上岁月的痕迹,相差12岁的人,脸庞的生理特征完全能显现出确切的年龄,24岁的姑娘跟36岁的女人站在一起,很容易从容颜看出谁大谁小。
12生肖也叫12属相,属于典型的中国民俗文化,是用12种动物对应人的出生年份,当一个人出生在对应的动物年份里,他的属相就是这个动物。比如,今年是2020年,在12生肖里是鼠年,今年出生的人,属相是鼠。
12生肖工笔国画
12生肖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当代著名学者刘尧汉(1922年——2012年)先生通过大量考证,认为12生肖的形成,跟原始社会的动物图腾崇拜有关,因为这些动物是中华先民最早接触和征服的,图腾崇拜的文化现象,在我国至少流传了5000年。
从古至今,人类都有崇拜强者的心理。在原始社会,中华先民对自然科学的认知水平十分有限,生产力和防御力都很低下,面对那些强大的动物或自然现象,不由得会产生敬畏之心和感恩之情,把它们看作是自己的保护神或祖先。
之所以敬畏,是因为这些动物本身的实力相当强悍,如龙、虎、蛇、鼠等,人类在和它们的相处中,很难战胜它们,时常要遭受它们的伤害和骚扰,所以会对它们产生畏惧心理,变畏惧为崇拜,期望它们能赋予自己力量,像它们一样强大。
产生感恩之情,是因为原始人经过长期征服,逐渐驯化了一些草食动物,依靠饲养它们,让它们不断繁殖,给人们提供了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免去了人们依靠打猎和采集来获取食物的不确定因素,出于对牛、羊、鸡、狗、猪、马等草食动物的感激,加速了图腾崇拜的形成。
12生肖国画(齐白石作品)
不论是出于畏惧还是出于感激,当原始人产生图腾崇拜后,在意识里逐渐变成了一种精神信仰,每当到农闲之际,全体部落成员会抽空组织盛大的活动来祭拜这些动物,祈求它们保佑自己五谷丰登,平安健康。
中华先民崇拜龙和虎,印第安人崇拜蛇和鹰,古罗马人崇拜母狼,俄罗斯族人崇拜熊,非洲许多民族崇拜狮子,这些文化现象都是图腾崇拜的具体体现。
关于12生肖的文化现象,在许多古籍里都有记载,其中,《诗经·小雅·吉日》里有这样几句诗:吉日维戊,既伯既祷。田车既好,四牡孔阜。升彼大阜,从其群丑。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兽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从,天子之所。这些诗句被认为是自汉字诞生以来,跟12生肖有关的最早的文字记录。
12生肖形成一个完整体系,跟人类日常生活产生紧密联系,并被详细记录在案,无疑是出自东汉思想家王充(27年——97年)的《论衡》,《论衡》卷三《物势篇》里写道: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 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巳蛇也,申猴也。火胜金,蛇何不食猕猴?
