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pexels]
“屡试不爽”,汉语成语,表示经过很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可以翻译为“be proved effective every time it is used,pass/stand many tests”等。
例句:
屡试不爽的办法time-tested method
Editor: Jade
来源:中国日报网
【L】
435、 李代桃僵——原指李桃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436、 乐此不疲-----【正例】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正例】他们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尽管如此,他们从未退缩过,仍然坚苦卓绝地奋斗着,并乐此不疲。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正例】眼下在某些地区,“走穴”正成为一些学者乐此不疲的事情,因为这既能提高知名度,又可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正例】他们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尽管如此,他们从未退缩过,仍然坚苦卓绝地奋斗着,并乐此不疲。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437、 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后也用来形容诗文立意深刻,用词精当。
438、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不错。爽,差错,不能理解为“好”、“痛快”。〖错例〗为了这项试验,他们花费了两年的时间,但因受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还是屡试不爽。(不能误为“屡次试验都不好”)〖错例〗在最近十多年里,各种语文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的却屡试不爽,效果不尽如人意。〖错例〗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439、 量入为出----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错例〗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440、 冷若冰霜——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态度严肃,使人不易接近。【正例】陈奂生看着冷若冰霜的脸,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得罪了人,哪里还敢开口,只得抖着手伸进袋里去摸钞票。
441、 淋漓尽致——淋漓:形容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文章、说话表达得充分、详尽。不能理解为被批驳得“体无完肤”。〖错例〗这篇文章把敌人的论点批驳得淋漓尽致。(改“体无完肤”为好)【正例】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442、 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和工艺品)。【正例】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琳琅满目。(96)〖错例〗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错例〗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是琳琅满目。
443、 临渊羡鱼——比喻虽有愿望,却无实际行动,仍不能如愿以偿。〖错例〗一旦新的竞争局面到来,一旦国际出版业大规模进入,人才竞争成本加大,那时临渊羡鱼就为时已晚。
444、 临危授命——“授”:献出。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正例】刻不容缓之际,黄继光毅然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枪眼,表现出了临危授命、视死如归的精神。
445、 临危受命——“受”是“接受”之意,该成语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正例】先主辞世,蜀国人心不定,诸葛武侯临危受命,走向了自己鞠躬尽瘁的另一段路。
446、 洛阳纸贵——晋代左思写成《三都赋》,抄写的人很多,洛阳的纸因此涨价。现在多称誉别人的著作,风行一时。〖错例〗为了治理水流污染,该地区依法取缔了十几家污染严重的造纸厂,一时间,洛阳纸贵,用纸大户纷纷抢购。【正例】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447、 鹿死谁手——鹿:原比喻,后来也比喻争逐的对象。现在指不知谁取得最后胜利。
448、 乐不思蜀——三国蜀后主刘禅“此间乐,不思蜀”。用以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有贬义。〖错例〗中央电视台的"开心一刻",确实办得妙处横生,每当我陶醉其中时,就真有点乐不思蜀。【正例】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徜徉其间,峰峦叠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让人乐不思蜀。
449、 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贬义。〖错例〗对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连篇累牍的报道,使广大读者看到了中国的希望,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
450、 流金铄石——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要熔化。〖错例〗在那流金铄石的岁月里,大家手挽着手放声高歌,虽然天寒地拆,风雪交加,却依然熄灭不了我们心中的和青春的火焰。
451、 梁上君子——躲在屋梁上的先生。代称窃贼。语见《后汉书》。往往误解为“行为高尚的人”。〖错例〗妄言台湾与大陆是“国与国”关系,并说这是代表“”,企图将自己装扮成梁上君子,真是无耻到极点。
452、 两袖清风——旧时称誉官吏廉洁,意思是说,除两袖清风之外,别无所有。
453、 两小无猜——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错例〗王毅和焦大平是“紫云英”男篮的两个主力队员,他俩既是同乡,又是同学,两小无猜,在场上配合得非常好。
454、 良莠不齐——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比喻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错例〗张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错例〗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455、 拉大旗作虎皮——比喻打着某种旗号以张声势,来吓唬人。商家此举纯为欺骗,不是吓唬。〖错例〗近期来,有些商家打着“买一赠一”的旗号欺骗消费者,他们或是将手表带拆下,或是将音响与原配话筒分开,这种拉大旗作虎皮的做法,使消费者明明吃了亏还以为讨了便宜。
456、 滥竽充数-----〖错例〗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虚假广告的监管,使得滥竽充数的广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457、 牢不可破——牢固得不可摧毁,不可动摇,形容异常坚固。一般指友谊、团结等不可解开。〖错例〗“帝国主义和一切派都是纸老虎”,这个英明论断是牢不可破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改“颠扑不破”为好)
458、 老气横秋——①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②也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多用于年轻人身上。〖错例〗想不到这几年祖父变化那么大,满头白发,耳聋眼花,老气横秋,连走路也很困难了。
459、 老生常谈——老书生常讲的话,没有新意思。比喻听惯听厌的话。
460、 鹿死谁手——鹿,原比喻,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原指谁获得,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461、 炉火纯青——比喻品德修养、学问、技术、或处事手段等达到精纯完美的境地。〖错例〗今天买的天然气质量很好,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了。【正例】曹禺的戏剧情节紧凑集中、结构安排巧妙、矛盾冲突紧张激烈,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了。
462、 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不用于价格高低的比较。〖错例〗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济适用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463、 络绎不绝——络绎: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来往的人或车马连续不断。〖错例〗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救灾物资络绎不绝地到达灾区,灾民们终于有了欢声笑语。(不能说救灾物资来来往往,可以换成源源不断)【正例】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464、 洛阳纸贵——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往往误解为“报纸杂志涨价”。〖错例〗近年来,由于纸价上涨,报纸杂志竞相提价,学子们惊呼:洛阳纸贵今又来!
