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求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不过从人的一生来看,虽然很多人在年少的时候都曾心怀大志,雄心勃勃,想活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但到最后,绝大多数人还是要逐步接受自己的普通,然后平凡地度过这一生,终而与草木同朽。
既然难以从功绩上评判一个人为世界做出了何等贡献,那便需要从功德上来评判一个人,以此来缅怀此人的一生,并给予后代以正能量。
人在离世时候会刻有墓碑,通常在墓碑上会有“故”、“显”、“考”、“妣”这四个字。
那么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你可有深入了解过吗?
“故”所谓的故字是比较容易解释的,相信许多读者也能联想到。
故,顾名思义,就是已故之人。而用“故”一字,则寄托了对故人的思念的缅怀。
通常,墓碑上会刻有“已故某某之墓”,也是一种尊称。
毕竟,“故”一词比起“死”和“亡”等字眼,要显得更正式和尊重。
另一层面,“故人”也指代了和我们关系比较亲近的人,是一种表达敬意的尊称,通常子女为父母立墓碑刻字的时候,会刻有“故先妣”“故先考”等字样。
此字的使用比较普遍,大多的墓碑上都会刻有这个字,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就不再做更多的赘述啦。
“显”但在一些墓碑上,也刻有“显”字,能使用这个字的人,身份通常都是不普通的。
首先,显并不是一个通假字,可能有的读者会习惯性地将之理解为”先人“,但先人就是先人,而显人则是显人,两个还是有所区别的。
从字面意思来看,“显”字的意思是显达、显赫,属于身份比较高贵的人群,从门第说起,死者的家庭通常是显耀的,通常是贵族家庭,正所谓“达官显贵”。
若是普通且平凡的家庭,是不能用“显”字的,充其量只能用“先”字,这也是为何墓碑上通常有“显”和“先”的区别。
当然,另一种说法是故去的人身份比较尊重,通常是家里辈分最高的人,意思就是说,家里没有任何亲人比死者更年长了,他已经是最为年长的人,且子孙满堂。
或者一生功德无量,做了无数好事的人,他对自己的家族做出了无数的贡献,所以才可以用“显人”。
而作为普通家庭,或者是普通人,便可采用“先人”,这个是没什么其他的讲究的,先人离世前,已经有人比他年长,亦或是他没有孙子,都可以用“先”来刻字。
因此“先父”“先母”也是比较常用的,在古今通用。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对自己父母的称呼通常是“家父”或者“家母”,如果父母已经离世,则会改称为“先父”“先母”,也都是常识。
“考妣”“考妣”二字我们需要将其合在一起说,我们在古文的学习中,相信也见过“如丧考妣”的字眼,形容对自己很重要的人,就像是父母一样的人去世了,心情悲痛。
因此,“考妣”指的就是我们的父母。“考”指的是离世的父亲,而“妣”带着女字旁,便是指的是离去的母亲。
这习俗是从古代那时就开始流传下来的,可和“先”和“显”一起使用。
如果用“显”,那便是说,儿女的父母是显赫之人,一生功劳很大,是伟大的父母,带有很浓重的情绪。
而用“先”的话,情绪就稍微平淡了一些,也许只是指代去世的父母,是一个比较平凡的词汇。
这也算是一个简洁的常识,毕竟现在有很多人,在看到“如丧考妣”这个词的时候,误以为考妣是妻子,考妣指的是已去世的父母,父母健在的时候是不能用这个词汇的,知道这个知识,在关键的时候不要出洋相即可。
另外补充的一点就是,考和妣墓碑也存在顺序问题,通常左边的墓碑是考的,而妣一般会被设置在右边,毕竟古代有种说法叫做“以左为尊”。
因为在过去的时代,男性的社会地位普遍要比女性高,所以便有了这么一种说法。
当然现在的时代已然讲究男女平等,但过去的习俗已然延续成了一种传统和习惯,一直在被我们沿袭。
总而言之,人来世间走一遭,历经了世间百味,辛酸苦辣,生老病死,也着实不容易。
