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风、雅、颂”是指「诗经」的三种文体。“风”是主体,是流行在民间的民歌,经由古代的采诗官在民间采集而来。“雅”,可以说是士大夫阶层写的诗,分为小雅、大雅。小雅是知识分子宴享时所奏的音乐,大雅是会朝时所奏的音乐。第三种形式是“颂”,就是国歌。大家都非唱不可,因为它是歌功颂德的,在国家大典时必须要唱。
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
【作者】
谈建忠
【导读】
对于《诗经·国风·周南·麟之趾》的“大雅”“小雅”,至今犹有聚讼,各家意见不一。
这篇文章通过对“雅”字的考据,解决了《诗经》“大雅”“小雅”和“风雅颂”的解读问题。
【正文】
一、《诗经》内容来源三分说
《诗经》内容来自采诗官的说法最早产生于汉代,《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食货志上》:“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诗经》内容来自采诗官一说令人十分怀疑。如果考虑西周时期普通老百姓的文化水平和书写能力,“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基本是不可能的,这只是汉代人“唯心主义的想象”。另外,《诗经》内容反映的地域十分广阔,西周要派人到各国采集诗歌,单是语言上的巨大障碍,就已经难以克服,至于安全、交通等方面的问题,实在难以保证。采诗任务之艰巨之困难,非现代人可想象。但从交流来看,汉代有九译令,西周时期的翻译更加困难。
由此推断,《诗经》内容,按其来源,可分三类:一是作诗,由西周周贵族自作;二是献诗,由各邦国进献;三是采诗,少量采自各地。
二、《大雅》之“雅”的传统解释错误
甲、解释“雅”为正
《国语·鲁语下》:“昔正考父核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以《那》为首。”韦昭注:“太师,乐官之长,掌教诗乐。”《周礼》讨论了《诗经》的内容:“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康熙字典》“又【玉篇】正也。【尔雅疏】雅,正也。【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注】雅,正也。言今之正者,以为后世法。”可是《周礼》的作者及其年代,争论不断,《四库提要》说:“ (《周礼》)于诸经之中,其出最晚,其真伪亦纷如聚讼,不可缕举”。贾公彦《周礼正义序》载:“《周官》孝武之时始出,秘而不传”
乙、程俊英《诗经译注》错误的认为“周首都的乐调为雅”: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古人按什么标灌来分的?后世学者对这也有不同的看法,……所以称周首都的乐调为雅,也就是《左传》说的“天子之乐曰雅”,又好像现在人解北京的乐调为京调一样。雅有大小之分。孔颖达说:“诗体既异,音乐亦殊。”惠周惕《诗说》认为大、小雅就像后代音乐的大吕、小吕一样,都是乐调的区别。颂即古代的“容”字,阮元作“样子”,就是表演的意思。……古人将风、雅、颂和《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连在一起,称为“诗之六义”。
丙、高亨《诗经今注》虽然注意到“雅是借为夏字”,但是又误解“夏是西周王畿的旧称”:
《大雅》就是《小夏》《大夏》。都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域——西周“王畿”的诗歌,多数为朝廷官吏(公卿大夫)的作品。……可见二雅的雅也是代表地域,即借为夏字。如果不是这样,二雅是哪个地域的诗歌就表示不出来了。雅诗为什么有小大的区别呢?古说都不圆通,现在还得不出确解。
三、《大雅》之“雅”又作“疋”等字体《康熙字典》“疋”:
……【集韵】【韵会】【正韵】语下切,并音雅。正也。古文为诗大雅字。……【韵会】按古文大小雅,尔雅,字本作疋,今文皆作雅,而疋字但音匹矣。
