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月下老人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专管婚姻的神仙,后泛指媒人,简称“月老”。本篇文章带领读者解读月老的文化含义。
月下老人,简称月老,尊称为月老爷、月老公,是道教的神祇之一,为掌管男女婚姻之神,相传为“媒神”。月下老人所持姻缘簿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婚恋命定观,其所牵的红丝后来衍化为中式婚礼仪式中的“牵红巾”。
一、月下老人来源
“月下老人”典出唐朝李复言所著《续玄怪录·定婚店》。唐朝韦固年少未娶,某日夜宿宋城,在旅店遇一老人,靠着一口布袋,坐在月光下,翻看着一本书,像在查找什么。韦固问老人家在翻查什么,老人答到:“天下人的婚书。”韦固又问袋中何物,老人说:“袋内都是红绳,用来系住夫妇之足。虽仇敌之家,贫富悬殊,天涯海角,吴楚异乡,此绳一系,便定终身。”由于这个故事的流传,使得大家相信:男女结合是由月下老人系红绳,加以撮合的,所以,后人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简称为“月老”。
二、月下老人传说
根据台湾台北市艋舺龙山寺简介牌介绍:台湾民间信仰,每年七夕,七星娘娘会把人世间未婚的成年男女制成名册,向天庭呈报。
月下老人收到名册后,按照个性、善恶、兴趣与条件抄写成一本配偶名册,然后用红线绑牢男女二人之足,使合适的男女配成一对佳偶。
三、月下老人文化内涵
1
婚姻命定观
月下老人以赤绳相系,确定男女姻缘,反映了唐人姻缘前定的观念,是唐人命定观的表现之一。唐人以为,人的命运,不是自己可以确定和改变的,“天下之事皆前定”(《感定录.李泌》),“人遭遇皆系之命”(《纪闻.王》),“人事固有前定”(《续定命录.韩泉》)。
唐人的这种前定观念,当然也表现在婚恋方面,“结缡之亲,命固前定,不可苟求”(《续玄怪录.郑虢州騊夫人》),“伉俪之道,亦系宿缘”(《玉堂闲话.灌园婴女》)。
月老形象的出现,正是这种命定观在婚恋领域的艺术化、形象化。
2
牵红巾
《定婚店》中的月老和《阎庚》中的地曹以绳系男女脚以订婚姻,是唐人命定观念在小说中的形象化呈现,古代男女成婚仪式上拜天地父母时牵红带的安排,也是由此逐渐演化而来。
在唐代的现实生活中,也已经有用绳相系的方式来选择配偶的记载。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牵红丝娶妇》条中所载郭元振择妇之事,即是此类:
郭元振少时,美风姿,有才艺,宰相张嘉贞欲纳为婿。元振曰:“知公门下有女五人,未知孰陋,事不可仓卒,更待忖之。”张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谁是匹偶,以子风骨奇秀,非常人也,吾欲五女各持一丝,幔前使子取便牵之,得者为婿。”元振欣然从命,遂牵一红丝线,得第三女,大有姿色,后果然随夫贵达。
此事《山堂肆考》等书亦载,张嘉贞有五女,郭元振不能确定到底娶谁,便用红丝相系而牵的办法挑选,这就是所谓的“红丝结褵”。当然,此事实出于传闻(洪迈《容斋随笔》卷一《浅妄书》有辩驳,可参看),然亦可见此类婚姻观念与习俗在民间的起源与演进。
拴红线后来成为一种婚礼仪式, 到了宋代逐渐演化为 “牵红巾”,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嫁娶》中有详细记载。到了清代,又变成在婚礼中扯起红帛或红布,新郎、新娘“各持一端,相牵入洞房”。这种拴红线、牵红巾或红布的风俗,至现代在有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地区还能见到。
月下老人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专管婚姻的神仙,后泛指媒人,简称“月老”。本篇文章带领读者解读月老的文化含义。
