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第17卦_随卦(泽雷随)_兑上震下,其“随”卦象名其实是已经被篡改错误了两千多年了。其实,“从易经卦象里看人性”这本书里常常会有颠覆人们三观的文章,不但易经的卦象与卦象名或是卦象辞,爻卦辞的涵义完全不吻合,而且还掺杂了太多的仁义道德的儒家思想。这也就让我们知道,事实上易经的64卦象里有很多的卦象名,卦象辞,甚至于爻卦辞都已经被古人窜改过了,已经不是西周时期,周文王或者是当初占卜者首先写下的卦名或卦象辞了。
现就以“泽雷随”卦为例,从卦象里怎么看都没有“随”字表跟随,顺从的涵义,最后在考证到战国楚竹简书的“泽雷隓”卦象名,发现其实并不是“随”字,而是“隓[huī]”字,所以在易经上的真正意义并不是表示跟随,顺从的涵义,而是表“毁坏”之意。或许古代没有考古挖掘的事,所以历代以来都不知道更早期的泽雷卦象名是“隓[huī]”字,而不是“随”字,所以在易经被篡改了以后,无法知道其本来的卦象名与卦象辞,而错误的沿用至今。
所以“泽雷隓”卦的发现,几乎全部的推翻了历代以来的所有易经在第17卦的注解,当然也包含十翼里的象传辞与彖传辞的注解都是错误了。由此可知,是不是因为这样不符合儒家思想,才使得原本的“泽雷隓”卦象在当时就已经被儒家弟子篡改成“泽雷随”的卦象,也无从考证了。
易经第四十七卦:泽水困卦。
河中无水之课
守己待时之象
升至极,不知进退,私欲使然,终必至困,故困次升也。此卦兑上坎下,水在泽上乃有水也,今水在泽下乃枯涸无水之象,此示人之困乏象,本卦论人纪中,君子受小人掩蔽,居穷困之时也。
人间道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困之时,如何用困之道,乃易之精神,大人居困时,以乐天安命,随时善处,自得其乐,必吉。有愚顽之人,居困而力求言,人必不信也。
彖曰:困,刚揜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困之生乃因刚为柔所掩蔽,专信君子之道为小人所掩蔽,而困穷之时君子知困之道,外悦内险,处困而能以悦之度量居之,不失正道,则其道必自然亨通,能如此之人,必为君子。
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处困时,君子能吉,乃因坚守刚中之道,不变节。於困之时,所言人必不信,如反求己之口才以脱困,必更致困,此即为尚口之戒。
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泽中无水,困之象。居此时君子以力尽防患之法,如仍难免,则归之於命,泰然处之,绝不因困穷而变其志节。小人遇困,志节必变,但求附於他人,以求脱困,其终必凶。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
阴柔之人位居卑下,又无上位救助,猶如无叶之木,无法荫庇下物,因无庇荫,故不能安居於此,如进入幽暗之谷,无法自出,有三年的时间无法入亨。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自陷於深谷,乃出自己之不明也。
九二:困于酒食,未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常人无不为酒食所困,不知酒食之施,乃生於人有所欲,常言:宴无好宴。君子之饮与小人不同,能困君子的,必是其刚正之道不足以济天下之困,此其困扰也。居此时君子必求至诚以守,等待时机,可利用祭祀以示至诚,待贵人至,求之方吉。若不安居困,自往求之,其招凶皆自取也。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庆也。
居困时,虽未能施惠於人,如能守其刚中之德,必能亨。而有吉庆也。
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处困可羞之时,卻用外刚来饰内险,益增自困,必坚重如石,而不安之情如手握蒺藜之物,因刺多而不能握,进退不得状,必失所居,凶。
象曰:据于蒺藜,乘刚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详也。
此言内之不安,欲求外刚来饰,乃用刚之不正,必终失所安,果必不祥也。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居君侧之人,不以中正之道处困时,而才能又不足济困,其来动必迟迟,困于金车之内,必不见容於世,可羞也,如知济困得中正之道,乃有归也。
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虽不当位,有与也。
居不适位,志在求下,其虽徐徐而来,即令未善,但因与正相应,必有果矣。
九五: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上下不应,君王之困,其志不遂,於此必用祭祀以至诚,求得天下之贤,必能济天下之困,终享其福庆也。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
困之极,必生变,如物之缠束於身,动则有悔,无所不困,即动静皆困,必求进,方有吉处。
象曰:困于葛藟,未当也,动悔有悔,吉行也。
为困缠身,无法求变,乃未知困之道,知动有悔,求悔而去,必可出困,其行必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