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猪

一个时辰是几个小时(一个时辰是几个小时一刻钟是多少分钟)

时间:2023-12-29 19:50:17 作者:君心似我心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古人说的“一炷香、一盏茶、一刻钟”到底是多长时间?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懂得计时的国家。早在在农耕时代,人们就要精准掌握时间的计算,以免耽误农时。古人最先用圭表来测量时间,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水平放置在地面标有刻度以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它是利用垂直于地面直杆的日影方向和长度,来确定时间。

然后是日晷(guǐ),日是太阳,晷是影子,日晷就是太阳的影子。所以它也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间,由铜制的晷针和石制的圆盘晷面组成。正反晷面都刻有以十二地支计时的刻度。

圭表和日晷虽然可以测定时间、节气和月份,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没有太阳的日子就不能工作,比如阴天和夜晚。

于是古人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漏壶来计时。漏壶,又叫漏刻。漏是指带孔的壶,刻是指附有刻度的浮箭,水从漏壶孔流出(或流入),漏壶中的浮箭随水面下降(或上升),浮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一天一夜刚好滴完铜壶中的水,就是十二个时辰。那么浮箭上平均划分的一百个刻度就代表十二个时辰,也就是二十四小时。那一个刻度就是一刻钟,等于14.4分钟。也就是说在古代,古人把一天一夜分为一百刻钟,一刻钟为14.4分,就是864秒。

从东汉开始,历朝历代都进行过漏刻改革,改百刻为十二倍数,如九十六、一百零八、一百二十。如《汉书.哀帝纪》中载:“漏刻以百二十为度。”颜师古注曰:“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清初颁布《时宪书》后,正式将一昼夜百刻改为九十六刻,一个时辰有八刻,一小时为四刻,而一刻钟就是十五分钟,一直沿用至今。

那一盏茶是多长时间呢?一盏茶指喝一碗茶的时间,从端上来开始,到一饮而尽,夏天大约一刻钟,也就是15分钟,冬天可能不到十分钟。说白了,一盏茶的时间就是指一碗茶从变凉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时间。很明显,这是个大概的时间,一般是10至15分钟。

同样一炷香的时间也是个粗略的时间,这大概是因为古人用燃香来计时比较方便吧。那时候的香手工制作,有一定的标准,得来容易。但由于受环境、风力、香的长度及粗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一炷香的燃烧时间并不相同,但一般常用的线香燃烧完约半个时辰,即一小时。

当然根据香的构造形式和平均长度,有燃烧一小时的一炷香,半小时一炷香,一刻钟一炷香等。古代还有一种特殊的长盘香,能够持续燃烧十二小时,盘香上面有各种刻度,方便用来计时。

古代曾经有个标准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时辰有八刻,一刻钟有十五分,一盏茶(10分钟)有两炷香,一炷香(5分钟)有五分,一分(60秒)有六弹指,一弹指(10秒)有十刹那,一刹那就是一秒钟。也就是说“一炷香“相当于300秒,也就是五分钟的时间。

经常有人分不清是一炷香,还是一柱香。查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和第12版《新华字典》,对“柱“的解释为:”柱子或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多用木、石等制成。“这是唯一的解释,可见”柱“并无量词之用。

而“炷“有三个意思:①名词,灯芯;②动词,燃、烧香;③量词,用于点燃的线香。如晚唐诗人韩偓的《秋村》:”绝粒看经香一炷,心知无事即长生“;中唐诗人白居易的《斋居偶作》有”童子装炉火,行添一炷香“的诗句,都是此用法。晚唐诗人许浑的《秋夕宴李侍御宅》中的“烛换三条烬,香销十炷灰”,这里则是表示时间的长短。

我国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小时 12月9日蚂蚁庄园今日答案

2022年12月9日,支付宝的蚂蚁庄园小课堂的问题是关于古代历史知识的,问题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小时?”这个自然是2个小时了,下面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蚂蚁庄园今日答案。

我国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小时 12月9日蚂蚁庄园今日答案

今天问题:我国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小时?

