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故事创作者#
福建省平和县文锋镇的深山中,有座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三平寺。古刹几经兴废,至今仍不分昼夜,车来人往,游人香客纷至沓来。这里群山环抱,清溪淙淙,茂林修竹,悬泉飞瀑。三平寺的唐代高僧义中禅师创建,寺院建筑风格独特,气势恢宏。义中禅师(781--872),俗姓杨,祖籍陕西高陵,俗称“三平祖师公”。唐建中二年正月初六日,出生在福唐(今福建福清)一小吏家中。杨义中出生时,白光满室,祥云缭绕,众人十分诧异。义中从小不食荤腥,聪慧好学,凡事喜欢刨根问底。他小小年纪不懂得体贴父亲廉洁奉公之不易,体察官场上迎来送往的苦衷。
贞元十年(公元794年),义中十四岁,隋父亲仕官至宋州(今河南商丘),因平时目睹耳闻民间纷扰疾苦,他毅然投宋州玄用禅师门下为僧。中唐以后,由于统治阶级崇佛成风,寺院备受关照,僧人与为官一样可享有各种封赐,礼遇殊荣。佛教发展迅速,流派纷呈。南宗惠能创“顿悟”法门,北宗神秀立“渐悟”法门而各自为派。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德宗皇帝赐禅宗第二祖慧可益为大祖禅师。
义中出家后,学习十分勤奋,与当时的许多僧人一样亦儒亦佛。他不仅努力提高佛学修养,而且穷读经史,长于《周易》,十分注意吸收儒家学问丰富自己。
义中二十七岁时受具足戒,成为比丘。为求证佛法,他不辞劳苦,云游名山大川,参访古刹高僧。
他拜谒百岩怀晖禅师,次依西堂智藏禅师,后到百丈山谒见怀海禅师。在这些高僧门下,参禅十年,禅学造诣日渐精进。
义中前往江西抚州,拜见石巩禅师。
石巩禅师收徒独特,见义中来到门前,立刻张弓搭箭对准义中。义中见状毫不惊慌,还用双手剥开衣襟,以胸迎箭。
石巩禅师收起弓箭,叹道:“我三十年来至今只射得半个圣人,”义中自此成为石巩禅师的弟子,隋侍禅师左右。
原来,禅学讲究“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石巩禅师见人开弓搭箭,就是暗示学禅必须直指本原。许多禅子不明此理,难怪石巩禅师叹息。
几年后,义中肩锡南游广东潮州灵山,拜见大颠禅师,成为大颠禅师的法嗣弟子。
隋着岁月的流逝,义中修证了禅学义理,还练就了一身武艺,并精通医道。
三平祖师传奇故事
有一天,被贬潮州的原刑部侍郎韩愈来访,向大颠请教为政之道。大颠禅师沉吟不语。侍立在旁的义中回答道“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韩愈(公元768--824年)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哲学家、思想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崇儒反佛,却与不少僧侣来往。贬谪潮州后慕名拜访大颠。当下,韩愈听了义中的回答,不由地赞叹道:“和尚门风高峻,弟子于侍者旁得个入处。”
韩愈因劝阻唐太宗皇帝迎佛骨而贬谪潮州为刺史。当时,潮州飓风、鳄鱼,患祸不测,毒雾暗氛,日夕发作,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韩愈虽遭贬谪,但他仍时时关心民间疾苦,为当地人民办了许多好事。
据传潮州有一条恶溪,溪中有一对大鳄鱼精,它们养下许多鳄鱼,在恶溪两岸捕食人畜,糟蹋庄稼。历任官员束手无策,百姓叫苦连天。
韩愈见鳄害日甚,欲想为民除害,又苦无良策。这日,他到寺院请教大颠禅师。
大颠禅师以慈悲为怀,不忍杀生,他嘱咐义中,若见韩愈到来,就说师父云游未归。
韩愈先后三次来访,都见不到大颠禅师,十分苦恼,他忧心忡忡,愁眉不展。
义中被韩愈的诚意所感动。他献上一计道:“官家的大印和砂笔,为什么不用来对付鳄鱼呢?”义中又说:“如果鳄鱼冥顽不灵,不听劝告,我可以帮你……”
韩愈大喜。回衙挥舞朱砂笔,写下脍炙人口的《鳄鱼文》,并盖上官府大印。
