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拼音Wù;戍,拼音Shù;戌,拼音Xū;戎,拼音róng。
1、戊,同误,天干的第五位,如“戊更”,是指夜晚五更,如“戊戌变法”,是指1898年的戊戌维新。
2、戍,同术,军队守卫的意思;如卫戍、戍边、戍守。
3、戌,同须,地支的第十一位。如戌时,旧式计时法,指晚上七点到九点钟这段时间。
4、戎,同溶,是指军事、军队等,如戎行、戎装、戎马、戎首(挑起战争的人)等。
5、戊、戍、戌、戎的十字口诀:点戍空心戊,横戌十字戎。
扩展资料
戊戌年:
1、中国传统纪年干支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35年称“戊戌年”。
2、年份数除以60余38,或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5,除以12的余数是11,自当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前止的岁次内均为“戊戌年”。
3、干支纪年起算自二十四节气之立春,而干支纪年又是干支历的纪年方法,历代官方历书(即黄历)皆如此。
4、农历只是借用干支来纪年,其一年的范围在正月初一至除夕内,此点并无争议,而农历和干支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两者在年份起点、月份划分规则、每年天数等皆不同。
5、由于后使用了公历,不少民众包括极个别所谓专家在历法知识上的欠缺,所以两者常被混淆。
第三期答案:
21、 答案:B解析:
奴隶制五刑:
(1)秦以前为:墨(刺字并涂墨)、劓(yì 割鼻)、剕(fèi ,也写作“刖”yuè,砍脚)、宫(毁坏生殖)、大辟(pì死刑,杀)。
(2)秦汉时期为:黥(qíng刺字并涂墨)、劓、斩趾(左右脚趾)、枭首(xiāo砍头示众)、菹(zū 剁成肉酱)。
从夏始逐步确立,是一种野蛮的、不人道的、故意损伤受刑人肌体的刑罚。
隋唐封建制五刑:
(1)笞刑:小荆条抽打臀部,以十为一等,分五等,即从十到五十下。
(2)杖刑:粗荆条抽搭背、臀、腿,以十为一等,分五等,即从六十到一百下。
(3)徒刑:强制犯人劳役,刑期分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五等。
(4)流刑:流放到边远地区,不准回乡,里程分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等。
(5)死刑:分绞和斩二等。宋后加凌迟,明清加枭首。
封建五刑之外还有磔(zhé 俗称凌迟)、髡(kūn 即剃发)、髌(bìn也作膑,割膝骨)、炮格(也作炮烙)、刵(èr 割耳朵)
22、答案:B 解析:
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最小。从史实看,除以“季”为末子外,伯仲以外叫“叔”的为多。例如,周武王分封诸弟皆称“叔某”,因为他是老二。如“伯夷”、“仲尼”、“叔向”、“季路”, 正确的排行顺序是: 老大、老二、老三、最小。
23、答案:D 解析:
中国古代在“室”内举办宴会,座位以西为尊,北次之,南再次之,东最次,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课文《鸿门宴》中,项羽、项伯东向坐,也就是坐西向东了,为最尊;范增南向坐,就是坐北向南,虽然是项羽的亚父,但也只能次之;刘邦北向坐,也就是坐南向北,毕竟一方诸侯,再次之;张良西向坐,就是坐东向西,最卑微,最下位。
24、答案:C 解析:
《春秋》: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
《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春秋》。
《资治通鉴》: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由北宋司马光等人花了19年的时间编写成的。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共计130篇,包括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约52万余字,由西汉司马迁著。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包括《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是分国记载一些重要史事的国别史史书,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内容上起汉高祖元年,迄于新莽地皇四年,共二百多年的历史。全书由12本纪、8表、10志、70列传组成,计100篇,由东汉班固撰写。
纪事本末体:首创这种体例的是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通史:主要特点是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断代史: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25、答案:D解析:
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指赵惠文王在位十六年。
②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即宋仁宗赵祯的即位四年。
③干支纪年法。如《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指公元1082年。