A、2个小时

B、1个小时

正确答案:2个小时

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分别是子(zǐ) 、丑(chǒu) 、寅(yín) 、卯(mǎo) 、辰(chén) 、巳(sì) 、午(wǔ) 、未(wèi)、申(shēn) 、酉(yǒu) 、戌(xū) 、亥(hài).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

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宋 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来所创置钤辖司前一闸,虽每遇潮上,闭得一两时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闸者,自须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闭闸。”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昼短夜长,差了三个时辰了。”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半个时辰前,他陪伴天子酣宴。”

中国古代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一、 时:

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时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些计时名称常常出现。如,《西游记》第一回:“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中天,而未则西磋;申时哺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其中的“鸡鸣”、“日出”、“食后”、“挨排”、“西磋”、“哺”、“日落”、“黄昏”、“人定”等,就是各个时辰的具体说法。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滴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旦暮”就是指平旦与黄昏的时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古今时间对照表

子时23:00 – 01:00子初23:00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子正00:00

丑时01:00 – 03:00丑初01:00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丑初02:00

寅时03:00 – 05:00寅初03:00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寅正04:00

卯时05:00 – 07:00卯初05:00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卯正06:00

辰时07:00 – 09:00辰初07:00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辰正08:00

巳时09:00 – 11:00巳初09:00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

巳正10:00

午时11:00 – 13:00午初11:00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午正12:00

未时13:00 – 15:00未初13:00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未正14:00

申时15:00 – 17:00申初15:00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

申正16:00

酉时17:00 – 19:00酉初17:00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酉正18:00

戌时19:00 – 21:00戌初19:00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戌正20:00

亥时21:00 – 23:00亥初21:00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二、刻:

古代使用漏壶计时。最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出一种留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用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箭杆浮在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这个容器叫做“箭壶”。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漏刻的计时方法可分为两类:泄水型和受水型。漏刻是一种独立的计时系统,只借助水的运动。后来古人发现漏壶内的水多时,流水较快,水少时流水就慢,显然会影响计量时间的精度。于是在漏壶上再加一只漏壶,水从下面漏壶流出去的同时,上面漏壶的水即源源不断地补充给下面的漏壶,使下面漏壶内的水均匀地流入箭壶,从而取得比较精确的时刻。

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在漏壶箭杆上刻100格。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1刻等于14分24秒。“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

到了汉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时,又采用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太阳方位计时”法。圭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俗语。圭表所测得的每一太阳方位,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时辰的来历。到了隋唐,“太阳方位计时”正式演变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并用,使得我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

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在采用十二时辰的同时,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代才正式规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中国古典小说常有“午时三刻开斩”的说法,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魏征丞相在府,夜观乾象,正萟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却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午时三刻,按照现在的计时方法,是差十五分钟到正午12点。按阴阳家说法,此时是阳气最盛,而现代天文学认为正午最盛,两者说法略有不同。午时三刻是古代重罪犯人行斩刑的时辰,此时开刀问斩,阳气最盛,人死后的阴气会立刻消散,罪大恶极的犯人,被斩后“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罪刑轻者,可在正午开刀行斩刑,让其有鬼做。所以,“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以显示老龙罪行极重。

三、更: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其对应如下:

  一更天:戌时 19:00 – 21:00

  二更天:亥时 21:00 – 23:00

  三更天:子时 23:00 – 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 – 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 – 05:00

由此可见,所谓“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又如《西游记》第一回:“悟空道:‘师父昨日坛前对众相允,教弟子三更时候,从后门里传我道理,故此大胆径拜老爷榻下。’”便是让孙悟空在半夜11时至1时前去拜会菩提祖师。

由于古代报更使用击鼓方式,故又以鼓指代更。如杜甫《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又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其中的“鼓角”、“钟鼓”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

四、点:

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合现在的24分钟。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那太宗梦醒后,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点,太宗设朝,聚集两班文武官员。”“三更两点”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点”就是指凌晨04:12。