第二天,韩愈来到恶溪边,宣读《鳄鱼文》,命人把猪、牛、羊三牲投入溪中。限鳄鱼七日内迁移,否则斩尽杀绝,绝不留情。
鳄鱼们心惊胆战。而这对老鳄鱼精却不以为然,还为其他鳄鱼壮胆,煽动它们留下来继续作恶。
七日后,韩愈带领五百名弓箭手,依溪列阵,对准鳄鱼猛射……
突然,只见恶溪掀起惊涛骇浪,两只舟船般大小的巨鳄鱼精张着血盆大口,恶狠狠地向人们扑来。
义中和尚见状踏步向前。两只巨鳄鱼精一前一后把他夹在中间。义中挥舞锡杖,愈战愈勇。直杀得天昏地暗。
义中与巨鳄从水中战到地上,又从地上厮杀到水中。苦战了三天三夜,终于将两只鳄鱼精打死了。
当天夜里,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大雨滂沱。残余的鳄鱼见势不妙,趁着退潮时机,全部逃离恶溪。
义中和尚协助韩愈除了鳄害后回到庙中,大颠禅师怒责义中不遵师命,大开杀戒。
大颠禅师夺过义中手中禅杖用力掷去:“你去吧,它到哪里,你就在哪里拄锡。”禅杖往东疾飞,义中和尚在后面紧跟着。
禅杖飞到福建的漳州开元寺后的半云峰下(今紫芝山),直挺挺地插在地上。
义中和尚见这里四季如春,花果繁茂,便择日建起“三平真院”,开始聚徒讲经,宣扬佛法。时为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
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武宗皇帝废佛汰僧;烧毁寺院,强令僧尼还俗。其时,年逾六旬的义中禅师,为了弘扬佛法,毅然避入深山。
烈日当空,义中禅师与众僧艰难中跋涉。一日,他们在溪涧中沐浴净身,忽见水面樟花浮动。“樟花献瑞,上头定是好去处!”僧徒们欢呼雀跃。机不可失,大师含首微笑,立即带领众僧们继续前行。他们溯溪涧而上,进入三平山。放眼三平,山水灵秀,风光不凡,果然是一处聚徒传教的好去处。大师来到九层岩“山鬼洞”(即毛氏洞)前,将禅杖插入地里。禅杖化作一棵樟树,大师打坐树下,闭目参禅 。
义中大师的举动,惊动了众“山鬼”。“山鬼”见和尚闯入领地,一齐起哄围攻,要将大师扦走。
义中大师稳坐不动。“山鬼”们便动手将他抬到百丈潭(即今之龙瑞瀑布),奋力抛下深潭。
第二天,“山鬼”们又见大师仍坐在樟树下诵经,浑身滴水不沾,他们唧唧喳喳,茫然不解,十分诧异。
“山鬼”们找来大竹笼,将义中大师放入笼内,又在笼内装上石头,再一次将他抛下百丈潭。百丈潭高十几丈,急流跌入深潭,吼声如雷,“山鬼”们认定这次和尚必死无疑。
“山鬼”们回到洞前,见义中大师仍旧端坐树下,毫发未损。
“山鬼”们大惊失色,方知和尚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不可冒犯。他们一齐拜伏大师周围,请求宽恕。
“山鬼”们恳求义中大师闭目七天七夜,他们愿意出力建造寺院,将功补过。
义中大师通晓天文地理,阴阳变化。他选定三平大柏山与九层岩峡谷中的蛇穴宝地为址,让“山鬼”们依山而筑,自己闭目端坐以待。
到了第五天,“山鬼”们搬石牵枋,劳作之声盈耳不绝。义中大师不忍,睁眼看个究竟,大师目光炯炯,“山鬼”惊慌失措,放下活计,四下逃窜。
只见寺已建成,惟山门(天王殿)未就(只造了一半)。后人所谓“三平寺免看,三落半”,即指天王殿及大雄宝殿,中殿(祖殿),和祖师公葬骨之处的塔殿。义中大师将健壮的“山鬼”留在身边差使,称之为“毛侍者”。“山鬼”们茹毛饮血,刀耕火种,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义中在师让“毛侍者”带领他们学会开山垦荒,引水灌溉,还学会种桑养蚕、纺纱织布。义中大师接纳南北逃难而来的僧众,在建好的三平寺中开堂讲经,并教育弟子与“山鬼”们和睦相处。但是,有些“山鬼”生性顽劣,经常闯祸。义中大师心想,自己年近古稀,一旦圆寂,这些“山鬼”谁能管住?他心生一计,将毛氏洞变成一座宫殿。
义中大师召来了那些顽劣的“山鬼”说:“我替你们建了一座漂亮的宫殿,里面宽敞舒适,有吃有住,你们去不去?”闻此言,“山鬼”们手舞足蹈,争先恐后,进入地下“宫殿”。
