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八十五。(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陰爭於內,陽擾於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則熏肺,使人喘鳴。陰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剛與剛,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淖則剛柔不和,經氣乃絕。”——《黃帝內經•陰陽別論》
我们再往后看“阴之所生,和本曰和”。阴是指的什么,阴就是指的五脏的真阴,阴之所生以藏气而和。藏气之和是阴阳之和,如果是不和,“则为争为扰,为刚为淖而病由兴也。”这就是张介宾的注解,他联系上下文来注,就是五脏之真阴,这也很重要。阴阳二气要平衡,阴阳二气平衡脏器也就是和的。本来应该是平和的,如果是不和就出现什么呢?(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就是刚才所说的“阴争于内,阳扰于外”,就是不和了。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什么叫不和呢?我们再往下看,“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也就是说阳气若是偏盛,这是属于阳之极,这个时候就会出现阴气消亡了,就是说阳盛就会消耗阴气。
我们再往后看,“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这个时候,淖指的是什么呢?这个念淖,一个三点水,一个卓越的卓,指的是濡润的意思。《素问吴注》里吴昆是这么注解的,他说“此言偏阴之害。淖,谓阴气太过而潦淖也。”就认为阴气太过,就会出现淖的情况,就是濡润,太湿太润,有点像沼泽地那种感,这就是淖这个字的含义。“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就是说如果是偏阴,阴气盛刚柔就没法相和了,这个时候精气也会败去,综合在一起,如果是阳气太盛,阴气会消亡,阴气太盛的话,经气也会败绝,所以就是刚柔一定要调和在一起才能好,这里边讲的就是刚柔调和的含义。
我们在临床上的重点是看“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这里其实跟好多患者的哮喘病的发病特别像,哮喘病,很多患者肺气不足,到了夏天的时候,汗可能就止不住,这个时候不仅汗止不住,手脚还凉,叫四逆而起。汗止不住,手脚还凉,这什么原因呢?很多人说我又热又凉,其实不是,是你身体当中的真阳不足,所以四肢是凉的,因为真阳不足,所以表阳虚之汗就收不住。因为真阳不足,阴邪就犯肺,叫做“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阴邪一犯肺一收,肺本来是宣发肃降的,就是一开一降非常好,阴邪一伤它之后,宣发不起来了,这些气管支气管都收缩。按照现在医学来讲,这些空气的通道都收缩了,空气还得来回走,于是就像吹哨一样,就开始出发出声音来了,这就是这个原理。所以这时候应该怎么样呢?应该是温肺补气温阳,用这种方法来治。
当然说哮喘也分为冷哮和热哮,冷哮在临床上真的是特别的多,热哮到目前为止,我个人的临床中还没有遇到特别典型的,遇到过寒热错杂的,还没有遇到一个纯的一个因为热而伤肺导致的哮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遇到这样一例典型的患者。冷哮这种情况非常多,这就是我们看《黄帝内经》就会看到有一些字和词连在一起一看,这里说的哮喘的一个发病机理,跟临床吻合的非常好。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次课再见。(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八十五。(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八十五。(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陰爭於內,陽擾於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則熏肺,使人喘鳴。陰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剛與剛,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淖則剛柔不和,經氣乃絕。”——《黃帝內經•陰陽別論》
我们再往后看“阴之所生,和本曰和”。阴是指的什么,阴就是指的五脏的真阴,阴之所生以藏气而和。藏气之和是阴阳之和,如果是不和,“则为争为扰,为刚为淖而病由兴也。”这就是张介宾的注解,他联系上下文来注,就是五脏之真阴,这也很重要。阴阳二气要平衡,阴阳二气平衡脏器也就是和的。本来应该是平和的,如果是不和就出现什么呢?(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就是刚才所说的“阴争于内,阳扰于外”,就是不和了。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什么叫不和呢?我们再往下看,“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也就是说阳气若是偏盛,这是属于阳之极,这个时候就会出现阴气消亡了,就是说阳盛就会消耗阴气。
