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即姬昌,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武王之父。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诗人道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后十年而崩,谥为文王”,周文王享寿九十七岁,最后善终于周国都城,这是一段广为人知的历史。
然而,陕西出土的一块甲骨文,记载内容令人不解:周文王没有善终,而是被纣王杀死祭祀,以至于尸骨无存?
1977年,在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一座西周建筑遗址的窖穴里,考古专家挖出刻有文字的289片甲骨,每片字数多寡不等,少的1字,多的30字。1979年,在邻近的扶风县齐家村也发现和采集到22片甲骨,内有6片刻有文字。
此地出土的甲骨文与《诗·大雅·文王之什·》“周原,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相合,故称周原甲骨。根据甲骨文和文献记载,可以确认“周原”就是周人灭商前的都城遗址。
在这一批甲骨文中,揭开不少周朝遗留的谜团之余,更记载了一个颠覆传统认知的真相:周文王姬昌很可能是被纣王所杀,周人忍辱隐瞒历史真相!
编号H11:82和H11:84的两片甲骨文极为重要,其中提到了周方伯。对于这两段文字,学者有两种解读。
周文王为验证天命对殷先王“太甲(商汤嫡长孙)”的问卜,祭祀殷先王祈求册封周方伯的目的,是为了受命获得殷先王的认可,占卜显示能够心想事成,会得到福佑。
既然周文王志在代商,为何要向殷先王“太甲”的问卜?就好比刘邦有代秦之志,为何要向秦始皇问卜?其实,在夏商时期,鬼神之说非常盛行,死去的帝王就成鬼神,而且周文王当时是问卜纣王是否会册封他为周方伯,自然要向纣王祖先问卜了。
这是一种解释,符合正史中周文王善终的记载。
但第二种解释就令人惊恐了,因为甲骨文中提到一个“册”(下面有一口字),犹如将一个人捆绑起来,放在祭台上祭祀,而这个人就是周文王。换言之,商纣王杀死了周方伯姬昌,用姬昌祭祀了他的祖先太甲,祈祷未来风调雨顺万事如意。
所谓“册”,形像中有两道绳子捆绑着若干简册,但商朝是用甲骨而非书简,因此这个字反而更像将一个人捆绑起来,开膛破肚之后露出的一条条肋条骨。纣王将姬昌残忍杀死之后,用来祭祀祖先太甲。
如果是第二种,就能解释商周之际一系列历史大事了。
古公亶父(周文王祖父)时期,因戎狄威逼,率领族人由豳迁到岐山下的周原。关于古公亶父迁都周原,还有一种更合理的解释是,古公亶父实际借机开疆拓土,保留原来的居住地,却又开辟新的定居点,后来发生“泰伯奔吴”,实际是开拓吴地,对殷商形成战略包围。从古公亶父开始,周人开始了“剪商大计”,那时就有代商之志了。
其子季历时期,周人势力急速膨胀,对周围戎狄部落大动干戈,不断扩张军事实力。商王文丁(纣王祖父)时,受封为“牧师”,成为西方诸侯之长。后因周人势力太大,威胁到了殷商,季历被文丁处死。
周文王时期,纣王为了解除周人威胁,一度将周文王关押了7年。在7年时间里,周文王作出《周易八卦》。
可见,纣王的确有理由处死周文王,因为周人势力如日中天,殷商却江河日下,两相对比之下,为了解除周人对殷商的威胁,文丁处死季历,纣王处死姬昌也就不奇怪了。
传世文献中也存在一些蛛丝马迹,佐证了纣王处死周文王。
《史记·伯夷列传》中记载:“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之。太公曰:‘此义人者’,扶而去之。”周武王为何不葬周文王?或许就是因为尸骨无存,无以为葬。
《周书·泰誓下》中记载:“予克纣,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纣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能克商,不是我有武功,而是周文王本来无罪;若失败,不是周文王有罪,而是我能力不行。为何提到周武王无罪?周文王之死,是不是纣王找了罪行为由杀了他?
《武王伐纣》中记载:“武王伐殷,乘舟济河,兵车出,坏船于河中。太公曰:‘太子为父报仇,今死无生。’所过津梁,皆悉烧之。”文中有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太子为父报仇,今死无生”。试想,只有周文王被商纣王杀掉了,周武王才能为父报仇吧!