义中大师见状悄悄作法,移来一块巨石,牢牢将地宫出入口堵住,巨石上立一石幢,上刻真言咒语,使“山鬼”无法搬动巨石。
“山鬼”们玩够了,都想挤出洞来,义中大师安抚道:“你们在这里乖乖呆着,等洞口石头上的石幢开花了,你们就可以出来。今后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九日,我会让人送好东西给你们吃的。”
义中大师以慈悲为怀,山鬼们坚信不疑。至今,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九日,乡里人都会遵照祖师公生前的嘱咐,做赤米粽祭祀“山鬼”们。武宗皇帝反佛,对佛打击十分沉重,无数寺院被毁被烧,土地被没收,僧人衣食无着,被迫还俗,许多僧人沦为盗贼。义中大师与弟子们在三平亦禅亦农、亦武亦医,行善积德,在这化外荒芜之地保存了禅宗一脉。传说中的“山鬼、毛人”等其实都是当地的土著氏族,他们愉快地接受了义中大师传授的农耕技术、天文历法,三平的农业生产开始日渐发展。义中大师见这里山高水冷,瘴雾浓重,野兽毒蛇横行,便教山民垦山造田,这样,毒蛇猛兽无藏身之处,瘴病也可消除。
义中大师精通医术,他热心地为民众治病,还将医术无私地传授给大家。时至今日,还有许多善男信女到三平寺拜求药签,以期祛病保健康。有一天,义中大师在园中摘菜时,草丛中窜出一条三四尺长的大蛇。这条大蛇绕着大师不停地转,绕了几圈,没入了草丛。第二天,这条蛇又出现了,它绕着义中大师久久不肯离去,大师感到奇怪,掐指一算,心里有了主意。第三天,义中大师披上袈裟又到菜园去,那条蛇又来了。大师脱下袈裟,铺在地上,让灵蛇钻进去,然后带回寺院,让徒弟驯养。三平寺地处山区,鼠害猖獗。平时老鼠吵闹、啃咬杂物之声不绝于耳,如今灵蛇一到,鼠类绝迹,僧徒们也可安心入睡。后来,灵蛇日渐增多,它们在田间地头追逐老鼠,保护庄稼,帮助农民照看小孩。灵蛇成了人类的朋友。
偶而毒蛇猛兽出现,一见灵蛇,竟马上逃之夭夭。当地民众喜欢灵蛇,尊其为“侍者公”。后来把它雕成神像,供奉在塔殿祖师公神龛左边。
“侍者公”在三平被奉为吉祥物,备受尊重和爱护。直到现在,外地来的香客偶尔见到灵蛇,也满心欢喜,认为是好兆头、有福气。
“老虎又伤人!”有一天,惊慌的山民找到义中大师想办法,除掉伤害人畜的老虎。义中大师满口答应,带领徒弟进入虎林。猛虎一见有人来,大吼一声,从半空蹿下。说时迟,那时快,徒弟一闪身,就势抓住老虎尾巴,义中大师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揪住老虎的头顶花皮,用力往地上按压。
义中大师抡起拳头就要打下去时,老虎突然开口求绕,它说愿意隋大师到三平寺听候传唤。原来这只老虎是千年虎怪,因修炼不成,到三平伤害人畜。于是,义中大师把带回寺里,驯养而成侍卫,保护四方平安。从此,三平一带岁岁平安。后来人们感念“虎侍者”的功德,也把它雕成塑像,供奉在塔殿祖师公神龛右边。义中大师惩恶扬善,为民造福,有口皆碑。至今,三平还传颂着义中大师假扮新娘制服毛人的故事。有一天,正值年关岁末,义中大师来到一个叫塔潭的小山村,见村里男女老少个个愁眉苦脸,有几个妇人悲戚抽泣,好像大祸临头。原来,附近山上住着的一大群毛人,经常下山骚扰抢掠。每年除夕,还要村里送一位年轻姑娘上山给头领享用,否则小山村必遭其害。
听罢村人哭诉,义中大师怒火中烧。他让那位将要被送上山的姑娘暂时躲到别处去,自己穿上新娘的衣服,坐在闺房里静候毛人的到来。
天黑后,果然有一大帮毛人吹吹打打来到村里,把“新娘”扶进花骄就抬走了。
一路上,义中大师暗中作法,把抬骄的毛人们跌跌撞撞,直到半夜三更才好不容易把花骄抬到毛氏洞口。
正等得焦躁不安的头领见花骄到来,喜孜孜地伸出大毛手就到花骄里乱摸……
冷不防,头领的毛手被人使劲抓住,顿时,头领全身发麻,痛得“哎哟”一声倒在花骄前。
头领一看,“新娘”意是一位老和尚,气得哇哇乱叫。毛人们意然围了上来。只见义中大师不慌不忙,左避右闪,毛人们东扑西撞,个个弄得精疲力竭,鼻青脸肿,而大师却安然无恙,毛人们只好跪在地上求绕。
