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921口才学习积累
230921/264
复盘:
1、假话如同台词,常常是背熟了再说;真话如同咳嗽,多数是在压抑不住的时候喷涌而出。
面带笑容,心情愉悦的去讲话,传递的是一种爱,传递一种是喜悦,传递的是一种礼貌,只要你脸上常带着微笑,人人就会对你友好
先说别人爱听的话,再说别人听得进去的话,再说自己该说的话,最后才说自己想说的话
2、看清一个人何必去揭穿,讨厌一个又何必去翻脸,活着总有看不惯的人,就如同别人看不惯我们一样。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情,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情,不是你认识了多少人,而是你包容了多少人
生气不如争气,翻脸不如翻书。
3、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的床,你不能控制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尽人事听天命,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生命不在于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让你自己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
此刻正在修行时,人这一生还长着呢
不可以控制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
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明天的风雨,淋不湿今天的衣裳。
只要你心态好,你会把冷冷清清的每一天过得热气腾
我人生中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在有限的人生里,人生要有追求,就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金句:
❤️1.人在低谷不谈格局,生存才是王道,身处逆境不谈情怀,务实才是根本。任何人的底气,都来源于经济实力。(稻盛和夫)
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世间万事休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保老人晚年安康,稚子入得学堂,你我柴米油盐五谷粮。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是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惆怅,可让父母安康,可护幼子成长,
❤️2.不要总拿自己跟别人比,你羡慕别人瘦,别人还羡慕你肠胃好,你羡慕别人有钱,别人还羡慕没人找你借钱。
与其仰望别人,不如提升自己。
不要羡慕别人家的生活,其实每家的锅底都有灰
人生是用来体验的,不是用来演绎完美的,如果错过了落日途晖,别忘了还有漫天星辰
得偿所愿是意外,事与愿违是常态
❤️3.人性的法则是,一颗阴暗的心,永远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
爱笑的女孩子运气不会差
七种表情,7%是内容,38%是声音,55%外在表现
连麦练习:1这是100万啊,2小明偷走了我的钱包
作业:1.金句拍视频2.喜怒哀惧惊恶思练习一句话
230920
人没有奇迹,只有你不断努力的轨迹
7(内容),38声音,55状态
如果人生没有天赋,那就不断重复
复盘:
1、你可以聘请一个人给你做饭,给你开车,帮你赚钱,但是你无法聘请一个人帮你承受疾病。
拥有健康不代表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等于失去一切
健康不是第一而是唯一
2、对别人来说,自己的好是一颗糖,吃了就没,自己的坏是一个伤疤,留下就永久在,这就是人性。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世界上不是看清了多少事。而是看轻了多少事
让自己的善良带点锋芒。
助人为乐是以帮人为快乐,而不是索取,是帮别人解了问题,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
3、要永远年轻,永远热情,永远不听话;要大笑,要做梦,要与众不同,人生是一场伟大的冒险。
满怀希望才能所向披靡,心态阳光一路芬芳
睡一不过3尺床,吃不过一日三餐,心态阳光,一路芬芳
心态积极的人看到的永远是希望,心态消极的人看到的永远是危机
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渔夫出海前并不知道鱼在哪里,但还是会信心满满的出发,因为他相信一定会满载而归
心态好,事业成,不成也成;心态坏,心态败,事也败,不败也败。横批,心态决定
金句:
❤️1.假话如同台词,常常是背熟了再说,真话如同咳嗽,多数是在压抑不住的时候喷涌而出。
做人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
当你跟人沟通的时候,先说对方想听的,再说对方能听得进的,再说自己该说的,最后再说自己想说的
❤️2.看清一个人何必去揭穿,讨厌一个又何必去翻脸,活着总有看不惯的人,就如同别人看不惯我们一样。
人要学会糊涂,学会不计较,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的多的事情,是你能够包容多事情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3.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你不能控制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和飞翔的高度。
因上努力,果随缘,尽人事,听天命
万丈高楼平地起,成功还要靠自己
我无法改变容颜,但我可以展示笑容,我不能左右天气,但我可以改变心态,
我不可能事事顺心,但我会事事努力
我无法预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当下
