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素位而行
《礼记·中庸》里记载:“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意思是说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来做他应该做的事,而不愿去做本分以外的事。
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时应该做的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处在夷狄的地位,就做夷狄所应做的事;处在患难,就做患难时应该做的事。君子无论在处在什么地位都能怡然自得。
所谓素位而行,我认为就是安守本分,做本分人,尽本分事,做最好的自己。清朝的金缨特别强调这件事,他认为:“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功夫。”一个人如果能够时时处处做到安于本分,把素位而行尽到极致,在工作、家庭、生活中都做最好的自己,就应该算是不平凡的人了。
记得《止学》里有句名言: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有大智慧的人懂得在哪里停止,而耍小聪明的人则只知道机关算计。素位而行,是一个人“知止”后的生命自觉,是我们取得一切成就的起点。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清楚自己将要从哪里开始,在哪里停止,做最好的自己,才会安下心来,成就一番事业。
记得有一则故事,一名行者经历百般艰辛,踏遍千山万水,终于见到一名得道高僧,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和尚回答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做饭时又想着砍柴;得道后,砍柴即是砍柴,挑水即是挑水,做饭即是做饭。”这是多么智慧的人生态度啊,心中不禁升起一丝喜悦!
是啊,专心地砍柴、担水、做饭,做最好的自己,这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责任与奉献。
砍好自己的柴,担好肩上的水,做好大家的饭,无不需要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如果工作的时候想着其它的事情,难免会有所懈怠,甚或造成无法补救的事故。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这方面想得多了,那方面必然想得就少。当充盈自己大脑的都是一些杂乱无关的思想,正确的见解必然不会产生,工作效率也从而大打折扣。
同时,砍柴、担水、做饭,做最好的自己,也是一种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别人讲得再多,谈得再好,最终都不能代替自己的判断与选择。每个人都必须结合自身的爱好、特长与能力,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到底是要选择砍柴?还是要担水?亦或是做饭?只有详细地了解外在环境与准确地给自己定位,才好为下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
如果只是一味地被动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抱着一颗得过且过的态度讨生活,而不尽心竭力、积极上进,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是碌碌无为,业绩平平。
二、把素位而行做到实处
素位而行,做最好的自己,我觉得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做个有心人。
孔子曾经说过:“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意思是说人们没有不吃饭的,但很少有人知道食物的味道。的确,如果没有心,即使把泰山放到一个人的面前,他也未必知晓。
而如果有心,即使是一缕清风拂过脸庞,你也会乐在其中。其实得道与否,就看你能否念念专注,活在当下。对于得道的人,他的内心是澄明的,能够照彻万物,洞悉一切。
我常常想,为什么有的人身上的故事那么多,面对众人总能侃侃而谈,而有的人却只是寥寥数语,甚或半天讲不出一句话。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人的人生厚度问题。
如果你事事留心,处处在意,随着时光的推移,日积月累,你的人生必然厚重多彩;而如果你对什么都心不在焉、置若罔闻、熟视无睹,那么你的人生就只会薄如纸,淡如纱,索然无味。
正如谚语说的那样,世界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有心”了,才能对每项工作有所意识,才能了解方向、理解内涵,也才能在大的方面不走错路,在新的方面跟上潮流,不断学习新事物,创造新佳绩。
其次,做个“用心”人。
“用心”是基础,用心就是开动脑筋、主动钻研。我们做每件事,都要用“心”去做。心不在焉,心猿意马,都是无法实现精益求精的。麻木、麻痹、怕麻烦等“三麻”思想常常是我们遇到困难时候容易产生的思想,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其实,毛主席曾经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退缩是一种习惯,奋进也是一种习惯。当我们习惯了迎难而上、攻坚克顽的时候,便会乐在其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最后,做个“细心”人。
“细心”是保证。我认为,“细心”首先要求我们考虑问题要周到,懂得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把每个环节都想到,把握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同时,“细心”还要求我们在一些司空见惯的“规定动作”上深入思索、下足功夫、“小题大做”,凡事多想一步,想深一步,超前一步,把工作向前推进一步。此外,也是最重要的,“细心”还应当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作风。
想想自己的过往,读书的时候不专心,老想着书外的天地;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在下面偷偷玩手机;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工作,还总是抱怨工资太低,条件太苦。
面对着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我想自己不能再朝三暮四地讨生活了,必须全心全意地做好每一件事,做最好的自己,以精一的态度来生活、工作,无论是吃饭、说话,还是上班、睡觉,行住坐卧都要念念专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生活的品味。
一、何为素位而行
《礼记·中庸》里记载:“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意思是说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来做他应该做的事,而不愿去做本分以外的事。
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时应该做的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处在夷狄的地位,就做夷狄所应做的事;处在患难,就做患难时应该做的事。君子无论在处在什么地位都能怡然自得。
所谓素位而行,我认为就是安守本分,做本分人,尽本分事,做最好的自己。清朝的金缨特别强调这件事,他认为:“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功夫。”一个人如果能够时时处处做到安于本分,把素位而行尽到极致,在工作、家庭、生活中都做最好的自己,就应该算是不平凡的人了。
记得《止学》里有句名言: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有大智慧的人懂得在哪里停止,而耍小聪明的人则只知道机关算计。素位而行,是一个人“知止”后的生命自觉,是我们取得一切成就的起点。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清楚自己将要从哪里开始,在哪里停止,做最好的自己,才会安下心来,成就一番事业。
记得有一则故事,一名行者经历百般艰辛,踏遍千山万水,终于见到一名得道高僧,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和尚回答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做饭时又想着砍柴;得道后,砍柴即是砍柴,挑水即是挑水,做饭即是做饭。”这是多么智慧的人生态度啊,心中不禁升起一丝喜悦!
