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课、听课、写作业,日子一天天过着。我还是改不了迟到的习惯,我经常迟到。早晨,在朗朗书声的教室门口,常常能看见我的身影。“小孩儿,又迟到啦”“小孩儿,回家再睡会儿吧”!早起挑水的大人不时的撩逗我。我也不理睬他们。站上一会儿,老师就让我进教室了。只听见老师大声喊着:“六个解词,一个中心思想,谁背会谁走,谁先背会,谁先回家”。同学们哇啦哇啦背书的声音更大了。这样的话,我不仅经常迟到,我还经常早退。
那时候对学习不用心,却不知不觉的喜欢上了看戏。三里五庄唱大戏,有条件就去看,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去看。椅掌是个大村,每年都邀请高层次高水准的剧团来演出。舅舅家就是这个村子的,所以我去椅掌看戏最多。
有一年椅掌唱戏,首场是在星期五晚上,我没有看上。第二天星期六下午,我坐在教室里根本安不下心。一放学我一个人就跑到椅掌去了。星期日下午场看完以后,妗妗说:“你明天是不是得上学”。我说:“看完戏再说吧”。妗妗也不好意思催我走。我就把剩下的三场戏看完了,一共看了五场。
现在还记得有一场戏是《七狼八虎闯幽州》,一个个开始威风凛凛的大花脸,最后死的死,逃的逃,有的被北国活捉当了俘虏。感觉特别的悲壮。还有一场,戏名是《哑女告状》。哑女本来不哑,既漂亮又善良。遭到了继母和继妹的陷害,继母怕她告状,就给她下了哑药,又剪掉了舌头,变成了哑巴。最后,哑女在呆哥哥的帮助下得以申冤。剧情悲伤,而结局又大快人心!
等我再回到学校,已经是星期二的早晨。老师对我旷课的行为大发雷霆。最后让我在教室门外罚站一星期。于是我每天放学回家,上学就站在教室门外,站了三天三晚。第三天晚自习,我看见南面高崖上有两个绿光,我以为是鬼火,又觉得也可能是野狼的两只眼,心里很害怕。我想,那两个绿光离我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一定要推开门跑进教室里。
第四天到了学校,我讨厌了继续在教室门口站岗,就跑到村边的钢砖场去玩耍了。第五天我在教室门口,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老师的暴风骤雨,结果老师过来后,只是平淡的说了一句进去坐下吧。我就进教室坐下了。
最近听到几个人闲聊:现在的孩子物质条件好了,可是学校、家庭、社会给他们的压力更大了;天天起早贪黑在学校上课,还有做不完的作业,孩子们其实很焦虑。回忆起来,我们那时物质匮乏,但心里充满了自由的光。我学习不够努力,但我也不是纪律很差的坏孩子。我很少得到奖励和奖状,但我心里依然充满快乐,依然充满希望的光!
