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男女尺脉异论 男女异质,尺脉攸分。卜寿夭于目前,温犀易辨(《晋书》∶温峤过牛渚矶,深不可测,遂燃犀角照之。
须臾见水族,奇形异状,或乘车马着赤衣者。峤至夜梦人谓∶“日与君幽明相隔,何若乃尔”);定荣枯于指下,秦镜难逃(《西京杂记》∶秦始皇有方镜,照见心胆)。男脉尺藏,抱朴守真,德寿之;归神敛气,福禄之翁。若浮洪而短,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碌碌蓬庐,终日待株林之兔(《列子》∶野人有遇一兔走触株林而死,辄拾以归,其后守株以待兔);悠悠岁月,无路看长安之花(孟郊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且每多斯疾之呼,膏肓莫治;定有夫人之恸,命数难延。女脉尺盛,雅秀彬彬,芝香玉砌,精光炯炯,桃熟瑶池。若隐伏而微,其祸又不可胜言者。郊无灵,空履大人之迹;螟蛉有子,徒闻象我之声。而且狮子吼于河东,乞怜处士(《东坡集》∶陈季常佞佛,妻柳氏性悍,客至常闻垢声。东坡戏之曰∶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法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按∶狮子吼,梵书名佛声震,小说自息,犹狮子吼,群兽皆藏)犊车乘于洛邑,见戏相臣(《记》∶洛中王导,妻曹夫人性,导惮之,乃别营馆居外家。夫人知之,率婢持刀寻讨,导恐,飞辔出门,左手攀车栏,右手提尘尾,以柄打牛。司徒蔡谟戏曰∶“朝廷欲加公九锡。”导弗之觉,但谦退而已。谟曰∶“不闻余物,惟有短辕、犊车、长柄尘尾。”导大怒)。
[卷二] 痨症脉数论 病症最苦者莫如痨。《脉经》注∶“脉数不治。”而未注明所以脉数,所以不可治之故。天一生水,天一奇数阳也,而生水则为阴矣。阴阳同宫,是一是二,解人当自分明。《难经》注“左肾以藏水,右肾以藏命门”,固为传写之讹;即方书谓“两肾一般无二样,中间一点是元阳,亦是隔膜之谈。盖阴生于阳,阳藏于阴,诚有分之而无可分者。人自HT地一声以来,有此水即隐此火,而穷通寿夭,皆决之于此。《入药镜》云(崔公希范着)∶“惟有水乡一味铅是也(乾坤罢,破干为离,破坤为坎。铅为金丹之母,八石之祖,先天一点千金,走入坎水中,化而为铅。由干阳来,是为真火)。水足而火之藏于水中者,韬光匿采,而六脉得以平和;水虚而火之见于水中者。焕彩闪光,而六脉何能安静?水之包涵乎火,夫固有一滴之不可亏者。病而名痨,痨者,牢也,牢固难解之辞也。或曰取其劳苦、劳役、劳顿之义。吾则曰∶劳字从火,相火一煽,君火随之而炽,二火争焰而痨焉。盖一勺之水,煎熬殆尽,火无所附丽,飞越于上。犯营则逼血妄行;克金则咳嗽不已;灼津液则饮食变为痰涎;蚀肌肉则形骸为之骨立。一身之内。纯是火为之猖獗,脉之所以数也;精竭神枯,脉之所以细而数也。夫性命之理,至为微妙。性藏于心,命藏于肾,命即指此火也。有水,火可以引之归元;无水火亦无所归宿(龙雷之火,潜于水中,得温暖则藏。水冷则火升,咽痛、唇裂、口渴、面赤,投以桂附,温其窟宅而招之;火自归乎原位。《本草》所以有能此引火归原之语,世医不察,概施之无水并邪火之症。人之死于非命者,无冤可诉。揆厥由来,祸肇于景岳、《医贯》、《薛氏医案》诸书,流毒二百余年。天心仁爱斯民,亦有悔祸之机,自《慎疾刍言》、《医学汇参》书出,而吴越之风息。自如是,我闻唤醒世人书出,而燕赵之风息,惟荆楚何辜,此风犹自盛行),直至焰消灰尽,命亦于此尽失。其可治乎?其不可治乎?惟愿同学君子,遇症之自内出者,稍见脉过其止,即以醇静甘寒之品养之(百合、熟地、枇杷叶、梨汁、童便、麦冬、桑皮、地骨皮之类。经验加味地黄汤∶熟地、淮药、枣皮、泽泻、云苓、生地黄、麦冬、丹皮。百合固金汤∶生地、熟地、百合、麦冬、芍药、秦归、贝母、元参、桔梗、甘草),无使至于数也,诚济世之慈航也。然则,问此火离乎本位,出没无端,隐显莫测,可确指其侨寓于何处乎?余应之曰∶分明香在梅花上,寻到梅花香又无(拈花示众)。
(余着是稿,殊触当日隐憾也。年十三应童子试,见赏宗工,曾拔前茅。旅馆风霜,归患水肿,误服桂附,几濒于危。忽江西来一老医,姓聂,名广达,以乳蒸黄连服之而愈。究中桂附伤,随即吐血、咳嗽、潮热等症作矣。一室之中,调养五载,博采医书,折衷一是,惟日服甘寒之品,身体渐次复元,医亦稍得门径。本欲理吾旧业,以绍箕裘,而且夜求治者,接踵搅心,因将手泽庋之高阁。迨寻五十年前梦,云散天空一道人。)
[卷二] 噎膈反胃脉缓论 余得一缓字诀,以决病之死生吉凶。凡遇噎膈反胃,脉未有不缓者,其将何以决之?余用是三思焉。因其脉之缓,而知其脾无恙焉,肾无恙焉,心、肝、肺无恙焉。惟是一眚之累,居于要地,遂积成莫疗之。即其脉以思其症,绳以理而溯其源,经曰∶金木者,生成之终始(《河图》∶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即干元大生,坤元广生之纲领,故水火之功用亦足以维系乎天象地舆。至土以五十居中,寄旺于四时。尤其彰明较着者,惟天三生甲木,地八乙成之,乃滋生之始事。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者,此也。地四生辛金,天九庚成之,乃集成之终事,所谓战乎干、劳乎坎、成言乎艮者,此也。
故木气司权,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术葱龙而可悦。金气司权,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物之化,从乎生,物之成,从乎杀。生杀之机犹权衡之不可轻重也。人生百年,一大春秋耳。年当杖乡杖国,正值秋月之天,由是阳明之庚金,其气化为燥,由下冲上,冲于阑门、幽门,谓之反胃,朝食暮吐或隔宿方吐;冲于贲门谓之膈,即食即吐;冲于吸门谓之噎,食难下咽。燥之所冲,门遂为之枯槁,叶黄禾熟之候,纵日暄风动,露滋雨润,而欲转其青焉,抑已难矣。经曰∶“三阳结(手阳明大肠、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谓之膈”。
不独指阳明经。亦思三阳同居下位,岂有一阳结(阳明金燥),而二阳不随之而结者乎(膀胱与小肠津液,随之而枯)?所以吐沫、刺痛、羊粪,总由于燥结然耳。东垣通幽汤(秦归身、升麻、桃仁、红花、炙草一钱,生地、熟地五分)其理最为深邃,存其方可矣。丹溪禁辛燥(丁香、白蔻、砂仁、半夏、陈皮之类),虽其义极为晓畅,存其语可矣。若喻嘉言、李士材于是症,一则商其补脾补肾,未悟其脉;一则酌其下气坠痰,未达其症。然则,此症无可治乎?曰∶非也。年未登五十,燥非其时,或为醇酒所伤,或为煎熬所中,以润燥为主(牛羊乳、童便、芦根、韭菜汁、陈酒、茅根之类。经验方∶酒大黄、桃仁、归尾,炼蜜为丸,茅根汁汤送下),兼用四子之书,多有得愈者。悟到秋来金恋木,翻然方见艳阳天(后天坎离用事,升居乾坤之位,于是八卦各易其位。震木居离火之位,震为苍龙,龙从火里出;兑金居坎水之位,兑为白虎,虎向水中生。龙跃虎腾,金木交并,木之欣欣向荣者,不畏金而反爱金,虽历夏而秋,常在春三、二月之天)。
(司马石渭中,端方正直,同砚两载,来往数十年如一日也。年近五旬,酷嗜浓味鱼腥,胸间隐隐作痛,食入即吐。人到知心,刻期取效。心转疑惑,觉古所传之方,一无可用,乃会丹溪之意,日服芦根汤而愈。游湘未悟,于今三年,是夜援笔成论,顿兴我以暮云春树之感。)
[卷二] 体肥脉虚中症论 气为阳,血为阴,阴阳配偶不参差,五脏调和脉斯正。惟是体格丰隆,一线之微阳,不足以敌硕肤之阴躯。
居恒服温补性味,殊觉相宜。寒凉性味,一滴逆口,由是气虚,是以脉虚耳。盖尝论之,气,无形者也,血,有形者也。有形者,全赖无形者为之运用,而后足得以行,手得以握,耳得以聪,目得以明,鼻得以闻其香臭,口得以知其五味。虽然,尤有进无形者,能运有形,而不知更有无形者,为之主宰,无形者,方得宣布于四肢,充塞于五脏六腑。无形者何?真气是也(以其所运而言,曰真气;以其所居而言,曰谷神。《道德经》∶“谷神不死,是谓元牝;元牝之门,是为天地之根。”手足耳目口鼻,皆根窍于元牝。元窍一闭,耳非不孔窍玲珑,而不能听;目非不黑白分明,而不能视;鼻非不呼吸出入,而不闻香臭;口非不咀嚼珍蔬,而不知五味;手足非不血光红润,而不握不行)。今为阴血所压,无形者馁矣;”无形者馁,则有形者亦馁矣。古今卒中之症,大半患于体肥之人,职是故耳。方书所载中症,许多言说,徒事喧哗。