《汉典》 “疋”:“古同雅’,《尔雅》亦作《尔疋》。”张富海《古文字与上古音论稿》(P295):《说文》二下:“……古文以为《诗》大雅(各本作疋,从段玉裁注改)字。亦以为足字。或曰胥字,一曰疋记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谓古文假借疋为雅字。”雅,上古音疑母鱼部,…… 其实,古文以“疋”为“雅”,可能并非出于假借,而是跟“亦以为足字”一样纯粹由于字形上的纠葛。即古文用为“雅”的所谓“疋”实际上是从日从止的“夏”字之讹省。古文是用“夏”为“雅”,而非用所葅[zū]切的“疋”为“雅”。郭店简《缁衣》第十七章《大雅》之“雅”作(上日下虫),如图:
同简同章《小雅》之雅作(上日下止在左,页在右),如图:
何景成《甲骨文字诂林补编下册》(P888)N009条释(上日下虫)为夏字。并且说“舞(上日下虫)”即舞夏。上古乐舞相配,有其舞必有其乐。何文中引用有多种甲骨文字体,例如:
今按舞夏即是舞雩。《论语·颜渊》:“樊迟从游于舞雩[yú]之下。”夏、雩是同源字。夏、雩读音相同,夏读雩音。《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周礼·春官·司巫》: “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舞雩是当时求雨时举行的伴有乐舞的祭祀活动。《论语·颜渊》篇和《论语·先进》篇都提到“舞雩”,足见春秋时期犹有这一传统。
四、《大雅》之“雅”的正确字体是“誉”
显而易见,《诗经》内容分为“风、雅、颂”的看法是来自于汉代人的观点。将“雅”分为大雅和小雅的看法要更迟一些。“风、雅、颂”的看法的看法是汉代人试图分析理解《诗经》的产物,汉代以前的《诗经》本身并没有这种三分法。
《说文解字》“雅”:“楚乌也。一名鸒。”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就明确的说:“雅之训亦云素也。正也。皆属假借。”
“楚乌”就是今天所说的乌鸦,“雅”字最初造字是指“鸦”,“雅”和 “鸦”是异体字,“雅”没有“正”的意思。至于汉代认为什么用“正”来解释“雅”,那是因为汉代人把“雅”的异体字“疋”误认为“正”了。
《说文解字》未收录“誉”字头,但是收录了“譽”字。《说文解字》“譽”:“称(言爯)也。从言与声。羊茹切。”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誉”:“称也。称当作偁。转写失之也。偁、举也。誉、偁美也。”
雅的本字肯定就是“譽”了。汉代人的书写习惯之中,经常将夏、疋、誉等字混淆。
最后,总结一下,所谓的“风雅颂”,本当为 “风誉颂”,“雅”的本字为“誉”。 “风雅颂”是说《诗经》内容包括了对时政的讽刺、称赞和对祖先功业的歌颂。至于高亨先生“雅诗为什么有小大的区别”的疑问,那只是汉代人基于对《诗经》内容错误认识的的一种错误的划分。
【作者简介】
谈建忠,生于1974年4月,甘肃榆中人。中学教师,古文字学者,音韵学研究者,古籍校勘考据学者,甲骨文学者,简帛研究者,格律诗爱好者,三文学派的主张者。谈建忠老师自小热爱繁体字,熟习文言文,少年时期常读《五经合纂大成》和《小题三万选》,为将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年以后,深入内外典籍,曾经参加《群书治要译注》的编译工作,后来受中华书局李剑楠老师的邀请,参与了《中华大藏经续编》的审校工作。
谈建忠老师长期以来潜心学术,“述而不作”,坚持读书、解书、着书和讲书的“四书”学习和研究路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承袭乾嘉以来的学术求真精神,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事理为准则的根本信条,不沿袭一家,不曲从成说,不盲信古人,对《周易》、《老子》、《诗经》、《论语》、《山海经》等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疑难费解之处,从文本的角度,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考据,详加考辨,发前人所未发,提出了一系列标新立异,振聋发聩的独家观点和看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众多的学术成果逐步揭开了笼罩在千年典籍上的层层神秘面纱。
