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清平乐.村居》。课堂上我和孩子一起理解题目的意思,一起了解作者,一起理解词意,一起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孩子们学得兴味盎然,我教得十分轻松。
课文中有句词是:“醉里吴音相媚好。”我紧紧抓住这个“醉”字进行教学。读到此处,我抛出一个问题:“孩子们,他们到底是因为什么而醉?”孩子们先是静静地思考,我默默地观察着孩子,有的孩子托着下巴思考,有的孩子侧着脑袋冥想,有的孩子翻翻资料书,找找灵感,还有的孩子悄悄和同桌讨论……我微笑着看着孩子们,希望他们能自己找到思维的突破口。
有一只小手犹豫了一下举了起来……第二只小手慢慢地举了起来……第三只小手在小主人左顾右盼中举了起来……
我找了最先举手的那个小男孩:“我觉得是他们看见那么美丽的乡村景色而陶醉了。”我接着问:“文中哪里写了乡村美丽的景色?”“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孩子们,读读吧,看看你的眼前能出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孩子们再次走进写景的句子里,再次感受江南农村的美景……
“孩子们,他们还可能是因为什么而醉呢?”有一个孩子站了起来:“老师,我觉得他们可能喝了酒,喝醉了。”孩子们一阵哄笑,有的笑得趴在桌子上,有的笑得前俯后仰,有的捂着嘴使劲憋着笑……答问的孩子小脸有些发红。等他们笑得差不多了,我再问他们:“谁能说说你们为什么觉得好笑?你们觉得他们会不会喝酒?”孩子们沉默了,有个孩子轻轻说:“可能会喝。”“你为什么觉得他们可能会喝酒?小组之间可能展开讨论。”孩子们节嘴八舌地议论着。我走近他们,听他们的讨论。一个孩子说:“我觉得可能会喝,因为词里面写到相媚好,是说他们在逗趣取乐,很可能就是他们喝了酒,才逗趣取乐的。”“我觉得他们可能喝,但喝的原因有些不同。他们喝酒是因为不需要他们做农活,他们很轻松自在。”……等孩子们讨论得差不多了,我再找同学起来交流,一交流之后,他们再也不为刚才“喝酒的答案发笑了。
“除了这些原因,他们还会因为什么而醉?”“我觉得是他们看见孩子们那么勤劳而醉。”“说说你的想法。”我接着追问到,那个孩子接着说:“因为大儿子正在小溪东面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仔细地编织鸡笼,就连小儿子都趴在溪边剥莲蓬。”于是,我引导孩子读好后面的句子。
“老师,我还有不同的见解。”一个小男孩子高高的举起了手,我示意他站起来说,“是因为他们看见一家有和睦相处而醉。”他顿了顿,接着说:“词里面讲到老翁老妇在逗趣取乐, 而他们的孩子在劳动,这是多么和谐的一家。当他们看见一家人的和谐相处,不由得陶醉了。”
听了孩子们的多元化的解读,我不由得发出了欣慰的笑容。是啊,这是一群有生命、有思想、有个性的精灵,我不能老是以我的讲解代替他们的理解,这正是课标中提出的尊重学得个性。一个小的“醉”字,一个小小的问题:“他们为什么醉?”就激起了学生那么多思维的火花,我真为那些孩子感到骄傲。希望他们能在有后的学习中能有更多、更好地理解,能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更多的生成,更多的惊喜!
