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形象地概括了这一节气高温湿热的特点。
小暑节气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吃暑羊”是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老南京小暑吃藕、黄鳝 。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而小暑头伏吃饺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入伏之时,刚好是我国小麦生产区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麦满仓,饺子却是传统食品中开胃解馋的佳品,所以,旧时人们用新磨的面粉包饺子,或者吃顿新白面做的面条,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在北方,入伏天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
小暑时节,我做为北方人,吃饺子也是我的最爱,而且我还喜欢在家包饺子。饺子做起来也不算太麻烦。饺子的种类有猪肉大葱馅、猪肉芹菜馅、猪肉韭菜馅、猪肉香菇馅、牛肉馅、羊肉馅,鱼肉馅、虾仁荠菜馅、三鲜馅等等,种类繁多。饺子多以冷水和面粉为剂,将面和水和在一起,揉成巨大的面团,盖上保鲜膜放置待用。接下来趁这个时间来做饺子馅。以猪肉韭菜馅为例: 首先,把韭菜洗净控干切成细末,然后,在剁好的猪肉馅里放入油、生抽、耗油、五香粉、味精、盐 等调料,混合好后放入韭菜末再次调均匀,饺子馅就做好了。这时,把饧好的面用刀切成若干个小面剂,将这些小面剂用小擀面杖擀成中间略厚周边较薄的饺子皮,包裹调好的饺子馅,捏成月牙形或角形。
煮饺子的时候,先将冷水烧开,然后把包成的饺子下锅并用漏勺或者汤勺(反过来凸面朝上)顺着锅沿逆时针或顺时针划圆弧状以防饺子粘黏。开水下入饺子,当水第1次沸腾时,添入少许凉水,待水开后再加凉水。总共点3回水,开锅4次,饺子就煮熟了,既不会粘连,也不容易破皮。
时至今日,社会在进步,饮食在发展,各种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但人们在小暑时节还是喜欢吃饺子。饺子这种传统食品有肉有菜,还有粮食,主副食物的搭配,营养平衡全面。夏天气温高,出汗多,身体损失了不少蛋白质、矿物质,人们在“初伏”吃饺子,希望能赶走暑气,平安度夏。
(本文为忆梦月华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今天冬至,朋友圈里到处都在晒饺子!酸菜馅的,韭菜馅的,角瓜馅的……就连刚刚不发烧的我还带病包了几个饺子!
按照习俗,冬至这天大家都要吃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说冬至吃了饺子,就冻不掉耳朵了!
据说这种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而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著有《伤寒杂病论》,可谓是集医家之大成,而祛寒娇耳汤则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来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
在他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的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汤以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人们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当日“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