提升口才三个字:跟背练
用尽废退
演说气场修炼:
外在:表情
表情很重要,不苟言笑,情绪夸张激动,面红耳赤
❤️七情六欲:喜怒哀惧惊恶思
喜:开心快乐,嘴角上扬,笑着讲
怒:特定内容环境,该怒就怒,眉毛收缩,嘴巴紧闭,咬牙切齿
哀:眉头紧锁,眉毛紧锁,加上悲的语气词,唉
惧:恐惧,害怕,摸着小心脏,嘴巴回缩
惊:嘴巴张开,眼睛真大,表情夸张
恶:嫌弃,眼睛紧锁,捂鼻,摇头捂脸,闭眼闭嘴
思:若有所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喜怒忧思悲恐惊
表情超越语言存在
演讲最忌讳:一脸死相
❤️如何训练:
一、极限动作:夸张训练,内心敞亮②全部打开,眼晴睁大③全闭上,撇着脸
1.夸张动作
2.夸张表情:张大嘴巴,眼睛睁大
3.朗读练习:一句话用7种情绪来朗读
二、朗读练习是跟据内容呈现
三、七种话气呈现(这是100万啊)
这是一百万啊:喜,怒,憎,哀,
❤️不能做的表情:
1.不要太拘谨
2.不慌张:全身不抖
不能假装,面带微笑,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面带微笑,内心富足,惊,怒,开心,表情可以激发演讲内容
喜怒哀惧惊恶思
七种表情:喜、怒、哀、惧、惊、恶(wu)、思
把知识变成能力装在自己身上
作业:1金句拍视频,2表情训练
随笔
活的时候就要修,死的时候才会轻松。这个轻松是指明白了生死的道理,心里看破和放下。不是指非得要寿终正寝或死得很好看,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很多人就又会执着了,以为修行好的最后就一定不生病,死相很好看。我们对生不能执着,对死也不能执着。
生活中面临的一切都会因为自己的执着而想不开,放不下。那些执着的人和事就会跟你的心纠缠在一起,越执着纠缠得就越紧,以至于把心给完全罩住,看不到心了。这样的人生自然是紧张的人生,死的时候就会紧张和痛苦。
这个世界没有一条捷径可以走,你想悟到生命的本质,一定要拿你的心真诚地去面对它。修行是很实在的,就在你的生活之中,不是只在某个道场或寺院。我们自己就是自己要念的一部经,所有的烦恼都是自己进步的台阶,烦恼解决了,台阶就跨上去了。我们在有生之年能一步步战胜自己的烦恼,就会一步步趋向自由和自在,有了这样的因,就会在面临生命终了时获得轻松的果。
人活一世,最后拼的就是心态。时常有新闻报道说某某老人喝酒、吸烟,但是长寿。诸如此类探究原因各异,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心态乐观,心情保持愉快。所以年过70,面对随时可能的离开,重要的是心态坦然。
一方面是要接受死亡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无可避免,所以要理解死亡、接受死亡,以淡然、平和的心态对待可能到来的死亡。
只有保持这样的心态,才能够快乐生活每一天,而非惶惶不可终日。
《窥视之眸》是一部不容错过的恐怖片,它于二零二三年上映,观影前请务必谨慎。友情提示,该片情节高能,胆小的朋友最好找个大冤种朋友一起观看,否则后果自负。
男人正在熟睡,突然被一阵诡异的铃声惊醒,感觉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即将到来。他惊恐地坐在床上,不知所措。当他缓缓抬起头时,竟然发现盒子里有只大眼睛正盯着他。永太郎吓得不敢出声,只好躲到床底下紧闭双眼,生怕被那只大眼睛盯上。可是,他很快就发现一双鬼手从上面伸了下来。第二天,警方封锁了现场,记者小美也前来报道。
不久后,小美回到公司剪辑视频,却发现死者的死相非常可怕。奇怪的是,在走廊里并没有发现任何泥土。在调查过程中,小美发现死者的腹部严重扭曲,导致脊柱骨折、内脏破裂。然而,更奇怪的是,死者喉咙里竟然出现了大量的泥巴。第二天,小美来到死者的女友小丽家,询问情况。小丽似乎经历过什么可怕的事情,刻意在隐瞒着什么,但她还是闭口不谈。当小美接电话时,小丽听到身后洗菜池里传来诡异的声音。当她仔细查看时,水池里出现了一只大眼睛。小丽被吓得拔腿就跑,等小美回来时,一切又恢复了正常。当天下午,小美向众人打听一名同学的事情,但几人表示那名同学从那以后就很奇怪。据说,只要有人去了深山荒无人烟的村子,就可以在那里看到鬼。很快,小美和男友阿伟一起前往六部咔的村庄,探究那里的秘密。很快,两人到达了六部咔,发现下面除了一些大山和湖泊,并没有发现什么。经过对比,他们发现下面原来是一座村庄。为了一探究竟,两人决定下去继续查看。阿伟停下了脚步,似乎看到了可怕的东西,他赶紧叫住了小美,告诉她一定不要回头。当小美回头看时,窥视之眸出现在了眼前。小美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两人吓得拔腿就跑。
两人回到家后,立即在网上查看了关于村庄的事情,原来那座消失的村庄叫做侣磊村。在四十五年前,这个小村庄被水库淹没,为了探究关于“窥视之眸”的秘密,小美和小丽找到了当年唯一一位曾到访这个小村庄的幸存者——大爷。随后,她们向大爷讲述了自己年轻时的经历。
在五十年前,为了调查这个神秘的传说,大爷来到“侣磊村”。然而,当他踏进这个小村庄时,他发现村里的村民非常排斥外来者,更没有人愿意谈论关于“窥视之眸”的事情。然而,小美总感觉大爷有意隐瞒着什么,看到他不愿意多说,她便没有再追问下去。另一方面,小丽从睡梦中惊醒,却惊恐地发现被子上沾满了泥土。
提要: 在《金瓶梅词话》方言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难解“替代”词语,主要是由“谐音”“讹误”“造字”等词语组成。识别解读这些难解的“替代”方言词语,对读懂读通《金瓶梅词话》方言至关重要。本文就“金方言”中“替代”方言词语的识别和辨认,“替代”方言词语的类型、表现形式等作以分析归纳,为解决《金瓶梅词话》中“替代”方言词语的晦涩难懂问题,找到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方言替代词语识别辨认
港版《金瓶梅词话》影印本封面
说《金瓶梅词话》方言晦涩难懂,主要指小说方言词语的三个方面:
一是方言性特别强,能够直接辨认的难解方言词语;
其次是由谐音、错讹、造字组成的不能直接辨认的“替代”方言词语;
再是比较难读通读顺的特色方言语句。
而其中由谐音、错讹、造字等组成不能直接辨认的难解的“替代”方言词语,在难解方言中的数量占比最大,是“金方言”词语中最突出最难识别认最难解释的部分。
难解的“替代”方言词语的特点是:
一、字词不能直接地辨认。