五行
这段话将12生肖纳入“五行阴阳”来阐述,主要用来记录年份,跟今天我们所讲的12生肖,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从王充之后,许多思想家、哲学家,乃至文学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把12生肖纳入天文学、星相学、占卜学、理学、佛学等诸多学科来阐释,进一步丰富了12生肖的文化内涵,最终演化为今天所看到的丰富的民俗文化。
了解完12生肖的形成,再来看看12生肖的排序究竟是怎么来的。
12生肖的排序很有意思,即使目不识丁的人,也能轻松说出排序:鼠大、牛二、虎三、兔四、龙五、蛇六、马七、羊八、猴九、鸡十、狗十一、猪十二。
12只动物里边,既有威猛霸气的龙、虎,也有彪悍健壮的牛、马,还有灵活好动的猴、兔,即使鸡、狗、羊、猪等动物,无论在体型、胆量、气势上,都要比老鼠大得多,人人喊打、百害而无一利的老鼠凭什么会占据领头羊的地位?这让人很难理解。
关于12生肖的排序,民间有民间的说法,科学界有科学界的理论,这两种观点都有不少支持者。
民间说法主要以“民间故事说”为主。
科学界理论主要有“动物习性说”。
齐白石·鼠
“民间故事说”带有强烈的神话色彩,在民间流传甚广,几乎每个人都能绘声绘色地讲述出这个故事,故事大致如下。
话说天宫要从众多动物里挑选出12名出类拔萃的宫廷卫士,以竞赛形式选拔。许多动物跃跃欲试,准备报名参赛,一决高下。
猫由于是夜行动物,大白天总是昏昏欲睡,没有时间去报名,就委托好朋友老鼠给自己报名。老鼠心想:猫的实力如此强悍,若替它报名,岂不是多了一名强劲的竞争对手?于是,老鼠使坏,故意没有给猫报名。后来,猫自然而然失去了参赛机会,没有进入12生肖排名,从此,猫对老鼠恨之入骨,它们变成一对有名的冤家对头。
比赛中,各个动物各显神通,使出浑身解数向冠军冲刺。然而,比赛过程毕竟是漫长而艰辛的,黄牛依靠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细水长流般的耐力,在冲刺阶段,一直名列前茅。老鼠见状,加快步伐,一跃跳上黄牛脊背,在接近终点线的那一刻,老鼠借力一蹬,第一个越过了终点线,就这样,老鼠依靠小聪明获得第一名,黄牛不幸屈居第二。
很显然,“民间故事说”更像是神话文学的加工,体现了普通大众的美好意愿,并不能作为12生肖排序的依据。
三皇五帝
“动物习性说”是按照12只动物的活动习性和脾性特点来排位的。
智慧的中华先民,通过长期观测天象,早在上古时期的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时代,据传由天皇氏总结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天干地支相互组合起来,发明了“干支纪元法”,用来记录年份、月份、时刻的次序,以60年为一个时间单位,这个方法到现在仍然被广泛使用,对天文、地理、历法、数学等领域,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到西周时,古历法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人们把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分别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对应现在的24小时制,分别是:子时为23——1点,丑时为1——3点,寅时为3——5点,卯时为5——7点,辰时为7——9点,巳时为9——11点,午时为11——13点,未时为13——15点,申时为15——17点,酉时为17——19点,戌时为19——21点,亥时为21——23点。
之所以把子时放在首位,是因为遵循“古历分日,起于子半”的原则,在古人看来,子时是阴阳交替的时刻,是一日的中心,既是时刻的起点也是终点,因此,就把十二时辰的划分,围绕着子时来进行。现代人把零时24点作为一日的开始和结束,完全参照古历法的划分法。
天皇氏
从时间节点来看,十二地支跟12生肖基本产生于同一时期,况且,它们指示的数量对等,都有记录时间的作用,有许多内在的关联,当它们相遇,自然而然会产生化学变化,演化出新的文化体系。
事实上,古人果真将十二地支与12生肖关联了起来。依据是将太阳的出没规律,天色的明暗变化,动物的生活习惯对应起来,从中发现了许多自然规律,对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也了解得更加透彻。