④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è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即公元1173年。
⑤《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及公元1622年。
26、答案:A 解析:
我国古代根据动物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即每一种动物为一个时辰。老鼠排行第一(与“子”时搭配),次序为:子、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鼠:晚上11时到第二天1时(即“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
牛:凌晨1-3时(即“丑时”),此时牛正在反刍。
虎:凌晨3-5时(即“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
兔:清晨5-7(即“卯时”),此时月亮还在天上,玉兔捣药正忙。
龙:早晨7-9时(即“辰时”),此时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
蛇:上午9-11时(即“巳时”),此时蛇开始活跃起来,还不会伤人。
马: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即“午时”),此时阳气正盛,是天马行空时。
羊:下午1-3时(即“未时”),此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
猴:下午3-5时(即“申时”),此时猴子活跃起来。
鸡:下午5-7时(即“酉时”),此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
狗:晚上7-9时(即“戌时”),此时狗开始守夜。
猪:晚上9-11时(即“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27、答案:B 解析: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夜半时分(夜晚23时至凌晨01时),计第一个时辰。
鸡鸣,又名荒鸡:鸡叫时候(凌晨01时至03时)。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夜日交替。(凌晨03时至05时)。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太阳初升。(清晨05时至07时)。
食时,又名早食等:早饭时间,(早晨07时至09时)。
隅中,又名日禺yú等:临近中午。(上午09 时至11时)。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中午时候(上午11时至下午13时)。
日昳dié,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下午13时至15时)。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晚饭时间(下午15食至17时)。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太阳落山。(下午17是至19时)。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天地昏黄。(晚上19时至21时)。
人定,又名定昏等:安歇睡眠。(晚上21时至23时)。
28、答案:D 解析:
②《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晦朔”,晦:阴历每月末的一天;朔:阴历月初的一天。
④“今当六月朔日,乃是妃子诞辰。”“朔日”是指六月初一。
29、答案:C 解析:
“风”是指国风,即西周时期各国的民间歌谣,《诗经》中的精华,共160篇。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共105篇。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共40篇。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是铺陈,对事物直接陈述。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它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
30、答案:A 解析:
端月——柳月:银柳插瓶头; 二月——杏月:杏花闹枝头;
三月——桃月:桃花粉面羞; 四月——槐月:槐花挂满枝;
五月——榴月:石榴红似火; 六月——荷月:荷花满池放;
七月——巧月:妇女乞手巧; 八月——桂月:桂花遍地香;
九月——菊月:菊花傲霜雪; 十月——阳月:芙蓉显小阳;
冬月——葭月:葭草吐绿头; 腊月——梅月:梅花吐幽香。
例句:
一月: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hóng《寒食》
二月: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三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四月: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子兰《长安早秋》