“替代”的方言字词,多是“白字”“错别字”“生僻字”,又夹杂于方言语句之中,看似白话的小说,却读来生涩拗口,非常难读。
解决“替代”方言词语的最有效办法,只有找到一个与“金方言”相吻合的地方方言作参照,以地方方言音作对照,来识别判断“替代”的方言词语。
而要找到这个与“金方言”相对应的方言音又谈何容易?目前,尽管有多家“方言之说”,有多部“金方言”注释、字词典,但还是有不少“金方言”字词没能作出明晰的解释,究其原因,问题都出在没有全面掌握“金方言”的读音上面。
二、“替代”词语数量多,种类、形式多。
在《金瓶梅词话》的方言词语中,涉“替代”问题随处可见,十分普遍。
笔者在《〈金瓶梅词话〉兰陵方言解读》当中,筛选列出了难解方言语段3200余条,字词5300余个,其中超过半数词语涉“替代”问题,足可见这部分字词在难解方言词语中的分量;
涉“替代”问题的种类、形式也很多。有谐音形式的借音字词、近音混读字词的替代,变音形式的替代,借字形式的替代;
作者的误用、传抄错误、改写、刻版错误和简化,及其它不明情况造成的各种讹误等形式的替代;还有作者的自造字、异形字的替代等等。
总之,由谐音、讹误、造字等原因产生的“替代”字、词语,形式多样,五花八门,甚至小说的某些地方,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白”字词的“替代”,比较随意而显得混乱,给阅读理解增加了难度。
这是《金瓶梅》方言最难分辨最难解读的部分。
众所周知,任何语言都是先从认识语音开始的。
以音索义,解决“金方言”中的“替代”词语解释问题,“金方言”研究的专家和爱好者早有论述。
张鸿魁先生在《金瓶梅语音研究》一书中,详细论证了《金瓶梅》方言词语的“谐音”字词替代问题。
孟昭连先生在《〈金瓶梅〉三题》中说:
“汉语各地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而不是词汇上。”①
赵景波先生在《〈金瓶梅词话〉难解词语释义校补与拾遗(续)》中指出:
“‘金’书文字讹俗杂陈,真伪难辨,只有以声音为线索,才能拨去字形这一遮蔽字义的障翳。”②
周惠珍在《〈金瓶梅〉鲁南方言音解读》摘要中说:
“《金瓶梅》中大量的方言词,要想真正认识这些方言词,必须知道它的语音。而汉字是表意体系文字,无从直接认读,但我们可以从一些谐音词语中了解同音替代的语言特点。”③
这些论述切中肯綮。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知道了“以音索义”的道理,不一定都知道“金方言”中每一个方言词语的正确读音和语义,还是不能够全面解决“金方言”中的“替代”词语问题。
所以,去哪里寻找到这个相对应的地方方言,找到与“金方言”最接近的方言语音呢?这是至关重要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看到,在众多的“金方言”解释的字词典和校注里,之所以还有一些“替代”方言词语没有得到破解,多因方言音的确认问题没有解决。
最近的2017年版白维国、卜键先生的《全本详注〈金瓶梅词话〉》本,可以说是目前《金瓶梅词话》校注最新、最全面、最好的版本,但也因方言的读音问题,仍有一些“替代”难解方言词语悬疑依然存在。
当然,大家在作“金方言”词语研究的实践中都很清楚,方言解释要做得正确完整,是一件很难做得到的事情。
方言的寻找、调查、辨别分析,既要有汉语言研究的学术素养,有时还是个机遇问题。“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
具备一定的汉语言学养的方言研究专业学者,对“金方言”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难解的“替代”方言词语,如果不是恰巧遇到的是自己特别熟知的方言或故乡的方言,
因方言的复杂性,既使对某些地区的方言及语音从理论上大概率地总结出了一些规律,或仅依靠资料、书证来论证,还是远远不够的;
而各地的民间“金方言”研究爱好者,在读《金瓶梅词话》时,仅仅觉得有很多方言词语很熟悉,缺乏系统性的全面细致地方言专业研究,既使有的是来自“金方言”的故乡,也难以解释得全面准确到位,
林林总总,往往让人觉得不专业、不规范,论述证据不足,引起质疑和争议再所难免。
总之,方言理论研究者,对于方言研究,要“欲知娘家事,须问娘家人”。
方言实地调查、对比寻找、核对,样样必不可少。而“娘家人”要证明“我就是我”,也还须下一番功夫。
实事求是,不断探索,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金方言”每一个所对比的方言字词,尽可能地与本地实际方言真正地对得上号,落到实处,作出合理解释,“金方言”难解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以熟悉的方言词语的读音为引导,解决“金方言”中的“替代”问题,应该是可行的。
大家担心方言语音易变,历史、地域方音之繁杂,想厘清所有“金方言”每一个方言字词的正确读音是非常困难的。
很多人认为,“金方言”对比,因历史、地域问题,搞方言的每一个字词的对号入坐是不现实不可能的;
甚至有人认为,汉语是象形文字体系,搞方言音的对比,难确定,不可靠,不会有实质的研究结果。
笔者认为,既然“金方言”产生于汉语言区域,因汉语言有很强的传统性,在汉语言地区的乡间是一定能够找得到的。
既是有变化,也还是可以由方言词语读得懂、读得顺、对比吻合率的多寡及方言的体系性等各个方面情况作出最大概率的判断,总有一个地方会最符合、最接近这样的条件。
至于花落哪家,就看你的福地机缘。
笔者在作“兰陵一带”方言与《金瓶梅词话》(以香港太平书局,1982年《金瓶梅词话》影印本为底本)方言对比中发现,两方言可比性非常高,语音、词汇、语句形式都十分接近,有很高的吻合率。
以“兰陵一带”方言音为词语基准识别读音,可谓顺风顺水,能够比较清晰地识别、辨认出“金方言”中“谐音、讹误、造字”等“替代”的难解字词,有拨“晦涩”之云翳,清晰畅快之感。
本人非常珍视这个难得的发现:一方面认为,机会稍纵即逝,有历史紧迫感。
地方有些方言,随着普通话的推广逐渐消失,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特别是“金方言”的对比研究,会留下历史的遗憾;
另一方面,认为“兰陵一带”方言与“金方言”非常接近,几年来的不断地尝试对比探讨,多有心得,深信是能够较全面解读《金瓶梅词话》方言的。
当然,因本人学力浅薄,惶恐难以解释得全面到位。对此,非常愿意与大家进行学习交流,共享“金方言”探讨之乐趣。企望学界前辈专家和“金”学爱好者,不吝赐教!