子时(23——1点)是老鼠最为活跃的时刻,因为老鼠常在这个时刻伺机出动,盘算着怎么去搜寻食物饱餐一顿。
丑时(1——3点)是黄牛反刍或者吃夜草的时刻,为了更好地消化,黄牛要把白天吃进去的草料反刍到嘴里,再经过细嚼慢咽,帮助肠胃吸收营养,以便储存力气在白天干活。
寅时(3——5点)是昼伏夜行的老虎喜欢发威的时刻,老虎常常在这个时候咆哮山林。
卯时(5——7点)天蒙蒙亮,兔子跑出窝,啃食沾着露珠的青草,是一大享受。
辰时(7——9点)旭日笼罩在朦胧的大雾中,据说神龙会在大雾中产生幻象。
巳时(9——11点)太阳温度适中,蛇会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给身体吸收一些热量。
十二地支与12生肖
午时(11——13点)烈日当头,让人心浮气躁,有一种红鬃马性子暴烈,宛如烈日,让人很难驯服。
未时(13——15)经过太阳的暴晒,青草上的露水都被晒干,这时是放羊的最好时刻。因为羊的肠胃过于娇弱,若食用带露水的青草,容易拉肚子。
申时(15——17)太阳逐渐偏西,不再那么炽热,猴子喜欢在这时出来活动,在树枝之间玩耍嬉戏。
酉时(17——19点)太阳即将落山,天色逐渐暗下来。天黑后,鸡会变成夜盲,同时还会被一些野兽当做猎物,因此,鸡在这时会被主人赶回窝里。
戌时(19——21点)天黑黑,古人通常在这时准备休息。休息前,会在房前屋后巡查一番,以便排除安全隐患,在巡查过程中,狗会一边吠叫一边帮助主人巡查,一副人类好朋友的模样。
亥时(21——23点)人们已经进入梦乡,猪在这时因为饥饿会把猪槽拱得叮当响,主人听到响声,会起床给猪喂食,有助于猪的催肥。
古人结合“阴阳五行”,把世上绝大多数物质分为阴阳两属,极少一部分被分为阴阳平衡。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五行”金、木、水、火、土里,木、火为阳、金、水为阴、土为阴阳平衡。
齐白石·鼠
同样的,各种动物也被分为阴阳两性,其规则是按照动物单足的爪子或蹄子的数量来划分。拥有偶数爪子或蹄子的动物,对应阴支,拥有奇数爪子或蹄子的动物,对应阳支。
在12生肖里,牛、兔、羊、鸡、猪的蹄子或爪子都为偶数,蛇无足属于极阴之物,它们在12生肖里的排序也都是偶数,因此,这六种动物被放在阴支之列。
虎、龙、马、猴、狗的爪子或蹄子都为奇数,它们在12生肖的排序也为单数,因此,它们对应阳支。
然而,老鼠这个动物比较奇特,爪子数量比较特殊,它的前肢是四爪,对应阴支,后肢是五爪,对应阳支,横跨阴阳两属,属于阴阳平衡的动物。
在古人的生态理论里,阴阳平衡被认为是一种最协调、最健康、最富有生命活力的状态,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突出。这一理论进一步放大了老鼠在12生肖里的地位,再加上“古历分日,起于子半”的说法,老鼠被自然而然排到了12生肖的第一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有更多理由相信,关于12生肖的排序,“动物习性说”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某人的岁数知道了却不晓得他的属相,这就是由岁数来确定属相的问题。
从《由属相算岁数》一文中可知,若用 z 表示某人的岁数(周岁),则有 z=x-y+12n, 这里是已知 z, x 求 y 的问题。将以上等式变形为 y=x-z+12n, 这就是由岁数定属相的计算公式,很简单吧![微笑]
如张大爷今年70岁了,他属什么呢?
今年是兔年,兔的序号为4所以 x=4, z 表示岁数,z=70, 因此 y=x-z+12n=4-70+12n=12n-66, 而 1≤ y ≤12 ,取 n=6代入上式得 y=12n-66=72-66=6, 蛇的序号是6,因此张大爷属相是蛇。
再如,某寿星今年119岁,试问他老人家属什么呢?
由以上公式得 y=x-z+12n=4-119+12n=12n-115, 取 n=10 得
y=12n-115=120-115=5, 龙的序号是5,所以老寿星属相是龙。
(完)
文·段宏刚
不论在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如果询问女性的年龄,会被认为是非常失礼的行为,即使问了,被问者也会守口如瓶,让询问者自讨没趣。
不过,在博大精深的汉语语境里,只要稍微动动脑筋,就完全能化解这个尴尬。当一个小伙子偶遇一名心仪的姑娘,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小伙子想了解对方年龄时,完全可以问:你的属相是什么?