一言以蔽之曰∶“气脱。”其卒然而毙者,真气脱也;其毙复苏者,真气犹存。凡气一时不足以胜形体之任,其手足不用不仁者,元窍闭也元窍闭,调治得宜(脉虚、脉芤脉迟经验方∶黄、人参、焦术、附片、秦归、抚芎、苡米、姜枣引。脉洪、脉数、脉细经验方∶熟地、人参、枸杞、秦归、苡米、丹皮、麦冬、五味。如初中半身不遂,不省人事,筋急拘挛,口角斜,语言蹇涩,脉弦而数,则以风论,小续命汤∶防风一钱二分、桂枝、麻黄、杏仁、川芎、白芍、人参、甘草、黄芩、防己八分、附片),轻者亦有全愈,重者或苟延岁月。
调治失宜,真气亦不能久留,知几之士见其体肥脉虚,时常培养元阳(经验方∶附片、干姜、人参、黄、焦术、肉桂、秦归、炙草、姜枣引。鹿茸桂附丸∶附片、肉桂、鹿茸、熟地、淮药、丹皮、枣皮、泽泻、茯苓),庶有裨焉。有形四大皆假合(潜确《内书》,四大,地、水、火、风也。地无坚性,水性不住,风性无碍,火假缘生。《释典》∶骨肉为地,涕唾津液为水,气为火,骨节转运为风。达者谓之幻身。古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无形中有主人翁(《性命圭旨》∶主人翁,姓金,号元晶,自虚无中来,居杳冥之乡)。
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半身不遂也;二曰风痱,身无疼痛,四肢不收;三曰风,奄忽不知人也;四曰风痹,诸痹类风状也。”夫曰风痹,真风也。所谓偏枯、风痱、风者,以其舌强口喑,卒倒无知,形似乎风,因以风名。详究其义,实与风毫不相涉。就其症而言之,手撒,脾气绝矣;口开,心气绝矣;鼻鼾,肺气绝矣;目闭,肝气绝矣;遗溺,肾气绝矣。汗出如珠,发直如麻,面赤如妆,真阳鼓散于外矣。抉其精而穷其奥,总归宿于肾元。
盖肾为性命之根,如止见一二经,尚未伤及于肾,急相其肾之水亏、火亏,培之补之,而受伤之脏,自复其初。朱丹溪以为痰则生火,火则生风,固属捕风捉影;李东垣以为本气自病,将风字涂抹,其于是症,亦似有得,究未窥其底蕴;河间以为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而着地黄引子(熟地、枣皮、巴戟、附片、肉桂、苁蓉、茯苓、麦冬、五味、石斛、菖蒲、远志),可谓抉出疾源矣。顾肾水火同宫,有痰涎上涌,水不足者;有面赤烦渴,火不足者。地黄引子仅足补其火,赵养葵又补明水不足者,用地黄汤滋其水。庶岐伯不言之蕴,得以阐明于世。治是症者,慎勿存一风字于胸中,斯得之矣。
[卷二] 喘急脉论 《脉经》曰∶“上气喘急候何经,手足温暖脉滑生。若得沉涩肢逆冷,必然归死命须倾。”试申论之,人之所赖以生者,元气、宗气,而其所以生者,则真气也。统一身而言,则为元气。元气充足,呼吸自循常度,如涉虚怯,阴阳之气乱矣。经曰∶“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息。”体犹温暖,脉多虚滑,人参能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独参汤。经验方∶黄一两,秦归三钱,姜枣引),喘息自止。据中焦而言,则为宗气,宗气转运升降,自无窒碍,如沾痰滞,阳明之气郁矣。经曰∶“邪客于阳阴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息。”体虽温暖,脉则弦滑,法夏和胃而燥痰(四七汤∶人参、肉桂、法夏、炙草、姜枣引),喘急随除。至于先天一点真元之气,是为真气,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统至实。鼓荡于太虚者,雷也;而其所以默运乎鼓荡者,非雷也,真气也。吹嘘乎万物者,风也;而其所以驱使乎吹嘘者,非风也,真气也。外护于表,内行于里,周流一身者,气也;而所为主宰以周流者,非气也,真气也。释氏调气以悟空,调此气也;老氏炼气以归真,炼此气也;儒者养气以为圣为贤,养此气也。释氏谓之真如(钱起赠怀素诗∶“醉里得真如。”刘禹锡诗∶“心会真如不读经”),老氏谓之绵绵(《道德经》∶“绵绵若存”);儒者谓之浩然。其为气也,天地得之,万古不老;生人守之,寿算常存。人而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真气散矣。真气散,一身之元气、宗气,以致营气、卫气、中气、胃气,一齐奔上,为喘为急,肢之所以逆冷,脉之所以沉涩也,而命有不倾焉者乎?彼水肿之喘,以水肿论;风寒之喘,以风寒论;哮症之喘,以哮症论。热病之喘,以热病论。经中言喘,层见迭出,各有其本,单言喘者,止有数条。撇开各症方言喘,寻到源头始见医。
[卷二] 气鼓脉弦数论 医学中,刘、李、朱、张而下,瓣香敬祝者,汪子庵,独于气鼓症,列之湿门中,殊不谓然,究其源,方书俱然,不自庵始。余考其症,是气也,当列于气门。气以类而方明;病虽难而易治。夫气之功用,全赖脾土为之转运(气分气与,土分有无形。脾属土,有形者也,有形之土运气。脾藏意,意亦属土,无形者也。
无形之土运。有形之土,以药补之;无形之土,以心养之。二者得兼,而土斯健矣)。土旺而气乃周流四体,土衰而气遂停滞中州,贯注躯壳,充盈腠理,郁而为热,气鼓成焉。经曰∶“诸胀腹大,皆属于热”是也。
其为症也,四肢日见瘦羸,肚腹日见胀满,任人揉按,痛痒不关。稍进粮,饱闷难受。脾愈虚,肝益肆其侮;气愈积,热益张其威。脉之弦且数,其所由来者,有明征矣。治是症者,当青筋未大见,脐心未大突,缺盆未大满之时,重用黄连,以解其热。清金以制肝盛,培土不受肝邪(经验方∶人参、黄连、焦术、麦冬、青皮、肉桂、炙草)。药固有维持之力,尤宜却咸味,断妄想,存神静虑,以养无形之土,不治气而气自宣通,多有得安者。其名不一,曰单胀,以其独胀于腹也;曰鼓胀,以其中空无物也;曰蛊胀,若虫食物而中空也;曰热胀,由热而胀也;曰气胀,由气而胀也。统名之曰气鼓也。彼水胀、寒胀,列于湿门,宜也,原与此症毫不相涉。东垣一代伟人,中满分消丸(浓朴一两,枳实、黄连、黄芩、法夏五钱,陈皮、知母、泽泻三钱,茯苓、砂仁、干姜二钱,人参、白术、甘草、猪苓一钱,蒸饼为丸),亦尚未晰分也。
[卷二] 血症有不必诊脉、有必须诊脉论 失血之症有四∶从齿失者,曰齿衄;从鼻失者,曰鼻衄;从咽失者,曰呕血;从喉失者,曰咳血、曰咯血、曰吐血、曰唾血。失血则一,而轻重攸分。最轻者齿衄,足阳明胃脉循鼻入上齿,手阳明脉上颈贯颊入下齿,二经热盛,其循经之血从齿溢出。血路一通,即无热,亦时常而来,于体无伤,不必以药治者也。稍轻者鼻衄。凡经之上于头者皆下通于鼻,少阳之脉上抵头角,太阳之脉上额交颠,阳明之脉上至额颅。其血之循于经者,随气周流,走而不守,三经为热所逼,血即从鼻而漏。以童便引热下行,茅根清胃降火,其血立止。至于漏血过多而无休者,则不责之血热,而责之气虚。有形血,一时所不能滋;几希之气,速当挽回,急用参补气以督血(经验方∶黄一两、秦归三钱,姜枣引),补气以摄血,补气以生血。虽气息奄奄,亦可回生。
彼伤寒鼻衄,名曰红汗,热随血解,不必止血,亦不必再发汗;瘟疫鼻衄,名曰外溃,毒从血减,不必止血,亦不必再议下。经络分明,见其症,即可以用其药也。稍重者呕血,即在胃腑矣。贮积日久,郁而上呕,多则盈盆盈碗,聚则成块成堆。或一月一呕,或间月一呕,或周年一呕。未呕之先,郁闷难安;已呕之后,神清气爽,但得血路通利,有呕至耄耋而无伤者。以恐血阻吸门(急备方∶用纸捻刺鼻中,得嚏则通),登时至毙,方书积案,从未有发明其义者。盖胃为五脏六腑之海,血易为之聚,人而饮食煎熬,停留瘀血,结成窠臼,久则相生相养,习以为常,如蚁之有穴,鱼之有渊,生生不已。补之,愈足以滋其党;凉之,徒足以塞其路。辗转图维,惟三七、郁金,以破负固之城;淮膝、大黄,以开下行之路(悬拟方∶三七、郁金、牛膝、大黄、归尾、桃仁、枳实、炼蜜为丸)。扫除而荡涤之,庶有瘳焉。常见山居之民,采草药以治血,遇是症得愈者居多,草药之性,无非破血之品,有明征矣。最重者吐血、咳血、咯血、唾血。致病之舋,原不一端;发病之源,总归五脏。脏者,藏也,所以藏其血以养神、养魂、养魄、养意、养精与志也。心不主血,则神为之消散,脾不统血,则意为之惝恍,肝肺不归血,则魂魄为之飘荡,肾不贮血,则精志为之梏亡。一滴之血,性命随之,全凭脉息以决吉凶。脉而虚弱,火犹未发,归脾汤(人参、白术、茯苓、枣仁、龙眼肉、黄、秦归、远志、木香、炙草、姜枣引)、养营汤(人参、白术、黄、炙草、陈皮、肉桂、秦归、熟地、五味、茯苓、远志、酒芍、姜枣引),俱能奏效;脉而洪数则内火炽矣,火愈炽而血愈亡,血愈亡而阴愈虚,故曰阳邪之甚,害必归阴。当此之时,寒凉适足以伐五脏之生气,温补又足以伤两肾之真阴,惟以寒滋其阴而养其阳(同痨伤论),血或归其位耳。又有一种,五脏为内寒所侵,血不安位而妄行者,脉虚而迟,非附子、干姜,不足以祛其寒而温其经(经验方∶附片、干姜、黄、白术、秦归、炙草、建元、南枣引),此百中仅见一二者。至于外寒犯乎五脏,扰血逆上者。脉浮而紧,惟麻黄人参芍药汤(桂枝五分,麻黄、黄、甘草、白芍一钱,人参、麦冬三钱,五味五粒,当归五分),可以攻其寒而安其血。此亦血症之常事,甚无足怪。所以五脏之血,必诊脉而后能决也。综而计之,譬之军伍,齿衄、鼻衄,巡哨之士卒也;呕血,护卫之士卒也;咳、吐、咯、唾之血,则守营之士卒也。巡哨之士卒可失,即护卫之士卒可失,而守营之士卒,断不可失者也。经四十载之推求,而血症了解,阅千百人之性命,而血路敢详。