毛人们知晓了义中大师非等闲之辈,从此改恶从善,规规矩矩,不再危害村民。
义中大师以救度众生苦难为己任,引导山民开荒种地,兴修水利,建造村舍。往日的荒山野岭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山民们安居乐业。
三平祖师传奇故事
在义中的苦心经营下,大山深处的三平寺,终于能够自给自足,僧徒们的生活也有了保障。寺院根基坚固,规模日趋扩大。
义中大师禅学造诣日见精深,声名远播,慕名前来请教者络绎不绝。三平寺成了当时名闻遐迩的道场。
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宣宗皇帝降旨恢复禅宗。巡礼僧常启、惟建等二十人向朝廷举荐义中大师,奏明他行善济世的事迹。
漳州刺史郑薰钦仰大师功德,恭请大师出山,到漳州主持开元寺,讲授佛经。据《三平山广济大师行录》载,郑薰又奏请宣宗皇帝敇封义中为“广济禅师”。
大中十年(公元856年),三平修建观音殿。这时,广济禅师义中年逾古稀。这以后陆续修造祖师院,西山草堂等殿堂。
吏部侍郎王讽,是咸通年间朝官,为官清廉,有政声,后谪守漳浦。上任的第二天,王讽就慕名前往三平寺拜访义中禅师,两人“谈禅论易,深相印可”。在三平寺东二、三公里处,有座山房,就是王讽进山拜访义中禅师的休息之处。后来山房毁坏,人们又在原址上建起一座小亭子,名曰“侍郎亭”。唐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十一月初六日,义中禅师召集众弟子,他说,人生如水泡,人死如泡汽,我就要与你们离别了。言罢闭目坐化,享年九十二岁。广济禅师义中圆寂后,人们虔诚地把他奉为神明,尊称为“祖师公”。而后又在三平寺塔殿建造了神龛,供奉其金身,让人祭祀和朝拜。
人们还将“祖师公”的香火供奉在家中,将“祖师公”的香火带到海外。在善男信女的心目中,“三平祖师公”是神圣的,每年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要跋涉千山万水前来朝拜。
三平寺因祖师公而名扬海内外。一千多年来为闽、粤、港、台同胞和东南亚华侨、华人所推崇,香火至今不衰。千年古刹历尽沧桑,屡毁屡修,全赖祖师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近年来,在政府和海内外乡亲的共同努力下,三平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道路四通八达,各种设施日臻完善。她是宗教、旅游胜地,是祖国母亲联结海内外游子的感情纽带,她的明天将更加灿烂辉煌!
三平祖师传奇故事!
神明保佑听话的人哦,大家关注点赞支持小编
三平祖师灵签 第十九签
三平祖师灵签 第十九签
〖诗偈〗
丈六金身现世间,遍满三千及大千;
百亿化身长叫苦,普度群生坐宝莲。
〖决明〗
考试得意,病人换医有贵人的,六甲生男,生理大利……
四月上上,五月上中,六月上上。得人扶助,方能如意。……
更多月份注意事项,可加小编私信了解。
〖典故〗
广济祖师随杖三平开基;姜太公受封神。
注:祖师公三平开基和姜太公封神都是开创伟业.功成名就。
〖签诗故事〗
广济祖师随杖三平开基
据民间传说,广济祖师杨义中早年在潮州,拜大颠法师为师,因点明韩愈用红诛笔铲除鳄鱼精,泄露了天机,在潮州难以安身。大颠法师令他身抱一根禅杖,闭上双眼,随杖而去。禅杖腾空而起,往东北方向飞去。祖师公不忍离开潮州父老,慧眼稍稍一睁,禅杖落地,已到福建三平地界。果见风光不凡、山水灵秀,卓锡而柱,开基创业了。世称“禅杖云游,落籍三平”。
〖签诗故事〗
姜太公受封神
姜太公受封神故事出自《封神演义》。武王伐周胜利后,姜太公大封诸神。一日,姜太公捧元始天尊符敕进封神台,沐浴更衣,拈香金鼎,酌酒酞花,绕台三匝,拜毕.开读诰敕,共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姜太公为诸神之祖,万圣皈依,群仙景仰。
神明保佑听话的人哦,大家关注点赞支持主播!
