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风水测算

似曾相识的人(似曾相识的人是正缘吗)

时间:2024-01-01 19:54:44 作者:孤僻成性 来源:网友整理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本文目录一览:

心理学解读:人为什么会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电影“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中,Jack有一句著名的台词,“我一直在活着一场似曾相识的人生。每个我到的地方,我都觉得仿佛曾经来过。” 艺术固然有它的夸大之处,但这种“此刻仿佛曾经发生过”的感觉对许多人来说都并不陌生。

我们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眼前的事明明是第一次发生,却有一种异样的熟悉感。就连面前物品的摆设、人物的对白都好像曾经发生过。那一刻我们都会觉得无比惊异和神秘。“啊,好奇怪,刚才这一幕,我好像曾经在哪里经历过!”我们会这样说。

· 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什么?

这种感觉叫做Déjà vu(Already Seen)。

它是一个法语词汇,最初是由法国的一位物理研究人员发现的。Déjà vu在中文中通俗的说法是“似曾相识”。它描述的是人在清醒的状态下,虽然是第一次见到某个场景,却感到在什么地方见过、或经历过这个情境。

调查表明,人群中超过2/3的人,至少有过一次“似曾相识”的感觉,特别是15-25岁的年轻人。

之所以说其是一种“似曾相识”,是因为它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认识。它只会发生在“此刻”。你可能每天都从某条路去上学,但只在某个时刻,你突然觉得身边的事物都不一样了,仿佛勾起了某种久远的回忆。而且,当你离开了那个情境,没过多久就会忘记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并很难去描述它。

Déjà vu很容易在人们感到疲倦、压力、陌生或生病的时候出现,这可能是因为,此时的大脑无法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很好地处理。

且相较于老年人,年轻族群比较容易出现“幻觉记忆”;这可能是因为年轻人的生活较为丰富,身边常出现新鲜事物;大脑也更健康,能识别错误的信号;同时也更加忙碌,容易疲惫,因此大脑打结的时刻出现较多。而在25岁后便缓慢地下降,直至老年。

由于充满神秘气息,这种“似曾相识”的现象最初受到非科学世界的关注更多;从20世纪末起,才逐渐得到科学界的关注。

· Déjà vu的神秘主义解释

非科学世界对Déjà vu提出过各种各样的解释,转世/前世记忆,遗忘了的记忆,灵魂出窍,甚至癫痫症都被考虑过是Déjà vu可能的成因。

精神分析世界(至今还存在精神分析是不是科学的争议,所以我们不做定义)也从很久以前就关注了这一现象。

1904年,弗洛伊德和哥哥去雅典旅行。当他抵达卫城的时候,感觉到了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他后来这样分析,是因为我们的“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会防御“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中那些本能的冲动与潜意识。但我们也会不自觉地从周遭的环境中,寻找符合我们“本我”的东西。

卡尔·荣格也对Déjà vu很感兴趣。当他去非洲旅行时,从火车上看到窗外一个瘦黑的人靠在一柄长矛上,他记录道,“我觉得这个瞬间好像出现过,而且我好像对这个世界非常熟悉,就像是回到了几千年前我的故乡。”他将这种感觉称之为“来自久远的已知”,认为这种现象证明了人类集体记忆的存在,有一些远古的记忆碎片被代代人传下来。

作为被科学主义浸淫的年轻一代,我们可能已经很难接受上述这些理解。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转向脑科学以寻求答案。

· 现代脑科学对Déjà vu的解释

目前,脑科学尚未对于Déjà vu产生的原因有所定论。在很长一段时间中,研究者认为,Déjà vu是一种错误记忆(false memory),是因为记忆的存储出现了短暂的混乱,导致大脑把刚刚得到的信息当成了久远的回忆。

根据脑科学研究,似曾相识的感觉可能有以下来源:

1. Déjà vu可能与无意识中的记忆碎片相关。

神经科学研究早已证明,人们在意识到自己看到了什么之前,就会已经在脑中“登记”了眼前出现的图像或事物。在一个实验中,学生被要求观看电脑上以毫秒的速度闪过的陌生单词,结果他们却在无意识中记住了它们。

而Déjà vu就像是通过若干记忆碎片来重组的图像。“似曾相识” 只是那些以碎片化的方式储存在我们的脑海中的原始情景被激发而出的部分内容。

2. Déjà vu也可能与大脑中的“海马体”有关。

MIT的研究认为Déjà vu和我们大脑中的负责储存长期记忆的“海马体”相关。当我们遇到一个与过去经历相似的情境时,脑内处理过去那段经历的神经元就有可能同时产生冲动,将现在的印象认为是发生过的。