因此在人们归于尘土的时候,生者会为已故之人立墓碑,以表示对他们的怀念和尊重,留作纪念。
所以在墓碑上篆刻文字的时候,就格外讲究了一些,因为严肃规矩地立碑,对逝者也是一种敬重。
通常在字体选择上,互惠选择楷书、隶书、篆书等比较正统的字体,当然也有用行书的。文字大小需要与墓碑的大小相匹配,顺序也要按照辈分来。
同时,字体的饿颜色也是有所讲究的,若是底色为黑色的墓碑,则要采用白色字体,是白底的就要采用黑字。金色和红色是不能随意使用的,这样的颜色通常只有烈士才能使用,以表彰永垂不朽的赞美之意。
内容通常也有特定的讲究,普通人一般不必书写身份和成就。生卒要写清楚年月日,墓主的姓名也要写在最中间,刻墓碑的人要写在最右边,通常子女要都写齐全,若是子女有去世的,则要在其姓名上加上框。
籍贯地则要视情况而定,若是葬在异乡的人,才用写明籍贯,葬在本乡则不需要特意说明。
如果有墓志铭的话,通常需要采用文言文的正式语言书写,这并不是繁冗,而是对已故之人的尊敬,若是纯粹的白话文,会显得有一丝轻浮和随意的气息。
逝者已逝,生者当如斯。墓碑存在的意义,是对逝者的怀念和追思,也是对生者的安慰和寄托情感的载体,每一个讲究和规矩,出发点都是为了能让已故者安息,生者坚强。
看过一句这样的话:“父母过世后,兄弟姐妹就是最亲的人。”
话很贴切,但现实很残忍,太多的兄弟姐妹,走着走着就散了,逢年过节都互不打扰。
更可怕的是,兄弟姐妹每次见面,都是吵吵闹闹,把矛盾进一步加深。
《处世悬镜》里说:“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
大家庭里的内耗多了,就会失败,小家庭也会被波及。
因而,我们要找到好的相处模式,别让仇恨延续,别在有生之年留下亲情的遗憾。
01
关于距离:七分亲人,三分亲戚。
古人云:“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用情太深了,反而会导致情感消失。淡淡的情感,反而能够长久。
父母走了,兄弟姐妹应该多走动,平时多问候,但也要回归自己的小家庭。
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得。这是现实,也是自然规律。
开始习惯把兄弟姐妹当成亲戚,逢年过节的时候,能聚一聚。在生日宴、升学宴、乔迁宴上,能够聚拢。
对于住得很近的兄弟,礼尚往来是不可少的,但不能过于频繁。避免做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对于距离很远的兄弟,一年到头,有一次相聚,也无妨,不要说什么闲话。强求的聚会,显得不厚道,还会引来很多麻烦。
保持地域、情感上的距离,关系淡了一些,但是之前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见了,内心也平和了。
02
关于金钱:七分自财,三分共财。
并不是所有的兄弟姐妹都混得好,都能退休。
父母走了,我们也一把年纪了,需要考虑晚年的生活。
钱财,是养老的底气,不能随便弄丢了。
要是有人借钱,你得犹豫那么一小会,看看对方有没有能力还钱,是不是讲信用的人。
对于外人,我们多半会拒绝,就是普通的亲戚,也是一样。对于兄弟姐妹,你是不好意思拒绝的。
古人告诫我们:“兄弟不共财,共财断往来。”
谁都想着大家庭里的钱财,斤斤计较,就无法平衡内心,从而反目成仇。
当下,大家庭已经散了,没有什么好计较的东西。但是小家庭还在,各自的利益,需要维护,分清主次关系。
你的家庭条件好,可以用三分的钱财去帮助兄弟姐妹,哪怕对方还不起钱,你也不怕,还能活得好。若是用七分的钱财去帮助,恐怕自己的生活也会困顿。
若是大家庭有家业,也要分清楚“你的、我的”,不能混为一谈。就像股份公司一样,每个人持有的钱财,都是清清楚楚的,分红也是有根据的。避免吃大锅饭,互相推诿。
03
关于过往:七分糊涂,三分明白。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幸福家庭的终极秘诀是什么?”