五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朱熹《题榴花》
六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七月: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七夕》
七月不虚为巧月,今年赖得是丰年。——黄人杰《官舍苦雨》
八月: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九月: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杜甫《叹庭前甘菊花 》
十月: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口
十一月:连冰上冬月,披雪拾园葵。——鲍照《学刘公干体诗》至虚氏村作
蒹葭曙色苍苍远,蟋蟀秋声处处同。——皇甫冉《使往寿州淮路寄刘长卿》
十二月: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第四期问题:
31、二十四节气中最能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到来的节气是:( )
A、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B、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C、雨水、小满、处暑、小雪 D、谷雨、大暑、霜降、大寒
32、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下面对传统节日习俗描述正确的是:( )
A、寒食禁火、祭祖扫墓、踏青插柳——重阳节
B、扫尘守岁、爆竹门神、祭祀神佛、祭奠祖先——清明节
C、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春节
D、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端午节
33、我国佛教名山源远流长,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是指:( )
A、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B、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C、江西庐山、 江西龙虎山、安徽黄山、 安徽九华山
D、湖北武当山、四川峨眉山、四川青城山、浙江普陀山
34、中国四大名楼与四大名楼同义,而历史上公认的有三大名楼,各地都有不同第四大名楼之说,这是没有定论的。“历史上公认的有三大名楼”指的是:( )
A、鹳雀楼(山西永济)、黄鹤楼(湖北武汉)、越王楼(四川绵阳)
B、蓬莱阁(山东烟台)、岳阳楼(湖南岳阳) 、越王楼(四川绵阳)
C、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岳阳楼(湖南岳阳)
D、鹳雀楼(山西永济)、蓬莱阁(山东烟台)、大观楼(云南昆明)
35、三教九流(亦作九流三教)泛指古代中国的宗教与各种学术流派,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其中“三教”通常是指:( )
A、儒教、 道教、 佛教 B、教、伊斯兰教、佛教。
C、天主教、新教、东正教 D、儒教、 教、 佛教
36、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以来就以桥的多和设计精致合理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名桥的是:
A、五亭桥(江苏扬州)、安平桥(福建晋江)、十字桥(山西太原)、玉带桥(北京海淀)
B、五音桥(河北遵化)、铁索桥(四川泸州)、十字桥(山西太原)、玉带桥(北京海淀)
C、赵州桥(河北赵县)、洛阳桥(福建泉州)、广济桥(广东潮州)、卢沟桥(北京丰台)
D、安平桥(福建晋江)、五音桥(河北遵化)、铁索桥(四川泸州)、风雨桥(广西三江、湖南、湖北、贵州)
37、古都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地方的首都,中国自古就有“四大古都”、“六大古都”、“七大古都”、“八大古都”之说。其中“四大古都”是指:( )
A、西安、开封、杭州、安阳 B、开封、杭州、安阳、郑州
C、北京、南京、开封、杭州 D、西安、洛阳、南京、北京
38、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是指在中国民间以口头、文稿等形式流传最为宽广、影响最大的四个神话传说。它们是:( )
A、“大禹传说”、“愚公移山传说”、“鲁班传说”、“孟姜女”
B、“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C、“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大禹传说”
D、“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大禹传说”、“鲁班传说”
39、中国的刺绣工艺在秦汉时期便已达到较高水平,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之一。中国最为突出的刺绣“四大名绣”是:( )
A、杭绣、闽绣、湘绣、京绣 B、汴绣、瓯绣、汉绣、蜀绣