“金方言”中“替代”词语的识别
“金方言”中“替代”词语的识别。
一是,必须找到一个与之相吻合的地方方言作对照,来进行比较识别和辨认。
二是,在“金方言”中,怎样识别辨认出每一个“替代”方言词语。
在笔者关于《金瓶梅词话》方言解释探讨的实践中认识到:“金”书涉方言多而复杂普遍,已自成体系。
这样相对完整的方言体系,必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地方方言体系相对应。
方言词语的对比,方言体系的比较,形式与内容的对比,都应有一个相对可靠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不管现在找到找不到,这个相对应的方言体系是自然存在着的,也是既定了的。
虽说“金方言”难解,但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对“金”书难解方言的研究就有了信心。
基于此,方言的对比寻找就显得特别重要,相比作方言词语的考证,探索论证起来更为现实,更合乎实际,更会有效果。
首先,我们必须找到一处与“金方言”最接近、吻合率最高的方言作基准对比方言。
“金方言”的解释,特别是难解方言,只有通过详尽系统地地方言作比较,才能够得到有效地识别和确认:
一是,必须寻找到一个很接近“金方言”音的方言作基准对照音;
二是,所对照的方言与“金方言”要具有很高的方言体系的可比性,音、义都要高度吻合;
三是,所对照的基准音方言,应是来自本方言区的现实原汁原味的方言,要有实际例证,真实可靠,其正确性可经得起大家的质疑推敲,经得住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元明清白话著作中山东方言例释》
其次,根据大家对方言的熟知程度,可以把“金方言”作大致的梳理、分类。
一是把广大的汉语言地区,都能读得懂的通用的方言,归之为“共同方言”;
二是在某些不同地区间能读得懂的交叉持有的方言,归为“交叉方言”;再是只有在某一个地区能读得懂的独有方言,定为“特有方言”。
这样,对“金方言”词语,以大家对其熟知程度,能否读得懂读得通,在方言地域范围上就有了一个大致的归属划分,可合理解释多地“方言之说”的争议问题。
严格地讲,就某一个地方的方言而言,除与其他地区共有的“共同方言”“交叉方言”外,必有“特有方言”,多地“方言之说”是不存在的。
再是“金方言”中难解方言的解释问题。一般情况下,难解方言主要存在于“特有方言”之中,所以“特有方言”部分是我们研究解释的重点。
把“特有方言”又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字词和读音都比较明晰的方言性特别强的方言词语;
二是含有“谐音、讹误、造字”等不容易直观辨认的“替代”方言词语;
三是不太好读懂、读顺的特色方言语句。对难解方言的对比分析解读,务必追根求源,尽可能地找到所对比方言的实际例证;
词语语音语义要吻合,特别是语音、方言味儿要相融相谐;方言词语整体、个体,要融汇贯通,方言体系相对比较完整。
有了这个“金方言”解释的指导思想和流程,到地方民间去作方言对比研究调查,直到找到最接近、最吻合的那个地方方言为止。
笔者选取“兰陵一带”方言为“金方言”的词语的基本对照方言决非偶然,是因与“金方言”全面反复比较之后,发现两方言有着高度的吻合率,这是选择对比方言的基础。
首先,方言词语高度吻合。依“兰陵一带”方言的音和义,几乎能把所有“金方言”中的每一个“替代”字词识别出来。
“金方言”词语,在“兰陵一带”方言里几乎都有,且大多数可找到实例。
特别是那些方言性很强的俗语、歇后语、隐语等难解词语也能予破解,就是剩下的几个因某些原因造成的“夹生”字词,其用法的对错原因也能够清晰地识别出来。
其次,是方言词语的语音、语调的高度吻合。识别方言,必先要熟悉方言语音。
检验语音的对不对,也可通过方言词语的语境、句法、词义来作出判断,反证所解释的方言词语的地方读音是否正确。
“替代”字词如何读?能否都一一读得出来,是不能含糊的。比如方言多音字:
“合”字,在“金方言”的不同语境里,就有六个不同的读音,能够识别分清是本字的读音,还是非本字义的“替代”字的读音;
再比如:“乱”字,怎么读?如何变音,都应有清晰合理的解释。
一般地讲,“替代”词语指在文章中以同音、近音的字词来“替代”正字词的“谐音”字词。
我们为了对“金方言”中难解字词的解释方便,把凡是因“谐音、讹误、造字”等原因造成的所有“白”字词、“错别”字词、“生”字词、“异形”字词等,都称作“替代”词语。
这些“替代”词语,都可以“兰陵一带”方言作对照,兰陵方言音作基本的对照音来识别和辨认。
《<金瓶梅>清河方言考》
“金方言”中“替代”词语的形式
《金瓶梅词话》中的“替代”词语,主要由“谐音、讹误、造字”等方言字词组成。
“谐音”字词,一般指由同音、近音字词组成的谐音字词;“讹误”字词,指因各种原因造成的错字、误字;
“造字”,是有方言音,没有合适的方言字,作者根据字的音、义自造的字,造字还应包括异形字。
一、谐音字词的“替代”
谐音字词的“替代”,包括同音字词“替代”的借音字词和近音字词“替代”的近音混读字词。
(一)、同音字词的“替代”
同音字词的“替代”,替代形式多是借音字。
为了方便文字记录,保持方言音的原汁原味,一时觉得没有合适相对应的正字词,暂以记音形式,由其他同音的字词来替代的字词。
在“金方言”中,同音的“替代”字词形式,一般都是借音字。
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同音借字有所对应的正字词,另一种是同音借字没有合适的相对应的正字词。
1、同音借字的“替代”有所对应的正字词
这部分方言字词非常多,类型也多,如:
一般性同音借字的“替代”
⑴“回头看人教难。”(第1回第55页第11行)
“教”,应是:“较”。