465、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特别看重和优待。有时也指用另外的眼光来对待,含有歧视的意思。〖错例〗进入高二以来,一向成绩平平的陈真特别刻苦,进步很大,真叫人不得不另眼相看。
466、 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467、 龙飞凤舞——本来形容气势奔放雄壮,也可形容书法气势舒展活泼,也可形容山势蜿蜒曲折。
468、 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错例〗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历历在目(对象错)
469、 林林总总——形容繁多。 【正例】将往昔林林总总的记忆吐露在纸上,我意识到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动,我注定为记忆而生。
470、 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正例】近年来,广袤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正例】为了缩短时间,突击队躲开楼房林立的大院,潜入瓦房鳞次栉比的胡同,出其不意,取捷径,奔袭望海楼。
471、 令人发指——形容极度愤怒。发指,头发直竖起来。
472、 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错例〗市中心商厦一楼的窗户全部焊有粗粗的铸铁护栏,消防专家指出,这样的做法是消防法规所令行禁止的。
473、 流星赶月——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形容行动迅速。
【M】
474、 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正例】时光荏苒,不觉已离开故乡三十载,两鬓霜染,马齿徒增,而故乡早已脱胎换骨,焕发出迷人青春
475、 毛遂自荐-----比喻自己举荐自己担任某种职务,或承担某一任务【正例】奶奶在城里呆了许多年,很少出门,从不逛街。有一次乡下的亲戚下来了,她竟然毛遂自荐,要带他们上街去玩。
476、 每况愈下——况:由对比而显明。比喻情况越来越坏。〖错例〗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
477、 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错例〗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错例〗这位公司的首席代表以买椟还珠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订了联合开发海外市场的新协议。(02北京)
478、 漫无边际---形容广阔,一眼望不到边。也指谈话或写文章没有中心,离题很远。〖错例〗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应用“浩如烟海”)
479、 忙里偷闲---在忙碌中抽出一点时间来做别的不关重要的事,或者消遣。【正例】集训期间,我们在深圳要住三个夜晚。在这几天里,我们可以忙里偷闲,理一理凌乱的思绪。
480、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正例】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目不暇接。(96)
481、 目不交睫--交睫:上下睫交接,即闭眼。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错例〗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482、 目无全牛——语出《庄子》,形容技艺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不能理解成“看问题片面、狭隘”。〖错例〗他做起事来,总是顾此失彼,目无全牛,缺乏通盘考虑,所以总免不了出错。
483、 目光如炬——眼睛像火炬那样亮,形容见识远大。往往误解为“怒目而视”。〖错例〗李敏一番话让王强大动肝火,王强目光如炬,直逼李敏,让李敏为之胆寒。
484、 勉为其难——勉强去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情。〖错例〗你们知道他能力水平都不够,却把这么繁重的任务交给他,这不是勉为其难吗?(用“强人所难”为好)
485、 妙笔生花---生花:长出花朵。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正例】出色的庄稼汉,干练的机械师,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
486、 名不虚传——流传开来的名声与实际相符。〖错例〗每一名中学生都应遵守中学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中学的全部课程,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学生。(用“名副其实”为好)
487、 名山事业——指著书立说的事业。
488、 美轮美奂——轮:形容高大。奂:huàn,鲜明、盛大的样子。形容房屋高大华丽。〖错例〗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化妆品,美轮美奂的时装,五彩缤纷的饰物,叫人目不暇接。【正例】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489、 美不胜收——胜:尽。收:接受。美好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正例】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美不胜收。(96)
490、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错例〗我离家足有20年了,这次回去看到村里的柏油路笔直,二三层小楼鳞次栉比,与过去比已经面目全非,大有天壤之别。
491、 门户之见——门户:派别;见:成见。因派别不同而产生的成见。〖错例〗同学们问我学习的方法是什么,依我的门户之见,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
492、 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张网捕雀。形容宾客很少,家里很安静,或社会交往很少。
493、 门庭若市——门庭如同闹市。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客众多,非常热闹。
494、 莫逆之交——莫逆:没有抵触,形容思想感情一致。交:交情,友谊。指彼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错例〗有人说他们两个是莫逆之交,其实他们的感情一向就很好。
495、 莫衷一是——衷:折衷。各有各的看法或主张,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一般用于议论者。〖错例〗对于什么时候去珠海广场参加公益劳动,班长、团支书、劳动委员说法不一,令全班莫衷一是。(改“无所适从”为好)
【正例】虽然社会各界对具备认知计算能力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可能存在的威胁莫衷一是,但都认同2016年是“认知计算元年”这一说法。
496、 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要说成“对……漠不关心”。〖错例〗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497、 木人石心——木人:指其人像木一样正直。石心:指其信念像金石一样坚牢。比喻人的意志坚定,不为外物所动心,不为情感、欲念所动摇。不能理解为“如木人一样,呆板,愚蠢,死板”。