C、京绣、鲁绣、杭绣、闽绣 D、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答案:D
解析:
中国最为突出的刺绣是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及四川的蜀绣,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另外还有京绣(北京“宫绣”)、鲁绣(山东)、汴绣(河南开封“宋绣”)、瓯绣(浙江温州“瓯江”)、杭绣(浙江杭州)、汉绣(湖北武汉“楚绣”)、闽绣(福建)等地方名绣。
40、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下面关于传统节日描述正确的是:( )
A、七夕节,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以乞巧为主。
B、上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在阴历七月十五日,以祭鬼为主。
C、清明节,亦称“禁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以禁烟、冷食祭日为主。
D、中元节,农历正月十五,以吃元宵、赏灯、舞狮和未婚男女交往为习俗。
声律启蒙【卷上】十三元(shísānyuán)
幽对显,寂对喧。
柳岸对桃源。
莺朋对燕友,早暮对寒暄。
鱼跃沼,鹤乘轩。
醉胆对吟魂。
轻尘生范甑,积雪拥袁门。
缕缕轻烟芳草渡,丝丝微雨杏花村。
诣阙王通,献太平十二策;出关老子,著道德五千言。
注音
yōuduìxiǎn,jìduìxuān。
iǔànduìtáoyuán。
yīngpéngduìyànyǒu,zǎomùduìhánxuān。
yúyuèzhǎo,hèchéngxuān。
zuìdǎnduìyínhún。
qīngchénshēngfànzèng,jīxuěyōngyuánmén。
lǚlǚqīngyānfāngcǎodù,sīsīwēiyǔxìnghuācūn。
yìquèwángtōng,xiàntàipíngshíèrcè;chūguānlǎozǐ, zhùdàodéwǔqiānyán。
注释:
幽显寂喧:隐藏和显现,寂静和喧闹。例句:高贤侍天陛,迹显心独幽。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一卧寂无喧,数编看尽彻。当喧既无寂,中饮亦停杯。
柳岸桃源:柳岸指生长着柳树的水岸,桃源指晋代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桃花源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居避世的梦想净土。柳谐音留,柳条生命力强,随地可活,可以此祝愿远别之人,到了异地后能随遇而安。在古代诗词文化中,柳岸往往是与离情别意怀远相关联,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例句: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州柳太守,种柳柳江边;柳馆依然在,千秋柳拂天。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莺朋燕友:成群结伴的黄莺和燕子。引申义则为结伴寻春,嬉于莺莺燕燕的人。例句:谁待似落花般莺朋燕友,谁待似转灯般龙争虎斗。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早暮寒暄:早上和傍晚,气候冷暖的变化。寒是寒冷,暄是温暖。寒暄连用,表示问寒问暖之意。泛指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例句: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
鱼跃沼:鱼儿在池沼中欢快地跳跃。例句:鱼跃莲东荡宫沼,濛濛御柳悬栖鸟。
鹤乘轩:春秋时期,卫国懿公荒淫,喜爱仙鹤,外出也让仙鹤乘坐着豪华的车子。后来,卫军要出征,将士们就说:让仙鹤去征战吧,仙鹤能坐豪华车驾,一定比我们能打仗。轩是古代一种前高后低,有围棚或帷幕的豪华车驾。
醉胆吟魂:醉胆是借着酒劲催生的胆量。吟魂是诗人的梦魂或诗兴。例句:志大浩无期,醉胆空满躯。若有吟魂在,应随夜魄回。
轻尘生范甑:汉桓帝时,有个情愿过贫穷生活而不愿当官的人,他的名字叫范冉,字史云,是陈留郡外黄人。他精通五经,名声远扬。汉桓帝曾派范冉到莱芜去做官,他因为母亲去世没有同意,仍有些人称他为范莱芜。后来,朝廷又有意请他为官,范冉干脆躲藏起来,宁愿过着清贫的生活。范冉经常断炊,炊具长期不用也不洗,以致甑中生尘、釜中生鱼。意思是甑里积了灰尘,锅里生了蠹鱼。甑(zèng)是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置于鬲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乡邻作歌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积雪拥袁门:东汉时,汝南汝阳人袁安严谨正直,为州里所敬重。有一次洛阳下大雪,深达丈余,洛阳县令晨出巡视灾民,看见别人家都有人出门求食的脚印,只有袁安家门口无脚印,洛阳县令以为袁安已经冻死了,推开门一看,却见袁安冻得僵直地躺在床上,问他为何闭门拥雪,高卧未起,不出门求食,袁安答道,大雪天里,别人家粮食都困难,不应当再去麻烦人家。后来袁安曾任楚州太守,为政严明,不避权贵,平反冤狱,获释者达数百家。
缕缕轻烟芳草渡:芳草渡指长满花草的野外渡口。例句:烟霭空濛江上春,夕阳芳草渡头情。