⑵“牵着不走,打着倒腿。”(第1回第68页第4行)
“腿”,应是:“退”。
⑶“我往自做个男子汉。”(第5回第160页第5行)
“往”,应是:“枉”。
⑷“管情一箭就上垛。”(第7回第187页第6行)
“情”,应是:“”。
⑸“世上钱财倘来物,那有常贫久富家。”(第7回第202页第10行)
“倘”,应是:“淌”。
“倘”在本句中是同音借字,但在“金”书中的用法就比较乱,也颇有意思。
按现代字词典解释,“倘”,有两个读音。①读:tǎng时,意为:假使,如果。如:倘或。倘若。倘使。倘然。倘来(不应得而得或无意中得到);②读cháng时,同“徜”。如:徜徉。
《康熙字典》引《集韵》齿两切《正韵》昌两切,音敞。忽止貌。又《集韵》他朗切,汤上声。义同。又同傥。《庄字·在宥篇》云将见之,倘然止。成玄英《疏》中解释:“倘者,意外忽来者耳。”
成语“倘来之物”《成语词典》《辞典修订版》解释:无意中得到的或非本分所应得的东西。(见“傥来之物”条)
元,秦夫《东堂老·第三折》:“忠孝是立身之本,这钱财是倘来之物。”《二刻拍案惊奇·卷八》:“赢时节道是倘来之物,就有粘头的、讨赏的、帮衬的,大家来撮哄。”
本句“世上钱财倘来物,哪有长贫久富家。”意为:钱就象顺洪水漂来物,不期而来,不期漂然而去,很难有长贫久富的人家。在兰陵方言里常说,钱是大水淌来的,大风刮来的。“淌”,一是流动,二是飘忽不定。挣钱有努力的成份,有时也有运气的成份。发财的原因很多,是时刻变化着的,很难说得准确清楚,穷与富哪有长久不变的?特别是不义之财,更不会持久。按“兰陵一带”方言解释,“倘”,应该是“淌”。所以才能接着说“哪有长贫久富家”。这句话中的“倘”,对比字、词典“倘”的解释,既有义项的重合,又有所不同的地方。“倘”与“淌”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从兰陵方言看,用“淌”字是比较最合适的,其含义就比“倘”字准确。
“倘”,在“金”书中借音“替代”的字,还有“躺”、“趟”等。
(6)“月娘道:‘想必两个不知怎的,有些小节不足,哄不动汉子,走来后边戳无路儿,没的拿我垫舌根。’”(第五十一回第1335页)
“无路儿”,应是:“呜噜儿”,即:泡泡儿
一般性同音借字词的“替代”,都是很明显,较容易看得出来的借音字词,大多属于“共同方言”“交叉方言”范围,还是比较好识别辨认进行修正的,异议也不大。
这类“替代”词语在“金”小说中不少,产生原因复杂,有作者的原因,更多的可能是传抄、刻印等其它方面的原因造成,当然,我们对一些晦涩不易读的通假字,也列为“替代”字范围。
特别方言读音借音字词的“替代”
(1)“去年,东门外一个高贵大庄屯人家,老儿六十岁,见居着祖父的前程,手里无碑记的银子。”(第三十四回第899页)
“碑”,即:“笔”。
(2)“海棠道:‘奶奶因他拿药与奶奶吃来。奶奶说我肚子里有什么,这月来灌我?’”(第九十四回第2801页)
“这月”,应是:“找药”。“这”是近音混读字。“月”是“药”的方言记音字。前句“拿药与奶奶吃来”的“药”,也读“月”音。
(3)“金莲听了,便向玉楼说道:‘贼没廉耻的货,头里那等雷声大,雨点小。打哩乱哩!及到其间,也不怎么的。’”(第二十回第509页)
“打哩乱哩”,应是:“打离拉哩”,是“打离隔拉哩”的缩写。意为:有意兜圈子,敷衍、不认真等义。“哩”是“离”的借音字。“乱”字在本句中是变音字,方言正音读“拉”音,是“拉”的借音字。在“金”小说中用法很多,如:搅乱、撕乱、惹乱、翻乱(反乱)、霍乱(攉乱)、引乱、哄乱等等。
(4)“这个不是文妈?刚才说回我不在家了。”(第六十八回第1945页)
“说回”,应是:“噱唬”。方言读“说回”音,“说”读“fo”音,“回”读轻声。“说回”,既是借音词,又是记音词。
(5)“来保道:‘爹不信,小的抄了个邸报在此。’向书筪中取出来,与西门庆观看,因见上面许多字样,前边叫了陈经济来,念与他听。陈经济念到中间,只要结住了。还有几个眼生字不认的。”(第四十八回第1271页)
“只要”,应是:“吱吆”。“只要”是象声词“吱吆”的借音字,但方言里是“停住”的意思,是动词。
特别方言音的同音借音字词的“替代”,多属”特有方言“范围,很多方言音已讹变,直接是无法读得出来的,须依兰陵方言音,才可确认读出。方言读音确认后,才能正确理解方言字词含义,确认出正字词。
《语言词典》
特别方言语句中同音借字词的“替代”
(1)“得人化白不出来。”(第八十一回第2475页)
“化”,应是:“划”。
(2)“腌韭已是入不的畦了。”(第八十六回第2579页)
“腌”,应是:“蔫”。“蔫”,方言音读“腌yan”音。
(3)“漫地里栽桑--人不上他行。”(第二十三回第597页)
“人”,应是:“认”。
(4)“伯爵道:‘我实和你说,小儿。时光有限了,不久青刀马过。递了酒吧罢,我等不及了。’谢希大便问:‘怎么是青刀马?’伯爵道:‘寒鸦儿过了,就是青刀马!’众人都笑了。”(第三十二回第832页)
“青刀马”,是:“捣嘛”的隐语谐音字。
“寒鸦”,是“含丫”的隐语谐音字。
……
这部分的同音“替代”方言字词,夹杂在较固定方言语句中,如:俗语、歇后语、隐语、俏皮话等句式中,是特定环境中的“替代”字词。
有些歇后语,隐语中的“替代”字词,是人为有意设置制造的隐晦“替代”词语。
2、同音借字词的“替代”没有合适相对应的正字词
方言有“替代”字词的读音,找不到确切合适相对应的正字词,暂用同音的字词作替代。就是我们常说的“有音无字”。如:
(1)“这里紧着人疼的要不的。”(第五十二回第1375页);“才紧上裤子。”(第九十二回第2743页);“奴有一包金银细软打墙上紧过去。”(第七十八7回第2344页)。
其中的“紧”字,读jin音。是扯、提、拉、拽等义。
在兰陵方言里把绳子扯、拉、提、拽都可说“jin”绳子。把绳子拉紧,叫jin紧绳子。
“jin”字音不好找到合适的所对应的方言正字,以同音字“紧”字作替代。
(2)“若还绳慢锁头松。”(第七十五回第2228页)