三平祖师灵签 第九签
〖诗偈〗
灵符一道传天下,一任旌旗还走马;
内宜修德安中国,外则神威镇四夷。
〖决明〗
求官原任,六甲生男,求财大吉利市,移宅大吉,大命平安,生理大吉利市,功名有望,婚姻成就,灶君平安,占病不妨,交易两合,见贵得财,谋事成就,官讼和吉,家门平安,学徒有成,外出大吉,尾景平安,来人即到,进货有财,五谷丰登,失物自回,风水大吉,月令见财,六畜兴旺,寻人得见,岁君平安,内外和睦。
正月上上,二月上中,三月上上。(名利双收,百事顺利。)
四月上中,五月上上,六月上中。(名利称心,不求自得。)
七月中平,八月中吉,九月上上。(百事如意,大吉大利。)
十月上中,十一月上中,十二月上上。(逍遥自在,出入吉利。)
”家口每人按一分财利计算,不足五人应按五分计算。“
三平祖师签诗 第二首
〖诗偈〗
无忧树下有何忧,不尽长江日夜流;
月明风清无限景,好将杯酒共追游。
〖决明〗
花喜断有,尾景大吉,大命老险少安,厝宅大吉,考试不中,求财先无后有,失物月光在月暗无,家门有贵人,谋事有成,家宅平安,月令破财,六甲生男,灶君平安,功名无望,婚姻大吉,寻人得见,交易成就,来人快一月缓三年,五谷五分,岁君不吉,六畜兴旺,官事断理,病人平安,风水平平,求官难。
正月中平,二月中平,三月上中。(失而复得,不用忧疑)
四月中平,五月上中,六月中平。(你再等等,自有好音)
七月上上,八月上中,九月中平。(已经通太,随心所欲)
十月中平,十一月上中,十二月上中。(喜事重重,有求必应)
“风静月明为中,上半夜涨潮水满为中,下班涨潮为中,起风月暗为下,退潮水干为下。”
〖典故〗
苏东坡赤壁游舟;韩信钩于城下。
注:苏东坡赤壁游舟和韩信钩于城下都是在患难无奈之时,出头尚有时日。
〖签诗故事〗
苏东坡赤壁游舟
苏东坡(1037—1101)名轶,字子瞻.北来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于嘉佑年间考中进士,历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二年(1079),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苏东坡诗句,诬其“讥切时政”逮捕下狱,不久,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苏东坡被贬黄州后,政治上失意,生活态度趋向消极,经常与朋友泛舟赤壁,以遣忧愁。元丰五年八月至十月间,苏东坡写下两篇脍炙人口、传诵千古的文章,即《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签诗故事〗
韩信钩于城下
韩信(?一前196),西汉三大开国功臣之一。他初属项羽,继归刘邦,统率汉军打败项羽。汉朝建立后,封为楚王,后有人告他谋反,降为淮阴侯,最后被吕后杀害。韩信未出身前,生活困苦,常常在淮阴城下淮水河边钓鱼,以此度日。有个洗衣服的老妇人可怜他,拿些饭菜救济.他接受了;有个恶少年看不起他,要他从胯下爬过去,他也照做了。
#我是故事创作者#
福建省平和县文锋镇的深山中,有座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三平寺。古刹几经兴废,至今仍不分昼夜,车来人往,游人香客纷至沓来。这里群山环抱,清溪淙淙,茂林修竹,悬泉飞瀑。三平寺的唐代高僧义中禅师创建,寺院建筑风格独特,气势恢宏。义中禅师(781--872),俗姓杨,祖籍陕西高陵,俗称“三平祖师公”。唐建中二年正月初六日,出生在福唐(今福建福清)一小吏家中。杨义中出生时,白光满室,祥云缭绕,众人十分诧异。义中从小不食荤腥,聪慧好学,凡事喜欢刨根问底。他小小年纪不懂得体贴父亲廉洁奉公之不易,体察官场上迎来送往的苦衷。
贞元十年(公元794年),义中十四岁,隋父亲仕官至宋州(今河南商丘),因平时目睹耳闻民间纷扰疾苦,他毅然投宋州玄用禅师门下为僧。中唐以后,由于统治阶级崇佛成风,寺院备受关照,僧人与为官一样可享有各种封赐,礼遇殊荣。佛教发展迅速,流派纷呈。南宗惠能创“顿悟”法门,北宗神秀立“渐悟”法门而各自为派。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德宗皇帝赐禅宗第二祖慧可益为大祖禅师。
义中出家后,学习十分勤奋,与当时的许多僧人一样亦儒亦佛。他不仅努力提高佛学修养,而且穷读经史,长于《周易》,十分注意吸收儒家学问丰富自己。
