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如洗,初冬的阳光洒在西子湖畔的浙大校园,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枫叶、常青的松针、乳白的芦苇花,满眼色彩斑斓。一场“立德树人、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学习实践活动,正催动整个校园处处生机勃发,热潮涌动。
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浙江大学面向学校党政干部、党团组织、思政队伍等分批举行集中培训,全面推进“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育工程,深入实施在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先锋学子”计划,精心筹划一年一度的“学生节”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品牌活动……
同时,浙大与剑桥大学合作创办国际联合商学院刚刚签约,新设浙大艺术与考古学院正紧锣密鼓推进。
一切都充满着蓬勃的力量,一切都孕育着无尽的希望。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论述,给浙大师生注入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澎湃动力。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与当年对浙大作出的许多重要讲话和指示一脉相承。长期以来,他对浙大的关心,深深寄托着他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殷切期待。”浙大党委书记邹晓东动情地说。
在浙江期间,确定浙江大学作为他的工作联系点,先后18次来到校园调研指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多次为师生作报告。那个时期,浙大发展的每一步、每一个关键节点,都离不开他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
刚到浙江,夜以继日地工作。然而他心里,始终牵挂着浙江的高等教育发展。
到浙江不足一个月,就到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调研。
2002年12月17日,又带着省级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专程来到浙大进行调研。“我到浙江两个月零六天了,一直想着要尽早来一趟浙大。”明确表示,“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浙江大学的改革和发展,为浙江大学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2007年3月24日,调任上海。离开浙江前夕,他亲自约见浙大负责人,殷切期望浙江大学健康发展。26日,他又给浙大师生回信:“浙江大学是我的联系单位,我始终牵挂着浙江大学的发展和进步。我每年都会到校园里走一走,与师生们聊一聊……祝愿浙江大学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离开浙江后,依然对浙大念念不忘,多次听取学校负责人汇报,为学校发展指明方向。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多年来,浙大师生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历届浙江省委的高度重视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浙大各项工作走在全国高校前列。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重温总书记殷切期盼,浙大师生豪情满怀。浙大校长吴朝晖说:“站在‘双一流’建设的新起点,浙大要进一步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地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加强党对高校领导
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把高校党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2004年7月19日,在浙江大学党委书记调整会议上的讲话
认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新世纪之初,正是浙大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浙大联系点,深入调研高等教育在浙江发展的现状,及时了解当代高校师生的思想动态,亲自指导解决浙大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浙大发展把舵定向。
2003年初,浙大成为全国17家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单位之一。在短短一个学期里,两次专程来校指导。他强调: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事业的推进离不开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他指出:浙大现在党员比例很高,占教职工人数的52%,研究生的36%,本科生的12%,把这一块工作做好,解决高校发展中党员的原动力、向心力、创造力问题,党员先进性体现出来,那我们的事业就能有一个可靠的保证。当时正值全国抗击“”的关键时期,他勉励大家要将先进性教育活动与争当抗“”模范结合起来。
始终强调,办好一所学校同搞好一个地方是一样的,关键在于领导班子。
“希望浙江大学党委把加强学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2004年7月19日,亲自参加浙大党委书记调整会议。会上,他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的工作职责。按照集体领导、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健全与完善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的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保证决策科学化、化。”
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既远瞩,又具体深入。
2005年9月23日,决定把省委常委会放在浙大召开,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就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打造世界一流大学,统一省委常委与浙大党委班子的思想行动。
“这是一个创新,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听了都非常感动。”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曾这样评价,“浙江省委、省政府对浙江大学的重视程度是全国最突出的,浙江大学得到的地方支持也是全国最突出的。”
会前,首先带领大家参观校史馆,回顾1937年国家和民族危急存亡关头,浙大举校西迁艰苦卓绝的办学历程。
在随后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上,语重心长地说,浙大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百年高等学府。在100多年的历程中,学校大力发扬“求是”学风,切实履行育人责任,桃李芬芳、硕果累累。今后,浙大必须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目标和“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总要求,锁定目标不动摇,加快步伐不停顿,扎实工作不松劲,坚定不移地向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到北京工作后,仍然十分牵挂浙大。2008年7月1日,他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座谈会,在会上听取了浙大发展情况的汇报。同年12月11日,他在北京主持高校党建工作座谈会,又一次听取了浙大的工作汇报……
关于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浙大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浙大旗帜鲜明地全面落实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切实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推动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
育人为本质量立校
把育人放在高校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融入各个方面,贯穿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各个环节,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检验一所大学是否堪称名牌大学、是否达到世界一流的最终标准。
——2005年9月23日,在浙江省委常委会听取浙江大学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始终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他看来,青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起点。
在浙江时定下一个规矩,每年开学初要安排出时间,到大学或省委党校作报告。他把第一场报告安排到了浙大。
2003年9月28日,浙大玉泉校区会场座无虚席。向学生们介绍了国内外形势和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尤其详细阐释了“八八战略”。当时浙江省委提出“八八战略”还不到3个月,这是他逢会必讲的主题。
