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9月20日电(记者俞菀、冯源、唐弢、郑梦雨)“心心相融,@未来”(“Heart to Heart,@Future”),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主题口号一经问世便惊艳了世界。主题口号诞生经历了哪些波折?暗含哪些科技感元素?又如何丰富了亚运精神?
突破常规的集体智慧
主题口号一直是国际赛事的重要品牌形象和赛事景观,它的诞生是亚运会筹办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之一。2019年11月,受杭州亚组委委托,浙江宣传文化系统十余位权威专家组成评委会,开始对征集来的100多句口号进行初步筛选。
“其中有一个方案使用了‘@’这个符号,独特性毋庸置疑,内涵层次也很丰富。”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评委会专家、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教授夏烈说,在惊艳的同时也有专家存疑,“能否在大型赛事口号标语中出现特殊符号呢?据我们所知似乎并无先例。”
这是9月5日拍摄的杭州地铁“亚运号”专列内装饰的杭州亚运会口号。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最终,评委们决定“突破常规”,保留这个方案,并对它进行了再创作和反复修改完善。结果选定前半句为“心心相融”,符合亚运精神又胜在言简意赅,后半句为“@未来”,使得口号有了更好的递进性和延展性。
“‘心心相融,@未来’,需要温润又不失动感。”杭州亚运会艺术设计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毕学锋教授,是这个主题口号字体的主设计师。
他说,和体育相关的图标,很多会通过尖角来表达力量和速度。“我们把整体字体向右倾斜了15度,使用亮紫色过渡到亮蓝色的渐变色,来追求视觉上的运动感,表现年轻、活力且亲和的调性。”毕学锋说,“我们也希望能同时表达出中国江南水乡的温润气质,所以在口号每个字的右下角,都对笔画作了圆润处理。”
记者了解到,为了体现“互联网之城”的独特气质,特别是“@”这个符号亮点中所包含的“连接”含义,设计团队提取了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造型中的弧线,让“心心相融”里的两个“心”前后相连,让“@未来”通过撇捺连在一起,给人以微笑的感觉。
满满未来感与科技感
对于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的创新表达方式,时任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曾在发来的贺信和主题口号允准信中给予高度评价。“它非常具有未来感。我相信,所有人都会喜欢这个口号,它定义了杭州亚运会的精神。”
“它的最大亮点是互联网符号‘@’,它既代表了万物互联,也契合了杭州互联网之城的特征。我们把这句口号念作‘心心相融,爱达未来’。”杭州亚组委副秘书长、杭州市副市长陈卫强说。
“‘心心相融,@未来’,超前喊出了科技元素在综合性运动会主题口号中的重要位置。”亚奥理事会媒体与广播部主任周健说。
如何让“未来感”和“科技感”能从主题口号落到实处呢?
“智能”是杭州亚运会的重要办赛理念之一,为此杭州进行了“智能系统升级”——打开手机支付宝,“一站式”数字观赛平台为用户制定亚运专属行程,公交地铁出行一码“PASS”;上亿名网民成为“亚运数字火炬手”,助力亚运史上首个开幕式数字点火仪式;全面升级的移动支付体验,让中外游客购物无忧;超1亿人次参与“人人1千克,助力亚运碳中和”活动,助力首届碳中和亚运会……
截至9月15日,“亚运数字火炬手”活动参与总人数已突破1亿人
“现代国际大型综合体育赛事,本质上是一次尖端数字技术的集中呈现,由技术平台、生态伙伴构成了整个赛事的数字体验基础。作为杭州亚运会官方合作伙伴、技术服务方,我们制定了一整套服务亚运计划。”蚂蚁集团亚运办负责人张韶容说。
兼具友爱与通达
陈卫强表示,杭州亚运会的主题口号,意在表达各国和地区人民在亚运会大舞台上用心交融、互相包容,体现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向上、紧密相拥的理想,同时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相契合,也寄托着面向未来、共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好愿望。
从主题口号“心心相融,@未来”,到主题曲《同爱同在》中的歌词“心相融爱相加”,无不承载着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题。