月下老人,简称月老,尊称为月老爷、月老公,是道教的神祇之一,为掌管男女婚姻之神,相传为“媒神”。月下老人所持姻缘簿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婚恋命定观,其所牵的红丝后来衍化为中式婚礼仪式中的“牵红巾”。
一、月下老人来源
“月下老人”典出唐朝李复言所著《续玄怪录·定婚店》。唐朝韦固年少未娶,某日夜宿宋城,在旅店遇一老人,靠着一口布袋,坐在月光下,翻看着一本书,像在查找什么。韦固问老人家在翻查什么,老人答到:“天下人的婚书。”韦固又问袋中何物,老人说:“袋内都是红绳,用来系住夫妇之足。虽仇敌之家,贫富悬殊,天涯海角,吴楚异乡,此绳一系,便定终身。”由于这个故事的流传,使得大家相信:男女结合是由月下老人系红绳,加以撮合的,所以,后人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简称为“月老”。
二、月下老人传说
根据台湾台北市艋舺龙山寺简介牌介绍:台湾民间信仰,每年七夕,七星娘娘会把人世间未婚的成年男女制成名册,向天庭呈报。
月下老人收到名册后,按照个性、善恶、兴趣与条件抄写成一本配偶名册,然后用红线绑牢男女二人之足,使合适的男女配成一对佳偶。
三、月下老人文化内涵
1
婚姻命定观
月下老人以赤绳相系,确定男女姻缘,反映了唐人姻缘前定的观念,是唐人命定观的表现之一。唐人以为,人的命运,不是自己可以确定和改变的,“天下之事皆前定”(《感定录.李泌》),“人遭遇皆系之命”(《纪闻.王》),“人事固有前定”(《续定命录.韩泉》)。
唐人的这种前定观念,当然也表现在婚恋方面,“结缡之亲,命固前定,不可苟求”(《续玄怪录.郑虢州騊夫人》),“伉俪之道,亦系宿缘”(《玉堂闲话.灌园婴女》)。
月老形象的出现,正是这种命定观在婚恋领域的艺术化、形象化。
2
牵红巾
《定婚店》中的月老和《阎庚》中的地曹以绳系男女脚以订婚姻,是唐人命定观念在小说中的形象化呈现,古代男女成婚仪式上拜天地父母时牵红带的安排,也是由此逐渐演化而来。
在唐代的现实生活中,也已经有用绳相系的方式来选择配偶的记载。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牵红丝娶妇》条中所载郭元振择妇之事,即是此类:
郭元振少时,美风姿,有才艺,宰相张嘉贞欲纳为婿。元振曰:“知公门下有女五人,未知孰陋,事不可仓卒,更待忖之。”张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谁是匹偶,以子风骨奇秀,非常人也,吾欲五女各持一丝,幔前使子取便牵之,得者为婿。”元振欣然从命,遂牵一红丝线,得第三女,大有姿色,后果然随夫贵达。
此事《山堂肆考》等书亦载,张嘉贞有五女,郭元振不能确定到底娶谁,便用红丝相系而牵的办法挑选,这就是所谓的“红丝结褵”。当然,此事实出于传闻(洪迈《容斋随笔》卷一《浅妄书》有辩驳,可参看),然亦可见此类婚姻观念与习俗在民间的起源与演进。
拴红线后来成为一种婚礼仪式, 到了宋代逐渐演化为 “牵红巾”,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嫁娶》中有详细记载。到了清代,又变成在婚礼中扯起红帛或红布,新郎、新娘“各持一端,相牵入洞房”。这种拴红线、牵红巾或红布的风俗,至现代在有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地区还能见到。
昨晚,和老婆一起刷电视剧,看到有家暴的一幕,于是产生了以下聊天记录。
老婆:你会不会像那个男的那样家暴我?
我:不会,疼你还来不及。
老婆:我不信!
此时我的大脑以500转每秒在运行,我知道,再不说点有营养的话,可能就会有一场别扭发生。正当我绞尽脑汁想怎么才能让老婆相信我时,灵光一现,想到了之前在网上的一句话。于是决定,拿回聊天主动权。
我:你知道老婆这两个字的由来吗?
