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兔

安姓取名(安姓取名女孩)

时间:2024-01-16 03:06:59 作者:饕餮少女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姓氏图腾及发源地大全,快看看你的姓氏起源于哪里(五)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是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

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姓氏是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

中华姓氏的起源,直溯到距今大约5000多年伏羲氏时期。先祖伏羲他始画八卦,教人捕畜牧,以充庖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始有姓的人,而且自伏羲氏开始"正姓氏,别婚姻"。

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费氏图腾释义

【释义】费,“用去也”。指用去的钱财。在金文中费字下为贝,指金钱,表示钱财。上面由弗和立刀组成,表示将原本捆绑箭杆的绳索割断,使之散落之义。

【起源】费姓主要源自:嬴姓

1、源自远古帝王颛顼裔孙大费次子若木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姓氏音读作fèi。相传颛顼是黄帝孙,有裔孙伯益,伯益曾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大费,他有裔孙大费,大费有子二人,其中次子名若木,因不得继承爵位而沦为平民,遂以父名为姓氏,姓费,以标明自己的血统所出,其后代相传姓费。

2、出自嬴姓。颛顼的裔孙伯益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费(今山东费县)。伯益有两个儿子,长子大廉继承了他的爵位,次子若木没有得到爵位,就用父亲的封地名作为自己的姓,其后代以费为姓。

得姓始祖:伯益(顓顼裔孙)

始 祖 地:山东费县

郡望堂号:江夏、琅琊;念本堂、源述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221位/约51万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65位

廉氏图腾释义

【释义】廉,“侧边也。”本义是“仄”,是“广的反义”。堂屋的侧边也称廉,以石砌成,平整修洁,有棱有角。所以廉字的引申为清廉正直。

【起源】廉姓主要源自:嬴姓、子姓、芈姓

1、源于嬴姓,出自黄帝玄孙大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根据史籍《元和姓纂》和《姓纂》的记载:“颛顼孙大廉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赵有廉颇。”黄帝之子名昌意,昌意之子为颛顼,颛顼之孙名大廉。其子孙有以其名字命姓者,乃成廉氏。廉氏的出处在河东,就是现在山西省境内黄河流域以东的一片地方。大廉的后代形成了廉氏。廉氏是一个非常古早的姓氏,也是正统的黄帝后裔之一。在史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篇,典型的历史代表人物就是廉颇,他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神武大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晋阳,拜上卿”。

2、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末期纣王大臣飞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商纣王时期,有个鸟俗氏部落,也是大廉之后,却称为子姓。大概是商王所赐予的姓氏,有待进一步考证。鸟俗氏部落族人中有一个人叫飞廉。飞廉是个飞毛腿,他的儿子就是著名的恶来,是个大力士、猛将,父子俩都是商纣王的亲信佞臣。周武王姬发灭商纣后,飞廉和恶来都被周武王杀死。飞廉的小儿子叫作季胜,是恶来的弟弟,后来成为赵氏的祖先。这在著名的东汉学者王符所撰著的《潜夫论》中,有比较详实的记载。

在飞廉、恶来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飞廉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廉氏,亦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3、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贵族斗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楚国日强,在楚队中,有一名贵族叫斗廉,一直为楚军副帅。他骁勇善战,坚毅果敢,非常受楚国上下臣民的尊敬。周桓王姬林十九年(楚武王熊通四十年,公元前701年),楚武王为了分化瓦解汉江以东的各诸侯国,特派遣莫敖屈瑕领兵东行,以期与贰、轸两个附庸国会盟。贰、轸两国的邻国郧国君主闻讯后,认为楚国与贰、轸二国结盟将不利郧国,于是郧侯自恃是“汉阳诸姬”之首,为姬姓君主国,便策动了随国、绞国、州国、蓼国等诸国联合组军,以期截击楚国。

后斗廉生的儿子中有位著名的季融,因在楚国不得志而仕于陈国,却干出了一番事业。在斗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斗廉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斗氏、廉氏、季氏等。

得姓始祖:大廉(颛顼之孙)

始 祖 地:山西河津、河南淇县

郡望堂号:河东;信平堂、宗孟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327位/约2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66位

岑氏图腾释义

【释义】岑,本义是山,小而高的山曰岑。

【起源】岑姓主要源自:姬姓

出自姬姓,为西周初期周武王堂弟姬渠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上古周朝时,周武王姬发将父王(周文王)异母弟姬耀封为岑子,将其堂弟姬渠封于岑地(今陕西韩城),建立了岑国,其后代以国名为姓,已经有了三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关于岑氏源流,见诸于秦国宰相吕不韦所著的《吕氏春秋》,书中记载:“周文王封其异母弟耀之子渠为岑子,其地也,今梁国岑亭是也。”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也记载:“周武王封文王异母弟耀之子渠为岑子……”这两段考据文字,内容上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唯一的不同,是前者认为岑子是周文王所封,而后者认为是周武王所封。

得姓始祖:姬渠、岑彭

始 祖 地:陕西韩城

郡望堂号:南阳;绳武堂、章庆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213位/约55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67位

薛氏图腾释义

【释义】薛为草名。即赖蒿。一种水生的蒿草。薛字字形从草、从丘、从辛。

【起源】薛姓主要源自:任姓、妫姓

薛姓,是中国一种姓氏。始祖奚仲,因分封在薛国而得姓,以封邑名为氏,得姓始祖为黄帝之子禺阳第十二世孙奚仲,后人有以国名为氏。部分后裔为虞舜后裔孟尝君(田文)之后。

1、源于任姓,出自黄帝之幼子禹阳在颛顼帝时的封地任,属于以居邑为氏。相传薛氏先祖最早源自古代任姓部落,是人文始祖黄帝的后裔。据史籍《元和姓纂》、《新唐书》、《通志》等记载,黄帝一生共有二十五子,成年后皆以德行出众,受封为十二个不同的姓族,散居于各地。其中幼子禹阳在颛顼帝时受封于任(今山东济宁任城),而为任侯。禹阳之裔孙以邑为氏,形成任姓,其后任姓几经发展壮大,人才兴旺,支系庞杂。《左传》滕侯、薛侯争长(隐公十一年),薛侯曰:“我先封!”鲁隐公畏惧诸多任姓封国势力,派羽父对薛候说“不敢与诸任齿”,即不敢与诸任争论,表示敬服。禹阳的第十二世孙奚仲,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因其精工巧思、发明车辆有功,被大禹任命为车正(官名),专门管理天下车辕之事,奚仲因此也被视为车的创造者,受后人仰慕。车辆的发明与使用大大加快了中华文明的步伐,大禹赐封奚仲以薛(今山东藤州)为邑,称薛侯。奚仲家人闻讯都以此为荣,不少人甚至索性以薛为氏,表示纪念,是为薛氏之始。后来奚仲曾一度迁居于邳(今山东枣庄薛城官桥镇,一说微山湖地区)。薛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凡六十四世,有史可记的世次为:畛→初→厉侯陵→宣武侯房→哀侯褒→庄侯元→平侯贵→昭侯直→襄侯夷→桓侯辨→康侯安兴→定公箱→恭侯尚→景侯魏→宣侯伯勤→简侯文欢→惠侯夷黄→灵侯英→文侯俱→隐侯清→愍侯洪→薛公。到了战国末期以后,薛氏的地位日渐下降,最后变为一个村落。而薛国族人辗转迁徒,始终不忘先祖列宗,后以国名为姓氏,仿薛公子登,多称薛氏。

2、源于妫姓,出自虞舜裔孙齐国丞相田婴的封地薛,属于以居邑为氏。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父就是在周郝王姬延五年(齐宣王田辟疆九年,公元前310年)出任齐国宰相的田婴,他曾被齐威王田因齐封于薛(今山东滕县),也就是故薛国之地,因此他也被称作薛公,号靖郭君(一作静郭君)。田婴逝世后,田文袭封,仍以薛地为食邑。后田文病逝,无能的诸子们争位,乱成一团,结果被齐、魏两国联手共灭之。至秦王嬴政灭六国后,薛国故地被秦国设置为薛郡,田文的后裔彻底失却封地,子孙分散各地。汉朝以后,直至魏、晋时期均设为薛县,最后到隋朝时期被废黜,成为滕县领属之地。西汉初期,田文之孙田国、田陵迁徙到竹邑(今安徽宿县)居住,并以故封邑命氏,遂改田氏为薛氏。

得姓始祖:奚仲(造车鼻祖)

始 祖 地:山东滕州、江苏邳州

郡望堂号:河东、新蔡、北平;忠谏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77位/约76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68位

雷氏图腾释义

【释义】雷,即雷电。

【起源】雷姓主要源自:姜姓、子姓、姬姓

1、源于姜姓,出自炎帝裔孙方雷氏的封地方山,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相传,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叫雷。在黄帝率领炎黄部落联盟战伐蚩尤时,双方激战于涿鹿,雷奋勇杀敌,将生死置之度外,佐黄帝剿除蚩尤立下大功。战争胜利后,黄帝论功行赏,雷被封于方山(今河南禹州市方山镇,方山古亦称龙山,是华夏民族,华夏族裔生息繁衍的发源地),建立了自己的部落集团(诸侯国)。其后裔子孙以及部族人等遂以国为姓氏,复姓方雷氏,为古诸侯国之一。在方雷氏的后裔子孙中,后省文简化分衍为两支,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雷氏,也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方氏。

该支雷氏、方氏同宗同源,世代相传至今,皆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他们共尊方雷为得姓始祖。

2、源于子姓,出自商朝殷纣王宠臣雷开,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传说,在殷商王朝时期,纣王身边有一个宠臣叫雷开,对纣王忠心耿耿,尽教唆纣王肆意欢乐。

周武王姬发灭殷商王朝后,在雷开的后裔子孙中,有延续其先祖之名为姓氏者,称雷氏,世代相传至今。

3、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属下大臣雷公,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传说,远古时期有个人叫雷公,他精通医术,是一个名医,被任命为“巫”,即医官,掌管天下巫医。他还曾与黄帝一起讨论医学理论。

在雷公的后裔子孙中,有延续其先祖之名为姓氏者,即称雷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得姓始祖:方雷

始 祖 地:方山(河南禹州)

郡望堂号:冯翊、豫章;谦让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79位/约39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69位

贺氏图腾释义

【释义】贺,加财、加物之意。以礼物相庆贺。

【起源】贺姓主要源自:姬姓、姜姓

1、源于姬姓。

三国时谢承的《会稽先贤传》对贺氏的起源作了明确的记载:“贺本庆氏,后稷之裔。太伯始居吴。至王僚,遇公子光之祸。王子庆忌挺身奔卫。妻子迸渡淛水,隐居会稽上。越人哀之,予湖泽之田,俾擅其利。表其族曰庆氏,名其田曰庆湖。今为镜湖,传伪也。安帝时,避帝本生讳,改贺氏,水亦号贺家湖。”该观点认为专诸刺王僚时,王僚的庆忌正出使郑国和卫国,后来庆忌逃到了卫国,而他的妻子和儿子则渡过浙江,逃到会稽山傍隐居下来,当时那儿是一片沼泽,沼泽中有些高地可以耕种,越人就把这些高地给他们耕种,称他们为庆氏,把他们种田的沼泽湖泊地区称为庆湖。该记载认为会稽贺氏起源于庆忌。另外,北宋著名词人认为会稽庆氏起源于庆忌曾经记载于唐以前的官谱中。

2、源于姜姓

据史籍《姓纂》记载:“庆姓,齐公族庆公之后。”又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考略》等文献记载:齐桓公的支庶后代庆封的后代中,皆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庆氏。春秋时期,齐桓公姜小白有个支孙名叫公孙庆克,其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史称庆父。庆封在齐灵公姜环执政时期(公元前581~前554年)出任大夫,到了齐庄公姜购执政时期(公元前553~前548年)为上卿,执掌国政,后在齐景公姜杵臼继位之后逃往吴国。到了东汉时期,庆氏后裔传至汝阴郡令(今安徽合肥、涡阳一带)、会稽人庆仪时,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在刘祜成为汉安帝之后,为避汉安帝之父清河王刘庆之名讳(追封的汉庆宗、汉孝德皇帝),改姓名为贺纯,其后代便相传为贺氏。

谢承的《会稽先贤传》

是关于贺氏来源的最早的记载,比后来的《元和姓纂》的记载早近600年。

贺氏族人大多尊奉贺纯为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贺纯(庆纯)

始 祖 地:江苏丹徒

郡望堂号:会稽、河南、广平;四明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84位/约29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70位

倪氏图腾释义

【释义】倪,“小也”。倪字的本意是弱小。在甲骨文中,倪的“儿”部是一个十足的“婴儿状”。

【起源】倪姓主要源自:曹姓

出自曹姓,黄帝后裔邾武公次子之后,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及《辞源》所载,春秋时期,邾武公将次子封于郳(故城在今山东滕州境),建立郳国,为邾国附庸。子孙以国名为氏,称为郳氏。战国时郳国被楚国所灭,为避仇改氏为儿(念ní,不简作“儿”),再后又以郳去“阝”加“亻”旁成倪姓。汉初有御史倪宽,其先即为公子肥后裔。倪国变迁和相关倪姓又来如下:

小邾国地处齐、鲁、宋、楚等大国之间,到春秋时代的中后期,各大诸侯国要挟小国连年结盟征战,小邾国终因国势衰微被灭亡。楚宣王在位时(公元前369——前340年)灭邾、小邾,掠走了“二邾”的遗民南迁邾城,故址在今湖北黄冈西北十里,见何光岳《楚源流史》,此后,这里的遗民便成了世居南方的支族。小邾曾一度复国,不久又被鲁国所灭亡。邾古称邾娄,小邾古称小邾娄,鲁穆公在位时(公元前372——前289年),依据“邾娄”的合音拼为“邹”,始改邾为“邹”,改邾绎山为“峄山”(见《汉书》)。

小邾灭国后,子孙一部分以国名倪为姓,改姓倪氏;一部分则去郳字邑部为兄氏;更有一部分加入朱氏。《续文献通考》就记载,“小邾传国十四世,去邑为朱氏”。

楚宣王熊良夫执政时期(公元前369~前340年),邾国、小邾国一起被楚国灭亡,族人为避殃杀,遂改为儿氏,战国后期又加“亻”偏旁改为倪氏。

得姓始祖:倪宽

始 祖 地:山东滕州

郡望堂号:千乘;安乐堂、敬业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116位/约190万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71位

汤氏图腾释义

【释义】汤的本义是热水。从字形上看,汤从水、从易,说明是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容易受到欢迎,特别是到了冰天雪地的冬天。

【起源】汤姓主要源自:子姓、风姓

1、源于子姓,出自夏朝成汤之号,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汤氏其得姓始祖为成汤。夏朝末年,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落首领名契,本是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于商(今河南商丘),赐姓子氏。契传十四世至履,正值夏朝未代夏王桀统治时期。履,字汤,他即位后爱护民众,施行仁政,深受人民拥护,周围一些小国也慕名前来归附,因之势力迅速扩大。夏朝末期,帝桀为君。夏桀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诸侯们也不听从他的号令。汤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他顺从,不断积聚力量,开始有计划地讨伐夏桀。在贤臣伊尹的辅佐下,他先灭掉了商国附近的夏王朝死党葛国,接着经过十一次的出征,逐个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附庸国韦国、顾国、昆吾国,成为了当时最强的诸侯国。汤在彻底孤立了夏王桀之后,领军一举灭夏王朝,把夏王桀放逐到南巢(今安徽巢湖居巢区)去悔过。之后,成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王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始称商汤。汤逝世后,被后世谥为“成汤”,历史上尊称为“帝乙”。在成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字“汤”为姓氏者,是为河南汤氏,史称汤氏正宗。

该支汤氏正确读音亦作yáng(ㄧㄤˊ),汤氏族人大多尊奉商汤(子履、成汤)为得姓始祖。

2、源于子姓,出自西周初期亳国国王汤子偃,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汤子偃:子姓;陕西始平人。著名西周初期亳国国王,生卒年与具体在位时间待考,诸羌始祖、汤氏鼻祖之一。周公姬旦在二次克商(镇压武庚反叛)之后,封殷商遗贤微子启于宋地(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国,负责治理部分商商遗民。微子启逝世后,传位于弟弟宋微子仲,再传之子宋公稽子稽、宋丁公子申,乃至子偃,时在西周初期。到了秦厉公嬴利执政时期(公元前476~443年),大举出兵伐渭首,震动湟中,当时唐旄羌、发(亳)羌随羌王卯被迫南出赐支河(今青海境内黄河河曲),西徙数千里进入西藏高原,之后唐旄羌驻牧于藏北羌塘,成为藏族的先民始祖之一。而所谓发羌,就是亳偃王子偃的嫡裔族人,又称“亳羌”,入藏后定居于雅隆地区,建有“大蕃国”,汉音译为“大亳国”,就是后来在唐朝时期强盛一时的吐蕃民族。到了唐高宗李治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大蕃国王松赞干布移都拉萨城,并尊偒人之俗,立国于山巅,建立西藏第一个统一国家“吐蕃”,汉史音译为“杜亳”或“杜伯”。西藏的首府富拉萨,在藏语中读“惹萨”,“惹”的藏译为“羊”,“萨”的藏译为“土”,全译就是“羊土”。而羊与汤可通用,土与杜亦可通用,因此拉萨又称“汤杜”,显然大亳国之都拉萨之名,源自于陕西杜亳国的唐(汤)杜氏,而汤(唐)氏则成为吐蕃国贵族,吐蕃赞普即称“汤(唐)”。汤(唐)在藏语中译为“千里之王”;而蒙古语称藏族为“汤(唐)古特”,或“汤(唐)兀”、“汤(唐)兀惕”等。因唐与汤同音同义,所以吐蕃唐氏音译即为汤氏。到了隋、唐之时,吐蕃将帅中有著名的汤乞髯、汤忠义、汤没藏等历史名人;在明朝时期的史籍记载中,藏民族中就有汤汤部族,因而汤氏一直为后来的藏族姓氏之一,但今则大多通译为唐氏,是受大唐王朝高压政策所至,只有少数族人一直沿用汤氏至今。

在今藏、羌民族中,多有称汤氏、唐氏者,读音皆作tāng(ㄊㄤ)。

得姓始祖:商汤(子履、成汤、帝乙)

始 祖 地:河南商丘

郡望堂号:中山、范阳;掬星堂、玉茗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99位/约26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72位

滕氏图腾释义

【释义】滕,“水涌也”。滕的本义是水往上涌。在金文中,滕的字形是以火为图腾,从联,从火,不从水,。

【起源】滕姓主要源自:姬姓

1、出自黄帝第二十五子之滕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史籍《国语》中记载了黄帝之子十二姓中排在第六位的即是滕氏。根据史籍《万姓统谱》上的记载,相传四千年前的黄帝时代,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为四母所生,黄帝分封给他们十四个姓氏,分化成十二个胞族,分别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妊(任)、僖、嬽、依,其中就有滕氏。“滕”字在上古为“塍”,即田埂的意思。因“滕”与“塍”同音,古人即以“塍”假为“滕”,取泉水腾涌、水足田广的膏腴之义。该支滕氏是黄帝后裔十二初始姓氏之一,是起源最早的一支滕氏,与塍氏不分彼此,立足繁衍于古滕州一带。

古代滕州(今山东滕州)历史久远,七千二百年前就有东夷部落的北辛先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现仍可见新石器时代的“北辛文化”遗址,成为中华文明最古老的发祥地之一。

2、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四子错叔绣 的封地滕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距今三千多年前,古滕地(今山东滕县)成为商朝氏族的摇篮,史载商朝始祖契的母亲简狄蚕玄鸟(乌鸦或燕子)之卵而生契,《诗经》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就发生在该处。据史籍《万姓统谱》、《广韵》等的记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灭商后的西周王朝初年,周武王姬发封自己的弟弟、周文王姬昌的第十四子姬绣(字错,史称错叔绣或滕错叔)于滕(今山东滕县),建立了滕国,错叔绣成为滕国的第一代国君(公元前1046年~前?年待考)。在历史文献《滕县志》中对此有详细记载。直到战国中期的周显王姬扁四十年(宋剔成君二十七年,公元前329年),宋剔成君之弟子偃(戴偃)将兄长驱赶到齐国,以武力取得宋国君主之位,自称宋王偃。周慎靓王姬定三年(宋康王十一年,公元前318年),宋王偃自立为王,称宋康王,史称宋末君。这位宋康王十分好战,当时号称“五千乘之劲宋”,他四处用兵,八方征讨,在期间一举灭了滕国。在史籍《史记》中记载:“宋康王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滕,有其地。”滕国灭亡的具体时间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期望考古的新发现。末代滕国君主称滕伯,名叫姬文。滕国灭亡后,其王室后裔纷纷外逃,为了不忘国耻,永怀故土,遂以国为姓,改姓为滕氏,从此四处迁移,散居各方。在滕氏家族中,有的人后来为了避免仇人加害,改为复姓滕叔氏,也有的改为滕氏。滕叔氏后来仍旧省文简化为单姓滕氏。

该支滕氏、滕氏二姓同宗同源,不分彼此。

得姓始祖:错叔绣(周文王之子)、滕文公

始 祖 地:河南新郑、山东滕县

郡望堂号:南阳、清河;南阳堂、清河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175位/约100万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73位

殷氏图腾释义

【释义】《说文》:“殷,作乐之盛,称为殷”。殷字的左边为“身”的原字,表示身体的旋转,为舞者之容。殷字的右边为“殳”,表示手持木棒,为乐者之器。

【起源】殷姓主要源自:子姓

1、源于子姓,出自帝喾嫡子殷偰(契古写作偰读偰xie)之后裔。

据《风俗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记载,商朝君主盘庚将国都从奄(今山东曲阜)迁于殷(今河南安阳),故称“殷”或“殷商”。殷商灭亡后,殷商遗民以国名为姓,称殷(依)氏。该支殷氏已有三千多年时间

,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该支殷氏早期读音作yī,春秋末期亦改作yan,唐朝后亦皆混淆改姓氏读音作yin。宋朝时,因避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名讳,许多殷氏族人皆改姓氏为汤氏、商氏、戴氏、林氏等。

2、源于子姓,出自北殷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据《世本》记载,北殷氏出子姓,即北髦氏,亦称北旄氏。商朝时,有一支崆峒族,居于崆峒国(今甘肃陇东平凉),臣服朝贡于商朝。商人是东来民族,出东夷族一系。商族先世与戎族联姻,所以史称殷戎、戎殷、戎商。商族进入中原后,与周围的土方、犬侯、虎方、羌方、风方等诸多方国交往。史载商族是在夷、戎基础上吸收其他氏族部落融合而成的新商族。很明显崆峒族参与这种民族的融合。北殷氏在周武王灭商后,回迁至崆峒山区与原崆峒族合并的一部分遗民,他们后来成为崆峒十二部族联盟中的一部,因居北方,称为北髦、北旄,但其族民皆自称为北殷氏。北殷氏的后裔子孙在秦汉时期,都逐渐省文简化为单姓殷氏、北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殷氏正确读音作yān,唐朝以后亦改姓氏读音作yīn。

得姓始祖:殷契

始 祖 地:河南安阳

郡望堂号:陈郡、汝南、琅琊;东海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114位/约200万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74位

罗氏图腾释义

【释义】罗,本义是捕鸟的网。罗字的甲骨文顶部是一只飞鸟,下部是一个人,双手张开网状,表示鸟被网扣住了,有翅难飞,可见是一个会意字。

【起源】罗姓主要源自:妘姓、姬姓

源于妘姓,出自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后裔的封地罗国(河南罗山),属于以国名为氏。妘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据典籍《说文通训定声》记载:郐、路、逼阳、鄅等姓,都是古时的妘姓国,始祖为祝融。祝融,名黎,为帝喾时的火正(掌管民事、火种),后人尊为火神。因其有大功于民,能光融天下,帝喾便命曰祝融。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诸多史书均称为“祝融八姓”。

罗国(河南罗山)在周庄王姬佗七年(公元前690年)被楚武王熊通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河南鄢陵)。失国后的祝融氏的子孙就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枝江(今湖北枝江、宜宾一带),遂以故国名为姓氏,称罗氏。至周王朝末期又南迁至今湖南汩罗地区。

得姓始祖:火神祝融(颛顼帝之孙)

始 祖 地:河南罗山、湖北宜城、湖南湘阴

郡望堂号:豫章、长沙、襄阳;尊尧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20位/约140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75位

毕氏图腾释义

【释义】毕,本义是田网,即古代狩猎用的长柄网。甲骨文金文上的毕字就像用树枝编织而成的长柄兜网。

【起源】毕姓主要源自:姬姓、任姓

毕姓,中华姓氏,主要起源于姬姓,得姓始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五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一。毕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如北京,天津,河北之沧州、尚义、黄骅、阜平,山东之平邑、禹城、龙口、济宁,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崇仁,广西之田林,广东之广州花都和湛江吴川,云南之河口,贵州之盘州,四川之合江以及河南的不少地区都有分布。

1、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关于姬姓毕氏的渊源,许多史籍中记载得都一样。例如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望出河内、东平、太原”;在史籍《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也记载:“毕公高之后”;在史籍《万姓统谱》上亦记载:“《左传》有毕万,《晋语》有毕阳”。按史籍《通志·氏族略》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商朝末年,周文王的第十五子高,随周武王兴师伐纣立下赫赫战功。西周王朝建立之后,他负责处理那些被商纣王关押的犯人。他采取宽大为怀,平反了不少冤狱,表彰了因直谏受害的功臣,因而名声鹊起,被称为“周初四圣”之一。后被周武王姬发封于毕地(今陕西长安、咸阳北,渭水南北岸一带),他建立了毕国,为公爵,故而史书多称其为“毕公高”。三千多年前的毕国又称为毕陌、毕原或咸阳原,在西周初年,十分受到西周王室的重视,因为大名鼎鼎功在国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后,都是葬在毕原。姬高是周王朝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在周武王病逝后,他为顾命大臣之一,与周公姬旦、召公姬奭一起辅政,使周王朝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形成了“成康之治”的盛世。毕公高的后代毕万后来事仕于晋国,乃封于魏地,其后代中有改姓为魏氏者,在战国时期成为著名姓氏。仍居于毕国者,遂以国名为姓,称毕氏。在两周的八百七十多年间,周文王的这支毕氏子孙一直显赫于世,并且历代相传,一直相传至今。毕氏、魏氏同宗同源,皆尊奉毕公高为得姓始祖。