本文摘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马伯庸详解《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的挣扎,很多人都遇到过

张小敬自陈,他不是为达官贵人、皇亲国戚,而是为身边的普通人保护长安城。马伯庸认为这种说法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当时平民地位非常低,不存在人人平等的现代价值观,大家最多保家卫国,为皇上尽忠。 (优酷供图)

全文共5742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所谓英雄,重点不在于行为,而在于出发点。当一个人心怀悲悯、心怀众生,愿意为某项事业燃烧自己,他就是英雄。至于他怎么做,忍辱负重还是征战四方都没关系。”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李邑兰

责任编辑 | 宋宇

《长安十二时辰》火了。

在豆瓣网,超过21万网友为剧集打分,眼下评分高达8.6。除了故事、人物及“服化道”,忠于原著情节,最大程度还原小说展现的丰富历史细节,也成为该剧爆红的原因。

正如书名,《长安十二时辰》讲述盛唐时长安城24小时的“反恐故事”。长安城108坊格局的确存在,张小敬、李泌及贺知章、岑参、王忠嗣等人,都有历史可考。把那些看似无关的历史人物串联起来,虚实之间构成惊心动魄且令人信服的故事,是原著的过人之处。“一堆拼图散落在这里,我把它一个一个拼出来,发现原来真能拼出一幅完整的画。”作者马伯庸向南方周末记者形容。

小说完成于2016年,是马伯庸从工作近十年的外企辞职,全职写作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此前的《风起陇西》《古董局中局》已经为他积累了众多热心读者。他的作品被外界称为“考据型悬疑文学”,这种风格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得以延续。

《长安十二时辰》写古代故事,但传达了很多颇为现代的价值观。“就像我写的张小敬,他遇到的问题很多人都遇到过:我一心想做一件事情,但是周围一圈傻子拖着我,我干不下去;李泌的问题也是,我一个985毕业的大学生,天之骄子,结果在官场上碰得头破血流。我以为凭我的才能就能解决,但发现不是这么回事,社会很复杂。”马伯庸说。

在金庸、古龙的小说里,绝大多数角色生活在江湖中,快意恩仇,远离体制。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马伯庸有意将英雄们放回体制。“自古独来独往的侠客太多了,但要体现人性的魅力,一定得放在一个矛盾的过程中,让他不断地挣扎、抗争。”马伯庸说。

2019年7月5日,马伯庸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专访,详细谈论了他的作品及书中那些英雄。

以下为马伯庸自述。

1

咱们走远一点,这种生活气息就出来了

《长安十二时辰》的灵感源于2015年我在知乎上对游戏《刺客信条》问题的回答。问题是:如果《刺客信条》发生在中国,应该在什么时代?我答盛唐,脑补了简单的画面,写了一个片段,主角是李白,大家说很有意思。我忽然发现这太可惜了,能不能扩充一下。灵感就这样保留下来。

大概一年,收集资料加上写的时间。

唐朝原来一直想写,尤其想写《长安志》,因为盛唐的长安,尤其开元和天宝年间可以说是古代都市的一个巅峰,不仅是物质文化和封建王朝的巅峰。即使放到现在,也是超越了历史、时空的城市,是真正国际化的大城市。

当时长安城里有来自北方突厥的马具、来自丝绸之路的金银器,甚至很多昆仑奴,就是黑人,还有粟特文化、波斯文化、伊斯兰文化,包罗万有,完美融合在一起,这是一个标准的现代都市。全世界的信仰、文明、习俗在这里都看得见,彼此之间没有隔膜。那时中国属于全世界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周围国家都仰慕大唐的高度,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也是一个情结。

在我看来,关于唐朝的史书,写得最好的一本叫《隋唐两京考》,是杨鸿年先生的。长安城108坊,每一坊里面生活过什么人,有过什么建筑全考证出来,非常详尽。但这本书根本读不下去,太枯燥了。写小说的时候再看这本书,会发现里面都是宝藏。这地方谁住过,我就写张小敬跑过谁家门口。写有一个池子里闹鬼,我就写谁路过时“这个地方闹鬼咱们走远一点”,生活气息就出来了。