498、 沐猴而冠——沐猴,猕猴;冠,戴帽子。比喻本质不好,而装扮得很像样。
499、 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含褒义。【正例】2013年,广州恒大足球队问鼎亚冠联赛,结束了中国俱乐部足球队二十余年无缘亚洲冠军的局面,这对处于低谷之中的中国足球来说弥足珍贵。
500、 米珠薪桂------形容物价奇贵〖错例〗大观园里的主子们安富尊荣,早已习惯过铺张浪费的生活,米珠薪桂,挥霍无度,王熙凤额日感难以维持了。
501、 明日黄花——黄花:菊花。过了重阳的菊花。意思是即将枯萎,没有什么可玩赏了。比喻过时的事物。不能误写成“昨日黄花”。〖错例〗李伯伯拍着孩子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读书啊!”〖错例〗这个人做事不肯踏踏实实,老希望一些如明日黄花的事发生。【正例】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502、 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错例〗中学生应遵守中学生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学生。(改为“名副其实”)。
503、 名噪一时----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指当时名望很重【正例】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正例】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楚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504、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错例〗这些人只顾追求个人利益,成天为自己的事奔忙,对群众的疾苦漫不经心。(改“漠不关心”为好)
505、 暮鼓晨钟——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正例】先生虽辞世多年了,但他那些富含哲理的话语,一直如暮鼓晨钟,时时警醒着我。
506、 目不窥园----窥,观赏。园,花园。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正例】游国恩先生不问家事,自己躲进书房,钻入文学研究的世界,长吟短叹,目不窥园,不断地有新作发表,业内人士读了,赞叹不已。
507、 满城风雨——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到处轰动起来,议论纷纷。贬义。常被用作褒义或误解为“局势混乱”。〖错例〗小王被评为市优秀十佳青年,同事们来庆贺,街坊邻居来讨喜糖,亲戚朋友来闹酒,真是满城风雨。〖错例〗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508、 满目疮痍——形容受到严重破坏的景况。疮痍,创伤。
509、 眉来眼去——①多用于男女示爱,②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正例】他们两个眉来眼去,早就好上了。【正例】吴三桂与多尔衮之间,早已眉来眼去,暗中交通。
510、 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正例】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 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N】
511、 难能可贵——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用于表扬人。不能用于赞美景物。〖错例〗今年冬天,福建闽侯旗山出现了难能可贵的雾凇奇观。
512、 难兄难弟——难:nán。指兄弟才德都好,难以分出高下。
513、 难兄难弟——难:nàn。指彼此曾共患难,或处于同样困境的人。
514、 难言之隐——隐: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指难以说出的事物或原因。〖错例〗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515、 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不形容两个人方向相反。〖错例〗那天,我和他在车站依依惜别,而后就南辕北辙,各奔东西了。〖错例〗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错例〗我俩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同归。
516、 南腔北调——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错例〗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局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517、 能说会道——指善于言辞,很会说话。(02年词语解释题)
518、 逆水行舟——比喻不前进就要后退。没有前进缓慢的意思。〖错例〗我学数学进步较快,而学语文却如逆水行舟,进步缓慢。
519、 年富力强——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不能用于退休的老人。〖错例〗老王虽说已经退休了,但他精力充沛,在许多事情上都显示出他是个年富力强的人。
520、 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等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521、 脑满肠肥——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很饱,养得很胖。〖错例〗金风阵阵,菊香遍野,阳澄湖的螃蟹个儿大,只只都是脑满肠肥,吃起来味道好极了。
522、 牛刀小试—— 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不符合语境)〖错例〗这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主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
523、 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 【正例】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使用成语经常会错用同音字或近义词。还有就是容易望文生义,看着相似,其实意思完全不同,这类错误出现频率非常高,下面列举一些。
中高考常用成语辨析
1.按部就班vs循序渐进
【释义】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通常表达中性或者消极的感彩。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地深人或提高,通常表达中性或者积极的感彩。
【误用】学习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按部就班,逐渐提高的过程。
【纠错】句中既然表明了是“逐渐提高”的过程,并不强调按照一定的步骤,而是逐渐深入提高,因此用“循序渐进”要比“按部就班”更为恰当。
2.八面玲珑vs面面俱到
【释义】八面玲珑:侧重指为人处事圆滑事故,通常表达消极的感彩。
面面俱到:侧重指每个方面都想得很周到,每个细节都予以充分考虑,通常表达中性或积极的感彩。
【误用】他做起事情来八面玲珑,你就放心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吧!
【纠错】句中“八面玲珑”的感彩过于消极,与全句的感彩不搭配,因此应该改用“面面俱到”一词。