“韦编三绝今知命”、“年逢四十好著书”,谈建忠老师在四十岁时已经完成《周易文本献说》和《老子文本研究》两本巨著,总数达四十多万字。近年来,谈建忠老师本着学术研究一定要有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一定离不开学术争鸣的精神,按照别人讲得对的我不讲,别人搞不懂的地方一定要讲的基调,发愿把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主动、自愿、无偿的发布出来,贡献给祖国人民。可以说,没有谈建忠老师,世人在解读古代典籍的道路上,还要摸索更长的时间。
学术成果举例:
1、《周易》研究
例一:在闻一多否定“干为天”的基础上,再次推翻了闻一多“卦名之干,本当为斡[wò] ”的观点,提出了“乾的本字为‘气’。这个‘气’是大自然中的云雾之气,不是阴阳之气”的观点。(见《谈建忠:我把中国文化的天戳破了》一文)
例二:提出《周易》中的“厉”通“疠”,指古代的瘟疫。(见《谈建忠:从《周易》的“厉”字看病毒肆虐》一文)
例三:指出《干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的文本内容,应该为“君子终日警,朝夕惕。若炎,无咎。疠,占。”(见《谈建忠:释读《干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一文)
例四:提出《周易》中“《周易》里的三处‘七日’都是‘期日’,‘七’是‘期’的通假字”,否定了廖名春教授 “‘七日得’是‘不久之后损失了的就会回来’”,以及“‘七日’当指时间不长,过不了多久,是几天的意思,并不一定是7天”的观点。(见《学术争鸣:谈建忠和清华大学教授廖名春商榷“七日来复”的含义》一文)
2、《诗经》研究
例一:提出《诗经·卷耳》中的“卷耳”是蕨菜的观点,否定了卷耳是苍耳的看法。(见《谈建忠||诗学解谜:《诗经》中的卷耳是蕨菜》一文)例二:指出《诗经·卷耳》中的“砠[jū]:通‘峭[qiào]’,高峻的山”,否定了黄树先教授认为“砠不是强调的它是土山还是石山”,“‘砠’坥就是一般的小山”的观点。
3、上古文史研究
例一:根据甲骨文“殷”像一个手持针等器具给人治病的样子,指出“殷”是“殹[yì]”的异体字,“医”的本字。(见《谈建忠:从上古文字看殷朝先进的医疗技术》一文)
例二:指出黄天树教授引用甲骨文卜辞“1B的卜辞内容和1A卜辞内容中的鸟形符号就是鸟的本字,不是鹰的本字。两句卜辞内容意思十分接近,两句卜辞的断句都有问题”,“甲骨文‘兔鸟田’就是野兔和野鸟在糟蹋庄稼的意思”。(见《谈建忠:也谈甲骨文中的鹰,兼与黄天树教授商榷》一文)
例三:指出《礼记·曲礼上》的“招摇在上,急缮其怒”中的“招摇”是天上的招摇星,“怒”是“弩”的通假字。意思是当天空中出现招摇星的时候,就要赶紧修缮弓弩等武器,做好准备,防范入侵。“缮”也是修缮的意思,不是郑玄讲的坚劲的意思。(见《谈建忠:学习传统文化要慎防“死在句下”》一文)
4、格律诗
例一:(引自《《谈建忠:释读《干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一文)
君子乾乾夕惕时,莫名其妙费深思。缘何晚上才能惕?始悟乾乾断句离。
例二:(引自《谈建忠: <周易>训诂学窥见中华民族的南泥湾精神》一文)
开天非一画,垦土赖先民;
拓地因荒岁,精神贯古今。
例三:(引自《谈建忠:从考古学角度观察失忆的“夏”字》一文)我辈生今日,遥思夏后天。龙身拖,虎面掩头前。史迹存文字,流光忘祖先。都藏阿赖内,要向未来延。
5、对联
人生无非生与死
世理要辨正和邪
追求伟大,追求卓越,谁知圣贤也要追求烟火气!
敬畏神明,敬畏自然,你道人类如何敬畏地球村?