有时,海马体还会发生“运行失误”,错将现在感觉当作曾经发生过的画面。比如,如果你在多年前读过安妮·莱斯的小说,你完全可能在第一次抵达新奥尔良时,就感觉自己曾经到过这里。

“当你仅仅是‘想象过’一件事时,在未来的某一刻,这个并未发生过的画面也有可能让你感到熟悉”。

我自己第一次听说Déjà vu,是从当时八块腹肌的约会对象那里(咦?)。那天天气有些凉,我和他说起此刻似曾相识,他于是告诉了我这个法语词。我喜欢这个词语,也喜欢Déjà vu本身。学界对于Déjà vu的研究其实才刚刚开始,仍有许多未知存在,但这种未知的神秘性是极为重要的。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神性的时刻,正是这些时刻的存在“阻止了我们在生活中陷入平庸”——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妙的事呢?

以上。

【互动】:你曾经经历过什么样令你印象深刻的似曾相识的时刻呢,期待您的分享。

References:

Brown, A. S. 2004. The Dj Vu Experience.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Bancaud, J., Brunet-Bourgin, F., Chauvel, P., and Halgren, E. 1994. Anatomical origin of dj vu and vivid ‘memories’ in human temporal lobe epilepsy. Brain 117:71–90. doi: 10.1093/brain/117.1.71

O’Connor, A. R., Barnier, A. J., and Cox, R. E. 2008. Dj vu in the laboratory: a behavioral and experiential comparison of posthypnotic amnesia and posthypnotic familiarity. Int. J. Clin. Exp. Hypn. 56:425–50. doi: 10.1080/00207140802255450

Brown, A. S., & Marsh, E. J. (2010). Digging Into Déjà Vu: Recent Research on Possible Mechanisms. In B. H. Ross. (eds.)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Vol. 53 (pp.33–62), Burlington: Academic Press.

心理学解读:人为什么会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电影“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中,Jack有一句著名的台词,“我一直在活着一场似曾相识的人生。每个我到的地方,我都觉得仿佛曾经来过。” 艺术固然有它的夸大之处,但这种“此刻仿佛曾经发生过”的感觉对许多人来说都并不陌生。

我们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眼前的事明明是第一次发生,却有一种异样的熟悉感。就连面前物品的摆设、人物的对白都好像曾经发生过。那一刻我们都会觉得无比惊异和神秘。“啊,好奇怪,刚才这一幕,我好像曾经在哪里经历过!”我们会这样说。

· 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什么?

这种感觉叫做Déjà vu(Already Seen)。

它是一个法语词汇,最初是由法国的一位物理研究人员发现的。Déjà vu在中文中通俗的说法是“似曾相识”。它描述的是人在清醒的状态下,虽然是第一次见到某个场景,却感到在什么地方见过、或经历过这个情境。

调查表明,人群中超过2/3的人,至少有过一次“似曾相识”的感觉,特别是15-25岁的年轻人。

之所以说其是一种“似曾相识”,是因为它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认识。它只会发生在“此刻”。你可能每天都从某条路去上学,但只在某个时刻,你突然觉得身边的事物都不一样了,仿佛勾起了某种久远的回忆。而且,当你离开了那个情境,没过多久就会忘记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并很难去描述它。

Déjà vu很容易在人们感到疲倦、压力、陌生或生病的时候出现,这可能是因为,此时的大脑无法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很好地处理。

且相较于老年人,年轻族群比较容易出现“幻觉记忆”;这可能是因为年轻人的生活较为丰富,身边常出现新鲜事物;大脑也更健康,能识别错误的信号;同时也更加忙碌,容易疲惫,因此大脑打结的时刻出现较多。而在25岁后便缓慢地下降,直至老年。

由于充满神秘气息,这种“似曾相识”的现象最初受到非科学世界的关注更多;从20世纪末起,才逐渐得到科学界的关注。

· Déjà vu的神秘主义解释

非科学世界对Déjà vu提出过各种各样的解释,转世/前世记忆,遗忘了的记忆,灵魂出窍,甚至癫痫症都被考虑过是Déjà vu可能的成因。

精神分析世界(至今还存在精神分析是不是科学的争议,所以我们不做定义)也从很久以前就关注了这一现象。

1904年,弗洛伊德和哥哥去雅典旅行。当他抵达卫城的时候,感觉到了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他后来这样分析,是因为我们的“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会防御“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中那些本能的冲动与潜意识。但我们也会不自觉地从周遭的环境中,寻找符合我们“本我”的东西。