6月15日,亚运会倒计时百天主题活动在杭州举行,图为歌手与演员表演歌曲《同爱同在》。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在主题口号中,‘@’被译作‘爱达’,这是一个用心用情的翻译。强调了人与人、国与国、当下与未来的连接。大家拥有共同的理念和共同的美好向往,兼具友爱和通达。”毕学锋说,“不论是在家庭、职场、课堂还是国际事务中,我们都需要相互尊重、同心同行,才能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而只要相互理解,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当今的国际局势下,再来看这次的亚运会主题口号,就会发现一种更深的、内涵性的渴望。”夏烈说,在看似科技主导一切、人工智能崛起的当下,人们更专注于讨论人本身的价值,这个时候开亚运会意义格外不同。“通过体育赛事,消弭壁垒和界限,传导时代感受。在未来世界里,人类能存储和传递的最大精神价值,就是爱。”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纵观冰轮集团发展史,他们从不会刻意去迎合市场,而是紧跟市场的脚步,洞悉市场发展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打造出一支眼光锐利、从容不迫、运筹帷幄的市场营销队伍,并始终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以高质量服务贯穿始终,任尓东西南北风,我自纵横山河万里,干事创业,一往无前。
胸怀格局,方有作为
高手下棋,从不计较于单个棋子的得失,而是着眼于大格局,重在布局造“势”。俗话说“将相顶头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胸怀大格局,方有大作为。
采访中,冰轮环境总裁助理、国内营销负责人朱永宏告诉记者,冰轮的大格局在于适时的入市与出市,对客户需求的重视,对自身角色的定位与演绎,对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近年来,国内制冷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甚至处于白热化状态。冰轮以不变应万变,始终以人才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才视为企业创新的源泉。最大程度地利用人才优势,为客户提供更有效的制冷技术和更完美的解决方案,才是营销的落点与格局。
冰轮国内营销事业部的所有员工都能对自身角色清晰定位和准确把握,为冰轮成功打造了一支勇往直前、敢打硬仗的营销团队。他们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共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得冰轮成功为众多用户提供了包括技术端、市场端、工程端、服务端一条龙式服务,树立了“专业的制造商、设计商和服务商”的良好形象,持续引领制冷行业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责任担当,无畏逆行
一直以来,冰轮国内营销团队这支钢铁队伍,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境况,都能一往无前,愈挫愈勇。
新冠疫情发生后,国内营销团队本着“疫情要管死,订单要管活”的原则,多措并举,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模式。不等不靠,采取灵活居家办公模式;敏锐盯紧项目推进信息,时刻关注各地区疫情防控实况;学习自动化业务集成系统,掌握远程处理业务能力;开展频密、高效视频会议,明目标、传压力、强信心;梳理合同状态,积极联络客户,商讨履行事宜,规避各种风险。2020年,在疫情稍有缓解的第一时间,国内营销团队快速按下复工“快进键”, 领导带头压一线,在疫情形势依旧严峻的3月中旬各区域销售人员出差复工率已达90%。
笃信实干助他们闯关夺隘。任你定位高、任你品牌指定、任你回避交流,每一个项目都紧盯不放、紧追不舍,反复,最终上演虎口夺食;为达成合作,长年深耕细作、多年战略培养,终守得云开见日月。凭借团结协作、敢打打拼的的狼性精神和精准定位、用好力道的钉钉子精神,一路披荆斩棘取得非凡战绩:国内制冷市场大项目运作能力和成功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竞争能力稳居行业前茅。2020年签订千万级以上项目数量、额度再创历史新高。
鼎新突破,开创新局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理想蕴含奋斗之初。如今,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压力,国内营销团队喊出“让突破成为常态”的口号。坚持用技术创新增强内生动力。补短板、挖潜力、增优势,用新产品、新技术激活市场。2020年红水机组、U盾机组、热回收热泵、冻干产品、智能隧道、氢气螺杆压缩机等新产品的市场推广成绩斐然。
据介绍,冰轮集团2020年国内制冷市场业绩创历史新高:订货、收入、利润主要经营指标达历史最好水平;订货额总量、大项目额度/数量、单笔订单额度、产品、重点行业、多点突破,为“十三五”收官画上圆满句号,同时也为“十四五”开篇谋划新的高起点。
为山者,基一篑之土,而成千丈之峭。冰轮集团国内营销团队将新冠疫情当作历练责任担当的磨刀石。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他们在风雨和困难中壮筋骨,增本领。化危为机,勇敢破题。他们是冰轮的奉献者,他们是新时代的追光者,他们用点燃希望,用实干点亮业绩,戮力同心,乘势而为,开创了冰轮营销服务事业新纪元。
YMG记者 杨诗星 孙文琦 通讯员 王立群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马跃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