丝丝微雨杏花村:杏花村常指卖酒处。例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诣阙(yìquè)王通献太平十二策:隋朝哲学家王通,曾向隋文帝进献安邦治国的策略,因奏太平之策十有二焉,推帝皇之道,杂王伯之略,稽之于今,验之于古,恢恢乎若运天下于掌上矣。惜乎不被接纳,不为所用,王通遂退居黄河汾水一带从教,授徒自立。后世附会唐初名臣房玄龄、魏征等人也曾是王通弟子。诣阙指进入皇室宫殿。
出关老子著道德五千言:春秋时期,尹喜为函谷关关令时观星望气,见东方有紫气西迈,知有圣人将至。不久老子驾青牛薄板车至函谷关,尹喜迎老子入官舍,以师礼事之。留老子盘桓百日之后,尹喜向老子相求:先生您要归隐,我留不住,但还请在归隐之前,为我写本书,留下您的智慧以惠后人吧。老子遂著《道德经》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书成,老子出关西去,再也没人见过他。
儿对女,子对孙。
药圃对花村。
高楼对邃阁,赤豹对玄猿。
妃子骑,夫人轩。
旷野对平原。
匏巴能鼓瑟,伯氏善吹埙。
馥馥早梅思驿使,萋萋芳草怨王孙。
秋夕月明,苏子黄岗游赤壁;春朝花发,石家金谷启芳园。
注音
érduìnǚ,zǐduìsūn。
yàopǔduìhuācūn。
gāolóuduìsuìgé,chìbàoduìxuányuán。
fēizǐjì,fūrénxuān。
kuàngyěduìpíngyuán。
páobānénggǔsè,bóshìshànchuīxūn。
fùfùzǎoméisīyìshǐ,qīqīfāngcǎoyuànwángsūn。
qiūxīyuèmíng,sūzǐhuánggǎngyouchìbì;chūnzhāohuāfā ,shíjiājīngǔqǐfāngyuán。
注释:
儿女子孙:泛指后代。
药圃花村:药圃指种植药材的小园。花村开满鲜花的山村。例句: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高楼邃阁:高楼是较高的楼房,邃阁是深宅大院中幽深的楼阁。例句: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赤豹玄猿:赤豹是传说中伴随在美丽山鬼身边的仙兽。玄猿是黑色猿猴,亦作玄猨、玄蝯。传说有君子之性,性高洁、啸清幽、重人伦,带有慕猿思隐之情。例句: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猛虎凭林啸,玄猿临岸叹。海光天一半,玄猿行列归。这边路,黄狐立,那边树,玄猿泣。
妃子骑(jì):杨贵妃爱吃鲜荔枝,唐玄宗用飞骑向长安传递。因此有人把给杨贵妃运鲜荔枝的驿骑称作妃子骑。例句:一骑(jì)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夫人轩:亦作鱼轩。古代贵族夫人所乘用的以鱼兽皮为饰的车轿。
旷野平原:空旷辽阔的原野,广阔平坦的原野。此外,战国时期赵国赵胜被称作平原君。例句: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平原三千客,谈笑尽豪英。
匏巴能鼓瑟:瑟是古代拨弦乐器,形状似琴,有二十五弦至五十弦,弦的粗细不同。匏巴是善于鼓瑟的音乐人。例句:匏巴鼓瑟,游鱼出听。匏巴鼓瑟,鸟舞鱼跃。
伯氏善吹埙:古代兄弟排行,由大到小,常依伯仲叔季次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伯仲连用,比喻不相上下的人或事物。埙是古代土陶制乐器,椭圆形,有六孔。例句:伯氏吹埙,仲氏吹篪(音chí,古竹制管乐器)。
馥馥早梅思驿使:南朝宋国陆凯与范晔友善,从江南寄梅花一枝,送给远在长安的范晔,并赠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萋萋芳草怨王孙:春天花草繁茂,贵族公子出游忘返,佳人既惦念又埋怨。例句:芳草萋萋兮,王孙不归。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秋夕月明苏子黄岗游赤壁:苏轼在黄州做官,曾与客月夜泛舟游赤壁。他在《前赤壁赋》中写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指湖北黄冈赤壁。
春朝花发石家金谷启芳园:西晋巨富石崇,富可敌国,好摆阔气,生活奢靡,为与贵戚晋武帝的舅父王恺比富,他在都城洛阳附近建起豪华别墅金谷园,春天时常在园中宴请宾客,饮酒赋诗,赋诗不成,罚酒三斗。穷奢极欲的石崇并未得到善终,后因宠妾绿珠,遭孙秀陷害,家产尽被抄没。唐代杜牧有《金谷园》一诗以吊前事: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歌对舞,德对恩。
犬马对鸡豚。
龙池对凤沼,雨骤对云屯。
刘向阁,李膺门。
唳鹤对啼猿。
柳摇春白昼,梅弄月黄昏。
岁冷松筠皆有节,春喧桃李本无言。
噪晚齐蝉,岁岁秋来泣恨;啼宵蜀鸟,年年春去伤魂。
注音
gēduìwǔ,déduìēn。
quǎnmǎduìjītún。
lóngchíduìfèngzhǎo,yǔzhòuduìyúntún。
liúxiànggé,lǐyīngmén。
lìhèduìtíyuán。
liǔyáochūnbáizhòu,méinòngyuèhuánghūn。
suìlěngsōngyúnjiēyǒujié,chūnxuāntáolǐběnwúyán。
zàowǎnqíchán,suìsuìqiūláiqìhèn;tíxiāoshǔniǎo,niánniánchūnqùshānghún。
注释:
歌舞德恩:歌唱舞蹈,戴德感恩。指旧时臣子歌颂君主的品德与恩宠。例句:仰德还符日,沾恩更似春。
犬马鸡豚:狗马鸡猪。犬马是旧时臣子在君主前的自卑之称或卑幼者在尊长前的自谦之称。鸡豚指平民之家的微贱琐事。例句:上怀犬马恋,下有骨肉情。来忧御魑魅,归愿牧鸡豚。