“还”,读:“huan”音,意:移动。“慢”,读:“mai”音,意:把。这个“慢”音的字,不好找到确切的正字。
(3)“为众好。”(第七十五回第2231页)
“众”,读:“zhu”音,有“诸、真、正、大家”等义,但都又不确切。“为众好。”意:与周围关系相处得好、人为得好。
(4)“姜擦边。”(第七十一回第2043页)
“姜”,读:“jiang”音,意:刚刚、将要。似乎用“刚”或“将”都行,但都又不确定。
(5)“还许说。”(第六十八回第1948页)
“许”,读:“xi”音,意:用得着、需要。用“须、系、戏、嬉、”等字似乎都可以,但又觉都不确切。“还许说”,意有:还用得着说、不喜欢、不爱说等。
(6)“到东京朱太尉处,下了书礼,交割了箱驮。街上各处,闲门了几日。”(第八回第227页)
“闲门”,读“xianmen”音。“men”读轻声。“闲门”,
意:清闲没事,散闷。兰陵方言里,“闲门”也说:“闲没mei”,“门”具体是哪个对应的字,不太好确定。按方言词义,“没”“摸”“闷”似乎都可以,但又难确定恰当的字词。
(7)“这听见是他语言,恐怕月娘听见决撒了,连忙走出。”(第八十二回第2495页)“李大姐七八临月,只怕决撒了。”(第三十回第781页)
“决撒”,读:“jue sa”音,意:感觉或觉察到事情将要发生。
“撒”字,“兰陵一带”把到处看看叫“撒目”,也叫“撒”或“撒撒”。
所以“撒”是看看的意思,但没有合适对应的字,以“撒”作替代了。
“决撒”用“觉撒、觉醒”似乎都行。
这些同音方言字词,方言读音明确,但都很难找到相对应的比较确切合适的同音字词来替代。
识别判断,全凭对方言词语的熟悉程度和方言味体会的理解,是在小说、词书上很难查得到的。
(二)、近音字词的“替代”
近音字词的“替代”。是因方言字词音的读音摸糊,无法用准确的字词音来表达,多是用正字音比较接近的摩音、近音字词来替代,其形式多是近音混读字。
这种形式的“替代”,在“金方言”的谐音替代字词中占比很大,由于方言音最富变化,走音、变音难以掌握,几乎全依赖所参照的方言音来读取,凭对方言熟悉的语感体悟,根据语言环境,作出合理地判断,是“金方言”替代词语最难辨别的部分。如:
一般近音混读字词的“替代”
(1)“你打三个官儿唱两个喏,谁见来?”(第十二回第322页)
“官”,应是:“躬”。
(2)“你叫人有剌眼儿看上你。”(第十二回第324页)
“剌”,应是:“哪”。
(3)“勾使鬼”(第十三回351页)
“使”,应是:“死”。
(4)“愿不求同日生,只求各目死”(第十六回第424页)
“各目”,应是:“咯瞢”。意:马上、一块。
(5)“打了你一面口袋倒过蘸来了”(第十九回第489页)
“蘸”,应是:“(木寨)zhai”。意:用粗线钉上。
(6)“你这个堕业的众生。”(第十九回第484页)
“众生”,应是:“畜生”。
(7)“上床谁扶持他”(第二十回第517页)
“扶持”,应是:“服侍”
……
一般性近音混读字的“替代”,多是难解词语,音的判别辨认,必须依靠对方言的熟悉作支撑,但其替代情况是比较直接明显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辨认的。
比较复杂的近音混读字词的“替代”
(1)“文嫂道:‘若说起我这太太来,今年,属猪,三十五岁,端的上等妇人,百伶百俐,只好三十岁的。他虽是干这营生,好不干的最密。就是往那里去,主大转伴当跟着喝有路走,迳路儿来,迳路儿去。’”(第六十五回第1951页)
“好”,应是:“和”。
“主”,应是:着或找。
“转”,应是:“串”。
“喝有”,应是:“和一”。
这是说媒婆口语,词语音变复杂,方音浓郁,多是近音混读字词的“替代”。
(2)“玳安道:‘六姨,自吃你卖粪团的撞见了敲板儿蛮子叫冤屈——麻饭肐胆的帐。’”(第八回第218页)
“粪团”,应是:“粉团”,借音字。
“冤屈”,同“圆曲”,谐音。“圆曲”,兰陵方言,把条状物折弯曲过来叫圆曲。引申义为:受委屈、遭曲折、遭冤屈等。“冤屈”,意:“冤枉、委曲”。
“麻饭”,同“麻烦”,借音词。
“肐胆”,同“疙瘩”“咯哒”“各自”,都是谐音,可谓一语三关。
本歇后语意思是:各自有各自不同的处境,就有着各自不同的心思。
(3)“这西门庆见了,推辞不得,须索让坐。睃见白来抢头带着一顶出洗覆盔过的,恰如太山逰到岭的旧罗帽儿;身穿一件坏领磨襟救火的硬浆白布衫;脚下靸着一双乍板唱曲儿,前后弯绝户绽的古铜木耳儿皂靴,里边插着一双一碌子绳子打不到黄丝转香马櫈袜子。”(第三十五回第914页)
“太山逰到岭”,应是:“胎山悠到岭”。“胎”,意:软塌塌的。“山”,指帽盔的部分。“悠”,意:逰动、移动。“岭”,指帽沿的部分。
“救火”,应是:“揪合”。
“木耳”,应是:“没耳”
“插着”,应是:“茬着”。意:挓挲着。
“一碌绳子”,应是:“一撸子绳子”。
“马櫈”,应是:“马镫”。
这些借音、近音混读的“替代”字词,都是结合方言语境,根据兰陵方言音、义来识别辨认的。
……
近音混读字词的“替代”,是最难辨别确认的替代。方言词语的变音、走音很多,但也有个大致范围。“金”书方言我们设定为“兰陵一带”方言为对比方言,其范围是:以兰陵为中心,西到徐州及以北,临沂及以南以西,宿州北部,邳州地区,大概在这样一个范围内。,经研究考证,这个区域基本可以覆盖“金方言”的音变范围。
《新刻金瓶梅词话》书影
二、讹误词语的“替代”
讹误词语的“替代”。
按理说,所有词语的“替代”,都不是正字词,都属“讹误”。
我们这里把词语的误用、讹传、书写错误等原因造成的“替代”词语,称“讹误”“替代”词语。
“金”书“讹误”较多,也比较杂乱,有字形改变的形误字,有音变所致的讹误,还有常识性的讹误。
对明显的错误,还好鉴别纠正,有的因与难解方言、多种错讹纠结在一起,经几次不同形式的转换,就很难辨别解读了,甚至有的还产生一些争议。如:
明显讹误词语的“替代”
(1)“你干的好萌儿!”(第二十八回第737页)
“萌”,正字应是:“繭”,形误。