我们再往后看,“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这个时候,淖指的是什么呢?这个念淖,一个三点水,一个卓越的卓,指的是濡润的意思。《素问吴注》里吴昆是这么注解的,他说“此言偏阴之害。淖,谓阴气太过而潦淖也。”就认为阴气太过,就会出现淖的情况,就是濡润,太湿太润,有点像沼泽地那种感,这就是淖这个字的含义。“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就是说如果是偏阴,阴气盛刚柔就没法相和了,这个时候精气也会败去,综合在一起,如果是阳气太盛,阴气会消亡,阴气太盛的话,经气也会败绝,所以就是刚柔一定要调和在一起才能好,这里边讲的就是刚柔调和的含义。
我们在临床上的重点是看“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这里其实跟好多患者的哮喘病的发病特别像,哮喘病,很多患者肺气不足,到了夏天的时候,汗可能就止不住,这个时候不仅汗止不住,手脚还凉,叫四逆而起。汗止不住,手脚还凉,这什么原因呢?很多人说我又热又凉,其实不是,是你身体当中的真阳不足,所以四肢是凉的,因为真阳不足,所以表阳虚之汗就收不住。因为真阳不足,阴邪就犯肺,叫做“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阴邪一犯肺一收,肺本来是宣发肃降的,就是一开一降非常好,阴邪一伤它之后,宣发不起来了,这些气管支气管都收缩。按照现在医学来讲,这些空气的通道都收缩了,空气还得来回走,于是就像吹哨一样,就开始出发出声音来了,这就是这个原理。所以这时候应该怎么样呢?应该是温肺补气温阳,用这种方法来治。
当然说哮喘也分为冷哮和热哮,冷哮在临床上真的是特别的多,热哮到目前为止,我个人的临床中还没有遇到特别典型的,遇到过寒热错杂的,还没有遇到一个纯的一个因为热而伤肺导致的哮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遇到这样一例典型的患者。冷哮这种情况非常多,这就是我们看《黄帝内经》就会看到有一些字和词连在一起一看,这里说的哮喘的一个发病机理,跟临床吻合的非常好。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次课再见。(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八十五。(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八十五。(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陰爭於內,陽擾於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則熏肺,使人喘鳴。陰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剛與剛,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淖則剛柔不和,經氣乃絕。”——《黃帝內經•陰陽別論》
我们再往后看“阴之所生,和本曰和”。阴是指的什么,阴就是指的五脏的真阴,阴之所生以藏气而和。藏气之和是阴阳之和,如果是不和,“则为争为扰,为刚为淖而病由兴也。”这就是张介宾的注解,他联系上下文来注,就是五脏之真阴,这也很重要。阴阳二气要平衡,阴阳二气平衡脏器也就是和的。本来应该是平和的,如果是不和就出现什么呢?(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就是刚才所说的“阴争于内,阳扰于外”,就是不和了。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什么叫不和呢?我们再往下看,“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也就是说阳气若是偏盛,这是属于阳之极,这个时候就会出现阴气消亡了,就是说阳盛就会消耗阴气。
我们再往后看,“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这个时候,淖指的是什么呢?这个念淖,一个三点水,一个卓越的卓,指的是濡润的意思。《素问吴注》里吴昆是这么注解的,他说“此言偏阴之害。淖,谓阴气太过而潦淖也。”就认为阴气太过,就会出现淖的情况,就是濡润,太湿太润,有点像沼泽地那种感,这就是淖这个字的含义。“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就是说如果是偏阴,阴气盛刚柔就没法相和了,这个时候精气也会败去,综合在一起,如果是阳气太盛,阴气会消亡,阴气太盛的话,经气也会败绝,所以就是刚柔一定要调和在一起才能好,这里边讲的就是刚柔调和的含义。