期末成绩揭晓,我考了第一名。爸爸没有问成绩,我也没有主动和他说,日子像往常一样稀松平常。又过了几天放寒假,我领了奖状回家,学校院子外墙上也贴出了考试成绩大红榜。爸爸知道我考了第一名以后,先是满心欢喜,接着脸上露出了一些窘相。他说:身上恰好没有五分钱,奖给你一颗鸡蛋吧!然后就从鸡窝里拿出一颗鸡蛋,放到了我的手里。
那 时候鸡蛋七毛钱一斤,肉九毛钱一斤。白面四毛二,大米四毛六,煤油和盐都是一毛五分钱一斤。我记得这些物价整个小学阶段从来没有变过。那时候家养的鸡,下的蛋要十二个才有一斤重,算下来一颗鸡蛋不到六分钱。
我拿着鸡蛋到供销社,售货员给我顶了五分钱,我就买了四块糖。我先吃了一块,真甜;但我觉得每天吃一块太奢侈,就决定隔一天吃一块,我甜了一个星期,甜到了过年。
本刊专稿 段文贵 刘红鹏
婚姻是人类繁衍生息的主要方式和构成家族、亲族的基础,婚礼习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人类从混乱的群婚状态到同族同婚的血缘婚、族外婚发展到最后的一夫一妻制,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婚俗 象征酸、甜、苦、辣的饺子
有婚姻就有婚礼。婚礼是人生最为隆重的礼仪之一。古代婚礼大致为六个阶段,即六礼,分别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再加上聘书、礼书和迎亲书的结合,统称为“三书六礼”。婚礼的形式因地域、民族、习俗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在操办过程中有所不同,但总体却在“三书六礼”的框架下进行的。
晋北地区或者山西省,其婚礼习俗基本大同小异。由于受经济状况、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等诸多影响,在细节上又有所不同。可谓“十里风俗不相同”。
下面就晋北地区的一些婚礼习俗做一简单叙述:
求婚习俗提亲
提亲古称纳彩。男方请媒人向女方家送彩礼,向女方家里提议婚事。如果女方家长同意议婚,男方就正式求婚。男方送的彩礼,一般用大雁,而且必须是活的,因为人们认为雁是候鸟,秋南飞而春北归,来去准时,从无失信,象征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纳彩的礼物,除了雁,还有很多,比如在汉代有多达三十种,都是或借谐音、或借寓意来表达对婚姻的美好祝福。
订婚
订婚古称“纳征”。订婚在过去要转柬,男女双方先交换“求婚帖”、“应允求婚回帖”、双方“八字帖”,继而交换“柬帖”。订婚这天,女方由其父母或哥嫂陪伴前往男方家。男方要置办酒席,盛情招待亲家和媒婆。席间,媒婆要将双方的人缘秉性、家庭状况、彩礼陪奉等,有理有条,滴水不漏地介绍一番,以使双方有所了解,便于斟酌。这天,男方父母要请媒婆经手送亲家“订亲礼”,以示订下了这门亲事。同时,男方父母和其它长辈都要给女方“见面钱”。“见面钱”多少不等,主要表示男方家的诚意和祝贺。
新娘下轿
订婚后,女的穿衣打扮,均由男方适时供给,逢年过节,唱戏集会,也要请未来的媳妇到家中小住(但不是男女同居)。婚礼庆典前夕男方要给女方亲家送去丰厚的礼品。由男方呈送彩礼和商订娶亲事宜,均由媒婆出面经手或跑腿,中间若出现意外的争议时,媒婆要进行、调解。
过去,老辈人订亲由媒婆和当家人说了算,订亲前,由媒婆写“婚单”。“婚单”是将男女的属相、生辰八字写在麻纸上,一式双份。双方亲家各持一份后,方算订了亲。写了“婚单”就如同娶上门一样。日后,一方若想解除婚约,必受“婚单”所限,抽不了“婚单”是不能解除婚约的。在古老的过去年轻人是无缘享受“相亲”这样的福分的。即便“相亲”,也只是女方蒙头盖脸,藏于闺中,男方伸手摸摸女方的小脚,以此推断女方的姿容月貌及温柔贤惠程度。
