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不用名山访真诀,退休便是养生方。”
诚然,退休了,生活自由自在,也不要看谁的脸色了,内心的一切都释然了。
可悲的是,很多的退休老人,活得郁郁寡欢,并没有找到生活的窍门。
也有一些老人,人云亦云,盲从别人的生活,结果弄丢了自己。
建议你,学一学动物的生活智慧,去繁存简,休养生息。
01
龟心,无欲则刚。
小时候,学过“龟兔赛跑”的课文。
乌龟慢慢爬,兔子飞速跑。但是兔子非常傲慢,在半路上睡大觉。
最后,乌龟第一个跑到终点。
上初中的时候,学了生物,知道乌龟是长寿的动物。随随便便就能活百年,甚至三四百年。
龟兔赛跑说明:“欲速则不达。”
再看看乌龟的习性,就明白了,它们以浮游生物、藻类等为食物,生活非常简单。
哲学家庄子,讲过一个故事。
楚国的大王,派使者,请他去做官。
庄子拒绝做官,头也不回地说:“你愿意做被人供奉的龟壳,还是自由自在地在泥地上爬行呢?”
使者说:“爬行的乌龟好。”
是啊,供奉的龟壳,任人宰割,一命呜呼;泥地上的乌龟,慢慢悠悠地生活,颐养天年。
人老了,就应该淡泊名利,别想着赚大钱,别和年轻人较劲。
退休之后,我们有退休金,生活不愁,关键是要保护好身体,活得长久一些。
聪明的老人,都在过无欲的慢生活。
运动方面,不野蛮地奔跑、锻炼,也不会和人一较高下。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并且持续下去。
情感方面,不再沾花惹草,专注自己的婚姻,和老伴一起过日子。没有什么意义的亲戚朋友聚会,也很随意,去不去都行,不苛求自己。
事业方面,已经不是刚性需求了,不为五斗米折腰。也不会拼命赚钱,房子可以小一点,车子可以廉价。对于名气,早就抛弃了。
老人走得慢,熬得久,身体棒棒,幸福就源源不断地涌来了。
02
鱼行,秩序井然。
诗人说:“方池如鉴碧溶溶,锦鲤游扬逐浪中。”
看过鱼的生活,我们会发现,它们群处,但是不混乱。
就是一大群鱼在游动,也不会互相碰撞。除非是受到了其他动物的攻击。
有一个词语,叫“鱼贯而入”。
意思是说,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人若是学到了鱼的行走方式,城市就减少了堵车,景区就没有了混乱,公交车上,就不会乱成一锅粥。
若是退休老人,不懂得“鱼行”,每次出行,都可能变成社会的“祸害”。
“北青网”上有条消息,在河南的一趟高铁上,一位老人认为,前排的男子把座位调得太靠后了,应该调回去。
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老人的言语很激烈,导致前排的男子也回怼了一句:“你有病吧。”
老人一听,火气就上来了,居然用脚去踢打前排的座位。
有网友评价:“高铁座位间距足够宽,放一点根本不影响后排,为老不尊,觉得全世界都要让着他老年人,素质太低!”
《菜根谭》有言:“路经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有秩序的活法,才能顺畅,并且不影响别人,也提升了自己的素质。
在景区,可以看到插队的老人,也可以看到翻过围栏的老人;城里的老人,到了农村,就随意践踏菜地;在马路上,有老人组织暴走团,导致车辆被堵;公交车上,逼着年轻人让座的老人......但凡种种,都会降低自己的道德形象。
想要如鱼得水,就得如鱼而行,自由是有限度的,在规矩之内。
03
蚁居,勤劳俭朴。
看过蚂蚁的人,就知道,蚂蚁是群居动物,但是他们分工协作,互相帮助,不会混乱。
蚂蚁也会在天气好的时候,储藏食物,整理食物,在天气恶劣的冬日,享受食物,减少外出。
富兰克林说过:“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退休了,不要闲着,但是也不能盲目去职场里,和年轻人争执位置。因而,管好自己的家庭,关心小区里的其他老人,就变成了“幸福的工作”。
对于家庭,老人常常准备团圆饭,就能享受到天伦之乐。平时,自己动手,做一些土特产,给大家更多的乡愁味道。
平时的生活,老人简朴,节约,也能让退休金,年年有余。有了存款,以后的日子,更有保障。
另外,也别把“独来独往”当成养老的信条,形单影只的老人,只会让家人担心。适度合群,很有必要;在群里,做一个善良的老人,更有必要。
在小区或者社会上,老人可以抱团养老,互助养老。你还健康的时候,帮助了其他的老人,等你很老了,走不动了,也能得到其他人的帮忙,一报还一报。
有句谚语说得好:“宁做蚂蚁腿,不学麻雀嘴。”
人这一生,都要少说多做;群处,有规矩。用积极的行动,来创造幸福,而不是一直闲聊,唠叨别人,抱怨社会。
04
培根说过:“健康的身体乃灵魂的客厅。”
退休了,不要马上变成老朽,也不要不服老,而是坚持拥有健康的身体,高贵的灵魂。
从动物的身上,学到生活的智慧,养成好的习惯,积极融入自然和社会。
像乌龟,淡泊一生;像游鱼,畅游世界;像蚂蚁,勤俭互助。
虽然我们一把年纪了,但还有人生价值,还能持家、爱社会、传递正能量。
且向生活寻乐趣,黄昏时节夕照红。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退休了颐养天年,什么是天年,什么是茶寿,人越过73,闯过84岁的秘密
古人说,“人活七十古来稀。“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这句话的由来大概源于一个民间传说:是说中国最早的两个圣人,孔子活了七十二周岁,虚岁七十三。
孟子活了八十三岁,虚岁八十四岁。
意思是说圣人都不活不过去的年龄,我们凡人怎么能活过去呢?
当然,这只是讹传,不可信。更何况现代人由于生活医疗条件的改善,寿命越来越长。
但我们不知道人是有天赋的寿命的,叫“天年”。其具体数目是两个甲子:一百二十岁。过一甲子叫“一寿”。不到六十岁就去世,没达天年的一半,叫“夭”,夭折的“夭”。“折”就是按天年一百二十岁计,打九折,减十二岁,一百零八,这叫折。
我们常在祝寿时祝福老人“相期以茶”,就是茶寿。
茶寿是多少岁?一百零八岁,用汉字“茶”来表示。“茶”上面,是一个草字头,代表“廿(二十)”,一个八,一横一竖,底下又两撇,八十八加二十,一共一百零八岁。能活到一百零八岁,即天年的这个“折”。
而天年打八折是九十六岁,是叫高寿。
因此民间便有了“七十三,八十四”是坎,活过七十三、八十四岁,就活到了天年的七折和六折,闯过了生命的两道重要门坎。
如何闯过了这两道坎儿?实际上影响寿命的主要因素是遗传,有资料表明,寿命以母为基,以父为循。最重要的“基”,来源于母亲。这是先天因素,决定着大部分人的基础寿命。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我们知道,长寿的因素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还要受生活方式,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心理健康等很多因素影响。
那么怎么颐养天年呢?你可以有很多选择。
吃喝玩乐消磨岁月,锦衣玉食享受生活,吟诗作画平添情趣,唱歌跳舞享受天赐,打拳练剑强身健体,粗茶淡饭颐养天年。这也许就是长寿的秘诀吧,愿退休的你能闯过人生的两道坎,相期以茶,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