有高赞的回复,就是:“不争对错。”
很多兄弟姐妹断交,其根本是对过去的某件事,耿耿于怀,一辈子都放不下。
若是一方放下仇恨,主动去另一个方的家里,也不能缓和矛盾。毕竟,互动需要双方自愿。
我的小舅舅,认为自己养育父母很多,却没有得到理解;并且从父母身上得到的财产太少,心怀不满。
我的母亲提着礼物去上门,被小舅妈一把推出去,礼物也被丢到了门口。场面非常尴尬。
算计过去的东西,这是人的思维习惯,但是毫无用处。
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也改变不了过去。只有朝前看,才能发现幸福。
《礼记》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不因为昨天的愤怒和仇恨,毁掉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是我们应有的认知。
把昨天的事情,记住就好了,若有人谈起,你就糊涂七分。获利了,不当一回事,亏本了,不当一道坎。
你可以说:“我年纪大了,记性不好。”给大家一个笑柄,也没有关系。
人生呢,就是你笑笑我,我笑笑你,一辈子。
04
关于晚辈:七分热情,三分冷淡。
很多人主张,对兄弟姐妹的儿女,不要太好了。
理由有很多,比方说:把侄子侄女当成自己的儿女,会花掉很多钱,但也没有人还钱;若侄子侄女借钱,会牵扯到几代人的关系,很麻烦;侄子侄女来借宿,会打扰自己的生活。
其实,我们不要针对晚辈,做出硬性的社交规定,要随和一些。
两代人之间,并没有利益冲突,保持礼节上的客套,给个红包,吃顿饭,都是可以的。
若是你的儿女和兄妹的儿女很要好,还可以是亲戚加朋友的关系,彼此都能促进发展。
混得好的晚辈,也是你家的人脉资源。你对他好一些,他也会回报你。
当然,不是所有的晚辈,都很争气,总有学坏的人,或者无所事事的人。
对于没有出息的晚辈,你应该冷漠,避免他利用感情牌来伤害你。
05
亲情如饮酒,三分醉,就乐悠悠;七分醉,苦了自己,大家担忧。
亲情是割舍不掉的情愫,找到感情的平衡点,才能永恒。
用情太深,记忆太好,关爱太频繁,反而会厌倦;亲密有间,热情有度,生活有了空间,情感可以回旋。
记住白落梅说的一句话:“真正的情,清清淡淡,平平整整,安安静静地摆在那里,从来都不需要太用力。”
往后的日子,给亲人留下一份情,也给自己留下退路,可拥抱,可握手,可在网络里问候。
往后的日子,你无法左右兄弟姐妹的认知,但是你可以做好自己,问心无愧。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曾经有一句谚语说:“父母过世后,兄弟姐妹就成了最亲的人。”这句话听起来非常贴切,但实际生活却有时令人感到残酷,因为很多时候兄弟姐妹之间会渐行渐远,甚至在重要的时刻也不再相互联系。
更加令人不安的是,有些兄弟姐妹每次见面都充满争吵,这只会进一步加深彼此之间的矛盾。正如《处世悬镜》中所说:“家庭中如果没有和睦相处,家运就会不昌盛。如果家庭中存在不和谐的气氛,家庭也会逐渐衰败。”
当家庭内部存在太多的摩擦和不和时,不仅会对家庭本身造成影响,也会波及到更广泛的社会关系。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寻找良好的相处模式,避免仇恨的延续,不要等到有生之年留下亲情的遗憾。
关于距离:七分亲人,三分亲戚。我们曾听过:“情深易伤,智慧极致必伤。” 过分深厚的感情有时会令感情褪去。相反,轻淡的情感更有可能持久。
当父母离世后,与兄弟姐妹之间需要适当保持联系,多加问候,但也应回归各自的小家庭。 一代亲,二代友,三代四代渐疏远,这是现实,也是自然法则。
开始时,将兄弟姐妹视作亲戚,使得在重要场合,如生日、升学、乔迁等聚首更为自然。 对于住在附近的兄弟姐妹,礼节性的互动不可或缺,但也需避免过于频繁,免得陷入无谓的疲劳。 对于遥远的兄弟姐妹,一年相聚一次也可,无需言语太多闲话。
强求的聚会可能适得其反,引发麻烦。 保持一定的地域和情感距离,或许会淡化关系,但会让过去的琐事逐渐淡去,内心变得更加宁静。