会亲
会亲,古称“请期”。男方看定结婚日子后,由媒人和男方家长带羊肉、馍馍到女方家协商,征得女方家回意,俗称“会亲”,也叫“择日”。
会亲一般在迎娶前一个多月进行,也有的人家提前几个月就去会亲,以使双方有充足的时间为嫁娶做准备。会亲后,女方赶置嫁妆,男方邀约亲朋筹办婚宴事宜。
双方会亲商定同意后,要用红纸笺写迎娶日期时辰,称“礼帖”。
娶亲习俗
古称“亲迎”。娶亲即为办事宴,新婚典礼。
娶亲方式
古时晋北地区娶亲一般是用花轿,但山区有骡驮轿。骡驮轿就是用骡子驮的喜轿。骡驮轿有藤、竹、木制几种,一般多为木制结构,由轿身和两根丈把长的轿杆组成。轿面用红绒呢或红布包裹,严谨、富丽、华贵、鲜艳夺目。骡驮轿要用两匹膘肥体壮的骡子来驮,骡子头戴红缨,脖套串铃,威风八面。赶轿的人称“骡客”,“骡客”均为赶畜的“把式”,专管赶轿、起轿和落轿。过去,-般普通的人家是置不起轿子,养不起骡子的,只有家庭富裕的人家才有喜轿和骡子。但是,不论贫富,娶媳妇均得动用骡驮轿。没有轿和骡子的人家可去租轿和骡子,雇请“骡客”。轿的多少,根据自家光景的好赖而定。通常是一乘轿。
娶亲这天,“骡客”会驾着骡驮轿来到东家,东家便将阴阳先生掐算须忌讳的事项写在红纸上贴到轿门旁,并在轿门挂2尺红布,“骡客”方可起轿随同娶亲的男女和吹喜的鼓匠班出发去接亲。到了女方家吃罢“传茶”,安顿新娘上了轿,伴娘坐在新娘前方后,即可起轿回程。新郎、伴郎或骑驴或骑马或徒步尾行轿后。一路上,人欢骡叫、鼓乐声声、喜轿悠悠,场面喜庆壮观。接回新娘后,“骡客”先将喜轿停下,支好,接着便举行新娘落轿、倒红毡等婚礼仪式。
新娘家精心备好的传茶
还有的偏远山区农村,人们有赶着毛驴娶媳妇的风俗。娶亲这天,男方家赶着两头温驯的草驴到女方家娶亲。临行前,毛驴头上戴红缨、扎红布,驴鞍上搭红缎被子,一副迎亲的“派头”。路途较远时,要在头天夜间出发,星夜兼程,扬鞭“策驴”,赶天亮后到达女方家。娶亲队伍进女方家村边路口时,要放炮,表示吉日良辰上门娶亲如约已到。村里人们听到放炮声响便会纷纷赶来,尾随迎亲队伍涌入女方家中,争睹娶嫁的热闹场面,寂静的村庄就会沸腾起来。新娘梳洗之后,要穿上红衣、红袄、红裤、红鞋。新娘家要略备点心、水果、糖块、红糖水等“传茶”,招待娶亲人员。同时,要指定专人添草加料,饲喂驴子。吃罢“传茶”,即接新娘回程。新娘要由其兄弟背出门送到驴背上,随着娶亲的队伍到新郎家。女方家也要赶几头毛驴供男女送亲骑和第二天回门时骑用。娶亲的队伍回到新郎家,把男女娶送亲人员迎进家后,婆婆领一小姑娘,小姑娘手端茶盘,盘内放小花儿一朵,擦脸粉一盒,红糖(以后为水果糖)到喜轿前,婆婆给新娘把小花儿别于耳旁头发上,再把粉儿搽在新媳妇脸上一点,将红糖或水果糖喂在嘴里少许。这一活动称“添缘分”,意为建立婆媳之间的和睦孝悌关系和祝愿新娘往后生活甜甜蜜蜜。然后,进行到红毡、拜高堂等婚礼仪式。由于旧时交通不便,在偏僻村寨,赶着毛驴娶媳妇的习俗世代沿袭。至今在晋北一带那如线的羊肠小道上仍可看见赶着毛驴娶亲的队伍在山腰间迤逦而行。
男方确定娶亲人员和女方确定送亲人员
在晋北地区,娶送亲人员自古流传“姑不娶,姨不送,姐姐要了妹妹的命”以及“姥姥送进花圪洞”的习俗。另外,寡妇不能娶送。未当过娶亲的,不能当送亲的(指女性)。忌属相的也不娶送(古文献有:太岁门前、一、五、九除去本位往前数的说法,即为忌属相)。服孝的不能娶送,怀孕的不能娶送。娶送亲人员先为舅舅,妗妗,依次另排。
呱亲(开喜门)