然后,按照民俗文化里12生肖的排序进行推算,就完全能打探清楚对方的年龄,毕竟,人的面部总会带上岁月的痕迹,相差12岁的人,脸庞的生理特征完全能显现出确切的年龄,24岁的姑娘跟36岁的女人站在一起,很容易从容颜看出谁大谁小。
12生肖也叫12属相,属于典型的中国民俗文化,是用12种动物对应人的出生年份,当一个人出生在对应的动物年份里,他的属相就是这个动物。比如,今年是2020年,在12生肖里是鼠年,今年出生的人,属相是鼠。
12生肖工笔国画
12生肖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当代著名学者刘尧汉(1922年——2012年)先生通过大量考证,认为12生肖的形成,跟原始社会的动物图腾崇拜有关,因为这些动物是中华先民最早接触和征服的,图腾崇拜的文化现象,在我国至少流传了5000年。
从古至今,人类都有崇拜强者的心理。在原始社会,中华先民对自然科学的认知水平十分有限,生产力和防御力都很低下,面对那些强大的动物或自然现象,不由得会产生敬畏之心和感恩之情,把它们看作是自己的保护神或祖先。
之所以敬畏,是因为这些动物本身的实力相当强悍,如龙、虎、蛇、鼠等,人类在和它们的相处中,很难战胜它们,时常要遭受它们的伤害和骚扰,所以会对它们产生畏惧心理,变畏惧为崇拜,期望它们能赋予自己力量,像它们一样强大。
产生感恩之情,是因为原始人经过长期征服,逐渐驯化了一些草食动物,依靠饲养它们,让它们不断繁殖,给人们提供了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免去了人们依靠打猎和采集来获取食物的不确定因素,出于对牛、羊、鸡、狗、猪、马等草食动物的感激,加速了图腾崇拜的形成。
12生肖国画(齐白石作品)
不论是出于畏惧还是出于感激,当原始人产生图腾崇拜后,在意识里逐渐变成了一种精神信仰,每当到农闲之际,全体部落成员会抽空组织盛大的活动来祭拜这些动物,祈求它们保佑自己五谷丰登,平安健康。
中华先民崇拜龙和虎,印第安人崇拜蛇和鹰,古罗马人崇拜母狼,俄罗斯族人崇拜熊,非洲许多民族崇拜狮子,这些文化现象都是图腾崇拜的具体体现。
关于12生肖的文化现象,在许多古籍里都有记载,其中,《诗经·小雅·吉日》里有这样几句诗:吉日维戊,既伯既祷。田车既好,四牡孔阜。升彼大阜,从其群丑。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兽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从,天子之所。这些诗句被认为是自汉字诞生以来,跟12生肖有关的最早的文字记录。
12生肖形成一个完整体系,跟人类日常生活产生紧密联系,并被详细记录在案,无疑是出自东汉思想家王充(27年——97年)的《论衡》,《论衡》卷三《物势篇》里写道: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 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巳蛇也,申猴也。火胜金,蛇何不食猕猴?
五行
这段话将12生肖纳入“五行阴阳”来阐述,主要用来记录年份,跟今天我们所讲的12生肖,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从王充之后,许多思想家、哲学家,乃至文学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把12生肖纳入天文学、星相学、占卜学、理学、佛学等诸多学科来阐释,进一步丰富了12生肖的文化内涵,最终演化为今天所看到的丰富的民俗文化。
了解完12生肖的形成,再来看看12生肖的排序究竟是怎么来的。
12生肖的排序很有意思,即使目不识丁的人,也能轻松说出排序:鼠大、牛二、虎三、兔四、龙五、蛇六、马七、羊八、猴九、鸡十、狗十一、猪十二。
12只动物里边,既有威猛霸气的龙、虎,也有彪悍健壮的牛、马,还有灵活好动的猴、兔,即使鸡、狗、羊、猪等动物,无论在体型、胆量、气势上,都要比老鼠大得多,人人喊打、百害而无一利的老鼠凭什么会占据领头羊的地位?这让人很难理解。
关于12生肖的排序,民间有民间的说法,科学界有科学界的理论,这两种观点都有不少支持者。
民间说法主要以“民间故事说”为主。
科学界理论主要有“动物习性说”。
齐白石·鼠
“民间故事说”带有强烈的神话色彩,在民间流传甚广,几乎每个人都能绘声绘色地讲述出这个故事,故事大致如下。