史书上这些“羞答答”的记载,很可能说明周文王并非病死,而是早就被商纣王杀掉了,所以才会提到“文王无罪”。
武王伐纣攻下朝歌之后,立即对朝歌城进行了残忍血洗,将无数人贬为奴隶,掠夺无数珍奇异宝,将纣王大臣百余人斩断手足,杀掉无数军中小吏及守鼎官,还杀了四十个小氏族首领及他们的守鼎官等。其中守鼎官地位非常重要,相当于祭祀场所的负责人。除此之外,还将纣王和两个妻子的脑袋耳朵割下,放进周庙用于祭祀。总之,周武王打下朝歌之后的行为极为血腥,与史书中的仁君形象相去甚远,或许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发泄杀父之仇吧。
值得一提的是,既然纣王杀了周文王,周武王为何不明确提出报杀父之仇,而是在史书上隐瞒这一历史?或许,周文王之死的缘由,对周人并不利,甚至影响周人形象,所以不如不说吧。
周武王,姬姓,名发。周武王是周朝的创建者,是周文王与太姒的嫡次子,因嫡兄被商纣王杀害,故由他继位。他继承父亲文王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他以非凡的文治武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武王即位,首先组建起了核心团队:任命文王的谋士太公吕望(即姜子牙、姜太公)为军师,任命弟弟周公姬旦为辅相,召公姬奭、毕公姬高等人随侍左右。武王和他们共同学习研究如何继承文王遗志,完成伐纣灭商的大业。
武王即位九年后,专程祭拜了文王陵墓,对照父亲文王的功业,他感慨自己至今未能实现父亲的遗志。随后,武王率军队出发,向东举行大规模军事集结和政治动员,天下各路诸侯主动跟随加盟武王的队伍,集结在黄河的一个渡口,为了纪念此事,就命名此渡口为“盟津”(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
为了增强自己的感召力,武王让工匠用木头雕刻文王的牌位,用战车拉着随军开进,并敬奉在中军帐中。他自称“太子姬发”,声明是奉文王的命令征伐,不敢自作主张。他通告文武百官:“我无德无能,选用了先祖留下的德高望重的功臣,作为晚辈,我这是坐享先祖的功德。因此,我必须制定奖优罚劣的法令,用制度和实绩考核各位的功过。”紧接着,姜太公发布行军命令:“我将指挥全体将士,并给各部队配发渡河船只和相应的装备,不按时到达者处斩!”武王率军渡过黄河后,已有八百诸侯到达盟津。他们都奉劝武王:“商纣王残暴已极,昏庸无道,我们起兵吧!”武王耐心地说:“你们不知天命,我们时机还没到。”于是挥师归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盟津观兵”。
两年后,纣王的残暴有增无减,他杀死了比干,关押了箕子,商朝的太师疵、少师强等重臣,都抱着商朝的礼乐重器纷纷投奔周。这时,武王向天下诸侯发布伐纣檄文,率领“戎车三百乘,虎贲(贲同奔,如虎之奔,代指勇士)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挥师东向讨伐纣王。
这年十二月,周军全部从盟津渡过黄河,天下诸侯也集结于此。武王遂立下誓言,名曰《太誓》,并于全军将士面前宣布:“如今商纣王随便听信他人的谗言,疏远了他的亲族子弟,还断然抛弃了祖先的礼乐,变乱雅正的音乐,而改用靡靡之音,以此来取悦他的妻妾。现在我姬发要恭行上天所降的惩罚。诸位热血男儿,请随我上阵,奋力拼杀吧!别再瞻前顾后,我们要一举成功!”