2005年6月20日,以“同大学生谈人生”为主题,在省人民大会堂与浙大等在杭高校师生谈理想信念,谈价值观和责任感,谈人文精神。“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期待。”语重心长地希望同学们珍惜校园的学习和生活,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将来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2006年9月27日,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为学生们作“继承文化传统,弘扬浙江精神”的报告。他强调,源远流长的浙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的浙江文化精神是浙江人永不褪色的“精神名片”,浙江文化经济交融互动,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亮点。作为浙江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求是精神”,是百余年来浙江大学办学理念的浓缩和凝练,是浙大人“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崇高追求的高度概括,“求是精神”不仅是浙江大学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全省教育科技战线乃至全省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浙江精神和“求是精神”。
每次给学校师生作报告,都高度重视、充分调研、精心准备。为了两个半小时左右的报告,他所投入的精力往往不亚于准备省里召开的一次大会。报告会结束后,他都要求省委办公厅及时了解师生们的真实感受,将大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建议吸收到高校的政策中。
作报告坦率真诚、生动朴实,不仅谈古论今,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大家分享人生感悟,娓娓道来情理交融直抵人心。不少听过作报告的师生都还记得这样一个细节:“习书记告诉我们,他觉得世界上少有特别聪明的人,成功的经验就是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他在15岁的时候就去山沟沟里插队落户,虽然历尽坎坷备尝艰辛,却始终心怀信念。他在放羊时都带上书,在窑洞的油灯下埋头苦读,早上起来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习书记告诉我们,天生我材必有用。”
的每次报告,都赢得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大家都说,听习书记讲话,自己面对的更像是一位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师长。他为大家树立的人生坐标,已成为他们一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青年学子的学习和衣食住行,都点点滴滴挂在心头。他的关爱是博大的、深厚的,又是细腻的、体贴的。
“这里是否能够保障每位学生都有一台实验设备?”“这样的多媒体教室学校一共有多少个?”2002年12月,参观紫金港校区电路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管理中心时,不时询问学生的学习条件。
在学生食堂,不仅详细了解饭菜的质量如何、品种是否丰富等,还深入食堂操作间,详细了解食品加工过程。当了解到学生食堂有着良好的卫生保障和供应能力时,他频频点头。
在紫金港校区图书馆阅览室,看到里面埋头学习的学生,立刻压低声音对身边同志说:“要安静,声音轻点,不要惊动学生。”
2007年1月,考察浙大求是高等研究院脑机接口研究实验室,专门观看学生们做的复杂环境下大鼠行走遥控系统的演示。“当时实验刚成功不久,大家又特别想在省委书记面前露一手,结果越激动越紧张,控制失灵了。”一位负责操作的博士研究生至今仍记得自己沮丧的心情,“没想到习书记反而亲切地安慰了我们,勉励大家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气馁,要继续努力,和国际接轨。”
高度重视浙大的教育质量,每次到学校调研,他都强调教育发展要注重规模增长,更不能忽视质量提升。
“高校建设要从前几年主要注重规模扩大、外延扩张、设施建设等,逐步向注重质量、注重内涵、注重结构优化等转变。对浙江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来说,质量显得尤为关键。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勉励,不断激励浙大按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加快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师资为基人才强校
教师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力量。要坚持引进和培养两手抓,用超常规的办法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和重点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建设一批特别能战斗的创新团队和优秀群体,特别是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要发扬当年浙大西迁湄潭艰苦创业、培养大师的办学精神。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高度重视、亲自关心解决浙大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广大教师的实际困难。经他批准,2004年12月2日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浙大规划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省、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在浙大新校区建设的各项手续上特事特办、全力支持。从而顺利征用2700亩左右建设土地,加快紫金港成为主校区进程;加快建成75万平方米的教师住宅,有力地解决了教师的住房后顾之忧等。这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为浙大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
多次强调,浙大要以战略眼光着眼未来,高度重视学术积累、人才积累。
2002年12月,他第一次到浙大考察,就十分关注人才引进工作。
“你出国多久了?怎么会愿意回国?”他这样询问时任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范捷平。
“我是1987年出国留学的,当时在柏林自由大学做研究员。2000年前后,浙江在德国召开动员海外人才回国发展的座谈会,我也在场。国家特别是浙江的发展和对人才的渴求,让我感触很深,就下决心辞去了研究员职务,正式入职浙大。”
“回来发展这条路是对的!”笑着肯定说。
从来爱才、惜才、敬才。
每逢中秋,浙大老教授郑树总会想起与的第一次见面。
2003年9月11日,是到浙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这天下午,他分别来到浙大老教授陈立、王启东和郑树的家里,亲切看望他们。
郑树教授今年已经87岁,王启东教授更是97岁高龄了,但他们都清晰地记得接到通知时的惊喜。
“当时,我听说同志要来,特别意外!我还和同事说,你看,省委书记要到我们家来了!”亲切、随和,是留给郑树最直接的印象,“同志一点没有领导架子,坐在我家里跟我聊生活、聊工作,对我的科研和教育工作寄予了厚望。”她说。
王启东记得,当时看到墙上挂有很多他出席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的证件,就详细向他了解专业研究和会议的情况。“他在我家里坐了至少一个小时,我对我夫人说,习书记来一趟很难得,你也来一起坐坐吧。当时我们夫妻坐在长一点的沙发上,习书记坐在另一个短一点的沙发上,他向我详细询问建设好浙大的意见。”
浙大陈村富和郁建兴两位教授也清晰地记得,2004年4月7日和2006年7月13日,他们受邀分别单独为介绍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时的情景。
“这位‘特殊学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笔记比我们在校的研究生都勤快、认真。从他的落笔和表情,可以看出他不仅记要点,而且关注我提供的一些新信息。”陈村富回忆说。
十分关注浙大的重大学术活动,亲自给这些活动发贺信,或者看望与会代表。
2006年7月1日,由浙大举办的中国数学科学与教育发展论坛在杭州召开。原定6月30日看望参会专家,但临时接到通知到北京开会。第二天,他一下飞机就赶来了。
“非常高兴今天能跟大家会面。”一进会场,就热情地与大家一一握手。见到谷超豪,讲起他们在上海和北京见面时的情况;见到朱熹平,提到在报纸上看过他破解庞加莱猜想的报道。还与坐在后排的年轻学者们热情握手。的亲切接见和坦诚交流,让在场的专家学者深切感受到浙江对人才的尊重。
熟悉浙大专家们的情况,始终对他们充满深厚的感情。
2003年11月25日,当得知浙大力学系朱位秋教授、化学系黄宪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专门发信祝贺。
郑树森和李兰娟这一对院士伉俪对此感触更深。在2008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和此后的三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每次见到李兰娟并与她握手时,都会亲切地说一句:“兰娟,你来啦。”郑树森与李兰娟双双参加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时,更是热情招呼:“你们两个都来啦。”
“这几句‘你来啦’,饱含着同志对人才的重视、对专家的关心、对浙大的牵挂。”李兰娟动情地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2007年1月,在调研中勉励浙大师生,要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努力把浙大建设成为汇聚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和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2015年教师节前夕,特别嘱托中央办公厅给浙大张泽院士等49位教师发函,表达他对浙大教师的节日祝贺。他说,浙大教师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希望浙大能在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走在前列。