我还读了大量唐人笔记、唐传奇。像《李娃传》里面讲郑生被骗以后沦落到凶肆,就是丧葬用品店、殡仪馆,有人发现他唱歌特别好,出殡时给人唱挽歌。两个凶肆之间有竞争,这边出一个老头,唱得凄婉、苍凉,大家都觉得很好。郑生唱出来之后,都给唱哭了。凶肆之间对歌的过程极其有生活气息。你根本想象不出来,那时候殡仪、丧葬行业靠歌声决定自己的行业地位。

那些被大家一直提到的历史细节,其实都得益于我对历史资料的收集。渠道一个是知网,论文我下了两百多篇,长长短短,花了不少钱。我又认识一批比较专业的历史学者,还有像森林鹿,就是写《唐朝定居指南》的作家。有这样一些朋友,各方面资料都搜集得很充分。

2

写出来让人觉得跟真的一样

美剧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写《长安十二时辰》,就想写出美剧的节奏感;我从美剧学到的另外一点是信息量大,信息量一大,整个故事就非常好看。很多国产剧的问题在于信息量很少,两个人说过来说过去:“你是这样的。”“对,我是这样的。”“原来你是这样的。”三句话一个信息点。

很火的美剧《24小时》出来,我就想,故事要不要放在24小时的范畴里,12个时辰。一天一夜也是给自己挑战,写一天一夜在古代城市是很大的提升,你要保持这种张力。

我们一提古装剧,尤其中国古装剧都会觉得特别慢,两个老头坐在屋里说半天,要不然就在路上慢慢悠悠走。古代确实节奏慢,但我一直想有没有可能把这种现代叙事方式放到古代,用更容易被现代人接受的方式讲出来。

我也尽量在字句、语句上追求简短,让台词没有废话。我还做了一个细节调整,可能很多人没注意到,就是所有人都一边走路一边说话,不是两个人坐在这里你一句、我一句。我希望把信息量的密度带出来。

还有一个原则——那24小时里不在长安城的人物别出现。最初我想让李白出来,但我查过,李白那时真不在长安,他在山东旅游。特别可惜,他就没出来。后来想想也对,这个人物实在太大了,搁在这里的话会抢戏。

历史上发生什么事就是什么事,这个人物就是这样,不能改。钉子都钉好了,就要研究这几个钉子之间怎么跑过去。有的人直着跑,有的人绕着跑,我就可以发挥。归根到底还是要多读资料,你就会知道那时候用这种方式合乎情理,掌握好当时社会的逻辑,写出来让人觉得跟真的一样。

小说写到大概前三分之一,张小敬驾着装满炸药的车,一路跑过去。那一段我觉得节奏出来了,像动作片,而且充分地把唐代长安城城建的特点利用到了。

长安城的结构图是直来直去的,特别适合跑。张小敬最后跑进了东市,因为东市的门槛有两个豁口,只有这个间距的车轮能进去。东市里有一条运河,考古说很多秦岭砍下来的木头都通过这条运河运进长安城,一定很宽大。张小敬没办法,只能把马车往运河一扔,扔到运河里,炸药一炸,炸起来了。这几个点都有史可据,跟紧张的情节能够完全结合到一块。

3

都在说自己的事,自己的选择、自己的追求

《长安十二时辰》里我最满意的角色就是张小敬,这是我目前写出来比较复杂的人物。这个角色是有原型的,就是一句话。在姚汝能写的《安禄山事迹》里面,有一段马嵬坡之变,杨国忠带人出来问怎么回事,结果陈玄礼造反了。陈玄礼的禁军当时有一个骑士叫张小敬,冲出来一刀捅死杨国忠,把脑袋割下来了。