二月的一个清早,武王率军到达商都郊区牧野(在今河南省卫辉市),举行誓师。他接见了参战的全体人员后,历数纣王种种罪行,要大家万众一心,奋勇杀敌,不要虐待前来投奔的商朝兵民,让他们和我们并肩战斗,如果有人不奋力杀敌,一定会受到军法严惩。等武王宣誓完毕,“诸侯宾会者四千乘(古代将四匹马拉的车乘为乘)”,周军就在牧野列阵迎敌。
商纣王听说武王来伐,立即调集了七十万大军抗击周军。武王让姜太公与各级将领共同商议,派出身经百战的精兵突入纣王军阵。纣王的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没有人想为纣王打仗,个个都盼望武王的军队能早点打进来。因此,纣王的军队纷纷倒戈,并且故意留出缺口,让武王军队冲进来。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宫中,登上奢华的鹿台,全身包裹着美玉,自焚而亡。
牧野之战胜利后,武王率众进入商都,商朝百姓都出城迎接,在道旁行稽首之礼(稽首即跪拜,是古人“九拜”之礼中最隆重的礼仪),武王也很郑重地答礼。次日,周军打扫战场,修葺社稷坛和宫殿。武王进入商都的时候,仪仗队举着彩旗在前面开道,武王的弟弟曹叔振铎驾彩车,周公、毕公持钺分列于武王左右,散宜生等功臣手持宝剑护卫着武王。武王就这样威严庄重地进入了商都,并在社稷坛的南广场举行仪式,向土地神祭告伐纣之原因与结果。
武王克商的年代众说纷纭,有的学者推算为公元前1066年,有的学者推算为公元前1057年,还有的学者推算为公元前1046年,迄今为止,还没有学界一致认可的结论。
武王分封了商朝宗室,让纣王的儿子禄父管理商朝余民,命自己的弟弟管叔姬鲜、蔡叔姬度辅佐禄父。武王还释放了当年被纣王关押的忠良,修缮了忠臣比干的坟墓。他还分封了历代明君的后裔、功臣姜子牙等,然后才分封他的弟弟周公、召公、管叔、蔡叔等宗亲功臣。
武王死后葬于周陵(在今陕西省咸阳市周陵镇)。他的儿子姬诵由周公辅佐继位,是为成王。
文/毛天哲
周文王生卒年,历来是个学术难题。今人凡遇此问,学者多以生卒年不详为答。惟百度百科有写明,前1152年生,前1056卒;虽如此,然采用者不多,盖不可信也。
国学大师钱穆在其《孔子生年考》中,说过这么一段话:\"至于详考确论,不徒不可能,抑且无所用。\"他是对孔子生年存在差一年的历史聚讼公案,采取不屑精准考证的态度。意思是差一年无关大碍,\"与世运之升降,史迹之转换,人物之进退,学术之流变,无足重轻如毫发。\"
当然,钱穆大师是出于对学者忽视先秦诸子考证的批评语。此说失于公允,也非学人应有态度。实际上他自己倒是汲汲于诸子史迹的考证,并辑文成集,是为《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只不过他采取的是粗略考证法,并不足取。钱穆先生的所谓\"无所用\"不过是其不可精考的托词罢了。
钱穆先生
孔子生年的确证,自然有实际的意义。如可确定孔子纪念日,理清孔子年寿问题,以及相关弟子如颜回等的年寿和孔子年龄差值等类似问题。正因为孔子生年不确定,导致现在确立的孔子诞生日其实是错误的。我们这么多年以公历9月28日作为孔子的纪念日居然是错的,你让孔子在地下何以堪。
文武周王生卒年的确定比孔子生年的考证意义更是重大,可理清文王诸子的嫡庶之辨,确定武王生年、克商年代、在位年数以及困惑至今的西周断代、积年累算等问题,涵盖周初史实的方方面面,可谓是牵一发动全身,意义不言而喻。
研究历史,须臾离不开时间标尺。时不明则事不清。之所以文武周王、姜太公、周公旦、毛叔郑等周初人物的史实不清,究其原因,除了文献记载的缺失,更重要的还是缺少一个可资参照的年表。当然,现在夏商周断代工程找回了一个\"失落的年表\",我们本可据以进行新的探索,只是工程年表结论并不正确,无法引用。
毛氏西周断代年表 by毛天哲
所幸哲凭一己之力考证得出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050年4月11日(夏历三月初一甲子日)及周成王去世在公元前1008年5月1日(成王三十七年周正四月乙丑日)这两个关键节点时间,并考证制作了毛氏西周断代年表。这样一来,周初史实已然日渐清晰可辨,周文王的生卒年考证亦有了可能。
首先要声明的是,哲之考证皆以毛氏西周断代年表结论为基础,自成一个体系。此年表已经反复验证,自穆王以上已然确定无误,所以对文武周王生卒年的确定有极大的辅助作用。