老婆:你说。
我:“老婆”的意思是“始于月老,终于孟婆”,它代表着我们之间始于爱情,相伴一生。
老婆的注意力被转移,同时也有所感动。正当我以为万事大吉时,老婆又问了。
老婆:男人的嘴,骗人的鬼。那古代都不见面就结婚了,还称呼为“娘子”,又该怎么解释。
这怎么能难得住我,此刻答案早已在心。
我:古代男人更爱老婆,不过电视剧里没这么演而已。“娘子”可以这么理解,就是“尊敬如娘,爱护如子”。你看,多爱老婆。
老婆:好像是啊……
老婆又开心的去刷剧了,我擦了擦头上的汗,一场家庭危机消散于无形。
#幽默搞笑段子##头条创作挑战赛#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9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爱国”两个字,这所大学书写了一百年——回望东北大学与祖国命运与共的岁月》的报道。
颠簸21天奔赴洛杉矶,只为胸前的“中国”现身奥运赛场。东北大学学生、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为国参赛”的经历,浓缩了东北大学百年历史——爱国奋斗。
2023年4月26日,迎着第一缕曙光,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在广场冉冉升起。2023年9月,东北大学百年校庆之际,这面编号为2023-0116号的国旗被正式赠予东北大学,这是祖国送给“忠诚报国”东大人最珍贵的生日礼物。
1923年4月26日,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曾任校长的东北大学,撑起了一面“兴学育人、文化救国”的大旗。
这是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在北平,他们走在一二·九游行队伍的最前列;在西安,他们走上街头,请愿要求“停止内战、枪口对外”;在抗日战场,他们投笔从戎,浴血奋战。
这是为祖国需要甘愿奉献的大学,106位同学主动申请“为国转系”,“热血青年、献身矿业、刻苦学习、敬业报国”的“54煤”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万千学子。
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教授曾在东北大学任教3年。民族危亡之际的1929年,25岁的林徽因为东北大学设计了第一个校徽,白山黑水两边分别绘有一只狼和一头熊,熊狼环伺,表达了这位年轻的建筑学教授对风雨飘摇的祖国深深的忧患。
1949年,林徽因参与设计了新中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周围是谷穗和齿轮,金、红两种颜色表达了她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喜悦之情。
百年东大,始终和祖国命运紧密相连。
“苟余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做马牛”
孤独的身影留在奥运赛场,白山黑水战袍上的“中国”字样,被历史永远定格。
刘长春,东北大学体育专修科首届学生,1932年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届奥运会男子100米短跑预赛的时候,万里之外,他的家乡东北已经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之下,他的母校正辗转于流亡路上。
当时的报纸这样写道:“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愿诸君奋勇向前,愿来日我等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刘长春的奥运之旅是爱国之旅,是向日本帝国主义的抗争之旅。
1932年二三月间,日寇多次以高官厚禄相引诱,提出要刘长春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同年7月举办的奥运会。正与东北大学师生一道流亡的刘长春公开发表声明:“苟余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做马牛。”刘长春与校长张学良联系,请求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在张学良的支持下,刘长春只身一人独闯奥运,成为中国奥运第一人。
刘长春的传奇史犹如东北大学百年风云史中一朵激涌的浪花。成立于民族危难之际的东北大学,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以兴学育人、文化救国为己任,在白山黑水之间发出培育英才、御侮兴邦的时代强音。
东北大学建校前期,日本对东北采取殖民侵略和文化侵略,就是要从思想文化上来瓦解东北人民的民族斗志,企图为它永久侵占东北打下基础。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公然反对成立东北大学:“你们要读理工科,我们已有‘旅顺工科’;你们想学医,我们早有‘南满医学堂’;你们愿学文法科,也可以派留学生到帝国大学去上学,大日本政府将予以优待,给予官费补助,你们何苦自不量力,自寻苦恼,而去自办大学呢?”
日本人的反对更加坚定了中国人自己办学的决心,“我国文化落后,国势陆危,愿求急起直追,非倍力倍速不可。”1928年开始兼任校长的张学良时时倡导“建设东北、警惕帝国主义侵略”的办学责任,奠定了学校百年赓续的爱国底色。
1928年8月,从欧洲回国的27岁的梁思成受聘担任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第二年3月,妻子林徽因也受聘担任教授,两人在国外留学的同窗也陆续来到东北大学。一群不到30岁的年轻人,撑起了中国第一个生机勃勃的大学建筑系。