关于金钱:七分自财,三分共财并非所有兄弟姐妹都能事业有成,都能在退休时过上富足的生活。 当父母不在了,我们也进入了晚年阶段,不得不考虑未来的生活经济需求。 金钱,是支撑养老生活的基础,不可轻率浪费。
如果有人向你借钱,不妨在借出前犹豫片刻,考察对方是否有还款能力,是否值得信任。 对于外部人士,我们往往会婉拒,但对于兄弟姐妹,拒绝会令人感到不好意思。 古人曾经警示我们:“兄弟不共财,共财断往来。” 过分争执家庭中的金钱问题会导致内心的不平衡,甚至分崩离析。
如今,大家庭逐渐散落,没有太多需要计较的。但小家庭仍然存在,各自的经济利益需要维护,必须明确主次关系。 如果你的家庭财务状况较好,可以用一部分金钱帮助兄弟姐妹,即使对方无法偿还,也无需过于担忧,因为自己的生活还能够过得不错。但若将大部分金钱拿出去帮助,可能会影响自己的生计。
如果大家庭拥有共同业务,也必须清晰划分“你的、我的”,不能混淆不清。就像股份公司一样,每个人的财产都要清晰记录,分红也必须按比例进行。避免不公平的财务安排和相互推诿责任。
关于过往:七分糊涂,三分明白。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如何构建幸福的家庭?而高赞的回答却非常简洁:“不争对错。”
很多兄弟姐妹之间的决裂源于某些过去的纠纷,这些怨恨深埋心底,持续了一辈子。 即使一方试图释怀,主动前去访问另一方,也未必能解决矛盾。毕竟,互动需要双方的自愿参与。
我曾有一位小舅舅,自认为对养育父母有很大贡献,但却感到未被理解。他也因父母分配的财产不如预期而心生不满。 我的母亲曾带着礼物前去拜访,却被小舅妈一把推出门外,礼物也被抛弃在门口,场面非常尴尬。
计较过去的事情是人们的习惯,但却毫无益处。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只有面向未来才能找到幸福。 正如《礼记》中所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不要让昨日的怨恨毁掉今日的幸福生活。这是我们应有的智慧。
对于昨日的纠葛,只需记住便可,若有人提及,你可以轻描淡写,毫不计较。获益时不必沾沾自喜,失利时不必耿耿于怀。 你可以说:“岁月已经让我记性不好了。”给大家一点笑声,也无妨。
人生嘛,就是你笑笑我,我笑笑你,一辈子。
关于晚辈:七分热情,三分冷淡。有人提倡,对待兄弟姐妹的子女,不必太过溺爱。这个观点有其道理,例如过分看重侄子侄女就可能花费大量金钱,而很少有人还会回报;借钱给侄子侄女可能会牵涉到复杂的家族关系,引发烦扰;而让侄子侄女来借宿则可能扰乱自己的生活。
然而,我们不应该对晚辈制定过于刻板的社交规范,应该更加随和。 在两代人之间,通常不存在重大利益冲突,与晚辈保持礼貌、互送红包、一起共进晚餐,这都是可以的。 如果你的子女与兄弟姐妹的子女关系亲密,这不仅可以是亲戚,还可以成为朋友,双方能够促进共同成长。 成功的晚辈也是你的家庭资源,善待他们,他们也会回报你。
当然,并非所有的晚辈都表现出色,总会有些人学坏或者毫无目标。 对于那些没有进取心的晚辈,你可以保持冷静,避免被感情所困扰,不要让他们滥用亲情来伤害你。
结语亲情如美酒,三分愉悦,七分沉醉,或伤己,或令人忧虑。 亲情是情感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要找到感情的平衡点,才能使其永恒。
过于投入,过于记仇,过于频繁的关怀,反而可能引发疲惫;亲近有度,情感有节,给生活留有空间,情感才能自如流动。 我常记住白落梅的一句话:“真正的情,清清淡淡,平平整整,安安静静地摆在那里,从来都不需要太费力。”
未来的日子,我们要对亲人保持真挚的情感,也给自己留一份退路,既可以拥抱,也可以握手,还可以通过网络互致问候。 未来的日子,虽然我们无法左右兄弟姐妹的看法,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行为走好自己的路,做到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