关于文王和武王的年寿问题,这个历史记载本来就很乱。有关周文王的享年,古人传说多以为是97岁,来源是《礼记文王世子第八》篇里的一个故事:\"文王谓武王曰:'汝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文王曰:'汝以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吾与尔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
大戴礼记
另外,间接说到文王年龄的史料,是《大戴礼记》的\"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十五而生武王\"(据《诗经》和《尚书》正义转引),和《淮南子汜论训》里的\"文王十五而生武王\"。
大戴礼、小戴礼皆出自东汉人之手,材料的可信性不高。历史久远了就是传说,传说久远后就成了神话。传说即先民口传历史。虽然某些传说会失真,会夸大,但根底里还是会或多或少保留有某些真实史迹,需要吾辈去用心发现,仔细辨别。
古人说信史不如信传,信传不如信经。考证古史应以经传为是,辅以传说。如前述所言\"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十五而生武王\",出自后人的误读,亦或是载籍所记有漏字,\"十三、十五\"皆指文王王年,而非文王年龄,哲在过去的文章中常常提及。
老子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故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周武王的生卒年,基本已清晰可辨。先理清武王生卒,对文王生卒年的考证不无裨益。
哲曾作一小文考证认为,周武王崩年,在《逸周书作雒解》中有记。周武王去世那年,成王恰十二岁,时为丙申年十二月。并依据哲所拟定西周年表发现了商帝王日名乃葬年天干这一前人从未注意到的事实,推溯武王在位六年说成立。
周武王像-明人绘
商王纣庙号帝辛,纣之子王子祿父庙号武庚,应公鼎铭文记:珷帝日丁,这三者和哲之论断高度合榫并非偶然,且在毛氏年表中能各归其位,实证日名实取自葬年天干这一论断是成立的。
同时也表明今本《竹书》材料的可靠性还是相当高的。因为有更多的材料证明了该书百分之九十七的记述是正确的,至少在穆王之前的史料是正确的,限于篇幅不予展开讨论。
《逸周书度邑解》有云:\"呜呼,旦惟天不享于殷,发之未生,至于今六十年,夷羊在牧,飞鸿满野。天不享于殷,乃今有成。\"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亦有转述。周武王所说是指自己出生前某年到伐纣成功之时有60年了。显然,灭纣时的周武王,还不到六十岁。结合武王在位六年说,则武王年寿不会超过60岁是可以确定的。
南宋罗泌在《路史发挥》卷四、金履祥在《通鉴前编》卷六中都引《竹书纪年》说:\"武王年五十四。\"今本《竹书》也记为五十四岁。学界也基本认同这个说法。
逸周书 书影
以武王克商后六年崩,时在公元前1045年,夏历丙申年十二月始计,回溯五十四年,则武王生年当在公元前1098年,夏历葵卯年。据今本《竹书》以考,是年恰是西伯昌在位十五年,符合文王十五(年)生武王的史料传说。
那么,武王说的\"夷羊在牧,飞鸿满野,天自幽不享于殷\"指的是哪一年呢?哲以为,指的是文王时期发生的一次大地震。
据《呂氏春秋制樂篇》:「周文王立國八年,歲六月,文王寢疾,五日而地動,東西南北,不出國郊。」)此次地震来袭,\"群臣皆恐\",何文王独安然焉?以文王至圣,焉不知此地震警示的对像并不是自己,而是天弃殷王的征象。\"於是谨其礼秩、皮革,以交诸侯;饬其辞令、币帛、以礼豪士;颁其爵列、等级、田畴,以赏群臣。无几何,疾乃止。\"知天命将归,阴交诸侯,遍施仁义,爵赏群臣,嗣谋而动,文王之智圣也。
吕氏春秋
文王立国八年正在帝乙三年,周武王所指的\"惟天不享于殷\"正是指此地震徵像。世人不明,唯文王、武王心知肚明的狠。武王在克商后对周公旦说的\"惟天不享于殷\"可能正指此事。而据今本《竹书》,文王立国八年至于武王克殷后第五年正是六十年,可见度邑篇是武王克殷后在位第四年事。
武王病重时曾有让大弟周公旦、幼子冉季(毛叔郑)顺序承接大位的意思。《度邑解》中武王曰:\"汝维幼子,大有知。....,汝(周公旦)、幼子(文王嫡幼子冉季,即毛叔郑)庚厥心,庶乃来班朕大环。\"而叔旦泣辞,全心辅助太子成王继位。