的亲切勉励,给浙大发展带来巨大动力。浙大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形成了合理的学术和技术梯队,有力地推动了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创新实践。
发挥优势特色兴校
优势的充分发挥,就会形成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
创新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也是浙大的特色和优势。
多次就浙江大学创新发展提出要求。他强调,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浙江特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毫无疑问要用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准来衡量,要与国际接轨,同时也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他还要求浙大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学科优势。他说,浙大规模大、学科多、实力强,进一步发挥这个优势,包括通过推进各学院、各部门开放式办学和开放式科研,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优势互补,从而发挥综合优势、整体优势,包括在文史哲或理工农医等一些学科上达到国内顶尖,甚至世界一流。
科技创新取得的最新成果,是最关心的事。每次到浙大,他几乎都要到各类实验室去走走看看——
2002年12月17日,来到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饶有兴致地听取了实验室负责人对真实感图形学、医学影像分析和敦煌壁画虚拟现实系统等最新成果的介绍。
2003年4月12日,来到浙大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考察。本世纪初期,浙大在半导体硅材料领域走在全国前列,不仅基础研究做得好,还以校半导体厂为核心成立了浙江省高校的第一个上市公司。听到阙端麟院士介绍他们团队一手抓重点实验室、抓基础研究,一手抓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时,当场表示高度肯定。
2005年12月15日,观看浙大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展,认真听取浙大专家介绍单晶硅技术、异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数码彩扩仪、大规模提取高纯度维生素E技术、全智能吸尘器等科技发明和科研成果。
2007年元旦上班后的第二个工作日,第18次来到浙大。“想来想去,新年伊始,我的第一个调研活动就安排到浙大,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浙大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他在浙大人工智能研究所边看边听,一落座便开宗明义,“浙大要推动知识汇聚融合,进一步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当时,浙大积极探索学科交叉和汇聚技术,加大与世界著名大学、学术机构和跨国公司的交流合作,成立了求是高等研究院。考察结束后,在校图书馆召开专题会议,高度肯定浙大的自主创新工作。他鼓励大家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从而使浙大成为创新文化研究和传播的基地,把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及创新文化移植入企业和社会各界,为构筑全社会的创新文化作出贡献。他殷切希望浙大坚持以创新带动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把创新实践活动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走一条创新型教育之路。
在的关心和支持下,浙大积极对接创新驱动发展这一国家战略,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带有鲜明浙大特色、探索世界科学前沿难题的科学研究项目不断结出硕果——“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为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浙大能源清洁利用创新团队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创新团队)。
以紫金众创小镇、医学中心、之江实验室为核心内容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重大创新项目落地见效,“浙大系”更成为全球创新创业的活跃力量。
服务社会合作办学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为浙江发展服务,是完全统一的。只有更好地立足浙江,才能更好地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立定脚跟,背后青山飞不去。”
2005年9月,借用杭州灵隐寺飞来峰上一副对联的上联,在浙大阐述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路径:“浙江大学作为部省共建高校,一方面要积极服务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地方的力量合作办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为浙江发展服务,是完全统一的。”
早在2002年,刚到浙江,就勉励浙大通过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赢得地方政府、企业及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实现学校发展和地方建设的“双赢”。
2002年12月17日,在浙大调研时明确指出:“浙大在浙江,我们有一种自豪感,也受益匪浅,对共建更要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表示,要克服困难,一如既往地支持浙大的建设与发展。2003年1月4日,浙江省在全国第一个与教育部签署了新一轮部省重点共建意向书。浙大成为2004-2007年首个部省共建高校,给全国带了个好头。
当时,省委迫切希望浙江大学能够“在浙江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龙头作用,在浙江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在浙江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思想库作用”。
在的推动下,2004年11月16日,以“科技·人才·发展”为主题的浙江大学—浙江省市县合作峰会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举行。
“这一次会议的召开,对加强浙江大学与我省各县(市)的交流和合作,促进教学科研更好地面向市场,面向生产实践,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浙江经济社会与教育科研双向互动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向大会发来贺信,并委托省长出席了会议。自此,浙江大学与全省各市县的合作进一步全面铺开。
在关心下,浙大积极响应省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部署,选择了省内湖州、龙泉及当年浙大西迁办过学的广西宜州、贵州湄潭等地,作为新农村建设重点合作对象。2006年3月20日,学校将《浙江大学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行动方案》上报,第二天就收到了他的重要批示,对浙大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浙大科技与人才的有力支撑,全面提升了湖州等地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水平。
而在杭州,据有关部门统计:“十五”期间,杭州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中,由浙大承担或参与的占80%;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IT龙头骨干企业中,浙大教师参与合作或创业的占80%;杭州农业龙头企业中,与浙大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的占80%;杭州农业科技项目中,由浙大教师承担或参与的占80%。
在看来,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应有之义。
2006年10月29日,浙大“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成立,参加揭牌、奠基活动。在致辞中,他勉励研究院要为西部发展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多做贡献,努力成为浙江与西部合作的强大助推器、孵化器。研究院成立后,先后完成了西部省(区、市)应用课题和规划研究300多项。
2015年,浙江大学筹建成立了“一带一路”协同创新中心,全程参与了《“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等、国务院重要文件的起草。
2006年11月27日,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在浙大召开全国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浙大“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做法,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同。
“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受商务部委托,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承办了2006年“反贫困问题高级研修班”,40余位来自非洲、亚洲、加勒比地区等33个发展中国家扶贫和经济管理部门官员参加了研修班。