(司马刘芹藻,忽患失血,气喘,脉虚而迟,重用附子、干姜,黄,立愈。由是留心医学,讲解《灵》、《素》、《难经》。)
[卷二] 咳嗽脉论 痨症咳嗽,以痨为本,不在咳嗽论。其余咳嗽,但得病源缕晰,无脉不可以治。欲达病源,先分内外。外感咳嗽,专责之于肺。风寒之来,先入皮毛,皮毛者,肺之合也,风寒郁于肺则咳嗽,肺窍得通,则咳嗽止焉,故古有外感咳嗽则轻之语。其脉浮而大,散之以葱白,通之以紫苏(参苏饮∶人参紫苏葛根前胡法夏茯苓陈皮甘草枳壳桔梗木香葱白)。至于内伤,经曰∶“五脏皆令人咳,不独肺然也。”而要不离乎肺,其本经咳嗽也,金生在已,形寒金冷,伤其生气,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其脉短而迟,补之以波蔻,温之以砂仁(经验方∶人参、焦术、云苓、法夏、陈皮、波蔻、砂仁、炙草、姜枣引);其心脏咳嗽也,火甚克金,喉中隐隐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其脉浮而洪,凉之以黄芩,泻之以山栀(经验方∶生地、赤茯苓、山栀、生甘草、黄芩、桔梗、麦冬、灯芯引),其脾脏咳嗽也,土不生金,阴阴痛引肩背,甚则不可动,其脉濡而弱,培之以黄,燥之以白术(经验方∶人参、秦归、黄、焦术、法夏、陈皮、云苓、炙草、大姜枣引);其肝脏咳嗽也,木燥火发,金被火伤,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其脉沉而弦,制之以鳖甲,和之以柴胡(熟地、鳖甲、秦归、柴胡、酒芍、炙草);其肾脏咳嗽也,火动水亏,金少水涵,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其脉沉而细,滋之以熟地,坚之以黄柏(知柏地黄汤∶熟地、淮药、枣皮、知母、丹皮、泽泻、茯苓、黄柏)。久咳不已,移于五腑,病则缠绵难愈,治法仍归五脏。彼无痰干咳,火郁于肺,一言尽之,升提肺气(甘桔汤∶桔梗、甘草),生其津液(八仙长寿丹∶熟地、淮药、枣皮、麦冬、泽泻、茯苓、丹皮、五味子),斯得之矣。据经分症,即症分脉,凭脉用药,夫固有历历不爽者。经曰∶秋伤于湿,冬必咳嗽。”经之所言者,主气也,四之气土,正在秋初当权。喻嘉言以为湿字疑燥字之误,只知岁气之燥,而不知主气之湿。经曰“脾苦湿”,未闻心、肺、肝、肾苦湿。河间《咳嗽》之篇,以为湿在脾可也,而必分其湿在心、在肺、在肝、在肾何也?丹溪论咳嗽,有风、有寒、有痰、有火、有痨、有虚、有郁、有肺胀,庶乎近之。降至景岳,所论外感咳嗽,大半内伤之方居多,所谈内伤咳嗽,止知阴虚一语,虽所重者肾元,四脏亦在内伤之列,何以曾不之及?内伤外感四字,尚未解透耶(自内而出者,喜、怒、忧、思、悲、恐、惊及房劳、饮食所伤为内伤;自外而入者,风、寒、暑、湿、燥、火及瘟疫、痢病所感为外感)。夫无痰不作咳,无嗽不有痰,一言咳嗽而痰在其中,《内经》所以有饮无痰,饮留肠胃,不咳不嗽者。自汉儒添一痰字,方书遂将咳嗽与痰,别为两门。究竟扯东拽西,两无分别,书之所以日益支离也。
[卷二] 泄症脉论 《难经》训泄有五∶胃泄,饮食不化;脾泄,腹胀呕吐,所谓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可该脾泄论;所谓小肠泄者,便血腹痛;大瘕泄者,数至圊而不便,宜以痢门论。则泄止可言脾胃二经。诊其脉数,而邪之自外来者,属胃,其气化而为热,轻则黄连浓肠,佐以利水和胃之品(经验方∶焦术、云苓、桂枝、黄连、泽泄、猪苓、车前、苡米)。至于完谷不化,则泄之甚者也,须芒硝、大黄(经验方∶芒硝、大黄、银花、炙草、姜枣引),涤其邪而泄自止;诊其脉迟,而虚之由内生者,属脾,其气积而为寒,轻则焦术和中,佐以燥湿补脾之味(经验方∶黄、白术、云苓、莲肉、法夏、诃子、陈皮、苡米、姜枣引)。至于胀满呕逆,则泄之剧者也,必附片、干姜(经验方∶黄、附片、干姜、焦术、肉桂、莲肉、炙甘草、生姜大枣引,尝与道人分别是症,知其随手辄验者,有由来矣),温其寒而泄乃除。夫泄,显而小者也,以其泄天妙趣而言,则为水先(混沌之初,冲漠无朕,先天一团氤氲之气,降而为水,犹未见其昭着,渐至昭着而生火;犹未有其形质,渐有形质而生木;犹未至于坚实,渐至坚实而生金,土则随行而生。郭璞《葬经》∶泄天妙趣水居先。”《河图》之数,天一生水);以其承天时行而言,则土为重(坤承天之施,奉以行之,时未至。不敢先时以立始∶时既至,不敢后时以堕功。坤道之所以顺也,然载万物者坤,含万物者坤,非有坤以承天,则天亦将虚于所施。故曰浓德至静,无成有终,可知配天之功用者惟坤土独也。
正许氏《说文》,重字从土,是以土为重之义)。脾为己土,胃为戊土,一动一静,一阴一阳,互相为用,所以十二官中,各司一职,独脾胃统司仓廪之官。以其物之资始而论,惟恃动气(战乎干,战即鼓荡之意,谓资始也。杨子云∶“太初者,气之始;太素者,质之始。禀干之始,出而为动。”);以其物之资生而论,全仗谷气(致役于坤,役即孳字之意,谓资生也。《淮南子》云∶“毛虫则横生,虫则纵生。”萃坤之生养而归谷)。
脾主消谷,胃主纳谷,一表一里,一刚一柔,还相为质。所以五行宝内,但养一脏,惟脾胃实养性命之宝。
至哉坤元,厥惟脾胃。拟七斗以摩霄(上顶心,心有七窍)高悬西北;断六鳌以立极(下临六腑),美尽东南。富媪(《汉书》后上富媪)敷文,宅中叶裳元之吉;媒婆(方书脾为媒婆)践约,婚媾迨冰至之辰。卜操柄之有归(《说卦传》∶“坤为柄”),应差竖亥(《史记·天宫书》∶“竖亥步经大章行纬”);占括囊之无咎,稳塞夷庚(《左传》∶“以塞夷庚。”谓要道也)。
象推吝啬,义取含章,后得无患乎。先迷方外必根据直内。
以故胃与脾合,马之所以称牝也;脾与胃分,龙之所以战野也。调理得宜,百体从兹而安;调理失宜,百病从兹而起。夫泄,显而小者也。
[卷二] 水肿脉浮大沉细论 《脉经》曰“水肿之脉,浮大易愈,沉细难痊。”余谓医不细揣脉与症,斯已难矣。果脉清症确,浮大固可十全,沉细未必难痊。余少时曾患水肿而回生者,欲知水肿幽明路,说法何妨我现身。人生饮入于胃,气化之妙,全凭脾、肺、肾三经。脾专运用之职,肺擅通调之官,肾司熏蒸之用,而后云兴雨施,渗入膀胱。三经失权,其气不化,蓄诸中州,横流四肢,泛溢皮肤,一身之中,无非水为之灌注矣。以其脉之沉细者言之,脉而沉细,病愈深而侵入脏矣。即脉之沉细分症之阴阳,其为肿也,形寒伤肺,湿寒侵脾,虚寒埋肾,大便溏泻,小便清利,脉则沉细而迟,补土以温金,实脾汤(焦术、茯苓、炙草、浓朴、肉桂、草蔻、木瓜、木香、附片、干姜、大枣引),实开斯世之福;壮水兼补火,肾气汤(熟地、茯苓、山药、丹皮、枣皮、淮膝、车前子、附子、肉桂、泽泻),能挽造化之穷。其为阳水肿也,火盛克金,热郁侮土,燥过枯水,大便坚硬,小便黄赤,脉则沉细而数,石膏友麦冬(经验方∶石膏、麦冬、粳米、炙草、大枣、生姜),本草中足称治水之橇(《史记·夏纪》,禹治水,泥行乘橇,山行乘。橇,履器之有齿者,今之木屐仿之);黄连伴黄柏(经验方∶黄连、苡米、黄柏、车前、肉桂三分,知母、炙草),医方内大是分水之犀(《抱朴子》∶犀角一尺以上者,刻为鱼形,衔以入水,水即分开)。余尝阅是症,阴阳俱厥,有令人不可测度。阳水之厥,更有十倍于者。误以阳治,先或声哑而死;阳水误以阴治,定是吐血而亡。至于脉之浮大,邪犹在表,病之最浅者也。水蓄膀胱,五皮饮(五加皮、地骨皮、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可洁清净之府;水行肌表,越婢汤(石膏八钱,麻黄六钱,大枣一、二枚,炙草三钱,生姜三钱),足开鬼门之关。其朝宽暮急,暮宽朝急者,水随气之升降也,何必曰阴虚阳亏;上气喘促,夜卧难安者,水淫肺之叶孔也,何必曰子胎母宫。曰风水,曰石水,曰皮水,多其水名;曰湿肿,曰血肿,曰风肿,总是水肿。揣摩脉症,辨别脏腑,沉细浮大,有何难易之分?酌理准情,无非从前所有之语;披肝沥胆,尽是劫后余生之言。其于是症,煞吃苦辛矣。愁成白发三千丈,历尽洪涛十八滩。
人但知浮大为阳,沉细为阴,而不知沉细中有迟数,即有阴阳。治之之法,相去甚悬。世之患是症者,多为药饵所误,惜不早得是而读之也。