是啊,专心地砍柴、担水、做饭,做最好的自己,这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责任与奉献。
砍好自己的柴,担好肩上的水,做好大家的饭,无不需要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如果工作的时候想着其它的事情,难免会有所懈怠,甚或造成无法补救的事故。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这方面想得多了,那方面必然想得就少。当充盈自己大脑的都是一些杂乱无关的思想,正确的见解必然不会产生,工作效率也从而大打折扣。
同时,砍柴、担水、做饭,做最好的自己,也是一种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别人讲得再多,谈得再好,最终都不能代替自己的判断与选择。每个人都必须结合自身的爱好、特长与能力,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到底是要选择砍柴?还是要担水?亦或是做饭?只有详细地了解外在环境与准确地给自己定位,才好为下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
如果只是一味地被动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抱着一颗得过且过的态度讨生活,而不尽心竭力、积极上进,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是碌碌无为,业绩平平。
二、把素位而行做到实处
素位而行,做最好的自己,我觉得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做个有心人。
孔子曾经说过:“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意思是说人们没有不吃饭的,但很少有人知道食物的味道。的确,如果没有心,即使把泰山放到一个人的面前,他也未必知晓。
而如果有心,即使是一缕清风拂过脸庞,你也会乐在其中。其实得道与否,就看你能否念念专注,活在当下。对于得道的人,他的内心是澄明的,能够照彻万物,洞悉一切。
我常常想,为什么有的人身上的故事那么多,面对众人总能侃侃而谈,而有的人却只是寥寥数语,甚或半天讲不出一句话。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人的人生厚度问题。
如果你事事留心,处处在意,随着时光的推移,日积月累,你的人生必然厚重多彩;而如果你对什么都心不在焉、置若罔闻、熟视无睹,那么你的人生就只会薄如纸,淡如纱,索然无味。
正如谚语说的那样,世界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有心”了,才能对每项工作有所意识,才能了解方向、理解内涵,也才能在大的方面不走错路,在新的方面跟上潮流,不断学习新事物,创造新佳绩。
其次,做个“用心”人。
“用心”是基础,用心就是开动脑筋、主动钻研。我们做每件事,都要用“心”去做。心不在焉,心猿意马,都是无法实现精益求精的。麻木、麻痹、怕麻烦等“三麻”思想常常是我们遇到困难时候容易产生的思想,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其实,毛主席曾经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退缩是一种习惯,奋进也是一种习惯。当我们习惯了迎难而上、攻坚克顽的时候,便会乐在其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最后,做个“细心”人。
“细心”是保证。我认为,“细心”首先要求我们考虑问题要周到,懂得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把每个环节都想到,把握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同时,“细心”还要求我们在一些司空见惯的“规定动作”上深入思索、下足功夫、“小题大做”,凡事多想一步,想深一步,超前一步,把工作向前推进一步。此外,也是最重要的,“细心”还应当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作风。
想想自己的过往,读书的时候不专心,老想着书外的天地;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在下面偷偷玩手机;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工作,还总是抱怨工资太低,条件太苦。
面对着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我想自己不能再朝三暮四地讨生活了,必须全心全意地做好每一件事,做最好的自己,以精一的态度来生活、工作,无论是吃饭、说话,还是上班、睡觉,行住坐卧都要念念专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生活的品味。
一、何为素位而行
《礼记·中庸》里记载:“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意思是说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来做他应该做的事,而不愿去做本分以外的事。
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时应该做的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处在夷狄的地位,就做夷狄所应做的事;处在患难,就做患难时应该做的事。君子无论在处在什么地位都能怡然自得。
所谓素位而行,我认为就是安守本分,做本分人,尽本分事,做最好的自己。清朝的金缨特别强调这件事,他认为:“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功夫。”一个人如果能够时时处处做到安于本分,把素位而行尽到极致,在工作、家庭、生活中都做最好的自己,就应该算是不平凡的人了。
记得《止学》里有句名言: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有大智慧的人懂得在哪里停止,而耍小聪明的人则只知道机关算计。素位而行,是一个人“知止”后的生命自觉,是我们取得一切成就的起点。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清楚自己将要从哪里开始,在哪里停止,做最好的自己,才会安下心来,成就一番事业。
记得有一则故事,一名行者经历百般艰辛,踏遍千山万水,终于见到一名得道高僧,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和尚回答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做饭时又想着砍柴;得道后,砍柴即是砍柴,挑水即是挑水,做饭即是做饭。”这是多么智慧的人生态度啊,心中不禁升起一丝喜悦!