义中二十七岁时受具足戒,成为比丘。为求证佛法,他不辞劳苦,云游名山大川,参访古刹高僧。
他拜谒百岩怀晖禅师,次依西堂智藏禅师,后到百丈山谒见怀海禅师。在这些高僧门下,参禅十年,禅学造诣日渐精进。
义中前往江西抚州,拜见石巩禅师。
石巩禅师收徒独特,见义中来到门前,立刻张弓搭箭对准义中。义中见状毫不惊慌,还用双手剥开衣襟,以胸迎箭。
石巩禅师收起弓箭,叹道:“我三十年来至今只射得半个圣人,”义中自此成为石巩禅师的弟子,隋侍禅师左右。
原来,禅学讲究“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石巩禅师见人开弓搭箭,就是暗示学禅必须直指本原。许多禅子不明此理,难怪石巩禅师叹息。
几年后,义中肩锡南游广东潮州灵山,拜见大颠禅师,成为大颠禅师的法嗣弟子。
隋着岁月的流逝,义中修证了禅学义理,还练就了一身武艺,并精通医道。
三平祖师传奇故事
有一天,被贬潮州的原刑部侍郎韩愈来访,向大颠请教为政之道。大颠禅师沉吟不语。侍立在旁的义中回答道“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韩愈(公元768--824年)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哲学家、思想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崇儒反佛,却与不少僧侣来往。贬谪潮州后慕名拜访大颠。当下,韩愈听了义中的回答,不由地赞叹道:“和尚门风高峻,弟子于侍者旁得个入处。”
韩愈因劝阻唐太宗皇帝迎佛骨而贬谪潮州为刺史。当时,潮州飓风、鳄鱼,患祸不测,毒雾暗氛,日夕发作,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韩愈虽遭贬谪,但他仍时时关心民间疾苦,为当地人民办了许多好事。
据传潮州有一条恶溪,溪中有一对大鳄鱼精,它们养下许多鳄鱼,在恶溪两岸捕食人畜,糟蹋庄稼。历任官员束手无策,百姓叫苦连天。
韩愈见鳄害日甚,欲想为民除害,又苦无良策。这日,他到寺院请教大颠禅师。
大颠禅师以慈悲为怀,不忍杀生,他嘱咐义中,若见韩愈到来,就说师父云游未归。
韩愈先后三次来访,都见不到大颠禅师,十分苦恼,他忧心忡忡,愁眉不展。
义中被韩愈的诚意所感动。他献上一计道:“官家的大印和砂笔,为什么不用来对付鳄鱼呢?”义中又说:“如果鳄鱼冥顽不灵,不听劝告,我可以帮你……”
韩愈大喜。回衙挥舞朱砂笔,写下脍炙人口的《鳄鱼文》,并盖上官府大印。
第二天,韩愈来到恶溪边,宣读《鳄鱼文》,命人把猪、牛、羊三牲投入溪中。限鳄鱼七日内迁移,否则斩尽杀绝,绝不留情。
鳄鱼们心惊胆战。而这对老鳄鱼精却不以为然,还为其他鳄鱼壮胆,煽动它们留下来继续作恶。
七日后,韩愈带领五百名弓箭手,依溪列阵,对准鳄鱼猛射……
突然,只见恶溪掀起惊涛骇浪,两只舟船般大小的巨鳄鱼精张着血盆大口,恶狠狠地向人们扑来。
义中和尚见状踏步向前。两只巨鳄鱼精一前一后把他夹在中间。义中挥舞锡杖,愈战愈勇。直杀得天昏地暗。
义中与巨鳄从水中战到地上,又从地上厮杀到水中。苦战了三天三夜,终于将两只鳄鱼精打死了。
当天夜里,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大雨滂沱。残余的鳄鱼见势不妙,趁着退潮时机,全部逃离恶溪。
义中和尚协助韩愈除了鳄害后回到庙中,大颠禅师怒责义中不遵师命,大开杀戒。
大颠禅师夺过义中手中禅杖用力掷去:“你去吧,它到哪里,你就在哪里拄锡。”禅杖往东疾飞,义中和尚在后面紧跟着。
禅杖飞到福建的漳州开元寺后的半云峰下(今紫芝山),直挺挺地插在地上。
义中和尚见这里四季如春,花果繁茂,便择日建起“三平真院”,开始聚徒讲经,宣扬佛法。时为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
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武宗皇帝废佛汰僧;烧毁寺院,强令僧尼还俗。其时,年逾六旬的义中禅师,为了弘扬佛法,毅然避入深山。
烈日当空,义中禅师与众僧艰难中跋涉。一日,他们在溪涧中沐浴净身,忽见水面樟花浮动。“樟花献瑞,上头定是好去处!”僧徒们欢呼雀跃。机不可失,大师含首微笑,立即带领众僧们继续前行。他们溯溪涧而上,进入三平山。放眼三平,山水灵秀,风光不凡,果然是一处聚徒传教的好去处。大师来到九层岩“山鬼洞”(即毛氏洞)前,将禅杖插入地里。禅杖化作一棵樟树,大师打坐树下,闭目参禅 。