我们在临床上的重点是看“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这里其实跟好多患者的哮喘病的发病特别像,哮喘病,很多患者肺气不足,到了夏天的时候,汗可能就止不住,这个时候不仅汗止不住,手脚还凉,叫四逆而起。汗止不住,手脚还凉,这什么原因呢?很多人说我又热又凉,其实不是,是你身体当中的真阳不足,所以四肢是凉的,因为真阳不足,所以表阳虚之汗就收不住。因为真阳不足,阴邪就犯肺,叫做“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阴邪一犯肺一收,肺本来是宣发肃降的,就是一开一降非常好,阴邪一伤它之后,宣发不起来了,这些气管支气管都收缩。按照现在医学来讲,这些空气的通道都收缩了,空气还得来回走,于是就像吹哨一样,就开始出发出声音来了,这就是这个原理。所以这时候应该怎么样呢?应该是温肺补气温阳,用这种方法来治。
当然说哮喘也分为冷哮和热哮,冷哮在临床上真的是特别的多,热哮到目前为止,我个人的临床中还没有遇到特别典型的,遇到过寒热错杂的,还没有遇到一个纯的一个因为热而伤肺导致的哮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遇到这样一例典型的患者。冷哮这种情况非常多,这就是我们看《黄帝内经》就会看到有一些字和词连在一起一看,这里说的哮喘的一个发病机理,跟临床吻合的非常好。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次课再见。(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八十五。(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八十五。(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陰爭於內,陽擾於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則熏肺,使人喘鳴。陰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剛與剛,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淖則剛柔不和,經氣乃絕。”——《黃帝內經•陰陽別論》
我们再往后看“阴之所生,和本曰和”。阴是指的什么,阴就是指的五脏的真阴,阴之所生以藏气而和。藏气之和是阴阳之和,如果是不和,“则为争为扰,为刚为淖而病由兴也。”这就是张介宾的注解,他联系上下文来注,就是五脏之真阴,这也很重要。阴阳二气要平衡,阴阳二气平衡脏器也就是和的。本来应该是平和的,如果是不和就出现什么呢?(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就是刚才所说的“阴争于内,阳扰于外”,就是不和了。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什么叫不和呢?我们再往下看,“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也就是说阳气若是偏盛,这是属于阳之极,这个时候就会出现阴气消亡了,就是说阳盛就会消耗阴气。
我们再往后看,“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这个时候,淖指的是什么呢?这个念淖,一个三点水,一个卓越的卓,指的是濡润的意思。《素问吴注》里吴昆是这么注解的,他说“此言偏阴之害。淖,谓阴气太过而潦淖也。”就认为阴气太过,就会出现淖的情况,就是濡润,太湿太润,有点像沼泽地那种感,这就是淖这个字的含义。“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就是说如果是偏阴,阴气盛刚柔就没法相和了,这个时候精气也会败去,综合在一起,如果是阳气太盛,阴气会消亡,阴气太盛的话,经气也会败绝,所以就是刚柔一定要调和在一起才能好,这里边讲的就是刚柔调和的含义。
我们在临床上的重点是看“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这里其实跟好多患者的哮喘病的发病特别像,哮喘病,很多患者肺气不足,到了夏天的时候,汗可能就止不住,这个时候不仅汗止不住,手脚还凉,叫四逆而起。汗止不住,手脚还凉,这什么原因呢?很多人说我又热又凉,其实不是,是你身体当中的真阳不足,所以四肢是凉的,因为真阳不足,所以表阳虚之汗就收不住。因为真阳不足,阴邪就犯肺,叫做“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阴邪一犯肺一收,肺本来是宣发肃降的,就是一开一降非常好,阴邪一伤它之后,宣发不起来了,这些气管支气管都收缩。按照现在医学来讲,这些空气的通道都收缩了,空气还得来回走,于是就像吹哨一样,就开始出发出声音来了,这就是这个原理。所以这时候应该怎么样呢?应该是温肺补气温阳,用这种方法来治。
当然说哮喘也分为冷哮和热哮,冷哮在临床上真的是特别的多,热哮到目前为止,我个人的临床中还没有遇到特别典型的,遇到过寒热错杂的,还没有遇到一个纯的一个因为热而伤肺导致的哮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遇到这样一例典型的患者。冷哮这种情况非常多,这就是我们看《黄帝内经》就会看到有一些字和词连在一起一看,这里说的哮喘的一个发病机理,跟临床吻合的非常好。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次课再见。(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八十五。(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