卡尔·荣格也对Déjà vu很感兴趣。当他去非洲旅行时,从火车上看到窗外一个瘦黑的人靠在一柄长矛上,他记录道,“我觉得这个瞬间好像出现过,而且我好像对这个世界非常熟悉,就像是回到了几千年前我的故乡。”他将这种感觉称之为“来自久远的已知”,认为这种现象证明了人类集体记忆的存在,有一些远古的记忆碎片被代代人传下来。

作为被科学主义浸淫的年轻一代,我们可能已经很难接受上述这些理解。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转向脑科学以寻求答案。

· 现代脑科学对Déjà vu的解释

目前,脑科学尚未对于Déjà vu产生的原因有所定论。在很长一段时间中,研究者认为,Déjà vu是一种错误记忆(false memory),是因为记忆的存储出现了短暂的混乱,导致大脑把刚刚得到的信息当成了久远的回忆。

根据脑科学研究,似曾相识的感觉可能有以下来源:

1. Déjà vu可能与无意识中的记忆碎片相关。

神经科学研究早已证明,人们在意识到自己看到了什么之前,就会已经在脑中“登记”了眼前出现的图像或事物。在一个实验中,学生被要求观看电脑上以毫秒的速度闪过的陌生单词,结果他们却在无意识中记住了它们。

而Déjà vu就像是通过若干记忆碎片来重组的图像。“似曾相识” 只是那些以碎片化的方式储存在我们的脑海中的原始情景被激发而出的部分内容。

2. Déjà vu也可能与大脑中的“海马体”有关。

MIT的研究认为Déjà vu和我们大脑中的负责储存长期记忆的“海马体”相关。当我们遇到一个与过去经历相似的情境时,脑内处理过去那段经历的神经元就有可能同时产生冲动,将现在的印象认为是发生过的。

有时,海马体还会发生“运行失误”,错将现在感觉当作曾经发生过的画面。比如,如果你在多年前读过安妮·莱斯的小说,你完全可能在第一次抵达新奥尔良时,就感觉自己曾经到过这里。

“当你仅仅是‘想象过’一件事时,在未来的某一刻,这个并未发生过的画面也有可能让你感到熟悉”。

我自己第一次听说Déjà vu,是从当时八块腹肌的约会对象那里(咦?)。那天天气有些凉,我和他说起此刻似曾相识,他于是告诉了我这个法语词。我喜欢这个词语,也喜欢Déjà vu本身。学界对于Déjà vu的研究其实才刚刚开始,仍有许多未知存在,但这种未知的神秘性是极为重要的。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神性的时刻,正是这些时刻的存在“阻止了我们在生活中陷入平庸”——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妙的事呢?

以上。

【互动】:你曾经经历过什么样令你印象深刻的似曾相识的时刻呢,期待您的分享。

References:

Brown, A. S. 2004. The Dj Vu Experience.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Bancaud, J., Brunet-Bourgin, F., Chauvel, P., and Halgren, E. 1994. Anatomical origin of dj vu and vivid ‘memories’ in human temporal lobe epilepsy. Brain 117:71–90. doi: 10.1093/brain/117.1.71

O’Connor, A. R., Barnier, A. J., and Cox, R. E. 2008. Dj vu in the laboratory: a behavioral and experiential comparison of posthypnotic amnesia and posthypnotic familiarity. Int. J. Clin. Exp. Hypn. 56:425–50. doi: 10.1080/00207140802255450

Brown, A. S., & Marsh, E. J. (2010). Digging Into Déjà Vu: Recent Research on Possible Mechanisms. In B. H. Ross. (eds.)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Vol. 53 (pp.33–62), Burlington: Academic Press.