东北大学仿佛一颗耀眼的明珠,吸引国内外各界学者纷纷前来,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夕,东北大学已建成6个学院24个系8个专修科,有300余名教授、3000多名学生,教师中有大名鼎鼎的张伯苓、金毓黻、章士钊、刘仙洲、梁漱溟等,学校当时被称为“东大之盛,在当时可与任何其他大学相比”。
1931年3月,学校制定了雄心勃勃的5年计划,包括扩大农学院、扩大东北大学工厂、扩充图书馆等等,然而仅仅过了半年,日本侵略者的阵阵炮声彻底炸碎了东北大学的文化救国梦。
9月19日,当时的代校长宁恩承在枪炮声中向全校师生发出慷慨誓言:“古人说,‘士报国恩’,今天国难当头,我们全是一国的善士……如果发生任何危险,应该恪守‘士报国恩’的信条,就一切无恐无惧了。”
几天后,学校大量的珍贵图书档案资料、教学仪器设备落入日寇手中,昔日琅琅书声的校园沦为日寇的养马场。
“沈阳设校,经始维艰;至九一八,懆遭摧残;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勖尔多士,复我河山!”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所抗日流亡大学,流落飘零15年。
“我们这个饱受欺凌的民族要起来反抗,东北青年要做全国青年的先声!”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遮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这段激动人心的歌词出自一首著名的抗战歌曲《五月的鲜花》,这首歌曲的曲作者就是时任东北大学音乐教师阎述诗。
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后,不到30岁的阎述诗就投入到抗日爱国歌曲创作中。他把歌曲教给学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教育学生不要忘记苦难中死去的同胞,要永远怀念自己的祖国。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了举世闻名的一二·九运动,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学生被阻隔在校园里的情况下,东北大学300多名爱国学生作为游行队伍西路纵队的唯一主力,在东大学生、员宋黎的带领下,高举大旗冲出被军警封锁的校门,面对皮鞭、木棍和枪刺,东大学生视死如归,冲锋在前。
12月16日,学生发动了更大规模的游行,阎述诗也积极参与营救学生。他目睹学生被军警的惨状,悲愤不已。当学生拿着《五月的鲜花》歌词请他谱曲时,悲壮激昂的歌词一下引起了他的共鸣,含着眼泪反复吟唱。这首诞生在一二·九运动中的抗日救亡歌曲很快传遍神州,流传至今。
在东北大学的校史馆,可以看到一张发黄的“东北大学流亡办学路线图”,从1931年离开沈阳到1946年回迁,15年的时间,东大师生流离燕市,转徙开封、西安、南下四川三台,在流亡的路上,他们没有一刻停止战斗,始终冲在抗日救亡的第一线。
1936年12月,一二·九运动一周年之际,西安市万名学生走上街头,呼吁“停止内战,团结抗日”。此时已辗转到西安的东大学子再一次站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勇敢面对军警的枪口。老校长张学良闻讯赶到,他以校长的身份向学生承诺,“一周之内,用事实答复”。仅仅3天后,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017年8月1日东北大学公众号曾发布“东大老兵,不应被遗忘”,让人们再次回想起那些投笔从戎、为国奋战的东大学子们。
1932年从东北大学毕业后就投身抗日战场的苗可秀,1934年任中国少年铁血军总司令,驰骋辽南疆场,痛击日军,1935年负伤被俘,写下了“誓扫匈奴不顾身”后慷慨赴死,年仅29岁;1928年考入东北大学机械工学系的佟彦博,1933年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立志报效国家抗击日本侵略,1938年5月19日,他和战友驾机远征日本本土进行轰炸,投下传单100多万张,周恩来代表中央赠送锦旗:“德威并用,智勇双全”;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大学学习的丛德滋就投入到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之中,打入敌人内部被捕后,于1942年狱中遇害,年仅32岁;1950年,一张由毛主席签署的烈属证颁发到了丛德滋家属的手中,这是新中国编号00001的烈属证,以纪念这位遇害的东北大学学生……
“我们这个饱受欺凌的民族要起来反抗,东北青年要做全国青年的先声!”从一二·九运动的挺身而出,到西安街头的大声疾呼,再到抗日战场为国捐躯,东大人在抗日救亡路上再现爱国情怀,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彰显报国底色。
“国家建设的需要,就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1950年,年仅17岁的林韵梅,响应国家号召只身从上海来到东北工学院(建国初期东北大学改名为东北工学院)求学。正当她憧憬如何攻读自己喜爱的土木工程系、畅想美好未来时,学校开始动员党员、团员转入采矿系——国家百废待兴,地质采矿先行。
后来成为东北大学教授、著名岩石力学专家,将岩石力学学科引入中国第一人的林韵梅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同学们思想斗争很激烈——转,谁不知道采煤危险,煤矿俗称“四块石头夹块肉”,围岩的片帮、冒顶时刻威胁生命安全;不转,党和国家在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怎么能只想个人,不想国家?