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晋北地区称呱亲。呱亲这一天要请民间鼓乐队助兴,烘托喜庆气氛。吹奏的歌曲有《花为媒》、《凤求凰》、《西厢记》、《鸳鸯会》、《对歌》、《十对花》、《挂红灯》、《虞美人》等喜庆乐曲。呱亲晚饭要吃饸饹,名曰:“拜堂饸饹”。
迎亲当天要做的事宜及准备工作
1、吃早餐。一般为羊杂,温粉拌豆芽凉菜,炸油糕。
2、垒旺火。
3、给邻居送喜糕。
4、新郎祭祖,到祖坟设供烧纸,或在家中请回祖先灵位前祭拜。
这一天,在娶亲轿未到之前,新娘早晨要吃白面烙饼(烙饼烙好后只翻一次,再格一面,一人独吃,取意翻身烙饼)。由母亲或姐姐梳头,把脸上的汗毛拔掉,称“开脸”。穿好衣服后,盖头纱:穿上鞋后,脚不着地,由父亲或哥、叔、弟等抱上车(轿)。
迎亲
娶亲车辆不走重复路线,路上遇有石碾(青龙)、石磨(白虎)、水井、坟墓、下水道等,都用红纸盖上。遇有棺材或报丧穿孝服人及墙角、田埂后面的妇女哭啼等情况,应用红布或红地毯遮新娘乘座轿的轿门窗口。遇有另一家娶亲车队时,怕喜冲喜,双方新娘要交换红手绢。如果一方车队没有停车时,新娘应扔出一块红手绢于车外。车队到达女方后,要挂红门帘,返回时摘下带回。途经村庄放炮。十一点前必须返回。
落轿(停车)方向和下车忌讳
娶亲车辆(指新娘乘坐的车辆)要根据新娘的属相决定车、轿门所对方向。一般为:虎、兔、龙女宜向西。蛇、马、羊女宜向北。猴、鸡、狗女宜向东。猪、鼠、牛女宜向南。新娘上车、下车、人洞房的一瞬间要忌三个属相,以新娘的年龄属相,分别为:新人门前一、五、九,除去本年往下数,即:龙、猴、鼠女忌蛇、鸡、牛。虎、马、狗女忌兔、羊、猪。兔、猪、羊女忌龙、鼠、猴。牛、蛇、鸡女忌虎、马、狗。
新郎用大红花绸缎牵着新娘,迈着碎步,款款移向喜棚前拜花堂
迎新亲
车辆(轿)停好后,新娘暂不下车,要等一会儿,此称“闷轿”或“憋性子”。送亲人员先下车,男方应安排专人负责接待,一般由族人担当,并备凳子于车轿门口,让送亲人员登着凳子下车。进门时男女娶亲人员要分别将男女送亲人员让到上手位置,即靠左的这一边。互相鞠躬,互致问候,说一些洋溢而又得体的客套话,让到屋里安座。先男后女,办事人员将红门帘挂于家门门额上,把回馈物品放入堂屋(客厅),长命瓶放入厨房,滑鱼吉兔放人洞房炕(床)上。
添缘分,抓喜钱
男女娶亲、送亲人员到达男方家入席传茶后,新娘的婆婆引一女童,端一托盘,放小花一朵(花桃儿粉、盒),水果糖果若干,糜麻五谷及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到车(轿)前,把小花别于新娘头上,把粉搽在脸上,将糖果含在新娘嘴里,此为添缘份。把托盘里的钱币让新娘去抓,此为抓喜钱。新娘只能一次性去抓,不能重复。然后,车前放小登子,新娘下车。要过火盆,跨马鞍意为驱邪。
倒红毡
在朔州及晋北地区,娶媳妇时有个倒红毡仪式。按照本地风俗,当迎娶新娘的花轿在新郎的门前落地后,由事先安排好的两个男童,手执两块羊毛毡,铺到轿前。这样,顶着红盖头的新娘下轿时,走在毛毡上,两个男童便一前一后倒换毛毡,直到洞房门口,形成一条“毡路”。新郎用大红花绸缎牵着新娘,迈着碎步,款款移向喜棚前拜花堂。婚礼司仪这边向新人抛洒五谷杂粮,并亮着嗓门唱《撩轿歌》:“花轿到门前,四季保平安。花轿落吉地,亲家更和气。翻铺席,正铺毡,踩布铺到喜棚前。”
庆典习俗旺火
旺火是朔州地区特有的,不论官方民间,凡有庆典活动,都少不了垒旺火。旺火用易燃的炭块垒成,有方的、圆的、高的、低的、大的、小的。垒旺火也是一门技术,要求稳固、美观、易燃。办婚事的旺火也有很多讲究,垒旺火由全人(即父母都健在的人)来垒,一般由新郎的姨夫垒。垒好后要披挂旺火裙,上书:“旺气冲天”字幅。新娘下车前点燃。待新娘下车(轿)后,由新郎的父亲用食用麻油浇于旺火之上,取意旺气冲天,光景红火。新娘进院后,由新郎背着绕旺火正走三圈,倒走三圈。其间,农村有打窗户纸的习俗,取意多生子。