3.白驹过隙vs时光荏苒
【释义】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就像骏马越过像缝隙一样短的距离一样,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寸光阴。
时光荏苒:“荏苒”即渐渐的意思。指时光一点点流逝,渐渐过去。
【误用】数学考试的考场上一道题目难住了我,时光荏苒,几分钟后这道题目还是解不出来,没办法我只好放弃这道题目。
【纠错】句中提到几分钟后意味着时间很短,过得飞快,因此不能用“时光荏苒”。
4.百依百顺vs唯命是从
【释义】百依百顺: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侧重指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
唯命是从:不管什么样的命令都听从,侧重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常表达消极的感彩。
【误用】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种整天围着领导转,百依百顺只知道拍马屁的人。
【纠错】句中要表达的是拍马屁的意思,所以选用“唯命是从”更好,更符合句中消极的感彩。
5.博闻强识vs见多识广
【释义】博闻强识:侧重指人的见闻广博、知识面广、记忆力强,书面语色彩较强。
见多识广:侧重阅历丰富、很有经验,带有较强的口语色彩。
【误用】老李去过的地方太多了,这使得他博闻强识,什么活计都能揽下来。
【纠错】老李的经验都是来自于实践当中,所以通常用“见多识广”来表达,而“博闻强识”则多指来自书本的知识,不适合用于此句中。
6.不负众望vs不孚众望
【释义】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望。
不孚众望:指不被众人所信服,辜负了别人的期望。
【误用】我们公司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不孚众望,顺利拿下了这场价值几百万的“招标”。
【纠错】句中要表达的是公司不辜负期望中标,所以“不孚众望”显然应该改为“不负众望”才合乎文意。
7.惨绝人寰vs惨无人道
【释义】惨绝人寰:侧重指人世间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惨痛,语义较重,一般不用来形容人。
惨无人道:侧重没有人性,不讲道理,语义相对较轻,常用来形容人,也可用来形容事情。
【误用】像日本侵略军那样惨绝人寰、灭绝人性的畜牲,早就该枪毙了。
【纠错】句中是说日本侵略军没有“人性”,用来形容人,不能用“惨绝人寰”,可以改用“惨无人道”。
8.陈词滥调vs老生常谈
【释义】陈词滥调:侧重指所谈内容又陈旧又空泛,不合时宜,通常表达消极的感彩。
老生常谈:侧重指老话、旧话,但并不一定就没有现实的意义,通常表达中性的感彩。
【误用】强调德智体全方面发展,虽然是陈词滥调,但仍然是我们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纠错】句中“陈词滥调”属于误用,“德智体全方面发展”是老话,但却是正确的,有现实意义的,因此应该用中性成语“老生常谈”。
9.趁火打劫vs浑水摸鱼
【释义】趁火打劫:指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别人有危难时捞取好处。亦作“乘火打劫”。
浑水摸鱼:指在浑浊的水里去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时机捞取好处。亦作“混水摸鱼”。
【误用】在那些天过小年的日子里,每天都有各色人等光顾着宁王府,并趁火打劫带走些什物。
【纠错】句中表达过小年的日子里宁王府并没有遭受危难,而是比较混乱,所以各色人等只能是趁着混乱带走些东西,因此在句中恰当的成语应该是“浑水摸鱼”。
10.蹉跎岁月vs峥嵘岁月
【释义】蹉跎岁月:也作“岁月蹉跎”,指白白地虚度了光阴,而并非时间飞快地度过的意思。
峥嵘岁月:“峥嵘”即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误用】光阴似箭,岁月蹉跎,古老的北京城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纠错】句中的“岁月蹉跎”与“光阴似箭”相并列,显然把意思理解错了,可以改用“日月如梭”等成语。
11.灯火阑珊vs灯火辉煌
【释义】灯火阑珊:“阑珊”是指衰残、将尽。“灯火阑珊”用来形容灯火行将熄灭之状。
灯火辉煌:形容灯火的光辉十分灿烂夺目。
【误用】她为了即将出版的小说笔耕不辍,直到晚上走出家门也没有看一下这满天星斗、灯火阑珊的夜景。
【纠错】句中“阑珊”指的是“稀落”,因此与“满天星斗”相匹配的一定不会是“灯火阑珊”,而应该是“灯火辉煌”。
12.急公好义vs助人为乐
【释义】急公好义:热心于公益事业,侧重指为公众的利益付出。
助人为乐:喜欢帮助别人,侧重指为某个具体的人而付出。
【误用】他这个人助人为乐,常常给希望工程捐款,这次四川大地震,他又慷慨解囊为灾区捐了一万元。
【纠错】给希望工程捐款是为公众事业付出,并非为具体人而做,所以使用“急公好义”更好。
13.接踵摩肩vs摩顶放踵
【释义】接踵摩肩:指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摩顶放踵:指从头到脚后跟都磨伤了,形容不怕劳苦,不顾惜身体。
【误用】往日有些冷清的朝阳公园,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热闹起来,游人摩顶放踵,分外拥挤。
【纠错】句中想表达人数众多之意,而并非不怕劳苦之意,因此应该将“摩顶放踵”改为“接踵摩肩”。
14.牢不可破vs颠扑不破
【释义】牢不可破:牢固得不可摧毁,不可动摇。比喻异常坚固。
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损。比喻理论正确,无法驳倒推翻。
【误用】他在国际年会上提出的理论是经过多年研究论证得出的,可以称得上牢不可破。
【纠错】“牢不可破”不与理论搭配,而“颠扑不破”才正好表达句中的意思。
15.屡试不爽vs屡试不中
【释义】屡试不爽:指经过多次实验都没有任何差错,每次都很奏效。而不是“多次尝试都让人不高兴”的意思。
屡试不中:指每次尝试都失败。
【误用】他一直想在这家报纸的主版上留几个铅字,可惜的是他水平不济,屡试不爽。
【纠错】句中显然把“屡试不爽”理解为“屡试不中”的意思,是典型的误用。
16.面目全非vs面目一新
【释义】面目全非:指样子完全改变了,形容变化很大,与以前完全不同,通常表达消极的感彩,多指变得更坏了。
面目一新:指改变了老样子,出现了新面貌,通常表达积极的感彩,多指变得更好了。
【误用】一九二六年九月一日,天津出版了两张报纸,停刊了几年的《大公报》由李鸾、胡政之等接办重新复刊,面目全非,大家都接连称赞。
【纠错】句中“面目全非”的感彩显然与全句的感彩不一致,应该改为“面目一新”。
17.名不虚传vs名副其实
【释义】名不虚传:指流传开来的名声和实际的相符,侧重指确实很好,不是徒有虚名。
名副其实:指名声或名称和实际相符,不论好坏都可以,不一定带有“很好”的意思。
【误用】人学仪式当天校长就要求我们进入大学就要遵守大学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相应的课程,做一个名不虚传的大学生。
【纠错】句中“名不虚传”显然并不一定是“好名声”,只是说大学生的名称要与实际相符合,所以应该-改为“名副其实”。
18.萍水相逢vs不期而遇
【释义】萍水相逢:像水里的浮萍一样,偶然遇到一起,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不期而遇:没有经过相互约定就碰面,只用于熟识的人。
【误用】我和他好长时间没有见面了,没想到这次在广场上萍水相逢了。
【纠错】既然“好长时间没有见面了”,那么两个人就一定是彼此认识,因此不能用“萍水相逢”应该改为“不期而遇”。
19.七手八脚vs手忙脚乱
【释义】七手八脚:形容众人一起动手,忙乱不一致,侧重指因为许多人而杂乱,通常只做状语。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情慌张而没有条理,可以指许多人,也可以指一个人,通常做谓语。