爱祖国胜于爱自己的专业,林韵梅和其他105位同学主动申请“为国转系”,1954年,他们从东大毕业奔向全国各地,这个光荣的集体也因此被称为“54煤”。“热血青年、献身矿业、刻苦学习、敬业报国”的“54煤”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东大学子。
如果说当初“为国转系”是凭着一腔爱国热情,在随后的不断学习实践中更是增添了他们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1951年暑假,他们到鸡西煤矿实习,矿务局的负责人谈到日寇投降后,由于没有我们自己的工程师,只能留用一些日本人,他们趾高气扬,竟敢拍着我们的头说:你们中国人的脑袋是大大地不行啦。“你们是新中国培养的大学生,祖国期待你们啊!”没有大幅标语,没有激动人心的场面,更不是誓师大会,但是听到这番话后,同学们都握紧拳头,咬紧牙关,心中默默发出了不可磨灭的誓言:“为建设祖国不遗余力。”
多年以后,这个光荣的集体走出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0位大学教授、60余位总工程师,他们为国家采煤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1年,林韵梅的学生冯夏庭当选为国际岩石力学学会(现在的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主席时,林韵梅激动地说:“这是该学会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一位黑头发黄皮肤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坐上了掌门人的位置。”这时候林韵梅的脑海里浮现出60年前在鸡西矿务局那个让她终生难忘的情景。
与“54煤”形成东北大学“双璧”的“可可托海东大人”是一个多年来默默无闻的集体,是一个将一生奉献祖国的传奇。
凄美忧伤的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让人们熟悉了这个位于北疆富蕴县城东北48公里的小镇,“可可托海东大人”则在这座小镇为中国稀有金属工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两弹一星”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1969年1月4日,天还没亮,25名东大学生(后去4名)从乌鲁木齐启程,穿着没有面子的老羊皮大衣,脚踏毡靴,乘坐一辆车窗还算完整的大客车北上,一路颠簸三天来到可可托海。小镇气候寒冷,人烟稀少,自然条件恶劣,冬天最低气温零下50摄氏度,大学生们从打草、伐木、扛麻袋、挖煤、清理露天厕所开始。
在这里,他们有的晚上推矿车跌入废石堆里;有的修柴油机,喷灯爆炸烧伤脸和手,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烙印;有的下夜班骑自行车从桥上掉入冰冷湍急的额尔齐斯河,自己在黑暗中爬上岸;有的给摇床刷生漆中毒,脸肿得惊人;有的女同学怀孕几个月,还在水库大坝上和男同学一样搬运石块……
这些可可托海的东大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忘我工作,就为一个目标:为祖国找到急需的稀有金属。
从1952年到1982年间,先后有45名东大毕业生奔赴可可托海,隐姓埋名,默默奉献。一块块稀有金属矿石从可可托海源源不断送往祖国各地,铺就了中国尖端工业的崛起之基,熔铸成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
1950年,主席就东北工业发出指示:“鞍钢出了钢材,还要出人才。”新中国对工业人才的渴望,赋予了学校的责任和使命。当时的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迅速行动,将几所院校合组为新中国专门培养冶金科技人才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东北工学院,校址设在沈阳南湖,从此成为一代代东大人梦想启航的地方。作为共和国冶金人才的摇篮,东北大学在冶金、信息、矿业、材料等学科领域,为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新中国钢铁冶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工学院首任院长靳树梁,主编了第一部炼铁专业课教材《现代炼铁学》。他带头喊出“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研究的方向”,带领团队攻克钒钛磁铁矿冶炼中炉缸堆积世界难题,为承钢的恢复生产和攀钢的起步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冶金热能工程学科的开创者陆钟武院士在东北工学院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冶金炉专业,他回忆道:“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为新中国的建设建功立业,奋斗终身。”
中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的研制者李华天,哈佛大学毕业后来到东北工学院任教,当时美国、苏联等国的模拟计算机都已经问世,他放言:“既然外国人能搞出来,难道我们就搞不成吗?”
新中国建设时期,东北大学星光闪耀:中国首次炼铝试验的主持者、新中国第一座铝厂恢复建设的主导者邱竹贤院士,编写出我国第一部铝电解教材;我国工业自动化教育的开拓者之一郎世俊教授,创办中国首批工业电气化自动化专业,提出开闭环控制的新思路;被誉为中国“超级钢之父”的王国栋教授,他领衔研发的超级钢在国际竞争中连创四个第一……
“54煤”班毕业生韦晓光在《煤炭》诗里写道:“我!只等召唤,跃身炉膛,敞开胸膛。捧出升腾的火,奔流的电……化成缕缕的烟,碎碎的灰……仅仅,仅仅为的是哟,我期待了千万年的献身光明的愿望。”
这首咏煤的诗,又何尝不是东北大学师生忠诚报国的真实写照。
“巡天、探地、潜海,进入新时代,东大人自觉肩负起高水平科技强国的使命”
2023年8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在由辽宁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开学第一课”的演讲题目就是:国家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回顾过去,百年东大始终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同向同行,步入新时代,东大人正在书写爱国奋斗新篇章。白鹤滩水电站、川藏铁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飞船、新一代战舰、核潜艇等一项项超级工程和大国重器都留下了东大人爱国报国的印记。”