发源于陕西的毕氏,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北部一带,史称毕氏正宗。到了汉朝时期,有一支毕氏族人远迁山东的东平郡,并且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

2、源于任姓,出自黄帝少子禺阳之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世本》记载:“系自任姓所改。”任姓毕氏远早于姬姓毕氏,为任奚氏同祖。任姓的始祖,许多史籍皆考证位夏王朝时期车正奚仲之后,以王父子字为氏。黄帝少子禺阳受封于任地(今山东济宁),故为任姓。禺阳的裔孙名仲,食采于夏王朝管辖区的奚地(今河北承德),史称奚仲,出任夏王朝时期的车正(管理和制作车舆的工匠),后又改封于薛(今山东滕县),一度还迁于邳(山东徽山)。

西周初期,有谢氏、章氏、薛氏、舒氏、吕氏、祝氏、终氏、泉氏、毕氏、过氏这十个姓氏,都是任氏后裔的封国,是由任氏分支出来的。

在奚仲的后裔子孙中,有分迁居于毕原(今陕西咸阳)者,这个分支的族人便以居邑名称为姓氏,改称毕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毕公高

始 祖 地:陕西咸阳

郡望堂号:扶风、东平、河南;河内堂、太原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131位/约150万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76位

郝氏图腾释义

【释义】郝,“大火也”。郝由赤字和邑部组成。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赤是由“大”和“火”组成的会意字,本义是大火。

【起源】郝姓主要源自:姜姓、子姓

1、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又称郝骨氏(又称郝省氏或赫胥氏),属于复姓省文简改为氏。《新唐书·宰相世系》所记载:“郝氏出自郝省(骨)氏,太昊之佐也。商帝乙之世,裔孙期封于太原之郝乡,因以为氏。”据史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相传,在炎帝神农氏又叫郝骨氏,为太昊(伏羲氏)的辅佐大臣,曾帮助太昊治理部落。郝氏家谱关于郝乡的记载,在南朝梁武帝时任江夏郡太守的郝廻写的“丹阳郝氏源流总序”一文中称:“郝氏出于赫胥,为太昊佐臣,曰郝省。”“本风姓,商帝乙之世,裔孙期初封大原于郝,为邦国,后因以为氏,凡郝皆其后也。至春秋时郝为小国,迨隶盩厔之终南,徙并州之太原,周末自终南徙巴蜀汉中。”赫胥氏也称华胥氏,属伏羲母华胥氏族,属于风姓的一支(伏羲氏族为风姓)。到了商朝晚期,郝骨氏有个裔孙叫作郝骨期,被商王武乙封在郝邑(今山西太原),于是郝骨期的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氏,亦称郝氏。到了殷商末期,郝邑被姬姓周族首领古公亶父所占有,成为周族生息之地。古公亶父,就是周太王。周太王率族人居住在郝邑,周边的北狄族人常来侵犯,周太王为了避免流血冲突,遂率部离开郝邑,向西南迁徙到歧山脚下(今陕西宝鸡歧山一带),在渭水平原地区开始逐渐壮大起来。

传到周太王之孙姬昌,成为殷商四大诸侯中的西伯侯,最后其子周武王成功地推翻了殷商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西周王朝,到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晋国,郝邑归晋侯所有。

2、源于子姓,出自殷商第二十七代帝王帝乙之子子期的封地郝乡,属于以居邑名为氏。相传契为商的始祖,帝喾(高辛氏)之子。契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赐居于商(今河南商丘)。相传其母因吞玄鸟(乌鸦或燕子)卵而生下他,故被赐姓子。商族后来不断的壮大,终于在契的十四代孙汤的领导下,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了子氏为王的商王朝。商王朝在第二十七代帝王商康丁子嚣即位时,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郝乡(今陕西周至),称郝伯。公元前十一世纪,商王朝被周武王灭亡之后。亡国后,在郝伯子期的后裔子孙中,有人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郝氏,是为山西郝氏或陕西郝氏;另有的则以国名为氏称商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郝氏被史称郝氏正宗,族人皆尊奉商康丁、郝伯子期为得姓始祖。

关于郝氏源流于子姓(古称好姓)是比较可靠的,如果追溯到上古传说,反而为谬,那时候连赤字都不存在,何来郝之说,而那些传说的神话人物,经过后人杜撰,也多不可考。甲骨文记载有“辛亥卜赤王受侑”,意思是要问“赤”这位先公会保佑商王吗?赤字甲骨文上为人或大或天,下为火,意思是祭祀尊敬的先人,而赤字即是郝字前身。先祖契为火正,也称阏伯,商王氏族给后人取名有以齿序排列之规律,即给有贡献的王族或子孙赐以某位功业显著的先公之名的情况。先商时期商部族擅于制陶和冶铜,商族人制作的陶器和铜器卖到周边许多方国,所以先公名多有陶唐之谓,帝喾的”喾“其形与唐字极相似,喾字是后来演变。商太祖成汤甲骨文就称”唐“、”成唐“,子姓后人多尊为”赫“君,古谱有”赫赫成汤,我祖唯扬,世泽郝氏,千古留长“。

得姓始祖:康丁、郝子期

始 祖 地:郝乡(山西太原)

郡望堂号:太原、京兆;晒书堂、丰文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87位/约38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77位

邬氏图腾释义

【释义】邬,“地名也”。春秋有二邬:一在晋地,二在郑地。

【起源】邬姓主要源自:妘姓、祁姓、姬姓

1、源于妘姓

出自春秋时期陆终四子求言的封地邬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的记载,邬氏来源于封地,源于陆终第四子求言。在典籍《国语》中记载:“陆终第四子来言为妘姓,别封邬,望出南昌,抚州、崇仁。”妘求言,相传是帝颛项元孙陆终的第四个儿子,封地在郐(今河南新郑),当时自称为会人(郐人)。妘求言的别支郐人之后裔中,有子孙在西周时期被封在邬,称邬侯,并建立了邬国。春秋初期,邬国即被雄心勃勃的郑武公姬寤生所吞并,成为了郑国的一个邑地。在郑国语言文字中,“邬”字与周王朝的“鄢”字通假,因此,宋朝学者王应麟在编纂《姓氏急就篇》的时候,就将“邬”字按周语讹作“鄢”字。此后,诸多姓氏书籍遂皆称该“邬”为“鄢”。后来的周桓王姬林二十一年(公元前699年),楚武王熊通率军攻郑国,邬地被楚国所夺取,并改设为县。邬,就是今天的河南省腹地许昌市的鄢陵县,实际上应称邬陵县。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晋、楚两国在邬地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鄢陵之战”。二百九十六年之后的周赧王姬延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秦国大将白起与楚国之间在邬地又爆发了著名的“鄢郢之战”。再五十五年之后的秦王嬴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国大将王翦灭楚国,邬地最终成为了秦朝之地。

在这一历史时期,有鄢陵之邬侯的后裔子孙以故国名位姓氏者,称邬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邬氏族人皆尊奉妘求言为得姓始祖,且不与祁姓邬氏合谱。

2、源于祁姓

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邬臧的封地邬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晋大夫邬臧之后,食邑于邬,因以为氏。”这位邬臧,是当年晋国重臣祁盈的家臣之一,原名叫祁臧。事由,则源起于史籍《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所记载的:“晋祁胜与邬臧通室。”“通室”,按著名西晋学者杜预的注释,就是“易妻”,古称“易内”,即交妾淫奸,以求新奇刺激,是古代奴隶贵族们彼此之间的无聊游戏。如今世风日下,国内许多地方又泛滥起数千年前就已有的“换偶俱乐部”之类的机构。到了农历6月,晋顷公堂而皇之地杀了祁盈、杨食我、羊舌氏等人,灭了祁氏势力集团。之后,晋顷公赏赐祁臧的后代食邑于(今山西介休),其后裔子孙世称其祖先祁臧为邬臧。

在邬臧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邬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邬氏正宗。邬氏族人大多尊奉邬臧为得姓始祖。

3、源于姬姓

出自春秋时期晋大夫司马弥牟之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或官职称谓为氏。在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记载:“邬,邬郡太守司马弥牟之后,因以为氏。”在史籍《左传·昭二十八年》中是这样记载的:在晋顷公姬弃疾灭了以祁盈为代表的祁氏势力之后,晋国由魏献子执政,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为三县。司马弥牟为邬大夫,贾辛为祁大夫,司马乌为平陵大夫,魏戊为梗阳大夫,知徐吾为涂水大夫,韩固为马首大夫,孟丙为盂大夫,乐霄为铜鞋大夫,赵朝为平阳大夫,僚安为杨氏大夫。司马弥牟为邬大夫,当指司马弥牟被分封于原属祁氏家族的食邑之一的邬(今山西介休),亦或是指地为官称,只是去管理邬邑,并没有封予食地,因为邬邑已经封赏给祁臧的后代了。但无论无何,司马弥牟被封为邬大夫是历史事实。后来,司马弥牟的后裔子孙中的大部分人仍旧复姓司马,而另有一部分人则以先祖受职之地名、或官职称谓为姓氏,称邬氏,世代相传至今。

著名的宋朝史学家郑谯在所撰著的《通志·氏族略》中,将姓氏按周朝各诸侯国以邑为氏的统计中,便将邬氏列入晋国邑,属于以邑为氏。

得姓始祖:妘求言(陆终四子)、邬臧

始 祖 地:河南偃师、山西介休

郡望堂号:南昌、太原、抚州;颍川、慎德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214位/约55万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78位

安氏图腾释义

【释义】安,安定、安静之义,会意字。甲骨文的“安”字,是一个房子里面有一女子,古人用“家有女子即安定”。

【起源】安姓主要源自:己姓

1、出自华夏族原有姓氏。秦朝时有安期生,亦称安期,人称千岁翁,安丘先生。琅琊人,师从河上公,黄老道家哲学传人,方仙道的创始人。是秦汉期间燕、齐方士活动的代表人物。

2、西亚安息国(古帕提亚帝国,今伊朗),其王族后代皆以国名为姓氏,称安帕提亚氏。到了汉朝时期,汉武帝刘彻派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抵达安息国以后,中国与安息国开始有了往来。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不愿当国王而向往佛学,想当僧人,于是就将王位让给叔父,自己出家为僧。东汉桓帝刘志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清来洛阳宣传佛教,随后便定居了下来。

在安清的后裔子孙、以及当时随同太子安清一同入汉的侍从随员们,皆以原国名的汉译名称为姓氏,称安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安氏正宗。有相当一部分安氏族人多尊奉安清为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安清

始 祖 地:河南洛阳

郡望堂号:凉州郡、武陵郡;济世堂、中和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123位/约180万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79位

常氏图腾释义

【释义】常,衣也。古时与裳同为一字,从巾、尚声。后来,裳和常二字的用法发生了变化。裳仍保持原来的意思,即裙。而常却引申为常规、经常、永恒之义,又上升为专门指法典和伦常、纲纪等,代表古代帝王的旌旗称为“常”,是一面绣着日和月图形的旗帜,表示帝王的地位与天地日月同存永恒。

【起源】常姓主要源自:姬姓、芈姓、赢姓

1、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康叔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所载,为西州时卫康叔支庶子孙。据史籍《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周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封。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的始祖。所以,在史籍《新唐书·宰相世系》中记载:“常氏出自姬姓。卫康叔支孙食采常邑,因以为氏。”后来周公旦(周武王之弟姬旦)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西周初期,周公大肆分封诸侯,诸侯也跟着大肆分封采邑。期间,卫康叔把他的一个儿子封邑在常(今山东滕州)。卫国,于秦昭襄王赢则五十三年(公元前254年)沦为魏国的附庸,又于秦二世胡亥元年(公元前209年)为秦国大军所灭。

卫国灭亡后,其后裔有以国为氏姓卫,也有以封邑为氏姓常者,史称常氏正宗。同时,也不能排除殷商后裔有改姓卫或常的,是为山东常氏。该支常氏族人皆尊奉康叔为得姓始祖。

2、源于芈姓,出自赢姓恒氏族人因避北宋真宗赵恒之讳,属于避讳改姓为氏。据南宋郑樵撰写的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古代“恒”、“常”二字通义。恒氏,本是楚国公族恒思公之后,称恒氏。到了宋朝时期,宋真宗名赵恒,恒氏族人因避皇帝名讳,改恒氏为常氏,此即南宋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所说的:“又有恒氏避宋讳亦改为常”。这一支常氏主要繁衍于今江苏省东部沿海一带。