就是这么一个人,此外没有任何记录,但我忽然觉得这个狠劲有意思。我喜欢写一个人物最好有点根基,所以挑了他,而且他没有太多背景,不用太受限制。好多人说你怎么起的名字跟女生似的,看着不够狠,我说这还真是原文,不是我自己编的。

张小敬出身极其低微,出场就是死囚犯,又脏又凶暴、长得又丑的脏汉子。肯定要有一个跟他对比强烈的人,我就想到李泌,他年轻有为,穿着一尘不染的道袍,出身又很高贵,前途无量。

李泌是当时的神童,从玄宗一直到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元老,而且一方面一心修道,一方面频频出世,参与政治。我没给他做太大改动,天才少年,很自负、自傲,但有自己内心的原则。从他的一生来看,他真就是这样。

小说中的贺知章也是知名历史人物。当时我需要找一个能够管事,级别非常高,但又不是真正有本职工作的人物。后来搜了一圈,发现就在天宝三年,过完上元节之后下一个月贺知章就退休了。其实之前他就退休了,但这个月之后就离开长安城回去休养了,告老还乡。

李泌太年轻了,他承担这么重的重任,按逻辑必须有一个资历非常老的人镇住。我转了一圈,又闲又有资质的只有贺知章了。贺知章是小学课本里出现的人物,大家都会背“二月春风似剪刀”,所以对他的改动我经历了一番波折。

在我的写作中,最先出现的角色其实是徐宾,就是提议把张小敬从死牢里救出来的人。徐宾其实是我自己,书里写的也是一个胖乎乎的书呆子,对外面的事不太了解,最喜欢挖掘各种资料,把这些资料攒到一块搞大数据。我就是对史料很迷恋,会把所有资料都放到眼前,不用出门,从这些资料的蛛丝马迹中推理出外面发生了什么。

那些女性角色我也挺喜欢的,虽然比较少。我不太会写女人,也是出了名的。但是至少这里面的三个角色——闻染、王韫秀、檀棋——都是独立的,没有一个人靠着男性角色才成立。而且,她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行动和立场。

历史上有王韫秀这个人。她是一个骄纵少女,出身很好,但看中了出身卑微的元载,跟他一起过穷日子。后来元载当了宰相,吃喝嫖赌、穷奢极欲,她也跟着一起。听着好像是反派,但元载死的时候,本来她能活,但是她说:我是宰相夫人,宰相死,我就一起跟着死。她果断跟元载一起死,个性特别鲜明。

以前好莱坞有一个定律,如果两个女性在一起没有讨论过自己的话题,这个剧是有问题的。这三个角色彼此碰到,都不会谈论男性,都在说自己的事,自己的选择、自己的追求。

4

所谓英雄,重点不在于行为,而在于出发点

我的历史观其实是平民观,更确切地说是现代观。

张小敬自己表白过,为了这些普通老百姓,为了身边一个一个普通人来保护长安城,不是为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他的这个说法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当时平民地位非常低,也没有这种意识要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大家最多保家卫国,为皇上尽忠。

我写的说白了就是现代观在古代的投射,是我们现代人所欣赏、接受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我要保护这些真正的平民,愿意付出一切。让张小敬保护平民,保护这些卑微的卖炭、卖马、卖骆驼的地位最低贱的人,真正的历史不是这样的。

我喜欢看金庸、古龙的小说,但我的小说跟他们有些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金庸的小说也罢,古龙的小说也罢,所有角色生活在江湖里,跟体制没有关系。他们想杀人就杀人,想行走千里就行走千里,官府的角色微乎其微,所以他们很快意,从某种角度上说非常自由。

实际上中国古代不是这样的,你杀一个人要被判刑,你去哪还是得给当地部门报备。张小敬是不自由的,他没有江湖身份,做派像游客,但生活在体制之内,无时无刻不被靖安司、长安城的规矩限制,想挣脱但挣脱不了。他虽然是一个反体制的人,但无时无刻不在跟体制互动,这是他跟传统侠客最大的区别。