从无到有得此人身
向死而生求其意义
热爱自由观照自心成就自我
追求真理探寻真相遍施真情
《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那么《诗经》中的“风、雅、颂”各是指什么呢?
风,就是“国风”,就现代意义来说,就是地方乐调,更多的是民歌。“风”这部分收录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160篇乐调,所以也有了“十五国风”的说法。这“十五国”分别是哪些国家呢?它们分别是周南、召南、邺、铺、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从时间上来说,国风部分可能是周初到春秋中叶时期的作品。从地点上来说,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比较多。
国风中的作品内容非常丰富,既有歌颂美好爱情的,也有表达对劳动和人民群众真挚情感的,还有对统治阶级不满并进行讽刺的,等等。从这些主题,我们可以看出来,国风这一部分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就好像着力打造着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现世画卷。这一部分以朴素简单的语言来描摹事物本身,同时,又强烈地抒发和渲染着主人公的情绪和内心波动。似乎能够通过现实的笔墨描述可以窥见人物本身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非常的生动而且富有感染力。从语言形式上来看,“国风”更多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也不是千篇一律。它常冲破四言的规定,而杂用二言、三言、五言、七言或八言的句子。
国风部分比较典型的代表作有我们最熟悉的《国风·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和分析出非常典型的“国风”特色。对事物的描摹和对人物情感变化的阐述,都十分的生动和传神。格式上也非常的朗朗上口。像荇菜在水中的流动变化,男子对心上人求而不得的心理变化,都用这种类比的语句表现得十分突出。
我们再来说说“雅”。《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大小雅类于后代的大小曲,大小调。雅多数是用于宫廷饮宴或者朝会的乐曲,其中大雅的“贵族”性比较明显,而小雅虽然是雅声正乐,属于比较正统和上流的作品,但是,风格上和“国风”还是有比较接近的地方。这一部分共有105篇作品,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其实,关于“雅”的概念,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一雅乐就是夏乐。这个观点从谐音的角度来分析,“雅”音同“夏”,西周的王畿就是“夏”,所以“雅乐”应该是王畿乐调。从时间上来说,大雅应该是西周初的,小雅应该是西周末的。
从内容和文字风格来看,二雅颇有不同,但具体不同之处有颇有争议。朱熹《诗集传》中提到,“正《小雅》燕享之乐也,正《大雅》会朝之乐”。就是说小雅是宴饮之时的乐曲,而大雅则是朝会之时的正统大乐。清方玉润则在《诗经原始》中提出“大略《小雅》多燕享赠答、感事述怀之作;《大雅》多受陈戒、天人奥蕴之旨”。
雅这一部分的经典作品,有我们耳熟能详的《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同“示”)民不恌(同“佻”),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同“遨”)。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dān,同“耽”)。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从这篇的表述上,我们能够很明显地
看到宴饮大宾的痕迹。其中,各种乐器的鸣声表现宴饮时候的声乐热闹,如“鼓瑟吹笙”;而“我有旨酒”句句排比,更是将与宾客之间的互动之境淋漓尽致地展现。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颂”。颂共40篇,主要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颂的场合则更为正式和具有宗教意义,因为它主要是宗庙祭祀的宗教音乐和舞曲歌词,内容多是赞美神灵、歌颂祖先的功业的。这一部分和风、雅部分相比,内容显得比较空泛玄妙,而没有前两者比较强烈的现实含义。所以,王国维也对这一部分的乐调特点进行了比较中肯的评价,“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这里的“缓”字是说其乐调比较绵长缓慢,这也侧面地说明,颂这一部分没有过于强烈的重调和快节奏的直面现实批判性。
