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姓名运势

严嵩简介(明朝严嵩简介)

时间:2024-01-15 08:36:03 作者:万物皆甜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大奸臣严嵩书法造诣深

▼点击下方图片参与临帖活动

严嵩(1480-1567),字惟中,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他是明朝著名的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63岁拜相入阁。严嵩在书法方面也有一番造诣。

严嵩行书自书诗卷,故宫博物院藏

《明史》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

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据齐如山在一本书里记载,清代京城有顺天府乡试的贡院,顺天府乡试为“北闱”,乃天下乡试第一,皇帝非常重视,主考官都是尚书衔的。可这个贡院的大殿匾额上“至公堂”三个大字,是严蒿所书。这样一个为朝廷选拔俊才的堂皇之所,悬挂的竟然是大奸臣题写的匾额,谁也会觉得不舒服。乾隆帝想把它换掉,便命满朝能书者写这三个大字,他自己作为喜好舞文弄墨的天子,也写数遍。然而他发现,自己的御笔和其他人所书,都不如严蒿,只好作罢,仍然让奸臣的字高高悬挂。

●马云、王健林、王中军等企业家,为什么花大量资金购买字画?

●写不好字的原因都在这里了!看看你中了几条?

●学书法,为什么一定要多读帖?

●公安部指挥破获特大制贩假冒名家书画作品案,触目惊心!

●古代书法家写“秋”字,你最喜欢谁的?

严嵩:20多年湖,曾权倾朝野,怎么被徐阶给一招扳倒了?

明朝奸臣严嵩盛极一时,在朝廷中风光无限,和皇上嘉靖有着超越君臣的感情,得到嘉靖的宠信,朝廷上无人敢动严嵩。严嵩在朝廷上拉帮结派在朝廷上形成一股毁灭性的势力,碰着必死,夏言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1480年,严嵩出生在 江西一个小村落里,严家家境十分清贫,父亲严淮自然就对严嵩给予了厚望,从小便悉心栽培,加之严嵩十分聪颖,自然也就不负期望,他十岁通过了县试,十九岁中了举人,二十五岁时中进士,被选为了庶吉士。但是严嵩在此时却突然得了重病,被迫退官回籍整整十年。也不知道是否是运气,他离开朝廷的时候正是权擅天下的太监刘瑾风头正盛之际。

1539年,夏言擢升为内阁首辅,明世宗虽讨厌夏言过度正直,但也知国家社稷不可缺少这样的忠臣良士。严嵩用谄言媚语以及各种手段迎逢明世宗,同时联合同党大臣中伤、诬蔑夏言,妄图取而代之。

1548,曾铣以串通内阁官员的罪名被杀,妻儿流放。随即夏言在西市被斩首,其妻子、亲信被流放或被贬谪。严嵩在此次朝廷斗争中大获全胜,重新出任内阁首辅,权倾朝野。

严嵩父子是怎么倒台的?

嘉靖四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夜里,西苑火灾,永寿宫焚毁,皇帝暂时移居潮湿狭小的玉熙殿。一些大臣主张乘此机会劝皇帝迁回大内。

此时的严嵩原本已经不管事了,事情都是交给他儿子严世蕃处理。不过,这段时间,严嵩的老婆去世了,严世蕃要守制,就不能出来工作。没有严世蕃的帮忙,严嵩这点事情干的事情不利索。

当皇帝征求严嵩意见,严嵩既不主张重建永寿宫,又不主张迁回大内,别出心裁地建议迁往南苑重华宫。这纯属就是一个馊主意。

重华宫是明英宗朱祁镇在景泰年间当“太上皇”,就是下岗时住的地方,这当然是不太吉利的,你让嘉靖住这个地方,那不是让嘉靖自我幽禁吗?