龙池凤沼:龙池,传说唐玄宗李隆基登基的旧宅兴庆宫东侧,有一口井忽然涌为小池,常有云气,或见黄龙出其中,唐中宗年间,这个小池水面扩大,被命名为龙池。凤沼亦作凤凰池,禁苑中的池沼。魏晋南北朝时设中书省于禁苑,掌管机要,接近皇帝,故称中书省为凤凰池。后世又多以凤凰池指宰相职位,或以凤池代指朝堂。例句:凤阙轻遮翡翠帏,龙池遥望麹尘丝。君看西汉翟丞相,凤沼朝辞暮雀罗。
雨骤云屯:雨骤指雨势迅猛。云屯如云之聚集,形容盛多。例句:连朝雨骤驱春去,瓦注盆倾。鱼丽汉轴,云屯冀马。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如云屯。
刘向阁:长安未央宫内天禄阁,藏典籍之所。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光禄大夫刘向曾在此校阅群书,故又称刘向阁。
李膺门:东汉司隶校尉李膺,名望极高,到他家做客是难得的荣誉,人称登龙门。后来,李膺门便成为德高望重之家的代称。
唳鹤啼猿:成语风声鹤唳,指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的样子。东晋时,秦主苻(fú)坚率领大军,列阵淝水,要与东晋决战。东晋谢玄率王师精锐还击,秦兵大败,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猿啼是古诗常见意象,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例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柳摇春白昼:柳枝摇曳在春光里。唐代诗人孟郊《摇柳》诗中有:因风似醉舞,尽日不能正。之句。
梅弄月黄昏:梅影婀娜在月色中。北宋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诗中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句。
岁冷松筠皆有节:性本耐寒的松竹材质坚韧,都有节疤,常被诗意引申为人的坚贞。例句:而今已后,方见松筠之节。凌冬不改青坚节,冒雪何妨色更苍。
春暄桃李本无言:春光中桃李从不说话,比喻人不自夸。例句: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噪晚齐蝉岁岁秋来泣恨:昔日,齐王宠爱妃子,王后怨恨而死,尸化为蝉,年年登王宫树上噪鸣泣恨,故世人把蝉称为齐女,亦称齐蝉。
啼宵蜀鸟年年春去伤魂:蜀鸟即杜鹃,又名子规,此句指杜鹃伤魂故事。
汉字里的“多胞胎”
程更新
我们读书看报,经常遇到一些长得相像的字,就像是“双胞胎”、“三胞胎”、“四胞胎”……这时可得仔细辨认,分清它们的读音和含意,不然就会影响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弄不好还可能闹出笑话。
这里,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聊一聊。
有这么三对“双胞胎”:“茶”和“荼”、“佘”和“余”、“壸”和“壶”,咋一看真像,仔细辨认就会发现它们的细微区别。
下面就让我们捉对认识一下它们吧:
一、茶和荼
茶chá
1、是一种植物,即茶树,有乔木和灌木两种,枝叶常绿。叶子呈长椭圆形,有锯齿。另外还有一种叫油茶,种子可榨油。茶树木质坚硬,可作雕刻材料。
2、茶特指茶叶。茶树上的叶子经过加工制作后成为一种饮品,茶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荼tú
1、荼,是一种苦菜。有一个词语叫荼毒,这其中的“荼”就是指苦菜,而“毒”则指毒虫、毒蛇之类。荼毒就是毒害的意思。
2、古书上指茅草开的白花为荼,有一个成语叫“如火如荼”。
3、古文中荼字通“涂”,生命涂炭过去也写作“生命荼炭”。
二、佘和余
佘shé
佘字并无它义,专用于姓氏。佘姓历史名人有唐代太学博士佘钦、宋代女英雄佘太君等。
余yú
1、文言文中作代词用时指“我”,比如说:余将老矣。
2、余指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如多余、余粮、余款、余日不多。
3、余还指数字中十、百、千等整数后的零数,比如说十余人、百余公里。
4、用作姓氏。
三、壸和壶
壸kǔn
1、古代壸指宫中的道路,借指宫内:壸政。
2、古时壸字通“阃”字,指内室。
壶hú
1、器皿的一种。用陶瓷或金属制成,有把有嘴,通常用来盛茶、酒、油等液体。如茶壶、水壶、油壶、酒壶。
2、形状像壶的物品如壶铃(举重用的一种辅助器械)、冰壶。
3、古时壶指葫芦,如有一个词叫悬壶济世,这个壶就是指装药的葫芦。
4、用作姓氏。
可见,这些字虽然长相非常相像,但读音却不同,含意更是相去甚远。认识了上述3对“双胞胎”,这里再举一个“四胞胎”的例子:戊戌戍戎。同样让我们分别对这4个字做一番解释吧。
一、戌戌字的读音是:xū
含义解释:地支的第十一位称戌,引申来用于计时辰。
含戌字的词汇有:戌时、壬戌、戌日、屈戌儿、庚戌年、甲戌日等。
二、戍戍字的读音是:shù
含义解释:本来的含义是防守边疆。引申指戍守疆土的部队,也指驻守的士兵。
字词举例:卫戍、烽戍、防戍、戍漕、戍傜、客戍等。
三、戊戊字的读音是:wù
含义解释:本来是指斧钺等古代兵器。早在甲骨文中就被假借作天干第五位的代称,并成为此义的专用字。由此又引申为序数的第五,还因其处于十天干的中间位置,因以指方位中的中央。也代指五行之土。
字词举例:青戊、戊子、上戊、戊己、戊己校尉、戊戌维新等。
四、戎戎字的读音是:róng
含义解释:本义是兵器的总称,引申指使用兵器的人——兵士、军人,又引申指与军事有关的事物。戎在上古时期又指称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