从传世典籍和后世出土铜铭的考证看,周武王母弟仅周公旦、康叔封、毛叔郑(冉季载)三人耳。冉季载为文王幼子,故武王说他\"最近想到我们的家族成员中,唯有汝(叔旦)和幼子(冉季载),大有智慧。\"认为王位传递兄弟相继是最好的选择。
商朝的帝位大多传给弟弟,最后由最年幼的弟弟再传给长兄的长子,或传给自己的儿子。武王自知命不久,亦知成王尚幼,不堪大任,则有心谋划社稷传于母弟叔旦、冉季,是符合殷商传位制度的。以往的学者论及周代部分诸侯中\"弟继兄\"现象,往往以为不合法。事实并非如此,母弟不仅是继宗之位的极佳人选,其子亦在候选之例。其他庶子则无此优先继位的权利。
竹书纪年 书影
以往,有关牧野大战之\"十一年\"(或十三年),是文王十一年,还是武王即位后改元的十一年,一直悬而未决。《逸周书•大匡解》:\"惟十有三祀,王在管。管叔自作殷之监…\"与《今本竹书》:\"(武王)十二年辛卯,命监殷,遂狩于管\"所记为同一件事,说明武王十二年就是文王十三祀。
故王国维所推定的,武王是在文王去世后四年克商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当然,武王克商前是否已经称王还需探讨,然继位\"西伯\"十二年后始克商应是无异议的。王国维先生的武王继位未改元说并不正确。
有关周文王的在位情况,《尚书·无逸》说:\"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吕氏春秋·制乐》说:\"文王即位八年而地动,已动之后四十三年,凡文王立国五十一年而终。\"这是说执政时间长短的。两者相校,说法差一年。后一说与今本竹书合,哲以为是。文王立国有五十一年。
王国维先生
今本《纪年》载:\"文丁十一年,王殺季歷。\"文王当年嗣位,次年被周人视为文王元年。那么我们可以来排一下文王继位时的大致年龄。典籍载王季在位26年,从古公亶父薨前孙子姬昌已经出生的记载看,则文王即位时,年龄下限至少在27岁。以此为据,则文王的年龄下限至少是78岁(1年古公,26年季历,51年文王,不考虑当年改元的情况)。
商王文丁杀了周族首领季历后,商周关系恶化是很自然的。季历子姬昌继位后,积极蓄聚兵力,准备为父报仇。《古本竹书纪年》说:\"帝乙二年,周人征伐商朝。\"
帝乙即位后,不仅要面对周人的复仇,也要对付位于商王朝东南的夷方、孟方、林方等部落叛乱。为避免东西两方同时受敌,也为修好因其父杀季历而紧张的商周间臣服关系,决定将有莘国的大姒嫁与姬昌,采用和亲的办法来缓和商周矛盾,稳定全局,也是情理之中的。
周文王和太姒立像
可见,大姒归周必不会在此征伐年之前。这样推算下来,文王娶太姒最早也要在32岁以后。联系今本《竹书》所记,哲推定太姒嫁于文王在帝乙九年,即西伯昌十年。三年后生伯邑考,五年后生武王发,较为合理。是年文王已经三十九岁,所谓管蔡成霍皆太姒子的说法就说不通了。管蔡成霍应该是文王元妃周姜之子,太姒是以继妃为后,其子惟五个,即伯邑考,武王发,周公旦,康叔封,毛叔郑(即老儿子冉季载)。
《尚书无逸》说\"文王受命惟中身\"。此处受命当作何解,历来学者论说纷纭,莫衷一是。受命有三种解释,其一:即位;其二:受天命称王。其三,受商王命为西伯。哲以为,此受命指第三种。
今本竹书纪年载:帝辛元年己亥,王即位,居殷。命九侯、周侯、邘侯。其中周侯就是西伯昌,是年姬昌因娶太姒而与商国和解,受商王命而为周侯。
所为\"中身\",盖指文王年寿的一半。哲所推论若无误,则帝辛元年文王受命当是年寿的一半之时。查帝辛元年距文王薨年有四十年,则文王年寿盖八十。传说姜太公八十遇文王,此或是文王八十遇姜太公的讹传。又古人说年龄多以虚岁计,则文王年寿实为七十九岁。
结合《礼记文王世子第八》所说\"文王九十七乃终\",也或是文王七十九岁而终的传说衍误。就如文王多与武王三年寿龄的出处,亦可以在尚书金滕中找到一点端倪。
周公旦
尚书序云,武王有疾,周公作《金滕》,正文: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以往学者多以此为武王在位二年依据,连司马迁也不例外。尤其《史记·封禅书》更明确指出:\"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宁而崩。\"显然,司马迁认为武王\"不豫\"之年即其崩年,时在克商后二年。
然金滕篇记述了周公祈求代死之卜告仪式后,后还有\"乃卜三龟,一习吉。启龠见书,乃并是吉。公曰:休!王其罔害。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终是图;兹攸俟,能念予一人。公归,乃纳册于金滕之匮中。王翼日乃瘳。\"瘳,病去也。说明武王病情有了好转,绝非当年去世。