是啊,专心地砍柴、担水、做饭,做最好的自己,这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责任与奉献。
砍好自己的柴,担好肩上的水,做好大家的饭,无不需要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如果工作的时候想着其它的事情,难免会有所懈怠,甚或造成无法补救的事故。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这方面想得多了,那方面必然想得就少。当充盈自己大脑的都是一些杂乱无关的思想,正确的见解必然不会产生,工作效率也从而大打折扣。
同时,砍柴、担水、做饭,做最好的自己,也是一种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别人讲得再多,谈得再好,最终都不能代替自己的判断与选择。每个人都必须结合自身的爱好、特长与能力,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到底是要选择砍柴?还是要担水?亦或是做饭?只有详细地了解外在环境与准确地给自己定位,才好为下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
如果只是一味地被动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抱着一颗得过且过的态度讨生活,而不尽心竭力、积极上进,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是碌碌无为,业绩平平。
二、把素位而行做到实处
素位而行,做最好的自己,我觉得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做个有心人。
孔子曾经说过:“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意思是说人们没有不吃饭的,但很少有人知道食物的味道。的确,如果没有心,即使把泰山放到一个人的面前,他也未必知晓。
而如果有心,即使是一缕清风拂过脸庞,你也会乐在其中。其实得道与否,就看你能否念念专注,活在当下。对于得道的人,他的内心是澄明的,能够照彻万物,洞悉一切。
我常常想,为什么有的人身上的故事那么多,面对众人总能侃侃而谈,而有的人却只是寥寥数语,甚或半天讲不出一句话。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人的人生厚度问题。
如果你事事留心,处处在意,随着时光的推移,日积月累,你的人生必然厚重多彩;而如果你对什么都心不在焉、置若罔闻、熟视无睹,那么你的人生就只会薄如纸,淡如纱,索然无味。
正如谚语说的那样,世界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有心”了,才能对每项工作有所意识,才能了解方向、理解内涵,也才能在大的方面不走错路,在新的方面跟上潮流,不断学习新事物,创造新佳绩。
其次,做个“用心”人。
“用心”是基础,用心就是开动脑筋、主动钻研。我们做每件事,都要用“心”去做。心不在焉,心猿意马,都是无法实现精益求精的。麻木、麻痹、怕麻烦等“三麻”思想常常是我们遇到困难时候容易产生的思想,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其实,毛主席曾经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退缩是一种习惯,奋进也是一种习惯。当我们习惯了迎难而上、攻坚克顽的时候,便会乐在其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最后,做个“细心”人。
“细心”是保证。我认为,“细心”首先要求我们考虑问题要周到,懂得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把每个环节都想到,把握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同时,“细心”还要求我们在一些司空见惯的“规定动作”上深入思索、下足功夫、“小题大做”,凡事多想一步,想深一步,超前一步,把工作向前推进一步。此外,也是最重要的,“细心”还应当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作风。
想想自己的过往,读书的时候不专心,老想着书外的天地;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在下面偷偷玩手机;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工作,还总是抱怨工资太低,条件太苦。
面对着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我想自己不能再朝三暮四地讨生活了,必须全心全意地做好每一件事,做最好的自己,以精一的态度来生活、工作,无论是吃饭、说话,还是上班、睡觉,行住坐卧都要念念专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生活的品味。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章的原文如下: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对这段句话的理解,关键在“素”字。最流行的解释,将素解释成“安于”,“素其位”就是成了安于其位、安分守己。这样以来,“素富贵”、“素贫贱”便成为“安于富贵”、“安于贫贱”。这样是不对的,因为人的境遇是会变化的,富贵可能变贫贱,贫贱亦可能变富贵。如果“安于富贵”,一旦贫贱了,是不是就不安了呢?同样,由贫贱变富贵也会不安,因为可能会狂喜的,狂喜也是不安。