[卷二] 偏正头痛不问脉论 医有不知其病而不能治者;亦有明知其病而不能治者,有莫解其病而莫能疗者,亦有了解其病而仍莫能疗者。与哮痫相颉颃而深藏之固,更甚于哮痫者,正头风一症。或数日一发,或数月一发,其发也,突如其来,不因邪触;其止也,然而止,非藉药医。揣其痛之根,不越风毒之客于髓海焉。六经皆有头痛,三阳之经上于头,随其经而医之,药到而痛自除。痛居经络不到之处,羌活、防风,无所施其勇;升麻、干葛,无所竭其力;柴胡、黄芩不能消其事而逐其邪。三阴亦令人头痛,或痰壅于胸膈(太阴);或气逆于脑顶(少阴);或冷逼乎督脉(厥阴)。而痛不关于痰气与风,南星、半夏,燥其痰;麻黄、附片,温其经;吴萸、干姜去其寒。燥者自燥,温者自温,去者自去,而痛者自痛也。本草胪陈,空对神农而数典;万书案积,莫向仲景而问建。抑又闻之剑阁之危险,四面拒敌,而偏以缒入之(邓艾破蜀至阴平,山势险绝,军士不得过,以缒入之);逼阳之深,固万夫莫当,而偏以老克之(《左传》逼阳城小而固,晋荀偃、HT伐逼阳,入于逼阳请于荀曰∶“水潦将降,惧不能归,请班师。”荀曰∶“牵帅老夫,以至于此,七日不克,必尔乎,取之五月庚寅。”荀偃、HT帅卒攻逼阳,亲受矢石,甲午灭之)。阅方书鼻渊,称为脑漏,脑可漏之出,亦可注之入,以口服药而经不通者,以鼻注药而窍自通。在拣其解毒去风性味之平正者,淡淡注之(白菊、陈茶煎汤冷注。一方,皂角、细辛,研细末,吹鼻得嚏则解),而痛自渐渐减炙。以鼻代口,休防郢人之垩(《庄子》郢人鼻端有垩,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垩去而鼻不伤,郢人立不改容);追风拔毒,何假华佗之刀(华佗字符化,汉末沛国谯人。通五经,精方脉,能刳骨疗疾,为外科之祖。有《青囊》书,惜乎无存)。然此法肇自前人莱菔汁注鼻之方,特取而变化之者。至于偏头风痛,丹溪以为左属风、属火,多血虚;右属热、属痰,多气虚,用之未必大验。究其根,亦是风毒傍于脑海之旁,病之去路,多从目出而解。同邑石光南所传淡婆婆一方(淡婆婆根为君,天麻、京子为臣,川芎、白芷为佐,菊花、当归、木贼为使,黑豆百粒为引),初起者用之屡效,殊不可解,录之以备急用。一种手三阳之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者,名厥头痛;入连在脑者,名真头痛。其受邪与正头风无异,而其来也速,其死也速,更有甚于偏正头风者,古无救方,质诸海内名公,不知家亦藏有秘方否?石光南家累千金,广为结纳,高人异士,过其地者,辄馆于书斋,所得多医书未传之秘方。淡婆婆,又名淡亲家母,未考其性,但尝其味,亦属平淡,草药肆购之。
[卷二] 心气痛脉论 古传心痛有九,循其名而责其实,纤毫难溷(混)。一曰虫,凡痛脉多伏,今反洪数者,虫也。厥名曰蛔,长寸许,首尾通红,踞于心窝子,吮血,伤心之患,莫惨于是。以雄黄、槟榔、白矾为丸,杀之而痛自除。
二曰疰,疰者,自上注下也,令人沉沉默默,心中隐隐作病,甚有疰至灭门户而莫名其病者。脉则乍短乍长,乍涩乍细,非寻常药饵所能疗,惟苏合丸(麝香、沉香、丁香、檀香、香附、荜茇、白术、诃子、朱砂、青木香、乌犀角各二两,薰陆香、龙脑各一两,安息香二两,另为末,用无灰酒熬膏,上为末,用安息香膏加炼蜜为丸,每两十九,蜡包裹,温水化服)、阿魏膏(楂肉、胆星、法夏、麦芽、神曲、黄连、连翘、阿魏、蒌仁、贝母、风化硝、枯碱、萝卜子、胡黄连,上为末,姜汤浸,蒸饼为丸。
相其本体之强弱寒热,体强而热,阿魏丸;体弱而寒,苏合丸),庶可以治。三曰风,风得火而益炽,火得风而愈威。风而入于心,则痛之猝者也。其脉浮紧而数,以白菊、白矾为君,侯氏黑风散(白菊五钱,白矾钱半,防风、白术、桔梗八分,人参、茯苓、秦归、川芎、干姜、细辛、牡蛎三分,共为末,温酒调),可采也。
四曰悸,有触而惊曰惊,无触而惊曰悸,悸而至于痛,则悸之甚者也。其脉虚而滑,加乳香、没药为使,李氏养心汤(黄、茯苓、秦归、川芎、法夏、甘草、柏子仁、枣仁、远志、五味、人参、肉桂、乳香、没药、姜枣引),盍用之。五曰食,食入于胃,停滞未化,攻冲作痛,其脉短而涩,平胃散(苍术、浓朴、陈皮、炙草),洵为对症之方。六曰饮,饮入于胃,攻注无常,激射作痛,其脉濡而迟,五苓散(猪苓、茯苓、焦术、泽泻、肉桂)实为导水之剂。七曰冷,寒气犯于绛宫,脉则或迟或结,吴萸、川椒、砂仁、木香,止痛,书,何难共证(经验方∶木香、砂仁、肉桂,等分为末,每服五分)。八曰热,火气郁于胸膈,脉则或数或促,生地、栀子、黄连、苦楝,除痛药,确有明文(经验方∶黑栀仁一两,干姜一钱五分,炙草一钱五分)。九曰去来痛,经脉周流,有碍则痛,过其所碍而旋止,巡至所碍而复发。气充血足,何碍之有,不必诊脉,补之可也(经验方∶黄、焦术、肉桂、秦归、法夏、陈皮、茯苓、炙草、姜枣引。)顾同是心气痛也,以虫之伤人最酷者,居首;以疰之伤人最隐者,居二;以风之伤人最速者,居三;以悸之介在可以伤,可以无伤者,居四;以饮、食之不轻伤人者,居五六;以寒、热之恒有者,居七八;以去来痛之人皆知而能治者,居九。想古人位置之宜,亦大费踌躇矣。然名则列之有九,而义实本之于经。曰虫痛者,经言蛔心腹痛也;曰疰痛者,如飞尸、遁尸之类也;曰风痛者,经言肝心痛也;曰悸痛者,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也;曰食痛、饮痛者,足太阴之脉,其支上膈注心中也;曰冷痛者,寒气客于背俞,注于心也;曰热痛者,寒气客于经脉,与热相薄也;曰去来痛者,经言气不宣通也。要皆非真心痛也,若真心痛,手足冷至节,旦发夕死,夕发朝亡,彼医家所传之方,大半言止冷痛;本草所注之性,间有止热痛之语。夫冷热之痛,病之最浅而最易辨者,诸书尚且聚讼,何况痛之至隐而至僻者乎。领会《灵》、《素》微词,才是医家学问;变化本草训语,方知用药权衡。
[卷二] 腰痛脉论 《脉要精微论》曰∶“腰者,肾之府,转移不能,肾将惫矣。”《经脉篇》曰∶“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刺腰痛篇》曰∶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刺疟论》曰∶“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细考《内景传图》,腰为肾经所居之地,膀胱经所过之区,腰痛止此二经。彼足厥阴、足阳明、足少阳经,本不行腰,而言腰痛者,牵引而痛也。方书所辨,未尝分别其经;世医所治,止及肾虚一语。夫肾与膀胱,一表一里,邪之自外来者,尽属太阳之腑;痛之自内生者,总归少阴一经。诊其脉之沉细者,而知其痛在少阴焉。时痛时止者,房劳耗其精也(熟地、淮药、枣皮、泽泻、粉丹、茯苓、杜仲、牛膝)枕衾灿烂,心迷解语之花(唐《天宝遗事》,大液池千叶莲盛开,帝与妃子共赏,谓左右曰∶“争似此解语花”),云雨苍茫,神醉游仙之梦(《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外家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时痛时热者,浓味熬其水也(熟地、淮药、枣皮、茯苓、泽泻、丹皮、黄柏、知母),山笋湖蒲,总无下箸之处(《晋书》何曾日食万钱,对案尚无下箸处);脍鲤鳖,翻为适口之资。痛着不移者,闪挫竭其力也(经验方∶熟地、丹皮、秦归、杜仲、续断、淮膝、桃仁)。重举千钧,自诩扛鼎之力(《汉书》项羽力能打鼎);奇经百验,空传刮骨之文(见华佗注)。填骨髓而补真阴,为少阴之主药,厥惟地黄,调和补泻,燮理阴阳,实为护国之臣。诊其脉之浮紧者,而知其痛在太阳焉。刺痛背肉者,风淫于肾俞穴也(经验方∶麻黄、独活、细辛、防风、秦归、酒芍、生地)。伛偻而行,偏铭考父之鼎(《左传》正考父之鼎名曰∶“一命而伛,再命而偻,三命而俯,循墙而走”);在望,也承丈人之蜩(《庄子》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者,承蜩犹掇之也,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丈人之谓乎。”注∶,曲背;承蜩,以竽粘蜩)。郁痛畏冷者,寒客于气海俞也(经验方∶麻黄、附子、细辛、秦归、炙草)。闲坐凄凉,滥厕楚宫之女(楚王爱细腰,宫女多有不食以求瘦其腰者);幽居冷,空披齐国之纨(梁简文帝启鲁缟齐纨,藉新香而受彩。梁元帝谢锦,启鲜洁齐纨,声高赵毂)。病重难移者,湿着于藏精所也(经验方∶麻黄、苍术、杜仲、淮膝、焦术、秦归、茯苓、苡米、炙草)。举止维艰,已作支离之态。《庄子》支离疏者,颐隐于齐(脐),肩高于项,会撮指天,五管(官)在上,两脾在胁。”注∶支离,驼子;疏,人名,会撮,发髻;屈伸莫遂,且无辗转之嫌。调血脉而通关窍,为太阳之主药,实为麻黄,驱逐客邪,通行经络,允推先锋之将。少阴不轻痛,太阳之痛居多,所以《内经》麻黄之症特详。今人所治,动曰地黄症,盍取《内经》而细玩之也乎?