3、源于赢姓,出自黄帝大臣常仪和大司空常先之后,相传祖姓常氏。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黄帝大臣常仪和大司空常先,常氏当此出。”相传,在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以常为氏的古人相当多。相传周族与商族的首领高辛氏次妃为常仪,以善占月之晦、朔、弦、望著名。在史籍《帝王纪》中说她是帝喾之次妃,生帝挚。因古代“仪”与“娥”同声通用,故后世的嫦娥奔月故事有可能是由常仪占月附会而成。在史籍《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有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的记载,常先曾被黄帝任命为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这是见于史载最早的常氏。清朝学者张满在《姓氏寻源》中记载:“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为大司空,常氏宜出于此。”

黄帝所居之轩辕丘,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西北,帝喾的都城在今河南省偃师市,故中国最早的常氏出于河南。因此,常氏族人应该说在五千年前就有了,是为河南常氏。

得姓始祖:康叔

始 祖 地:河南新郑、山东滕州

郡望堂号:平原、太原、河内;知人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98位/约31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80位

“姓氏图腾和起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姓氏的历史和发展历程,虽不能完全当真,但可以从中学得不少知识。

感谢家人们的支持关注,小编将更加努力查阅相关文献,为家人们持续更新中华400多个姓氏图腾和起源

#国风大典##国学经典##国学##姓氏##人生#

中国姓氏图腾及发源地大全,快看看你的姓氏起源于哪里(五)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是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

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姓氏是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

中华姓氏的起源,直溯到距今大约5000多年伏羲氏时期。先祖伏羲他始画八卦,教人捕畜牧,以充庖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始有姓的人,而且自伏羲氏开始"正姓氏,别婚姻"。

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费氏图腾释义

【释义】费,“用去也”。指用去的钱财。在金文中费字下为贝,指金钱,表示钱财。上面由弗和立刀组成,表示将原本捆绑箭杆的绳索割断,使之散落之义。

【起源】费姓主要源自:嬴姓

1、源自远古帝王颛顼裔孙大费次子若木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姓氏音读作fèi。相传颛顼是黄帝孙,有裔孙伯益,伯益曾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大费,他有裔孙大费,大费有子二人,其中次子名若木,因不得继承爵位而沦为平民,遂以父名为姓氏,姓费,以标明自己的血统所出,其后代相传姓费。

2、出自嬴姓。颛顼的裔孙伯益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费(今山东费县)。伯益有两个儿子,长子大廉继承了他的爵位,次子若木没有得到爵位,就用父亲的封地名作为自己的姓,其后代以费为姓。

得姓始祖:伯益(顓顼裔孙)

始 祖 地:山东费县

郡望堂号:江夏、琅琊;念本堂、源述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221位/约51万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65位

廉氏图腾释义

【释义】廉,“侧边也。”本义是“仄”,是“广的反义”。堂屋的侧边也称廉,以石砌成,平整修洁,有棱有角。所以廉字的引申为清廉正直。

【起源】廉姓主要源自:嬴姓、子姓、芈姓

1、源于嬴姓,出自黄帝玄孙大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根据史籍《元和姓纂》和《姓纂》的记载:“颛顼孙大廉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赵有廉颇。”黄帝之子名昌意,昌意之子为颛顼,颛顼之孙名大廉。其子孙有以其名字命姓者,乃成廉氏。廉氏的出处在河东,就是现在山西省境内黄河流域以东的一片地方。大廉的后代形成了廉氏。廉氏是一个非常古早的姓氏,也是正统的黄帝后裔之一。在史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篇,典型的历史代表人物就是廉颇,他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神武大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晋阳,拜上卿”。

2、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末期纣王大臣飞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商纣王时期,有个鸟俗氏部落,也是大廉之后,却称为子姓。大概是商王所赐予的姓氏,有待进一步考证。鸟俗氏部落族人中有一个人叫飞廉。飞廉是个飞毛腿,他的儿子就是著名的恶来,是个大力士、猛将,父子俩都是商纣王的亲信佞臣。周武王姬发灭商纣后,飞廉和恶来都被周武王杀死。飞廉的小儿子叫作季胜,是恶来的弟弟,后来成为赵氏的祖先。这在著名的东汉学者王符所撰著的《潜夫论》中,有比较详实的记载。

在飞廉、恶来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飞廉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廉氏,亦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3、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贵族斗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楚国日强,在楚队中,有一名贵族叫斗廉,一直为楚军副帅。他骁勇善战,坚毅果敢,非常受楚国上下臣民的尊敬。周桓王姬林十九年(楚武王熊通四十年,公元前701年),楚武王为了分化瓦解汉江以东的各诸侯国,特派遣莫敖屈瑕领兵东行,以期与贰、轸两个附庸国会盟。贰、轸两国的邻国郧国君主闻讯后,认为楚国与贰、轸二国结盟将不利郧国,于是郧侯自恃是“汉阳诸姬”之首,为姬姓君主国,便策动了随国、绞国、州国、蓼国等诸国联合组军,以期截击楚国。

后斗廉生的儿子中有位著名的季融,因在楚国不得志而仕于陈国,却干出了一番事业。在斗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斗廉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斗氏、廉氏、季氏等。

得姓始祖:大廉(颛顼之孙)

始 祖 地:山西河津、河南淇县

郡望堂号:河东;信平堂、宗孟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327位/约2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66位

岑氏图腾释义

【释义】岑,本义是山,小而高的山曰岑。

【起源】岑姓主要源自:姬姓

出自姬姓,为西周初期周武王堂弟姬渠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上古周朝时,周武王姬发将父王(周文王)异母弟姬耀封为岑子,将其堂弟姬渠封于岑地(今陕西韩城),建立了岑国,其后代以国名为姓,已经有了三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关于岑氏源流,见诸于秦国宰相吕不韦所著的《吕氏春秋》,书中记载:“周文王封其异母弟耀之子渠为岑子,其地也,今梁国岑亭是也。”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也记载:“周武王封文王异母弟耀之子渠为岑子……”这两段考据文字,内容上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唯一的不同,是前者认为岑子是周文王所封,而后者认为是周武王所封。

得姓始祖:姬渠、岑彭

始 祖 地:陕西韩城

郡望堂号:南阳;绳武堂、章庆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213位/约55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67位

薛氏图腾释义

【释义】薛为草名。即赖蒿。一种水生的蒿草。薛字字形从草、从丘、从辛。

【起源】薛姓主要源自:任姓、妫姓

薛姓,是中国一种姓氏。始祖奚仲,因分封在薛国而得姓,以封邑名为氏,得姓始祖为黄帝之子禺阳第十二世孙奚仲,后人有以国名为氏。部分后裔为虞舜后裔孟尝君(田文)之后。

1、源于任姓,出自黄帝之幼子禹阳在颛顼帝时的封地任,属于以居邑为氏。相传薛氏先祖最早源自古代任姓部落,是人文始祖黄帝的后裔。据史籍《元和姓纂》、《新唐书》、《通志》等记载,黄帝一生共有二十五子,成年后皆以德行出众,受封为十二个不同的姓族,散居于各地。其中幼子禹阳在颛顼帝时受封于任(今山东济宁任城),而为任侯。禹阳之裔孙以邑为氏,形成任姓,其后任姓几经发展壮大,人才兴旺,支系庞杂。《左传》滕侯、薛侯争长(隐公十一年),薛侯曰:“我先封!”鲁隐公畏惧诸多任姓封国势力,派羽父对薛候说“不敢与诸任齿”,即不敢与诸任争论,表示敬服。禹阳的第十二世孙奚仲,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因其精工巧思、发明车辆有功,被大禹任命为车正(官名),专门管理天下车辕之事,奚仲因此也被视为车的创造者,受后人仰慕。车辆的发明与使用大大加快了中华文明的步伐,大禹赐封奚仲以薛(今山东藤州)为邑,称薛侯。奚仲家人闻讯都以此为荣,不少人甚至索性以薛为氏,表示纪念,是为薛氏之始。后来奚仲曾一度迁居于邳(今山东枣庄薛城官桥镇,一说微山湖地区)。薛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凡六十四世,有史可记的世次为:畛→初→厉侯陵→宣武侯房→哀侯褒→庄侯元→平侯贵→昭侯直→襄侯夷→桓侯辨→康侯安兴→定公箱→恭侯尚→景侯魏→宣侯伯勤→简侯文欢→惠侯夷黄→灵侯英→文侯俱→隐侯清→愍侯洪→薛公。到了战国末期以后,薛氏的地位日渐下降,最后变为一个村落。而薛国族人辗转迁徒,始终不忘先祖列宗,后以国名为姓氏,仿薛公子登,多称薛氏。

2、源于妫姓,出自虞舜裔孙齐国丞相田婴的封地薛,属于以居邑为氏。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父就是在周郝王姬延五年(齐宣王田辟疆九年,公元前310年)出任齐国宰相的田婴,他曾被齐威王田因齐封于薛(今山东滕县),也就是故薛国之地,因此他也被称作薛公,号靖郭君(一作静郭君)。田婴逝世后,田文袭封,仍以薛地为食邑。后田文病逝,无能的诸子们争位,乱成一团,结果被齐、魏两国联手共灭之。至秦王嬴政灭六国后,薛国故地被秦国设置为薛郡,田文的后裔彻底失却封地,子孙分散各地。汉朝以后,直至魏、晋时期均设为薛县,最后到隋朝时期被废黜,成为滕县领属之地。西汉初期,田文之孙田国、田陵迁徙到竹邑(今安徽宿县)居住,并以故封邑命氏,遂改田氏为薛氏。

得姓始祖:奚仲(造车鼻祖)

始 祖 地:山东滕州、江苏邳州

郡望堂号:河东、新蔡、北平;忠谏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77位/约76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68位

雷氏图腾释义

【释义】雷,即雷电。

【起源】雷姓主要源自:姜姓、子姓、姬姓

1、源于姜姓,出自炎帝裔孙方雷氏的封地方山,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相传,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叫雷。在黄帝率领炎黄部落联盟战伐蚩尤时,双方激战于涿鹿,雷奋勇杀敌,将生死置之度外,佐黄帝剿除蚩尤立下大功。战争胜利后,黄帝论功行赏,雷被封于方山(今河南禹州市方山镇,方山古亦称龙山,是华夏民族,华夏族裔生息繁衍的发源地),建立了自己的部落集团(诸侯国)。其后裔子孙以及部族人等遂以国为姓氏,复姓方雷氏,为古诸侯国之一。在方雷氏的后裔子孙中,后省文简化分衍为两支,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雷氏,也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方氏。

该支雷氏、方氏同宗同源,世代相传至今,皆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他们共尊方雷为得姓始祖。

2、源于子姓,出自商朝殷纣王宠臣雷开,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传说,在殷商王朝时期,纣王身边有一个宠臣叫雷开,对纣王忠心耿耿,尽教唆纣王肆意欢乐。

周武王姬发灭殷商王朝后,在雷开的后裔子孙中,有延续其先祖之名为姓氏者,称雷氏,世代相传至今。

3、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属下大臣雷公,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传说,远古时期有个人叫雷公,他精通医术,是一个名医,被任命为“巫”,即医官,掌管天下巫医。他还曾与黄帝一起讨论医学理论。

在雷公的后裔子孙中,有延续其先祖之名为姓氏者,即称雷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得姓始祖:方雷

始 祖 地:方山(河南禹州)

郡望堂号:冯翊、豫章;谦让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79位/约39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69位

贺氏图腾释义

【释义】贺,加财、加物之意。以礼物相庆贺。

【起源】贺姓主要源自:姬姓、姜姓

1、源于姬姓。

三国时谢承的《会稽先贤传》对贺氏的起源作了明确的记载:“贺本庆氏,后稷之裔。太伯始居吴。至王僚,遇公子光之祸。王子庆忌挺身奔卫。妻子迸渡淛水,隐居会稽上。越人哀之,予湖泽之田,俾擅其利。表其族曰庆氏,名其田曰庆湖。今为镜湖,传伪也。安帝时,避帝本生讳,改贺氏,水亦号贺家湖。”该观点认为专诸刺王僚时,王僚的庆忌正出使郑国和卫国,后来庆忌逃到了卫国,而他的妻子和儿子则渡过浙江,逃到会稽山傍隐居下来,当时那儿是一片沼泽,沼泽中有些高地可以耕种,越人就把这些高地给他们耕种,称他们为庆氏,把他们种田的沼泽湖泊地区称为庆湖。该记载认为会稽贺氏起源于庆忌。另外,北宋著名词人认为会稽庆氏起源于庆忌曾经记载于唐以前的官谱中。

2、源于姜姓

据史籍《姓纂》记载:“庆姓,齐公族庆公之后。”又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考略》等文献记载:齐桓公的支庶后代庆封的后代中,皆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庆氏。春秋时期,齐桓公姜小白有个支孙名叫公孙庆克,其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史称庆父。庆封在齐灵公姜环执政时期(公元前581~前554年)出任大夫,到了齐庄公姜购执政时期(公元前553~前548年)为上卿,执掌国政,后在齐景公姜杵臼继位之后逃往吴国。到了东汉时期,庆氏后裔传至汝阴郡令(今安徽合肥、涡阳一带)、会稽人庆仪时,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在刘祜成为汉安帝之后,为避汉安帝之父清河王刘庆之名讳(追封的汉庆宗、汉孝德皇帝),改姓名为贺纯,其后代便相传为贺氏。