带戎字的词有:戎装、元戎、戎行、戎机、戎马倥偬、投笔从戎、兵戎相见等。
为了方便区分这4个字的结构,记住它们的读音,有人编了一个顺口溜:
横戌(xū)点戍(shù)戊(wù)中空,十字交叉读作戎(róng)。
这么看来,只要细心,辨认和理解这些长相相像的汉字并不是太难。
相较于上述例子,我们下面要举的这个“四胞胎”就比较难认和难记了,它们就是祇、祗、衹、袛。
祇、祗、衹、袛,是分别由示字旁、衣字旁和氏字、氐字通过排列组合形成的,需要仔细辨认才能分得清楚。
为了更好的区分和理解它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组成这四个字的几个部件。
一、首先看看“示字旁”的“示”字。
“示”字与古代人祭拜神灵相关,字形像一个祭祀的台子。它的本义就是当作祭台、神主讲,作偏旁放在字左边时写作“礻”。
“示”上面“二”的另一种写法是“丄”。“二”用作数字式的等号时,写成=,两横一样长;两横不一样长时,下一长横是参照线(如地平线、水平线、桌面等),上一短画或一竖是指事的符号,表示参照线以上通通是空间“上”。为便于区别,竖画边加了一短横作“上”。
“示”字上面的“二”就是至高无上的天,天在上,天子称“今上、皇上”。下面三竖称为“三垂”。“三垂”代表日、月、星。“天象”由日、月、星之变“所以示人也”,即以日月星所示的天象来警示人。
古代的农业是靠天吃饭,无论是皇帝还是普通百姓,对天都十分敬畏。所以凡是带“示”字旁的汉字,往往都与天地祖宗鬼神有关,如祸、福、神、祖、祭、祀、祥……
二、再看“衣字旁”的“衣”字。
衣是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的衣字形似一件带大襟的上衣,篆文将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衣”,作偏旁放在字左边时写作“衤”。
《说文·衣部》:“衣,依也。上曰衣, 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凡从衣取义的字,皆与衣被、穿着等意思有关。
三、再其次说说“氏”字。
这也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的氏字象种子萌发时长出一根一芽的形状。金文的写法又长出一条根。篆文承接金文并将其文字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氏”。
氏与氐同源,如果在氏下另加一短横,则成为“氐”,表示根下扎到这里。后来这两个字的表义有了分工。
氏有两个读音:
1、氏(shì):古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氏在古代用以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
2、“氏”(zhī),“月氏”是汉代时西域的一个国名,张骞出使西域时到过这里。
四、“氐”是指事字。
氐与氏本是一个字。由于氏引申为姓氏专用字,金文便在其下面加一横表明根扎到这里,就成了这个“氐”字。
到篆文整齐化了。隶变后楷书写作“氐”。《说文·氐部》中说:“氐,至也。从氏下箸一。一、地也。”这里所解释的为引申含义,本义是根柢。柢就是指草木的根,植根。进而用柢比喻事物的根基,基础。
四个部件的意思弄明白了,我们再来辨识和理解祇、祗、衹、袛这四个字,就容易了许多。
一、祇,这是个多音字,有三个读音。
1、祇(qí):本义是指地神。引申之泛指神灵。《玉篇·示部》写道:“衹,地之神也。”
2、祇(zhǐ):有适、恰的意思。它是“只”的异体字。
3、祇(chí):生病的意思。
二、祗(zhī),是个会意字。
金文形体像两缶并列。小篆作祗,从示,像祭桌,表示祀祖祭神时应恭敬。从氐,氐有根本之义,表示恭敬不是出于表面。祗字本义就是恭敬;作副词用时,就是只、仅仅的意思。
三、衹,有3个读音。
1、衹(qí):袈裟,僧尼的法衣。也指裘皮衣。
2、衹(zhǐ):通“祗”。 适,恰好,仅仅的意思。“只”的繁体字。
3、衹(tǐ ):“缇”的异体字。橘红色的丝织品。《说文·纟部》里解释说:“缇,帛丹黄也。”
四、袛(dī),直襟单短衣。
《说文》里说明:“袛,袛裯,短衣。”
袛,袛裯,相当于现在说的汗衫、打底衫之类。扣上了氐的意思,也就是“最基础、最基本”的贴身穿的衣服。
这四个字的字音和字义相互交织,有点复杂,确实不好记。上面的解释虽然说清楚了,但要一下记住还是有点难度。没关系,真正用起来,结合上下文一起来辨识和记忆,就会容易许多。
最后,我们再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几个字:仚、屳、冚、屲。它们虽然也长得有点像,但外形上并不难辨别,关键还是要弄清他们的读音和含意。
“仚”字的读音是xiān。一个人,一座山,人在山上。什么人在山上?一般是道士,老道。他在山上干啥?自然是修道。修道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想成仙。所以,“仚”字等同于神仙的“仙”,“仚”常被看做“仙”的异体字。
此外,“仚”字还有高举的意思,请注意,这里的高举是指高飞,或者高人隐居。试想:一个人站在山上,登高望远,定位很高。有个成语叫鸟仚鱼跃,就是说鸟愿意往高处飞,鱼更愿意逆流而上,跃出水面。
“屳”字也读xiān。上面是“入”,下面是“山”。长期出入山中,所以也是“仙”的意思。“屳”字和“仚”字的意思几乎相同,唯一的区别是“屳”字当用地名时读作hén,是江西省赣州市的一个地名。
“冚”字的读音为kǎn。上面一个秃宝盖“冖”,下面一个“山”,像一顶帽子盖住了整座山。所以,“冚”字的本意就是动词盖住、盖紧的意思。而平时人们通常拿它当形容词使用,表示“全部、一共”。既然整座山都被盖住了,可不就是全部吗?