话说天宫要从众多动物里挑选出12名出类拔萃的宫廷卫士,以竞赛形式选拔。许多动物跃跃欲试,准备报名参赛,一决高下。
猫由于是夜行动物,大白天总是昏昏欲睡,没有时间去报名,就委托好朋友老鼠给自己报名。老鼠心想:猫的实力如此强悍,若替它报名,岂不是多了一名强劲的竞争对手?于是,老鼠使坏,故意没有给猫报名。后来,猫自然而然失去了参赛机会,没有进入12生肖排名,从此,猫对老鼠恨之入骨,它们变成一对有名的冤家对头。
比赛中,各个动物各显神通,使出浑身解数向冠军冲刺。然而,比赛过程毕竟是漫长而艰辛的,黄牛依靠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细水长流般的耐力,在冲刺阶段,一直名列前茅。老鼠见状,加快步伐,一跃跳上黄牛脊背,在接近终点线的那一刻,老鼠借力一蹬,第一个越过了终点线,就这样,老鼠依靠小聪明获得第一名,黄牛不幸屈居第二。
很显然,“民间故事说”更像是神话文学的加工,体现了普通大众的美好意愿,并不能作为12生肖排序的依据。
三皇五帝
“动物习性说”是按照12只动物的活动习性和脾性特点来排位的。
智慧的中华先民,通过长期观测天象,早在上古时期的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时代,据传由天皇氏总结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天干地支相互组合起来,发明了“干支纪元法”,用来记录年份、月份、时刻的次序,以60年为一个时间单位,这个方法到现在仍然被广泛使用,对天文、地理、历法、数学等领域,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到西周时,古历法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人们把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分别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对应现在的24小时制,分别是:子时为23——1点,丑时为1——3点,寅时为3——5点,卯时为5——7点,辰时为7——9点,巳时为9——11点,午时为11——13点,未时为13——15点,申时为15——17点,酉时为17——19点,戌时为19——21点,亥时为21——23点。
之所以把子时放在首位,是因为遵循“古历分日,起于子半”的原则,在古人看来,子时是阴阳交替的时刻,是一日的中心,既是时刻的起点也是终点,因此,就把十二时辰的划分,围绕着子时来进行。现代人把零时24点作为一日的开始和结束,完全参照古历法的划分法。
天皇氏
从时间节点来看,十二地支跟12生肖基本产生于同一时期,况且,它们指示的数量对等,都有记录时间的作用,有许多内在的关联,当它们相遇,自然而然会产生化学变化,演化出新的文化体系。
事实上,古人果真将十二地支与12生肖关联了起来。依据是将太阳的出没规律,天色的明暗变化,动物的生活习惯对应起来,从中发现了许多自然规律,对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也了解得更加透彻。
子时(23——1点)是老鼠最为活跃的时刻,因为老鼠常在这个时刻伺机出动,盘算着怎么去搜寻食物饱餐一顿。
丑时(1——3点)是黄牛反刍或者吃夜草的时刻,为了更好地消化,黄牛要把白天吃进去的草料反刍到嘴里,再经过细嚼慢咽,帮助肠胃吸收营养,以便储存力气在白天干活。
寅时(3——5点)是昼伏夜行的老虎喜欢发威的时刻,老虎常常在这个时候咆哮山林。
卯时(5——7点)天蒙蒙亮,兔子跑出窝,啃食沾着露珠的青草,是一大享受。
辰时(7——9点)旭日笼罩在朦胧的大雾中,据说神龙会在大雾中产生幻象。
巳时(9——11点)太阳温度适中,蛇会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给身体吸收一些热量。
十二地支与12生肖
午时(11——13点)烈日当头,让人心浮气躁,有一种红鬃马性子暴烈,宛如烈日,让人很难驯服。
未时(13——15)经过太阳的暴晒,青草上的露水都被晒干,这时是放羊的最好时刻。因为羊的肠胃过于娇弱,若食用带露水的青草,容易拉肚子。
申时(15——17)太阳逐渐偏西,不再那么炽热,猴子喜欢在这时出来活动,在树枝之间玩耍嬉戏。