义中大师的举动,惊动了众“山鬼”。“山鬼”见和尚闯入领地,一齐起哄围攻,要将大师扦走。
义中大师稳坐不动。“山鬼”们便动手将他抬到百丈潭(即今之龙瑞瀑布),奋力抛下深潭。
第二天,“山鬼”们又见大师仍坐在樟树下诵经,浑身滴水不沾,他们唧唧喳喳,茫然不解,十分诧异。
“山鬼”们找来大竹笼,将义中大师放入笼内,又在笼内装上石头,再一次将他抛下百丈潭。百丈潭高十几丈,急流跌入深潭,吼声如雷,“山鬼”们认定这次和尚必死无疑。
“山鬼”们回到洞前,见义中大师仍旧端坐树下,毫发未损。
“山鬼”们大惊失色,方知和尚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不可冒犯。他们一齐拜伏大师周围,请求宽恕。
“山鬼”们恳求义中大师闭目七天七夜,他们愿意出力建造寺院,将功补过。
义中大师通晓天文地理,阴阳变化。他选定三平大柏山与九层岩峡谷中的蛇穴宝地为址,让“山鬼”们依山而筑,自己闭目端坐以待。
到了第五天,“山鬼”们搬石牵枋,劳作之声盈耳不绝。义中大师不忍,睁眼看个究竟,大师目光炯炯,“山鬼”惊慌失措,放下活计,四下逃窜。
只见寺已建成,惟山门(天王殿)未就(只造了一半)。后人所谓“三平寺免看,三落半”,即指天王殿及大雄宝殿,中殿(祖殿),和祖师公葬骨之处的塔殿。义中大师将健壮的“山鬼”留在身边差使,称之为“毛侍者”。“山鬼”们茹毛饮血,刀耕火种,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义中在师让“毛侍者”带领他们学会开山垦荒,引水灌溉,还学会种桑养蚕、纺纱织布。义中大师接纳南北逃难而来的僧众,在建好的三平寺中开堂讲经,并教育弟子与“山鬼”们和睦相处。但是,有些“山鬼”生性顽劣,经常闯祸。义中大师心想,自己年近古稀,一旦圆寂,这些“山鬼”谁能管住?他心生一计,将毛氏洞变成一座宫殿。
义中大师召来了那些顽劣的“山鬼”说:“我替你们建了一座漂亮的宫殿,里面宽敞舒适,有吃有住,你们去不去?”闻此言,“山鬼”们手舞足蹈,争先恐后,进入地下“宫殿”。
义中大师见状悄悄作法,移来一块巨石,牢牢将地宫出入口堵住,巨石上立一石幢,上刻真言咒语,使“山鬼”无法搬动巨石。
“山鬼”们玩够了,都想挤出洞来,义中大师安抚道:“你们在这里乖乖呆着,等洞口石头上的石幢开花了,你们就可以出来。今后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九日,我会让人送好东西给你们吃的。”
义中大师以慈悲为怀,山鬼们坚信不疑。至今,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九日,乡里人都会遵照祖师公生前的嘱咐,做赤米粽祭祀“山鬼”们。武宗皇帝反佛,对佛打击十分沉重,无数寺院被毁被烧,土地被没收,僧人衣食无着,被迫还俗,许多僧人沦为盗贼。义中大师与弟子们在三平亦禅亦农、亦武亦医,行善积德,在这化外荒芜之地保存了禅宗一脉。传说中的“山鬼、毛人”等其实都是当地的土著氏族,他们愉快地接受了义中大师传授的农耕技术、天文历法,三平的农业生产开始日渐发展。义中大师见这里山高水冷,瘴雾浓重,野兽毒蛇横行,便教山民垦山造田,这样,毒蛇猛兽无藏身之处,瘴病也可消除。
义中大师精通医术,他热心地为民众治病,还将医术无私地传授给大家。时至今日,还有许多善男信女到三平寺拜求药签,以期祛病保健康。有一天,义中大师在园中摘菜时,草丛中窜出一条三四尺长的大蛇。这条大蛇绕着大师不停地转,绕了几圈,没入了草丛。第二天,这条蛇又出现了,它绕着义中大师久久不肯离去,大师感到奇怪,掐指一算,心里有了主意。第三天,义中大师披上袈裟又到菜园去,那条蛇又来了。大师脱下袈裟,铺在地上,让灵蛇钻进去,然后带回寺院,让徒弟驯养。三平寺地处山区,鼠害猖獗。平时老鼠吵闹、啃咬杂物之声不绝于耳,如今灵蛇一到,鼠类绝迹,僧徒们也可安心入睡。后来,灵蛇日渐增多,它们在田间地头追逐老鼠,保护庄稼,帮助农民照看小孩。灵蛇成了人类的朋友。
偶而毒蛇猛兽出现,一见灵蛇,竟马上逃之夭夭。当地民众喜欢灵蛇,尊其为“侍者公”。后来把它雕成神像,供奉在塔殿祖师公神龛左边。
“侍者公”在三平被奉为吉祥物,备受尊重和爱护。直到现在,外地来的香客偶尔见到灵蛇,也满心欢喜,认为是好兆头、有福气。