“屲”字的读音是Wā。上面一撇,下面一座山。“屲”是指低洼的地方,字的结构很形象,好像山上缺少了一块。“屲”字与“冚”在书面语中用的不多,常见的是南方一些农村用作地名。
通过对以上一些模样相像的汉字的辨认和解释,大家是不是感觉汉字挺有意思的?当然,我们来谈论这些典型的汉字,不仅仅是为了好玩,更是希望通过认识它们,了解汉字背后的种种知识,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2022年12月8日
编辑:乐在其中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古诗文及译文
《诗经》二首
关雎
【作者】《诗经·周南》 【朝代】先秦
关关雎鸠(jūjiū),在河之洲。
窈窕(yǎotiǎo)淑女,君子好逑(qiú)。
参差(cēncī)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wùmèi )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蒹葭
【作者】《诗经·秦风》 【朝代】先秦
蒹葭( jiān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yǐ)。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唐诗三首
石壕吏
【作者】杜甫 【朝代】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yú)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shù)。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ù)/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yè)。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
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天亮临走的时候,我只同那个老翁告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juàn)长(cháng)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铁,娇儿恶(è)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ch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wù)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混床,把被子的里子都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卖炭翁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niǎn)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chì),回车叱(chì)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式微
【作者】《诗经·邶(bèi)风》 【朝代】先秦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译文: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子衿
【出处】《诗经·郑风》 【朝代】先秦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sì)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朝代】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卫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即使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是邻居一样。
请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就像那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hùn)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xiàn)鱼情。
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常建 【朝代】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dōu)寂,但余/钟磬(qìng)音。
译文: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僻静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幽深。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送友人
【作者】李白 【朝代】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zī)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
青山横卧在城郭的北面,白水泱泱地环绕着东城。
在此我们一道握手言别,你像蓬草飘泊万里远征。
游子心思恰似天上浮云,夕阳余晖可比难舍友情。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时常能见幽居的人独自往来徘徊,还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它突然惊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卜算子·咏梅
【作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īnfēn),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qiān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yí)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可是还)没有行动,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不再有探访的人了。
小石潭记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chuàng)幽邃(su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shù)己,曰奉壹
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核舟记
【作者】魏学洢 【朝代】明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mǐn)、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wǎng)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yí)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jī),高/可二黍(shǔ)许。中轩敞者/为舱,箬(ruò)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guān)而多髯(rán)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juàn)。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zhě)中。佛印/绝类弥勒,袒(tǎn)胸露乳,矫(jiǎo)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qū)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jí)。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chuí)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xū)/秋日,虞(yú)山/王毅叔远甫(fǔ)/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zhuàn)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zēng)/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
明朝(有一个)有特殊技艺(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苏轼),佛印(苏轼的好友)位于右边,鲁直(黄庭坚)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苏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意思是说,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两膝的轮廓)佛印极像弥勒菩萨,袒着胸脯,露出,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着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在左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船的背面较平,作者在上面题上自己的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书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计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还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嘻,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作者】《庄子》 【朝代】先秦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yé)?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文: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这只鹏鸟啊,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大水池。《齐谐》是一本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中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作者】《庄子》 【朝代】先秦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哪里知道鱼儿的快乐’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礼记》二则
虽有佳肴
【作者】《庄子》 【朝代】先秦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yuè)命》曰“学(xiào)学(xué)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大道之行也
【选自】《礼记》 【朝代】先秦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ǚ)能,讲信/修睦(mù)。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xīng),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马说
【作者】韩愈 【朝代】唐代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棚里,不因是千里马而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能认识千里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