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有人认为伏羲八卦是以彝族十月太阳历为基础的。
彝族十月历认为一年分五行:铜、木、水、火、土,每行为72天,一年五行为360天。每行分为二个月,一个公月一个母月,各为36天,称为月。
《黄帝内经》也有这种用法,一周天360度,一分为四,一季72度。这应该是平均的划分,但有人把它理解为“360天”、“72天”,值得继续探讨。远古的羌族,一年周期是360天,还是365天,缺乏证据,以“360”为周年,可能更符合远古人类的科技水平。洛书用的是360度,或者一年360天。
邵雍说:“卦有六十四,而用止于六十者,何也?六十卦者,三百六十爻也。”一节气12天用坤策“十二”数,一月36天用乾策“三十六”数。
用伏羲六十四卦圆图,以乾坤坎离四卦构成宇宙时空框架,用其余六十卦每卦六爻,二卦十二爻代表十月太阳历一节气12天,六卦三十六爻代表每月36天,为三个节气。六十卦三百六十爻代表一年十个月360天,为三十个节气。
这就是说,每月用六卦,半年五个月用三十卦,十个月正好用完六十卦。
在汉代卦气图也是这样用的。
“天有三辰,地有五行”(《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那么,五行有什么含义呢?
“五行”有三种不同的含义:
其一,指五种最基本的事物或构成万物的五种元素,水、火、木、金、土。我国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古人常以此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尚书.洪范》最早明确了“五行”的内容即金、木、水、火、土五种事物或元素有其各自的属性彼此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孔子家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
其二,五行进一步被抽象为理解万物和世界的基本框架万物都可以纳入到五行的范畴之中并因此被赋予不同的性质。
其三,指五种道德行为。
“荀子曾指责子思、孟子“按往旧造说,谓之五行”。从郭店楚墓竹简及马王堆汉墓帛书相关文字内容来看该“五行”指仁、义、礼、智、圣。
五行又有表示五种德行,即五常:仁、义、礼、智、信。《荀子·非十二子》:“案往旧造説,谓之五行。” 杨倞 注:“五行,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
另外,五行还指“孝”的五行,“将”的五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