在被称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的青藏高原上,随着铁路隧道的开挖,原本致密的岩石被挖走,一侧凌空,另一侧仍连接着原本的岩体。积蓄的能量在一瞬间爆发,岩块呈片状,四处飞溅……岩爆是隧道施工面临的主要安全隐患之一,直接威胁人员、设备的安全。东北大学重大铁路岩爆科技攻关小组的主要工作是在工程现场进行安全监测与现场试验研究,用科技支撑保障工程的安全高效施工。
小组现场技术负责人何本国教授介绍,隧道内常会有淋雨状出水,过高的温度和湿度把隧道内变成了“桑拿房”。冬天,室外温度在0℃以下,隧道内外温差可达40多摄氏度。往往是全身湿漉漉的“水人儿”从隧道里出来一会儿就变成了“冰人儿”。
在这样的环境下,岩爆科技攻关小组日均洞内工作时间8个小时以上,目前平均预警准确率达到85%以上,受到各界广泛好评。参与项目的青年教师张伟说:“一想到这个跨越两个世纪的梦想,承载着几代中国人期盼的重大工程,我就由衷感到使命的神圣和责任的重大。”项目带头人冯夏庭表示:“未来,我们将积极响应总书记‘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召,继续迎难而上,敢为人先,争取实现更短时间范围的岩爆时间预警,为祖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新时代的东大人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肩负起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强国使命。
面向控制学科国际前沿,东北大学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生产全流程全局优化控制理论与方法,成果被写入国际自控联引领未来自动化发展方向;学校研发的关键核心材料和腐蚀防护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构件、特种安全检测设备、高端数控机床、“复兴号”高铁等装备……
一批批优秀毕业生在各行各业绽放芳华:2015年,本硕博均就读于东北大学的车德会,以重要成员身份加入笔尖用钢研发团队,成功研发出了我国的笔尖钢产品,让国产笔用上了自己的笔尖;
2017年,第11届模拟钢铁挑战赛世界总决赛,东北大学冶金学院2010届毕业生周文涛,战胜了来自37个国家的1478名选手,不到10分钟第一个炼出合格钢水,以压倒性优势摘得职业组桂冠;
2014届毕业生、“奋斗者”号主驾驶试航员赵兵,在中国第二代、第三代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的研制中,担任控制软件负责人。他曾面临众多艰辛,顶着37℃的高温连续下潜调试12小时,驾驶潜水器执行过数十次下潜任务……
“百年发展历程,东北大学始终与祖国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抗日救国、工业报国、产业强国、科教兴国,东大人正在用一个又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为祖国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东北大学党委书记郭海说。
作者:杜朝辉
若有人问:“被雨淋成‘落汤鸡’的感觉怎样?”
你定会狡黠地反问:“你说呢!”、“问你呢,说实话!”、“尴尬、狼狈、无可奈何!”你最终会回答。
是呀,这是很多人遭遇淋雨时的心境。但,有一个人却是例外:“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这是什么思维?但你先别急着惊讶,惊掉你下巴的还在后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意思很明白了:淋一场雨怕个啥,人生风风雨雨多了,由它去吧!
这位大侠级的人物,就是苏轼,宋代文学家、画家、书法家、美食家,官员。这么多的头衔,标准“牛人”一枚。
牛人归牛人,虽然他生性乐观豁达,但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如“过山车”一般的滋味,也会触动他的内心世界。
初贬黄州时寓居于定慧院,看见孤飞的大雁,他感叹道“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夜饮东坡,夜深醉酒而归,被酣睡的家童挡在门外,“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他又感叹道 。
更多的时候,他会寄情于明月。特别是在三五之夜,天上皎洁的月亮俨然成了他的代言人:悲欢离合的亲情、沧海一粟的人生,都统统通过月光表达了出来。
“明月夜,短松岗”——明月见证你我夫妻情北宋皇佑年间,眉州青神的中岩。中岩者,青神风景名胜之地。据《蜀中名胜记》载:“县之名胜在乎三岩。三岩者,上岩、中岩、下岩也。今惟称中岩焉。”
当地的文化人,乡贡进士王方在此办起学堂,招揽附近的好学少年,传授知识,讲授《四书》《五经》。众多学子中,有一苏姓少年表现尤为突出,不但聪慧,而且相貌堂堂,深得王进士喜欢。这个小伙就是苏轼。
回家后,王进士说起学堂的事,时常会提到苏轼。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家有一女,名一个单字弗,正处豆蔻年华,每听爹滴说起苏轼,心中充满了想象和好奇。
一天,他趁着跟随爹滴去书院的机会,偷偷观察这帮书生,当听到有人喊出苏轼名字的刹那,这位情窦初开的少女就沉醉了:那个风度翩翩的少年从此便深深地印在她的脑际,再也挥之不去。
至和元年,经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王弗正式嫁与苏家,小两口开始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中,小两口的生活更多的是温馨与和谐,读过书的王弗孝敬公婆,体贴丈夫,是苏轼忠实的粉丝和贤内助。
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王弗在苏轼身边的重要作用。苏轼为凤翔判官间,来一下属拜访,跟苏轼交流时,总是顺着苏大人的话走,客人去,王弗说:“此人不可交,他只会顺着你说话,不是一个实诚人!”
