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招财风水

12经络(12经络走向图口诀经络走向图)

时间:2023-12-29 09:43:52 作者:牛奶煮萝莉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人体十二经络,基础入门总结

世针针灸交流中心(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零基础系统学习中医针灸从这里开始

“新九针”临床经验传承班

国家机构 可靠放心 办学一流 久负盛名线上线下学习,系统,全面, 实用

经络,是经和络的总称。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纵行的主干,大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络脉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经络相贯,遍布全身,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上下,调节人体功能的一种特殊的通路系统。

人体十二经络,基础入门总结

内为阴,外为阳,

脏为阴,腑为阳,

上为手,下为足。

其分布于肢体内侧面的经脉为阴经,分布于肢体外侧面的经脉为阳经。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肢体内侧面的前、中、后,分别称为太阴、厥阴、少阴;肢体外侧面的前、中、后分别称为阳明、少阳、太阳。具体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四组。

人体十二经络,基础入门总结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人体十二经络,基础入门总结

头面部:手三阳经止于头面,足三阳经起于头面,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足三阴与足阳明经分布在胸、腹部(前),手三阳与足太阳经分布在肩胛、背、腰部(后),手三阴、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分布在腋、胁、侧腹部(侧)。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

人体十二经络,基础入门总结

十二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

手之阴阳: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手厥阴心包经)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

足之阴阳: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

\"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人体十二经络,基础入门总结

拜明师 跟名家 成名医!中医师承 确有专长 提升专业技能,助你成名医合法行医!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中医养生方法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谢您的支持,遇到好文章转发-点赞 -评论,让更多人受益,收获知识与健康喔!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12经络太难记,5分钟告诉你12经脉循行的秘诀,一看就明白!

经脉的循行,《灵枢·经脉》中对这部分的讲解过于繁琐冗长,并且这部分也是大部分中医爱好者最容易混淆的地方,为了便于大家的学习,老李对这一部分知识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1、头:

(1)会于巅顶(头顶):膀胱经、肝经、督脉。

(2)络脑(入脑):膀胱经、督脉。

2、目:

(1)上连目系(系目系):心经、肝经。

(2)至目内眦:小肠经、胃经、膀胱经、阴跷脉、阳跷脉。

(3)至目外眦:小肠经、三焦经、胆经。

3、鼻:

(1)与鼻相关:大肠经、胃经、小肠经、肝经(鼻咽)、督脉、阴跷脉。

4、口:

(1)环绕口唇:胃经、肝经、任脉、督脉(分支)、冲脉。

(2)循行口唇:胃经、肝经、任脉、督脉(分支)、冲脉、大肠经。

(3)与齿相关:胃经(上齿)、大肠经(下齿)。

(4)与舌有关: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肾经(循喉咙,挟舌本)、心经(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肝经(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经筋结于舌本)、肺经(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5、耳

(1)入耳中:小肠经、三焦经、胆经。

(2)与耳相关:所有阳经(大肠经除外)。

6、咽喉:

(1)与咽相关:脾经、心经、小肠经、肝经(鼻咽)、任脉(咽喉)、阴维脉(咽喉)。

(2)与喉相关:肺经、胃经、肾经、肝经(循喉咙之后)、任脉(咽喉)、督脉、冲脉、阴维脉(咽喉)。

7、其他:

(1)入缺盆:手足阳经(膀胱经除外)、阴跷脉。

(2)过气街:胃经、胆经、冲脉。

(3)起于胞中,经过会阴:任脉、督脉、冲脉。

(4)交于督脉:手足阳经、阳维脉、带脉。

(5)过大椎穴:手足阳经。

史上最全面的12经络穴位全讲解,一一列出,还配有高清图对照!

12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与脏腑器官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能量循环系统。,每条经络都与特定的脏腑和器官相连,而每个经络上都有一系列穴位,用于调节和平衡体内的能量流动。

以下是关于12条经络的穴位总结:手太阴肺经:涵盖从手指末端到胸部的区域,与呼吸、皮肤和免疫系统有关。一些重要穴位包括太渊、尺泽和鱼际。手阳明大肠经:贯穿从手指末端到鼻腔的区域,与消化和排泄有关。重要穴位有商阳、曲池和迎香。足阳明胃经:从足趾延伸到头部的区域,与消化系统有关。一些主要穴位有四白、足三里和天突。

4.足太阴脾经:从足趾延伸到胸部的区域,与消化、代谢和免疫系统有关。主要穴位包括阴陵泉、太白和隐白。

5.手少阴心经:贯穿从手指末端到心脏区域,与心血管系统和情绪有关。一些关键穴位有少冲、灵道和神门。

6.手太阳小肠经:涵盖从手指末端到头部的区域,与消化和排泄有关。重要穴位有少泽、阳谷和听会。

7.足太阳膀胱经:从足趾延伸到背部的区域,与排泄和神经系统有关。主要穴位包括至阴、夹脊和大椎。

8.足少阴肾经:从足趾延伸到胸部的区域,与泌尿系统和内分泌有关。一些关键穴位有涌泉、太溪和命门。

9.手厥阴心包经:涵盖从手指末端到胸部的区域,与心脏、情绪和循环系统有关。主要穴位包括内关、大陵和劳宫。

10.手少阳三焦经:贯穿从手指末端到头部的区域,与消化和代谢有关。一些主要穴位有阳池、支沟和天突。

11.足少阳胆经:涵盖从足趾延伸到头部的区域,与消化和情绪有关。重要穴位有日月、曲泽和瞳子髎。

12.足厥阴肝经:贯穿从足趾延伸到头部的区域,与肝脏、情绪和血液循环有关。一些关键穴位有太冲、行间和章门。

此外,任脉和督脉是中医学中的两条重要经脉,分别贯穿于前后躯干,被认为在人体的能量循环和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以下是关于任脉和督脉的总结:

任脉(前脉):

起始点:气海(位于下腹部,脐中下三寸)。

终止点:上巨虚(位于喉部)。

特点:任脉贯穿于前躯干,与脏腑、经络、气血有密切关系。在中医理论中,任脉被视为“督导脉络”,在调节阴阳、气血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功能:任脉与经络相连,通过调节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维持人体的生理平衡,对于调理内分泌、消化、免疫等具有调节作用。

重要穴位:气海、鸠尾、中极、水道、神庭等。

督脉(后脉):

起始点:会阴(位于会,两性器连结处)。

终止点:大椎(位于颈部第七颈椎上,正中线)。

特点:督脉贯穿于背部,与脊髓、脑部、神经系统有紧密联系。在中医理论中,督脉被认为是“百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气血运行的作用。

功能:督脉通过与脊髓和脑部相连,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对于维持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平衡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重要穴位:百会、大椎、风池、命门、魄户等。

这两条经脉被认为是阴阳之间、前后之间、内外之间的调节桥梁,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促进能量的平衡流动,有助于健康的维持和疾病的调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