酉时(17——19点)太阳即将落山,天色逐渐暗下来。天黑后,鸡会变成夜盲,同时还会被一些野兽当做猎物,因此,鸡在这时会被主人赶回窝里。
戌时(19——21点)天黑黑,古人通常在这时准备休息。休息前,会在房前屋后巡查一番,以便排除安全隐患,在巡查过程中,狗会一边吠叫一边帮助主人巡查,一副人类好朋友的模样。
亥时(21——23点)人们已经进入梦乡,猪在这时因为饥饿会把猪槽拱得叮当响,主人听到响声,会起床给猪喂食,有助于猪的催肥。
古人结合“阴阳五行”,把世上绝大多数物质分为阴阳两属,极少一部分被分为阴阳平衡。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五行”金、木、水、火、土里,木、火为阳、金、水为阴、土为阴阳平衡。
齐白石·鼠
同样的,各种动物也被分为阴阳两性,其规则是按照动物单足的爪子或蹄子的数量来划分。拥有偶数爪子或蹄子的动物,对应阴支,拥有奇数爪子或蹄子的动物,对应阳支。
在12生肖里,牛、兔、羊、鸡、猪的蹄子或爪子都为偶数,蛇无足属于极阴之物,它们在12生肖里的排序也都是偶数,因此,这六种动物被放在阴支之列。
虎、龙、马、猴、狗的爪子或蹄子都为奇数,它们在12生肖的排序也为单数,因此,它们对应阳支。
然而,老鼠这个动物比较奇特,爪子数量比较特殊,它的前肢是四爪,对应阴支,后肢是五爪,对应阳支,横跨阴阳两属,属于阴阳平衡的动物。
在古人的生态理论里,阴阳平衡被认为是一种最协调、最健康、最富有生命活力的状态,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突出。这一理论进一步放大了老鼠在12生肖里的地位,再加上“古历分日,起于子半”的说法,老鼠被自然而然排到了12生肖的第一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有更多理由相信,关于12生肖的排序,“动物习性说”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一开始,古人用的是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有10个,地支有12个。将天干和地支对应,两个一组,循环往复,得到60种组合。
第一个组合是“甲子”,所以人们说“六十年一甲子”。比如:1984年是甲子年,下一个甲子年就是2044年。
可是,这种纪年法太复杂啦,老百姓用起来很不方便。
生肖纪年法为了让天下人,包括没钱读书和不识字的人,也能记住自己出生的年号,就创造出最简单的动物纪年法,后来称其为“生肖年”。
生肖纪年法12年为一循环。如果两个同属相的人比岁数,他们的年龄可能相差12岁甚至24岁。
比如,1984年(甲子年)出生的人属鼠;那么12年后,1996年(丙子年)出生的人也属鼠。
生肖为什么是十二个?这与古代的天文历法密切相关。寒来暑往,古人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发现了四季,有了一岁、一年的概念。
日月更替,他们又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发现一年中月圆十二次,所以又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不仅如此,《周礼·春官·冯相氏》(冯柤氏:周代专门负责掌管登高台观察天象的官职)中记载,
说时间的分割以十二累进,一纪有十二年,一年有十二个月,一天有十二个时辰。
一纪:是古人从木星的运行轨迹得来的;在古代,木星也叫"岁星",绕太阳一周正好为十二年。
《左传》又有记载:在古人看来,十二为天之大数,万事万物都与十二或者十二的倍数有关联。
天文历法上有十二时辰、十二个月,音乐有十二律,杂剧著录分类有十二科,人体有十二经络,中医有十二官……
兵法有三十六计,《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会七十二变,《水浒传》里有一百单八将,还有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这样看来,与天文息息相关的数字十二已扎根在古人观念中,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生肖取十二个,再合适不过啦!