“习书记特意为研修班作出批示,他认为这是将中国和浙江经济发展与反贫困经验介绍到世界的好形式,并鼓励学校与中心继续办好类似研修项目。”时任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说。自那时起,浙大紧密结合我国扶贫攻坚的实践进程,持续承担商务部“反贫困与发展”“小农适应全球化”援外研修项目,在有效传播中国发展经验、讲好中国发展故事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还高度重视高校的文化传承职能,致力于推动浙江文化“走出去”。
2005年7月,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鼓励浙大积极参与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他亲自批准由浙大与省文物局编纂出版《宋画全集》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并多次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多次作出重要批示。2017年5月,该项目列入《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至今,《宋画全集》《元画全集》已成功出版,《先秦汉唐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陆续面世,对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了贡献。
目前,浙大的舟山海洋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工程师学院、宁波“五位一体”校区等创新性办学模式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浙大已在全国建立93个技术转移中心,与地方共建11个科技创新平台,对口支援3所大学,定点帮扶3个贫困落后地区,为服务全国作出了新贡献。
在遥远的非洲,浙大与民企华友钴业公司、刚果(金)卢本巴希大学三方合作,共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期建成规模550公顷。通过选派教师和研究生,培训指导当地技术人员,近三年每年示范推广玉米、水稻400多公顷,设施和露地瓜果蔬菜近50多公顷,为非洲农业生产和解决当地粮食问题提供了中国范本。
浙大师生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埋头苦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学校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18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居全国高校第三。据ESI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3月,学校1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7个学科进入ESI前100位,居全国高校第二;8个学科进入前1‰,5个学科进入ESI前50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新时代,新征程。当前,全校上下正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牢记历史使命,勇担时代责任,扎根中国大地,加快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建设,为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执笔:谭伟东、何苏鸣、王利剑)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10日 01版)
2022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50周年,1972年11月16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自1985年加入《公约》以来,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至今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6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8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
作为一组长达7.8公里的巨大建筑群和城市空间的组合体,北京中轴线是历经700余年发展形成的富有韵律、和谐,具有强烈标志性、仪式性,且反映东方文明的都城中心区域。
聚焦这条“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北京市于2011年启动了申遗工作。今年8月,国家文物局宣布确定推荐“北京中轴线”作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北京中轴线上分布着元代至今的重要建筑群,这些建筑和它们见证的历史,您知道多少?
2019年5月28日,从永定门外北望北京中轴线。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1.“北京中轴线”是一条线吗?
北京中轴线并非是一根线,也不是一条街道或者若干建筑群的集合,它是北京老城的核心区域,是经过持久的设计和建造形成的连续的空间序列和城市景观,集中地体现出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的设计理念和这一理念在近现代中国的延续与传承。
2.“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是指什么?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是指北端为北京鼓楼、钟楼,南端为永定门,纵贯北京老城,全长7.8公里,由古代皇家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和居中历史道路、现代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共同构成的城市历史建筑群。
3.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保护对象包括哪些?
北京鼓楼、钟楼、地安门外大街、万宁桥、地安门内大街、景山、故宫、太庙、社稷坛、、广场建筑群、正阳门、前门大街、天桥南大街、天坛、先农坛、永定门御道遗存、永定门等。
4.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保护对象,除了鼓楼、钟楼等18处建筑群、道路,还有哪些元素?
以北京中轴线为骨架对称展开的历史城廓、历史街巷、城市标志物或者标志性建筑群;依托北京中轴线标志性建筑构成的重要景观视廊;烘托北京中轴线核心地位的北京老城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与北京中轴线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历史河湖水系和水文化遗产;作为北京中轴线重要背景环境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成片传统平房区;与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相关的其他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名园、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资源;在北京中轴线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与其所承载价值密切相关的国家礼仪传统、城市管理传统、建造技艺传统、民俗文化传统等。
5.中轴线上有几处世界文化遗产?
三处,分别为故宫、天坛和万宁桥(大运河)。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天坛在明清两代是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6.“中轴线”概念是谁提出的?
梁思成。1951年2月19日、20日两天,梁思成在人民日报(第967和968号)上发表了一篇《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文章的最后明确提出了中轴线的概念。
7.北京中轴线始建于什么朝代?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至元四年(1267年)。
8.中轴线对于古代北京城的意义是什么?
明清北京城总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左面为太庙,右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后面为市场,即“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因此在城市布局上成为世界上最辉煌的城市之一。
9.北京中轴线是一条笔直的线吗?
北京中轴线从永定门到钟鼓楼不在一条直线上;从正阳门到地安门误差不到1米,几乎是在一条直线上。
10.北京中轴线是正南正北走向吗?
不是,中轴线走向与子午线有2度左右的偏角。
11.北京中轴线是在老城正中吗?
不是。向东偏移了130米。中轴线把北京城分为两部分,但中轴线并不在北京城正中,东半部要短于西半部,东城墙距中轴比西城墙近251米。
12.北京中轴线申遗首个数字形象是什么?
北京雨燕。每年春夏,世界唯一一种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候鸟——北京雨燕都会在正阳门城楼上栖息。北京雨燕已在正阳门上筑巢600多年,是正儿八经的北京中轴线“原住民”。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妮妮”,就是以北京雨燕为原型设计。楼阁高台上争逐竞飞的雨燕,成为古都北京一道自然与人文兼具的景观。
2022年7月12日,正阳门城楼上空,北京雨燕飞过。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13.按风貌和内涵来分,北京中轴线可以分成几段?
依据北京老城城廓结构、现存城市景观特点,北京中轴线自北向南可分为四个区段:北段、中段北部、中段南部、南段。北段以钟鼓楼两座高大建筑为北端,由此向南繁华的商业建筑清晰地限定出居中道路的街巷尺度,形成南向阳光充沛、繁荣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市井景象。中段北部,城市景观主要由明清时期的皇家宫苑和礼仪祭祀建筑构成。位于北京中轴线核心区域的和广场及建筑群构成中段南部。南段由正阳门经中轴线南段御道遗存至永定门,两侧分布有规模宏大的古代礼仪祭祀建筑天坛与先农坛。
14.北京中轴线对当今北京城市规划有何影响?