拜堂(拜天地)
新娘入门后,一项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拜堂。拜堂时间一般在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为最佳时间。拜堂由赞礼人唱之,新人双双跪拜,每次跪拜都要拱手,并且弯腰作揖、叩头。拜堂俗称拜天地,一般为三拜,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拜堂是婚礼的高潮阶段,仪式非常重要。古代只有新人拜了堂,才有了正式的夫妻名份,只有经过拜堂,婚姻才能成立。
洞房习俗入洞房
洞房——即新人完婚的新房。关于洞房有很名传说和有趣的风俗,就朔州地区而言,入洞房有两种情况。第一种为上午典礼仪式进行完,新郎新娘象征性地进人洞房。第二种为婚礼结束后,晚上真正的入洞房,称同房、圆房。入洞房前,新郎新娘要糊女儿窗,把第一天打破的窗户用纸糊好。生和气灶火,即灶堂生火。装鸳鸯枕,由新娘张开枕头口子,新郎装入荞麦皮。睡前吃滑鱼吉兔。
聒喜房
娶媳妇请鼓匠班吹打庆贺,称作“聒喜房”。“聒喜房”,是朔州农村举办婚礼的一种仪式。婚礼的头一天就要请来吹喜的鼓匠班(称安鼓)。院中央搭建布棚,放置桌椅板凳,鼓匠班围桌而坐,各操乐器,通宵达旦,吹吹打打,声传数里。邻近村庄的人们听到吹打声,就知道又有娶媳妇的人家了,便纷纷前来围观看热闹。
第二天,是新喜吉日,鼓匠班要随娶亲的喜轿去迎亲,接回新娘。庆典仪式上,鼓匠班吹打助威,吸引着村里的男女老幼拥入东家“观喜”。这天东家屋里屋外人头攒动,人人都沉浸在欢声笑语和盈盈喜气之中。深夜,当闹洞房的人们渐渐离去,鼓匠班仍紧锣密鼓,吹打不休。新娘、新郎进入洞房,宽衣拥被,声声鼓乐伴着柔情蜜意,更增添了无限情趣。乡下的后生们喜欢在别人的新婚之夜听喜房,有鼓匠班“刮喜房”,新娘、新郎就不必担心泄露洞房的“秘密”了。
据传,这种习俗是武则天留下的。后人仿效其法,逐渐演变为以后的“吹喜房”。
捞孙子
新婚闹洞房时的“捞孙子”习俗有很多富有寓意的讲究。这一流传至今的习俗,古朴、热闹,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表达了新婚的庄户人渴求添人进口、儿女双全、幸福美满的愿望。
新婚之夜,闹洞房高潮迭起,捞孙子却是精彩的一幕。新娘的婆母由其小叔子等晚辈们在戏闹声中“开脸”,扮作丑角模样,举行捞孙子仪式。
只见众人簇拥着婆母强将其脸颊涂满锅底黑,描画八字胡,点缀红黑眼睛,双耳挂红尖辣椒,颈套串铃,翻穿皮袄,手持一把柳条笊篱,十分滑稽可笑。然后,婆母骑上小木凳,众人七手八脚将其抬起涌向喜房门口。由新郎抱回喜房,要端坐火炕“引火口”处,不能下地,只有在捞孙子的时候方可下地。
红绒呢或红布包裹,严谨、富丽、华贵、鲜艳夺目的新婚喜轿
婆母被众人抬到喜房门口便柔声喜气地吆喝:“新娘新娘开门来。”新娘隔着门缝问:“做啥哩?”婆母答道:“捞孙子哩。”话音刚落,新娘将门打开。婆母进门后忙将笊篱伸进水瓮象征性地上下翻转捞将起来。晚辈们趁其不备,抓一把豆芽(象征扎根立后)投进笊篱,婆母提起笊篱瞅着白白胖胖的豆芽,仿佛看到了未来活蹦乱跳的小孙子一样,顿时喜上眉梢。新娘羞羞答答地问:“捞住了吗?”“捞住了。”婆母喜滋滋地应答。“捞住啥哩?”新娘又问。
婆母满面笑容地答曰:“五男二女七子团圆,白妞妞,黑小小,跟上奶奶吃饺饺。”一问一答,配合默契。此时,洞房里喜气洋洋,情趣盎然,令人回味无穷。
捞孙子仪式结束后,紧接着婆母要为新郎、新娘铺炕。边铺边念叨:“铺炕,铺炕,多生个相公,少生个姑娘。”在新被子的四角底下放些糖果、枣子、花生、铜钱之类的吉祥物品,寓意夫妻甜蜜恩爱,早得贵子,幸福美满。