[卷二] 香港脚痛脉论 诸痛忌补,香港脚痛尤甚。名曰壅疾,壅者,湿气堵截经络之谓,顾其名可以思其义。有为寒湿壅者,人迹板桥(温庭筠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身历冰霜之惨;江深草阁(杜甫诗∶“五月江深草阁寒”),泥多滑之侵。冷凄之气,下注为湿,浸淫筋骨,昼夜憎寒作痛,其脉濡而迟。非苍术、加皮,不足以燥劳筋之湿;非干姜、附子,不足以祛切骨之寒(经验方∶苍术、加皮、羌活、防风、防己、附片、干姜、秦归、苡米、木瓜、炙草、大枣)。有为湿热壅者,餐瓜嗜果,惟贪口腹之甘,旨酒嘉肴,罔顾肺肠之腐。薰蒸之气,下流为湿,煎熬阴血,临夜发热而痛,其脉濡而数。惟淮通、苏梗,庶可以疏闭塞之经;惟黄柏、麦冬、庶可以清蕴隆之热(经验方∶淮通、苏梗、黄柏、麦冬、生赤皮、秦归、羌活、防风、苡米、木瓜、炙草)。
有为风湿壅者,湿郁为热,热则生风。其痛也,走注无常,辄肆其毒,中于踝,肿则载涂若跣(《书·说命》∶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中于胫,伸则痛如刀;中于膝,形则盖大如鹤。其脉濡浮而数。必也大黄芒硝退其火,而风斯息;防风、羌活散其风,而湿乃除(经验方∶大黄、芒硝、羌活、防风、秦归、生地、牛膝、淮通、炙草、姜枣引)。斯三者,本非废疾,而多致成废疾者,补误之也。跛倚以为容(《礼记》有司跛倚以临祭),许多书斋秀士;蹒跚不自便(《史记》∶“子苦蹒跚”。言足欲进而趑趄也),偏及绣阁名姝。究其受害之由,无非流俗所尚温补医者之所为也。
外有一种蜷缩枯细,不肿而痛,名曰干香港脚痛,有润血清燥之方。又有一种足跟作痛,肿而红,名曰阴虚脚痛,有补肾养营之剂。验其症,或肿或痛;审其脉,为涩为细,可考而知,与湿有大不相侔者。治是症者,勿借口斯二症而任意补之也可。
[卷二] 消渴从脉分症论 经曰∶“二阳结(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谓之消。”同一结也,而气分、血分判焉(病在气分则渴,病在血分则不渴。消渴以渴为主而判气血,血分亦有渴者)。气分结者,病发于阳;血分结者,病发于阴。
二症相反,如同冰炭。其发于阳也,阳明被火煎熬,时引冷水自救,脉浮洪而数;其发于阴也,阳明无水涵濡,时引热水自救,脉沉弱而迟。发于阳者,石膏、黄连,可以折狂妄之火(石膏、知母、炙草、黄连、粳米),人所共知;发于阴者,其理最为微妙,非三折其肱,殊难领会。人之灌溉一身,全赖两肾中之水火(津液发源于华池,涌于廉泉,为甘露、为琼浆,以养百骸。华池,两肾中先天之祖窍,水火朕兆处。廉泉,舌下二穴名),犹之甑乘于釜,釜中水足,釜底火盛,而甑自水气交流,倘水涸火熄,而甑反干枯缝裂,血分之渴,作如是观。当此舌黑肠枯之时,非重用熟地,不足以滋其水;非重用附桂,不足以益其火(八味汤∶肉桂、附子、熟地、山药、枣皮、泽泻、丹皮、云苓),火炽水腾,而渴自止。余尝治是症,发于阳者,十居二三,发于阴者,十居七八,用桂附多至数斤而愈者。彼本草所注,无非治气分之品,而治血分之药性,不注于本草,方实始于仲景,至喻嘉言而昌明其说。上消如是,中下消可类推矣(胃热多食善饥为中消,肾热渴而小便有膏为下消。治法仍分气血。
下消小便甜者难治,水生于甘而死于咸,小便本咸而反甘,是脾气下陷肾中,土克水而生气泄也)。昔汉武帝患是症,仲景进桂附八味汤,服之而愈,因赐相如服之不效。或曰,相如之渴,发于气分。或曰,相如为房劳所伤,非草木之精华所能疗。武帝不赐方而赐以金茎露一杯,(李商隐诗∶“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庶几愈焉,未可知也。
[卷二] 呕吐脉论 呕吐之症,一曰寒,一曰热,一曰虚。寒则脉迟,热则脉数,虚则脉虚,即其脉可以分其症。最易治者,寒,阳明为消磨五谷之所,喜温而恶寒,一自寒犯于内,两相龃龉,食入即吐,不食亦呕。彼法夏、丁香、白蔻、砂仁,本草所注一派止呕定吐之品,非不神效,不如一碗生姜汤,而其效更速者,经所谓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是也。最误治者,热(寒凉燥烈之性,功过参半焉者也。丹溪滋肾水而清湿热,原补前贤所未备,乃效颦者,肆行寒凉,人之死于寒凉者,非丹溪之罪,实不善读书者之罪。有明诸儒救寒凉之弊,多为过激之言,二百年中,寒凉之风,一变为燥烈之火,人之死干燥烈者,什倍于寒凉。遇是症,彼曰宜热,此曰宜热,且曰某书某书,凿凿有凭,又安知症属热乎哉?)。寒之不已,郁而为热,医不知其热,仍以辛热治其寒,愈呕愈热,愈热愈吐,彼麦冬、芦根,止呕定吐,书有明文,尚不知用,何况石膏之大凉大寒乎(经验方∶石膏、麦冬、粳米、炙草)?不知石膏为止呕定吐之上品,本草未注其性,《内经》实有其文。经曰∶“诸逆上冲,皆属于火,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是也。最好治者,虚,不专责之胃,而兼责之脾,脾具坤静之德,而有干健之运。虚难转输,逆而呕吐,调理脾胃,乃医家之长策,理中汤(人参、焦术、干姜、附子、炙草、大枣)、六君子汤(人参、焦术、法半夏、茯苓、陈皮、炙草),皆能奏效。经曰∶足太阴之脉,挟咽连舌本,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是也。夫呕吐,病之最浅者也,噎膈,病之至深者也,极为易辨。呕吐,其来也猝;噎膈,其来也缓。呕吐,得食则吐,不食亦有欲呕之状;噎膈,食入方吐,不食不呕。呕吐,或寒或热或虚,外见寒热与虚之形;噎膈,不食亦与平人一般。呕吐不论年之老幼;噎膈多得之老人。呕吐,脉有迟、有数、有虚;噎膈,脉缓。方书所论呕吐,牵扯噎膈之文,噎膈半是呕吐之方,有何疑似之难辨而茫无定见也。昔在湘中,壶盘会友,一老医曰∶“吾治噎膈,得愈数人。”核其药,曰附子理中汤,考其症,乃脾虚之呕吐者。又一老医曰∶“吾治噎膈,得愈数人。”核其药,曰黄连法夏汤,考其症,乃胃热之呕吐者。谚云∶“药能医假病,人多得假名,”其即二老之谓欤!至于老人气鲠,时尝呕吐,不可概以呕吐论,亦不可遽以噎膈论,盖津少气虚,难以传送,古人刻鸠于杖,祝其无噎者,此也。孕妇呕吐,法夏不犯禁例,且能安胎,《准绳》已详言之。更有妇人,天癸来时,为风寒所袭,传送肺经,血凝于肺,食入即呕,一载有余,医家以寻常治呕吐之法治之,或寒或热,俱不见效,只以桔梗、红花诸药,去瘀生新,数剂而愈,此又不可不知也。
[卷二] 痿症不从脉论 《内经》痿论与痹论、风论,分为三篇,病原不同,治法亦异。方书多杂见于风痹论中,将经文混淆,后学迷离莫辨。按四体纵驰曰痿(经曰∶肺热叶焦,则皮毛虚竭急薄,着则生痿。又曰∶带脉不引,故足不用。经之所言者,止痿于足耳,而分筋、肉、骨、脉痿。道人治之而愈者,则不止于足,而有头痿、腰痿、手痿、一身俱痿。其论形体枯泽,亦与经论稍有差池,而其治法,仍不外乎经义,不过于润燥活血队中,少加桂为之向导。篇中所论,以所见言),与风相近而实相远,不仁不用,究非痪非瘫(《正字通》∶“瘫痪,四体麻痹,筋脉拘急。”按诸医书,发于左为瘫,发于右为痪,男多发左,女多发右),不痛不肿,实非螈非(筋急而缩为螈,筋驰而缓为,伸缩不己为螈。按∶,驰之,外见风症)。有即发即愈者,有历一二日方愈而复发者,有周年半载而不愈者。语言依然爽朗,神气依然清明,饮食形体依然不变不减,令医有莫知所适从者。考本草所注,黄柏、苍术为治痿之要药,医多不解,不敢轻用,而以为脾主四肢,纯以补脾温脾之品治之,致痿成终身者比比矣。间亦有幸用而获效者,第知病之愈而不知病之所以愈,盍读《内经》而恍然焉。经曰∶“治痿独取阳明”。阳明主润宗筋,为湿热所伤,宗筋不润,弛而不能束骨,发而为痿。苍术陡健阳明经,黄柏清热而坚骨,药到病除,而后叹古人,名为二妙,实有妙不可言者。夫病源不清,见其方而不敢用其药;病源既清,推其类可以尽其余。麦冬能治痿者(经验方∶麦冬,粳米煮粥),湿热蒸肺,肺叶焦而难以宣布,干地能治痿者经验方∶干地黄四两,黄柏一两,知母一两,肉桂一钱,炼蜜为丸,湿热伤血,血脉涸而不能养筋。本草所注,可以清热而凉血者,皆可以治痿也。病自我识,方自我立(书传古方,为后人之法程。明君臣之义,补泻之理,非谓即以其方治病,南北之水土不同,古今之时势不同,年齿之老幼不同,冬夏之寒燠不同,赋禀之浓薄不同,气质之清浊不同,境遇之顺逆不同,是在为医者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有是症必有是方)即不用黄柏、苍术可,即倍黄柏、苍术亦可。其或兼风、兼痹、兼虚,杂用治风、治痹、补虚,有何不可?至于脉,置之勿论可也。