这一部分比较典型的作品有《烈祖》: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申锡无疆,及尔斯所。既载清酤,赉我思成。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假无言,时靡有争。绥我眉寿,黄者无疆。约軧错衡,八鸾鸧鸧。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自天降康,丰年穰穰。来假来飨,降福无疆。顾予烝尝,汤孙之将。这篇《烈祖》是祭祀成汤的作品。我们看到通篇是比较明显的“祭词”特点,满含追思和赞颂之意。开头就以一句“嗟嗟烈祖”表现了对祖先的追思,同时也奠定了绵长的基调,中间是一系列的赞扬之音,及至最后“自天降康,丰年穰穰”的内容再一表希望祖先对自己有所保佑,能够风调雨顺、丰收吉祥。这种行文结构是十分典型的“颂”的特点。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季云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三字经》这两段话,一段介绍《书》经,一段介绍《诗》经。
这两段话的意思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书》经,篇目繁多,它主要由典、谟、训、诰、誓、命这六种文体构成,每一种文体的文字和义理,都是相当深奥的,都需要认真研读、仔细探究,才能感受到古圣之教。
我们今天读到的《诗经》,包括《国风》、《大雅》、《小雅》和《颂》四部分,称作“四诗”,每部的每一首都有其独特魅力,常常歌唱,常常朗诵,常常舞蹈,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和生命的美好。
“饱读诗书”、“诗书传家”、“腹有诗书气自华”中的“诗书”二字,不完全是一般意义上的诗词与书籍,而是指《诗经》和《尚书》两部儒家经典。但《尚书》和《诗经》这样的经典,即便大学生读起来也十分吃力。特别是《尚书》,唐代大文学家韩愈都觉得太难读了,他用“周诰殷盘,佶屈聱牙”形容《书》经的艰涩难懂,所以《三字经》说它“《书》之奥”。
既然典籍如此深奥,为什么《三字经》的作者还要让小孩子读呢?
视觉中国 供图
《尚书》,书名意思是“上古之书”。中国上古之时,史官制度非常悠久且完备,“君举必书”,王室设立专门记录君王言行的史官,“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尚书》就是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文献汇编,而记录整理的是上古历代史官。
《尚书》以时为序,分四个部分共58篇:《虞书》5篇、《夏书》4篇、《商书》17篇、《周书》32篇。今天的人展读《尚书》,就好像捧起远古时代的王室档案。《三字经》作者正是想让小读者们通过“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文体,认识《尚书》,并慢慢喜欢《尚书》。让我们开始去探究吧!
认识“典”。典是什么?
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是君王受命之书,记录的是圣人的事迹和讲话。凡可以作为常法永存的圣君明王录,也称为“典”,今天仅存“尧典”与“舜典”两篇。“典”,相对好读,有人很形象地把“典”称作古代版的《论语》。
认识“谟”。谟是什么?
谟,就是治国计划,“谟者谋也”,是臣子献上的计策,如“大禹谟”。《尚书》中的“谟”篇,大多是君臣谋划国家大事的对话。这在当时该是密级最高的档案,最忠诚可靠的人才可以掌握的那把“密钥”吧?
认识“训”。训又是什么呢?古今的训有大不同。上古时的“训”,是臣属对君主的谏言,比如“伊训”篇,是劝教商王太甲的。读“训”,主要读的是大臣的态度。
认识“诰”。诰是什么?诰即谕诰,是君王对臣下的,如“汤诰”。诰,在《尚书》里最口语化,又是那个时代的方言,读起来最吃力。
再认识“誓”。誓是什么?就是起兵文告。君主出征前发的讨敌檄文,出兵交战前的誓师总动员。“誓”,喊口号式的,短而有力,鼓动性很强。如“甘誓”、“秦誓”等。
最后认识“命”。什么是命?命就是君王发布的命令,主要用于奖励和赏赐,是一种较为正式的文体。
《尚书·兑命》有言:“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尚书》跨越虞夏商周,前后经历1600年,但典、谟、训、诰、誓、命六种主要文体反复出现、从无断绝,古圣先王树立的文书典范,一代一代得以保存,是因为每一代君王都以先王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为借鉴,他们认为,这样做,永远没有过失。这一思想铸就了中国最为悠久最为独特也最具生命力的文献传统。
《三字经》提倡蒙学从熟悉这六种官方文体开始,以备将来出仕时起草公文之需,但真正的深意恐不在此。
《尚书》是大道之学。《书》学文献形成了历久弥新的道统观。