最后,新郎新娘在众人的逗闹中勉强复述“檀木桌子榆木腿,你们走了我们睡”。在一阵阵哄笑声中人们尽心而去,新郎新娘方可拥被入睡。
其他习俗回亲
回亲又称“回门”。第二天上午女方家中安排车辆,接送新人及送亲人员同回女方家。中午喜宴安排基本同前一天,所不同的是,新郎(新姑爷)坐首席,本地有俗语称“新姑爷坐正面”。晚饭一般为馍馍,饺子,擀豆面,菜是豆芽粉条和披头烩菜等。为了耍笑新郎,小姨子、小舅子们把饺子包上辣椒面、花椒面、食盐等,让新郎吃上出洋相。但机灵的新郎来之前,已有长辈教导,早有这方面的常识,吃饭时格外小心。在女方家,耍笑新郎也是花样百出,既为取笑逗乐增加喜庆气氛,也为考验新郎智力。吃完中午饭,新郎新娘返回男方家,也有的地方是住一晚,第二天上午回男方家,新娘返回婆家不能在日落之后,有“日落回家,婆婆眼瞎”的说法。
送和堂
送和堂在过去一般为第三天中午,由娘家的姐妹、表姨姐妹、好朋友等,人员不限,将新娘从娘家送回婆家,称“送和堂”。午饭由男方家安排,下午新娘留下,其他人员返回。现在一般在娶亲的当天随新娘一同前往男方家,称坐席。年饭后返回。
住对月
住对月是指新娘在男方家住几天,再到女方家住几天。一般为四天、六天、八天。取意四季发财,六六大顺,八对八两家发。住对月时间由双方父母约定,先在男方家住,再到女方家住,直到住了对月,新郎新娘才成为真正的夫妻。
地方风俗浩如烟海,繁如星辰。以上仅是晋北地区婚姻嫁娶的一个大概情况。总结整理以飨读者。
责任编辑:武国荣
天水方言“妗子”考释
天水方言“妗子”考释
文慧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某一特定地区的人群集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审美观等文化传统。著名语言学家四川大学教授赵振铎先生说:“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分支,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变体。方言有自己的语音系统,有自己的词汇和语法构造,但是这些要素都要服从于全民语言。”(邓英树、张一舟主编《<四川方言词汇研究>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亲属称谓是对跟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称谓,反映着婚姻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反映着一个地域的传统文化。而方言亲属称谓词就是表达某特定区域亲属称谓的语言形式,是方言词汇中最能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亲属称谓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承载着人们对血缘、婚姻等社会关系的基本看法。而方言亲属称谓词则更能反映一定方言人群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们对这种关系的基本认识与价值取向,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对亲属称谓的调查研究,可以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更深入地了解一个地区的传统习俗,也可以研究词汇的历史变化。亲属称谓反映人们的亲属关系和亲属观念,在方言中有着不同的叫法,也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天水方言中“妗子”的称谓就是一个典型。
