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头条创作挑战赛##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注释1.六尺之孤: 指丧失父母的未成年人,孤儿。“七尺男儿”即成年男子。
2.百里之命: 在作者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差不多相当于一个诸侯国,即一个诸侯国的命运、运势、国运、命数等。
3.节:指气节,操守,志节,志向,关键点等。
4.夺:强拿,抢夺,强取,使失去。
释义曾子说: 假如一个人可以放心地托孤,可以将一个国家未来的君主、国家未来的命运放心托付,那这个人一定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了。
这样的君子,仁慈与智慧并存,文质彬彬,即使遇到大的节坎,也不会被夺了操守和志向,一定会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处理好各项事务。
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呀!
【原文】
曾子曰:“可以托(tuō)六尺之孤(gū),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译文】
曾子说:“可以把幼小的孤儿托付于他,可以把国家的政令托付于他,面临紧要关节不会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注释】
1、六尺之孤:指未成年的孤儿。古代尺短,身长六尺一般指十五岁以下孩童。
2、百里:诸侯国。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在中国,人人喜欢被称为君子,每个人以君子为自豪。可什么是君子?君子的标准是什么?曾子列出三个条件:一,能把六七岁的孤儿养育成人成才,利人利己。二,能治理方圆百里的地区,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互帮互助,社会和谐。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伤天害理,损人利己。能做到这三条就是君子吗?当然是、肯定是君子(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常言曰,“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已经六七岁的孤儿,突然失去父亲,就是失去靠山。失去母亲,就是失去温暖。失去兄弟姐妹,叔叔伯伯,爷爷奶奶,就会孤独。这种情感缺失,绝对不可能单靠丰衣足食弥补。把六七岁的孤儿养育成人成才,利人利己,奉献爱人,何其难也!
治理方圆百里的地区,让老百姓衣食无忧,只要思路正确,措施得力,众志成城,不是太难。但能让众人从内心认可利人利己,以此严格自律,自觉、主动互帮互助,成为相亲相爱一家人,那可就太难了!
世事多变,错综复杂,意想不到的情况,数不胜数。不论什么处境,始终坚持利人利己不变,绝对不能伤天害理,绝对不能损人利己,说说容易,真正做到很难!极难!
如此极难的三条,能够真正做到,当然是名副其实的君子!理所当然得到世人尊敬,敬仰。
可以托六尺之孤,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新言“泰伯”之六,萝卜/摄影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名参,孔子弟子。
曾子说,如果说一国的孤幼之君可以托付给某人,由他来照看、培养与辅佐,还能把大片地域交由他去管理,以及这人平时遇事不慌,且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立场坚定,还能“正直”正确的,可以说他就是君子这类人吗?想了想,还真是!
六尺之孤,古有说“五尺之人”为十岁,“六尺”为十五岁,“七尺”为二十岁。这个尺原来是长度单位,到了形容人,除了高度,还有年龄的意味。这六尺之“孤”的“孤”字,亦可理解为一国之君。
曾子本章句,形容君子的作为,都是从“大处”讲的“特指”——能“托孤”,能治国,能临危不乱……至于“小处”的“泛指”——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和轻重缓急那就更不用提了,君子肯定都搞得定!
曾子为什么要这么自问自答地谈“君子”的修为?可能还是在反复推敲琢磨,君子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应该能达到的境界与水准,以及在普通老百姓眼里的“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一个真正的君子到底能完成出什么样?!
君子所以能让人认为他们靠谱,他们有担当,其实还是和他们的言行密切相关。
《论语》“里仁”篇中,“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就是那种行动派,实干派。“里仁”篇中,另有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能从大处为道义与公益,无私地做事,小人不能。
《论语》“学而”篇中,对君子还有这样的描述:“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就是那种能孜孜以求,与时俱进,不断改造自我,追求进步的人。
笔者按,君子无私,且能成全他人之私,所以被他人仰仗和依赖都是自然而然之事,说起来容易得很,做起来……难!
全在自己修行。
萝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