从哲考证可知,武王克商后在位五年,则武王此次大病后还活了三年之久。当然,武王这次的病相当严重,连姜太公、召公都认为武王挺不过去了。可见文王授武王年齿三龄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可能就来源于武王大病后仍活过三年的史实。
事实上,《文王世子》篇文王武王年寿的神秘传说若改写下,就完全符合史实。试看哲如此改:\"文王谓武王曰:'汝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文王曰:'汝以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八十,尔五十,吾与尔三焉。'文王七十九乃终,武王五十三而终。\"
周文王姬昌
谈及周初各人物的年寿问题,召公的长寿是有史可徵的。世以召公以长寿著称。春秋者减钟铭:\"用祈眉寿繁釐于其皇祖考,若召公寿,若叁寿。\"《说苑·贵德》、《风俗通义·六国》则以召公\"寿百九十余乃卒\",其实\"寿百\"是联称,指接近百岁之意,故民间有\"寿若召公\"之称。若文王寿有九十七,则周之子弟缘何不大肆炫耀乎?
《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左传·昭公三年》杜预《集解》:\"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以上。\"《文选》卷二十李善《注》引《养生经》:\"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是谓三寿。可见文王年寿不低,但也不会太高寿,寿在七十九岁是合理的推定。
今本《竹书》:帝辛四十一年春三月,西伯昌薨。此条仅仅记载了文王的去世年月,加之其他典籍概无可寻。故文王去世准确日子的考证比较困难,但也不是毫无办法。
《逸周书•世俘解》载:\"戊辰,王遂禦,循追祀文王。时日王立政。\"戊辰日的牧野\"告捷礼\",其时值牧野之战后的第四天。纣刚被灭,胜利大局虽定但遗患未除,纣之邪恶臣勇亦多有逃遁,敌焰未削,民心未定。此种形势下,武王在血迹未干的牧野战场上举行\"战役告捷礼\",这仪式看来是迫切且必须的,哲推定此日或就是文王的去世日。
从《世俘解》篇记载可知,戊辰日这一天,武王驾驭着载有文王木主的\"主车\",巡阅军队,祭祀文王,向文王神主及时秉告牧野之战的胜利。
又二十四年《获嘉县志》载:\"周文王冢,在县东南六里张卜营。世传武王伐纣旋师,葬文王木主于此。……二十二年县长邹古愚立石冢下,题曰:周文王陵。\"
综合文献所载,武王伐纣,车载有文王木主。伐纣取胜后,武王\"祈于社\",即在殷都举行了社祭(祭祀土地神),而后率天下诸侯,退至牧野,\"设奠于牧室\",\"以告行主也\"。这里所言的\"行主\",即\"迁主\",也即随军出征的文王之\"木主\"。礼仪毕,武王将\"文王木主\"葬在今获嘉县大张卜村。
司马迁在《史记·伯夷列传》写道:\"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之。太公曰:'此义人者。'扶而去之。\"
可见,周武王在戊辰日祭葬文王木主应该确有其事,选择该日也是有特殊意义的。结合天文历日表,戊辰日这天是公元前1050年4月15日(夏历三月初五日),且在当年清明节前一日。故哲推定此日就是文王去世日。
或有人还希望我考证出文王出生具体日子,哲则力所不逮也。唯民间多传说文王是农历九月十五日生,或可备一说。
综上所论,哲推周文王生年在公元前1141年,夏历辛酉年九月十五日。薨于公元前1062年,即帝辛41年春三月,时在夏历己卯年三月初五日。所作愚见,仅供文王子孙参考。
毛家小子哲写于浙江金华
二〇一九年四月十四日稿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文化广角 【中国18个朝代名称的来历,你能说全吗?】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大家都背过,可这点东西应付家里宝贝儿的“十万个为什么”怕是远远不够的。亲们,这年头要是不以高标准来武装自己的“姿势水平”,又怎么从容教子?快快戳图,抱走曹操墓文物将首次全面亮相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