【妗子】[ʨʰiŋ55ʦɿ53]qìng zǐ舅母。天水日常口语称舅妈为“妗子”,唯“妗(jìn)”读“qìng(庆)”,系音转。天水人一般把舅舅的妻子叫“妗子”,或者“舅妈”,不叫“舅母”,至今有“亲舅蛮妗子”之说。如:你去时你妗子在屋里吗?/我妗子到城里引娃去(qì )了。天水民谚:外甥哭妗子,记起一阵子。如:大妗子。俗语: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大妗子碎妗子,都是他妗子。需要说明的是“妗子”的“子”字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只起丰富语音的作用,整个词的意义由词根“妗”来承担。
舅母称“妗子”,始见于宋代文献。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今七夕节在近,钱三贯与娘娘充作剧钱,千五与皇后,七百与妗子充节料。”宋·洪迈《夷坚丙志·张五姑》:“二嫂往视之,笑曰:‘姑夫恰在此,闻妗妗至,去矣。’”妗,不见于《广韵》之前的字书。《集韵》巨禁切,去声,沁韵,群母。侵部。《集韵·沁韵》:“妗,俗谓舅母曰妗。”宋·张耒《明道杂志》:“经传中无婶与妗字。考其说,婶字乃世母二字合呼,妗字乃舅母二字合呼也。”元·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七云:“宋张文潜《明道杂志》云:‘经传中无婶妗二字。婶字,乃世母二字合呼。妗字,乃舅母二字合呼也。二合,如真言中合两字为一。’”清·章炳麟《新方言·释亲属》云:“幽侵对转,舅妗双声,故山东谓舅妻为妗;叔婶双声,故通语谓叔母为婶。此虽鄙言俗字,然音均不相越也。”舅母合呼为妗,妗中古属于沁韵,收唇音[m]尾。而母的声母为[m],舅妗中古同属群母。故急呼为妗。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今七夕节在近,钱三贯与娘娘充作剧钱,五千与皇后,七百与妗子充节料。”金·无名氏《刘知远诸宫调》十一:“两个妗子忿起,一齐围定刘知远。”元·关汉卿《金钱池》第三折:“妾身张嬷嬷,这是李妗妗,这是闵大嫂,俺们都是杜蘂娘姨姨的亲眷。”“妗妗”是“妗”之重叠用法,其义相同。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今日老身东阁下探妗子回来,身子有些不快。”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录《元宵曲》:“姨儿妗子此间谁,问着前门佯不知。”明人杂剧《岳飞精忠》楔子:“妗子是歪刺。”《金瓶梅词话》第七三回:“且说那日,杨姑娘与吴大妗子、潘姥姥坐轿子先来了。”又第七八回:“潘姥姥气的在炕上睡了一觉,只见后边请陪大妗子吃饭,才起来往后边去了。”《醒世姻缘传》第六十回:“相妗子痛打甥妇,薛素姐监禁夫君。”又第八二回:“吃毕,同狄希陈到了相主事宅内,见了母舅妗子合相主事已毕,你问我对,说了前後始末根由。”又第一百回:“小虎哥媳妇是‘你妗子’。”《康熙字典·女部》:“《集韵》巨禁切,音砛,俗謂舅母曰妗。”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女又呜咽曰:‘儿少受舅妗抚育,尚无寸报。’”《歧路灯》第三回:“你妗子等着你,你爽快同这位小客齐刷刷到后边,也有个小学生陪客哩。”又第十一回:“这就是你妗子关心。”第四十回:“滑氏道:‘他妗子呢?