然而,琴瑟和鸣的生活只持续了十一年,治平二年五月,王弗因病阖然离世。苏轼怀着无比伤痛的心情为爱妻撰写墓志铭,记下了两人在一起的幸福生活,并表达了对妻子的怀念。
“君得从先夫人于九原,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熙宁四年起,因与朝中实行新法的人士意见相左,苏轼自请外放离京,开始了为地方官的生涯。
熙宁七年秋,苏轼来到密州任知州。密州是个小地方,在这里,没有那么多繁杂的公务,他过着悠闲的生活。
冬天里,他“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英武而豪迈。寒食后,他“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淡泊而从容。
虽说此时王弗去世已十年,且苏轼又娶了贤惠的王闰之,但当夜深人静时,花好月圆日,总少不了对王弗的思念。
熙宁八年正月二十日夜,睡梦中的苏轼来到了眉山老家,透过绮窗,他看见王弗正在梳妆打扮,而窗内的王弗也看见了心爱的丈夫,十年的离别,夫妻二人有千万的话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有默默地相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醒来的苏轼将梦境用一首词记录了下来,而这首词,也成了中国千古悼亡第一词。
“明月夜,短松冈”,在每个月明之夜,我压抑不住对你的思念。而我也知道,在那松柏护绕的坟茔下,你也会因对我的牵挂不舍而柔肠寸断。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牵手你我兄弟情“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读过《三字经》的人都知道这几句话,其中二十七岁时开始发奋读书的苏老泉,就是后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厉害吧?但他还有两个儿子,比他更为厉害。
宝元二年,北宋眉山。苏老泉家喜添新丁,他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了,苏老泉为其取名苏辙。彼时,他第一个儿子苏轼刚刚三岁。
差距不大的年龄,使兄弟二人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为兄的苏轼,很有当哥哥的范儿,当手里有一块糖时,他必定先塞到弟弟嘴里。就这样,两人相依相伴,在玩耍、游戏中渐渐长大,手足之情甚笃。
比如,从政后的苏轼在经历“乌台诗案”劫难时,苏辙第一时间上书皇帝:“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可见两人的亲情的深厚。
庆历八年,他们的爷爷去世了,父亲苏洵在家守孝。守孝的同时不忘对孩子的教育,他将自己的学识传授给苏轼和苏辙。
一年又一年,苏轼苏辙兄弟在相互切磋,互相提携同进步着。随着读书量的增加,知识日益丰富,他们的诗词和文章越来越精彩,在当地,人们都知道苏老泉家有能诗善文的俩儿子。
是时候向外推介了。于是嘉祐二年,苏洵带领苏轼苏辙弟兄二人千里迢迢北上京城,参加了礼部组织的会试,二人名列前茅,特别是苏轼的试卷,得到了大文豪欧阳修的高度认可。
四年后,两人又一同参加了制科考试,这样,他们获得了入仕的资格,从此开始了他们的仕途之路。
同年秋,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苏辙也有了任命,但他向朝廷提出留京照顾父亲,朝廷实施人性化管理,批准了他的请求。
苏轼离家赴凤翔,兄弟两人面临人生第一次离别。依依不舍下,百里相送,苏辙陪家兄同行直至郑州后,方在此话别:“哥,路程遥远,人生亦难,后面就你一个人打拼了,多保重!我送你一首诗吧!”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怀渑池寄子瞻兄》
然后他目送苏轼远去,直至消失在视线中。
几日后,独行的苏轼行经渑池,夜宿进京赶考时曾经住过的寺庙,五年间,人已换,物亦变,他多有感慨,想起弟弟临别时的赠诗,于是和韵而成诗一首。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和子由渑池怀》
兄弟二人提到人生如雪泥鸿爪,在当时也许是年轻人的无意感慨,但是后来却在他们兄弟俩起伏的人生路上得到了应验。
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变法开始。苏辙大胆指出青苗法的弊端,触怒了王安石,被贬离京。两年后,同样因与人士的政见不合,已在京为官的苏轼自请外放。此后多年,两人各自在地方上辗转为官,难得一见。