十二生肖为什么是动物?十二生肖选择以动物为主角,为什么不选植物、矿物、山川大泽呢?这与古人的“动物崇拜”有关。
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依赖动物,一方面要躲藏和抵御动物的攻击,对动物有敬畏感;
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捕杀动物获取食物。远古人类认为动物和人一样有思想、感情、灵魂,所以崇拜动物。这样的信仰影响了十二生肖的选择。
那为什么要选择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十二种动物呢?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三字经》中说:“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牛、马、羊、鸡、狗、猪是古人最为重视的六畜。
我国是农业大国,百姓以耕地为生,最希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意味着生活富足。
无论是耕地、看家,还是作为交通工具或食物,人们的生活可都离不开它们。因此,六畜都在十二生肖之列。
再说鼠、虎、兔、蛇、猴这五种野生动物。虎、蛇是自界中常见的凶猛危险的动物,古人去野外活动最怕它们;
兔子和猴子十分可爱,有时也被古人视为吉祥之物;老鼠不用说啦,与人类关系密切,有粮食的地方一定有它们的身影。
最后一个是十二生肖里唯一虚构的动物——龙。龙是上古时期图腾崇拜的产物。
传说伏羲从各部落的图腾上各取一部分,组成了龙图腾,从此龙成为华夏族的图腾、中华民族的象征。
因此它占据十二生肖中的一个位置是毋庸置疑的。
为什么十二生肖里没有猫?我国驯养猫的时间较晚。汉代以前,野猫的数量很少,还多活动于野外,与人类的关系并不亲密。
先秦史籍《逸周书》记载了一次周武王打猎的结果:“武王狩,禽虎二十有二,猫二,麋五千二百三十五……”,证明了这一点。
等到古人开始蓄养驯化猫来捕鼠的时候,十二生肖已经确定了。
十二生肖的顺序按什么确定的?在众多解释中,有一个颇有道理,那就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来确定十二生肖的顺序,从而确定地支和肖兽的配属关系。
子时(23:00~1:00)
黑天苟地,混沌一片,老鼠时近夜半之际出来活动,将天地间的混沌状态咬出缝隙,“鼠咬天开”,所以子属鼠。
丑时(1:00~3:00)
天开之后,接着要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该是辟地之物。此时牛开始反刍。早晨,农户再给牛喂食,再好好干活。所以丑属牛。
寅时(3:00~5:00)
古人认为老虎往往在昼夜交替之时活动,而且经常在此时听到虎啸声,于是把寅时与虎联系起来。
卯时(5:00~7:00)
天亮之际,兔子出窩,它们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卯便属兔了。
辰时(7:~9:00)
此时一般容易起雾,而传说龙能腾云驾雾。还有种说法是云雾缭绕的场面会让人联想到龙翔九天的情景。故辰属龙。
巳时(9:00~11:00)
大雾散去,艳阳高照,需要晒太阳升体温的蛇正出洞觅食。因而蛇成了巳的属相。
午时(11:00~13:00)
烈日当空,只有强健的马可以四蹄飞奔,却不离地。腾空为阳,踏地为阴,马在阴阳之间跃进,所以成了午的属相。
未时(13:00~15:00)
草上的露珠蒸发干净,正是放羊出来,让它们饱餐一顿的好时候。故未属羊。
申时(15:00~17:00)
太阳偏西,温度适宜,猴子爱出来伸臂跳跃,啼叫个不停。故而猴配申。
酉时(17:00~19:00)
太阳落山,鸡该回窩了。天黑之后,危机四伏,不回窩的鸡就找不到了。因此,酉属鸡。
戌时(19:00~21:00)
忙碌-天的人们准备休息,仐睡起来的狗开始值班,卧到门前守护。于是结为戌狗。
亥时(21:00~23:00)
夜深人静,天地间又混沌-片,只知道吃的混混沌沌的猪正在打鼾。故此猪成了亥的属相。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持此观点。
另外有种解释亦很有道理。是按中国人信阴阳的观念,将十二种动物分为阴阳两类,动物的阴与阳是按动物足趾的奇偶参差排定的。
动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数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独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体,物以稀为贵,当然排在第一。
其后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龙,五趾(奇);蛇,无趾(同偶);
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鸡,四趾(偶);狗,五趾(奇);猪,四趾(偶)。
古人对动物如此体察入微,真令今人汗颜。上面对十二生肖排序的两种解释,令我们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我是诗意水滴L,诚心与你分享更多有趣知识。喜欢就关注吧!