(2)“等我把隐妇剁做几戳子。”“妇人道:‘你没这个心,你就睹了誓’。”(第二十八回第738页)
“戳”,正字是:“截”形误。
“睹”,正字是:“赌”,形误。
(3)“不知違怎的打我哩!”(第二十八回第728页)
“違”,正字是:“還”,形误。
(4)“我几次戏他,他口儿且是,活及到中间又走滚了”(第二十八回第729页)
“活”,正字是:“话”,形误。
(5)“破磨对腐驴”(第六十回第1654页)
“腐”,正字是:“瘸”,形误。
(6)“你从多咱路在我背后?”(第七十三回第2114页)
“路”,正字是:“站”,形误。
(7)“只休把脚儿锡锡儿!”(第三十五回第943页)
“锡锡儿”,正字是:“踢踢儿”
……
较明显的“替代”,错字、误字非常多,多是形误字,可看出传抄、刻印等错误居多,是造成讹误词语“替代”的主因。
难辨别讹误词语的“替代”
(1)“两个遇着,饿眼见瓜皮。”(第五十五回第1492页)
“饿”,正字是:“鹅”,谐音、形误,也是生活常识性的错误。
“鹅眼见瓜皮”是歇后语“鹅见瓜皮——不管好歹。”的缩写。
(2)“一槅是劈晒雏鸡脯翅儿”(第二十七回第712页) “原来这鸡尖汤,是雏鸡脯翅的尖儿”(第九十四回第2803页)
“鸡脯翅”,应是:鸡膍pi胵chi或鸡肫zhun。“膍”,兰陵方言近“脯”或“补”音。“翅”,应是:“胵”借音字。
(3)“贲四戏道:‘平安儿,从新做了小孩,才学闲闲,他又会顽,成日只踢毬儿耍儿’”(第三十五回927页)
“闲闲”,是:“閛閛”的形误。“閛閛”正字是:“嘭嘭”。
(4)“伯爵道:‘葵轩你不知道,他自来有些快伤叔人家。’
(第六十七回第1883页)
“快”,正字是:“怪”。
“伤叔”,正字是:“伤督”。“叔”下少“目”,误,应是:
“督”。
(5)“前边跟马的那小厮,不得上来掉嘴吃,把门前供养的土地翻倒来,使位恰(扌利)了一泡稛谷都的热屎。”(第十二回第305页)
“掉”,正字是:“叼”,近音混读字。
“使位恰”,正字是:“使粗挟”,本意:动粗、要挟。引申义:使坏。“位”,应是:促,形误,“促”与“粗”谐音,借音字。“恰”,应是:挟,近音混读字。
“(扌利)了”,正字是:“离拉”或“攦拉”,借音字。意:一边拉一边移动。
“稛”(此字原书字画不清),正字应是:“稠”。形误
“谷都”,正字是:“咕嘟”。借音字。
(6)“管情见一月,你稳拍拍的有百十两银子利息。”(第九十八回第2895页)
“稳拍拍”,正字是:“稳抇抇”。
(7)“我替他领了个孩子来了,到是乡里人家女孩儿,今
年才十二岁,正是养材儿,只好狗漱着,学做生活,”(第九十五回第2830页)
“漱”,正字是:“嗾”。本意:唤狗声。引申为:当狗使唤着。
……
讹误词语的“替代”,也是“金方言”中最难辨别最难破解的部分之一。
一要有深厚地实地生活经验,识别纠正常识性错误。如“饿眼见瓜皮”。
“饿”字为什么不对?喂过鹅的人都知道,鹅最喜爱吃瓜皮,见到瓜皮眼都放异样的光,不管好的歹的都喜欢,这是常识。
如果是“饿”字,显然不对。人饿了,见什么能吃的就吃什么,还管什么瓜皮不瓜皮?
“鸡脯翅”应是“鸡膍胵”,是鸡胃,俗称鸡屎包,不是鸡的胸脯。
二是对“讹误”“替代”字词的复杂转换过程,确保每个变化细节的清晰正确。
有的讹误词语的“替代”,包含了形误字、借音字、近音混读字、变音字。
完成一个词语的复杂转换纠正过程,必须十分熟悉本地方言,以此作对照,厘清每一个环节转换的来龙去脉,确保每一次转换的清晰正确。
如:“学闲闲”,首先要知道在句意里是学打嘭嘭,没有“学闲闲”的说法。
然后要作“閑”与“閛”的形误转换,再完成“閛”与“嘭”借音字的词义转换。
再如“使位恰”“(扌利)了)”“稛”,这类,都有比较复杂转换辨别纠正的过程。
实际上这些看似复杂的“讹误”词语,不管有多么复杂的“错讹”,只要当地熟悉的方言里有,是很容易辨别的。
这些虽然说不是什么深奥的大学问,但对方言的领会和感悟,还是要有特别的深入研究的。
(三)、造字形式的“替代”
“金”书中,作者明显的自造字不多,新字怎么读?意思是什么?与方言词语结合在一起,影响着閲读理解。我们举几个典型的例子。如:
“(扌扉)”“(石扉)”字。
(1)“你休只顾(石扉)打到几时。”(第八回第233页)“你好生(扌扉)打着。(第五十回第1316页)
“(石扉)”,是“(扌扉)”的异形写法,均为造字。读“bai”音或近“bei”音。意:掰开、摆开、张开。音、义近“摆”。
(2)“只个乱打鼓(扌扉)钹不住。”“只顾(扌扉)钹打鼓。”(第八回第234页)
“(扌扉)”,正字应是:“捩”,形误。
(3)“平白浪(扌扉)着,自家又好了。”(第八回第545页)“两手(扌扉)着牝户往里放。”(第七十三回第2139页)
“(扌扉)”,读“bei”音。意:掰。兰陵方言“掰bai”有时读“bei”音。
(4)“扶其股极力(扌扉)磞,(扌扉)磞的连声响亮”(第五十回第1316页) “极力捣鼓,没高没低搧磞。”(第六十七回第1889页)
“(扌扉)”,应是:“搧”,形误。
“金”书中“(扌扉)”“(石扉)”字,从句子用法看,兰陵方言里有这个字和句式,读“bai”音或近“bei”音。
本字意为:摆开、掰开、张开。引申义为:瞎折腾、张狂、张扬等;从字形看,本字是动词,从“手”,从“扉”,读“bei”音,符合左形右声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口床)”与“噇”字
(1)“只是一味(口床)酒。”(第一回第68页)
“(口床)”,应读“chuang”或“zhang”音,造字。同“噇”。本意:用棍捣,硬填充。引申义为:胡吃海喝。
(2)“你大碗小碗(口床)捣不下饭去,我做下的,孝顺你来!”(第八回第214页)
“(口床)捣”,意:硬填硬塞而发胀。
(3)“你这些蠢头村脑的秃驴,止会吃酒噇饭。”(第五十七回第1534页)
“噇”,读“chuang”意:无节制地狂吃狂喝。