【误用】这忽如其来的一场大雨,浇得人们七手八脚,有的忙着找雨具,有的赶紧往家跑,有的躲在屋檐下。
【纠错】句中需要的是一个相当于动词功能的成语,“七手八脚”通常做状语,而且意思并不是指因为人多才杂乱,而是指每一个人都很忙乱,所以应该换用“手忙脚乱”。
20.棋逢对手VS旗鼓相当
【释义】棋逢对手:也作“棋逢敌手”,指下棋碰到了相匹配的对手,比喻双方实力相当,侧重在本领、能力等方面的相当,不跟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搭配。
旗鼓相当:指交战双方的兵力相当,比喻双方水平不相上下,侧重在力量、气势上的对等,可与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搭配。
【误用】赵家是这一带的名门望族,附近能和他家棋逢对手的找不出几个来。
【纠错】句中表达与赵家在财力、人力等势力上相当,而且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和他家”也不能与“棋逢对手”搭配,因此用“棋逢对手”不太妥当,应该改用“旗鼓相当”。
21.期期艾艾VS方兴未艾
【释义】期期艾艾:形容说话口吃,吐字重复。“期期”、“艾艾”都是说话重复的情态。
方兴未艾:形容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误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现如今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正期期艾艾地发展着。
【纠错】句中想表达社会各方面正在发展过程中,而并非“期期艾艾”表示的重复之意,因此应该将其换为“方兴未艾”。
22.气象万千VS瞬息万变
【释义】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非常壮观。
瞬息万变:形容变化很快而且很多。
【误用】他以前住在山区,那儿的天气变换得快,常常是前一刻晴空万里,后一刻倾盆大雨,真可谓气象万千。
【纠错】句中想表达的意思是天气变化多而且快,不是形容其壮观或美丽,应该改为“瞬息万变”。
23.气急败坏VS义愤填膺
【释义】气急败坏:指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的样子,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表达消极的感彩。
义愤填膺:指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表达积极的感彩。
【误用】战士们听说土匪又杀害了几个乡亲,个个都气急败坏,纷纷表示一定要尽快攻陷土匪的老巢。
【纠错】句中用“气急败坏”来形容“战士们”,显然感彩搭配有误,应该改为“义愤填膺”等带积极感彩的成语。
24.千头万绪VS变化多端
【释义】千头万绪:也作“千端万绪”,形容事物繁杂,头绪很多。
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误用】这出戏的情节曲折动人,真是千头万绪。
【纠错】句中前半句既然提到“情节曲折”,就是意在表达变化很多的意思,因此应该将“千头万绪”改为“千变万化”或者“变化多端”等词语。
25.巧夺天工VS鬼斧神工
【释义】巧夺天工:指人工的技艺非常精湛胜过天然,形容技艺高超冠绝。
鬼斧神工:也作“神工鬼斧”,形容技艺精妙、高超,几乎不是人工所能制作的。
【误用】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眉,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纠错】句中用“巧夺天工”来形容本来就是天然形成的“苍山”、“洱海”显然是不确切的,应该改为“鬼斧神工”一词。
26.巧舌如簧vs如簧之舌
【释义】巧舌如簧:指说话动听,舌头灵活得好像弹簧一样,是谓词性的结构,通常做谓语。
如簧之舌:指花言巧语,好象弹簧一样灵活的舌头,是名词性的结构,通常做主语或宾语。
【误用】一谈到擅长之处,他就鼓起他那巧舌如簧,引经据典,高谈阔论起来。
【纠错】句中需要的是名词性结构“灵活的舌头”,因此应该将“巧舌如簧”改为“如簧之舌”。
27.千夫所指vs众矢之的
【释义】千夫所指:侧重指触犯众怒,被众人所指责,表达消极的感彩,对象多指坏人坏事,语义较重。
众矢之的:侧重指成为众人攻击的目标,其对象可以是好人,也可以是坏人,语义较轻。
【误用】对于这个问题我发表了一点自己的意见,没想到却成为千夫所指了。
【纠错】“千夫所指”是一个强烈的消极色彩的成语,句中仅是发表了一点自己的意见,所以不宜用“千夫所指”来形容,应该换成语义较轻的“众矢之的”。
28.情不自禁vs不由自主
【释义】情不自禁:指感情或情绪异常激动,不能抑制,语义较重。
不由自主:指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形容感情激动的样子,语义较轻。
【误用】他的手情不自禁地动了一下。
【纠错】句中“情不自禁”属于误用。“情不自禁”只能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情感方面的影响,而该句中用来形容手,且表达是“下意识”的意思,因此应该用“不由自主”。
29.趋之若鹜vs争先恐后
【释义】趋之若鹜:像成群的野鸭子一样追逐着某一事物,比喻很多人争抢着去追求某种东西,带有强烈的消极色彩。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形容非常踊跃积极,表达中性或积极的感彩。
【误用】昨天的记者招待会上,记者们的热情空前高涨,都趋之若鹜地向发言人提各种问题。
【纠错】句中“趋之若鹜”比喻记者高涨的热情,显然感彩不符,褒贬失当,应该改用“争先恐后”一词。
30.耸人听闻vs骇人听闻
【释义】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件使人震惊。
骇人听闻:指事情的严重程度惊人,令人听了惊恐、害怕。
【误用】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耸人听闻的假酒案。
【纠错】“假酒案”并不是夸大或者捏造的事件,而是严重的社会消极现象,所以应该用“骇人听闻”一词。
31.声名狼藉vs臭名昭著
【释义】声名狼藉:形容名誉坏到了极点,只适用于指人的名声,而不能指其他事物。
臭名昭著:丑恶的名声人人都知道,形容声誉差到极点,可以用于人或其他事物。
【误用】大汉奸汪精卫为了掩饰他的罪行,竟然抛出了一个声名狼藉的“曲线救国论”。
【纠错】句中用“声名狼藉”来修饰一个理论说法显然不太合适,可以改为“臭名昭著”等。
32.首当其冲vs一马当先
【释义】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蒙受灾难,表达消极的感彩。
一马当先:指作战时跃马冲在最前面,比喻劳动、工作等走在最前面,表达积极的感彩。
【误用】老孙一直是我们工作小组的带头人,每次有任务他都首当其冲做出表率。
【纠错】句中“首当其冲”显然并不是指带头蒙受灾难,而是指带头工作做出榜样的意思,因此应该用“一马当先”一词。
33.滔滔不绝vs络绎不绝
【释义】滔滔不绝: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非常多,说起来连续不断,没完没了。
络绎不绝:络绎即前后相连,连续不断;不绝即不断之意。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误用】每天傍晚,这条通往小城唯一的一条道路上,车辆行人来来往往、滔滔不绝。
【纠错】句中用“滔滔不绝”来形容车马行人显然不妥,应该改为“川流不息”或“络绎不绝”等表示行人车马的词语。
34.无可厚非vs无可挑剔
【释义】无可厚非:指没有可以过分指责或批评的,意思是虽然有缺点,但还是可原谅。
无可挑剔:指没有任何瑕疵,非常完美。
【误用】她人长得漂亮,学习又好,简直无可厚非,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纠错】这里用“无可厚非”来表示没有缺点的意思显然不妥,应该改为“无可挑剔”一词。
35.无时无刻vs每时每刻
【释义】无时无刻:指“没有时刻”,强调“没有”。
每时每刻:指“所有的时刻”,强调“所有”。“无时无刻不”相当于“每时每刻都”。
