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了,爷爷脚肿了”,这是李姐给王医生带来的电话,这爷爷也不是她爷爷,而是她公公,天津人称呼人,都是按照自己的孩子的身份称呼。
比如管公公叫爷爷,管婆婆叫奶奶,管她自己的爸爸叫姥爷,自己妈妈的叫姥姥......
王医生简单询问,得知平四老人家没有任何疾病,就是现在年龄大了,活动少了,早期脚不肿,一到下午就开始脚肿,晚上更厉害,但是没有别的不舒服。
李姐说老话说的男怕穿鞋,女怕戴帽,这会不会得啥大病了?
王医生建议:适当让老人白天活动活动,坐的的久了把腿稍微抬高一点,别总垂着,过了一周李姐打电话,说脚不肿了......
肿是很多人常面临的问题,包括我在内,可能值个班马上是脚肿了,回去休息休息转天自然消退。
那是不是脚肿都可以这样解决,是不是脚肿都没事?还是老百姓说的男怕脚肿,会是大病的先兆呢?
那么都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1、心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为身体下垂部位首先水肿,故常见为双下肢水肿,若有心源性水肿时常为右心功能衰竭后出现体循环淤血所致,这时,询问病史就很重要,要明确病人病史结合体征就很好诊断了,再结合胸片、心脏彩超就能进一步确诊。
2、肾源性水肿:多为颜面部首先水肿,继而发展至全身水肿,追问病史加周身水肿体现,肾脏功能就已有体现了,肾脏引起的脚肿是老百姓首先想到的疾病。
3、营养不良性水肿:很多老年人,进食不佳,营养状态较差,低蛋白血症,常常合并水肿。
4、下肢血管狭窄或血栓:下肢静脉狭窄,常合并红肿,一般为不对称性水肿,下肢血管彩超可诊断。
5、丹毒:问我感染性疾病,多位一侧霍双侧肢体,伴有皮温变化及体温变化。化验血液,白细胞常有异常。
6、肝源性水肿:为肝功能异常后,肝脏合成蛋白能力下降,继发低蛋白血症,故引起周身水肿。
7、循环不畅:年纪大、梗死后偏瘫、过度肥胖都可能引起循环不佳,引发水肿。
8、痛风:痛风常引起关节畸形,急性期引发肢体水肿、疼痛,依据病史即可鉴别。
当我们发现下肢水肿时需要鉴别清楚,不是所有的脚肿都是大病的预兆,有时候就像李姐的公公那样就是老年人循环不好,改变就会逐渐好转;但如果是合并疾病导致的脚肿那就需要重视了。
所以,男怕脚肿并不都是这样,很多时候需要科学的分析,我们才能坦然面对。
来源:北京青年报
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病例,这是十年前的事情,当时我自己从事疼痛专业有五年了,一个要好的朋友介绍了一个患者,60岁,男性,糖尿病八年,一直没能控制好血糖。
半年前他开始有一些手麻、脚麻伴疼痛,也没太在意,直到一个月前,突然双眼视力急剧下降,一个月内几乎完全失明,只有简单的光感。雪上加霜的是,一周前开始出现一只脚坏疽,来就诊时,查体发现右足拇指湿性坏疽,右侧踝关节及以下皮温低,肤色青紫伴有剧烈疼痛。请了血管外科和骨科医生会诊,建议右膝关节以下截肢。
后来疼痛科综合考虑后,先给予抗感染
及右足创面处理,紧接着给予CT引导下经皮穿刺右侧腰交感神经节酒精毁损,手术后,右侧下肢血液循环恢复,感染控制,最后截掉了右足大拇指,保住了右脚。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由这件事,引出两个问题,糖尿病人出现脚麻、手麻疼痛,到底问题大不大?跟眼睛失明又有啥联系呢?
我们知道,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产生并发症。而手足麻木疼痛,又往往最先出现症状,却又常被人忽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糖尿病引起的手足神经痛有啥特点:
初期可能仅仅是若有若无的麻木感,轻微的间断出现的刺痛,如果不重视并加以控制,随着时间的延长,原有的轻微疼痛和麻木,逐渐加重为持续性症状,疼痛麻木特点开始多样化;
可出现双侧手足自发性烧灼样疼痛、闪痛或电击痛;有针刺感或刺痛;
也可以表现为行走痛,常描述为“赤脚走在热沙上”,就算穿最宽大舒适的鞋,也会觉得有难以形容的不适感;
进一步发展,轻微刺激就可引起重度疼痛,常从足趾开始,随后双侧对称性扩展,呈套袜状分布并逐渐影响到足部和下肢。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常于夜间加重,导致患者无法入睡。疼痛症状偶尔也可累及双手,指尖常最先受累。
当手足麻木疼痛伴有如上特点,就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了。因为出现这样的症状,说明糖尿病的多种机制诱导的线粒体产生反应性氧化产物生成增加,已在不知不觉中开始造成微血管炎,大血管与神经病变,并且有可能已经形成相当程度的损伤。
糖尿病比较严重的并发症,都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渐形成,并会在某一时期凸显出来,正如本文开始提及的患者,就是在长达八年时间无明显症状,先出现肢体麻木疼痛,其后半年很快就出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和足部溃疡。
此外,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还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冠心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等等。这些并发症进展缓慢,但有可能会在疾病某一个阶段突然爆发,造成重大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上医治未病,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视手足麻木疼痛这样的早期并发症表现,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防患于未然。
文/岳剑宁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