有人说,把侠客放在体制内对写作者来讲是危险的。我倒不觉得危险,我觉得是挑战。自古独来独往的侠客太多了,但要体现人性的魅力,一定得放在一个矛盾的过程中,让他不断地挣扎、抗争。如果顺风顺水地一路过去,快意恩仇,看谁不顺眼一刀杀了就走,当然也很爽,但我觉得还是要给他更多的束缚。尤其像这种故事,一定要脚踏现实才有张力。

在我看来,所谓英雄,重点不在于行为,而在于出发点。当一个人心怀悲悯、心怀众生,愿意为某项事业燃烧自己,他就是英雄。至于他怎么做,忍辱负重还是征战四方都没关系。

历史故事中有很多我喜欢的英雄,比如,明朝万历年间,我们跟日本打过一场仗。打仗之前有一个流落到日本的华侨叫许三官,大名叫许仪后,当时已经生活得很好了。他忽然发现,日本准备开战时明朝不知道,就冒生命危险把所有资料搜集起来,交由当地的商人,让他们送回大明。

日本人发现了,他中间又经历很多危险,最后侥幸活下来。他其实是个小人物,资料很少,但他毅然放弃自己优越的生活,选择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甚至国家都不知道,特别令我感慨。

5

找到让自己泪流满面的一瞬间

历史的魅力在于,它能够从古代到现代找到一个结合点。我一直在想,我们看历史故事,看古装电视剧,是因为对古人好奇吗?不是。古人怎么样都已经发生,跟我们的人生一点关系都没有,看到的是古人面临的东西,能够产生共鸣。前人碰到什么问题,我们现在也碰到什么问题。我们能够从里面读到人性,读到现在所面临的困惑和纠结。不管时代怎么变,人性始终没变过,我们还能从历史、人物的选择、他们的命运中找到让自己泪流满面的一瞬间。

我对历史的兴趣从大学开始。以前也看,但泛泛看,大学正好去新西兰留学,那地方出了名无聊,晚上六点以后所有店都关门了,只能在家待着。好多人出去坐游艇、打牌,我又不擅长,尤其在异国他乡,故国情怀更加浓厚。我开始找当地图书馆里的中文书,其实很少。但少能精读,每本书特别认真细致地读,还有意识找历史论坛,跟懂历史的朋友交流,慢慢发现能挖掘很多东西。

当时玩《三国志》,后来又玩《三国无双》,里面有一些对历史人物的模拟,我觉得挺有意思。在新西兰,我在图书馆里看过陈寿的《三国志》,小时候也看关于三国的书、电视剧,包括评书。我想,他们在游戏里这种样子,在演义里又是另外一种样子,那么在真实历史里到底什么样子?我就把自己看的、总结的发到网上跟别人交流。那时候网络氛围很好,通过聊天交流学了很多,后来我写书就是从三国入手。

很多作家影响过我,国外像茨威格、毛姆、马克·吐温,国内像老舍、汪曾祺,每个人方向都不同。甚至像斯蒂芬·金、西德尼·希尔顿这些通俗小说、畅销小说作家,都给我特别多的经验。

除了多看书,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写作训练,可能写得多慢慢就有经验了。最重要的一个经验是,你一定要从当事人的视角和立场看待事情。我们现在写东西很容易事后诸葛亮,觉得这个事情做得不对,这个人好蠢,其实不一定。这个人可能在当时受限,看到的情况没有我们那么多,只能根据看到的信息做一个他认为最优的选择。

比如鸿门宴。我们现在都骂项羽优柔寡断,竟然把刘邦放过去了,最后被取而代之。我们如果设身处地到项羽那个位置,他不知道后来刘邦那么牛,在他眼前刘邦就是一个老头。当时刘邦快50岁了,项羽才二十多岁,那时候真是人生巅峰,所有诸侯都俯首称臣。

对于一个二十多岁已经做到全国巅峰的人,碰到快50岁的老头,没什么能耐,出身还低,唯唯诺诺、颤颤巍巍的,没有必要杀他。脏我手,还弄得我名声不好,我请他吃饭把他杀了,以后谁还跟我吃饭。做那样的抉择,不能说是对的,但从他的角度来看是最合理的。

我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写历史人物一定得沉入他的视角。如果你从第三方、后世的角度写一个人愚蠢或狡猾,其实很难写得透。只有把人放在这个环境内,你才能写出他真实的感受。

中国古代十二时辰,分别对应现在几点钟?