很多重要建筑坐落在中轴线的延长线上,比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
15.中轴线上数量最多的建筑类型是什么?
城门。一层层、一重重城门的包装,造就了中轴线宏伟鲜明的序列。中轴线自北向南原有地安门、寿皇门、寿皇殿院宫门、万岁门、北上门、神武门、顺贞门、承光门、天一门、坤宁门、乾清门、太和门、午门、端门、、中华门、正阳门、永定门等18道门。其中,地安门1954年因阻碍交通而被拆除,北上门1956年因修建景山前街而被拆除 ,中华门1954年因修建广场而被拆除。
16.北京中轴线上有几座桥?
北京中轴线上曾有七座古桥,从北到南依次是:万宁桥、神武桥、内金水桥、外金水桥、正阳桥、天桥和永定门桥。如今,神武桥和天桥已不是原来的样子,而正阳桥和永定门桥也被现代的前门大街和永定门立交桥取代。
17.中轴线皇城的城墙为何不见了?
上世纪20年代初,北京的皇城墙上先是打开了豁口,之后被一段段拆除。拆下来的很多城砖被用在了其他工程里。1925年,当时的市政公所开始明码标价倒卖皇城砖。据史料记载,从地安门到皇城东北角的892米长的皇城墙砖,卖出了21967块银元。
18.为什么说北京中轴线体现了中国信仰的多元一体?
天坛供奉昊天上帝,先农坛供奉风雨雷电、名山大川、河神水神、农神、岁神等,绮望楼供奉孔子,正阳门瓮城中东侧有关帝庙、西侧有观音寺,故宫钦安殿供奉真武大帝,景山万春亭供奉毗卢遮那佛,这些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19.北京中轴线是否将《周礼·考工记》所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一营城理念,是否完全落实到现实中?
是的。
2022年8月2日,一名小朋友在钟鼓楼广场上踢球。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20.北京钟鼓楼是做什么用的?
钟鼓楼在古代主要用于报时,是明清时期我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报时中心。
21.北京钟楼和鼓楼是同时建成的吗?
是。1420年,北京钟楼和鼓楼同时建成。建成没多久钟楼被烧毁,一直到乾隆年间才复建,这也就是现在的砖石结构的钟楼。
22.北京钟鼓楼是如何报时的?
在古代,铜刻漏计时,鼓手们听到铙响后击鼓定更,钟楼听到鼓声后撞钟报时。清代计时仪器改用时辰香,严格定制的时辰香为盘旋状,均匀燃烧,在经过精确计算的刻度上悬挂小球,下接金属盘。当香烧到该刻度,球掉入盘中报时,提醒鼓手击鼓。
23.钟鼓楼报时,先敲钟还是先敲鼓?
北京钟鼓楼在长达600多年的报时历史中,始终先击鼓后撞钟,即每日报时始于“暮鼓”止于“晨钟”,是“暮鼓晨钟”,而非“晨钟暮鼓”。
24.北京钟鼓楼的钟鼓报时敲多少下?
北京钟鼓楼报时钟、鼓敲击方法相同,均为108声,俗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快慢相间敲两遍,共计108声。之所以敲108声,是因为中国古人用“108”代表一年,包括一年12个月,24个节气,72候,三者相加刚好108。
25.北京中轴线上最高的一组建筑是什么?
钟鼓楼位于中轴线的最北端,是中轴线上最高的一组古代建筑,钟楼通高47.9米,鼓楼通高46.7米。
26.北京钟楼的“古钟之王”有多大?
该报时铜钟制造于明永乐年间,悬挂于八角形木框架上,通高7.02米,钟身高5.5米,下口直径有3.4米,钟壁厚12-24.5厘米,是中国现存铸造最早、重量最重的古钟。
27.今天中轴线上唯一的元代遗存是什么?
万宁桥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中轴线上唯一的元代遗存。元大都的鼓楼东北曾有大天寿万宁寺,是城市中心,据传万宁桥之名亦同其有关。清代称此桥为“地安门桥”,俗称“后门桥”。1951年,北京市政府曾对其进行修缮,后玉河改为暗河,桥两侧成为平地,仅剩桥栏。
28.北京中轴线上古桥中仍承担交通功能的是哪座桥?
万宁桥,位于北京地安门外、什刹海附近。万宁桥也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至今承担着地安门外大街车辆和行人交通通行的功能,是中轴线七座桥中唯一坚守在现代交通岗位上的古桥。
2021年8月6日,万宁桥。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29.万宁桥的作用是什么?
万宁桥属于“桥闸”,具备双重功能:一是通行,二是可当闸门用于制水。
30.万宁桥的栏杆为什么有三种颜色?
万宁桥两侧栏杆有三种材质和颜色,反映了三个阶段:中央略微发黄的汉白玉栏杆明显已被风化,是古代原件;往外几根灰色的,是上世纪50年代改造万宁桥时替换的青砾石构件;最外侧崭新白净的是2000年万宁桥大修时补的。
31.万宁桥上的镇水兽是什么兽?
相传万宁桥镇水兽是“龙生九子”之一的“趴蝮”。据史料记载,趴蝮专职“镇水”。镇水兽在古代经常随水利设施而建,传说它常年在水中戏耍,故水性极好,可镇守河道,让江河“少能行船,多不淹禾”,又能捕食河妖。人们依其形貌雕成石像置于桥头或桥身,以镇消水患,在水边修建镇水兽也蕴含了古人伏波安澜的美好愿望。
32.北京中轴线的制高点在哪里?
景山位于北京老城的核心地带,是中轴线上的制高点,它丰富了这条轴线的立体空间,承载并彰显着中华建城文化与对称美学。作为一座人工堆筑的土山,它源自辽金,见证了元、明、清三朝兴替。景山曾为一座规制最高、极为精美的皇家御苑,今天的景山是一座人民公园,为每年600余万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33.景山公园在古代承担着哪些功能?