从字源学上看,“素”与“索”关系密切,在金文中有时互通。我此前已经对“索”的甲骨文做过详细考释,认为甲骨文“索”的字源为结绳之右绳。
结绳是上古时代的契约形态,也是最原始的契约形态,后来又出现了书契。结绳是一对打着绳结的相同的绳子,绳结相当于后来的算盘珠子,是抽象的数字符号,用来表达数字,这些数字又被用来指代契约标的物的数量或价值。
两条相同的结绳分别为契约双方所持有。一般的习惯是,右绳为债权方所持有,左绳为债务人所持有。左绳、右绳的区分,是就在履行契约时,将债权、债务两方所持有的绳子进行对比时的排列而言。当到期时债权人去找债务人要账时,他会拿着绳子,以此作为凭据。债务人凭绳付账。他要对讨账人所持有的绳子进行检验、验证,看看是否是当初与自己所持的相配对的那一条。在验证时,债务人的绳子摆在左边,债权人的绳子摆在右边。因此,债务人的绳子也叫左绳,债权人的绳子也叫右绳。
书契的机制与结绳基本相同,只是用刻写在木片上的横线来代替绳结,来当做数字符号。这些横线象绳结一样,也是自上而下排列。所不同的是,完整的横线是被刻写并排放置的一对书契的中间,左右契分别保留一半,呈齿状,因此也叫“契齿文”。债务人持左契,债权人持右契。验证时,是检测左右两契是否完全相契合,将完整的契齿文复原。
“索”作为结绳之右绳,是债权凭证,就是借据、债券。“索”的甲骨文是双手持“糸”,“糸”是对绳子的象形,意思就是手持结绳去索要。这里的结绳就是作为债权、求索权凭证的右绳。因此,“索”有索要、索取的义项,还有绳索的义项。
综合“素”的早期字形和其义项来看,“素”的字源应该是指被用来当做结绳,但是尚没有打结,未被使用的绳子。在结绳契约中,绳子是记录载体,相当于后来的布帛、纸张。“素”就相当于尚没有写字的布帛或纸。没有写的布帛和纸,就是白布帛和白纸。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将“素”解释成,没有染色的布帛,是错误的。
也就是说,“素”本义是尚未使用的最原始的记录载体——绳子,布帛、纸也都是记录载体。“素”本来与颜色无关,指的记录载体的尚未被使用的状态,即尚未打结、尚未书写的状态。就布帛和纸而言,未被书写之前,的确是白色的,“素”的白色之义项,也是由此引申而来。
作为结绳记录载体的绳子,所记录的是结绳双方的意愿。“素”是没有被打结,没有使用的绳子,那么此时就尚没有承载意愿。因此,“素”可以指没有意愿出现的中性状态。“素其位”、“素富贵”中的“素”,就是这个意思。可以解释成“不介意”、“不在乎”,“素其位”就是“不在乎其位”。“位”指的是境遇、处境、外部条件,“素其位”的意思就是,对任何的境遇、条件都不在乎,都无条件接受。
整个这一章,其实是在努力和表达这样一个道理,外部环境、外在的条件不重要,人心才最重要。外部环境、外部条件只是人的思考对象,而心才是思考主体。环境、条件是被动的,心才是主动的。无论置身于什么环境之中,让心保持独立、自由地思考,保持独立自由的判断和选择,然后籍此去行动,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与《周易》“贞吉”、“贞凶一个道理。不管外境是吉是凶,自己都要去贞。挽句话说,外境的吉凶并不重要,反正自己都是以同样的态度,贞的态度去面对。这里是强调个人的主要、主动、主体,外在条件是次要的,什么条件都行,无所谓。
强调人的绝对主体性,心的绝对主体性,是儒家的核心。一旦心的主体性确立,外在条件就不再重要。因此,“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无入”就是在任何条件下,在任何场景下。
“中庸”的本质也是讲这个。“不偏不倚”其实就是不依符、依赖任何条件。这就是“心性独立”、“心性自由”。
自得就是“贞”、就是“诚意”、就是中庸、就是“心安”、执中,不自得就是反之,依赖某种条件、流于外物、执一
可以用任正非和柳传志做比喻,任正非就是自得,心没有跟着外境走。柳传志就不自得,心跟着外境走。
“入”是进入,进入某种场景,“自得”是坚守自己。在任何场景中都坚守自己,就是自得。也可以理解成,任何外在条件都只是我的思考对象,我都会按自己原则,对其思考判断,做出一个最优选择。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是对前面话的总结。
也可与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相比较。以及孔子“无适无莫,义之与比”。都是在说外在条件不重要,怎么都行,关键在内心的判断,任何情况都可以去判断和选择,按照自己内心的原则(义)
明白了这一点,内心就会无比开阔,强大。
不会执着于,屈服于任何外部条件。这是儒家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的“文化格”,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所在
这也是孟子说的“义理之乐”,自得就是乐。
在任何条件中都存在着义理之乐,“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关键在思,而不在被思的对象(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