【误用】花厅的门虚掩着,门缝里透出久违了的气息,这种气息无时无刻都在这个家族的各个角落存在着,虽然时光荏苒,社会更迭,却仍然顽强执拗地存在着,熏染着来到这里的一切人和物。
【纠错】这里,作者显然是在强调“所有的时间都存在”,而不是“没有时间存在”,因此应该把“无时无刻”改为“每时每刻”,或者把后面的“都”改为“不”,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
36.无所不至vs无微不至
【释义】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多指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表达消极的感彩。
无微不至:指没有一个细小地方没有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十分细心和周到。表达积极的感彩。
【误用】这些年来乡亲们对我的照顾真是无所不至,让我终身难忘。
【纠错】句中“无所不至”形容“照顾”显然是错误的,应该改用“无微不至”,表达乡亲们的细致照顾。
37.瑕瑜互见vs瑕不掩瑜
【释义】瑕瑜互见:指玉上的斑点和玉的光彩互有所见。比喻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两者同时存在。
瑕不掩瑜:指玉上的斑点掩盖不了美玉的光泽,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突出强调优点。
【误用】谈到对这本书的评价,坦白地讲书中有不少缺点,同时也有不少应该肯定、值得赞赏之处,可以说这是一本瑕不掩瑜的小说。
【纠错】句中既然提到这本小说既有缺点又有优点,而没有提出优点比缺点更多,那么就不能使用“瑕不掩瑜”表达,而应该使用“瑕瑜互见”一词。
38.徇私舞弊vs营私舞弊
【释义】徇私舞弊:侧重指屈从于私情、为了照顾私人关系而违法乱纪。
营私舞弊:侧重指为了谋求私利而违法乱纪。
【误用】为了所谓的哥们儿义气,他营私舞弊擅自挪用了几十万的公款。
【纠错】句中既然是为了“所谓的哥们儿义气”,就不是为了私人利益,而是照顾私人关系,因此应该用“徇私舞弊”更妥。
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贱生活。
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不能理解为“没有长处”。
并行不悖:同时实行,互不冲突。
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也说“一文不名”"不名一钱”。不能理解为“不值一文”
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表示畏惧而又愤恨。
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不能理解为“过去很长时间”。
差强人意:大致上还能够令人满意。
踌躇满志:形容从容自得、心满意足。
城下之盟:因无力抵抗城下的敌军而跟敌人签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多指不平等的)。
春意阑珊:春天的气象衰落了。指春季将要结束了。
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
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登高自卑:登上高山要从山底下开始。比喻为学或行事必须由低至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技能等由浅入深,达到更高的水平。
电光石火:闪电和燧石的火光,比喻事物稍纵即逝或稍纵即逝的事物。
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犯而不校:别人侵犯了自己而不与之计较。犯,指侵犯。
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逃,溃兵听到风声和鹤叫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疑惧。
改换门庭:①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②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图维持、发展。
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古诗《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意思是,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
毫厘不爽:指没有一点差错。爽,差失。
呼之欲出:①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②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画虎类狗:比喻模仿得不到家,反而弄得不伦不类。也说"画虎类犬”。
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久假不归:长期借用,不归还。假,借用。
具体而微:形容事物的内容大体具备,而规模或形状较小。
空谷足音: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不能将“爽”理解为“爽快”。
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不能理解为“焦急期盼”汉代周昌口吃,有一次跟汉高祖争论一件事,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又三国魏邓艾也口吃,说到自己的时候连说“艾艾”。
三人成虎:街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街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后用“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
上下其手: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不能理解为“首要的”。
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首鼠,踌躇。两端,两头。
守正不阿:坚守正道,不逢迎、屈从。不能理解为“坚守不变”。
望尘莫及:指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危,正直。
尾大不掉:尾巴太大,难以摆动。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意思是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
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指收罗的东西多,毫无遗漏。细,小。捐,舍弃。
下里巴人:《下里《巴人》都是古代楚国的歌曲名,且为通俗的歌曲。所以后来用“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薪尽火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生传授,学问和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也比喻种族、文化等代代相传。
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不能理解为“罪不至死"。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又旧又破的衣服。
不落窠臼:指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不能用于“对未来”。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从一而终:指女子只能从属一个丈夫,夫死终身不得再嫁。也指忠臣不事二主。