如今有几个侄儿?滑玉道:‘只有一个小闺女儿。’”清乾隆五十三年(1787年)《华阴县志》卷二《风俗·方言》:“母之兄弟曰舅舅,舅之妻曰妗子。”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岷州续志采访初稿》附《民族·方言》:“谓舅母曰妗子。”二十二年(1933年)《葭县志》卷二“风俗志·方言”:“舅父、母曰舅舅、妗子。”二十二年(1933年)《华亭县志》:“武都徙居汉民称祖父母曰爷,曰婆。……称舅父母曰舅舅,舅母曰妗子。”李季《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鹁鸽落在灰堆里》:“端阳来在舅舅家,头三天象客人一样待他。三天好来三天坏,妗子的白眼窝不住盯她。”《辞海》第六版:“妗,此字本是‘舅母’的合音。”按:《说文·女部》有妗字,云:“妗,沾女妗也,一曰善笑貌。从女,今声。”沾女,《集韵》火占切,音xiān(先)。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按《集韵》:俗谓舅母曰妗。”天水方言沿用古俗语而称也。
妗,在《集韵》中的记音为:“巨禁切,去声沁韵群母。”不合天水方音。今普通话读不送气的舌面音[ʨin],而天水方言是把不送气声母[ʨ]读成送气音[ʨʰ]了。部分中古浊塞音、塞擦音仄声字在今天水话中读送气音。如:“伴”、“捷”在普通话中读不送气,而天水话则送气读。甘肃方言中将一部分不送气音读作了送气音。普通话塞音、塞擦音中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对立:b—p ,d—t,g—k, j—q, zh—ch, z—c。天水、平凉、定西、武都等地方音将一部分不送气音的字读作送气音字。例:“病”、“动”、“跪”、“净”、“赵”、“在”等字的声母分别读为送气音p、t、k、q、ch、c。
妗子,主要见于北方一些地区,广泛流传于甘肃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秦安、甘谷、武山、清水、张家川、礼县、西和、徽县、成县、武都、康县、平凉、静宁、灵台、华亭、定西市安定区、通渭、渭源、漳县、陇西、会宁、靖远、庆阳西峰、华池、合水、宁县、正宁,陕西岐山、韩城、合阳话与天水话相同,均是把声母j[ʨ]由不送气读成送气音q[ʨʰ]了。以下均读声母j[ʨ],宁夏泾源、海原叫妗子(银川、吴忠、中卫、隆德叫“舅妈”),陕西户县、三原、圣母、吴堡、绥德、商州、山西新绛、大同、万荣,河南郑州、偃师,河北沧州、泊头、献县,山东嘉祥、章丘、淄川、诸城、宁阳、苍山、沂南。皖北灵璧县、泗县、寿县。《汉语方言大字典》:“【妗子】<名><舅母>冀鲁官话。山东淄博、寿光、德州。河北保定、河北石家庄、河北沧州。胶辽官话。山东临朐、青岛。中原官话。江苏徐州、安徽蒙城、宿州、淮北、河南洛阳、陕西西安、山东济南、山东枣庄、山东泰安、山东菏泽 、山东济宁。”广东省五邑地区、潮州等地也有“妗”的叫法。辽宁西部部分地区也有使用妗子称呼舅母的。北京一些地区也有在用,如平谷地区。另外东干语也把舅母叫“妗子”。
文慧简介
文慧,本名赵文慧,笔名秦风、秦源。男,1974年生于天水市秦州区秦岭镇虎皮沟。现定居烟台。系甘肃省秦文化研究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水华夏赵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著有《魅力秦源》等。
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