景山公园保存着寿皇殿、观德殿、护国忠义庙、绮望楼等古迹文物,曾是清帝后祭祖追思的重要场所,散发着浓厚的根祖气息,是传承和发扬中华孝道文化的胜地。
34.景山上最高的建筑是什么?
万春亭位于景山最高处,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亭高15.38米,被誉为北京中轴线上的制高点,京华览胜第一处。
35.景山上一共有多少座亭子?
景山公园共有五座亭子,分别为周赏亭、观妙亭、万春亭、辑芳亭和富览亭。万春亭和景山山腰处对称而置的周赏亭、富览亭、观妙亭和辑芳亭互为对景,以万春亭为中心构成一幅完整和谐的景观。
36.景山上吊死崇祯皇帝的槐树还在吗?
不存在了。原树早已枯死伐除,现存槐树为重新栽种的,并挂有说明牌,记述了这一历史事实。
2021年10月7日,景山公园,眺望北京中轴线。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37.为什么中轴线上道观多?
中轴线上的宗教建筑里,道教建筑尤其多,超过佛教建筑,唯一穿越中轴线的宗教建筑也是道教建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明代皇帝历来崇尚道教。位于故宫御花园的钦安殿,就供奉着玄天上帝。
38.午门是斩首的地方吗?
午门是紫禁城的大门,这座凹字形的大门可谓是家喻户晓,由于有五座楼,它又被称作“五凤楼”。戏文中唱的“推出午门斩首”,实际上是个误会,实际上,午门只是举行廷杖(打屁股)的地点,象征性大于实际惩罚的作用。
39.故宫为什么叫紫禁城?
紫禁城名称源于天上紫微垣。中国人一向认为统治他们的皇帝是天帝派来的神,有着崇高的地位和尊严。上古时期的中国人通过观察星象,发现满天星斗都是围绕着北极星在运转,因此他们相信那是天帝居住的星座,并按照中国传统的文化赋予它一个吉祥的名称——紫微星。
那么,上天派来统治民众的皇帝在地上的居所理所当然也应该如同紫宫一样,位于帝国之中。而天子所在之城为他人之禁地,所以叫紫禁城。
40.皇帝在哪里上朝?
主要在太和门。它是故宫外朝宫殿的正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时称奉天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为太和门。太和门面阔9间,进深4间,建筑面积1371.14平方米,通高23.80米,上覆重檐歇山顶,下为汉白玉基座;梁枋上施有和玺彩画,是北京故宫内最大的宫门。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颁发诏令,处理政事。
41.什么是“三朝五门”?
“三朝五门”是从周始沿袭的一种古老的宫室布局制度。从皇城最外周到皇帝上朝的大殿之间,应设五道大门,由外到内依次称为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五座门之间形成外朝、治朝、燕朝三个空间,分别用于宣传颁布政策、听取政策意见和制定政策,称为“三朝”。
在明代,这五座门分别对应大明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和奉天门。清朝,皇帝上朝地点移至后宫,因此五座门改为、端门、午门、太和门和乾清门。
42.古代什么样的行政机构能设在故宫里?
故宫只有一部分空间拥有行政功能,因此能设在故宫内的行政机构并不多。按照中国古代“三朝”的行政空间布局规制,像六部这种国家的行政部门一般都位于外朝,也就是的外面。治朝比外朝规格高,位于故宫内的太和门外。这里是大臣上朝的地方,因此设有上谕处、议事处等机构。太和门外,还有供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办公的内阁大堂。内务府掌管宫内事务,位于故宫侧路。清朝雍正年间设立的军机处位于太和门内,紧邻乾清门。军机处的参政程度极高,因此位置也更靠里。
43.故宫是否真的有9999间半的房间?
不是。古代人跟现代人计数方法不一样,他们是以柱子来算房间数的,四根柱子围起来就是一间屋子。1972年,经考古专家们调查并以四柱为间计算,故宫有房八千七百零七间。
44.紫禁城里各种宫都是谁住的?
明清时期,故宫内不同宫区居住成员大体相同,乾清宫和养心殿是皇帝的寝宫;皇后住坤宁宫;皇子们住在重华宫(西五所)、东五所、南三所,清代又增加了毓庆宫;后妃们居住在东六宫、西六宫;太后居住在慈宁宫;而前朝皇帝的后妃(太妃)则从清朝开始陆续居住在寿安宫和寿康宫内。
45.故宫里的太和殿为何有两层屋檐?
太和殿是重檐庑殿顶,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个坡面组成,其前后两坡交汇的地方被称为正脊,两边呈人字形的为垂脊。所以这种房顶又被称为“五脊顶”“四阿顶”。这种庑殿顶分为两种,一种是单檐,一种是重檐,一般用于皇宫的主殿、寺庙的佛殿和文庙的主殿等地方,其中重檐庑殿顶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屋顶。
2021年9月17日,故宫太和殿。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46.故宫中最年轻的建筑是哪座?
故宫中最年轻的建筑是太和门,是光绪二十年,也就是1894年重建的。
47.故宫上方的屋脊兽有什么用意?
屋脊兽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放置在房屋、宫殿等房脊上的雕塑作品。中国古建筑上的脊兽最多的是太和殿,每条垂脊有十个。古人在修建宫殿时,将瑞兽筑于其中,希望借助这些有象征意义的辟邪之物,带来吉祥,避火消灾。
48.紫禁城太和殿的“五脊六兽”都叫什么名字?
根据《钦定大清会典》记载,太和殿屋脊上的“骑凤仙人”后面跟着“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狎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等异兽。
49.故宫的大门有多少颗门钉?
“九”作为阳数之极,故有“九九归一”之说,尤其受到古代楚人的崇敬。故宫宫门几乎都使用九横九纵 81颗门钉,但东华门仅有72颗。
50.故宫中有中轴线吗?
有。故宫中轴线穿过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神武门,而且这条中轴线同时也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
51.故宫里现存最大的戏台叫什么?