[卷二] 风痹脉论 病有明医能治,草医能治,而大医不能治者,风痹也。痹者,闭也,谓兼寒湿闭塞经络而痛也。《内经》所以有风胜、寒胜、湿胜之分,而有行痹、痛痹、着痹之语。诊其脉浮紧而弦,要归于风,病发肝经,殃及肢体。中于骨则伸而不屈,中于筋则屈而不伸,中于血则凝涩而不流通。治之之法,羌活、防风疏其风;紫苏、青皮行其滞;加皮、黄柏坚其骨;苡米、木瓜舒其筋;苍术、防己燥其湿;松节、茄根散其寒;人参、白术补其气;生地、秦归活其血。有杂合之症,斯有杂合之方(经验方∶羌活、防风、石膏、侧柏叶、黄松节、苡米、木瓜、秦归、炙草、生地黄)。倘郁而为热,脉数无论,又当大泄其热;闭而积寒,脉迟不来,又当重温其经。所谓明医者,黑籍除名,丹经注字,儒、释、道心归一贯,天、地、人理统三才,名山考道,面壁九年,胜地身,足濯万里。其于是症,外有以烛照五运六气之淫邪,内有以洞鉴五脏六腑之亢害。用风药为君,有用至数斤而愈者;用大黄泄热,有用至数斤而愈者;用附子温经,有用至数斤而愈者。大医见之而咋舌,草医见之而倾心也。草医何以敢与明医抗衡哉?是症经验之方,有用之一世者,有用之二世者,有用之三世者,奇货可居,匪伊芳朝夕矣。采药于深山虎穴(《汉书》班超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蚕丛(《成都记》∶“蚕丛氏,蜀君也。”李白诗∶“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不辞登陟;教子于密室雅涂(卢仝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满书如老雅”)、蚓迹(唐太宗《王羲之传》论肖子云,擅名江表,然无丈夫气,行行若洁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大费踌躇。购米市盐,信是传家之宝;枕流漱石(晋孙楚欲隐居,误云“枕流漱石”,王济曰∶“流可枕,石可漱乎?”楚曰∶“枕流欲洗其耳,漱石欲砺其齿”),希图待聘之珍。想其附耳低言,吾祖如是,而屡效焉;吾父如是,而屡效焉;吾身如是,而屡效焉。一卷之书,不从理解得之,不从药性得之,而从经验得之。乃知岩谷生苗,必非无故;举凡玉女(《尔雅注》似葛,蔓生有节,江东呼用龙尾,亦谓之虎葛,细叶赤茎)睽姑(《尔雅注》钩也,一名王瓜,实如瓜,正赤味苦),鸡头鸭脚(洛阳《伽兰记》∶生筋狗骨之木,鸡头鸭脚之草,亦悉备焉)。无非逐风燥湿祛寒之品,妙手所得,适与是症相当,而与明医吻合,所以大医见草医而惊讶,明医见草医而肃然起敬也。世之所称大医者,我知之矣,非医大也,补大之也,补何以大?药大而医亦大耳。
其出门也,衣轻策肥,扬鞭周道,意气可谓都矣;其诊脉也,凝神闭目,兀坐终朝,经营可谓苦矣;其开方也,咀笔濡毫,沉吟半晌,心思可谓专矣。及阅其所撰之单,黄、白术、附子、干姜,讵知热得补而益烈,寒湿得补而益凝,辗转纠缠,酿成不用,可胜悼叹。盖尝微窥底蕴,其素所挟持者然也。咄咄逼人,独会医门之快捷方式;扬扬得意,别开海上之奇方。原未梦见何者为脾胃?何者为命门?开口不曰脾胃土败,便曰命门火衰。
本草千百味,约之不满十味;古籍千百方,算来止用两方。何分内外之伤,概归一补;不论阴阳之症,总是一温。《灵枢》《素问》,一笔可勾;《汤液》(本草名,伊芳尹着)、《难经》,百年难学。汉、唐、宋、元之书,许多阐发;张、朱、刘、李之论,徒事铺张。从来医书万言,记得仅有三言;人心七窍,剖开全无一窍。彼冬虫语冰(《庄子》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徒知有寒,不知有热;方诸春蛙坐井(《庄子》“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墟也∶”韩愈《原道篇》∶“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不知有石(与实同音),止知有墟(与虚同音)。可惜英雄将相,枉罹非辜;剧怜才子佳人,空伤不禄。午夜鸡鸣,不作回头之想;半生马迹,悉是挠舌之方(结挠其舌而不能饮食,不能言语)。大医所以见明医,引身而避;草医见大医,而羞与之为伍也。噫!明医不世有,草医不敢用,大医之流毒,宜乎众矣!
[卷二] 老痰不变脉论 天下怪怪奇奇之症,诊其脉,依然园静和平者,老痰也。夫痰之名不一,其源亦不一,皆足以变脉,惟老痰隐伏于肠胃迥薄之处,不关五脏,不伤六腑,故脉不变。但年积久而作崇,以余所亲自阅历,怪症百出者言之;有耳初闻蝉声,次闻风雨声,久之闻雷霆声者;有目初见房屋欹斜,次见山川崩裂,后见平地沉陷者;有喜闻吉祥语,如言乡会试擢,词林点状元,则神完气足,手舞足蹈,倘闻言凶事,如疾病灾难,死丧之类,则气绝神消而死者;有自觉一条虫,由头走至背,自背走至胸,若痛若痒,手莫可支者;有日见一个白鼠,由壁走上梁,由梁走地下,呼人打鼠者;有日见一个白猫儿,时走堂前,时伏书案,狮子尾,毛长寸许,润泽丰满,性驯可爱,招人观玩者;有旦昼安静,无异平人,夜不上床,时寐时寤,语言支吾,欲两三人陪坐以待旦者;有日则举动如常,饮食如旧,临夜病症百出,莫可名言,呻吟床褥,直到天明者;有静坐一室,只许妻儿相见,若见他人,心惊胆怯,无地躲避者;有见物与平人无二,及见小儿,止数寸高,大人不过尺许者;有神充气足,到晚自揣必死,将家事一一分咐妻儿辈,渐渐神消气馁,俨然死去,醒则仍复其元,或数日一发,一月一发者;有睡至半月方醒,醒则气体强健,饮食倍进,不过两三日后,睡如初者;有一月方食,气血不减,精神少衰者。皆窃取王隐居滚痰丸治之而全愈者也(滚痰丸∶青礞石一两,沉香五钱,酒大黄、酒黄芩各八两,上将礞石打碎,用焰硝一两,同入瓦罐内,盐泥固济,晒干,火,石色如金为度,研末合诸药,水丸,临卧时每服二钱五分,生姜送下)。惜隐君制其方,未言及于脉,医无所据,不敢轻用。吾邑蒋渭浦(讳熊藻)着《九门奇方书》,以痰门居首,独推此方,实为隐君之功臣。亦未会通乎脉,止可一人用之,而不可与众人共享,遂使其书其方,庋之阁上,不大盛传,苟知以脉证病,用滚痰丸直行无所事耳。世之患怪怪奇奇之症者,一旦值此而沉顿除,王隐君济世之婆心,得以阐明于世,即吾邑蒋渭浦创书之美意,亦幸当代之有传人矣。
[卷二] 痫症脉论 诸痫病发,卒倒抽掣,叫吼吐涎。因其声之似,而有猪痫、马痫、羊痫、牛痫、鸡痫之分。溯其源,卒倒无知者,痰迷心窍也;搐搦抽掣者,风入肝经也。名虽不一,不外心肝二经。经曰∶“脉滑大,久自已;脉坚小,死不治。”有得之胎前者,儿在母腹,其母猝然受惊,痰气逼入心肝,与本来气血搏见成窠,此不可治者也;有得之怀抱者,小儿心肝有余,神气不足,偶有所触,风动于肝,火发于心,神不守舍,痰涎蔓衍,浸淫乘其隙而入之,据以为主,此介于可治不可治者也;有得之成人者,外感风寒,内伤饮食,逆于脏气,闭塞诸经,郁而生痰,胶固心肝,此无不可治者也。夫有桀骜不驯之虏,必恃斩关夺隘之才;有顽梗难化之枭,必须执锐披坚之勇。盖负劲敌,非诗书所能启牖,仁义所能渐摩,礼乐所能陶淑,不得不挽强弓,操毒矢,以摧其锋而捣其窟。痰之凝结心肝,亦由是也。彼挟心肝以淬其锋,温之而余氛愈炽;据心肝以完其窟,和之而固垒难降;且胁心肝以成其党而树其敌,补之而邪焰鸱张。求其剽悍之性,直抵巢穴而能杀伐者,其惟礞石与麝香乎。可以拨乱而反正,能平肝下气,为治惊利痰之圣药。余于是症,胎病无论已,小儿未曾诊视,稍得成人,但脉浮大,概以礞石滚痰丸、麝香丸攻之,日服六君子汤一帖,得愈者无数。有服至一月愈者,有服至两月愈者,以痰尽为度。经曰∶“有故无殒”,不信然欤!《难经》训癫为僵仆直视,与痫无异,进阅《内经》癫狂篇,亦大同小异。以为痫即癫者,非也,《内经》明有三条之论;以为痫不同于癫者,亦非也,所言癫痫两相仿佛,故阙之以俟参考(麝香丸方∶法夏、胆星、陈皮、枳实、麝香、云苓、青皮、炙草、生姜汁为丸。一方治小儿乳哮∶姜虫伴糯米,浸与浮沫,去米焙干,研细末,米汤调服)。
[卷二] 哮症脉乱无妨论 《内经》有喘正哮,至汉方哮喘并论。喘之源不一,哮之源止有冷痰入肺窍而已。夫肺为娇脏,清虚之质,不容些毫芥蒂悬于胸间,其窍仰上,一有所入,则不能出。人而饮冰食果,积成冷痰,浸淫于内,是为痰母,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一为潮上,肺窍为之闭塞,呼吸乱矣,呼吸乱而二十七脉之迭见而杂出者,无所不至。其遇寒而发者,寒与寒感,痰因感而潮上也;其遇热而发者,寒为热蒸,痰因蒸而潮上也。必待郁闷之极,咳出一点如鱼脑髓之形而症斯愈,脉亦随之而平。本草所训,性味猛烈,惟麻黄、砒石,可以开其关而劫其痰。麻黄能发汗,一到哮症,虽盛夏之月不发汗;砒石能伤人,一到哮症,虽羸弱之躯不伤人。有是症有是药而卒不能除其根者,麻黄能通痰塞之路,而不能拔痰踞之窠;砒石能剿痰招之党,而不能歼痰伏之魁。药到即愈,愈而复发者,此也。余尝见老人患痨伤咳嗽吐血,体瘦脉数,败症备矣,询其素有哮症,痨无可治者,以二药治其哮得愈者数人。又尝见老人患上气咳嗽,喘闷脉急不寐,困顿极矣,问其素有哮症,气无可治者,以二药治其哮,得愈者亦数人。瑶池古冰雪,为肺拟冷痰,斯言近之矣。
制砒石法∶以淡豆豉晒干研末一两,砒石一钱,饭和为丸。
(刺史家节庵,历宦四十年,解组归里,年已七十矣,患哮喘不寐,服麻黄而愈,重一本之亲,招诸玉,砌结三生之愿,待聆金音,雅意殷殷,命着是篇。)