嘉靖皇帝颇为猜疑,他很不高兴,想听听严嵩的对手徐阶的意见。徐阶就趁机入手,还请了道士帮忙。

有一次,嘉靖帝让信任的道士蓝道行扶乩,徐阶和蓝道行关系素来不错,他们联合起来陷害严嵩。蓝道行在扶乩的时候说:贤臣没有得到重用,小人把持朝廷。

嘉靖便问谁是贤臣,谁是小人,蓝道行就势说道:徐阶是贤臣,严嵩是小人。

对于蓝道行的话,嘉靖是深信不疑的。而这句话,就像一粒种子在嘉靖帝的心里生了根,嘉靖就此把严嵩定性为奸臣。

虽然嘉靖对严嵩已经没有了好感,但是两人“相伴”二十多年,嘉靖对严嵩还是不会赶尽杀绝的,让严嵩辞官还乡,严世蕃被发配去充军。

所以,严嵩为什么倒台,最根本的原因是失势,失去了嘉靖的信任,而不是他做的坏事被曝光了。

慢慢的,这个平衡打破了。

严世蕃被发配去充军,他的小弟罗文龙也被拉去充军,两人在路上打通随行官员逃跑了。严世蕃不仅返回江西老家,威风依旧。竟还放任罗文龙,逃走投奔倭寇当汉奸。

有一天,时任袁州推官的郭谏臣路过严世蕃门口被羞辱后离开,离开后的他将自己的愤怒写成了一封信寄给了好友林润。如果说上书是一门技术活,那林润对于这门技术有着绝对的掌控力。出于对严嵩、严世蕃的痛恨,在自己内心正义的驱使下,林润上书弹劾严世蕃,烽烟再起。而嘉靖对严嵩的耐心也到达了极点,而这也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看完奏折后,嘉靖下令,逮捕严世蕃,从严发落。

清算的时候终于到了,严世蕃被关进了牢里,大家伙群力群策,给严世蕃整材料。最后弄出了一个陷害忠良之类的罪行。徐阶一看,这样做是救严家,不是打死严家。老严家陷害忠良,是上面拍了板的。你用这个告严家,是想让皇帝当第二被告?严世蕃在牢里肆无忌惮,悠哉悠哉,因为他就知道这伙人会给他定这些罪名,甚至包不得定这些罪名,因为他知道,这些罪名一安上去,自然通不过。所以当正在京城吃喝玩乐的严世蕃,收到死刑通知时,直接吓晕,小弟罗文龙也被吓得浑身颤抖。

事实上,满朝文武能真正置严世蕃于死地的只有徐阶一人,他和嘉靖帝以及严嵩父子打了数十年的交道,深知其中利害。他从袖中拿出自己早已写好的奏章,让参与审讯的官员誊写一份上交。

徐阶所写的奏章抓大放小,大到足以置严世蕃于死地。只要严世蕃被处死,严嵩也就完了。徐阶这份奏章里只写了一条:严世蕃纠集亡命之徒,勾结倭寇,见南昌仓地有王气,乃大造府第,图谋不轨。

于是,严世蕃弃市,80多岁的 严嵩被抄家,沿街乞讨。那嘉靖皇帝真的以为严嵩通倭吗,要谋反吗?嘉靖当然不会相信严嵩会通倭、谋反,但是,目前的局势已经告诉他,严嵩必须要倒台,不倒,他无法给群臣,给天下一个交待,那要倒严嵩,底线是不能牵扯到他。所以,通倭这个莫须有的罪名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是徐阶和嘉靖的默契,是两方都可以接受的一个借口。

严嵩倒台了,大明朝有好起来吗?并没有的。明朝是一个严嵩倒下去,无数个严嵩站起来。因为你没有打倒产生严嵩的土壤,甚至是保护了产生严嵩的土壤。因为让后面的严嵩们更加相信,自己被惩罚,不是自己干了坏事,而是自己失了势。要胜利很难,要光明正大的胜利更难。这种短期的胜利,是长期的失败。这就是历史的困境,不按徐阶的方法,就无法打倒严嵩。你要运用很多手段,甚至是一些不光明的手段,要除掉一个坏人,你有时候要比坏人更坏。但一旦你用坏人的方式打倒了坏人,那只是打倒了人,而不是打倒了坏。徐阶在打倒严嵩上是有力的,但是,也恰恰是他,把打倒严嵩这样一件正义战胜邪恶的事情变成了中国历史上往复出演的权力之争,使得严嵩的倒台反而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奸相”严嵩和清官海瑞有什么关系?严嵩与张居正有什么关系?

