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一词,在中国人生活中使用频率颇高,身上长了痘痘,嘴里出了坑泡,牙龈肿痛,鼻子出血,得了痔疮.......遇到这些情形,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来一句:上火了!那么,人为什么会“上火”呢?其基本原理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详细了解一下吧。
上火是人们对人体出现一些中医火热症状而导致的病证的俗称。《尚书》中对火的属性概括为“火曰炎上”,即火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的特点。《黄帝内经》也对火的生理病理作了详细的论述。中医对火的认识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但明确论及上火,却年代较迟。最早记载“上火”的是明代《本草蒙筌》中关于“上火疮”的论述,可见当时也以疮疡作为上火常见的病症。上火中的“上”表示方位,指位置在高处外,另外,还有点燃等意思。上火作为名词时,表示人体上部的火热病症;作为动词时,可表示发生火热状态。
常见的上火症状有口干、口腔溃疡、眼干涩、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烦躁易怒、心烦失眠、面部疱疹、大便干结等。我们根据流行病调查和专家论证,结合上火的症状特征提出,凡出现牙龈肿痛、咽喉肿痛、口腔溃疡、面部疱疹、目赤干涩等1个头面部症状,或伴有大便干结、心烦、五心烦热等全身不适就可认为发生了上火。
人为什么会上火
天气炎热,人休息不好,又大量出汗,因此,常常感到疲劳。中医认为,劳倦伤气。《素问·举痛论》指出:“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大量出汗,津气也随着汗液而耗散,人体元气也随之耗散,常可导致脾胃气虚,日久还可导致阳气亏虚,因此会出现阴火上冲或虚阳外越的虚火症状。
有的人长期熬夜、阴液耗损,表现为阴虚火旺的虚火症状,虚火导致的上火多在疲劳后出现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夏季比其他季节更容易发生上火。根据中医五行的理论,夏季属火,自然界的阳气最为旺盛,按照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一年之中人体阴阳的变化规律,人体阳气在夏季也是最为旺盛的,所以这时容易出现一些中医的火热证候。
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也是上火的重要诱因。中医认为,肝具有疏泄的功能,如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人体气机条畅,气血运行正常,心情舒畅,身心健康。肝脏喜条达而恶抑郁。如若肝气疏泄不及,则会导致肝气郁结。精神紧张常可导致的肝气郁结,郁结日久则可化热化火,出现各种上火症状。除了肝火外,精神紧张、烦躁焦虑常会导致心火旺。中医认为心主神明,精神活动常常影响到心,心开窍于舌,心火旺常出现口舌生疮以及心烦等症状。饮食因素如过食羊肉、酒、辣椒等高热量、刺激性的食物,也是上火重要的诱因。
很多治疗方法,如局部治疗,可以散剂膏剂外用,如冰硼散、西瓜霜。针灸、按摩也可以根据辨证选择清热、益气等穴位。这些大都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中医还注重预防,即中医的治未病,可以选用药食同源的食物,如实火可选用金银花、菊花、蒲公英;阴虚上火可用枸杞、桑葚、百合等,长期服用,对于调理患者的体质,预防复发等都具有较好的效果。
看了以上的内容相信您也对人为什么会上火的原因有所了解了吧,温馨提醒您:羊肉属于肥甘厚味,摄入过多,不宜消化,容易形成食积,食积又容易化火。另外,瓜子、花生等炒货也会导致上火,这些食物大都属于温热性质,经过炒制温燥之性更强。
一般虚症体质比较会有这种表现。经常上火(容易上火)产生这原因有可能一个是先天体质;第二个日常经常吃凉的(包括凉茶类)、冰的,会让身体偏寒凉,而更容易上火,正常身体要多摄入温的(包括温属性)食物。
第三个出现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物质缺乏也会让人比较上火感觉,比如常见有口腔黏膜红、溃疡、嘴角炎表现,多数就会觉得是上火了(也确实会感到火辣辣,干痛不舒服),而像维生素A、维生素B2、锌缺乏就会引起这样的问题。那日常膳食摄入不够、不均衡,摄入蔬菜水果很少、食物太精细(比如吃比较多精加工食品或都白米面食类等),以及饮水也少,就会导致这些微量营养物质摄入严重不足,津液不够,更容易上火。
另一方面消耗得多,就是当生活工作压力大时,身体对维生素矿物质这些微量营养物质就会消耗得多,比如像熬夜,第二天就会明显感觉到口气重、火气大的样子,而如果能及时摄入些新鲜蔬菜瓜果(特别深色叶菜类)或补充些复合维生素矿物质剂、维生素C以及多喝温水,就会明显感觉到缓解这种上火的症状。所以如果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然后没有及时补充调整,那这身体负荷大,变虚,也自然更容易上火(自身免疫调节弱)。
要调理好这种容易上火的症状,首先要找到根源来调理,当然,不管是先天还是后天的原因,都要加强日常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瓜果(餐餐有蔬菜(菌藻类列入蔬菜中),蔬菜也是滋阴的;天天有水果),每周吃点动物肝脏或是坚果可以获得丰富锌和维生素B2, 同时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补充点复合维生素矿物质片和维生素C;另一方面也可以多泡泡脚,以及揉按涌泉穴(在脚底),都是传统养生里不错的引火下行方法,让身体气血循环更好、代谢更好,这上火的问题便可以得到更好的缓解和改善。