抱朴:保持本有的纯真,不为外物所诱惑。《老子•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意指怀抱纯朴,不萦于物欲,不受自然和社会因素干扰。 当代社会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在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的双重挤压下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越来越多了一些现实化、功利化的不和谐现象,折射在物质生活上表现为享乐型的倾向,对物质的过分崇拜就会表现为迷恋占有,失去理性贪得无厌。如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不和谐事情,正是这部分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缺失表现。属于你的理应所得,不属于你的终将失去,贪欲之心不除,如飞蛾扑火,焚身方休。 抱朴守真,就是人能够有不为物役的物质观。面对浅薄浮华的社会,老子倡导人们“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守持淡泊朴质的心境。他强调“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对物质的过度贪欲会导致更大的损失,对自己的欲望应该知足知止。保持朴素本性,不物于物,不为物所累,应像庖丁解牛一样“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遵循事物的自然本性。作为一名业务员,面对诸多诱惑,应守持本我,知足知止,对于外物的贪欲只会让自己堕入深渊,悔之莫及!庄子曰:“少私而寡欲,其生可乐”少私寡欲能让人快乐的生活,胜物而不为外物所伤,在世俗物欲前保持精神独立的品格。君不见,因一时私欲而身陷囹圄的人给自己以及家人所带来的痛苦。何来天伦之乐,何来人生之乐? 抱朴守真,守持人性的纯净质朴,回归本性的自我观照。老子曰:“守静笃,致虚极”人要有自我认识,自我超越的能力,不能主观、自满和骄傲。庄子强调“处其所而反其性”。人应该处在自己原本处的位置,回归自己的本性,回归到朴素纯真的原始状态,不因外界事物的干扰而改变自我本真的追求,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识。认知自我,回归本性,在诱惑面前,守持纯真本性,莫让浮云遮望眼。 老子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面对纷乱复杂的社会和各种诱惑时,应保持自我纯真的个性,对待外在环境事物应有正确的态度和方式,要对一些社会现象以及盛行的社会价值观念有正确的判断,不能盲从,不能出于自我利益维护而违背自己内心原则,违心媚俗,丧失自我本性,处其所,行其事,处在自己的岗位做自己应该做的。知足知止,靠自己的能力做本分的事,抱朴守真,少私寡欲,其生可乐! |
作者:苏金茂
我越来越觉得,身处浮躁社会,人们能够静下心来读完一本书,真的很不容易。而能有一本书,可以令人静下心来读完它,更是不容易。陈华珍先生所著《牧野归途》,就是能令我静下心来阅读的一本佳作。
《牧野归途》共收入79篇文章,加上《前言》《后语》,共有20多万字。我每晚临睡前都有躺在床上看书的习惯,于是我用了两个多月的“睡之前”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实事是文章的骨肉,真情是文章的灵魂。《牧野归途》体现的是真人真事、实情实景,唯真实,方感人,因此,可以说,感触篇篇有,随心潜入梦。每读完一篇文章,带着美好意念入梦,这便是晚间读《牧野归途》一书的绝妙之处。
作者静思往事,如在目底,奋袂而起,付诸笔端。全书共有五辑。各辑所写,我读后概括为:辑一“亲情思绪”;辑二“苦乐情趣”;辑三“军旅生活”;辑四“爱情至美”;辑五“旅行心曲”。
辑一 亲情思绪
亲情心里装,思绪割不断。它是一眼汩汩流淌的清泉,永远流注作者华珍兄的心田。
《青石板路》,令作者华珍兄“魂牵梦萦”,记忆中的青石板路,是乡村连接外界的唯一主干道,“日积月累地被汗水与脚板打磨得坑坑洼洼,又被岁月风雨浸润出熠熠光泽”,通向县城、通向全国,通向世界,“承载着村民的血泪苦难、悲欢离合,也承载着后代一辈又一辈人们的希冀和期望,寄托了太多人的爱与恨、情与仇”。作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走过这条青石板路,不同情景,不同心境,“刻骨铭心”“悲欣交集”。
同样,令作者华珍兄“魂牵梦萦”的还有众多亲人。《我的父亲》乐于助人,品德高尚;漆艺娴熟,技术精湛;幽默风趣,多才多艺;教育子女,重视读书;知书明理,豁达开朗。《母爱如山》中的母亲勤勉、俭朴、坚忍、宽容、敦厚,集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于一身。
《无味杂陈的别离》,作者华珍兄描述了当自己披上军装“将远赴千里之外的的苦寒之地”,汽车开动了,“母亲终于控制不住了,‘空前绝后’地放声大哭,她追着车子又跑了十几步。车子加速了,她才慢慢地情不自愿地向后退去,在第一个拐弯处,她的脸在我的视线中变得模糊了,但我仍能清楚地看到,她日渐斑白的头发在朔风中抖动······我虽然没有哭出声来,但已泪流满面,心里犹如灌满了铅似的沉重极了。”读这样的文章,我深深觉得: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注入骨髓和灵魂的,无需太多华丽的语言,只要再现真实情景,就能够强烈地震撼读者的心灵。
辑二 苦乐情趣
生活无苦乐,人生缺颜色。生活就像调味瓶,酸甜苦辣样样全。经历了,感悟了,就可以从中获得可贵的精神财富。
《姓名的尴尬》讲述了作者名字“华珍”惹来的尴尬,在未见其人前,别人都认为其是女性,因此闹出了诸如“出差住宿安排在女宿舍”“男性追求约见”之类的不少笑话,害得作者“曾经有过一段‘要不要改名’的纠结”。这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我名字“金茂”,金子茂盛,挺不错的,偏偏闽南话与“金妹”发音相同,因此也遭遇了不少尴尬,总觉得好像低人一等,直到上海金茂大厦盖起来后,我才挺直了腰杆。
《童稚记趣》讲述了作者华珍兄小时候“戽鱼”“卖甘蔗”“捡钱”“土幻灯”“斗蚂蚁”等玩乐趣事,这些如果与现代小孩的玩乐项目相比,实在是老土,但却很接地气,令作者那个时代的人感到童年其乐无穷,值得回味。就像给现代小孩讲述我们那一代人是“吃地瓜长大”的,他们会觉得我们很幸福一样,同理,给现代小孩讲述“戽鱼”“土幻灯”“斗蚂蚁”等玩乐趣事,他们肯定不会理解前辈所处时代物质的极度匮乏,反而会睁大眼睛,羡慕不已!
《饿滋味》,作者华珍兄开篇就讲“从小到大,我真的是饿怕了”。因大集体年代,家里劳动力少,分到的口粮食不果腹,于是作者华珍兄小时候偷刨过花生种子、吃过玉米秆、老鼠、野菜、红薯藤蔓等,于是“烧麦穗、烤地瓜、摘野果成为了那个充满饿滋味、愁滋味、苦滋味中难忘的甜滋味、乐滋味”。作者参军的第一动机就是“部队里有馒头,可以吃饱饭”。我想,人们常忆苦思甜,就会知足常乐,就会知福惜福,就会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不仅于己有益,对于培养优良家风同样大有裨益。
辑三 军旅生活
军队是熔炉,热血铸兵魂。只有当过兵的人,才会有头枕着边关的明月、身披着雨雪风霜、为了国家安宁、紧握手中枪的那份特殊的感受。
《军列西驰》中,作者华珍兄写道:“随着列车离开家乡越来越远,大家都渐渐地沉默不语了,偶尔还能听见个别新兵想家的抽泣声。而此时的我,却表现了尤其的淡定。我知道,车轮下的两根铁轨,那是从故乡延伸出来的。不管列车走向何方走多远,这两根铁轨永远连通着我们与故乡的脉动。”写出了一位从戎青年的立志淡定和思乡情浓。
《西郊军训》讲述的是在新兵连的训练和生活,作者豪情满怀地写道“在四射的新兵连里我们读懂了理想、信念,以及信仰和崇拜。一个月的新兵集训生活,让我们的骨头里有了军人的钙质、血液里有了军队的基因”。一个月的新兵训练和生活,就让当时的华珍兄有了如此深刻的感受,我终于彻底明白了“军队是大熔炉”的真正含义了,特殊的军旅生活会融化思想、淬炼意志、增强体魄,并且教会军人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
作者华珍兄于军营中用笔描绘了军人的特殊风景。《写作的功利》记述了他在《空军报》和《咸阳文艺》发表文章的心路,他坦言“连续几篇文章的公开发表,在师部着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文字表达能力再次得到认可”“不久,我果然提了干”“不久,被选调到了军区司令部”“再后来,让我怎么也没想到的是,三篇文章,还让我找到了一位知心爱人”。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论你从事哪项工作,勤勉和努力必不可少。善于扬长避短,就比较容易创造机会,包括进步成长和喜迎幸福。
辑四 爱情至美
世间有挚情,人性真善美。青梅酒熟凭君醉,红烛春浓任客谈,美好的爱情历来传为佳话。
《相亲记》记述了两次相亲,第一次,因作者华珍兄与她性格不合、没有共同语言而瞬间告罄;第二次,因姑娘已拜读华珍兄在《咸阳文艺》上发表的三篇文章,并看过其“青春靓照”,早已心仪。华珍兄有了此底气,面对女方家属的“审问俘虏似的开始了无休无止的盘问”“从工作、家庭到福建的习俗风情,从我个人的生活习惯到性格、年龄、党龄、学历、经历,等等,力求全面,不使遗漏,堪比中组部考核选拔省级领导。”“我一眼就瞅准了她那小巧玲珑的小嘴。她也只顾注视我那对水灵灵、炯炯有神、充满智慧的大眼睛,家长们问一些什么全不在意,真可谓是一眼定情了。” 爱情是神秘的东西,永远也悟不透,华珍兄第二次相亲,真可谓是一见钟情,心有灵犀一点通,千里姻缘一线牵,只要缘份在,相亲照样能撞击出心灵的火花。
《在女儿婚礼上的讲话》,作为父亲,华珍兄告诉亲朋好友:“今天是个好日子。今天的确是个好日子,今天在金源大酒店举行婚礼的就有九对,我仔细看了一下,长得很帅、长得最美的就数我女婿、女儿”“他们是一对阳光的、有为的、积极向上的青年” 华珍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其实不用细看,在华珍兄夫妇心目中,自己生下的女儿、女儿挑中的女婿,永远最美、最帅、最阳光。