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后用来指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豆蔻年华: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耳鬓厮磨:指两人的耳朵和鬓发互相接触,形容亲密相处(多指小儿女)。
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后来用“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指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
高高在上:形容领导者不深入实际,脱离群众。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
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汗牛,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患得患失:对于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黄钟大吕:借指正大、庄严、高妙的音乐或文辞。
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
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多用于夫妻)。古乐府《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轮,高大。奂,众多。不能用来形容人、风景、表演艺术等。
梦笔生花:形容文笔好,善于写作。也说笔底生花、妙笔生花。
南腔北调:形容人口音不纯,掺杂方音,也指说各地方言的人都有。
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平分秋色:双方各占一半。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琴瑟和调:琴瑟合奏,声音和谐。比喻夫妻关系融
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
让枣推梨:形容兄弟间谦让友爱。
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
入木三分: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见于唐张怀瑾《书断》)。后用来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石破天惊: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使人震惊,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滔滔不绝: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没完没了。多形容话多,说起来没完没了。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后来用“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多用于形容人物,不能用来形容电视节目。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见于《庄子·大宗师》)。后用“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行云流水:飘浮的云,流动的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
摇旗呐喊:①古代打仗的时候,后面的人摇着旗子呐喊,给前面作战的人助威。②泛指替别人助长吉执。-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只用于写作,不能泛指速率快。
以一当十: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勇敢善战,以少胜多。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
事物大量出现。
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
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也说发聋振聩。不能用来指声音大。
芝兰玉树:比喻优秀子弟或出众的人才。
指日可待:(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通常用于值得期待的好的事情。)
栉风沫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
半斤八两:(贬)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处心积虑:(贬)千方百计地盘算。
大放厥词:(贬)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
翻云覆雨:(贬)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方兴未艾:(褒)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凤毛麟角:(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附庸风雅:(贬)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刮目相看:(褒)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说刮目相待。
冠冕堂皇:(贬)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苦心孤诣:(褒)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孤诣,独自达到的境地。
连篇累牍:(贬)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
买椟还珠:(贬)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语《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原意是买下用来装珍珠的木匣,却退还了珍珠。用来比喻没有眼光,舍不当。
满城风雨:(贬)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面目全非:(贬)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
评头论足:(贬)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巧言令色:(贬)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也指讨好别人的花言巧语和伪善态度。令美好。
倾巢而出:(贬)比喻全部出动。一般用于敌方。
趋之若鹜:(贬)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不正当的事物。
上下其手:(贬)指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作者:霄羽
「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孙子•虚实篇》