畅音阁戏楼,高20.7米,与南面五开间的扮戏楼相连。戏楼内有上中下三层戏台,由上至下分别叫福台、禄台、寿台。三层戏台之间开了天井上下贯通,可以根据需要升降演员、道具。寿台下还有一口水井,可以在表演时喷水。
52.故宫是什么时候变成博物院的?
故宫博物院1925年成立。1925年10月10日,经过一年的准备,乾清门前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建院典礼,故宫首次对外开放。
53.在中国历史上,祭祀是国家最重要的事务。北京中轴线上有几组国家祭祀活动场所?
四组。太庙、社稷坛、天坛、先农坛。这四组坛庙建筑与北京中轴线上的其他建筑共同构建了一个中华文明传统包容、多样的信仰体系。
54.按照“左祖右社”的古制,北京中轴线两侧分别建成了哪两个建筑群?
太庙和社稷坛。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太庙和社稷坛始建,按照“左祖右社”的古制与紫禁城同时建成。
55.太庙和社稷坛各有什么作用?
中国古代的礼制思想中重孝道、重祖先,祈求列祖列宗在上保佑江山永固,所以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供帝王祭祀祖先;土地与粮食是国之根基,有粮则安,所以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
56.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前身是什么?
太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东侧,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的地方,1950年改名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并正式对社会开放。
57.明清时太庙会举行哪些活动?
太庙又称为皇帝的“宗庙”,国家的“大庙”,是古代皇帝祭祀远祖、近祖的地方,有时候也是国家面临重大抉择进行祭祀祷告的场所。太庙之内收录着本朝皇帝的神位,从开国之初到现任皇帝的更迭,可以被认作是一个朝代的“记录史册”。
58.太庙里供奉的只有皇帝吗?
不是。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清朝太庙除供奉皇帝外还供奉了13位大臣。
59.北京中山公园的前身是什么?
社稷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长安街西侧,面积约360余亩,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1914年10月10日社稷坛开辟为中央公园,1928年改名为中山公园。
60.社稷坛中的“社”“稷”分别是指什么?
土神和谷神,象征国家。
61.社稷坛五色土分别为哪五色?
社稷坛祭坛上层按照中国东、南、西、北、中的方位区域,分别铺设青、红、白、黑、黄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俗称“五色土”。泥土由各地州府运送而来,寓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象征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以及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万物之本。
62.距离最近的剧场是哪里?
中山公园音乐堂。位于中山公园内,原名北平市音乐堂。1949年解放军接管时,音乐堂只是一个用铁丝网圈起来的简陋舞台,被称为“雨来散”。1955年,建筑师朱兆雪、赵东日主持重建中山音乐堂。后来中山音乐堂经历了多次改建,到1999年才形成现在的模样。
63.为什么说是“中国第一门”?
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在明清时代,是用来向文武百官宣读皇帝诏书的城楼。1949年,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64.重修过吗?
如今的,是1970年按照原来的形制重建的,重建的内部为适应重大活动的需要进行了改建。
65.有多高?
34.7米,这是1970年翻建的高度,比原高度增高了0.83米。
66.人民英雄纪念碑哪年建成的?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从1949年9月3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952年8月1日动土兴建,到1958年4月22日正式竣工、5月1日落成揭幕,共历时9年。
67.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下方的八幅浮雕分别记载了哪些历史事件?
分别记载了: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渡江战役。
68.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什么坐南朝北?
中国传统的碑祭性建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人民英雄纪念碑最初设计方案也是如此。但在建造过程中发现,参观的人流多是从长安街进入广场,并集中在广场北部,如果坐北朝南,不便于人们在第一时间看到毛主席题字,在广场有大型纪念活动时更是如此,因此调转方向朝北。
69.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是用什么材料题写的?
黄金。碑题、碑文共用黄金130余两。
70.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中,有几个在中轴线上?
两个。“十大建筑”是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北京火车站、工人体育场、农业展览馆、钓鱼台国宾馆、华侨大厦。其中,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与中国历史博物馆(即今天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分列广场西、东两侧。
71.在广场上,哪座建筑被称为“浓缩的中国”?
人民大会堂,因为在这里举行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和国家的大部分重大政治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中国版图上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都有以自己名字命名、体现地方特色的厅室。
72.人民大会堂是在多长时间内建成的?
10个多月。人民大会堂于1959年9月24日建成。作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首,人民大会堂工程结构之复杂、建设标准之高、工艺之多、施工速度之快,堪称当时国内之最。
73.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是哪座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其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目前总用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2.5米,地上5层,地下2层,展厅48个,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74.毛主席纪念堂展示了哪几位革命领袖的丰功伟绩?
毛主席纪念堂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革命领袖集体的纪念堂,二层设有、周恩来、、朱德、、陈云革命业绩纪念室,是展示这六位领袖伟大革命历程,学习缅怀他们建立丰功伟绩的场所。
75.毛主席纪念堂为何要正门朝北?
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时,毛主席曾指示把纪念碑的主要面朝北,面向城楼,这样革命先烈们就可以每时每刻都看着新中国的人民在为祖国进行各种庆祝活动,与他们一起感受新中国的各种变化,共享这盛世繁华。
76.毛主席纪念堂的高度33.6米是如何确定?
毛主席纪念堂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与正阳门的正中间,正阳门城楼高43.65米,人民英雄纪念碑通高37.94米,这就需要考虑到站在上、金水桥畔看纪念堂时,正阳门城楼大屋顶的轮廓不能与纪念堂的最高处重叠。也要考虑到纪念堂的高度不能太高,不能有压过纪念碑的态势。经专家组计算与分析,将毛主席纪念堂通高定在33.6米。
77.毛主席纪念堂大厅内毛主席像为何要选择“翘腿”这一姿势?
毛主席像主创之一叶毓山说,毛主席不管在接见外宾还是面对群众,都会翘一只腿,轻松自然,落落大方,而且感到十分的慈祥和亲切,更不失一种幽默感,丝毫没有摆架子的意思。雕像是放在室内供人瞻仰,有亲切感。
78.老北京最高的城门楼是哪个?