茅檐低小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中国诗歌田野调查》凌寒抽穗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15日讯(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田薇)13日下午,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举办了“中国诗人田野调查”讲座。主讲人是我国著名诗人、作家、纪录片导演周瑟瑟先生。讲座由中文系马丽副教授组织与主持,汉语言文学2018级的30多名同学,青年诗人、画家刘宣仪参加讲座。这是马丽开展的“现代诗歌散文选读”系列创意写作课堂与“作家走进校园”活动之一。
周瑟瑟介绍了他刚由阳光出版社出版的评论集《中国诗歌田野调查》,这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论述“中国诗人田野调查”的观念、行动与写作的评论集。他站在当代诗歌现场,以“走向户外的写作”进行“诗歌人类学”的创作实践,是诗歌写作与诗人生活的一次立体呈现,是周瑟瑟不断行动的诗学。鲜活的第一手材料与经验、贴切诗歌本质的思考、注重自身感受的诗歌现场写作、在书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是一部个人体验式的诗学批评文本、一部诗歌田野调查现场手记。他强调:“我信奉通过诗歌写作本身来解决诗歌问题,如果不能通过写作解决的诗歌问题,那么理论批评,以及与之相关的讨论更是徒劳,为了批评而批评不是诗人要做的事。所以,这些年我的发言都是因为诗歌写作,在写作的时候记录下我同时想到的问题,然后再投入到下一步的写作中,这样循环往复,写作在思考中往前推进。”
讲座中,周瑟瑟就“中国诗人田野调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他认为,“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的方,是“直接观察法”的实践,他以此来改变“书桌上的写作”,是他近年重要的写作方式,并提出了“走向户外写作”的概念,以自己在国内外的“诗人田野调查”案例进行了具体阐述。他表示通过“田野调查”,能够认识陌生环境和陌生人,获得新鲜题材和创作冲动,从而提高诗人的感受力与敏锐力。
周瑟瑟鞭辟入里地分析了发起诗人田野调查的原因:一是改变诗人封闭创作的习惯,以往都是通过阅读、借助他人的二手经验来写作,自身的直接的经验反而退居其次,现在他把自身的经验放在第一位,让诗歌变得具体且有创造力。他用李白、杜甫的诗歌来进行反比,他指出,古代诗人在大地上游荡,他们不断行走,感受世间万物,根据直接观察的经验去写作。二是走向户外才会有语言新的感受力,他认为,走出户外,诗人感受到了天地的变化,体验到生命、时间、自然的存在。他通过分析刚刚来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写下的诗歌《沙河》,阐述了户外事物给予诗人各种体验与感触,说明了感受力对诗歌创作的重要作用。
周瑟瑟还谈到了相关的诗歌创作问题。他表示,人类的情感复杂、伟大且神秘,而诗歌就是表达和处理人类情感的重要方式;中国诗歌具有无穷的魅力,他近年参加了多个拉美的国际诗歌节,中国诗歌能够超越时空、地理的局限,是人类生活的诗歌档案,由此他提出了“诗歌人类学”的观点。他以自己的诗歌《林中鸟》为例,表达亲人离世时的情感,通过在不同国家的朗读经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与超出他意料的反响,说明诗歌所具有的“人类学”的内涵与价值。
在互动环节,周瑟瑟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他指出,同学们对诗歌有一些不恰当的认知,他认为诗歌的感受力就是人类基本的情感能力,需要敏锐地观察生活的状态,用自身独特的经验扩大诗歌的边界。有同学问如何看待“梨花体”与“口语诗”,他说口语是生活的常态语言,口语是放松的贴近生命的语言,相对于传统抒情诗歌是另一套诗歌语言体系,他以智利诗人尼卡诺尔·帕拉的“反诗歌”为例,阐述了“口语”、“反讽”、“短句”、“节奏”等现代性诗歌世界潮流,中国当代口语诗歌写作打破了一贯的传统抒情诗歌的束缚,回应了人类生活的常态,让诗回到舌尖,发出每一个人不同的声音,而不是每个人都写同样声音的诗。
最后,周瑟瑟、马丽、刘宣仪、韦桂丽同学和刘学斗同学进行了诗歌朗读,使同学们加深了对诗歌的审美体验。本次讲座旨在加强同学们对“中国诗人田野调查”的理解。同学们表示,通过周老师独到的讲解,不仅提高了对“诗人田野调查”、“走出户外写作”的认识,而且转变了诗歌创作的思维方式,更增加了创作诗歌的热情。
周瑟瑟说,感谢马丽老师开展的“现代诗歌散文选读”系列创意写作课堂与“作家走进校园”活动,同学们喜欢诗歌与文学创作,有很好的阅读与思考、体验与讨论的氛围,今天是《中国诗歌田野调查》新鲜出炉的日子,能在中央财经大学马丽老师的创意写作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与经验,是一次有意义的讲座。
[责编:王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