相信吗?你所有遇到的姻缘,都是已经注定的

文/禅文修

01

前言

你相信缘分吗?有一本书上是这样说的,“人这一辈子会遇见谁都是命中注定,这世上所有的关系都是由缘分决定的。其实,人与人相识的概率只有千分之五,而相知的概率只有仅仅的十亿分之八,能够相处的两个人的缘分更是非常少。”

经典里也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前世不欠,今生不见,今生相见,定有亏欠。”人生所有的缘分都是前世欠下的债,那些遇见你之后又离开的人,都是因为欠你的还清了就走了。

遇见就是因果,就是冥冥之中注定了的事。上天会安排两个人如期而遇,如期而爱;也会注定两个人如期而别,如期而散。所以说,这一生最害怕的是遇见,最幸运的也是遇见。

02

姻缘是上天注定

“缘分天注定”,这句老话是千百年来验证过的。试想世界上那么多人,为什么只有你和他相遇并且走到了最后呢?

这个就是缘分。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缘分就是已经安排好的,和你有缘的人你躲不掉,和你无缘的人,你也强求不来。

有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他父母和他说,“你现在长大了也该谈对象了,我们给你找个媒人给你介绍了一个女朋友,哪天你们见个面认识一下”。

儿子说:“我自己找,我才不要你们介绍”。父母只好依他,“那你有本事,你自己去找,我们也不操心。”

结果找了三年,年轻人终于跟父母讲,我要带女朋友来跟你们见面了。父母很高兴答应, 男孩子把女友带回家门的那一刻,夫妻俩就很惊讶,他们说,三年前我们要给你介绍的就是这个女孩子。

民间一句话“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无论作为夫妻也好,作为恋人也好,其实你发现你们的缘分,都是非常微妙的。

你会发现特别奇妙,比如,你在公司里遇到了你的丈夫,或遇到了你的妻子,如果我不到这里来上班,我就遇不到她。

就像我以前有一个同学,她本来在一个学校读书,最后转学到另外一个学校,然后认识了他现在的老公。

现在谈到她的感情,她都会很感慨,她说当时如果她不转学就会遇不到他,那么为什么要转学呢?她仔细想一想,感觉就是冥冥之中有所注定的。

03

真正的缘分是顺其自然

真正的缘分,不是求来的,而是一场顺其自然的发生。

缘分是上天注定, 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缘分到了,那个人会来找你,缘分未到,不管你跟谁在一起,都不可能会长久。

有句话叫“有缘千里来相见,无缘对面不相逢”。你会遇见谁,如果有缘分,就算相隔万里,也会跨越千山万水来相见,如果无缘,即使朝夕相处,也会注定分离。

如果你们的感情越来越淡,你习惯于否定自己,没有安全感,甚至放低底线,对方还是态度变差,总是挑剔,还欺骗你,那其实,就预示着缘分快要断了。

好多女人 一生当中会遇到好几次流水情缘,那其实都是在还债,就算纠纠缠缠多年,还完了也就散了。所以女人要记住,你不要强求,何时开悟,正缘何时才会来。

人世间所有的缘分都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到了,你期望的东西自然而然也会来。如果暂时没有得到或者不幸失去,你也不必太过伤心,属于你的幸福一定会到来。

04

人与人的缘分都是前定的

前世今生,缘深缘浅,缘起缘灭,明明是第一次见,却总觉得似曾相识。

就像有些人一样,你跟他一见面,你就感觉那种亲切感非常明显,这其实说明你可能曾经真的有某种缘分。

我还是比较相信姻缘前定这个说法,其实不光是夫妻之间的缘分是前定的,这个母女之间,或者说你生命当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我认为都是前定的。

有一个易经大师曾经说过这句话,“他说在人际关系上不要攀附,因为缘分是天注定的,没有缘分怎么攀附都没用,有缘分不用攀附都会走到一起去”。

一个人能不能够跟别人很舒服的相处,没必要去学那些所谓的人情世故。

05

结语

婚姻它是有缘分的,有了机缘你不要放弃,但是没有缘分你不要盲目的去争取,你碰到好人是你的幸运,碰不到也别强求。丢掉过去,努力活好当下。

有一句话说得好:“缘是天定,份在人为。”

要知道,你这辈子有多少感情机缘,有几个正缘,几个烂桃花,几段桃花劫,生命当中有几个贵人,几次小人运势,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在他们该出现的时间点,一定会来到你身边的。

有些人都很容易把小人当成贵人,也很容易把烂桃花当作正缘,所以。你要明明确确地区分开,知道怎么规避,怎么化解,这样的话,好的缘分你才能抓得住。

我们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特别是珍惜你的爱人,把今生给过好,有句话叫“有缘今生了(liao)”,把今生这个缘给了了,叫了缘了缘,把缘给了掉,了掉之后获得自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