正阳门城楼,民间俗称前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它不仅是一座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性建筑,而且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礼仪制度和建筑艺术的形象体现。正阳门自建成之日起便是内城九门中建制最高、建筑最壮丽的城门,整个城楼通高43.65米。
79.正阳门在古代的用处是什么?
正阳门原本是集城楼、箭楼和瓮城为一体的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格局,时期瓮城被拆,只留下了如今的城楼和箭楼。
80.老北京民谣说:“前门楼子九丈九,四门三桥五牌楼。”正阳门的“四门三桥五牌楼”指的是什么?
“三桥”指正阳桥的三路通道;“四门”指正阳门箭楼一门,城门楼一门,东西闸楼各一门;“五牌楼”指五间六柱的正阳桥彩绘牌楼。
81.“国门牌楼”何时复建?
前门五牌楼原先位于正阳门桥南,且在中轴线上,昔日曾是古代皇帝出内城前往天坛祭拜必经的“御路”,有着“国门牌楼”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市政建设等原因,于1958年被拆除。现在的牌楼复建于2008年。
82.在北京中轴线上,最大的北京雨燕种群栖息地是哪里?
正阳门城楼。颐和园、雍和宫、前门、天坛、历代帝王庙等地古建筑横梁的缝隙中均有北京雨燕栖息。其中,正阳门城楼是北京地区最大的北京雨燕种群栖息地。
2022年11月3日,五牌楼和正阳门。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83.2021年,中轴线申遗考古出土一具镇水兽,这具镇水兽当初安放在哪里?
2021年,正阳桥遗址考古出土了一具镇水兽,初步判断位于正阳桥东南侧,推测为明代遗存。
84.北京中轴线上由御路演变来的商业街是哪条大街?
前门大街,它原是明清帝王赴天坛的“天街”御路,自明代以来就是北京最著名的商业街。
85.老舍创作的话剧《龙须沟》与中轴线有什么关系?
龙须沟在天桥下方,天桥是中轴线和龙须沟的交会点。龙须沟是明朝永乐年间建天坛和山川坛时所做的排水沟渠。桥面中间御道是明清两代帝王前往天坛、先农坛祭祀的必经之路,由此得名天桥。解放前,龙须沟是外城一条排水明沟,引城市污水和雨水汇集,成了臭水沟。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春,北京人民政府决定修沟,这也是龙须沟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改造。
86.天坛在古代是用来干什么的?
天坛在明清两代是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87.故宫等皇家建筑均为黄色琉璃瓦,为何天坛祈年殿屋顶是蓝色琉璃瓦?
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初名“大祀殿”,为一矩形大殿,用于合祀天地。清嘉靖二十四年改为三重檐圆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并更名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定名“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谷的专用建筑。古人用这种蓝色象征天色,这种颜色的瓦也是天坛特有的。
88.天坛的圜丘坛如何强调天的至高无上地位?
圜丘的蹬坛石阶、各层台面石和石栏板的数量,均采用“九”和“九”的倍数,以应“九重天”。通过对“九”的反复运用,以强调天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89.天坛的回音壁为何能够“传声”?
之所以有回音效果,是因为皇穹宇围墙的建造暗合了声学的传音原理。围墙的表面直径651米,高3.27米,由磨砖对缝砌成,光滑平整,弧度柔和,有利于声波的规则折射。加之围墙上端覆盖着琉璃瓦,使声波不至于散漫地消失,造成了回音壁的回音效果。当人们分别站在东西配殿的后面靠近墙壁轻声讲话,虽然双方相距很远,但仍可以非常清楚地听见对方讲话的声音。
2022年1月20日,天坛公园,雪景中的祈年殿。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90.为什么天桥附近剧场特别多?
前门和天桥是北京最有名的娱乐中心,戏院、剧院等表演场所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清朝时,北京城实施满汉分居制度,满族人住内城,汉族人住外城(南城)。由于清代汉人地位普遍不高,经济不富裕,因此南城的平民文化特别发达。天桥在当时是为人熟知的民间曲艺杂耍集中区,后来一些表演剧团也就在此落地生根,兴建了戏院一类的小型演出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表演形式的变化,很多戏院转型成为了剧院和小剧场。
91.我们俗称的“一亩三分地”来自中轴线上的哪个建筑群?
先农坛。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耤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
92.先农坛是何时建造的?
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山川坛”,大体格局形成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时期经历较大规模重修,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先农神和举行亲耕典礼的地方。
93.先农坛主要用于何事?
古代祭山川、风云、雷雨之建筑,是北京五坛之一,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先农神及举行耕耤典礼的场所。
94.明清时期到先农坛行亲耕礼次数最多的是哪位皇帝?
清乾隆帝,28次。
95.历史上最后一次亲耕是哪个皇帝?
光绪帝,发生生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这是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亲耕礼。
96.永定门御道是干什么用的?
永定门御道是皇帝从紫禁城前往天坛举行祭天仪式的必经之路,也是祭祀仪式空间的延伸,皇帝需步行通过御道抵达祭祀场所,实现自身与天的有效沟通,达成祭天目的。
97.永定门的命名有什么寓意?
永定门,又称正阳外门,另有永安门、永昌门等名号,寓意“永远安定”。
98.北京中轴线的南端点是哪里?
永定门,它是明清两朝北京外城城门,位于南城垣正中位置,作为北京中轴线的南端点,自古以来是京城的交通要津和军事重地。
99.永定门城门上“永定门”三个字是原来的字样吗?
是的。2003年,人们在先农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门口的一株古柏树下,发现一块保存完好的永定门石匾。据考证,这块石匾正是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始建永定门时的原配石匾。现在人们看到的,重建的永定门洞上方所嵌石匾上的“永定门”三字,就是仿照这块石匾雕刻的。
100.作为外城正门,永定门承担了哪些功能?
永定门除了具有军事防御、联络内外交通等作用外,在城市管理中还具有稽査出入、交纳课税等功能。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展圣洁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