现在我们采用的是24小时计时,可是在古代就是以12个时辰为一天。那么按照同样的计算,古代的一个时辰就相当于说现在的两个小时。

之所以会有小时这个称呼,是因为当时钟表刚刚传入中国,那个时候就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然后新时间的那个点就叫做小时。随着钟表的广泛的普及下来,所以大时这个词就消失了,大家普遍沿用了小时这个词。

古代的一天有12个时辰,那么它们分别对应我们现在的几点钟呢?

古人非常的聪明,他们当时没有现代的计时器,于是他们就采用中壶滴漏的方法来计时,那么一整天就可以分为12个时辰,即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子时对应的就是半夜的11:00~1:00,亥时对应的就是1:00~3:00,寅时对应3:00~5点距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以此类推,就可以算出时间的分布。

如果将十二个时辰,具体的对应现代的时间,如下:

【子时】又叫子夜,它对应现代晚上11点到1点,古人这个时候早就睡觉,不会像我们现代还在熬夜。

【丑时】叫做鸡鸣, 它对应现代晚上1点到3点。

【寅时】又称黎明,它对应现代晚上3点到5点。这个时间段就是快要天亮的时间,如果想要看日出的话,就要在这个时间段里起床。

【卯时】又名破晓,它对应现代晚上5点到7点。破晓顾名思义就是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也就是天亮了。

【辰时】被叫做食时,它对应现代晚上7点到9点。这个时间段就是古人吃早饭的时间,其实和现在吃早餐的时间很相近,这个时间进食最为合适。古代人一般就是两餐制,所以这个点吃早饭很合适。

【巳时】又称隅中,它对应现代晚上9点到11点。这个时间接近中午。

【午时】叫做正午,它对应现代晚上11点到13点。在电视剧中时常出现的午时三刻,就是对应着这个时间。因为太阳处于最中间的位置,最热也是阳气最为集中的时候。一个小时有4刻,一刻大概在14.44分钟,粗略等于15分钟,午时三刻就是中午11时 43.2分。

【未时】又名日跌,它对应现代13点至15点。 日跌,也就是太阳要下山的时候了。

【申时】叫做夕食等,它对应现代15点至17点。这就是晚饭的时间。很喜欢古人以吃饭的时间来命名时辰,非常的贴切合适。

【酉时】就是傍晚,它对应现代17点至19点。在这个时间里意味着太阳落山了。

【戌时】叫做黄昏,它对应现代19点至21点。看到这里就会想起一句诗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个时候就是去看夕阳最好的时候了。

【亥时】叫做人定,它对应现代21点至23点。这就是大家该睡觉时间了,人们都安定下来,所以9点到11点是最佳的睡觉时间,古人对时间的把控也是非常完善的。古代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继承和保留正确的就很好。

古代的十二时辰,每个时辰都别赋予了很好听的名字,多一点用心,就让生活多了美。

一刻钟等于多少分钟?

现在人们说的一刻钟,基本上指的是十五分钟。实际上,一刻钟等于十五分钟也是有历史演变的。

我国古代曾制定、沿用自成体系的计时法,百刻计时法最古老,使用的时间也最长。

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一百刻(一刻等于14.4分钟)。汉代除使用百刻制外,还应用以太阳方位计时的方法。

到隋唐时,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法并用。

直到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后,我国才改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但十二时辰仍沿用,每个时辰两小时。

一天一夜是24个小时,所以箭上的一个刻度所代表的时间就是24个小时除以100,等于14分24秒,是为一刻钟。直至清初,将100刻改定为96刻,每刻时长变为15分钟整,相传成习,一直沿用到今天。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