谢承的《会稽先贤传》

是关于贺氏来源的最早的记载,比后来的《元和姓纂》的记载早近600年。

贺氏族人大多尊奉贺纯为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贺纯(庆纯)

始 祖 地:江苏丹徒

郡望堂号:会稽、河南、广平;四明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84位/约29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70位

倪氏图腾释义

【释义】倪,“小也”。倪字的本意是弱小。在甲骨文中,倪的“儿”部是一个十足的“婴儿状”。

【起源】倪姓主要源自:曹姓

出自曹姓,黄帝后裔邾武公次子之后,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及《辞源》所载,春秋时期,邾武公将次子封于郳(故城在今山东滕州境),建立郳国,为邾国附庸。子孙以国名为氏,称为郳氏。战国时郳国被楚国所灭,为避仇改氏为儿(念ní,不简作“儿”),再后又以郳去“阝”加“亻”旁成倪姓。汉初有御史倪宽,其先即为公子肥后裔。倪国变迁和相关倪姓又来如下:

小邾国地处齐、鲁、宋、楚等大国之间,到春秋时代的中后期,各大诸侯国要挟小国连年结盟征战,小邾国终因国势衰微被灭亡。楚宣王在位时(公元前369——前340年)灭邾、小邾,掠走了“二邾”的遗民南迁邾城,故址在今湖北黄冈西北十里,见何光岳《楚源流史》,此后,这里的遗民便成了世居南方的支族。小邾曾一度复国,不久又被鲁国所灭亡。邾古称邾娄,小邾古称小邾娄,鲁穆公在位时(公元前372——前289年),依据“邾娄”的合音拼为“邹”,始改邾为“邹”,改邾绎山为“峄山”(见《汉书》)。

小邾灭国后,子孙一部分以国名倪为姓,改姓倪氏;一部分则去郳字邑部为兄氏;更有一部分加入朱氏。《续文献通考》就记载,“小邾传国十四世,去邑为朱氏”。

楚宣王熊良夫执政时期(公元前369~前340年),邾国、小邾国一起被楚国灭亡,族人为避殃杀,遂改为儿氏,战国后期又加“亻”偏旁改为倪氏。

得姓始祖:倪宽

始 祖 地:山东滕州

郡望堂号:千乘;安乐堂、敬业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116位/约190万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71位

汤氏图腾释义

【释义】汤的本义是热水。从字形上看,汤从水、从易,说明是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容易受到欢迎,特别是到了冰天雪地的冬天。

【起源】汤姓主要源自:子姓、风姓

1、源于子姓,出自夏朝成汤之号,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汤氏其得姓始祖为成汤。夏朝末年,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落首领名契,本是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于商(今河南商丘),赐姓子氏。契传十四世至履,正值夏朝未代夏王桀统治时期。履,字汤,他即位后爱护民众,施行仁政,深受人民拥护,周围一些小国也慕名前来归附,因之势力迅速扩大。夏朝末期,帝桀为君。夏桀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诸侯们也不听从他的号令。汤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他顺从,不断积聚力量,开始有计划地讨伐夏桀。在贤臣伊尹的辅佐下,他先灭掉了商国附近的夏王朝死党葛国,接着经过十一次的出征,逐个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附庸国韦国、顾国、昆吾国,成为了当时最强的诸侯国。汤在彻底孤立了夏王桀之后,领军一举灭夏王朝,把夏王桀放逐到南巢(今安徽巢湖居巢区)去悔过。之后,成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王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始称商汤。汤逝世后,被后世谥为“成汤”,历史上尊称为“帝乙”。在成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字“汤”为姓氏者,是为河南汤氏,史称汤氏正宗。

该支汤氏正确读音亦作yáng(ㄧㄤˊ),汤氏族人大多尊奉商汤(子履、成汤)为得姓始祖。

2、源于子姓,出自西周初期亳国国王汤子偃,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汤子偃:子姓;陕西始平人。著名西周初期亳国国王,生卒年与具体在位时间待考,诸羌始祖、汤氏鼻祖之一。周公姬旦在二次克商(镇压武庚反叛)之后,封殷商遗贤微子启于宋地(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国,负责治理部分商商遗民。微子启逝世后,传位于弟弟宋微子仲,再传之子宋公稽子稽、宋丁公子申,乃至子偃,时在西周初期。到了秦厉公嬴利执政时期(公元前476~443年),大举出兵伐渭首,震动湟中,当时唐旄羌、发(亳)羌随羌王卯被迫南出赐支河(今青海境内黄河河曲),西徙数千里进入西藏高原,之后唐旄羌驻牧于藏北羌塘,成为藏族的先民始祖之一。而所谓发羌,就是亳偃王子偃的嫡裔族人,又称“亳羌”,入藏后定居于雅隆地区,建有“大蕃国”,汉音译为“大亳国”,就是后来在唐朝时期强盛一时的吐蕃民族。到了唐高宗李治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大蕃国王松赞干布移都拉萨城,并尊偒人之俗,立国于山巅,建立西藏第一个统一国家“吐蕃”,汉史音译为“杜亳”或“杜伯”。西藏的首府富拉萨,在藏语中读“惹萨”,“惹”的藏译为“羊”,“萨”的藏译为“土”,全译就是“羊土”。而羊与汤可通用,土与杜亦可通用,因此拉萨又称“汤杜”,显然大亳国之都拉萨之名,源自于陕西杜亳国的唐(汤)杜氏,而汤(唐)氏则成为吐蕃国贵族,吐蕃赞普即称“汤(唐)”。汤(唐)在藏语中译为“千里之王”;而蒙古语称藏族为“汤(唐)古特”,或“汤(唐)兀”、“汤(唐)兀惕”等。因唐与汤同音同义,所以吐蕃唐氏音译即为汤氏。到了隋、唐之时,吐蕃将帅中有著名的汤乞髯、汤忠义、汤没藏等历史名人;在明朝时期的史籍记载中,藏民族中就有汤汤部族,因而汤氏一直为后来的藏族姓氏之一,但今则大多通译为唐氏,是受大唐王朝高压政策所至,只有少数族人一直沿用汤氏至今。

在今藏、羌民族中,多有称汤氏、唐氏者,读音皆作tāng(ㄊㄤ)。

得姓始祖:商汤(子履、成汤、帝乙)

始 祖 地:河南商丘

郡望堂号:中山、范阳;掬星堂、玉茗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99位/约26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72位

滕氏图腾释义

【释义】滕,“水涌也”。滕的本义是水往上涌。在金文中,滕的字形是以火为图腾,从联,从火,不从水,。

【起源】滕姓主要源自:姬姓

1、出自黄帝第二十五子之滕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史籍《国语》中记载了黄帝之子十二姓中排在第六位的即是滕氏。根据史籍《万姓统谱》上的记载,相传四千年前的黄帝时代,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为四母所生,黄帝分封给他们十四个姓氏,分化成十二个胞族,分别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妊(任)、僖、嬽、依,其中就有滕氏。“滕”字在上古为“塍”,即田埂的意思。因“滕”与“塍”同音,古人即以“塍”假为“滕”,取泉水腾涌、水足田广的膏腴之义。该支滕氏是黄帝后裔十二初始姓氏之一,是起源最早的一支滕氏,与塍氏不分彼此,立足繁衍于古滕州一带。

古代滕州(今山东滕州)历史久远,七千二百年前就有东夷部落的北辛先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现仍可见新石器时代的“北辛文化”遗址,成为中华文明最古老的发祥地之一。

2、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四子错叔绣 的封地滕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距今三千多年前,古滕地(今山东滕县)成为商朝氏族的摇篮,史载商朝始祖契的母亲简狄蚕玄鸟(乌鸦或燕子)之卵而生契,《诗经》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就发生在该处。据史籍《万姓统谱》、《广韵》等的记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灭商后的西周王朝初年,周武王姬发封自己的弟弟、周文王姬昌的第十四子姬绣(字错,史称错叔绣或滕错叔)于滕(今山东滕县),建立了滕国,错叔绣成为滕国的第一代国君(公元前1046年~前?年待考)。在历史文献《滕县志》中对此有详细记载。直到战国中期的周显王姬扁四十年(宋剔成君二十七年,公元前329年),宋剔成君之弟子偃(戴偃)将兄长驱赶到齐国,以武力取得宋国君主之位,自称宋王偃。周慎靓王姬定三年(宋康王十一年,公元前318年),宋王偃自立为王,称宋康王,史称宋末君。这位宋康王十分好战,当时号称“五千乘之劲宋”,他四处用兵,八方征讨,在期间一举灭了滕国。在史籍《史记》中记载:“宋康王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滕,有其地。”滕国灭亡的具体时间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期望考古的新发现。末代滕国君主称滕伯,名叫姬文。滕国灭亡后,其王室后裔纷纷外逃,为了不忘国耻,永怀故土,遂以国为姓,改姓为滕氏,从此四处迁移,散居各方。在滕氏家族中,有的人后来为了避免仇人加害,改为复姓滕叔氏,也有的改为滕氏。滕叔氏后来仍旧省文简化为单姓滕氏。

该支滕氏、滕氏二姓同宗同源,不分彼此。

得姓始祖:错叔绣(周文王之子)、滕文公

始 祖 地:河南新郑、山东滕县

郡望堂号:南阳、清河;南阳堂、清河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175位/约100万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73位

殷氏图腾释义

【释义】《说文》:“殷,作乐之盛,称为殷”。殷字的左边为“身”的原字,表示身体的旋转,为舞者之容。殷字的右边为“殳”,表示手持木棒,为乐者之器。

【起源】殷姓主要源自:子姓

1、源于子姓,出自帝喾嫡子殷偰(契古写作偰读偰xie)之后裔。

据《风俗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记载,商朝君主盘庚将国都从奄(今山东曲阜)迁于殷(今河南安阳),故称“殷”或“殷商”。殷商灭亡后,殷商遗民以国名为姓,称殷(依)氏。该支殷氏已有三千多年时间

,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该支殷氏早期读音作yī,春秋末期亦改作yan,唐朝后亦皆混淆改姓氏读音作yin。宋朝时,因避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名讳,许多殷氏族人皆改姓氏为汤氏、商氏、戴氏、林氏等。

2、源于子姓,出自北殷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据《世本》记载,北殷氏出子姓,即北髦氏,亦称北旄氏。商朝时,有一支崆峒族,居于崆峒国(今甘肃陇东平凉),臣服朝贡于商朝。商人是东来民族,出东夷族一系。商族先世与戎族联姻,所以史称殷戎、戎殷、戎商。商族进入中原后,与周围的土方、犬侯、虎方、羌方、风方等诸多方国交往。史载商族是在夷、戎基础上吸收其他氏族部落融合而成的新商族。很明显崆峒族参与这种民族的融合。北殷氏在周武王灭商后,回迁至崆峒山区与原崆峒族合并的一部分遗民,他们后来成为崆峒十二部族联盟中的一部,因居北方,称为北髦、北旄,但其族民皆自称为北殷氏。北殷氏的后裔子孙在秦汉时期,都逐渐省文简化为单姓殷氏、北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殷氏正确读音作yān,唐朝以后亦改姓氏读音作yīn。

得姓始祖:殷契

始 祖 地:河南安阳

郡望堂号:陈郡、汝南、琅琊;东海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114位/约200万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74位

罗氏图腾释义

【释义】罗,本义是捕鸟的网。罗字的甲骨文顶部是一只飞鸟,下部是一个人,双手张开网状,表示鸟被网扣住了,有翅难飞,可见是一个会意字。

【起源】罗姓主要源自:妘姓、姬姓

源于妘姓,出自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后裔的封地罗国(河南罗山),属于以国名为氏。妘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据典籍《说文通训定声》记载:郐、路、逼阳、鄅等姓,都是古时的妘姓国,始祖为祝融。祝融,名黎,为帝喾时的火正(掌管民事、火种),后人尊为火神。因其有大功于民,能光融天下,帝喾便命曰祝融。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诸多史书均称为“祝融八姓”。

罗国(河南罗山)在周庄王姬佗七年(公元前690年)被楚武王熊通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河南鄢陵)。失国后的祝融氏的子孙就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枝江(今湖北枝江、宜宾一带),遂以故国名为姓氏,称罗氏。至周王朝末期又南迁至今湖南汩罗地区。

得姓始祖:火神祝融(颛顼帝之孙)

始 祖 地:河南罗山、湖北宜城、湖南湘阴

郡望堂号:豫章、长沙、襄阳;尊尧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20位/约140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75位

