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地包天”,官方学名叫“反合牙”,顾名思义,就是牙齿咬合反了的意思。我们正常人的咬合应该是上颌所有牙齿整体均匀地覆盖下颌所有对应牙牙冠的1/3左右。而“地包天”者正好相反,是下颌牙齿覆盖在上颌牙齿的外面。
“地包天”有哪些影响
“地包天”最主要的影响就是面型。“地包天”往往呈现出上颌发育不足和/或下颌发育过度的情况。患儿面部主要表现是鼻底和上颌部凹陷,下颌宽大前突,严重者会呈现出“月牙型”的脸型。这种“兜齿状”的脸型会给人很强的冲击感,对社交和交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对自身颜值的不自信和周围伙伴无意的玩笑都可能会放大这种心理上的敏感,对青春期的心理健康保护非常不利。
除了对外貌的影响外,“地包天”还会伴有局部咬合的干扰和偏斜,容易导致偏侧咀嚼、局部合牙创伤,甚至还会出现口齿不清等问题,影响口颌系统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儿童的全身生长发育。
“地包天”的形成因素有什么
“地包天”的形成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遗传因素。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刚出生的小婴儿似乎都长得差不多。随着小宝宝们的生长发育,五官逐渐长开,就会慢慢出现家族的特征,这就是遗传的力量。
另外,后天的环境和习惯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主要包括口腔不良习惯和乳恒牙替换期障碍。
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多与婴幼儿时期不正确的吃奶姿势有关。研究发现,奶瓶喂养的儿童乳前牙反公式的发生率是母乳喂养儿童的3.38倍。对于部分需要奶瓶喂养的宝宝,妈妈应非常注意喂奶的姿势。不正确的喂养姿势会使孩子吮吸时下颌肌肉过度前伸,时间久了,前伸的下颌就收不回去了。
对于一些在乳牙生长/替换时出现的“地包天”,往往是由于牙齿萌出时的顺序或需要替换的乳牙迟迟不脱落导致的。这一类“地包天”通常会伴有拥挤错乱的前牙,很容易出现咬合干扰和创伤。因此,不管是否存在遗传因素,都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去口腔科进行常规检查。美国正畸协会也强烈建议,不仅仅只是“地包天”的孩子,所有小朋友都要在7岁以前接受口腔正畸医生的专业检查。
“地包天”是否需要治疗
如果要治疗“地包天”,什么时机比较好?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地包天”是需要治疗的。而且“地包天”是矫正专业里需要一旦发现就及时干预和阻断的问题之一。早期干预和阻断可以尽早地解除上颌骨生长发育被抑制的状态,促进上下颌骨的正常生长发育。“地包天”的治疗根据所处生长阶段的不同,所采用的干预方式也不一样。
婴幼儿期(0~3岁):家长要及时给宝宝纠正各种口腔不良习惯,包括不正确的吃奶姿势、使用安抚奶嘴、吃手指等。同时,家长要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早晚刷牙、逐渐学会漱口、每天至少使用1次牙线等。
学龄前期(3~6岁):家长除了需要继续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生活和卫生习惯,还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么做”。只要患儿能配合家长和医生,就可以进行第一阶段的治疗干预。这个阶段的治疗以活动式的矫治器为主。治疗时间为0.5~1年。治疗过程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尽可能保证患儿治疗的积极性。
换牙期(6~12岁):这个阶段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颌骨的生长非常活跃,因此上下颌骨生长的匹配调整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多数早期矫形治疗的时机一般就在这个阶段。等到换完牙以后,孩子的头面部生长发育高峰期进入尾声,此时颌骨生长改建的潜力已经明显减弱了,更多的是通过上下牙齿的调整来进行掩饰性的治疗。如果骨性生长因素很明显,则需要等到成年后通过正颌-正畸联合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地包天”会复发吗
这是困扰很多父母的问题。事实上,所谓“地包天”的复发是在每个生长发育阶段,上下颌骨生长节奏不一致的再次重现。这既与遗传基因的强势体现有关,也和不良口腔习惯的持续导致下颌持续生长有关。“地包天”是否会复发,往往需要进行长时间的随访和观察,直至生长发育基本结束,才能有结论。
文: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口腔科 胡心怡 李晅
来源: 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