明朝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清太宗皇太极亲率10万八旗军围攻关外重镇锦州,一举歼灭明朝13万增援大军,生俘蓟辽总督洪承畴,让明朝苦心经营的关宁锦防线彻底崩溃,为入主中原奠定基础。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308年后,国共大决战首先在东北打响,东北野战军集中60万大军攻克锦州,随后在辽西平原一举歼灭前来增援的军第9兵团10万人马,最终取得辽沈战役的全胜,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全景画《辽沈战役攻克锦州》
无论明清松锦之战还是国共辽沈战役,其战术手段皆为「围城打援」,也就是以部分兵力包围城市据点,在攻城拔寨的同时,歼灭援敌于运动之中的战法,正是孙子兵法中「攻其所必救」的具体体现。
在解放军成长壮大的历史中,围城(点)打援堪称使用频率最高的战术,从工农武装割据到解放战争,我军运用这一战术取得了无数胜利,以至于军13兵团司令官李弥在被困淮海战场时曾哀叹:「我们吃亏就吃在明知道是的圈套却非要去钻,我们就不能不钻吗?」
将领李弥
一种沿用数千年的古老战法,为何在20世纪的解放战争中依然屡试不爽呢?
围攻要害处,不怕敌人援兵不来
1932年3月,军集中12个团的兵力对鄂豫皖苏区发动围剿,进驻安徽六安至霍山一带。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依据可靠情报分析敌我态势,决定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法:分割包围苏家埠之敌,伺机歼灭由六安和霍山方向前来的援敌。
徐向前之所以选择苏家埠作为红军围攻的目标,是因为这里是六安西南水陆交通枢纽,一旦占领,会直接威胁六安、霍山、舒城等地,合肥之敌也将寝食不安。
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示意图
果然不出所料,当红四方面军对苏家埠形成围攻之势时,军46师师长岳盛瑄亲自率领4个团的兵力出援,结果遭到红军伏击,大部被歼。
徐向前判断,敌军如果再行增援,十有八九来自合肥方向,于是预先在必经之路设置了伏击阵地。果然,军第7师师长厉式鼎率领15个团从合肥出发大举增援。红军按预定计划将敌引入伏击圈后发起反击,一举全歼两万援军,活捉厉式鼎,创造了鄂豫皖苏区史无前例的大捷。
围城打援的主要目的不在攻城拔点,而在于歼灭援敌。对于缺乏攻坚技术和经验的红军来说,想方设法在运动中歼敌才是上策。要把敌人从坚固工事中吸引出来,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攻敌之必救」。
徐向前
在苏家埠战役中,红四方面军以极大的耐心,坚持围困苏家埠达48天之久,通过持续不断对苏家埠之敌施加压力,逼迫敌军不得不前来增援。岳盛瑄和厉式鼎将被围部队视为家底,见其处境岌岌可危,宁可冒着被伏击的风险也要前来增援,正说明了红四方面军对苏家埠的围攻是打在了敌军的要害处。
这一战也为红军总结出了宝贵经验,「围点」的目标要么是战役枢纽,要么是交通咽喉,而被围攻的部队,也一定是临近之敌同一建制的首脑指挥机关的亲信下属部队。围攻这样的要点,不怕敌人援兵不来。
正确选择打援战场,使敌军丧失装备优势
1947 年1月5日,东北联军1纵3师奔袭松花江以南的据点其塔木,随后在九台、德惠至其塔木的公路要隘成功伏击并歼灭了军的3路援军。这一战虽然规模很小、战果不大,但却得到了的高度评价,他在给东北联军司令员的电报中说:「采用围城打援方法,大量歼敌,转变敌我形势,甚为必要。」
在看来,围点打援的战法在解放战争初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此后,这一在红军时期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战法很快推广到各解放区。
在西北战场的胡宗南集团中,刘戡的29军堪称王牌,也是西北野战军最想除掉的头号大敌。为了把29军引入伏击圈,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调集3、6纵队包围守军兵力薄弱的宜川城,并在洛宜公路经瓦子街的地段设伏。彭德怀命令攻城部队「攻势要猛,但攻而不克,以逼敌呼救求援。」
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右)和副司令员张宗逊(左)
接到告急电报的胡宗南认为西野3个纵队都在攻宜川,只有一个纵队在河东,必定没有兵力打援,于是下令刘戡率29军紧急出发,沿洛宜公路驰援宜川。
西野各纵队除留少数兵力继续围攻宜川外,其余各部全部进入打援阵地,先敌一步攻占瓦子街,断敌退路。29军多次突围均被击退,直到全军覆没。
彭德怀之所以料定打宜川一定会吸引敌军增援,是认为「宜川是胡宗南棋盘上的一个重要棋子,我军围攻宜川,敌军必救。」他之所以判断敌军要走瓦子街,而不是另外两条路,是因为他猜透了胡宗南的心理——为了急于解宜川之围,必然要走最好走、最省时的路。
胡宗南
围城打援战术能否成功,很关键的一点在于是否正确选择有利的打援战场。对此作出总结,最佳的伏击地点是援敌到被援地点路线的中间,这样可以使敌两地不能策应。另外,选地形要选在便于集结、隐蔽的地段,最好是山间、峡谷、盆地,使敌军优势武器装备发挥不出作用,从而利于在短时间内迅速歼敌。
除了宜瓦战役,晋冀鲁豫野战军发起的上党战役、巨金鱼战役,以及晋察冀野战军发起的清风店战役等成功的围城打援战例,都是正确选择了打援战场的结果。
既要攻城拔寨,也要野战歼敌
进入1948年夏天之后,解放战争开始逐步由战略进攻向战略决战阶段转变,这一时期解放军的攻坚能力大为提高,已经可以对一些重兵防守的大据点构成威胁。军作为「政府军」,出于政治上和面子上的考虑,在一些重要城市遭到攻击后,明知增援不利也不得不增援,而这正是解放军最想看到的。
1948年6月,华东野战军主力南渡黄河,寻歼位于豫东地区的邱清泉兵团。鉴于敌我双方战局胶着,华野代司令员粟裕临机决断,制定了「先打开封,后歼援敌」的作战计划,决定以陈(士榘)唐(亮)兵团3、8纵队就近攻取河南省会开封,吸引敌军增援,自己率领1、4、6纵队实行运动防御,并寻机歼灭增援之敌。
华野官兵在研究战法
3、8纵队经三天激战攻克开封。这一消息传到南京后,正在参加「国民大会」河南议员们痛哭流涕,集体前往总统府请愿,强烈要求立即收复开封。当然不能坐视开封失守而不顾,于是调集大军开封。
粟裕抓住区寿年兵团与邱清泉兵团之间40公里间隙的战机,将区兵团分割包围,歼其大部并活捉区寿年;四天之后又重创来援的黄百韬兵团,随后结束战役,跳出战场。
华野攻克开封
粟裕之所以下决心攻打开封,除了歼灭守敌外,更重要的目的是诱敌来援,以求在运动中大量歼敌。因此在战役的组织部署上,不仅着眼于迅速攻克开封,而且在城内残敌尚未肃清时就着手准备打援,灵活转用兵力寻找新的战机,取得了攻城和打援两线告捷,一战歼敌9万人的空前胜利。
随着解放军攻坚技术的成熟,对于敌我双方均利害甚大的必争之地,则开始尝试攻城和打援同步进行的战法。这种战法要求有较为充足的兵力,因而直到解放战争中后期才较多地被运用于实战之中。
粟裕在前线指挥作战
豫东战役可以说就是这一战术的预演。在随后进行的济南战役中,华野将44%的兵力用于「攻济」,将56%的兵力用于「打援」,目的是既要攻克济南,又要歼灭来自徐州的增援集团。只是由于攻城部队攻势凌厉,仅用8天时间就打下济南,使得打援集团的原定计划未能实施。
到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解放军日益强大,其打援战法的精熟,使军屡中围城打援之计,吃够了苦头,遇到解放军攻城,便较少出兵援救了。
三大战役之后,解放军形成了对军的巨大军事优势,处在绝对劣势中的军已无力派出援军解救危城,围城打援遂为快速追击、穷追猛打、大迂回大包围等战法所取代了。
在朝鲜战争中,战场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一贯务实的美军同样以保存有生力量为目的,甚至可以不顾国际影响而放弃汉城,这就使志愿军实施围城打援战术失去了「利而诱之」的基础,难有用武之地。
朝战美军
围城打援战术的核心目的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它将运动战与阵地战两种作战样式巧妙地结合起来,是一种完全积极主动的战法。解放军因为紧紧地抓住了被敌军视为要害的「城」,并且围绕它大做文章,所以创造了一次次运动战与阵地战的良好战机,达到了歼灭敌军有生力量的战役目的,使这一古老战法成为解放军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