毕氏图腾释义

【释义】毕,本义是田网,即古代狩猎用的长柄网。甲骨文金文上的毕字就像用树枝编织而成的长柄兜网。

【起源】毕姓主要源自:姬姓、任姓

毕姓,中华姓氏,主要起源于姬姓,得姓始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五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一。毕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如北京,天津,河北之沧州、尚义、黄骅、阜平,山东之平邑、禹城、龙口、济宁,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崇仁,广西之田林,广东之广州花都和湛江吴川,云南之河口,贵州之盘州,四川之合江以及河南的不少地区都有分布。

1、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关于姬姓毕氏的渊源,许多史籍中记载得都一样。例如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望出河内、东平、太原”;在史籍《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也记载:“毕公高之后”;在史籍《万姓统谱》上亦记载:“《左传》有毕万,《晋语》有毕阳”。按史籍《通志·氏族略》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商朝末年,周文王的第十五子高,随周武王兴师伐纣立下赫赫战功。西周王朝建立之后,他负责处理那些被商纣王关押的犯人。他采取宽大为怀,平反了不少冤狱,表彰了因直谏受害的功臣,因而名声鹊起,被称为“周初四圣”之一。后被周武王姬发封于毕地(今陕西长安、咸阳北,渭水南北岸一带),他建立了毕国,为公爵,故而史书多称其为“毕公高”。三千多年前的毕国又称为毕陌、毕原或咸阳原,在西周初年,十分受到西周王室的重视,因为大名鼎鼎功在国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后,都是葬在毕原。姬高是周王朝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在周武王病逝后,他为顾命大臣之一,与周公姬旦、召公姬奭一起辅政,使周王朝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形成了“成康之治”的盛世。毕公高的后代毕万后来事仕于晋国,乃封于魏地,其后代中有改姓为魏氏者,在战国时期成为著名姓氏。仍居于毕国者,遂以国名为姓,称毕氏。在两周的八百七十多年间,周文王的这支毕氏子孙一直显赫于世,并且历代相传,一直相传至今。毕氏、魏氏同宗同源,皆尊奉毕公高为得姓始祖。

发源于陕西的毕氏,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北部一带,史称毕氏正宗。到了汉朝时期,有一支毕氏族人远迁山东的东平郡,并且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

2、源于任姓,出自黄帝少子禺阳之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世本》记载:“系自任姓所改。”任姓毕氏远早于姬姓毕氏,为任奚氏同祖。任姓的始祖,许多史籍皆考证位夏王朝时期车正奚仲之后,以王父子字为氏。黄帝少子禺阳受封于任地(今山东济宁),故为任姓。禺阳的裔孙名仲,食采于夏王朝管辖区的奚地(今河北承德),史称奚仲,出任夏王朝时期的车正(管理和制作车舆的工匠),后又改封于薛(今山东滕县),一度还迁于邳(山东徽山)。

西周初期,有谢氏、章氏、薛氏、舒氏、吕氏、祝氏、终氏、泉氏、毕氏、过氏这十个姓氏,都是任氏后裔的封国,是由任氏分支出来的。

在奚仲的后裔子孙中,有分迁居于毕原(今陕西咸阳)者,这个分支的族人便以居邑名称为姓氏,改称毕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毕公高

始 祖 地:陕西咸阳

郡望堂号:扶风、东平、河南;河内堂、太原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131位/约150万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76位

郝氏图腾释义

【释义】郝,“大火也”。郝由赤字和邑部组成。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赤是由“大”和“火”组成的会意字,本义是大火。

【起源】郝姓主要源自:姜姓、子姓

1、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又称郝骨氏(又称郝省氏或赫胥氏),属于复姓省文简改为氏。《新唐书·宰相世系》所记载:“郝氏出自郝省(骨)氏,太昊之佐也。商帝乙之世,裔孙期封于太原之郝乡,因以为氏。”据史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相传,在炎帝神农氏又叫郝骨氏,为太昊(伏羲氏)的辅佐大臣,曾帮助太昊治理部落。郝氏家谱关于郝乡的记载,在南朝梁武帝时任江夏郡太守的郝廻写的“丹阳郝氏源流总序”一文中称:“郝氏出于赫胥,为太昊佐臣,曰郝省。”“本风姓,商帝乙之世,裔孙期初封大原于郝,为邦国,后因以为氏,凡郝皆其后也。至春秋时郝为小国,迨隶盩厔之终南,徙并州之太原,周末自终南徙巴蜀汉中。”赫胥氏也称华胥氏,属伏羲母华胥氏族,属于风姓的一支(伏羲氏族为风姓)。到了商朝晚期,郝骨氏有个裔孙叫作郝骨期,被商王武乙封在郝邑(今山西太原),于是郝骨期的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氏,亦称郝氏。到了殷商末期,郝邑被姬姓周族首领古公亶父所占有,成为周族生息之地。古公亶父,就是周太王。周太王率族人居住在郝邑,周边的北狄族人常来侵犯,周太王为了避免流血冲突,遂率部离开郝邑,向西南迁徙到歧山脚下(今陕西宝鸡歧山一带),在渭水平原地区开始逐渐壮大起来。

传到周太王之孙姬昌,成为殷商四大诸侯中的西伯侯,最后其子周武王成功地推翻了殷商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西周王朝,到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晋国,郝邑归晋侯所有。

2、源于子姓,出自殷商第二十七代帝王帝乙之子子期的封地郝乡,属于以居邑名为氏。相传契为商的始祖,帝喾(高辛氏)之子。契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赐居于商(今河南商丘)。相传其母因吞玄鸟(乌鸦或燕子)卵而生下他,故被赐姓子。商族后来不断的壮大,终于在契的十四代孙汤的领导下,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了子氏为王的商王朝。商王朝在第二十七代帝王商康丁子嚣即位时,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郝乡(今陕西周至),称郝伯。公元前十一世纪,商王朝被周武王灭亡之后。亡国后,在郝伯子期的后裔子孙中,有人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郝氏,是为山西郝氏或陕西郝氏;另有的则以国名为氏称商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郝氏被史称郝氏正宗,族人皆尊奉商康丁、郝伯子期为得姓始祖。

关于郝氏源流于子姓(古称好姓)是比较可靠的,如果追溯到上古传说,反而为谬,那时候连赤字都不存在,何来郝之说,而那些传说的神话人物,经过后人杜撰,也多不可考。甲骨文记载有“辛亥卜赤王受侑”,意思是要问“赤”这位先公会保佑商王吗?赤字甲骨文上为人或大或天,下为火,意思是祭祀尊敬的先人,而赤字即是郝字前身。先祖契为火正,也称阏伯,商王氏族给后人取名有以齿序排列之规律,即给有贡献的王族或子孙赐以某位功业显著的先公之名的情况。先商时期商部族擅于制陶和冶铜,商族人制作的陶器和铜器卖到周边许多方国,所以先公名多有陶唐之谓,帝喾的”喾“其形与唐字极相似,喾字是后来演变。商太祖成汤甲骨文就称”唐“、”成唐“,子姓后人多尊为”赫“君,古谱有”赫赫成汤,我祖唯扬,世泽郝氏,千古留长“。

得姓始祖:康丁、郝子期

始 祖 地:郝乡(山西太原)

郡望堂号:太原、京兆;晒书堂、丰文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87位/约38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77位

邬氏图腾释义

【释义】邬,“地名也”。春秋有二邬:一在晋地,二在郑地。

【起源】邬姓主要源自:妘姓、祁姓、姬姓

1、源于妘姓

出自春秋时期陆终四子求言的封地邬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的记载,邬氏来源于封地,源于陆终第四子求言。在典籍《国语》中记载:“陆终第四子来言为妘姓,别封邬,望出南昌,抚州、崇仁。”妘求言,相传是帝颛项元孙陆终的第四个儿子,封地在郐(今河南新郑),当时自称为会人(郐人)。妘求言的别支郐人之后裔中,有子孙在西周时期被封在邬,称邬侯,并建立了邬国。春秋初期,邬国即被雄心勃勃的郑武公姬寤生所吞并,成为了郑国的一个邑地。在郑国语言文字中,“邬”字与周王朝的“鄢”字通假,因此,宋朝学者王应麟在编纂《姓氏急就篇》的时候,就将“邬”字按周语讹作“鄢”字。此后,诸多姓氏书籍遂皆称该“邬”为“鄢”。后来的周桓王姬林二十一年(公元前699年),楚武王熊通率军攻郑国,邬地被楚国所夺取,并改设为县。邬,就是今天的河南省腹地许昌市的鄢陵县,实际上应称邬陵县。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晋、楚两国在邬地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鄢陵之战”。二百九十六年之后的周赧王姬延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秦国大将白起与楚国之间在邬地又爆发了著名的“鄢郢之战”。再五十五年之后的秦王嬴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国大将王翦灭楚国,邬地最终成为了秦朝之地。

在这一历史时期,有鄢陵之邬侯的后裔子孙以故国名位姓氏者,称邬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邬氏族人皆尊奉妘求言为得姓始祖,且不与祁姓邬氏合谱。

2、源于祁姓

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邬臧的封地邬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晋大夫邬臧之后,食邑于邬,因以为氏。”这位邬臧,是当年晋国重臣祁盈的家臣之一,原名叫祁臧。事由,则源起于史籍《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所记载的:“晋祁胜与邬臧通室。”“通室”,按著名西晋学者杜预的注释,就是“易妻”,古称“易内”,即交妾淫奸,以求新奇刺激,是古代奴隶贵族们彼此之间的无聊游戏。如今世风日下,国内许多地方又泛滥起数千年前就已有的“换偶俱乐部”之类的机构。到了农历6月,晋顷公堂而皇之地杀了祁盈、杨食我、羊舌氏等人,灭了祁氏势力集团。之后,晋顷公赏赐祁臧的后代食邑于(今山西介休),其后裔子孙世称其祖先祁臧为邬臧。

在邬臧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邬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邬氏正宗。邬氏族人大多尊奉邬臧为得姓始祖。

3、源于姬姓

出自春秋时期晋大夫司马弥牟之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或官职称谓为氏。在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记载:“邬,邬郡太守司马弥牟之后,因以为氏。”在史籍《左传·昭二十八年》中是这样记载的:在晋顷公姬弃疾灭了以祁盈为代表的祁氏势力之后,晋国由魏献子执政,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为三县。司马弥牟为邬大夫,贾辛为祁大夫,司马乌为平陵大夫,魏戊为梗阳大夫,知徐吾为涂水大夫,韩固为马首大夫,孟丙为盂大夫,乐霄为铜鞋大夫,赵朝为平阳大夫,僚安为杨氏大夫。司马弥牟为邬大夫,当指司马弥牟被分封于原属祁氏家族的食邑之一的邬(今山西介休),亦或是指地为官称,只是去管理邬邑,并没有封予食地,因为邬邑已经封赏给祁臧的后代了。但无论无何,司马弥牟被封为邬大夫是历史事实。后来,司马弥牟的后裔子孙中的大部分人仍旧复姓司马,而另有一部分人则以先祖受职之地名、或官职称谓为姓氏,称邬氏,世代相传至今。

著名的宋朝史学家郑谯在所撰著的《通志·氏族略》中,将姓氏按周朝各诸侯国以邑为氏的统计中,便将邬氏列入晋国邑,属于以邑为氏。

得姓始祖:妘求言(陆终四子)、邬臧

始 祖 地:河南偃师、山西介休

郡望堂号:南昌、太原、抚州;颍川、慎德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214位/约55万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78位

安氏图腾释义

【释义】安,安定、安静之义,会意字。甲骨文的“安”字,是一个房子里面有一女子,古人用“家有女子即安定”。

【起源】安姓主要源自:己姓

1、出自华夏族原有姓氏。秦朝时有安期生,亦称安期,人称千岁翁,安丘先生。琅琊人,师从河上公,黄老道家哲学传人,方仙道的创始人。是秦汉期间燕、齐方士活动的代表人物。

2、西亚安息国(古帕提亚帝国,今伊朗),其王族后代皆以国名为姓氏,称安帕提亚氏。到了汉朝时期,汉武帝刘彻派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抵达安息国以后,中国与安息国开始有了往来。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不愿当国王而向往佛学,想当僧人,于是就将王位让给叔父,自己出家为僧。东汉桓帝刘志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清来洛阳宣传佛教,随后便定居了下来。

在安清的后裔子孙、以及当时随同太子安清一同入汉的侍从随员们,皆以原国名的汉译名称为姓氏,称安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安氏正宗。有相当一部分安氏族人多尊奉安清为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安清

始 祖 地:河南洛阳

郡望堂号:凉州郡、武陵郡;济世堂、中和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123位/约180万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79位

常氏图腾释义

【释义】常,衣也。古时与裳同为一字,从巾、尚声。后来,裳和常二字的用法发生了变化。裳仍保持原来的意思,即裙。而常却引申为常规、经常、永恒之义,又上升为专门指法典和伦常、纲纪等,代表古代帝王的旌旗称为“常”,是一面绣着日和月图形的旗帜,表示帝王的地位与天地日月同存永恒。