辑五 旅行心曲
畅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旅行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丰富生活。
华珍兄热衷旅行,此书收录了他的17篇游记,国内游,有西藏、云南、嘉兴南湖、青海日月山、三峡、福建宁德、三明、台湾等;国外游有美国、俄罗斯、澳洲、欧洲、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等。他是一位富有智慧的旅行者,用心记录了所到之处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发展概况,并写成游记,再现了他旅行的心路历程,同时也带着读者去游历各地,像一位导游娓娓道来,充满而又耐心地给游客作讲解。
从以上游记看得出来,华珍兄确实见多识广,但最震撼心灵的游记应该是《烟雨楼上望烟雨》,在嘉兴南湖,华珍兄兴致勃勃的登上了“红船”,钻进了一大的会议中舱,“我仿佛听到了‘一大’代表们那低沉的但却激烈的争论声,仿佛听到了宣读‘一大’决议的声声‘惊雷’。”在文章结尾,华珍兄直抒胸臆:“告别南湖时,湖风仍然猎猎。丝丝的细雨越发细密,湖面上烟雨朦朦胧胧。回首望去,在满湖跳动着的浪花中,那船仿佛还在航行着······”可见红船是多么的震撼人心。
通观全书,作者华珍兄取材丰富,文笔流畅,用词简练,词意从容,叙事抒情,均颇贴切,笔灵心慧,生动幽默。最值得推崇的是文风朴实,文情并茂。诚如华珍兄在《后记》所言:“我一直都认为,散文是一种最自由最灵便的文体。对于散文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真实、真诚。”因为真实、真诚,所以恰到好处地体现了真、善、美,自然也就增强了可读性。真可谓:朴实文字犹抱朴守真,清新文风似兰香扑鼻。
意在言外,抱朴守真
安黎
友人从中牵线,促成我与李孟进绝无仅有的一次潦草相见。在寒流肆虐的马路边,冻得瑟瑟发抖的我们,寒暄了寥寥数语,就各奔东西。从略带尴尬的交谈中,令我暗自惊讶并有所不适的是,相约见面的两个人,彼此间竟如此地陌生:我对他的情况知之甚少,他对我也近乎于一无所知。
李孟进尽管留着光头,但面相却毫无恶煞之气,反倒给人以敦厚实诚的印象。与那些装束极度夸张的书画界江湖术士相比,李孟进显得内敛而低调,像土坷垃那样质朴无华,又像野草那般无修无剪。他不装腔作势,无油嘴滑舌,闷头从艺日久,似乎连言语都变得格外悭吝,对人情世故都有些弃之不顾。
绘画,究其实质,是画家人格之形态和艺术之功力的具象化。也就是说,有怎样的人格操守和艺术磨砺,就会呈现出怎样的画面与画风。“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一个画家素养之高低,格局之大小,无需多言,皆悉数渗透于那一笔一划之中,弥漫于那一图一形之间,既难以蒙人,亦无法欺世。
纵览李孟进的绘画就会发现,他的画作不属于士大夫阶层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源自于天地间野蛮生长的“自我生成”。换句话说,就是他的绘画,并非苗圃中被精心栽培的花卉,而更像是半坡里野生的坚硬而壮实的杂木,在栉风沐雨中,映现着随心所欲的特质,不矫不媚,无脂无粉,原生原态,本质本色。这种画风的形成,我以为还不能简单化地归之于画家对技法的自觉遴选,而更为深层次的,是画家内在精神倾向的自然外露。绘画之所以不同于摄影,就在于它不是对客观世界的照猫画虎,而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化重塑。成语“胸有成竹”,揭示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画家的笔墨之竹,非河岸溪边之竹,而是心里梦里之竹。世间的绘画,不像一加一等于二那样通透明了,而是宛若蜜蜂采花后的酿蜜,必然要经历画家大脑的重新构图与配置,从而才能肩负起画家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界的言说。李孟进的绘画带有开天辟地的洪荒之美,带有天高地阔的辽远之势,究其本意,无疑是他想通过画笔,在向坚韧和蓬勃的生命致敬,在向素朴和博大的灵魂行注目礼。擅长以花鸟为取材对象的李孟进,其诸多的作品,都在围绕牡丹而展开。那些千姿百态的牡丹,既是他画技日趋臻美的明证,又是他精神领域托物言志的载体。他画笔下的牡丹,无论是从色度上,还是从气质上,都和其他画家的牡丹,有着微妙的差别。在世俗的意义上,牡丹是富贵的象征;但在文化的语境里,牡丹却堪比贵妃,富而不贵,艳而不雅,华美之中沾染着太多世故的俗尘。但无论遭到怎样的贬损,能被追捧为花中之王并被屡屡选为国花,牡丹的地位明显要比其他花草高出几许,身份也更为显赫,相应的,人赋予其的待遇也就更为优厚。令人讶异之处在于,李孟进画中的牡丹,无养尊处优之态,无矫揉造作之姿,反到像性格耿直行事风风火火的邻居大妈一般,彪悍而泼辣,倔强而执拗,出身低微却不卑不亢,命运多舛却斗志昂扬。这种牡丹,毫无疑问更像是沦落山坳顽强生长的野牡丹。野牡丹不被恩宠,不被娇惯,妖娆于塬畔,绽放于丘陵,在石缝里挺拔,在野风里绚烂,既汲取日月星辰之精华,也历尽风霜雪雨之磨砺,一经绽放,就光华夺目——李孟进能在牡丹花都洛阳全国性的牡丹绘画比赛中,一显身手,一举夺魁,并震动画坛,我想肯定不是因为他绘画技法的娴熟与练达,而在于他能独辟蹊径,意在画外,不仅绘制出了牡丹的风姿,更挖掘出了牡丹的魂魄。
当然,李孟进的取材,绝非仅限于牡丹,而是丰富而繁茂,有山有水,有枝有叶,有奇崛的峰巅,有奔涌的溪流,有婷婷玉立的荷花,迎寒怒放的红梅,有栩栩如生的雏鸡……就技法而言,李孟进也堪称“木秀于林”。除了磨砺之功的不同凡响,他更注重和执意于“工夫在诗外”的一己选择,常常以无声代替有声,以留白填补空白。也就是说,他的画不躁不浮,不油不腻,不拖泥带水,貌似简易却不简单,貌似粗疏却形神皆备。
故宫,与你在书中相遇
西工大附中高2021届 杨欣莹
岁月在书卷上跃动,勾起一丝流年的剪影。轻轻回首往事,锦瑟年华中,那几番相遇熠熠生辉。
初遇你,是在小学课本上,在老师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中,遇见你朱红色的宫墙。在乾清门吱呀的开门声中,看到了在金色阳光下反着光的琉璃瓦,屋殿上的脊兽昂首向远方。故宫,你向我温和地微笑,远远地挥动着手表达对我的欢迎。故宫,你在课本上的惊鸿一现,却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再逢,已是豆蔻年华,在《故宫营造》中遇到了你宏达与精美。在太和殿的博山炉中升起的香雾中,看到了欲飞的铜鹤,将奔的獬猊,和玺彩画的金龙正瞪着龙椅上的蟠龙,似要争个你死我活。正上方的藻井上用彩漆描出各样祥瑞之图,映在下方的金砖上。你平静地摆放出世人眼中的奇珍异宝,那人物丰富的《清明上河图》,工艺精湛的乡村人物钟,小巧玲珑的斗彩人物盏。没有署名的文物和不知名的建筑师,却成就了这一中华传统建筑的结晶,成了让世界为之叹服的宝库。你含蓄而又低调地向我讲述它们的经历和由来,我的眼中泪光涟涟。六百年的宫殿、七千年的文明,故宫的一砖一瓦,一角一隅都是时光的载体,折射出不同时代的文化精神。我们叹服每一件古物的生命轨迹,我们慨叹中华古老文明的支脉最终汇聚在这里,成为最喷薄有力的中华文脉。
没想到,与你三逢,是在历史书中,知道你在经历了五百年的风风雨雨,看着朱棣用一层层汉白玉台阶搭起通向王权的路,看着于谦在城墙上保护北京时四起的烽火,见到你与康熙智取鳌拜的惊险场景,见到了你为因文字狱而受牵连的士子暗流的清泪。相逢的你在八国联军中被炮火熏黑的外墙,和你一起看着南迁的文物,脊兽正在努力地把自己抬得更高,更高,想看满是文物的上万个木箱的安危,想收到文物归京的讯息。你身边有一双双觊觎最高权力贪婪的眼睛,也有一枚枚默默无闻用生命守护国宝安危与民族复兴希望的故宫护宝人的身影,他们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都如同一粒微小的砂砾,只有你褪去防御镇守的外壳,敞开怀抱,成为我们可以永远可以触摸和眺望的美景。
书已末,文已尽。故宫,与你在书中的相遇,值得我用一生怀恋。你精美的工艺,宏大的气势,屹立百年的气概,和那有别于钢筋水泥的木层,将永远是中华儿女对自然和对中华文化最深沉的崇敬,最深的向往。
种一树希望
逸葭
三月天,种树天,
颗颗种希望,坡坡满愿望。
不为惊天夺目,只为绿水青山,
更为金山银山。
三月种下树,不为繁花瞩目。
只为蓝天仙境,播种和协共益。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三月种下树,
不为夏来绿荫庇护,只为心若清泉浇注。
倾力追赶超越,奋力奔跑追梦。
三月种下树,
不为秋色旖旎,只为心之若际。
添绿大江南北,盎然祖国青春。
三月种下树,种下幸福,
种下收获,种下绿意阑珊,
种下祖国繁荣昌盛幸福代代传。
来源:阳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