徐刚先生说: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崇“圣人”。圣人本来只是指那些非常聪明的人,但是在孔子之后,圣人慢慢被用来特指那些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能够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建功立业,造福苍生;或立言垂范,泽被万世的伟大人物。当然,古人不叫“伟大人物”,他们称之为“得道者”。所谓“得道者”,简单说来,就是洞悉了宇宙人生的基本原理,并能身体力行,影响天下万民的人。这样的“得道者”,当然是少之又少,儒家盛称的是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这些人。这条线索,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精髓的传承谱系,也就是儒家所谓的“道统”。
读《尚书》,不仅读六种文体,我们的孩子顺着历史长河,可以观赏到上古时期的圣王谱系是怎样集体完成的,儒家道统在时间维度上是怎样建构的,可以真切地看到中国那幅非常壮观的上古君圣臣贤群像图,他们克己慎行、以身作则;他们讲诚信、节用度、尊农时、薄税赋、绥靖惠民;君臣相知相助、团结和谐、共商政事、勤政爱民;他们的内圣之德,在不知不觉中化为外王之功。
《诗经》共305篇,分《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十五个地方的民歌经过润色后叫“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周南中的《关雎》《桃夭》,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蒹葭》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雅》分大雅和小雅。《大雅》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们的功绩,主要有《文王》《卷阿》等。《小雅》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如《鹿鸣》《采薇》《斯干》等。
《颂》为宗庙乐歌,具有“载歌载舞”的特点,因此,《颂》40篇中不少是舞曲。《颂》的名篇主要有《清庙》《维天之命》《噫嘻》等。
《诗经集传》朱熹著
孔子发现了《诗》的精神。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告诉儿子伯鱼说:“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就像正对着墙面站立而无法再前进一样!”《论语》里记载了多则孔子教子读《诗》的故事。从小学《诗》在孔子眼里是多么重要!
《三字经》创作时,《诗经》是经典,千年以后《三字经》也成了经典。《三字经》原文说:四诗“当讽咏”。宋儒处在宋末元初易代之际,《三字经》通篇情绪冷静,唯有此处的用词,或许带有某种情绪。《商务印书馆》新版国学经典规范读本的注译是:四诗,“应该好好地歌唱朗诵”!这一小小差别,很细微,却让人欣喜,如今的学者不去强化《诗经》的“讽”,而是告诉孩子们,“应该好好地歌唱朗诵”,是多么深的领悟!
圣人有言:“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古时《书》常与《诗》对称,“《诗》《书》”两部经典放在一起,构成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文化读本。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古代的文学就是今天的经典文本。人需要文学,就像玉需要琢磨,用经典来琢磨心灵,从“半人”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墨子》对《诗》《书》有过这样的谈论:“书于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盂,传遗后世子孙,曰:将何以为?将以识夫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也。”认为《诗》《书》并不在讲述所谓史,而是传承顺天爱人之理,承担着道德教化的功能。
《诗》里有诗教,《书》里有书教。既然《诗》教“温柔敦厚”,《书》教“疏通知远”,那就让孩子亲近《诗》《书》,让其中的古圣之教,转化为当下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服务于儿童的思想启蒙。
古老的经典,精神却年轻。它们的文字里有光,能够照亮儿童的心,照进天真纯良的心灵。祖先说过的话,在今天早已成为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这就是《诗》《书》那些经典永恒的魅力。
艰涩如《尚书》,也许不如《诗经》那样,总能读出天真烂漫,读出活泼泼的生命,但孩子们不用去纠结什么今文古文,也不需要查证什么真书伪书,一旦读起来可能并不像天书那样不可接近。想象一下,当孩子读着《尧典》,全家人围坐一起朗读“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对这样的古文,你还会敬而远之吗?以后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咱们的孩子听到这段话,他又是何等样儿的喜悦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