【起源】常姓主要源自:姬姓、芈姓、赢姓

1、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康叔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所载,为西州时卫康叔支庶子孙。据史籍《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周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封。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的始祖。所以,在史籍《新唐书·宰相世系》中记载:“常氏出自姬姓。卫康叔支孙食采常邑,因以为氏。”后来周公旦(周武王之弟姬旦)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西周初期,周公大肆分封诸侯,诸侯也跟着大肆分封采邑。期间,卫康叔把他的一个儿子封邑在常(今山东滕州)。卫国,于秦昭襄王赢则五十三年(公元前254年)沦为魏国的附庸,又于秦二世胡亥元年(公元前209年)为秦国大军所灭。

卫国灭亡后,其后裔有以国为氏姓卫,也有以封邑为氏姓常者,史称常氏正宗。同时,也不能排除殷商后裔有改姓卫或常的,是为山东常氏。该支常氏族人皆尊奉康叔为得姓始祖。

2、源于芈姓,出自赢姓恒氏族人因避北宋真宗赵恒之讳,属于避讳改姓为氏。据南宋郑樵撰写的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古代“恒”、“常”二字通义。恒氏,本是楚国公族恒思公之后,称恒氏。到了宋朝时期,宋真宗名赵恒,恒氏族人因避皇帝名讳,改恒氏为常氏,此即南宋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所说的:“又有恒氏避宋讳亦改为常”。这一支常氏主要繁衍于今江苏省东部沿海一带。

3、源于赢姓,出自黄帝大臣常仪和大司空常先之后,相传祖姓常氏。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黄帝大臣常仪和大司空常先,常氏当此出。”相传,在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以常为氏的古人相当多。相传周族与商族的首领高辛氏次妃为常仪,以善占月之晦、朔、弦、望著名。在史籍《帝王纪》中说她是帝喾之次妃,生帝挚。因古代“仪”与“娥”同声通用,故后世的嫦娥奔月故事有可能是由常仪占月附会而成。在史籍《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有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的记载,常先曾被黄帝任命为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这是见于史载最早的常氏。清朝学者张满在《姓氏寻源》中记载:“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为大司空,常氏宜出于此。”

黄帝所居之轩辕丘,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西北,帝喾的都城在今河南省偃师市,故中国最早的常氏出于河南。因此,常氏族人应该说在五千年前就有了,是为河南常氏。

得姓始祖:康叔

始 祖 地:河南新郑、山东滕州

郡望堂号:平原、太原、河内;知人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98位/约31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80位

“姓氏图腾和起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姓氏的历史和发展历程,虽不能完全当真,但可以从中学得不少知识。

感谢家人们的支持关注,小编将更加努力查阅相关文献,为家人们持续更新中华400多个姓氏图腾和起源

#国风大典##国学经典##国学##姓氏##人生#

最言情小说的明星名字,哪一个上榜了?

​拥有一个好名字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娱乐圈拼搏的艺人们,他们如果有一个非常好听,让人印象深刻的名字,是非常能够让人记住的,也能够打开他们的知名度,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最言情小说的明星名字,每一个都非常惊艳。

胡冰卿

大家通过《秦时明月》和《旋风少女》知道了胡冰卿,这个名字非常好听,且诗意十足,出自“织梦凝冰卿君意,冰心月染惟系卿”一句中,父母真的非常有文化了,非常清新脱俗的名字。

白敬亭

出自李白的诗句“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非常富有诗意,通过《夏至未至》被大家所熟悉,听到这个名字就感觉是一个非常干净的奶油小生,其实也是一位集颜值演技于一身的邻家大男孩。

张芷溪

近年来芷字非常受家长的喜欢,也是起名常用字之一,女孩似水,带个溪也不错,张芷溪因为《大军师司马懿-军事联盟》出演甄姬走红,本人也长得非常好看,再加上名字的加持,更让人印象深刻,就是言情小说中女主的名字了。

安悦溪

安姓就是一个非常好听的姓氏,加上悦溪这两个字,是不是非常悦耳动听呢?虽然不是出自什么诗句之中,但是却非常玛丽苏了,放在当代言情剧中,就是妥妥的女一号呀!

阚清子

阚姓本身就非常特别了,是一个非常罕见的姓氏,母亲娱乐圈中好像只有她一人姓阚吧,(如果还有,估计就是小编阅历不够了),清子与阚姓搭配,好听又好记,是让人一听就能记住的名字,在娱乐圈中非常有特色。

纪凌尘

说到阚清子,就不得不聊到纪凌尘,毕竟他们之前有一段感情,虽然短暂,但是也非常美好,当时听到纪凌尘这个名字,就被惊艳到了,这就是言情小说中男主专有名字呀,潇洒又飘逸。

谭松韵

可爱又漂亮的谭松韵,通过《旋风少女》被大家熟知,因为《最好的我们》而被大家所喜爱,天生圆圆脸的她,满满的少女感,谭松韵一名取自“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一句中,充满了诗情画意。

看了以上这些明星的名字,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是不是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十分重要呢?还有哪些让你觉得非常言情小说式的明星名字呢?欢迎大家评论一起探讨。

安氏家族的印记,给子孙取名一定要带字辈

中华文化底蕴深厚,人名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意义。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更重行辈之序和长幼之别,几千年来延续传承。

族辈字排得最好的就是孔子家族,孔府专门颁布《孔氏行辈告示》:“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所开列行辈,取名训字。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古代孔姓是天下第一大姓,当孔姓出现这种排辈方式的时候,天下人争相模仿,故而,这个用来区别族众的长幼尊卑和次序,并表明家族世系辈分的字,也叫“吉字”。逐步演变为以“姓+族辈字+名”为主的家族式起名方式。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我国古代家谱文化的盛行。字辈成了一部完整家谱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个家族的印记,是家谱中独含的家族文化密码。

从道光十一年(1806年)第五次修谱时,我们家族十五世以上行辈不统一,所以由十五世邦哲、恩远二公集合有学识的长辈们,经过反复推敲议定,合族行辈统一用字,自十六世始为“曰”字辈,其顺序为:“曰为茂郁丰,伯仲久长增,金祺华丽象,荣耀景加兴”二十字。光绪十五年(1899年)第六次修谱时,发现由于人口繁衍众多,每世限用一字,导致同辈同名者甚多,乃于\"曰、为\"而下,即自十八世起,每世增加一字,命名时可任意选用。其顺序为“曰为贤可宝,传述利以贞,慎修昭正式,衍泽庆有功”。这些五绝吉字前后连贯,讲究押韵,富有内涵。

而到了七修族谱时(十九年,即1930年完工),安氏丁口已逾数万,每世只限二字,仍感不敷应用,遂议定自十八世起,每世增加为四字,任选一字,四字句共十八句,末句为“兴起功成”,即安氏之三十五世也:

“贤才培茂,郁乃可宏,丰宝熙良,传在百从,述作中继,肇利久清,建以常基,增尔元贞,效金慎言,修其箴名,光华克昭,美丽正廷,象举式全,延善敦荣,德泽普耀,景庆升平,有志加益,兴起功成”。

在运用的时候,把相应的辈分吉字放在姓和名的中间,不管年龄大小,在一个家族中,大字辈的辈分比小字辈大。相声界的辈分似乎要求很严格,如今提起相声,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恐怕就是德云社。“德云社”,顾名思义,就是以“德”字辈和“云”字辈排列的社团,是按照入门时间早晚分为“云鹤九霄,龙腾四海”八科,这八个字是当年张文顺老先生给定的。比如“郭德纲”之后的“何云伟、曹云金、岳云鹏、刘云天……曹鹤阳、郭鹤鸣、刘鹤春、阎鹤祥……\"

翻阅我们的族谱,你会发现,我们的先人起名,是非常有学问有讲究的,即使前几世出现部分单字,也大都使用字形字义接近的字来取名,十六世以前没有统一的辈分,但兄弟或近支兄弟名字的用字,那绝对是有学问,要么讲究字义,要么讲究字形。

五世“佐”、“佑”,“寕”、“守”、“定”、“家”

八世“大年”、“大觀”、“大有”、“大寿”

不胜枚举:

1966年,毛爷爷为北师大女中学生赐名为“宋要武”,之后全国掀起一股改名风潮。过去的族辈字多用诸如“仁、义、理、智、信”等,都有了“封、资、修”色彩,提心吊胆要改名,叫、爱国、爱民、卫东、卫国、旭东、朝晖、建国、建平、建设等包含政治意味新名字的出现,中国人开始一改传统家族族辈字起名法。当然,后来大伙儿都感觉到,名字有了时代感并不好,社会是发展的,有时代感就会有落伍过时的时候。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也越来越多,传统的家族聚居方式被打散,家族成员散布于各地,取名就更不讲究了,很多人都不了解家族的辈分排行了,采用辈分取名也就终止了。后辈们或外出求学,或外出务工……落脚天南海北,失去祖源信息,取名随心所欲,名字百花齐放,取名讲究查五行、看时辰,辈分不再重要,或直接省略不用,或使用错别字,甚至取名出现乱用辈分的情况。字辈是一个家族特有的印记,没有字辈引导来显示家族世系和源流,即使相逢也互不关注,因为名字里已经没有了很直观很容易就能辨别宗系的族辈字了。古人通过字辈方式牢固了宗室家族的意识,是一个家族的印记。实际上,传承家谱字辈的传统,除了能避免重名外,更重要的还是亲族亲情的维系。一个带着族辈字的名字,就是一个亲情符号,能让散居各地的亲人彼此牵挂,时刻感受到亲情的存在。然而,过去中国人特别看重几百年的东西,曾经人人都有,如今很多人都没有了。

由于特殊年代传统文化和家族文化的缺失,我的名字就没有带辈分,在现在看来,是十分遗憾的,如今的社会,成年人想改名字是很不现实的一件事,所以给自己孩子取名的时候,体现了字辈弥补。今天整理了这段小文,就是呼吁家人们,以后在给儿孙取名的时候,千万不要失去了字辈,这是安氏家族的印记,也是传统文化和家族文化的复苏。

古代世界的形成(上)——佛教希腊化

(图片来源:东方ic)

【文化的江山】

/文

佛教走出印度

佛教起源于哪里?都说是印度,大体上,也可以那么一说。可具体来说,它应该起源于今之尼泊尔,更确切地说,是尼泊尔境内的迦毗罗卫国,据考,公元前七世纪,释迦族以马为图腾的一支,迁入今尼泊尔与印度交界处,建立部落共和国,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是被推选出来的执政官,他不是世袭国王。

而“释迦牟尼”,便是那位姓乔达摩的仙裔,名悉达多的王子。“释迦”,为种族姓氏,意思是“能仁”,“牟尼”,是对人的尊称,意为“寂默”,连起来解读,释迦牟尼,就是“能仁族里那个寂默的圣人”,能仁族与共和国,可以说是佛教的根本。

今天的尼泊尔为古印度一部分。这一部分,不是从现代国家观念而言,而是从文化传统来说的,佛教本来就是印度思想的产物,可它却不容于印度。

佛教出现以前,印度已有婆罗门教为国教,表达国家意志,维护国家体制,佛陀忽闪而出,以“惟我独尊”的姿态,挑战了婆罗门教的权威。

首先,佛教是佛陀对自身及人类命运的思考,以个人体验创教立宗,并不是为国家或民族神道设教,创造信仰,佛教是很个人化的,所以佛教与婆罗门教迥异。婆罗门教是国教,是印度民族性的宗教,而佛教,则超越了国家与民族的局限,从个体性出发,成长为走向世界的人类性的宗教。

其次,在教义方面,佛陀怀抱普世价值,有共和思想,以众生平等学说,冲决了婆罗门教种姓制度的网罗。公元前五世纪前后,轴心期的理性之光不光闪耀在佛陀一个人头上,在佛陀问世前,古印度就出现了沙门思潮,在思想史上,沙门与婆罗门专门唱反调。

沙门思潮的兴起,反映了刹帝利地位上升。古印度是种姓等级社会,婆罗门是第一等级,刹帝利是屈于婆罗门的第二等级,《梨俱吠陀》写到:“原人之口,是婆罗门;彼之双臂,是刹帝利;彼之双腿,产生吠舍;彼之双足,出首陀罗”,将人分为永远固定的四个种姓,诸神与人都被祭祀掌控,被婆罗门的话语权统治。到了《奥义书》时代,刹帝利已不甘自居于双臂,也来争夺话语权了,这有点像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兴起时,为了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都来支持宗教改革一样,刹帝利用古印度本有的轮回和业报观念,从思想上动摇了种姓制度的根基。

《奥义书》虽由《吠陀》发展而来,而被视为婆罗门教典,但并非都由婆罗门书写,也不完全反映婆罗门教的观点。实际上,有的“奥义书”敌视婆罗门而具秘传性质,《歌者奥义书》说,关于梵的知识只能传给儿子或入室弟子,不能教给其他人。某些“奥义书”中,刹帝利已经作为思想权威出现了,自居于婆罗门教师,特别是关于轮回、业报和解脱,并非出于吠陀传统,而是基于刹帝利的沙门教义,成为后来印度宗教之本。