从“金”书“(口床)”字用法看,同“噇”。读“chuang”,意是:胡吃海喝;造字,从口,从床,左形右声,符合形声字造字规律。
可以看作“噇”的异形字。兰陵方言里,把用小棍慢慢反复冲捣的动作叫“闯chuang”。
硬捣填塞进盛装器物内叫“胀zhang”。一个是主动地硬填塞进,一个是被硬塞进物使盛装器物而鼓胀。
所以这个字在句字中,属前种情况,读“闯chuang”音,属后者,读“胀zhang”音。
如例(1)应读“chuang”音,例(2)应读“zhang”音。用法有:(口床)饭、(口床)饱,骂人说(口床)屎等等。
虽两种读音,在形容人胡吃海喝用法上都是混用的,没人去细心理会是主动地“捣进”,还是被动地“发胀”。
但在方言说话习惯上,还是有些微区别的,如:“见了饭就(口床)chuang捣个没完。”
“这样的饭还能(口床)zhang得下?”这两句中的“(口床)”,有时都读“zhang”音,意思理解还是有区别的,是能分辨出来的。
“金”书中作“替代”的造字,应该包括异形字。
如:“(禾忝)”(“忝”应是黍的下半部分),是“黍”的异形字;“木寨)”,是“寨”的异形字。
“乂”是“叉号”的异形写法。“(口弟)”是“嚏”的简易写法。
“(百刂)”是“摆”的异形字等等。
我们这里不作举例分析。
这些字不一定都是作者的自造字,也有传抄、刻印等原因所造成。
总的来说,造字、异形字不多,但与方言谐音字、讹误字的“替代”纠结在一起,找到正音、正字义还是要费一番周折的,有很多问题是值得研究的。
《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
以上就“金”书中“替代”方言词语的识别确认、种类和形式进行了举例分析讨论。
实质上“替代”方言词语在音、形、义各个方面都有,这里关于“谐音、讹误、造字”等“替代”方言词语,主要是字词的音、形的方面,只有少量的借字,是“义”的“替代”;
“替代”种类形式这里也只是个大致的归类,具体的方言词语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替代”情形远不止这些。
比如“顺音话”词语形式的“替代”,“寓义”词语形式的“替代”等等。
选择“兰陵一带”方言词语为“金方言”词语的“替代”识别方言词语,有个反复斟酌拷问的选取过程,主要有两个难点:
一、选定确认对比的方言难。选择对比地方方言,觉得有很多熟悉的字、词是远远不够的,须是高吻合率的方言,其方言系统性、整体性要高度一致。
找到这样的地方方言谈何容易?只有报着撞大运的想法去试一试,成功与否,前景难料,前功尽弃也有可能。
确认“兰陵一带”方言为“金方言”对比的基准方言,须拷问的首先是吻合率。
“金方言”词语中有多少是“兰陵一带”方言词语?
方言是十分吻合率、基本吻合、还是不太吻合?各占比率是多少?其次是方言词语解释与已有的其他方言解释的比较,每一个字、词的读音、释义的异同说明,理由充分不充分?
其解释是不是从现实而来,是否有着被推翻的可能?再是,方言词语已有的书证、人证较少,解释有时是土话对土话,有自说自话,自圆其说,涉“闭门造车”之嫌,解释得是否正确?
所以,方言的熟悉程度,方言的调查核实,大量复杂疑难问题的确认,每一个方言字词的求解,应珍如珠玑,反复斟酌,谨慎判别,都表现出对方言词语的驾驿能力和认知程度。
二、方言音的识别确认难。
方言音易变。其变化多种多样,有历史语音的变化,地域方音的变化,《水浒传》原本方言影响的变化等等。
这些变音都要与兰陵方言作对比分析,本地方言直接有的比较直观的还好办,而方言里有着较多的“谐音、讹误、造字”等纠缠在一起,变音、走音、逰移不定不好确定的音杂揉其中,对比起来就比较复杂困难;
方言音、音调判断是凭对兰陵本地方言的熟悉感觉发出的,这样作出的方言音及解释,是让人怀疑其真实性的,
其正确与否,人们只有通过对“金方言”的语境有了整体地了解,仔细揣摩其细节后作出所“替代”词语的判断,有些“替代”方言词语解释也是仁者见仁的事,须要沉淀,也速求不得。
《<金瓶梅>语言研究文集》
参考文献
(1)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M].香港太平书局,1982.
(2)张鸿魁.《金瓶梅语音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96.
(3)张鸿魁.《金瓶梅字典》.[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
(4)白维国 卜键.《全本详注〈金瓶梅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4)白维国.《金瓶梅词典》.[M].北京:线装书局,2005.
(5)施耐庵.《水浒传》.[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
注释:
(1)孟昭连《〈金瓶梅〉语言三题》[C].王平. 金瓶梅与五莲:第九届(五莲)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452-453.
(2)赵景波.《〈金瓶梅词话〉难解词语释义校补与拾遗(续)》.[J].《丹东师专学报》.第四期,1997:34-39.
(3)周惠珍.《乡音无改识客来——〈金瓶梅〉鲁南方音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07:0420.
2019年8月于深圳龙岗
文章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商务局
本文由作者授权刊发,原文刊于《2019(石家庄)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20,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