#历史开讲#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22日电(记者 上官云)时间慢慢向前走,春节即将来临。按照生肖纪年的说法,2020年应该是农历鼠年。同样,按照出生年份来算,我们也都有一个“属相”。那么,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看上去很不起眼的老鼠会排在首位呢?
生肖的“演化史”:先秦时已有相关记载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它们的历史很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典籍中就出现了相关记载。
资料图:图为鼠年元素灯组。 俞靖 摄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出两批秦代竹简:其中,《日书》里有关“盗者”的内容与十二生肖比较接近,如“子,鼠也,盗者锐口,稀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
到了汉代,十二生肖基本定型。东汉时期,王充写了一部《论衡》,其中提到:“寅,木也,其禽虎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写明了十二生肖和对应的十二地支属性。
随着时间流逝,有关十二生肖的说法不断完善,逐渐被人们接受并流传至今。
比如,南朝时,沈炯写过一首《十二属》,诗中写道:“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跖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蠢官悠哉。”
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
有关生肖的掌故,人们总能聊上几句,但它们的由来却尚无定论。
资料图:展览上鼠年吉祥剪纸夺人眼球。 汤彦俊 摄
有一种说法认为,生肖文化起源于图腾文化,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上古以来,不同部落有自己崇拜的动物,例如牛是农耕社会的象征,相传神农氏炎帝是“牛头人身”,所以炎帝的后裔就以牛为图腾。
还有人表示,十二生肖起源于动物崇拜。在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生产力很差,猪、牛、羊等牲畜与农事活动关系密切,虎、蛇等动物可能威胁到人的自身安全,人们也会感到恐惧……以上种种原因,最终导致生肖形成。
除此之外,有学者提出一种观点:十二生肖既与真实动物有关,也有“天文学”背景,与古人对星象的联想有关系。午马、辰龙、寅虎,就与这些星座的形象有关系。
当然,还有“十二生肖是外来的”等说法,但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老鼠因何排在十二生肖首位?
十二生肖作为纪年的一套符号体系,看似不起眼而且有点讨人嫌的老鼠,在其中名列榜首,这是啥原因?
资料图:卡通老鼠造型的彩灯很是醒目。 泱波 摄
中国古代学者曾经从一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作出解释。天地混沌一片时,鼠类正好在时近夜半时出来活动,将天地咬出一道缝隙,就是“鼠咬天开”,所以子属鼠;开天辟地后,人们要种田为生,牛在那时是耕田的主力,所以丑对应牛等等。
中国民间则认为,老鼠繁殖力强,古人期待生命的繁衍、大家庭子孙兴旺,于是产生了敬奉子鼠的多子多福的生育观。清末画家任预的《十二生肖图册》中,《子鼠图》五鼠正抢食罐中瓜籽,“籽”与“子”音同,也代表“多子”。
以前还有一个问题很有趣:十二生肖里为何没有猫?其实答案很简单,猫原产于埃及,十二生肖已经定型以后才传入中国,所以没办法列入其中。
传说与故事中的生肖鼠
不过,老鼠在古代传说、故事或者书中也并不总是贼头贼脑的形象。
资料图:南京秦淮花灯传承艺人曹真荣展示他设计制作的“掌中鼠”迷你花灯。 泱波 摄
还有清代晚期的一本小说,名字叫《八仙全传》,其中也提到一个与老鼠有关的传说:在一次大水灾中,桥梁被冲毁,有老鼠衔枝搭桥救人,最后耗尽力气被大水吞没。仙人被感动了,赐给老鼠一枚仙果,并收其为徒,最终帮助老鼠成仙得道。
另外,清代有一本书叫《梦园丛说》,记载粤东有一种玩具叫“钱鼠”,叫声好像数钱。老鼠能发出数钱般的声音。旧时一些地方以此声为吉祥之兆。在寓意吉祥的年画、剪纸、花灯中,也有老鼠形象。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各自拥有丰富的传说,后来逐渐与一些民间信仰观念融合。现代社会,它们也被视作春节的吉祥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