然而,梵书时代则奉行祭祀至上,祭祀本身,成了目的,天神虽在,只是祭祀对象,通过祭祀仪式,可以支配天神,而祭祀方法,则被婆罗门专擅。那时,印度本土的宗师,或为婆罗门,或为沙门,著名者被尊称“沙门六师”,载于《佛经》,皆以自身苦修取代祭祀,以轮回、业报、解脱取代种姓。

在印度,轴心期的理性之光,反映在沙门诸子的思想中,佛陀为之代表,沙门思潮被佛教采纳,但佛教却并没有在印度发扬光大。佛教再度兴起,有待于一个新机遇。一个国家太小了,佛教需要一个世界。佛陀涅槃后,又过了两个世纪,终于等到亚历山大来了,给它带来了希腊化世界,它便在这个世界里发枝散叶。

佛教诞生于印度,而印度是个婆罗门国,佛教因与婆罗门教对立,而一度在印度消失,所以,佛教中心不在印度,而在犍陀罗国。公元前六世纪前后,犍陀罗国大概位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公元前四世纪,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灭波斯帝国,征服中亚,来到犍陀罗,带来希腊文化安营扎寨,与佛教文化融合,形成犍陀罗艺术。佛传东土,就从犍陀罗国起步,带来石窟里的健陀罗艺术。如果说犹太教曾经有过一篇血与火的“出埃及记”,那么佛教也应当有一篇“出印度记”。

出印度,往哪儿去?往犍陀罗去。那是希腊化世界一块艺术与信仰的飞地,像个思想启蒙的逗号一样,勾引着叛逆的佛教到此稍息,接受希腊化洗礼。

犍陀罗,为印度列国时代十六国之一,今阿富汗之喀布尔、坎大哈以东,及印度之西北部,皆悉犍陀罗境,核心为一盆地,东、西、北三面被巨山环绕,南面,顺流而下,是印度河流域。兴都库什山有喀布尔河,从西北往东南流,经由此地,入印度河水系。其东北从喀拉昆仑山上,则有河流西南向,亦于此地汇入印度河。这两条河谷,成为外界从西北(阿富汗)和东北(中国新疆)进入犍陀罗以及印度河流域的通道。

犍陀罗国名,又作健驮逻、乾陀罗,也有译作“香林国”、“香净国”、“香风国”、“香洁国”的,何以这么香呢?据载,乾陀罗树香气袭人,遍地皆植,即为香林,风化所及,香满国也,这就是犍陀罗国,从吠陀时代起,地居印度北疆大道之要冲,成为亚洲内陆交通的核心区域。

这片核心区域的核心,是帕米尔高原,天山、喀拉昆仑山、兴都库什山在这里交汇,中亚三大盆地——费尔干纳盆地、吐火罗盆地、犍陀罗盆地,还有中国新疆位于天山南北的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都被这三座大山分开,形成一个个独立的文明空间,但也有通道相连,一条是从中国新疆往中亚去的天山走廊,还有一条是从阿富汗通往中国的瓦罕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东西向的狭长山谷,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与印度往来的的通道,犍陀罗就在这条通道上。

此地为枢纽,连着中亚、东亚和南亚,亦为门户,由此通道往南去,便展开了一幅辽阔的印度文明的画图。

希腊化的华严大数

佛教里有“华严大数”,出自《华严经》。据说,“华严大数”,是佛陀使用的计量单位,计有123个数,都是跟教义有关的天文数字,用了宇宙的尺度来衡量,有点像我们今天所说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最大的一个数,叫“不可说”,比它大的,是它的叠加,即“不可说不可说”,还有更大的,是“不可说不可说转”,加了一个“转”字,就显得“佛法无边”。据说,“不可说不可说转”=10^(3.721838387×10^37),若一秒写一0,要写1200亿亿亿年。

若放在这样大的宇宙尺度里,人类历史活动的纪年就不值一提了。因此,历史上,印度从未有过像样的编年史,而中国文化则相反,远离宗教而以历史为宗教。

老子的《道德经》也以“不可说”开篇,“道可道,非恒道”就是“不可说”的意思,但老子对于数字则换了极简主义的“一是一切”的尺度,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运算方式解释生生的世界,有别于“华严大数”。《易经》里,也有个阴爻和阳爻互动的算法,以64卦384爻,建立了一个人类历史活动的数据库和演算模式,以历史作为评价现实的标尺。

“华严大数”也许受了希腊化影响。公元前六世纪,与佛陀大约同时,有一位古希腊哲学家,名叫毕达哥拉斯,有可能受了音律中整数及整数比的启发,提出“万物都是数”,引发了天文学的“天球的音乐”。

天体运行的声音,人类听不清,但毕达哥拉斯告诉我们,可以通过数学概念,在数学运算中来倾听,亚里士多德甚至说,毕达哥拉斯以数为“整个自然的初始之物”。卢昌海著《毕达哥拉斯的数》一文,指出毕达哥拉斯还区分了纯数学和应用数学,他认为算术与几何,属于纯数学,是以心智想象建构世界;音乐和天文,属于应用数学,以感官探究把握世界。也可以说,算术就是数本身,而几何与音乐,前者是数的空间形式,后者为数的时间存在,而天文,则是数的时间和空间的统一。而1、2、3、4相加得之10,被视为十全十美的完美数,这种完美的数字想象,被形式逻辑赋予了必须的实在性,完美的宇宙,天球数目要等于10。

可当时所知天球只有9个,即地球、月亮、太阳、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土星以及最外层的群星,所以毕达哥拉斯又提出,宇宙有个中心即中央火……人们看不到它。亚里士多德说得好:这不是在为现象寻找理论和原因,而是试图强迫现象满足他们的某些理论和观点。

完美是个坑,思想已塌陷。外部的宇宙缺陷,还可以用想象的存在来弥补,可来自内部的缺陷——从“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自身的发展中发现的“无理数”,却使得基于数的哲学想象的短板出现了,被无理数拉下马的和谐与完美,从此就变得灰溜溜,“万物即数”的理念世界,也跟着塌了一角,给毕达哥拉斯学派带来了危机。

“华严大数”,是对修行的自我体认数字化,试举例言之。例如“无尽”,指无为法,《维摩经》说: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又说:传法如传灯,以一灯燃百千灯,故有无尽灯,照亮无明。《华严经》亦云,信心为烛,慈悲为油,以念为器,光为功德。然而,人言“无尽”,佛曰有数,菩萨解说“华严大数”,算得“无尽”为一大数,不仅作为语词存在,而且作为数字存在。

还有“无量大数”,按照字面的意思,就是没有比这更大的数,或大不可测的数,该数是佛教无量智、无量心的数字化存在,“无量”为1068,“大数”为1072,还可以再细分为无量、十无量、百无量、千无量,大数、十大数、百大数、千大数。元人朱世杰撰《算学启蒙》,其中言“数”,分为“大数”、“小数”。

“大数”之中,有传统算书里的“大数”:一、十、百、千、万、亿等。还有非传统算书中的“大数”:极。由佛教带来的“大数”则有:恒河沙、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议、无量大数。“无量大数”,便首见于此。“小数”之中,也有算数:分、厘、毫、丝等。有佛数:模糊、逡巡、须臾、瞬息、弹指、刹那、六德、虚空、清净、阿赖耶、阿摩罗、涅槃寂静。我们发现,这些“大数”、“小数”,都分为算数和佛数,都指向物质和精神两极。物质形态的算数,我们还好理解,可精神现象的算数,该怎么解读?两极算术,无论大、小,亦各有其三观——宏观、微观、宇观。物质层面的宏观部分,为日用之数,可用于日常算术;微观、宇观部分,是出于心智想象之物,其大为“极”,其小为“净”;而精神层面的佛数,不仅“致广大”——至大无量,而且“尽精微”——至小涅槃,为10-24。

由此看来,佛教数学,不仅“万物皆数”,而且将人的感知、体认、思想——思惟修都纳入算数范畴,都与“华严大数”或“无量大数”中的某个数字有关,也就是说,每一种精神现象几乎都对应着一个大数据,大数据不仅能掌握人的物质世界,还能反映人的精神活动,不但无量四心,可以数字化,并用数据来表达,“不可思议”,同样可以。

“不可思议”出自《维摩诘所说经·不思议品》,谓佛陀神妙,非凡人可“思”,无语言能“议”,却能以数字表达,在“无量大数”中,“一不可思议”为1064。

思想的数字化,是印度本土佛教固有的,还是在希腊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应该与希腊化有关,有可能是将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的思想引入佛法。如果说“万物皆数”一说还是将客观的认识对象数字化,那么在佛法中作为认识主体的思想者本身也被数字化了,佛家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都可以被数字化。

谈到希腊化,还有一例,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在《论数沙》中,说道:我要告诉大家,用我找到的方法,不但能表示出占地球那么大地方的沙粒的数目,甚至还能表示把所有的海洋和洞穴都填满了沙粒,这些沙粒总数不会超过1后面有100个零。

佛教“华严大数”和“无量大数”中,也有一个数,跟沙有关,那就是“恒河沙数”,但“恒河沙数”,只是阿基米德数沙的一部分,包含在阿基米德大数之中。阿基米德大数,是所有大数中最大的那一个,比佛教无量大数还大。后来,一个九岁美国男孩,模仿布谷鸟发声,给它起了个“googol”的名字。再后来,又有一家搞大数据的公司,就用这个名字,用阿基米德大数给公司命名。

看来,佛教数字化受了希腊化影响,而佛教希腊化中心就在犍陀罗。

汉传佛教已希腊化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征,犍陀罗国也被征服。亚历山大逝后,帝国四分五裂,犍陀罗属于希腊化的塞琉古王国,大约位于叙利亚、伊朗、亚美尼亚一带。

公元前约256年,希腊人在犍陀罗自立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西汉人称之为大夏。公元前2世纪,大月氏人被匈奴追杀,西迁中亚,席卷大夏,分拆大夏国为五部翕侯,其中,贵霜部崛起,攻灭四侯,统一五部,建立贵霜王朝,故贵霜王朝的兴起,当可视为希腊人的一次复国运动,王朝的贵族都是希腊人,他们重新回到了犍陀罗。

还在巴克特里亚王国时期,希腊人就以自己的方式接受了佛教影响,并对佛教作了改造,到了贵霜王朝时期,希腊人就把佛教的影响,推向整个希腊化世界了。

有人说,犍陀罗是人类文明全球化的最早尝试,各文明于此“共和”,并从中受益,以佛教为例,孔雀王朝阿育王尊佛教,初期,王朝里的佛教仍带着婆罗门教残余,等级意味浓郁,当它来到犍陀罗,遭遇希腊文明时,就重启了原始佛陀的能仁精神与共和品格,一变而为强调平等的世界性宗教。希腊思想也与佛法相通,如《弥兰陀王问经》,纯问答体,一如柏拉图行文风格,而早期高僧那先的老师法铠是希腊人,那先很可能也是希腊人。

佛教东传,传的是希腊化佛教,希腊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城市化,佛教在印度本土,以乡村为基础,到犍陀罗时,便向城市文明转型,走出乡村社会,走向城市文明;走出种姓制度,走向众生平等;走出宗教信仰,走向思想共和。

艾兹赫德在《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第三节“公元前200年到公元400年的中外交流”的“思想交流”部分,举了三个例子,一个是音乐,另一个是炼金术,还有一个就是佛教传播,从贵霜王朝向中国传播。其中,他提到了两位最著名的佛教传教士,一位是小乘佛教的安息(伊朗)王子安世高,另一位,是大乘佛教的贵霜梵文学家支娄迦谶。

这两位的汉字姓名,都是以国为姓,安世高是安息国的太子,故姓安,支娄迦谶是大月氏国人,故姓支,西域佛教传入中国,早期主要是由这两姓推动,从这两国传入。安姓,大本营在安息帝国。支姓,其根据地在贵霜王朝。安息偏于小乘,贵霜趋于大乘,它们的价值偏好,有可能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底蕴,安息是波斯文化底子,贵霜是希腊文化底子,它们都被佛教化了。

还是中国胃口大,适应性强,兼容并包,管你大乘小乘,全都容下。无论小乘思想的种子,还是大乘教义的苗芽,在中国都能找到相应的文化土壤生根开花。艾兹赫德指出,小乘宗旨,同那时中国文化原本迥异,但有一点相通,小乘教强调人可以通过禅修,把自己从轮回中解脱出来,也就是主张自己解放自己。这一点,类似于中国方士以修行与服食丹药实现自我超越,当然也就可以尝试禅修达到游仙,宗旨虽有不同,但方法颇为一致,都是通过体认的方式——修行,来达到自我预期的目的。

而大乘教义,则被艾兹赫德说成了“没有教义,一切都是辩证法”,那便是“空”的辩证法,轮回也好,涅槃也罢,都是“空”,既然一切都是空,也就没什么可以解脱的了。他认为,这样的大乘思维应该是中国人最陌生的,可中国人同样照单接收。殊不知,中国文化里早就准备好了老庄思想与之对接,通过“以无为本”的后门,也能进入佛教“空”域,老庄思想,成为佛教进入中国的桥梁。

(作者近著《文化的江山》前五卷,中信出版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