“老虎又伤人!”有一天,惊慌的山民找到义中大师想办法,除掉伤害人畜的老虎。义中大师满口答应,带领徒弟进入虎林。猛虎一见有人来,大吼一声,从半空蹿下。说时迟,那时快,徒弟一闪身,就势抓住老虎尾巴,义中大师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揪住老虎的头顶花皮,用力往地上按压。
义中大师抡起拳头就要打下去时,老虎突然开口求绕,它说愿意隋大师到三平寺听候传唤。原来这只老虎是千年虎怪,因修炼不成,到三平伤害人畜。于是,义中大师把带回寺里,驯养而成侍卫,保护四方平安。从此,三平一带岁岁平安。后来人们感念“虎侍者”的功德,也把它雕成塑像,供奉在塔殿祖师公神龛右边。义中大师惩恶扬善,为民造福,有口皆碑。至今,三平还传颂着义中大师假扮新娘制服毛人的故事。有一天,正值年关岁末,义中大师来到一个叫塔潭的小山村,见村里男女老少个个愁眉苦脸,有几个妇人悲戚抽泣,好像大祸临头。原来,附近山上住着的一大群毛人,经常下山骚扰抢掠。每年除夕,还要村里送一位年轻姑娘上山给头领享用,否则小山村必遭其害。
听罢村人哭诉,义中大师怒火中烧。他让那位将要被送上山的姑娘暂时躲到别处去,自己穿上新娘的衣服,坐在闺房里静候毛人的到来。
天黑后,果然有一大帮毛人吹吹打打来到村里,把“新娘”扶进花骄就抬走了。
一路上,义中大师暗中作法,把抬骄的毛人们跌跌撞撞,直到半夜三更才好不容易把花骄抬到毛氏洞口。
正等得焦躁不安的头领见花骄到来,喜孜孜地伸出大毛手就到花骄里乱摸……
冷不防,头领的毛手被人使劲抓住,顿时,头领全身发麻,痛得“哎哟”一声倒在花骄前。
头领一看,“新娘”意是一位老和尚,气得哇哇乱叫。毛人们意然围了上来。只见义中大师不慌不忙,左避右闪,毛人们东扑西撞,个个弄得精疲力竭,鼻青脸肿,而大师却安然无恙,毛人们只好跪在地上求绕。
毛人们知晓了义中大师非等闲之辈,从此改恶从善,规规矩矩,不再危害村民。
义中大师以救度众生苦难为己任,引导山民开荒种地,兴修水利,建造村舍。往日的荒山野岭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山民们安居乐业。
三平祖师传奇故事
在义中的苦心经营下,大山深处的三平寺,终于能够自给自足,僧徒们的生活也有了保障。寺院根基坚固,规模日趋扩大。
义中大师禅学造诣日见精深,声名远播,慕名前来请教者络绎不绝。三平寺成了当时名闻遐迩的道场。
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宣宗皇帝降旨恢复禅宗。巡礼僧常启、惟建等二十人向朝廷举荐义中大师,奏明他行善济世的事迹。
漳州刺史郑薰钦仰大师功德,恭请大师出山,到漳州主持开元寺,讲授佛经。据《三平山广济大师行录》载,郑薰又奏请宣宗皇帝敇封义中为“广济禅师”。
大中十年(公元856年),三平修建观音殿。这时,广济禅师义中年逾古稀。这以后陆续修造祖师院,西山草堂等殿堂。
吏部侍郎王讽,是咸通年间朝官,为官清廉,有政声,后谪守漳浦。上任的第二天,王讽就慕名前往三平寺拜访义中禅师,两人“谈禅论易,深相印可”。在三平寺东二、三公里处,有座山房,就是王讽进山拜访义中禅师的休息之处。后来山房毁坏,人们又在原址上建起一座小亭子,名曰“侍郎亭”。唐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十一月初六日,义中禅师召集众弟子,他说,人生如水泡,人死如泡汽,我就要与你们离别了。言罢闭目坐化,享年九十二岁。广济禅师义中圆寂后,人们虔诚地把他奉为神明,尊称为“祖师公”。而后又在三平寺塔殿建造了神龛,供奉其金身,让人祭祀和朝拜。
人们还将“祖师公”的香火供奉在家中,将“祖师公”的香火带到海外。在善男信女的心目中,“三平祖师公”是神圣的,每年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要跋涉千山万水前来朝拜。
三平寺因祖师公而名扬海内外。一千多年来为闽、粤、港、台同胞和东南亚华侨、华人所推崇,香火至今不衰。千年古刹历尽沧桑,屡毁屡修,全赖祖师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近年来,在政府和海内外乡亲的共同努力下,三平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道路四通八达,各种设施日臻完善。她是宗教、旅游胜地,是祖国母亲联结海内外游子的感情纽带,她的明天将更加灿烂辉煌!
三平祖师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