熙宁九年,苏轼任职于密州,此时苏辙在齐州为官。中秋夜,天上月圆,人间兄弟却各居一方,苏轼闷闷地饮酒,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不时闪过脑际,是那么近,又是那么遥远……他通宵未眠,把酒问月而成千古名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后,这美好的祈愿就成了他们兄弟俩的生活信念,在以后愈加坎坷的人生路上,在那些聚少离多的日子里,这个信念支撑着两人一直向前。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月明月暗如人生“莫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些句子,体现着苏轼的乐观与豁达,同时,透过他的诗句,又可以看出他有着丰富的感情,是个性情中人。
这些性格特点,能让他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勇敢向前,但有时,却会给他带来麻烦。
元丰二年四月,朝廷一纸调令,苏轼从徐州转任湖州知州。按惯例,到任后的他要给朝廷写一封信,谈谈自己对主政地区的认识及对新职务的感受,最后更要隆重地对圣上表示感谢,感谢皇恩的浩荡,感谢皇帝的厚爱。也就是说这样的信是有固定格式的。
然而苏轼偏偏把有固定格式的官文写成了一篇抒情散文,字里行间融入进自己的丰富情感。“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他在《湖州谢上表》中说。
句中的“其”是他自己,“新进”是朝中实施变法的人士,“难以追陪”则是说自己难以苟同的政策。他说这些话,其实只是发发牢骚而已,要真干起活来,他还是很拼的。
常言道祸从口出。苏轼是因对变法有成见而选择外调的,这在朝中人人皆知,自打他任职地方后,那些人士就一直警觉地盯着他,无时无刻不盼他搞出点事情来,从而可以名正言顺地对其进行打压。这次,他们终于有了机会。
七月,御史台的李定、何正臣等人接连对苏轼发起弹劾,并煞费苦心地找出苏轼诗稿中貌似“”的言辞,给他扣上了“愚弄朝,妄自尊大”,“衔怨怀怒”,“包藏祸心”等一系列大帽子。
神宗大怒,立马派出太常博士皇甫遵前往湖州缉拿苏轼。到达湖州后,皇甫遵态度十分强硬,蛮横地将苏轼扣押。史载“僎径入州廨,具靴袍,秉笏立庭下,二台卒夹侍,白衣青巾,顾盼狰狞,人心汹汹不可测。轼恐,不敢出,乃谋之无颇。”
八月,苏轼被关入御史台监狱中。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苏轼受尽了非人的折磨,经历了严刑拷打,昼夜逼供,“诟辱通宵不忍闻”。最后,李定等人强加给苏轼“四大罪状”,请求神宗处死苏轼。
一时间,朝野上下,舆论哗然,许多有识之士认为:苏轼未犯叛逆罪,不该重处。就连新法的发起者王安石也上书神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这次,正义的力量占据了上风,各方面的营救和舆论的压力,促使神宗对苏轼从轻发落,乌台诗案最终以苏轼“蒙恩责授黄州团练副使”而告终。
这样,苏轼的命是保住了,但事业官职却一落千丈。
六年后,神宗驾崩,高太后摄政,起用旧党人士司马光为相,苏轼得以重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至此,他的人生似乎完美了,但事实不是这样的。
当他看到掌权后的旧党对人士进行残酷打压时,他又看不下去了,他认为所谓旧党,不过是一丘之貉。于是,他又主动要求外放。从元祐四年至绍圣元年,五年时间里,他先后任职于杭州、颖州、扬州、定州,如此这样,让他安然度完此生也好。可是,命运总爱捉弄人。
绍圣元年,再度执政,又开始了他们对旧党人士的穷追猛打。六月,苏轼被贬惠州。惠州,就是那个“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岭南之地。是年,苏轼五十八岁。
身为带罪之身,你还能优哉游哉地吃荔枝?我让你炫耀!旧党人士十分生气,于是加贬的文书又从京城发出。绍圣四年,一叶小舟载着六十有一的苏轼穿过琼州海峡,到达儋州。
当时的海南可不是现在人们争相去度假的海南,在宋代,那里是标准的蛮荒之地,放逐海南,意味着让你“生不如死”,是仅仅轻于满门抄斩的一种处罚。
但乐观的苏轼仍坚持着,他以这里为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说。
中秋来了,在红颜知己朝云的陪伴下,他度过在海南的第一个中秋。宴饮赏月,把盏北望,他的思绪很乱。他想起了在雷州的弟弟苏辙,想起了两人在一起的那些快乐日子。他还回想入仕之后经历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世事如梦,人生几何!他发出了无奈的呐喊。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月亮,本是又圆又亮的月亮,可是,人间看到的月亮,有几回是圆的?又有多少是明亮的呢?
月如人生,难求圆满,在暗淡交替中淡然度过,也不虚此行。
-作者-
杜朝辉,山东潍坊人,中学思政课教师,古诗词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