严嵩,字惟中,号勉庵,江西分宜人,明世宗嘉靖朝首辅,在位15年。明世宗在位四十五年,首辅共有十人。如蒋冕、毛纪此类,任职时间仅仅只有两三个,夏言与徐阶也不过任职时间也不过只有几年者,只有严嵩,为官二十多年,担任首辅的时间就长达十五年之久。这么长的任职时间,整个明王朝也不过只有几人。然而,这个在嘉靖朝担任首辅长达十五年之久的人,却一朝落地,罢官免职,在史书上也没有留下什么贤明的名声,伴随他出现的往往是权相、奸臣、专权擅政之类的字眼。《明史·奸臣》中。奸臣:“窃弄威柄,构结祸乱,动摇宗祏,屠害忠良,心迹俱恶。终生阴贼者,始加以恶名而不敢辞”大若此。

明史上说严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但若是你仔细阅读史书,看严嵩的生平,便会发现,以上说的其实都有些值得质疑的地方。

说严嵩“无他才略”,在对待倭寇的政策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位首辅的军事战略目光。倭寇自朱元璋建国以后就是明王朝一大祸患,明太祖朱元璋当时部下多为能征善战的大将,因此对倭寇的政治策略一般都是比较强硬的。而明世宗当时想要效仿明太祖巡视边境,许多大臣都大赞此举,只有严嵩等人极力反对。那个时候刚刚经过土木之变不久的明王朝,将士疲惫,若是明世宗前往边区巡视,很有可能会造成另一个“土木之变”。对于这个,严嵩是有先见之明的。

“惟一意媚上”也是不正确的说法,嘉靖朝的官员实际上都有“媚”这个缺点,若说媚,严嵩也只是随大流罢了,他虽然媚,但不是一味的顺从。例如宫婢之变后,世宗避居之处发生火灾,明世宗想要拿钱出来重新修缮宫殿。严嵩想到修建宫殿需要花费巨额钱财,而那时候的国库并不充裕,考虑再三并没有同意重修宫殿。反而是后来举报严嵩的徐阶却竭力主张重建。时人说“颇善嵩对,而微谓阶之谀旨”,由此可以知道严嵩实际上并不是一味媚上的。

“窃权罔利”,这个说法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好说的。只一“窃”字需要追究,明世宗那时候迷恋玄修,经常不理政事,不上朝会。作为内阁首辅,当然要理会国事,替世宗行事了!说他窃取了国权,实际上不是正确的说法。

对于严嵩这样一位后人皆知的“奸臣”,明朝另两位官员也为后世人所知。但是对于严嵩,后人对这两位可谓宽容许多、他们一个是通过戏剧、文集而万人皆知的清官海瑞,另一位则是被称“千古一相”的张居正。那么严嵩和这二位有什么关系呢?

大家对海瑞和严嵩关系的认识,应该都是通过民间故事,以及一些戏剧。这二者的认识皆为“海瑞斗严嵩”,说是严嵩当政时,朝政黑暗,媚上欺下,百姓在这样的当权者手中痛苦不堪,于是一心为民,为官清正的海瑞上诉十大奏疏,弹劾严嵩,最终将严嵩打到。实际上,只是为了戏剧的可看性,将这历史上一反一正的两人编在了一起而已。海瑞和严嵩的确不属一个派系,但是说是海瑞斗倒了严嵩,却是不对的了。严嵩是继他之后的内阁首辅徐阶斗倒的,而海瑞的确是徐阶此派之人。海瑞是由徐阶举荐后,从此官路一路顺风。所以两者确实有一丝关联,但是若说是海瑞斗倒的严嵩,那就不正确了!

而严嵩和张居正的关系,姑且可以称作师生关系吧。明朝的内阁首辅还兼管翰林院,也就是兼任这个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那个时候,严嵩和张居正两人同朝为官,一个是内阁首辅,一个是翰林院编修,既是同事,也多了一层师生关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